司马迁祠、文天祥、铁面无私的包丞相 这首儿歌名字叫什么

---晶报多媒体数字报刊平台
第A07版:深圳市情
标 题 导 航
第A01 : 晶报头版
第A02 : 社论
第A03 : 速读
第A04 : 首读
第A05 : 首读
第A06 : 深圳市情
第A07 : 深圳市情
第A08 : 热线现场
第A09 : 深圳市情
第A10 : 中国看板
第A11 : 中国社会
第A12 : 时事综合
第A13 : 国际关注
第A14 : 实用资讯
第A15 : 综艺脸
第A16 : 综艺眼
第A17 : 分类信息
第A18 : 财经财情
第A19 : 今日电影
第A20 : 晶报撞彩
第A21 : 体育草场
第A22 : 体育劲赛
第A23 : 广告
第A24 : 体育哨响
深产动画片《跷跷板》登陆央视
由南山区委宣传部联手文化企业打造,以历史人物为题材,深受观众好评
&&晶报记者 卢育鸿/文、 图&&“司马迁、文天祥、铁面无私的包丞相……”伴随着朗朗上口的主题曲,在春节期间,一部深圳制作的名为《跷跷板》的动画片登陆了央视少儿频道,这部以讲述历史人物题材的动画片,一经播出后,深受观众好评。&&2月11日下午,来自《跷跷板》的主创人员与媒体举行座谈会,分享《跷跷板》的创作历程。&&小成本出精品&&据《跷跷板》的总策划、南山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梁展鹏介绍,该片由南山区委宣传部、深圳市禾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策划制作,总共26集,已在今年的1月31日至2月11日,在中央电视台14套(少儿频道)春节、寒假黄金时段播出。该片根据南山区委宣传部2007年编撰的中国历史系列人物书籍《长河逐浪》改编,是一部融思想性、教育性、历史性为一体,以及对青少年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生动视听教材。&&“这是以小成本,但用大制作方式生产出来的一部精品。”该片监制程效说,该片从2008年开始构思策划,以《长河逐浪》中的历史人物为蓝本,再从中挑选26个具有代表性的古今人物作为创作对象,经过三年的制作,终于在2010年10月制作完成。“这是南山区打造文化精品的一步,总共的制作成本不到160万,但却获得不俗的成绩。”&&据悉,《跷跷板》于日获国家电视动画片发行许可证,同时还获得了广东省广播电影电视局评定的“优秀动漫奖”。&&播出后得到各方好评&&在春节和寒假的黄金时段播出后,《跷跷板》就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国家广电总局还将其列入2010第四批优秀国产动画片推荐名单,记者在广电总局的通知上看到,对于该片评价为:传播历史知识,弘扬民族精神。&&程效介绍,该片播出后,他收到来不少朋友的电话和短信,大部分观众普遍认为该片在尊重历史的情况下,寓教于乐,是一部优秀的动画片。“甚至还有海外留学生在看了动画片之后,评价这部片画面和题材好,虽然还有些细节有待改进。”程效说。&&记者在观看了《跷跷板》后发现,这是一部以传统2D技术制作的动画片,但整个的画面和人物给人感觉耳目一新,其中还融合了不少时尚的语言,常有令人捧腹大笑的段落。&&记者在网络上也发现不少网友对该片的评价留言。网友“意真见血”说:《长河逐浪》的书我基本看过,编得不错的。这次搞成了动画版,画面和配音都很入味,回家得引导小孩跟着看,寓教于乐,增加点国学修养。&&下一步制作&&神话题材动画片&&随着首次尝试制作动画片的成功,来自《跷跷板》的主创人员也开始下一步的制作策划。&&“我们的下一步制作,将不会盲目跟随现在动画片西方化的趋势,而是从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方面着手,在给青少年带来看动画片乐趣的同时,也普及他们的历史文化知识。”程效透露,下一步他们将以中国神话人物为蓝本,制作一部52集的动画片。&&□《跷跷板》简介&&《跷跷板》第一部一共26集,共312分钟,是以2007年度全行业优秀畅销书《长河逐浪》为蓝本,由深圳市南山区委宣传部和深圳市禾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袂打造。&&《跷跷板》系列动画片每集一个历史人物,从帝王将相、达官贵人到普通老百姓各色人等,既有像鲁班、黄道婆这样的行业祖师,又有李时珍、张衡这样的科学奇才,还有文天祥、霍去病这样的忠臣义士,将诚信、互助、劳动、爱国这些优秀的传统品德以现代的动漫表现手法巧妙地演绎出来,并且把中国本土文化里的各种符号元素运用其中,为受众呈现一幅浓郁中国传统品德文化的历史画卷,提供一道荟萃古今优秀品德风范的动漫大餐。深产动画片《跷跷板》登陆央视
  
07:07  来源: 晶报    【字号:  】
由南山区委宣传部联手文化企业打造,以历史人物为题材,深受观众好评
深圳新闻网讯 “司马迁、文天祥、铁面无私的包丞相……”伴随着朗朗上口的主题曲,在春节期间,一部深圳制作的名为《跷跷板》的动画片登陆了央视少儿频道,这部以讲述历史人物题材的动画片,一经播出后,深受观众好评。
2月11日下午,来自《跷跷板》的主创人员与媒体举行座谈会,分享《跷跷板》的创作历程。
小成本出精品
据《跷跷板》的总策划、南山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梁展鹏介绍,该片由南山区委宣传部、深圳市禾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策划制作,总共26集,已在今年的1月31日至2月11日,在中央电视台14套(少儿频道)春节、寒假黄金时段播出。该片根据南山区委宣传部2007年编撰的中国历史系列人物书籍《长河逐浪》改编,是一部融思想性、教育性、历史性为一体,以及对青少年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生动视听教材。
编辑: 何畅
1           
【】【】【】【】“南山产”动画片《跷跷板》春节登陆央视·南方日报数字报·南方报网
SC03版:南山新闻
“南山产”动画片《跷跷板》春节登陆央视
&&&&动画片《跷跷板》播出后,立即受到好评。
&&&&“司马迁,文天祥,铁面无私的包丞相;钱豁五,贾似道,千古骂名的是秦桧;李时珍,黄道婆,能工巧匠的是鲁班……”伴随着朗朗上口的主题曲,春节期间,一部名为《跷跷板》的动画片在央视少儿频道黄金时段登陆。这部由南山区委宣传部、深圳禾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制作、以我国历史人物为主题的动画片一经播出,就受到了社会各界好评。&&&&“这部动画片从策划到播出历经3年时间,凝聚了南山区委宣传部及主创人员的心血,可以说是小制作、大精品。”《跷跷板》总策划、南山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梁展鹏表示。&&&&“小制作、大精品”&&&&《跷跷板》改编自南山区委宣传部2007年编写的历史人物传记《长河逐浪———古今荣耻人物》,以系列剧的形式讲述中华历史人物传统品德故事。全剧共26集,每集12分钟,将中国历史人物加以故事情节,有趣味性地展现出来,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精神,以历史结合动漫,寓教于乐,生动有趣。该动画片从2008年开始策划制作,历时3年,终于在央视少儿频道与观众见面。&&&&《跷跷板》总策划梁展鹏和监制程效用“小制作、大精品”来形容这部动画片。&&&&程效向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跷跷板》的总投入不到160万元,而它的播出时段则是从日到2月11日,每天下午2:30分播出,每天两集。这个时段即是孩子们放寒假的时候,也是春节期间,可谓“黄金中的黄金时段”,足以看出这部动画片的价值所在。&&&&据悉,《跷跷板》于日获国家电视动画片发行许可证,同时还获得了广东省广播电影电视局评定的“优秀动漫奖”。&&&&重在题材取胜&&&&在看过《跷跷板》之后,国家广电总局曾有官员发出感慨:“没想到一个基层的宣传部和一个刚刚起步的文化公司,居然创作出了一个国家级的精品”。&&&&一部制作团队并不显赫、制作投入也并不高昂的动画片,为何能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最终在黄金时段亮相央视?对此,主创团队的结论是:题材是《跷跷板》取胜的关键。&&&&《跷跷板》的蓝本《长河逐浪———&古今荣耻人物》是在贯彻“八荣八耻”的背景下创作的,编写了50个历史人物,以荣耻为对照,讲述个人历史故事。该书发行量达5万册,同时还获得中国书刊发行行业协会“2007年度全行业优秀畅销品种”。&&&&在《长河逐浪———古今荣耻人物》的基础上,《跷跷板》精选了26个历史人物,每集一个,从帝王将相、达官贵人到普通老百姓各色人等,既有像鲁班、黄道婆这样的行业祖师,又有李时珍、张衡这样的科学奇才,还有文天祥、霍去病这样的忠臣义士,将诚信、互助、劳动、爱国这些优秀的传统品德,以现代的动漫表现手法巧妙地演绎出来,并且把中国本土文化里的各种符号元素运用其中,给观众呈现了一幅浓郁中国传统品德文化的历史画卷,一道荟萃古今优秀品德风范的动漫大餐。&&&&在广电总局下发的《关于推荐2010年第四批优秀国产动画片的通知》中,记者看到,广电总局对该片的评价是:传播历史知识,弘扬民族精神。&&&&“现在,国产总画片大多倾向于模仿欧美,把主要精力放在技术、娱乐性等方面,但《跷跷板》站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立场上,普及传统教育、道德教育,弘扬主旋律,这便是它最大价值所在。”梁展鹏说。&&&&一播出便受广泛好评&&&&《跷跷板》播出后,立即受到了社会各界好评,甚至还有一些海外留学生自发组织起来,观看这部动画片。&&&&也有不少网友在看过《跷跷板》后表达了看法。&&&&网友“bao1982”总结出了《跷跷板》三大特点:一是选材好,动画片中有许多耳熟能详的大英雄,如霍去病、包公、文天祥等,之前这些人物的形象要么是非常抽象的,要么是非常刻板的,这部动漫把这些人物鲜活化了;二是思想好,这部动漫宣扬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最主流的价值观,热爱祖国、崇尚正义、不畏强暴等,无疑是一阵清风吹进了当今的动漫市场;三是看起来很动漫,这样题材严肃、人物众多的作品,能做得好看,得到广大观众特别是小朋友的喜欢,非常不容易。&&&&网友“看着京基100成长”的评论则更为感性:在家带小侄子看《跷跷板》还是挺有意义的。感谢司马迁,感谢文天祥,感谢你们活出那么多故事。其实,中国的“童话”是非常丰富多彩的,将有思想的寓言融入动漫,揉入卡哇伊,相信会大受欢迎。&&&&记者了解到,在《跷跷板》成功面世后,南山区委宣传部将于今年开始创作以中国史前文化传说为主题的52集动画片《中国神话》,预计于明年此时与观众见面,目前正在进行剧本创作和人物形象设计。&&&&本版撰文 南方日报记者 崔洁 通讯员 朱薇 李彬 黄健&&&&(除署名外)&&&&摄影 南方日报记者 鲁力
document.writ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司马迁的故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