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李孝恭位列二十四功臣,同为皇族名将的李道宗却没上剑三凌烟阁阁?李靖李勣都没参加玄武门之变,魏征是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_百度百科
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唐朝二十四功臣一般指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贞观十七年(643年)二月二十八日(3月23日),“为人君者,驱驾英材,推心待士”,为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诸多功臣,命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是为《二十四功臣图》 ,比例皆真人大小,画像均面北而立,太宗时常前往怀旧。阁中分为三层:最内一层所画为功勋最高的宰辅之臣;中间一层所画为功高王侯之臣;最外一层所画则为其他功臣。年&&&&代唐朝建造者题&&&&画题&&&&字
唐代皇宫内三清殿旁有一个不起眼的小楼,名为。贞观十七年(643年),唐太宗为了纪念和他一起打天下治天下的功臣,修建凌烟阁来陈列由所画的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即为《二十四功臣图》,比例为真人大小,面北而立,以示尊皇,并时常前往怀旧。是一位杰出的皇帝,很善于处理君臣之间的关系,恩威并施,双管齐下,把一个个能人异士治理得服服贴贴,却又使名将功臣多半得以善终。二十四元勋像就是例子。当时李世民年迈体衰,开始怀念往事,追想当年金戈铁马的战斗岁月。将他那些老部下的形象绘入凌烟阁,以为人臣荣耀之最,此后凌烟阁功臣成为唐代豪杰从军报祖国功成名就的标志。《南园十三首》诗云“男儿何不带吴钩,夺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太宗一朝,君臣共同努力,结果出现贞观盛世,正如太宗所言,“于兹十有馀年,斯盖股肱罄帷幄之谋,爪牙竭熊罴之力,协德同心,以致于此。”。要做到这一点,太宗“为人君者,驱驾英材,推心待士”的用人政策是不可缺少,而太宗为了表彰这些功臣,就命阎立本绘画《二十四功臣图》于凌烟阁。
图画功臣於凌烟阁并非始于唐代。《周国柱大将军纥干弘神道碑》中有“天子画凌烟之阁,言念归臣”的句子,可知北周政权也这么干过。崇重功臣、能臣的精神,延续了一个多世纪之久。而唐朝的凌烟阁建在长安城内(太极宫)三清殿的旁边。阁中又隔为三层:最内一层所画均为功高宰辅的大臣;中间一层所画,均为功高王侯的大臣;最外一层所画则为其他功臣。这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均面北而立,以示为臣之礼。
贞观十八年(644年),太宗曾在朝上指陈大臣的长短:“善避嫌疑,应物敏速,决断事理,古人不过;而总兵攻战非其所长。涉猎古今,心术明达,临难不改节,当官无;所乏者骨鲠规谏。言辞辩捷,善和解人;事朕三十年,遂无言及於献替。性行纯和,自无愆违;而情实怯懦,媛急不可得力。性质敦厚,文章华赡;而恃论恒据经远,自当不负於物。性最坚贞,有利益;然其意尚然诺,私於朋友。见事敏速,性甚贞正,论量人物,直道而言,朕比任使,多能称意,譬如飞鸟依人,人自怜之。”关於武将,他说:“於今名将惟、、三人而已,世绩、道宗不能大胜,亦不能大败,万彻非大胜则大败。”这年己七十四岁,在家养老,故评价中也就不包括他了。
这二十四位功臣是:、、、、、、、、、、、、、、、、、、、、、、和。[1]
诗人的《南园十三首》【其五】有诗为证:
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
若个书生万户侯?由研究员、画家林重新创作的唐凌烟阁功臣图再现紫云楼长安城回廊,作者以神来之笔展示了大唐元勋赫赫功绩和盛唐恢宏气度。这是目前国内最权威的唯一的凌烟阁功臣图石刻壁画。
复原的大唐开国二十四以镜面花岗岩刻石而成,并附有专家权威审校的人物小传,所有文字用体集字而成。人物形象依据唐代壁画资料和中国传统人物造像,传承前人同类作品的神采,融注作者对唐代壁画人物的研究考证成果,为世人了解大唐开国历史提供了生动、准确的形象和文字。
凌烟阁功臣图系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春,唐太宗李世民为褒彰长孙无忌、、等开国元勋,亲自作赞,诏令褚遂良题阁,由画家阎立本绘制完成。因而成为集初唐文采、书法和绘画最高成就的三绝之作。为历代史学家所称道。同时,这种褒崇勋德的传统,由此继往开来,延续至今。由于凌烟阁毁于战乱,二十四仅见于史学家和诗人的描写之中,而无图像可稽考。现存仅有宋人刻石残片四幅,无法辩识 ,清代虽有苏州重刻版画,但与唐风相去甚远。
以从事于文物题材画创作见长的先生,充分发挥其博物馆学者的资源优势,在两年多时间里,参阅了大量的文献史料和文物图像,走访和考察了与之相关的古迹遗存,并运用互联网,从国际范围遍访名家,考证史实,[1]正本清源,精心创作,使之成为唐文化研究的重要成果和西安旅游新亮点。第一名:贵戚豪族,英冠人杰——赵国公
(约597年-659年),字辅机,河南洛阳人。先长孙无忌世乃鲜卑族拓跋氏,皇族支系,后改为长孙氏。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内兄,的哥哥。长孙无忌非常好学,“该博文史”。隋朝义宁元年(617年),起兵太原。无忌进见,渊爱其才略,授任渭北行军。自此辅佐,建立了唐朝政权,是唐朝的开国功臣,以功第一,封齐国公,后徙。九年(626年),参与发动玄武门之变,帮助夺取帝位,是李世民夺得皇位最坚定、也是最重要的支持者,故而为“凌烟阁功臣第一”。历任、。为人谨慎,改任。贞观十一年(637年)奉命与房玄龄等修《贞观律》。贞观十七年,图功臣二十四人于凌烟阁,长孙无忌居第一。即位,册封,。二年(651年)奉命与律学士对逐条解释,撰成《律疏》(宋以后称《唐律疏议》)30卷。在晚期,原本乃长子李承乾,后李承乾因荒淫无道,被削去储君之位,当时,李世民举棋不定,较喜爱另一子魏王李泰,但长孙无忌推荐九子晋王李治(即后来唐高宗),协助他成为储君。唐高宗时期,长孙无忌由于反对高宗立为以及武后趁高宗体弱擅权,与武氏结怨。后遭武氏宠臣以谋反罪名诬陷,全宗族或杀或流放,长孙无忌本人削爵、遭流放至(今重庆市武隆县),不久被迫,有诗三首存世。太宗评语:善避嫌疑,应物敏速,决断事理,古人不过;而总兵攻战非其所长。长孙无忌的先祖,出自北魏皇族氏,因有殊功,改姓长孙氏。长孙氏是北魏以来的士族高门,属于军事贵族。李孝恭第二名:宗室名王,独称军功——河间王
(591年—640年)唐初大将,高祖从侄,祖父是,就是的第七个儿子(的祖父是李虎第三子)自,负责经略巴蜀。武德四年(621年)任夔州总管,大造战舰,练习水军,得李靖之助,灭萧铣,武德七年(公元624年),任行军元帅,率李靖等诸将,镇压,破广陵、丹阳,平定江南。拜扬州大都督。籍没妻、子。其后长江以南均受其统领。贞观初任,改封河间郡王。玄武门之变保持中立。遂不得宠信,逐渐退出权力核心,晚年以歌舞美人自娱。贞观十四年(640年),暴病身亡。杜如晦第三名:贤辅谋深,遭逢明主——莱国公
(585年—630年),字,京兆杜陵(今西安市长安区)人,唐朝初期大臣。他是夺取政权、开创中的主要谋臣之一,深受李世民的重用。其祖父杜果官至隋朝,其父杜咤为隋朝昌州长史。自少聪悟,好谈文史,是个典型的彬彬书生。李世民平定京城时,引为秦王府兵曹参军。当时的太子对非常忌讳,他对齐王说:“秦王府中可惮之人,惟杜如晦与房玄龄耳。”被外调出秦王府。后,被拜为,进封蔡国公。贞观四年病重而死,年仅四十六。赠司空,徒封,谥曰成。时称“”中的“杜”就是指。第四名:智者尽言,青史美臣——郑国公
(580年-643年),字。唐巨鹿曲城(今河北晋州市,又说魏征河北馆陶县)人,唐朝政治家。曾任、左光禄大夫,封,以直谏敢言著称。少时贫困,隋朝末投奔,兵败,归唐。后为俘获,念才而收之。建德兵败,复归唐。官至,乃李建成近臣。玄武门之变后建成死,以其耿直,升谏议大夫,后迁秘书监、侍中等职。犯颜直谏太宗二百余次。卒时,太宗悲恸之极,谓侍臣:“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徵没,朕亡一镜矣!”(《》卷一九六)。著有《》序论,《》、《》、《》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魏徵死后,唐太宗亲自赋诗一首,追忆故人。
太宗对魏徵的特殊礼遇与尊宠引起了某些人的妒嫉,经魏徵举荐入相的、或以罪被黜免,或以叛逆受诛,因指摘魏徵有朋党;又扬言魏徵将前后谏诤之语抄录给史官,太宗信以为真,很不满意,遂终止了衡山公主与魏叔玉的婚事,并下令推倒了亲自书写的。直到贞观十九年(645年),太宗亲征,战士死伤数千人,战马损失十分之七八,他深深悔恨这一举动,不禁慨然叹息说:“魏徵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于是立命驰驿以少牢之礼祭祀魏徵,又重立纪念碑。房玄龄第五名:命世之才,善建嘉谋——梁国公
(579年—648年),名乔,字玄龄。(今山东临淄) 人。唐朝初年名相。房玄龄18岁时本州举进士,授。房玄龄在渭北投李世民后,为秦王参谋划策,典管书记,是秦王得力的谋士之一。唐武德九年(626年),他参与玄武门之变,与、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五人并功第一。唐太宗即位后,房玄龄为;贞观三年(629年)二月为尚书左仆射;十一年(637年)封;十六年(642年)七月进位,仍综理朝政。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房玄龄病逝。因房玄龄善谋但有些优柔寡断,而处事果断不善谋略,因此人称“”。后世以他和为良相的典范,合称“房杜”。高士廉第六名:才高望重,社稷之臣——申国公  (575年-647年),名俭,字士廉,(今河北)人。唐代开国功臣。的舅父,曾多次照顾年幼时的长孙氏兄妹,官至尚书右仆射。贞观十二年(638年)与、葇、岑文本撰编《士族志》一百三十卷。有一子。
太宗评语: 高士廉涉猎古今,心术明达,临难不改节,当官无朋党;所乏者骨鲠规谏。第七名:夺槊陷阵,智勇双全——鄂国公
(585年—658年),隋末唐初名将,名恭,字敬德,鲜卑族,尉迟敬德朔州善阳(今山西)人。唐朝大将,原为刘武周部将,灭亡后投降。起初不被众将信任,几乎被处死,但坚持起用他。唐郑决战时有单骑救主之功,得以稳固地位,此后以勇将身份参与历次战役。玄武门之变的主要角色,亲手杀死齐王元吉,又率兵威逼下旨立为太子,拥立之功第一。倾国进犯时以骑兵迎击取胜,为求和打下基础。天下安定后无用武之地,曾于宴会之上因议论军功打伤某宗室将领。晚年闭门不出,炼制丹药自服,最终得享天年。
传说其面如黑炭。与为两位传统。第八名:南平吴会,沙漠——卫国公
(571年—649年),字药师,三原(今属陕西)人,李靖唐朝伟大的、军事理论家、统帅。出生于官宦之家,祖父曾任刺史,封永康公;父李诠仕隋,官至赵郡太守。李靖长得仪表魁伟,由于受家庭的熏陶,从小就有“文武才略”,又颇有进取之心,曾对父亲说:“大丈夫若遇主逢时,必当立功立事,以取富贵。”他的舅父是隋朝名将,每次与他谈论兵事,无不拍手称绝,并抚摩着他说:“可与论孙、术者,惟斯人矣。”其兄李端,字药王,隋将(按照李氏族谱,为唐代中期名将、李诉之祖)。其舅韩擒虎为隋朝名将。封,世称。他善于用兵,长于谋略,著有数种兵书,惟多亡佚。李靖是诸多将领中唯一可以和媲美军功的人,其人善于明哲保身,故而终生无大患。但是由于玄武门之变保持中立,且军事能力过高遭人疑忌,屡次被诬告谋反,为免嫌疑,主动退休闭门不出,直到老死。萧瑀第九名:骨鲠大儒,直言不隐——宋国公
(575年—648年),字时文,其祖父是后梁宣帝萧察。与唐朝争地的还属他的子侄辈亲族。隋炀帝的萧氏的弟弟,以为重臣。自幼以孝行闻名天下,且善学能书,骨鲠正直,并深精佛理。因反对出征高丽,被贬为郡守,到任后受进攻,奋力抵御。起兵后,归附,善行政,终生为李渊重用。李世民即位后,因与房玄龄、不和,多次得罪李世民,,但从不“改过自新”。后来评价其为“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二十二年,萧瑀病死,年七十四。宫廷太常上谥曰“肃”,太宗认为萧瑀性多猜贰,刚忌太过,最后谥曰“贞褊公”,册赠司空,陪葬。由此,可见一个人再忠厚梗直,毕竟逆触龙鳞,使人耿耿于怀。第十名:临危不惧,真正将军——褒国公
(598年—642年)唐初齐州人(现段志玄山东临淄),唐代开国功臣。其父段偃师,隋末为太原,从起兵,官至郢州刺史。志玄随父在太原时,甚为次子所重。起兵时,志玄募兵得千余人,被授右领。平(今山西霍邑)、绛郡(今山西新绛),攻永丰仓(在今陕西大荔县境),皆为先锋,并历迁。又从与隋将相持于。刘文静为之将桑显和所袭,军营溃散。志玄率20余骑赴击,连杀数十人,被流矢所中,忍而不言,仍往来杀敌,于是复振,大败隋军。后又与诸将迫擒,以功授乐游府。嗣后从秦王李世民于东都(今河南洛阳)征讨王世充。冲击敌阵时,马倒被擒。敌方两骑将夹持志玄渡洛水时,志玄突然腾身向上,两骑将随之坠落马下。志玄迅速夺取一马,急驰而归,数百骑尾追其后,但无人敢靠前。破、后,以功迁秦王府右二护军。贞观十一年(637年),被改封为,贞观十二年(638年),拜右卫,贞观十四年(640年),加。贞观十六年(642年)病卒,赠、扬州都督。谥号“”。刘弘基第十一名:开国猛将,入京首功——夔国公
(582年—650年),雍州池阳人。父是隋代河州刺史,弘基少年时落拓不羁,与一些轻浮子弟和任侠交往,不谋家产,依赖父亲的名声当了一名右勋侍。大业末年,从炀帝征辽东,后私宰耕牛,故意犯罪,被关进监狱来躲兵役。自太原起事便追随父子,与友善,进攻长安时任先锋,擒隋主将。玄武门之变拥立有功。贞观年间因多次贪污被弹劾,不忍治罪,只是将他贬官。太宗征伐,刘弘基又为前军大总管,力战有功。高宗永微元年(650年)病死,年六十九,赠,谥曰襄,陪葬昭陵。刘弘基临死前,遗命只留给诸子每人奴婢各十五人,良田五顷。认为子孙“若贤,固不藉多财;不贤,守此可以免饥冻。”屈突通第十二名:隋室贵臣,唐朝义夫——蒋国公
(557年—627年),复姓屈突,先世为库莫奚种人,依附鲜卑慕容氏,父亲屈突长卿,北周时任邛州刺史。长安人。原为隋朝大将,历仕、,战功赫赫。杨广南巡江都,委以镇守都城长安的重任。屈突通“性刚毅,志尚忠悫,检身清正,好武略,善骑射。”因此民间顺口流传:“宁食三斗艾,不见,宁服三斗葱,不逢屈突通。”(《旧唐书·屈突通列传》其弟)由此可见人们对他们的敬畏心理。起兵后进攻长安,屈突通率部下死战,力尽后,最终投降李渊,被封为。后参与唐朝历次重大军事行动,尤其灭王世充被评为战功第一,升右仆射。后被委派镇守洛阳,于病故。殷开山第十三名:参预谋略,秦府能臣——勋国公
(—622年),名崤,字开山,以字行,京兆鄠(今西安市户县)人。为隋太谷长。唐高祖召补掾,历迁。涉书,工为尺牍。《唐书本传》其父殷僧首为隋朝秘书丞。殷开山年青时以学行知名,尤善尽牍写作。起兵后,秦王李世民召之为长史,常常四处招慰关中流民、群盗,并与刘弘基一起首入京城,赐爵公。后来又跟随太宗评讨和王世充,以军功进爵勋国公。在征伐的路上,殷开山病死,临丧痛哭,赠大行台右仆射,谥曰节。是凌烟阁功臣中最先去世的一个。贞观四年,诏以佐命之功配飨唐高祖庙庭。柴绍第十四名:英雄,临危不惧——谯国公
(578年—638年)字嗣昌,(今山西临汾)人,唐朝大将,曾是北周历任遂、梁二州刺史,封公;父亲柴慎,为隋太子右内率,封钜鹿郡公。柴绍出身于将门,自幼便“趫捷有勇力”(《旧唐书·柴绍列传》),以抑强扶弱而闻名,于少年时便当了隋朝太子(隋炀帝长子)的(陪伴)。唐国公李渊也将三女儿(即后来的)嫁给了柴绍。起兵时身在长安,侥幸逃脱追捕前往太原。参与攻克长安、灭薛举、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等重要战役。贞观年间作为主将消灭最后一位反王。贞观十二年病故。长孙顺德第十五名:太原从龙,晚节不终——邳国公
,氏的本家叔父(亦太宗李世民的叔岳父),父亲长孙恺,隋朝时任开府。顺德在隋朝时任右勋卫。隋炀帝出兵时,为避兵役逃往太原依附,与李氏父子友善。太原起兵时,与刘弘基一同负责招募勇士,有大功。进攻长安时任先锋,擒隋主将,拜为,封薛国公。此后功劳不显。武德九年(626年),在玄武门之变中,顺德与秦叔宝等人共同打击李建成的馀党。太宗即位後,封食邑一千二百户,又特赐宫女。贞观年间因多次贪污被弹劾,李世民不忍治罪,只贬官而已,病故。赠荆州,谥曰襄。贞观十三年追封为公。永徽五年重赠开府仪同三司。张亮第十六名:出身寒贱,外恭内诡——郧国公
(?-646年),郑州荥阳人。出身寒贱,务农为业。史载,张亮“倜傥有大节,外敦厚而内怀诡诈”隋炀帝大业年间,投瓦岗军,因告密而获得信任。后来属李世勣,在李世勣投唐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李世勣、房玄龄荐张亮给,为秦王府,逐渐大受宠任。与太子、齐王争位时,派张亮到洛阳一带,广结当地豪杰以待时变。齐王李元吉向告发张亮图谋不轨,因此他被唐廷逮捕,严刑拷打下倒一直没把招供出来。太宗践位,封公,授怀州总管。贞观十七年四月,洛州张亮因为以前检举过,此次受奖擢升为且。646年,告发张亮养五百义子,意图不轨。太宗命调查此事,证据确凿。太宗与百官议论,定张亮为死罪。4月17日,张亮在长安处斩。第十七名:摧凶克敌,恃宠矜功——陈国公
(?—643年),豳州三水(今陕西旬邑)人,唐朝名将,唐初大将。侯君集豳州三水(今陕西旬邑北)人。君集少年时以武勇称,隋末战乱中,被秦王李世民引入,从征讨有功,累迁左﹑车骑将军。武德九年(626)的玄武门之变,君集之策居多。太宗即位,君集任左卫将军,封潞国公,迁右卫。贞观四年(630),任,检校吏部尚书,参议朝政(即宰相)。九年,为积石道行军总管,随李靖平吐谷浑,策划军事,分兵深入,君集有大功。十一年,改封公。十二年,迁吏部尚书,仍参朝政。君集出自行伍,素无学术,及被任用,方始读书。他出为将领,入参朝政,获得当时称誉。十二年,围(今四川松潘),唐授君集为当弥道行军大总管以击之。十三年冬,因王曲文泰遏绝西域商贾与唐交往,唐又以君集为道行军大总管,率兵击之。十四年八月,进围,这时文泰已卒,子智盛降,得二十二城,八千零四十六户,一万七千七百口,君集刻石记功而还。太宗以其地置。玄武门之变的主要策划人。贞观年间,担任李靖副将击败吐谷浑,又任主将击灭。回朝后因私吞战利品而被弹劾,为此怀恨在心。诸子争当太子的斗争中,依附太子,图谋杀李世民拥立承乾,事泄被杀。因念旧,故而留一子以继香火,并且时常到凌烟阁观侯君集画像而哭。第十八名:助定奇策,英年早逝——郯国公
(594年—632年),字弘慎,张公瑾魏州繁水人。开始在王世充手下为官。高祖李渊建唐,张公瑾归国,后为尉迟敬德等人将张公瑾荐于李世民,引入幕府。玄武门之变前,让占卜的人烧龟甲卜吉凶,张公瑾恰巧从外而入,拿起扔在地上,进言道:“凡行卜签,是以决嫌疑,定犹豫,现在举事不疑,用得着卜卦吗?如果卜不吉,势已不可停阻,希望大王仔细想想。”深然其言。其年六月四日,张公瑾与长孙无忌等九人埋伏于之外,成为日后登基的关键人物之一。李建成、李元吉被杀后,其党羽进攻,张公瑾有勇力,“独闭门以拒之”。贞观元年,拜代州都督。后助李靖伐,擒,屡有战功,封邹国公。贞观六年四月辛卯(初八)日,在都督任上,张公瑾病死,时年仅三十九。太宗不避辰日而哭之(古礼及当时风俗,辰日不能哭泣),谥曰襄。贞观十三年,改封郯国公。程知节第十九名:骁勇虎臣,义气将军——卢国公
(589年-665年),济州东阿(今山东东平斑鸠店)人,原名咬金,后更名程知节,字义贞,生于九年(589),卒于唐二年(665)二月七日,享年七十七岁。隋末,程知节入瓦岗军,投王世充,后降唐,成为秦王李世民之骨干成员。贞观十七年(643),唐太宗命将开国功臣肖像,图画于皇宫凌烟阁,程知节即其中之一。程知节乃世家大族之后,其曾祖名程兴,是北齐司马,其祖名,是北齐晋州司马,其父名程娄,是北齐济州大中正,唐赠使持节瀛州诸军事、瀛州刺史。原为瓦岗军勇将,李密失败后降王世充,因不满王的为人,与秦叔宝一同降唐,分配到帐下。参加历次战役。玄武门之变的主要打手。唐高宗时出征,屠杀已投降的平民,因此免官,后病故。虞世南第二十名:德行淳备,良谏纯臣——永兴公
(558年-638年),字伯施,汉族,人,唐初政治家,,文学家,与、、合称“”,但日本学界称欧阳询、、虞世南为“初唐三大家”。隋朝臣之弟,自幼以文学著称。后被裹胁北返,宇文被灭后归窦建德,窦死后入幕府。此后尽心辅佐,被评价为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五绝。虞世南虽然容貌怯懦,弱不胜衣,但性情刚烈,当政得失,直言敢谏。他多次讽劝唐太宗要勤于政事,并以古帝王为政得失,论证利弊。官至秘书监,封永兴县子,故世称“虞永兴”,享年八十一岁,赐礼部尚书。贞观十二年病故。刘政会第二十一名:高祖旧臣,举义殊功——邢国公
(?-635年),滑州胙城人也,祖环隽,北齐,任太原留守时的老部下,随李渊起兵,首义功臣。此后负责留守太原,刘武周进攻时被俘。忠心不屈,还找机会打探刘武周军情秘报李渊。刘武周灭亡后获救。曾担任,光禄卿等职,封公。贞观九年病故。谥曰襄。唐俭第二十二名:忠纯不贰,心存唐朝——莒国公
唐俭(579年—656年),字茂约,汉族,并州晋阳(今太原)人。隋、唐大臣,其父与为世交。参与李渊。武德元年,升为。唐初之时,唐俭与王李孝基等人被俘获,狱中从元君实口中得知要造反。时独孤怀恩驻守蒲州,唐俭遣人揭发独孤怀恩谋反。击破刘武周后,唐俭拜礼部尚书,授长史,封,被特赐免死罪一次。贞观初年一面派唐俭为使说降,一面派李靖进军。李靖奇袭,生擒,唐俭竟于乱军之中逃生,授民部尚书。因怠于政事贬官。高宗显庆元年病故,谥曰襄,陪葬昭陵。
唐太宗曰:“言辞辩捷,善和解人;事朕三十年,遂无言及于献替。”第二十三名:国家长城,义名天下——英国公
(594年-669年),原名,字懋功(因懋功二字的发音与茂公相同,李勣《》、《》、《》等小说、电视剧误称他为)。赐其姓李,后避讳改名为。离狐(今东南)人。原为瓦岗军大将,少年从起兵,首领降唐后成为独立势力,但仍坚持以部下的身份降唐以示不忘故主,被称为“纯臣”,被李世民称为“唐初三大名将之一”(其他两个分别是李靖和薛万彻)。遭窦建德进攻后,因父亲被窦擒为人质不得已投降。密谋暗杀窦重归唐朝,但未能成功,侥幸逃走。随灭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又担任主将灭,随李孝恭灭。拒绝的拉拢,未参加玄武门之变。贞观年间与李靖一起灭亡,此后十六年负责唐朝北边防御,多次击败势力,又随进攻。死后辅佐唐高宗,被委以军事,担任主将再次出征高句丽,终于将高丽灭亡。历事、、三朝,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被朝廷倚之为长城。唐高宗重画其形象于凌烟阁。灭后次年病逝。高宗亲为举哀,辍朝七日,赠太尉,谥曰贞武,陪葬昭陵。第二十四名:马槊英雄,勇武绝伦——胡国公
秦叔宝秦琼(576年—638年),字叔宝,中国唐朝历城(今山东)人。唐朝开国将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与为传统。有其故居。历史上的秦琼以勇猛彪悍著称。最初是隋将部将,后随讨伐李密。兵败,张须陀战死,秦叔宝归部下,又随裴投降李密,得到重用,被任用为帐内。李密失败后,投降,因不满王的为人,于619年(唐高祖武德二年)同程知节等人一起投唐,被分配到秦王李世民帐下。参加了李世民的历次征战,每战必先, 尝于之中取敌将首级。626年(武德九年),《旧唐书》称参与玄武门之变,但事后待遇与史书记载玄武门之变有功的功臣相比远远不及。虽然事后被封为左武卫。秦琼晚年因历次作战负伤太多而疾病缠身,常对人说:“吾少长戎马,所经二百余阵,屡中重疮。计吾前后出血亦数斛矣,安得不病乎?”贞观十二年(638年),在任徐州都督时去世,陪葬。贞观十三年(639年),秦琼被追封为。贞观十七年(643年),秦琼与长孙无忌等人被图形凌烟阁,封为唐开国二十四功臣之一。[1]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
LOFTER精选
阅读(446)|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历史上的今天
loftPermalink:'',
id:'fks_',
blogTitle:'唐太宗李世民凌烟阁中的二十四功臣画像及介绍',
blogAbstract:'
唐朝贞观十七年(643年)二月二十八日(3月23日),
{if x.moveFrom=='wap'}
{elseif x.moveFrom=='iphone'}
{elseif x.moveFrom=='android'}
{elseif x.moveFrom=='mobile'}
${a.selfIntro|escape}{if great260}${suplement}{/if}
{list a as x}
推荐过这篇日志的人:
{list a as x}
{if !!b&&b.length>0}
他们还推荐了:
{list b as y}
转载记录:
{list d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if x_index>4}{break}{/if}
${fn2(x.publishTime,'yyyy-MM-dd HH:mm:ss')}
{list a as x}
{if !!(blogDetail.preBlogPermalink)}
{if !!(blogDetail.nextBlogPermalink)}
{list a as x}
{if defined('newslist')&&newslist.length>0}
{list newslist as x}
{if x_index>7}{break}{/if}
{list a as x}
{var first_option =}
{list x.voteDetailList as voteToOption}
{if voteToOption==1}
{if first_option==false},{/if}&&“${b[voteToOption_index]}”&&
{if (x.role!="-1") },“我是${c[x.role]}”&&{/if}
&&&&&&&&${fn1(x.voteTime)}
{if x.userName==''}{/if}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list x.l as y}
{if defined('wl')}
{list wl as x}{/list}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凌烟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