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期间被政府安置在万县的抗日伤残军人网最新信息沈德祥

全部微信分类
当前位置:
【永远值得铭记的历史&】——万州人民为抗日救国做出的贡献与牺牲!
本网站文章均来自网络
搜索结果,只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不代表本站认同其观点和立场,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请与公众号原作者联系,亦切勿轻易相信文章内容。如有侵犯权益,或者不良信息。请立即联络我们做技术屏蔽! 邮箱:
1937年卢沟桥“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万县(今万州)人民群情激昂、同仇敌忾,在频繁遭受日本军机野蛮轰炸的同时,积极请缨杀敌、救死扶伤、安置难民,参加各种抗日救国活动支援抗战,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做出了重要贡献。A 同仇敌忾,捐款捐物支持抗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在《万州日报》工作的欧阳克明恢复了党的组织关系,成为中国共产党下川东组织的负责人。他主动团结总编辑李春雅,由李出面安排共产党员或进步青年任编辑、记者,并在报社发展共产党员建立支部。通过《万州日报》刊发宣传抗日救亡的通讯、社论、时评、副刊专栏,组织歌咏队、演出街头剧、出版抗日壁报等多种形式积极宣传抗日救亡,很快唤起了万县民众同仇敌忾、坚决抗日的决心。与此同时,万县各界抗战后援会迅速成立,进一步组织群众开展各种抗日救国活动。在民众一片抗日救国的呼声中,万县县长也于1937年(民国26年)8月在各机关团体举行的联合纪念会议上,讲演开展抗战后援工作。同年8月9日,万县各界2万余人,在西山公园抗敌市民大会上,一致通过“后援”、“募捐”、“对日经济绝交”等3项决议。当时,日商三井洋行在万购买桐油150吨,航业工会拒运出口。为支援前线抗日将士,万县人民踊跃节衣缩食,开展全民节食运动,各机关、团体实行“两餐制”,禁止碾造精米,款客以茶点为限。同时,还募捐棉背心3万余件和大量的银元、粮食。1938年(民国27年)5月,万县人民又发起“国民贡献一日所得”(一日薪、一日营业所得、一日办公费)运动。万县日报社率先捐献一日义卖收入1100元;原东北军少将师长江民声率领战时青年生活互助社,将义卖义演的1万余元捐作救灾、难民救济;万县青年学生主动义捐,用义捐款购买4架滑翔机支援抗战;为保证驻万部队、伤兵、难民近4万人的军需用粮,从1941年(民国30年)后,万县每年征购募捐粮10万多石,1944年(民国33年)达17万多石,占全县常年粮食总产量的10~15%。据不完全统计,万县人民为支援抗日战争开展的义捐、慰问捐、难民捐、募捐等各项捐献,加上政府的派捐共计465万余元,捐献粮食67万石。此外,一些青壮年积极参与为防空、抗战服务的各项工程建设,其中参加大巴山脉国防工事建设3000人;参加梁山机场修筑5200人;参加海军聚鱼沱码头建设2000人;参加陈家坝修筑机场6000人;参加城区附近国防工事建设2500人;参加修补万梁路1500人;参加修建青年军青年路4000人;参加“川江大抢运”装卸运输军用物资26000人等。全县人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物出物,有力地支援了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B 请缨杀敌,五万官兵走上沙场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万县人民同全国人民一样,积极报名出征抗日。1931年(民国20年)“九一八”事变后,万县城乡人民纷纷开展集会、示威游行,并踊跃报名参加抗日义勇军。1937年(民国26年)9月10日,万县各界人民欢送驻军独立十五旅出川抗日。同年10月24日,万县5万余人在西山公园集会,欢送出征将士,大会会场旌旗招展、盛况空前。1938年初,共产党员、万县籍抗日虎将吴焜带领新四军三支队六团驰骋苏皖,从皖南到苏南茅山的行军路上,7天历经88次冲破日军包围的恶战,打得日本鬼子闻风丧胆。1939年9月下旬,吴焜率部队在湖塘里、璜塘一带遭忠义救国军骚扰,在被迫反击战斗中,不幸英勇壮烈牺牲。1938年7月,为打击日本侵略者的狂轰滥炸,中央炮兵第45团二营五连驻防万县,于日,击落日机3架。同年8月,又连续击落敌机2架,使敌队长田横等11名日本鬼子全部毙命。在征集兵源中,万县爱国青年积极报名从戎,出现很多动人事迹。如1938年(民国27)7月,“万县社训总队部”在准备开往前线的新编部队中发现一名女兵,自称王锡兰,16岁,万县人,因父亲年老多病,故化装代父出征抗日,实乃当时之“花木兰”;同年2月21日,万县宗教职业人员1000余人,举着火炬在万县城游行,反对日寇暴行;囚禁中的刑事罪犯也纷纷要求参战,戴罪立功,后经军政部批准,万县有136人随部队开赴前线对日作战;甚至是啸聚在川鄂边境的绿林好汉唐伦等人,见日寇丧心病狂,也率部千余人来万,请缨杀敌。据不完全统计,1937年(民国26年)至1945年(民国34年)期间,万县共征送壮丁5.3万余人,他们奔赴抗日前线,不畏强敌,英勇作战,先后有1500余万县籍官兵为国捐躯。C 救死扶伤,救治抗日伤病人员万县地处川东水陆要冲,抗战时期,民国政府军政部在万县设立了中央伤兵管理局万县管理处,下辖第十重伤医院、第十陆军医院、132后方医院、第四休养院、第三残疾军人教养院等,可容纳伤病员1.5万余人、荣誉军人7000人。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前线负伤官兵源源不断送到万县治疗。为配合治疗、转运负伤的抗战官兵,万县成立了伤员慰劳委员会,每当有伤员抵达万县港口,即派代表齐集江岸,伴欢迎旗、乐队及放鞭炮迎接,组织担架、力夫等随到随送。1938年(民国27年)4月1日,首批伤员140余人由宜昌抵万县港。7月,第二批伤兵145人到万,至年底,万县共接待收受从抗日前线转送来万的伤员9900余人。伤员送入医院后,群众和社会各界纷纷自发组织各种不同的慰问团(组),带上鲜花、礼品前往慰问,并对重伤员进行料理、侍候。每逢重大节日,万县政府和社会各界组织劝募慰劳品,前往医院慰劳伤员和残疾军人。1939年(民国28年)春节,万县政府募捐8万元,慰劳各医院荣誉官员,发给官长20元,士兵10元。1941年(民国30年)5月19日—25日,由华北剧团、万县平剧服务社组织在万演出,所收款用于慰劳军人。1943年(民国32年)6月,为做好伤、病、残荣誉军人慰问工作,由万县各界慰劳荣誉军人委员会动议,发动各委员、商人及市民,积极开展募捐活动。同时,万县新生活运动总会妇女指导服务团,组织服务队100余名队员,经常到后方医院、休养院、残疾军人教养院为伤员煮饭、洗衣、拆洗被褥,为重伤员送水、喂饭、打扫卫生等服务。通过开展救死扶伤活动,极大地鼓舞了抗战官兵的士气,住院官兵经过疗养痊愈后,纷纷重返抗日前线。据当时《万州日报》报道,1939年(民国28年)8月,有600余名治愈伤员重返沙场。1938年(民国27年)11月,第十重伤医院转送伤愈官兵3500人到万县万家坝第四疗养院继续治疗,同年12月底,第四疗养院将伤愈伤员900名拨给炮兵16团,奔赴抗日前线。D 赈济难民,收留接济流亡同胞抗战时期,随着日本侵略者攻占地域不断扩大,沦陷区的机关、学校、医院、工厂和群众大量西迁入万。1936年万县城有人口10.69万人,到1944年增至17.5万人,一跃成为四川省第三大城市,时称“成、渝、万”。万县街头巷尾到处都是从沦陷区流亡来的同胞,有不少妇女、儿童坐卧街头,衣食无着。为帮助难民解决困难,安定后方秩序,1938年(民国27年)4月,万县政府成立了救济难民委员会和难民运输总站。1939年(民国28年)7月又成立“收容、配置难民万县总站”,为难民办理登记、救济、安置等工作。万县红十字会慈善团体还在鞍子坝修建茅屋100间,每间住一户难民,取名“万福村”,并附设施粥、施诊药和发放小额贷款,支持难民做小本营业,使无家可归的难民有了暂时安居之地,有的难民找到可以投靠的亲朋好友离去后,别的难民又搬进来住。1941年(民国30年),“万福村”被日本飞机所投的燃烧弹化为灰烬。此外,万县爱国人士积极收养难童,创办“万县慈幼院”,并聘请老师对他们进行小学教育,其中一批年龄大点的难童读完高小,没地方上初中,他们又多方奔走,租了一个大院和20多亩田地,自己动手建校舍,聘请老师,办起了农场,自己种水稻、种菜、养猪、喂鸡鸭,并开办小工厂,让这些孩子半天读书,半天参加劳动。后来,其中不少人成为新中国建设的中坚力量,如曾任全国政协第六、七、八、九届委员,前中国儿童艺术学院院长方掬芬女士,就是其中优秀的代表之一。据不完全统计,万县共接待收容从湖北、安徽、浙江、江苏、山东、河北、河南等19个省、市沦陷区来万的难民、难童5.6万余人,其中万县就地安置2.2万余人;过境难民2.2万余人;转送下川东安置9000余人。在万县就地安置的2.2万人中,进行小本生意经营的1.7万余人,各类学校收养难童读书2600余人,从事小手工业谋生的2200余人。抗战时期,据不完全统计,万县财产间接损失高达1.29亿元,而民国中央政府、四川省政府为抗战仅拨给万县经费245万余元(包括防空工程修建及设备采购,日机轰炸赈济救灾、防空机构及职员经费等),余下近1.27亿元由万县人民自掏腰包开销支付,按八年抗战万县年均人口计算,人均约150余元。同时,万县人民还为优待出征抗战军人家属捐谷29万余市石,交纳军需(难民)用粮67万余市石,合计96万余市石,按年均人口计算,人均约1.2市石。由此可见,万县人民在抗战时期,一边忍受着日机的野蛮轰炸,一边积极支援抗日战争,为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注:本文资料来源于万州区档案馆、四川省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附录:日,6架日机在万县城区上空投弹,共投弹31枚,城区有14处被炸,死亡97人,伤89人,毁房29间。日,日机第二次轰炸万县。这天下午,18架日机两次飞临万县。在盐码头、南门河坝、米花街、真原堂、二马路等40多处投弹131枚。万县河坝临江闹市地段被炸最惨,一条河街几无完处。当天共炸死278人,炸伤157人,毁房246间。日,18架日机空袭万县城区,投弹18枚,三马路、万州桥等8处被炸,炸死58人,炸伤79人,毁房72间。日上午,日机62架对万县城区轮番大轰炸,投弹327枚。这次敌机轰炸共炸死325人,炸伤273人,毁房1003间。日,日机空袭万县城区,投弹128枚,二马路、文明路等处被炸,炸死12人,炸伤13人,毁房292间。日,3架日机轰炸万县城区,投弹70枚,九思堂、文明路等处被炸,炸死20人,炸伤23人,毁损房屋374间。日,日机两次来万县城区轰炸。投弹220多枚,炸死12人,炸伤13人,毁房200多间。日,13架日机分两批空袭万县城区,投弹34枚,炸死8人,炸伤30人,毁房57间。日,34架日机,在万县城区投弹150枚,炸死炸伤130人,毁损房屋640间。日,36架日机空袭万县,投弹177枚,新营房、南门口等处被炸,炸死13人,炸伤68人,毁房646间。日,6架日机空袭万县。投弹58枚,城区一马路等地被炸,炸死50人,炸伤43人,毁房80间。 日,25架日机空袭万县城区,投弹164枚,三马路、鞍子坝等8处被炸,炸死50人,炸伤91人,毁房322间。日,109架日机空袭万县城区,投弹134枚,炸死76人,炸伤91人,毁损房屋418间。日,日机18架袭击万县城区,投弹95枚,一马路、朱家坪等5处被炸,炸死38人,炸伤63人,毁房390间。日,日机15架空袭万县城乡,在沿江码头陶家溪停泊的民宪轮、徐沱停泊的民政轮。明镜滩停泊的民泰轮和鸿贞轮等4艘轮船被炸沉,炸死68人,炸伤51人。炸毁房屋80间,损失达法市700万元。日,日机8架空袭万县城区,投弹28枚,驷马桥等处被炸,炸死13人,炸伤17人,毁房271间。日,日机27架空袭万县,在盘盘石、西山路、十字街等处投弹90余枚,炸毁停靠在盘盘石旁的木船28艘,炸死41人,炸伤51人,毁房57间。日,日军飞机27架空袭万县城区,投弹64枚,,炸死22人,炸伤51人,毁房529间。日,日机41架空袭城区,投弹140枚,一马路、西山路等11处被炸,炸死18人,炸伤35人,毁坏房屋327间。血色记忆——侵华日军轰炸万县实录
本报记者 高君(综合万州区委党史研究室、万州区档案馆资料报道)抗战时期,万县不仅是下川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对日作战重要的兵源、后勤物资补给线,也是日本军国主义企图夺取四川、占领全国的川东门户,因此,侵华日军凭借空中优势,对万县进行了疯狂、野蛮地轰炸,给万县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深重的灾难。为抗击日机,1938年7月,万县防空指挥部在天生城,翠屏山,北山观等11处高地构筑24个对空射击阵地,每地配置1门高射炮,派部队把守。日,一架日军领队机被万县高射炮部队击落,8月19日,一架日机空袭忠县后返航经万县,被高射炮部队击落至罗家沱水田,两名日军跳江自杀。据老一辈万州人回忆,当时为了防范空袭,万县军民发明了“挂红灯笼”。在城周显眼的柱顶山(都历山)和太白岩的白虎头分别树立一个高杆,其上部横一长杆,其上可以挂三个大红灯笼,全城可见。当日机从宜昌(或武汉)起飞时,挂第一个红灯笼。当日机进入三峡时,挂第二个红灯笼,市民们开始疏散,进防空洞。挂第三个红灯笼时,日机就飞临上空了。这样,人们有了防空的准备,就减少了空袭的损失。据不完全统计,从1938年(民国27年)10月22日首次空袭轰炸万县分水镇黄泥凼场起,至1944年(民国33年)9月25日止,日本飞机空袭轰炸万县58批次,其中万县主城区50批次,沿长江一带和万梁公路万县段沿途乡镇8批次,共出动飞机570余架次,投弹2200余枚,其中燃烧弹100余枚,造成万县人民直接伤亡2500余人,间接伤亡1100余人,财产直接损失9559万余元,财产间接损失1.29亿元。一座万达广场,一个城市中心。扫描二维码许下心愿,万达助你圆梦!亲们,有任何意见可直接回复给我们哦!你们任何问题小编都会认真阅读,并且给你们做出回复哦!嗨!亲~感谢您对万州万达广场的支持,回复相应数字就可查询到相关内容哟!回复1:地理位置/投诉热线回复2:楼层指南/精彩您的一生
回复3:招聘信息/同万达一起成长回复4:近期活动分享/让您美不胜收回复5:开心一笑/让您快乐每一天回复6:返回首页/尽享资讯
万州全能生活中心!
本网站文章均来自网络
搜索结果,只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不代表本站认同其观点和立场,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请与公众号原作者联系,亦切勿轻易相信文章内容。如有侵犯权益,或者不良信息。请立即联络我们做技术屏蔽! 邮箱:
上一篇:第一篇
下一篇:最后一篇
关注排行榜
友情链接: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直播四川:
您当前的位置 :&&&
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四川省建川博物馆的抗战记忆
字体:[][][] &&[][]
  五个抗战主题博物馆、4000多名抗战老兵的手印、200多位抗日壮士的塑像……69年前的抗日战争为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画上句号,今日的和平繁荣中也再难闻到当日弥漫的硝烟,但是在曾经的“大后方”四川省,兴起于民间的建川博物馆仍在静静地向每一位参观者诉说:“不能忘记中华民族的深重苦难和她的坚定扞卫者。”&&
  为了和平,收藏战争
  一到建川博物馆门口,就能看见一个耸立的碉堡残骸。这个碉堡是当年侵华日军留在天津的,建川博物馆不远千里将它运至这里,为的是警醒。
  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说,他的父辈是真正上过抗日战场的,他的女儿却在和平年代里疏远了这段记忆,但孩子们应该承载历史的记忆,应该知道血沃中华换得的幸福来之不易,“我们要为了和平,收藏战争”。
  建川博物馆在成立的9年时间里已经为抗战系列设立了5个展馆,共展出3万多件文物,每一件抗战文物背后都有动人悲壮的故事。新四军战士蔡良在给家人的7封家书里诚挚地写道:“总之小儿的决心,是与前一样,日本鬼子不驱出中国,儿就不回家,誓死为抗战奋斗到底。”那信纸上的字迹很潦草,但为国征战的赤诚之心却跃然纸上。
  在静默无言的“旁证”面前,人们还是能够听到历史的声音。
  抗战精神不能忘
  建川博物馆坐落在成都市大邑县安仁镇,选择安仁镇不仅是因为这里有着民国建筑群的古朴风貌,也因为它是川军抗战名将刘湘的故乡。在建川博物馆聚落中,有一个专门纪念川军的川军抗战馆。
  所谓“无川不成军”,樊建川说,抗日战争中四川虽然没有被侵占,但四川为抗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1937年“七七”事变后刘湘率领30万川军出川“打国仗”,到八年抗战中四川共征兵三百多万,可以说每四个战士里就有一个川人。“1945年日本投降后,《新华日报》还专门发表社论《感谢四川人民》。”
  川军抗战馆中有一面“死”字旗,是北川县王者成送给儿子入伍的礼物。一块白色的布,中央一个大大的“死”字,左侧写着“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刘湘死在第七站区司令的岗位上时留了一句话:‘日军一日不退出中国,川军一日不得返川。’”樊建川说,四川从上到下的这种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是民族的骄傲,这种抗战精神是不应该被淡忘的。
  百年历史的民间传承
  历时40余年的收藏、800多万件藏品、占地500亩的博物馆聚落、还在不断筹划建设的新馆……一个成功的民营企业家到底是为了什么而去心甘情愿地做一个“馆奴”呢?
  “一个国家的光荣,可以让13亿人中的每一个人去分享,而国耻,同样也需要每个人都承担。”樊建川说,收藏抗战文物最初是因为爱好,但真的钻进这个领域,就知道有多少激情、责任和感动了。
  以一己收藏之力建设如此大规模的民间博物馆聚落,其中艰辛一言难尽,但令樊建川感到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建川博物馆的价值,尤其吸引了很多青少年来参观。“娃娃们看完之后心里都有变化,就好像一下子长了那么点儿高、懂了不少事。”樊建川高兴地说。
  如今,建川博物馆正在筹划布展“侵华日军罪行馆”,里面的文物藏品基本都是樊建川去日本买回来的。“我们打算完全用日军的文物来还原历史。”樊建川介绍,侵华日军罪行馆采用了预售门票“众筹成馆”的方式在积极筹建,计划在明年9月3日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对公众开放。
  至于这座民间博物馆的未来,樊建川已经和妻子一起立了遗赠书,表示将在二人离世后无条件地把它捐赠给成都市人民政府。樊建川说:“博物馆除了留下财富,更重要的是留下民族的记忆和梦想。”(记者 杨舟 余里)
出兵最多 伤亡最惨——揭秘鲜为人知的川人抗日
  340万名川军参加抗日,牺牲惨烈,居全国之首;整个抗日战争期间,四川向全国提供了20%的兵源和30%以上的钱粮……四川省档案馆组织编写的《抗战时期的四川——档案史料汇编》近日在蓉首发,书中许多档案史料均是首次公布,揭秘了一段鲜为人知、可歌可泣的川人抗战史。
  《抗战时期的四川——档案史料汇编》一共三册,约150万字,首次较系统地整合了包括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解放军档案馆、四川省档案馆等保存的有关四川抗战的档案史料,原汁原味、全面真实地再现了四川从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到1945年8月抗战胜利的艰难历程。
  出兵最多,伤亡最惨
  川军出川抗日时,各界普遍认为这是当时中国“最糟的军队”,装备不足,缺乏弹药、给养和医疗设备,无论是部队的装备和军事素质、士兵待遇,都无法与国民党中央军相提并论,冬天在山西打仗时,士兵脚上穿的还是草鞋。然而,就是这样一支部队,在抗战中进行了无数次最艰苦、最惨烈的牺牲,换来了“川军能战”、“无川不成军”的赞誉。
  抗战8年,四川出兵总计约340万人,征兵数量占全国20%以上,正面战场抗日军队每5人中即有1名四川兵,平均每17名四川人中就有一人上前线。8年抗战,川军将士北出剑门,东越巫峡,转战7万里,足迹遍及大江南北13个省市,参加了中国战场抗击日军的28个大型会战、战役,伤亡、失踪64.6万余人,其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之惨烈,位居全国之首。川军抗日卫国,功不可没。
  四川省档案馆副研究馆员王晓春告诉记者,在整理川军将领来往文电、官兵阵中日记、将士家书等史料的过程中,随处可见抗日战事之悲壮惨烈,川军杀敌之英勇无畏。
  淞沪会战,43军26师4000名川军,在浏河至大场一带与日军血战七昼夜,多次击退日军进攻,但付出代价极为惨重,最后仅存600余人,伤亡85%以上。师长解固基率部插入日军阵地,左臂被子弹打断,仍坚持指挥战斗,终因流血过多,战死沙场。
  南京保卫战,川军21军防守南线,145师守广德,阵地失守,师长饶国华毅然率剩余仅一营部队冲入敌阵,以图恢复阵地,终因寡不敌从,身陷重围,弹尽援绝,饶国华自杀殉国。
  台儿庄战役,122师师长王铭章,四川新都人,奉命驻守滕县,日军主力矶谷廉介的第十师团猛攻滕县不下,以重炮飞机猛轰,炸毁城墙,王铭章亲自指挥巷战,不幸遭机枪扫射壮烈牺牲。王铭章殉国后,所部官兵逐屋抵抗,战至最后一人,城内伤兵不愿做俘虏,含笑一起拉响手榴弹,与冲进来的敌人同归于尽。此役,川军将士中没有出现一个被俘虏的,为川军赢得了全国的尊重。川军的巨大牺牲为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做出重大贡献。
  出钱最多,承担全国1/3的财政支出
  抗战期间,全国大部分省市沦陷,四川成为民国财政开支的重要来源。8年抗战民国政府总支出为14640亿余元(法币),四川负担约4400亿元,占30%以上。四川从1937年8月的第一次认购1900多万元的救国公债开始,又先后认购、发行过“建设”、“军需”、“同盟胜利”、“兴业”等战时公债数十种,每次多在1亿元以上。
  出物最多,占全国征收谷物总量1/3的以上
  为保障抗日军粮的供应,四川人民节衣缩食,交纳沉重的田赋。从1941年至1945年,四川田赋共征收谷物8404万石,占全国征收谷物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抗战全面爆发后,沿海产盐区相继沦陷,食盐紧张,作为川盐主产区的自贡,1937年至1941年间共增产200万担,外调满足湘鄂等省的食盐需要。四川各地的工厂加紧生产,为抗日前线提供了大量的武器弹药、服装和其他各种物资。四川各地还开展了各种捐献活动,为抗战捐钱、捐衣、捐飞机,为支撑抗战取得最后胜利提供了重要物质保障。
  出力最多,250万四川民工抢修公路
  为保障抗战运输通畅,四川动员250万名民工抢修川陕、川黔、川滇、川湘等4条公路干线,新建扩建空军基地33处。1943年12月,四川动员29个县的50万名民工,仅用半年时间抢修出新津、邛崃、彭山、广汉4个战略轰炸机场和5个驱逐机机场,这些机场立即在抗战中派上用场。1944年6月中旬至年底,美国B29轰炸机群从成都平原各机场起飞,共对日本本土和日本占领地投弹3626吨。
  此外,四川还先后接纳和安置国民政府和国民党中央各类机关57个,各级公务人员5000人,迁川工矿企业700家,迁川高校48所。
  首次全面公布川籍共产党人的抗日运动
  《抗战时期的四川——档案史料汇编》专章展示了四川党组织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紧紧依靠四川人民,壮大党的队伍,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争取四川实力派,团结民主党派,发展抗日民主运动,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的重大贡献。
  “我们希望通过全面翔实的档案,凸显川籍共产党人在抗日救亡运动中的贡献,这也是该书编纂特色之一。”王晓春说。(新华网四川频道 记者 童方 杨华)
<font style="line-height: 200%" color="#名川籍抗日烈士入选300英烈名录
原杨森20军特务连排长张文治老人,1日写下抗战胜利69周年感言。
  乐以琴、赵一曼、王铭章、黄永淮、陈绍堂……
  9月1日,民政部公布了第一批300名着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川籍抗日英烈占有12名。其中既有被誉为“中国空军四大天王”之一,有“空中赵子龙”美誉的,抗战期间中国空军英雄四川芦山人乐以琴,也有誓死保卫滕县而牺牲殉国的国民革命军陆军第41军122师师长王铭章等。
  同时国务院发布了第一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共80处。其中,位于宜宾市翠屏区翠屏山的“赵一曼纪念馆”,成为四川唯一被列入名录的场馆。记录&8年对日抗战&川人热血铺就胜利之路
  对于公布的这一批名录,四川巴蜀抗战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叶敦序感慨万千,他说这批名单中能够体现川人在抗战中做出的巨大牺牲。
  8年抗战中,川军从1937年开始一直打到抗战结束,参与了28次战役。整个抗战期间,四川出川直接上战场的壮丁有350万,还有挑夫、给养、卫生等多方面的后勤人员500万。
  官方统计抗战时期全国参战军人中,战死者达264万,其中川人64万,占了1/5之多。所以有民间俗语“无川不成军”。四川为抗战提供了兵员、粮食、经济等多方面支持,在抗战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没有四川这个大后方,抗日战争取胜会更加艰辛。
  叶敦序说,四川没有一处标志性的公办抗战纪念馆,应兴建一座公办抗战纪念馆,让世人牢记川人在抗战中做出的突出贡献和巨大牺牲。纪念宜宾赵一曼纪念馆&入选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
  据了解,赵一曼纪念馆是宜宾市政府为纪念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杰出的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烈士于1960年修建的。该馆共设三个展厅和一个宜宾地方党史陈列室。
  其中第一展厅陈列朱德、陈云等党和国家领导的题词及赵一曼烈士的大事年表、生平简介;第二展厅介绍赵一曼从一个大家闺秀演变成为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者的过程;第三展厅介绍赵一曼在东北组织领导工人运动,参加东北抗日联军英勇杀敌的光辉业绩及被俘后英勇就义的悲壮情景。
  1日,记者从宜宾县工业园区管委会了解到,赵一曼主题公园本月也将在宜宾县全面动工,该公园占地105亩,投资5000万元,包括修缮赵一曼故居,在赵一曼出生地宜宾县白花镇柏杨嘴建起赵一曼文化广场。届时,英雄故里将形成赵一曼纪念馆、一曼故居、一曼广场、一曼公园四点一线的红色旅游景点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记忆川籍老兵张文治,96岁&“从四川打到上海广播里得知胜利”
  当日本军阀的屠刀肆虐整个东亚,四川承担起大后方的作用。抗战八年,300余万川军将士脚踏草鞋头戴斗笠,背着极其简陋的武器出川抗日。从平型关到台儿庄,从大后方到滇缅异域,川军转战大江南北,几乎参加了抗战中的所有大型战役,数十万川籍将士血洒战场,再不复返。
  抗战胜利65周年纪念日即将来临之际,华西都市报记者寻访成都仍健在的抗日老兵。老兵年事已高,却铁血依旧,他用自己的方式,诉说着不能忘却的纪念。
  1日上午,96岁的抗日老兵张文治,闭眼安详地坐在成都市成华区新鸿南路家中。他面前的桌子上摆着一张纸,写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纪念抗战胜利69周年。”张文治的小儿子张秀模告诉记者,父亲已经失明近10年了,听闻记者要来采访抗战历史,老人执意让儿子帮他一起,在纸上写下自己的感言。
  1934年,未满16岁的张文治从嘉陵中学毕业,毅然决定参军报国。1937年抗战爆发时,张文治任杨森20军特务连排长。“我们从四川到贵阳,一路沿长沙、武昌、南京,到达上海嘉定。”张文治回忆,他带队驻守桥亭宅、顿悟寺、陈家行一线,日本第三师团、第九师团和禁卫师团对这一带发起猛攻,飞机轮番轰炸、机枪大炮掩护。在淞沪会战的七天八夜中,20军伤亡惨重,阵亡士兵达7000余人,而张文治仅受轻伤而逃过一劫。
  “战争太残酷了,我眼睁睁地看着一个个战友在硝烟中失去了生命。”提起当年的战争,张文治不由得提高了嗓门。日,当张文治从广播里得知抗日战争胜利的消息时,“高兴得很,这回终于扬眉吐气了。”
  上个世纪80年代,张文治在一次聚会中见到了并肩作战的两位战友,后来两人先后过世。如今,说起曾浴血奋战的战友们,张文治说,“都走了,都走完了,我很快也要向他们报到了。”
  川籍抗日英烈名单
  乐以琴(),芦山人,中国空军著名的抗日英雄,曾被称为“空中赵子龙”、“江南大地之钢盔”,一次空战中击落敌机4架,抗战中共击落敌机8架。日,在南京保卫战中不幸殉国,时年仅23岁。
  赵一曼(),宜宾人,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1936年8月被捕就义。时年仅31岁。
  陈绍堂(),广安人,104师步兵指挥官。日,在豫中战役中,掩护主力遇日军骑兵,阵亡于河南秦家坡。时年47岁。
  黄永淮(),内江人,第八十八师第二六二旅第五二四团中校团副。日,在许昌抗日保卫战壮烈牺牲,被追赠陆军少将。时年42岁。
  肖孝泽(),自贡人,国民革命军第三十六集团军总司令部少将高参兼代理参谋处长。于河南陕县秦家坡激战中弹殉国。时年42岁。
  许国璋(),成都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67军150师师长。1943年11月,常德会战时身负重伤,举枪自戕,以身殉国。时年45岁。
  柴意新(),南充人,黄埔军校三期毕业。常德抗战时期守城战(城区)牺牲的唯一将官。时年45岁。
  李家钰(),蒲江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36集团军总司令兼第47军军长。豫中会战撤退途中遭日军袭击,于河南陕县秦家坡壮烈殉国。时年52岁。
  饶国华(),资阳人,川军第145师师长。亲率435旅孤军奋战据守广德前五里阵地,激战后部队几乎被全歼,自杀殉国。时年42岁。
  王铭章(),新都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41军122师师长。在徐州会战中,因誓死保卫滕县而牺牲殉国,时年45岁。
  赵渭滨(),成都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41军122师参谋长。台儿庄会战前夕的滕县抗日战役中,与王铭章将军一起壮烈牺牲于滕县。时年44岁。
  吴焜(),万县人,新四军江南抗日义勇军副总指挥兼第2路司令员。日牺牲在江阴马镇乡湖塘里一带,时年29岁。(华西都市报 记者 余行 肖如丹&李幸&刘陈平)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退伍军人安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