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分别执着,倩女幽魂无妄想想

有妄想分别执着,真心即成妄心-十善业道经文摘-佛学文摘
首页 - 佛学文摘 - 十善业道经文摘 - 正文    │
  有妄想分别执着,真心即成妄心
  摘自净空法师《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
  为什么众生不像佛?问题就发生在此地。佛告诉我们,这三类的烦恼习气,如果我们把执着放下,对于世出世间一切法不执着,你就超越六道,这个人在佛学里面称他作阿罗汉。阿罗汉、菩萨、佛,是佛陀教学里面三个学位的名称。你拿到学位,永远不会退转到六道里面去受苦,这是第一个学位拿到了。如果再对于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分别,分别妄想(执着)也断掉了,那就称你作菩萨。由此可知,阿罗汉虽然不执着,他还有分别。菩萨不执着也不分别,比阿罗汉高,但是他在十法界,没有超越十法界的范围。必须把妄想也要断个几分,这个妄想叫“无明烦恼”,《华严经》上讲的四十一品,也就是烦恼多少,把它分成四十一类,只要断一品你就超越十法界,就入一真法界。入一真法界,还剩下的那些微细的妄想,慢慢再断。这个“慢慢”,大乘经上讲要三个阿僧祇劫,要这么长的时间,才能把妄想习气断干净,这叫成佛,拿到最高的学位,佛陀是最高的学位。
  我们今天讲“妄想、分别、执着”,大家好懂,佛学上的名词不是这么说的,佛学上的名词是说“无明烦恼”、“尘沙烦恼”、“见思烦恼”。见思烦恼就是执着,尘沙烦恼就是分别,无明烦恼就是妄想,我把它换个名词大家好懂,意思很深很深。所以我们真的是被妄想分别执着害了,我们连作人都不自在,天天生烦恼。为什么?我到哪里去,我的身分。分别身分、执着身分,要有我的地位,要有我的名誉,糟糕不糟糕!全是假的。有这些东西就有生死,就有因缘果报。你有善念,在佛家讲的六道里头三善道受报;恶念,三恶道受报;这个念头没有了,六道就没有了。六道的因没有了,哪来六道的果?这些罗汉、菩萨、佛,他们很自在,想到六道里面来他就来,他来不是受报,他来是帮助众生解脱的,我们常讲“乘愿再来”,所以他六道这个关出入境是自由的;我们不自由,我们在里头出不去,他们来去自由。
  虽然在六道里面现身,像观世音菩萨,你们《普门品》念了很多,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你看他多自在!如果他有一个身相,他就不能现第二个身相。我们执着这个身是我,这个相是我,就不能现第二个身相。他们没有执着,所以就随类变化,变化自在。不是自己心里想:“我想变什么东西”,那就坏了,那就是凡夫。为什么?他又有分别执着了。他的变化不是自己想,是众生心里想。我们想观世音菩萨什么样子,他就现什么样子,随着众生心想而变;不是随自己想,自己决定没有想,想是执着。
  你们看看中国,我们古老祖先造的字很有味道,思是分别,你看“思”,心上面画许多格子,那个“田”就是格子,那个格子是分别。“想”是心上有相,执着那个相,所以想是执着。“心”是什么?把那个“田”拿掉,“相”也拿掉,剩下来那叫“心”。所以你看看中国文字之美、之殊胜,全世界任何国家民族找不到的,是智能符号,让你一看你就觉悟,你就明白了。所以思想不是好东西,今天说“某个人的思想”,他就完了,他是六道凡夫。阿罗汉有思没有想了;思想两个都没有了,这个人是菩萨。所以佛在经上常讲,佛这四十九年没有说一句话,佛要说法他就有思想了,他没有思想。所以佛经不可以用思想去研究,佛没有思想,你用思想去研究,变成你的胡思乱想。佛的意思,“愿解如来真实义”要怎么去解?离开思想,没有思想,你就能够体会到佛的意思,这是真实智慧,圆满的智慧。
  有关其它文章
地藏孝亲网~&离开分别执着妄想,那叫做智慧&~
<font STYLE="FonT-siZe: 20 Line-HeiGHT: 150%" COLOR="#
古时候的学佛人,无论是在家出家,他选定法门之后,要用五年的时间来读诵。五年熟读一部经,这五年他并不求解。
<font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熟读是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三学是佛法的根本,要专修,先把基础打下来。戒学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定学是修一心不乱,慧学是修根本智。
<font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根本智,《般若经》上讲得很清楚,般若无知,无所不知,所以先学什么?先学无知。无知是无所不知的根本。
<font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所以五年学什么?学无知。无知,心才会清净,心才会得定。
<font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心清净,你就得定。这个定是什么?就是《金刚经》上所说的外不着相,内不动心,就修这个。
<font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真正修成了,然后可以接触外面境界,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统统可以接触。接触了怎么样?接触,我不执着。外不执着,内不动心,这样才成就了真正的智慧。这个智慧是什么?无所不知。
<font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所以无知、无所不知,是先修无知,然后再修无所不知。心真正得定了,接触外面境界,的确一接触真的是无所不知。原因在哪里?我们中国俗话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font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当局的人往往迷在里头,是非利害看不出来;旁观的人看得很清楚,因为与他自己没有利害关系。没有利害得失,他的心就清净,所以他看得很清楚。
<font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当局者为什么会迷?因为他接触外面境界,先要想与自己本身有没有利害关系,他想得太多,他就迷了。想太多,事情本来单纯,被他想复杂,反而事实真相搞不清楚。
<font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所以佛教给我们,永远做一个旁观者,不要做一个当局者,以清净眼来看这个世间,那就看得太清楚了。
<font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世间里的一切与我都不相干,我都不执着,都不分别,在一切法里面我绝不起贪嗔痴慢。不起贪嗔痴慢是不动心,那怎么会不清楚?所以就无所不知,真实的智慧是这样训练出来的。
<font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我们看现在世间人,世间人有知识,没有智慧。什么叫知识?你只要有分别、有执着、有妄想,那就叫知识。离开分别执着妄想,那叫做智慧。
<font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现在我们看这个世间,二、三岁的小孩,一天到晚在看电视,一天到晚在胡思乱想,所以他所吸收的全部是知识,智慧没有了。
<font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不像古人,古人修学是先求根本智,奠立智慧的基础,因此读诵非常重要。古人修学的方法确实是有道理,明白了之后,我们每一天抽一点时间来读经,把所有一切妄念统统放下。
<font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读经是修清净心,因为我们不读经就会胡思乱想,睡觉也会作梦,作梦是胡思乱想,不胡思乱想就不会作梦,换句话说,日夜都不老实,这怎么办?读经是好办法。
<font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我读一个小时,修一个小时的清净心;读两个小时,修两个小时的清净心,这是最好的方法。读诵不求解义,经里面什么意思不要去管它,老实去念,这样才是修清净心。
<font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读诵是真正修行,求解是坚定信愿。我们学佛学了那么多年,为什么信心、愿心不坚固?因为我们对于事实真相不清楚、不明白。
<font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我们初学一定要偏重在行门上,也就是偏重在读诵上,这个方法好。到心清净了,经义都能理解了,更进一步,把经典的教训变成我们自己实际的生活,这就得受用。
佛法重视重复
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念经是修行
戒定慧丢在一边,那就完了!
最有智慧的人
用定慧调心,用戒律调身
见不到事实真相,你要造业受报&
真正学佛人,对死亡没有恐惧&
已投稿到:人人网-抱歉,没有找到该网页
你输入的网址可能不正确,或者该网页不存在。&或者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什么是妄想、分别、执着?_百度知道
什么是妄想、分别、执着?
提问者采纳
问:恳请导师用最精炼易懂的言语为我们阐明,什么是执着、分别和妄想? 答:那我要问你,你起心动念为不为自己想?为自己这就是分别执着。你起心动念为不为别人想?为别人想也是起心动念。睁开眼睛起心动念,你的眼睛一睁开,就像镜子照外面境界,这个时候没有起心、没有动念,这是正知正见。我看到这边是山、这边是树,已经起心动念;我看到那里来了个人,起心动念;这个人是好人、是恶人,你已经有分别、有执着。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心像一面镜子,外面境界清清楚楚、明明了了,自己确实一念不生。明明了了是智慧,就是自性里面的般若智慧。如如不动是自性本定,就是六祖开悟的时候所说的,“何期自性,本无动摇”。外面为什么有这种现相?现相是心变现的,“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你到这个境界你才知道,不到这个境界你很难懂。 现在你要问我,我用最简单的方法教给你,你对于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不要在意,不要放在心上,所有一切法都是平等的,你把你的烦恼习气要舍掉。这个我喜欢,这个心错误的,舍掉;那个我讨厌,也舍掉;这个我看得顺眼,舍掉;那个看不顺眼,也舍掉。永远保持你的心像一面镜子一样,这就对了,这是真修行。这桩事情简简单单几句话,只有像惠能大师那样的人可以领悟,一般上中下根都不行,都要在经教里头很长时间的薰修,慢慢才体会,慢慢才觉悟到,说速成班做不到的。你是上上根机的人,自然是速成班,不是上上根机的人办不到,这个道理要懂。为学、为道,欲速则不达,想很快成就是做不到的。(净空法师·答香港参学同修之六十三 ) 其他相关文章
其他类似问题
妄想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倩女幽魂无妄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