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问下各位,想皮肤管理加盟哪个品牌好AIP科技美肤,有懂行的朋友可以帮忙分析下吗?

真没想到回到这里是一年之后。。。咳咳,在此补上早就该写下的第6碗鸡汤+第6瓢冷水!当初机缘巧合,不知天高地厚自己创业开公司,被现实的残酷劈头盖脸一通打击,才知道其中厉害!去年在公司步入危机时写下了这篇答案,想要在最后3个月放手一搏,把产品做完、开发布会、在媒体上闹出点动静,推广自己的品牌,让自己绝境逢生。哪怕输了,也是背水一战,死得壮烈。然而。。。并没有发生!最难过的就是,什么也没有发生。公司并没有那么好,一蹴而就,红遍全网。也没有那么坏,无人问津,宣告破产。就那么不好、不坏,非常鸡肋的继续存活!不好也不坏……不过这——大概就是很多像我们一样的创业公司目前的状态吧。可能也是最真实的创业状态。既然公司没有死、坚挺着活着,也算是第6碗鸡汤吧!【第6碗鸡汤】我们还活着,而且得到了从未有过的成长。有句话叫什么来着,屁股决定脑袋。摆在什么样的位置,想的是什么样的事情。既然创业,学会最多的就是站在创业者的角度考虑问题,能力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提升。我们选择的品牌电商,从产品的研发,到产品和页面的设计,到技术底层的支持,到品牌的塑造与推广,到供应链的管理和优化,再到普通淘宝店不会错过的流量运营、客服、售后、打包发货……每一个环节都是一门学问,对于年轻人来说,能学到的太多太多!尤其是作为一个领导者、决策者,带着团队去做,真刀真枪的感受到一切。对我来说,是我梦寐以求的,非常兴奋。创业是一种情怀,在我1年前来回答时是这么想的,今后依然也会这么想。然而创业依然是一种商业,商业就是买卖,买卖就是赚钱。这个鸡汤如果要编,它可能会是:当年本人脑缺众筹2000元、实际筹款2万多,创业迄今年销售额数百万元。相信自己、相信我,你行的!但我可能不会这么来讲了,今天回到这里,就是想来谈一谈资本,谈一谈情怀之外的东西。也就是:主要是来泼冷水的!【第6碗冷水】谈一谈开公司到底需要多少钱。非常枯燥,但很实际。可以参考另一个热门问题,有哪些成本是老板们开公司前未曾预见到的?下面有不少答案,非常真实。首先是房租,在北京,像中关村、望京、国贸地段的写字楼租金已经在7-10元每平每天,高档写字楼还要更高,周边根据地段递减。我们公司需要库房,现搬到南五环外,房租还在2-2.5元每平每天。一个月的房租成本数万元。而且房子是可能会“退租”的,创业公司可能会高速成长(低速你可能就破产了),频繁的搬家很正常,我们公司2014年8月起到现在,20个月搬家共计5次,即将准备第6次。属于退租性质的2次。退租的违约金(可能涉及中介费)即为隐形成本。其次是人员工资,上过班的都知道,如果企业想给员工发税后工资1万元的话,税前工资会在1.2-1.5万之间,根据五险一金实际缴纳比例有变动。以及年终奖,我不确定是不是所有公司都发年终奖,因为据说只有一线城市的企业和二线城市的大企业才发,但年终奖是体现公司福利、奖励员工一年的辛劳的时候,发1-2个月的年终奖很正常,一些土豪公司可能会到年底发更多……哎,比不了……简单算下来,一个薪资标定为1万的人才,企业需要准备1万5以上的预算来招纳。而作为一家创业公司,想要找到优秀人才,往往还要高于市场行情10-20%的薪水来吸引他们,或者释放一些期权……在拉勾等一些新一代招聘网站基本已经成了心照不宣的秘密。接下来是税收。。。国家规定的增值税率是17%,我们会有货物的进与出,偶尔有上游供应商不愿提供发票抵扣的情况,税费基本自己承担。。。这还不算企业全年盈利产生的企业所得税25%(还好我们不用交...好像并不算什么好消息OMG...)。以及一些其他的附加税、小的税种。然后企业的流动资金……说真的,现在特别眼馋一些纯粹的互联网公司,没什么流动资金,企业付房租+工资基本没多少别的成本了……哎哎,满满的都是泪啊!最重要的,流动资金是商品销售型企业的生命线,与现金流息息相关。简单算一笔账,如果一家商品销售型公司想赚10万的月利润,利润率是10%的话,那么需要创造100万以上的月流水。如果货物周转速度可以做到20天一周转,那么至少需要66.7万的库存。供应链控制得不好的话,为了防止断货,可能还会增加0.5-1倍的存货,库存储备可能会到80-120万。换句话说,为了赚这10万块钱,企业需要准备80-120万的囤货,让钱变成货,不能动。当然啦,到了100万级别的月流水,或者最好再高一些,勉强可以开始与上游厂商谈账期,也就是先给货,后打款。相当于囤货的风险转交给上游。但小企业账期不好谈,谁都不愿意自己承担风险。这里可能会有人说了,那提高囤货不就完了?!且不谈我们是零食,会有保质期,周转天数超过60天就极度危险。也不谈风险,卖不出去怎么办。像做数码行业的,手机持续贬值,卖不出去的就得折价卖啊。做药物的,冷库要是停电还不得哭了?还有火灾、盗窃,等等,都是有可能发生的。只要钱变成了货,不仅不产生利润,还产生潜在风险。就单论:如果为了赚10万块钱,你需要1000万的流动资金,也就是月收益才1%,这利息都不如借款利息……那就真的别创业了,把钱拿去买点理财产品好了,收益差不多,风险总比创业低……所以这就是我所说的,流动资金是商品销售型企业的生命线。供应链控制得好,也许能赚钱,控制得不好,会发现公司也许销售额很高,可就是没有利润,利润就蒸发在了看不见的细节里了。道理书上都有,我也如此着重地写明,可是……我不确定没有经历过的人是否真的能记住这个道理!这些都还没算企业的管理费用以及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买笔、买电脑、吃饭的钱都在这里面。不细聊了。好了,以上算是组成企业的各类成本的主要环节……这个问题叫《创业的第一步是什么?比如我现在已经有了一个想法/点子,现在想创业,应该做什么?》不知道看到这里,还会有多少人依然有勇气,踏出第一步!如果有人把我拉回到创业之初,在我开始之前就告诉我这些,恐怕我真的会重新考虑,也会把经费预算仔细算一算……算一算……算一算……重要的事情算3遍!也不知道当年我是有多脑缺,有勇气“众筹2000元”要开公司要创业!但是这还只是开始,还没有到今天我想表达的最重要的环节:推广费用!也就是财务上的销售费用。也就是大家经常说的广告费之类的。先编个小故事。如果小明想卖包子赚钱。自己在家一天能做1000个包子,全部卖完,每个包子1块钱,成本7毛,小明1天能卖1000块的流水,有300块的利润。一个月赚9000块,高过了很多白领工资呢!小明觉得这生意不错,想开个店专门卖包子,结果发现一个月5000块钱交房租了,自己只赚4000了……小明决定改变选址,选客流量更大的地段,一天卖2000个包子,流水变成2000块每天,有600块的毛利润,房租10000块钱一个月,还能赚8000块每月。小明觉得不对,得卖更多的包子,雇了个人,一个月开5000工资,俩人能做4000个包子,也能卖完,流水变成4000块每天,毛利润1200块,一个月毛利润3万6,除去房租10000、月薪5000,终于可以赚到21000每月了。不过开始正规经营,按个体户交税,包子可能做多了会浪费,街坊邻居还会扯皮,猪肉面粉涨价会摊薄利润,一些关系得打点……但总而言之,还是能赚到钱的。如果小明到此为止,故事其实也就到此结束了。但小明想走向人生巅峰,要把包子铺做大做强,问题就来了……他想开第二家分店,他想做品牌,想做品牌连锁店,想做当地、全省、全国知名的包子铺。他会发现月薪5000的人是开不了分店的,想招优秀的人需要知名度,知名度要靠广告……做品牌,产品很重要,定位很重要,logo很重要,装修很重要,口碑很重要,但更重要的靠广告……1家店可以做到客流量高,每天包子都卖完,但多家店就不是了,为了保证足够的人购买,就需要更多的人知道,才能做品牌连锁,这个也要靠广告……广告=花钱=n个包子小明做了很多年就会发现,原来成本7毛,售价1块的包子,利润到不了3毛钱啊!小明决定提高售价,卖1块5一个。那么结局无非2种:1.大家觉得小明的包子值1块5,比隔壁大妞家的包子吃起来更香,于是调价成功,小明终于走上人生巅峰。2.大家觉得小明的包子不值1块5,隔壁大妞家包子一样大,肉一样多,更便宜,小明调价失败,要么包子卖不出去,要么调回1块钱,小明赚不到钱。以上,大概可以囊括做一家“商品销售”型的公司所面临的成长缩影。故事想说明的是:如果说月销1万元,利润可以做到30%的话,月销10万元时可能只有20%了,月销100万元可能只剩10%,月销1000万元也许只剩3-4%。销售额越高利润率越低。当然,数据只是参考,不同行业差异非常、非常大!我只是说,公司成长的中期,广告费用会直接侵吞利润。那么广告费用大概是多高呢,我从我的角度谈一谈(我不是本司市场直接负责人,给出的数据仅供参考)广告渠道无非是:传统平面广告、纸质媒体广告、电视广告、电视节目/电影植入广告、网络广告等一些渠道,以及近些年新兴的互联网社交平台广告。传统平面广告中,以电梯间广告、地铁广告最为优质、效果最好,当然成为了价格最高的广告渠道,数十万到数百万元不等,按次/按天/按周计费。可以说,这次的移动互联网浪潮造福了分众传媒,广告疯狂涨价还供不应求,分众才是创业浪潮中的人生赢家!纸质媒体广告较便宜,但效果不好,而且纸媒行业在走下坡路已是世人皆知,但纸媒的价格并未显著下滑,按印量数万元不等,也有报价数十万的优质媒体。电视广告就不说了。。。小创业公司投不起。电视节目或者电影植入,更多的看机缘,不是出钱就能投得了的,依然价格不菲。然后是网络广告……属于“单价便宜”的广告,这个着重讲一讲吧。阿里系的阿里妈妈,旗下的直通车、钻石展位分别囊括按点击付费、按展现付费,目前淘宝流量越来越贵已经不是秘密,一些商家铤而走险刷单,实际上就是因为刷单付出的快递费已经低于了流量的广告费。目前,我们做到的4-8毛1次点击,或者30-100元千次展现,已经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然而依然不堪重负。百度系的百度联盟,看似单价比阿里妈妈便宜,然而实际上由于人群不精准、购物欲过低导致效果不佳,实际上更是非常昂贵的广告渠道。腾讯系的广点通,基本上被游戏行业哄抬价格使得整体价格居高不下,再加上……个人认为“社交”与“电商”真的是相悖的命题,聊天的时候不想买东西,买东西的时候不想和朋友聊天,这个,是真的。所以归根结底,那些看起来“单价便宜”的互联网广告,几毛钱1次点击,几十块钱千次展现,却源源不断侵蚀着企业利润。最后是社交平台广告。我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真的做好了微信、微博的广告渠道,这些看似免费,实则需要极其精巧的运营的社交平台,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好的。像我们曾经做到的病毒营销,灵感迄今Never Been Back。后来索性暂停了这种赌注似的运营……也许是我们做的不够好吧!列举了这么多数据,总而言之就是想让大家切身体会一下,开一家公司到底要多少钱。最后说下我们公司运营状况……公司没有破产,也没有一飞冲天,去年10月融完了Pre-A轮资金,资金不多,但也有足够的弹药对付这篇文字所描述的运营成本。也开始慢慢增加广告投放,公司业务在迅速增长。疯兔盒子的官网和淘宝店一直营业,说好的《疯兔盒子全球零食大赏》也一直在售,零食选了10个国家很风靡很惊艳的品种,真的很好吃,礼盒也是全密度板的硬纸盒,非常适合送给心爱的人做礼品,绝对抢眼,绝不会丢人。公司还是小公司,或许未来一两年内还是小公司。不过没关系,团队非常年轻也非常优秀,和这篇文章所表达的一样,一年以来真真切切地得到了惊人的成长,一群年轻人没有开一家“喧嚣”的公司,也没有开一家“很赚钱”的公司,稳扎稳打,慢慢成长,心态没有那么急迫了,但梦想也从未动摇过。我们“生而为吃,向远方”,要做一款能把全球零食汇聚到一起零食盒子,和一家能销售全球零食的网店,这一点,从、未、变、过!分享以上干货,希望对这个1年前,一个愣头青写下的答案做点补充。也许诺,每隔一段时间,会把最新的收获写在这里。这个业不能白创,总得留下点什么轨迹,作为历史长河中的见证。期望与每一位创业路上前行的人,共勉!2016年4月25日更新-------------------------以下为2015年4月25日创建的原答案----------------------------有个好点子,到一个好项目,再到一家公司,再到可以盈利的一家公司,再到一家可以规模化、持续盈利的公司,这至少要经历5步。所以...题主要做的事情很多、很多!这不是第一步的问题...亲身经历告诉你,创业要尽可能多想几步!我就是依靠一个“点子”来创业的创业者,初次创业,90后,没有资金、没有人脉,一个人,只有一个点子,从0开始。现在,我早已用点子赢得了天使投资,去年8月成立了公司,累计为5000+人提供了产品服务(而且是0推广,因为我们产品一直在开发期,文章中会详述),现在项目正走在第3步的路上,至少在表面上来看,一路顺畅。把自己的实战经验,整理成【5碗鸡汤】+【5瓢冷水】来回答你的问题。(写完了我再猛一看,貌似有点像手把手教你创业,有点不知天高地厚,献丑了...)先介绍我的点子。我喜欢吃零食,每次走到超市,就特别好奇进口零食货架上摆的是什么,特想买回来尝尝……但是止步于它的价格,一大包,又不认识,不好吃怎么办?那么,我们能不能做个“试吃装”或者“品尝装”的大礼包?每样一小片,一盒能吃很多!看起来是个不错的点子吧?嗯,而且可以有噱头,叫“零食的惊喜礼盒”,或者“私人定制的零食品鉴之旅”,等等。Ok,这个不重要,反正特别有想象力,是个不错的点子!问题来了,我要为这个点子创业吗?所以我想说,第一件事情,你需要问问自己为什么要创业。【第1碗鸡汤】首先,人就该做点热爱的事情创业首先是一种生活。如果你是为了钱而创业…那就认认真真的赚钱吧,打工、炒股,什么都好,别自己创业了。创业中的挫折感、无力感会让你失望透顶的。只有去做点热爱的事情,成功了,你会极度兴奋,永远都为自己曾做下这个决定而自我欣赏。即便遇到挫折,会产生一种极强的、想要战胜欲望,这才是让创业者兴奋不已的事情!哪怕最后失败了,你一定不会后悔这个决定——没做这个决定才会让你后悔咧!所以,看的出题主你已经想创业了。如果想清楚了,就大胆地去做吧!人只有一场青春,何不让它无怨无悔呢?至于我,本来热爱科学,结果学自然科学学到不爱……终于想换个活法,于是告别校门,开始创业。可创业了发现也没别的什么热爱啊……还好,我爱我的女朋友,她喜欢吃零食,OK~!那就为她做点什么吧!
退学刚刚满一年,迄今为止,创业旅途喜忧参半,但每天的生活却很精彩,为心爱的人而努力,这种感觉很充实。(女盆友看到这里开始肆无忌惮、得意洋洋地抠脚)你如果热爱,就去做吧,非常鸡汤。【第1瓢冷水】但你热爱的事情一定要“有商机”。因为热爱,就可以义无反顾的去做吗?怎么听起来那么像“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我要给这样的小清新一盆冷水,创业是件很严肃的事情,不是你热爱了,就可以去做的。第一步其实你需要想一想,你的点子是否有商机。什么叫有商机?这很玄乎,其实可以通俗地理解为,有很多人需要你的产品(或服务),愿意花钱买你的东西。(为了简略,本文之后所提的“产品”包含产品和服务)这里需要插入一段——在判断你的点子商机之前,先排除一下它不属于以下的任何一种情况:如果你是个自然科学的学生,爱因斯坦、霍金是你的偶像……不好意思,那还是继续读博吧,科学不是商业,普通老百姓活不了那么久、用不上你的产品。然后你想做个免费的网络聊天软件?基本也不用考虑了,QQ、微博、微信、陌陌……工具很多了,还是省省吧。那么你的点子是解决快递行业的“最后一公里”?Org...看得出题主经历并不雄厚,这样的点子你一个人做不来。或者你的点子是在朋友圈卖面膜?嗯,一个人就可以做,弄点“非品牌”的面膜(我很客气了),就在朋友圈开卖,你确实能赚钱,可是然后呢?@周梦晗_百度百科。再比如你是从iphone刚发布就开始摆摊贴膜的,这个可以有,一个人就能做!但当满大街都开始贴膜了,你如何应对?有谁能建立一个“贴膜品牌”吗?以及,你觉得我们人类需要第二个地球?没错我们需要!嗯...你懂我想说什么。所以你的点子要不超前、不滞后、你能做、能一直做下去、不怕别人也来做、而且技术和条件成熟可以做得到,那么我们可以继续往下。现在问题来了,如何证明你的点子有商机呢?方法很多,我知识有限,只推荐一种,来自于一本声名显赫的书叫精益创业(也许只是在创投圈声名显赫吧,不过我看别的回答也提到了)。好吧,我还是介绍一下……这本书坚持一个观点:当你有个想法的时候,先别着急做,用一种最小化可行性产品,去市场上验证你的想法,根据市场反馈来决定你是否去做,以及如何去做。例如你想在网上买鞋子,而这个时候恰好是1999年的美国,还从来没有人在网上卖过鞋子——你千万别去干一件自己做网站、谈供应商、打广告、铺市场、组建客服团队的事情,这没有几百万美金搞不定,万一没有人在网上买鞋子呢?毕竟从来没有人在网上买过鞋子,几百万打水漂了哦。其实你只需要开个博客(那是博客刚刚兴起的时代),把楼下的鞋店卖的鞋子拍照,放在博客上,如果有人买,你原价买回来、原价卖出去(如果不够自信,你不妨亏本卖卖看,据说陈欧当年做过类似的事)。刚刚说的这家公司叫Zappos,一度成为美国最大的鞋品电商。我们相信了这本书——嗯,我们除了相信,也没有别的选择。方法有了,那具体怎么做呢?你一定知道近两年火了一种模式叫众筹(我指的是回报式的众筹,不是股权式的,什么,你两种都不知道…屏幕右上角有个小叉叉,你一定没有全身心地想创业,不必往下了)。我们把我们的想法,纯想法,录了段视频、拍了几张照片,放在了一个众筹网站上,告诉大家,我们要做这件事情,如果你们觉得值得去做,请支持我们,预定我们的产品。达到筹款目标项目就成功,寄出产品,失败了就算了。也就是我们的最小化可行性产品。很高兴的是,有人愿意尝试我们的产品,并且掏钱预定,即便产品还没有诞生——当然,我们比较幸运,项目筹款40天,第28天基本满额完成,完美收官。我的点子被证明了。只要有人愿意为你的点子买单,这个人不是你的朋友,也不是你朋友的朋友,那么这个点子是具有商机的。冷水总结:别在家瞎想,赶紧去市场上验证一下自己的想法是否有商机。(我非常反对做问卷。例如,如果2011年有人问你,如果他做个免费短信的APP,你是否会下载?这不就是微信吗?问卷显示肯定是会的吧?但事实上,微信刚诞生时没多少人用,后来火了,靠的是“发送语音”、“摇一摇”……你需要真实的市场、真实的用户告诉你答案,他们和你想的不一样)【第2碗鸡汤】现在你需要一点点钱,试试天使投资吧!什么?你没有听说过马云与孙正义的故事、陈欧与徐小平的故事?屏幕右上角有个小叉叉,可以试试。没有错,如果在帝都晃悠,中关村恨不得满世界都是天使投资人…不妨一试。至于为什么一定要拿天使投资的钱来创业,而不是自己的钱、3F的钱,这对于我个人来说没什么好多问的——因为我没、钱、啊!但即便我有钱了,也会去尝试融资——投资人比我有经验,如果我不能说服他们,一定是我的项目有哪个地方不对,贸然地砸钱进去很有可能打水漂。他们更商业,能帮助你重新整理自己的项目。况且又没什么损失,脸皮厚一点,最多就遭点鄙视、嘲笑,又不掉块肉。况且,创业永远都嫌钱不够!而且在最近这些年,相当多的投资人的心态很健康,他们真的懂得投资,懂得一旦把钱交给了你,就是接受了基本打水漂的现实。事实上,我们谈的第一个投资人就投了,我们都没找第二家...点子被验证了就赶紧去做产品啊~~所以,即便你是一个像我这样一穷二白的学生创业,也是可以找到天使、融到钱的。好浓的一碗鸡汤——梦想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融资是要有的,万一融到了呢?【第2瓢冷水】别以为投资人的钱很好骗如果你抱着一种“有个好点子、写篇好BP、骗投资人的钱、然后卷包会”的心态创业,屏幕右上角欢迎你。我自诩智商不低,可我见的投资人个个比我聪明。尤其是自己创过业之后当天使的,都是经历了大风大浪的人,那些小伎俩他们心里都有数,别耍小聪明,在别人眼里只是“小丑”而已。说说投资逻辑。他们喜欢“非常有想象力”的项目,意思是你的项目需要在3-5年里能发生高速的成长,数百倍以上,只有下限无上限。你需要想清楚你的商业模式。什么是商业模式?低买、高卖不叫创业,叫买卖;开个奶茶店不叫创业,叫生意。这样的项目是不值得天使投资的。(不过如果你低买高卖搞金融,或许你会是索罗斯;如果你开的奶茶店叫星巴克,或许你会是舒尔茨…那你赶紧点屏幕右上角吧)商业模式说白了就是你如何挣钱。构建商业模式或许将持续伴随着你创业的全过程(我瞎猜的,反正到目前为止一直折磨着我)。至于怎么构建商业模式,我一个小小90后,就不斗胆胡侃了,知乎上有大佬,可以自行翻阅,他们有更深的理解。也可以多研究谷歌、Facebook,或者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他们核心的产品都是免费的,但他们却非常、非常挣钱。或者想一想诺基亚、小米。在苹果颠覆世界后,死了很多公司很正常,为什么会突然冒出来一些公司。(盖个歪楼:反正我在听说格力扬言要做“三年不坏的手机”时,就不看好它了。)那么…我的经验是什么?咳、咳,别提这茬,我自己还在被投资人虐呢!不过可以把我曾经给投资人讲述的故事告诉你:我们提供了零食的试吃装,那么进口零食厂商可以把零食低价、甚至免费给我们,我们低价、甚至免费给消费者,然后我们收集用户的反馈报告,告诉零食厂商哪些产品可以进口到国内,哪些在北京好卖、上海不好卖……诸如此类。听起来很美好吧?我当初也真的是这么想的——不过做起来就呵呵了!(永远别再问我,我们的零食能免费吗?不能、不能,一分钱都不能少!)所以我们最初构建的商业模式是错误的。近期发生了改变……(此处省略所谓的商业机密,反正对本文无贡献)……如何构建好的商业模式?你慢慢捉摸吧,我正在痛并快乐着呢,相信你一定也会很快乐,如果你真的是一名创业者。但冷水其实是:虽然现在投资人很多,但假投资人更多,他们不投资,就没事儿瞎看看,说你这不好、那不好,让你去构建狗屁商业模式,许诺等你证明了就投钱……嗯嗯,多真诚的许诺!如果到那个时候你的项目还活着的话。So,别指望天使投资。(为了防止产生误导,我还是解释一下吧:商业模式?那是巨头们的博弈,答主显然是个屌丝创业者,所以建议把产品卖出去、先挣钱是真的。相信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交易对买卖双方都有利,用户应该为他满意的产品、服务买单。反正创业之路长着呢,等你不差钱了,或者获得高额的投资了,再回报用户、寻找商业模式不迟。靠谱的投资人,即便不投你也会真诚地建议你:先赚钱,活下去。)【第3碗鸡汤】你可以尝试互联网营销,好用、有效,还0成本呢!现在假设你的想法靠谱、你获得了投资、有了团队、开发了你的第一代产品,那么,如何来寻找你的种子用户呢(就是第一批愿意买单的人,不卖情怀、真的要买的那种)。千万别尝试发广告——广告是个无底洞,反正我们自己从来不敢做花钱的推广。或许你可以试试互联网营销,0成本的。如果让我选出几个互联网营销案例,公司层面我一定选小米,产品层面我一定选伟大的安妮的快看漫画。(本文不讨论他们的产品、形象,只谈营销)小米绝对是得到移动互联网红利最多的公司。构建一个社群,让用户自由讨论,发布一款极致的产品,快速迭代、快速传播。网上资料很多,自行搜罗。陈安妮的“对不起,我只过1%的生活”据说最终以6000万的阅读、30万的下载量完美收官。对,她只推了一篇条漫。再或者看看伏牛堂、西少爷、乐纯酸奶,都是靠一篇软文打天下的,几乎都是0成本。因为在过去,屏幕是电视、是户外广告、是传单,屏幕掌握在商家手中。但现在屏幕是手机、是微博、是朋友圈,屏幕掌握在用户手中。用户为什么要转你的广告?那么如何写好软文、做好互联网营销呢?我们选取了其中的一种形式,叫病毒营销:一篇招聘广告,在朋友圈转了两万次、阅读人数二十余万、获得原始粉丝3000+……以及700封求职简历让我们手工回复了若干个通宵……(是啊,我们只招1个人,营销效果太好容易扯到蛋)有图有鸡汤,这是我们微信后台的涨粉数据,成本投入数百元。Ok~第3碗鸡汤!0成本的互联网营销是可能的~~关于我们的病毒营销经验,题主可以移步如果只用病毒式营销,没有经费,你会怎么做? - 吴文迪的回答。这里为了压缩篇幅,而且排除广告嫌疑,我把这部分切掉了。【第3瓢冷水】没有产品,胡乱营销也会死的很惨细心的人可能会发现,不对啊,你这个营销在产品之前做的啊!没错……而且我们果不其然地跳票了,满满的都是泪啊,那么多人来了买不到东西,一定会很不满意的!不过业内有比我们更惨的。举两个例子。老罗(@罗永浩,没错指的是他)恐怕酿造了史上最大的连续跳票案了吧?2012年4月,他就说他要做手机,2013年6月发布的ROM只有一个版本的“预览版”,之后定于2014年5月发布的锤子手机,延迟到7月……发布之后,屡次出不了货、次品率奇高,甚至连11月的演讲都被迫再次跳票……我喜欢老罗做事情的态度,认真的人,这很好。不过一旦涉足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时,还是慎重一点,跳票总归是不好的。2013年的9月,一款名为“土曼手表”的产品的设计图在朋友圈走红,没错,只有设计图、没有产品,短短11小时内近20000个预定,订单高达900万元。(当然,事后其创始人反思当时不该先收钱的)然后他们信心十足承诺2个月发货——然后就果不其然跳票了,延期1个月发出第一批500台,之后又再度延期,直到2014年春天,第一批订单还未生产完。相比上述跳票案,我们已经算幸运的——还好我们只是做了零食,还好我们很快地发出了货……也还好,我们遇到类似下图的并不多,没有巨头……(我没有黑他们的意思,有人加入一起来推广“零食盒子”的概念,这是个好事情。用户最需要的是比比谁的产品做得好嘛)对,我想说,除了你自己会跳票,你还担心竞品!这很正常,你的点子再绝妙,也一定会有人立马能够想到,而且有可能他们会做的比你更好,要是再遇到你跳票......你就得和你的点子说再见了……但如果你真的只有一个点子,没有别的优势的话,你也可能很难真正的去创业。这也是为什么,如果创业者面对投资人支支吾吾,这也商业机密、那也商业机密,什么都不能说……他是融不到钱、做不成事的,一句话都成了机密,那你的竞争壁垒又是什么呢?点子型的创业,你的最大敌人是竞品。等一下,逻辑缜密的知友发现问题了吗?对,说好的《精益创业》呢?!——不营销,哪来的种子用户呢?没有种子用户,怎么改产品呢?但在我们伟大的祖国,雄厚的山寨团队聚集在你的周围,你火了,他们一定会抄你的,《精益创业》理论要、慎、用。至于到底怎么取舍,是拿着不成型的产品先营销、先上线呢,还是等到产品成型了、上线才发现没有打到用户痛点……反正我们团队选了前者,一直蛋碎到现在。而且准备坚定不移地继续选前者。(满满的都是泪啊,现在满世界都是零食盒子……)现在问题来了:你是不是以为我说的冷水是,营销火了也会有苦恼?冷水其实是:有可能你写了无数篇案子,没有一篇走红。没有人抄袭你,你跳票也没有人知道,我写的这段文字浪费了你的感情。(内心无数匹草泥马狂奔而过?)【第4碗鸡汤】专注地做事情,事情会向对你有利的方向发展我是一名自然科学出身的,我不相信墨菲定律_百度百科,我相信事情会向你有利的方向发展。因为这个世界上有太多太多的人,当你往一个人群中去挤的时候,特别用心的挤,就会遇到和你相似属性的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等你开始创业了,你会发现很多志同道合的人——其中一定会有能够帮助你的人。甚至,会遇到贵人。我不算是特别幸运的,有些创业者可能会遇到能给他仙人指路一般让他平步青云的贵人……但我也遇到了很多一路上给了我或多或少的帮助、指点的人,有朋友,也有大佬。这些都让我成长的很快。举例说明,我们的项目因为一直在产品开发期,比较低调,也没钱做市场推广。所以除了前文提到的寻找种子用户的营销以外,我们从来没有在营销上花过钱,也拒绝了几次媒体采访。但意外的是……有人把我的事情编了个故事,写到了《青年文摘》里(《青年文摘》2015年第6期目录),还给我编了个妹妹,说我是为了妹妹开始创业的(天地良心,我真不认识作者,我独生子,女友比我大……好吧……无论如何,我还是想谢谢他)。结果可想而知,青年文摘的受众以高中生为主,他们找到了我们的淘宝,下单,要支持我们……还有人说,我把零花钱都给你了,加油!亲…我们是要赚钱的,零食是进口的,也不便宜啊…甚至晚上10点多,打电话到公司,说刚下晚自习,听说我退学创业了,点名要找我,说不想读了,要加入我们。我问你满18了吗,他说没有……把产品卖给“非目标用户”,就会收获差评、骂名。像我们,在家长眼里就是诓骗高中生退学的邪教组织。咳、咳!绕远了,讲这个故事是想表明,总会有些意外发生,让你走得更加顺利。所以你需要的只是去专注地做好事情。我记得还有个“一万小时天才理论”,认为天才就是重复次数最多的人。当一个人,专注于一件事长达1000小时之后,这件事情就会由量变引发质变;当一个人,专注于一件事长达10000小时之后,他会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可以移步「一万小时定律」真的适合所有的领域吗? 问题,有很多有见地的回答)这听起来很玄乎——但却是人们总结出来的经验型规律。我开始创业了,我的朋友圈自然而然从学生党变到了创业圈,我和资源的距离缩短了——如果我每天躲在家里瞎捉摸,这一切与我无关。我开始卖零食了,我很快地融入了吃货圈,会有人不断告诉我他们所知道的好吃的,自己真的在零食领域变得专业起来,国际大牌、海外爆款变得如数家珍——这些,也不是每天躲在家里瞎捉摸可以拥有的。所以,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吧,哪怕没有完全想清楚,创业者最难的是第一步,迈出去了,就不断有新的朋友来接应你。另外我的建议是...适当的活跃一点,我本人是个很闷的人,不擅社交,错失了很多的机会。第4碗鸡汤喝完。【第4瓢冷水】但——所有的事比你预计的时间要长,这个是真的没错,看完了上一篇,你是不是又有一种“创业很美好”的错觉?我也是一个把一切都想的很美好的人,乐观、理想主义。听过了太多的:创业者最需要的是执行力。所以,我们常常把时间卡得很紧、进度排得很满。期望自己能用最短的时间完成最多的事情——因为时间就是创业者的生命。然后永远都在延期、怠工中循环,因为永远都有你没有预料到的意外,通常情况下,他们是坏的意外。满打满算以为可以搞定的合伙人,会思考再三决定拒绝你,理由很有可能只是因为舍不得离开家里的猫咪。以为能如期完成的设计稿,永远都在改方案;说好了Deadline的技术开发,永远都在调Bug中……(设计和技术不要打我,我不是说你们……都怪我把你们逼疯了)上游合作商也会常常出状况,下游的快递公司也可能发生重大裁员(妈呀,千算万算算不到北京申通罢工、裁员啊)。即便是已经加入了的实习生,今天信誓旦旦说会陪着你走下去,明天他可能因为重大变故离开。这些“小意外”的前提,还是你自己的初心不会变。有时候,你会变得不那么相信人,哪怕一个人品真的没问题、值得信任的人,天知道下一秒他会做什么。所以我想说,假如一件事情的最坏,也只是时间上的拖延……放轻松,你可是要成为一个企业家,肩负着整个公司的未来的人,你不能被击溃。面对一切的拖延,去努力解决他们。我曾经听说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公司的创始人出差了一段时间,回到公司,发现公司人间蒸发了,他的合伙人卷了钱跑路了,公司员工把公司家当卖光,连一张桌子都没留下……现在,我常在最艰难的时候想起这个故事,安慰自己,至少我没那么惨。然后抚平郁闷,继续向前。其实会发生延误的原因也很简单,创业就是在用最简陋的条件、在最艰难的逆境中寻找生机。除非你是大佬创业,否则你的团队一定不全是最优秀、最合适的人。要是条件都成熟了你才能创业,那么这个人早就不会是你了。所以冷水是:做好向死而生的准备吧,顺便把10000小时天才理论至少改到20000小时。【第5碗鸡汤】当你开始能帮助别人的时候,你会欣慰。我一直在知乎上看帖,像这样认认真真回答问题,连续写了两篇长帖还是头一回。是内心的一种触动吧……我相信正能量,在我还不长的半生里,我接受了很多很多人的帮助,有些真的是陌路人,帮助了我之后都没有给我留下回报的机会。或许——这其实不重要。我虽然创业还未成功,但去年的此刻,我在家死宅,脑海里很多“不靠谱”的想法折磨着我,让我无法呼吸,每天郁郁寡欢、意志消沉。后来带着想法去市场验证一下,花了快一年的时间,做了很多的事情,项目快要走上正轨,开始为客户创造价值了,我每天活得斗志昂扬,常常给自己加班到深夜……这很幸福。所以有感而发,写下上述的文字,并处女座情结地把稿件改了又改,做好了把鸡汤与冷水继续写下去的准备。但愿能给你哪怕一点点的帮助,就像曾经很多的陌路人给我的帮助一样。鸡汤在此:等你将来走过了之后,把正能量传递下去。【第5碗冷水】这有可能是最冷的一盆冷水。是的,文章写到这里,我一直在“假设自己成功了”,然后讲述我亲身经历的创业故事。多么美妙的言传身教。不要忘了,创业是九死一生——题主问的,依靠“点子”创业,是九十九死一生。顺便公布一下我的项目,叫疯兔盒子。一个依靠创意创业的项目……听起来好有情怀,对吧?过段时间,我们将完成《疯兔盒子全球零食大赏》的产品开发。虽然我们已经很用心地在做事情,而且看起来还不错的样子。实际上只有我们自己知道,我们已经命悬一线。So,3个月内,如果我的项目继续活着、产品顺利发布了,我会补上第6碗鸡汤。这篇文章将来或许真的是《一个90后手把手教你如何创业》这种屌爆了的题目,哇、哈、哈~~~~!但3个月后,如果没有人再见到疯兔盒子,这第5碗冷水将是最冷的一碗。于2015.4.25
Hello,各位百度有驾网友。此文是我原创,本来发表于百度有驾,结果被管理员无理由的删除了,申诉沟通不回复,罢了就此再见,转投百度有驾。先介绍一下自己:本人工科男一枚,技术细节控,10+年老司机,提了2021款宝马535LE先锋运动M套装,分享一下选车用车的想法,535LE你想知道的一切,我都尽量告诉你。选的是矿石白+摩卡,内心非常喜欢量子蓝+火山红配色组合,后面冷静冥想,那些莺莺燕燕的颜色终将是过眼云烟……中年油腻是逃不过劫数~~~考虑宝马5系的人,免不了对比奔驰E、奥迪A6还有雷克萨斯ES,说下我的观点(只说不足,本身这三款车当然还是很优秀的),不喜勿喷,我的贴子我说的算~~不选奔驰E理由:1.外观:奔驰E中期改款发布的时候遭到了抢购,是真的是抢购,不过抢购的是上一代奔驰E,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买车买新不买旧这个点,在这代奔驰E上不存在的……坊间流传判别奔驰是哪个级别的看前大灯有几条杆,一条杆的是A级和C级,两条杠是E级,三条杠是S级。2021款奔驰E级发布,这……新一代的A级还挺好看的啊!2.做工:铝换钢,悬挂硬度不够,上一代因断轴风险而召回,技术控们可以看看之前“此地无垠”老师做的E级和5系得双车10万公里耐久测试节目,个人认为非常客观真实。看完你还选奔驰E,嗯,真爱粉3.开宝马,坐奔驰。嗯,99%的时间都是我开车,我承认我自私了~不选奥迪A6L的理由:为什么电影上被请去喝茶的领导都是开奥迪的。。。不选雷克萨斯ES的理由:车机10年前的吧,看到还以为屏幕是黑白的。。。都2021年了,你还不支持CarPlay!不支持CarPlay!不支持CarPlay!对于我来说,这跟给我一辆没空调的车一样。。。没有carplay的车是没有灵魂的。可能是老头乐们的最爱。1.什么样的人适合535LE:自己有车位或者有长租车位可以安装充电桩的!就这一个必要条件,别扯家附近有公共充电桩,535LE是慢充,时间成本、公共电桩的电费、停车费,你划不来的(装桩也是一笔开支,譬如我装个桩就肉疼不行,下面会讲到)。535LE长期馈电是可能会造成电器部件的损害,不是我的说的,请看说明书。2.535LE选什么版本:先锋版!(不接受反驳),入门版虽然价格便宜3w多,但是增加的这三万多都是实用性的配置,绝对值!绝对值!绝对值!具体差异我就不说了,来个车型PK就知道,入门版把后排座椅电动调节给取消了(2020款有的)实在是赤果果的减配不减价3.535LE先锋VS530LI尊享:为什么放在一起对比,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曾经纠结过,因为这两款车落地价格相差无几,那些说LE落地要贵几万的都是扯蛋,新能源车免购置税的好么,一加一减落地基本无差。不服来算!配置上尊享多了:19轮毂/防爆胎/四区空调/HUD/360全景/后排PAD;LE先锋多了:电动性能/空气悬挂/辅助驾驶系统Pro/触屏钥匙。配置上尊享确实高出一截,但是尊享的配置,LE除轮毂和轮胎其它都可以选装,而尊享想选装LE的配置,除了辅助驾驶系统Pro(+23000元)外,其它都不可以选装。另外535LE先锋还能选装逼格更高激光大灯,尊享不行。所以钱能磨平很多褶皱,喜欢LE独有的配置,又垂涎尊享版的高级装备,花钱就能搞定!氪金玩家!4.开LE会省钱么吗:一定省油,但不一定省钱。新能源的残值不忍心看,不知道开多少年能把和汽油版的二手价差开回来,另外安装充电桩很可能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比如我安装充电桩花了7k……这钱……一年省下油钱能开的回来么。。。。所以如果买LE的初衷是想省钱而且计划开个3-5年换车的朋友,我劝你三思。LE最大的优势是绿牌不限行,另外就是它行驶的舒适性和静谧性,强烈建议各位去试驾一下燃油版和混动版,完全不一样的驾驶体验。我所在的城市不限行,我选择它就是因为后者……节能减排?我想没人买新能源车因为这个理由……从汽车质量投诉APP上查看G38平台的530LE爆出来的问题2018款最少,2019激增、2020款爆发,总结主要问题如下:1.电池问题:电池问题爆出来最多,还有400人车友群联合维权的,从汽车质量投诉数量来看,2018款的530LE电池问题较少,而到了2019~2020款数量明显增多。该问题应该确实存在,从网络上看宝马解决方案要么换安全盒要么换电池,感觉宝马还是在实实在在解决问题的,该换就换,至少不会靠什么升级软件来解决。但是如果真的是设计缺陷,希望宝马能正视该问题,该召回就召回吧,国外的Phev不是全部都召回了么2.轮胎问题:爆胎问题属于第二多反馈的,530LE因为高压电池,自重就达到了2吨,这也是为啥530LE配备了空气悬挂而且只有后空气悬挂(别以为真的是为了提升舒适性,提升舒适性干嘛不前后悬挂都装了),先前530LE多是配置普利司通泰然者T005轮胎,这款胎主打舒适静音,可能***性欠佳。。。。3.轮毂问题:轮毂开裂,应该还是车身过重和轮毂刚性导致,当然还有可能是激动驾驶。4.自燃问题:之前一直没有5系phev的自燃报道,所以我一直认为5系phev的安全性是杠杠的。直到今年10月山东报出2020款530LE在停车时自燃。目前事故还没有结论,但是这个事件有视频,所以开始发表一下个人观点—自燃起火点是主驾驶位下方而且大概率是在车内,而530LE的电池位置是在后排驾驶位下面,所以我猜测99.99%不是电池的锅。但它终究还是燃了,希望宝马能正面面对,给个官方说明。这么多问题为什么还选2021款535LE,不是往坑里跳吗。个人分析如下:看了新发布的535LE,我觉得有戏。车的问题原厂的工程师心里最有数,他们什么都知道,也知道怎么改进,只是什么时候改,改多少,这个决定在资本家的手里。撇开配置,分析一下530LE和535LE的一些不容易发现的差别:1.530LE变成535LE:这个很微妙了,5系Phev在豪华品牌phev车型里面已经打遍天下无敌手了,奔驰奥迪已经趴在地上不起来了。电力系统这块为什么还要做升级,而且就升级那么一丁点儿?钱多任性?我猜测530LE的这套三电系统是有缺陷的,在这次的改款中大概率优化或者修复了这些问题,然后宝马工程师们发现哎哟我去,一顿操作猛如虎,居然动力还+52.轮胎换了:2021款535LE的轮胎更换为了马牌EcoContact6/倍耐力P系列(我的是倍耐力,车展看的时候好像是马牌),反正没看到普利司通泰然者了,是不是更换了更耐躁的轮胎,Maybe!3.轮毂换了:运动版换了出来好久了的662M轮毂,这个有改善?嗯,老师傅说,正五角平均分布的结构是同体积下最稳定、刚性最优化的设计!662M轮毂造型一般,但可能也是为了稳定而做出了妥协,要不然换个装逼的新花纹轮毂,对宝马来说多大点事儿~~以上三点是我的YY,如果属实,那恭喜535LE的车主了。帕萨特在被中保研虐了后,推出的新款帕萨特再去撞了一把,结果全优,不知道是刻意为之还是确实改善,但是大众一定有改善的方法,只不过愿不愿意花成本去做。希望2021款的BMW535LE不要让人失望,明知山有虎,想好了,就go吧!技术控实在经不起选装诱惑,加上对尊享版配置的垂涎,于是乎我的选装如上图:分享一下使用感受:1.冬季套装(四区空调+后排座椅加热):不知道有没有人跟我一样体会,开着车,带者娃,你前面热到抓狂,后面娃冻的要死(特别后边还坐着老人家时候,会觉得娃很冷),如果你也这样,必选!除了得到一个四区独立控温的空调外,你还有一个B格很高的液晶触控面板,妥妥的提升内饰档次。座椅加热在我们这个城市一年开一次可能还是误触……连鸡肋都不是。推荐指数:必选(带娃用),可选(装逼用),不推荐(南方+无娃+务实派)2.舒适套装(自动泊车辅助系统PLUS=360全景+自动泊车):360全景对老司机来说实属鸡肋,感觉宝马的360看的有点晕(主要是畸变厉害),但是真的是B格满满科技感十足,自动泊车速度尚可,也就我多一倍的时间吧,50米循迹没机会用上,改天去小弄子里面去体验一把。推荐指数:必选(新手/女司机),可选(装逼),不推荐(务实派)3.娱乐套装(星空顶+手势控制):别说了,纯装逼配置。注意使用手势控制的最佳姿势:手肘靠在中央扶手箱,然后手臂与扶手箱成45度角,然后做手势,注意千万不要悬空比划,一是摄像头位置不好控制灵敏度就差了,二是一直比划(比如切歌)手会酸的,三是如果边上有人,他/她可能会觉得你抽风了。你们要的星空顶,油腻中年人应该会喜欢。推荐指数:必选(装逼)、不推荐(务实派)4.HUD抬显:BMW的抬头显示人称HUD界的扛把子,果然名不虚传,撇开显示信息,清晰度、显示效果、功能性真的超棒!!!之前体验过沃尔沃XC90和奔驰E的HUD,跟BMW真的无法相比。科技感满满。推荐指数:必选(虽然是上万的选装,但我觉得最值)5.香氛系统:新车都是那个你懂得的味道,一点都没闻到香。实在无法体验,推荐指数:不推荐(无卵用)6.行程记录仪:宝马的这个逻辑实在奇葩,行车记录仪不是实时记录的,居然是记录碰撞前后20s的时间,也可以手工录制。但是碰撞定义是啥,出现危险的时候操作方向盘都来不及,还有空去按那个手工录制键,而且手工录制也是按下按钮后的前后20s,这个逻辑没谁了。推荐指数:不推荐(脑残逻辑,还是用4S店的QJ包里面的记录仪吧)7.激光大灯:我承认被这一抹蓝给迷住了,只有顶配的5系可选,IF你想低调的证明你的五系不一样,那么你值得拥有!说明书上说60KM上才“有可能”开启(也不说下其它的条件,宝马的意思就是该开启的时候它会开启,你只要记得开灯就好了)抱歉至今未召唤出激光,如有召唤出来我再给大家上图。推荐指数:可选(你就是这条街最靓的仔)都写了那么多了再把另外3个选配也发表下意见吧:1.宝华音响:真心想选,实在是没法下的去手,哈曼真的很渣!真的很渣!真的很渣!2.后排中控pad:我带娃的,想象一下在开车的时候给你来个座椅加热要不下雨天给你开个天窗我就一阵抖!感谢535LE不标配!感谢BMW不杀之恩!太贴心了!3.后排多媒体屏:最没用的配置,没有之一。开启的几率可能比激光大灯还低另外再提一个,为什么取消了后排遮阳帘~~我家宝贝提的唯一要求就是:爸爸我要有窗帘的车子……这让我多没有当爹的面子。。。。我必须要好好给宝马这套L2级辅助驾驶系统做个科普,因为它确实是个好东西,535LE先锋标配,其它5系均需要选装,绝对是535LE先锋版的专享福利!535LE上配置的这套专业型辅助驾驶是宝马旗下最先进的一代辅助驾驶系统。先来看一下宝马辅助驾驶体系:专业型辅助驾驶(5AU)>增强型辅助驾驶(5AT)>驾驶辅助(5AS)>碰撞防御辅助(5AV),每一个级别都包括了上个级别的所有功能,具体看下图专业型辅助驾驶改款的宝马7系和3系早就可以选装了,但2020款5系不可以,还是增强型辅助驾驶,宝马一些新的技术都最先在7系上用,然后用在3系上,5系简直是后妈养的,不过这一代5系终于和“亲生”的配置一致了。这套系统包含25个传感器、摄像头和雷达。这个硬件配置基本上和特斯拉及国内高端造车新势力在同一个level上了,BMW显然不想只做自动驾驶系统的看客。希望后期的OTA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再来看看专业评测:DCD上的AEB主动刹车排行榜(目前总共测试150多辆),宝马7和X5分别在轿车组和SUV组都排名第二,它们都是搭载专业型辅助驾驶搭载专业型辅助驾驶的2020款宝马3系在欧洲NCAP的辅助驾驶测试中拿到了满分(3系是从2020款开始搭载专业型辅助驾驶,之前也是增强型)不要问我为什么没有2021款5系的数据,因为没有人评测,如果有谁看到请告诉我。但是能确定的是,2021款5系上搭载的这套专业型辅助驾驶系统和7系、X5、3系是一模一样的。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你的行车安全交给谁?是特斯拉、还是蔚来理想和小鹏、亦或者是百年BMW,怎么选你说的算!我的选择是:还是交给我自己吧!针对网友关注技术性问题(注意是技术性问题),我来告诉你答案:1.无钥匙进入究竟是前门还是四门?答:四门!四门!四门!不知道为什么百度有驾和dcd都是写前门,反正我拿到手的是四门。答:日行灯的时候不会亮,晚上大灯开了会亮那种淡蓝色的光,手机拍不出效果,颜色如灯的颜色。但是还没有看过激光,那个蓝装逼性>实用性请看下我的第三部分,你心里有没有数。天猫BMW官方旗舰店双11的3年延保:1年车18000+好像,比平时便宜不少,没上车的双12纠结一下吧,看到我的贴子还来得及下手。还有店保,类似双保无忧,如果价格谈的好,又是连锁,我觉得也可以考虑。4.充电桩相关宝马给的政策是40m内免费安装,用的是6平方的电线,超过40m的部分收费60元/m。如果超过100m,需要用10平方的线,超过40m部分90元/m。不要问,说多了都是泪,安了个电桩7000多。电桩不包括外面的箱子,要箱子可以去提前去马爸爸家买,做工杠杠的,只要300+,师傅会帮忙挂上去一直有人问胎压多少合适,根据载重看图。车上贴着呢2.7-3.3Pa,注意前后轮是不一样的,确实比一般5系要高不少,车重的原因吧##之前提到说香氛系统无卵用,结果真相是:选装香氛系统现在没有带香氛盒~~~这个看不到的减配,真的是服了!!!##由于没有电桩,当纯油车开了一周,感觉动力还行,空气悬挂没有什么太大感觉,过减速带仍然是铿铿一下,没有比我之前的老君越好的哪儿去。没有电连驻车空调都没办法提前开,每次一上车就熏到崩溃,这车没有电就没有灵魂了。为什么装个电桩要那么久!!##最近倒车激活了两次驾驶辅助系统,一次是在户外的车位上,后面有草,但是车位又短,正常老司机就是蹭点草咯,然后直接一把给我刹停,同时安全带勒紧,哎哟卧槽,真疼,直接增加了一个Size。另一次是侧方停车,车位偏短,左边的轮子可能蹭到了边上的台阶(不确定有没有真的蹭到),然后又是一把杀停+勒胸。。。。然后hud还有提示我侧边车位可能距离太小(原话啥忘记了大概这个意思)。真心可以啊,没枉费我花那么多时间夸你!可能长期使用还有丰胸功能~~~~数字钥匙再购车前也是我垂涎欲滴的功能之一,带有舒适进入配置的宝马5系均配备了数字钥匙,数字钥匙讲白了就是可以拿一个卡或者Iphone手机来解锁和启动车辆,不用再带物理钥匙了。BMW是首个使用苹果数字钥匙的车企,可能有人会说手机钥匙有什么牛逼的,特斯拉以及国产新能源早就开始配了。但是大家发现没,目前传统手机钥匙用的都是Android手机,无非几种玩法:APP走云端,蓝牙连车,NFC,它的问题点:1.不安全!不安全!不安全!Android手机因为是开放的操作系统,所以理论上app想搞事情都是松松的,想搞什么,随意了,比如复制个钥匙吧……当然有人说,我不会乱装APP的,那么当我没说2.没电或者没手机信号,是不是很尬啊……3.315曾经报光过跟隔包复制你的银行卡,NFC卡有没有被复制的可能,不好说……说回宝马的carkey:只有BMW用的是苹果的Carkey(目前好像全球仅BMW,如果有第二家麻烦指正下)。是宝马选择苹果,还是苹果选择了宝马,亦可能它俩心心相惜,情不自禁。苹果最大的优势就是安全,因为它是一个封闭的系统,所有的APP原则上只能从appstore下载,而且carkey直接使用苹果的钱包组件,代表它的安全性和银行卡是一个级别。另外还有保护隐私……好吧,我承认隐私这东西在国内不存在的……好了,广告打完,开始上报告。讲真carkey的配对整整花了我3天的时间,因为我一直报下面这个错误,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这个报错提示实在不友好,请问错误错在哪里啊,我该怎么办~~如果你也出现这个问题,那么你赚到了,我告诉你怎么解决,讲真我也不知道怎么解决的,反正最后成功了1.确保在开阔的地方,车机网络信号良好(激活数字钥匙需要联网),带上两把物理钥匙2.打开MyBMW或者中国宝马给你发的激活短信,按操作步骤来3.如果出现我上面的报错,在车机的设置-数字钥匙里面点击复位(注意复位会删除已有的数字钥匙)4.重启车机,重启mybmw的app5.如果还有问题,建议重复3-4步,反正我是成功了记得到钱包-车钥匙里面把"快捷模式"的选项打开,不然每次开车门,每次启动车都要刷脸,而且只有这样才能在没电的时候使用。点击邀请,就可以把车钥匙发给你的兄弟姐妹们1.关于电池:目前行驶1000+KM(其中用电800+)主要是市区工况,没有问题没有报错。个人觉得吧不要因为网络上爆了那么多电池负面消息,就把它供着小心翼翼的开,该咋地还是咋地,车是工具,别本末导致了。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充电的话,我是一停车就插枪,管它什么矫情怎么充电对电池比较好,已经是慢充了,还想咋地了。充满4h,绝对童叟无欺!2.关于续航:坐标福州,没有零下,所以充满都是显示105KM,但是开空调显示立马打7折,实际市区工况不开空调70KM完全没有问题,空调的话50-60吧。3.关于驾驶模式:一直都用Hyper模式,实在没精力去研究这些模式。告诉你们5系Phev有多少个模式组合:4+1(BC)种模式,除了BC外每种模式还有2-3个子模式,每个子模式还有3-4个选项,所以严格意义说起来这辆车可以有X*Y*Z种驾驶模式组合,非常高(nao)端(can)!4.关于LED头灯没有随速转向:一开始没注意,后面发现开的时候大灯不会跟着方向盘转,而且5系很早就把雾灯就干掉了,所以连照明补偿都没有。然后去BMW的官网找线索,发现灯光配置描述为“LED自适应大灯(含远光自动控制)”,而在具备随动转向大灯的车型(比如X3或者3系),灯光的配置描述为“LED随动控制大灯(含远光自动控制)”或者为“LED大灯扩展型(含随动转向功能)”。不用纠结,2021款5系全系都没有,不是Phev拿掉的配置。这个连15w的国产车都有的功能,这么实用的配置,2020款5系有的!!!简配真的不应该啊!!!!(不要拿之家或者懂车帝的配置表来说,实测绝对没有!而且官网配置表也证明这点。)哎呀~~被气到了,剩下不想写了!改天再聊!很久没上来看之家,感谢大家支持和评论,没有办法一一回复,统一在这里说下大家提的问题及这段时间的用车体验:0.关于大灯没有随速转向:就是没有!还是要吐槽……懂车帝上赵老师说什么仍然有此功能但是幅度小啥的,都是扯(上次吐槽后还再三验证,它就是没有)1.关于电池:目前3000+KM,没有问题。想冲就冲,有空就冲,没有什么用完再充一说,电池肯定会衰减但绝不是你不用它就不衰减,目前充满表显示105KM,实际跑大概70-80KM左右,基本稳定。这段时间还不是很热,所以没怎么空调,再过一个月福州就到了命是空调给的季节了,到时候再看看全程空调的续航。空调肯定是用电,这点油车电车都一样,开启空调绝对会增加电耗,Phev好处就是没电自动切换到油,有电又可以优先用电,不是电动爹,没有续航焦虑。2.HUD投射:OTA到最新版本,仍然不支持高德投射到HUD,zhihu上有看到一篇方法说可以投射,实测无效。但好在HUD可以支持苹果自带地图投射,苹果地图在国内用的就是高德的数据,所以路径规划和躲避拥堵用起来都蛮巴适的,而且我感觉一但习惯了苹果地图那种简约***风格,再转回花花绿绿的高德总感觉有点浮夸了。3.没有固定车位是否合适买这车:个人非常不建议买,一是这车不充电就没有灵魂了(纯电下的舒适及静谧比油车好太多),二是只有慢充(充满4h)+续航里程短,时间上不值得,都5系车主了,花4h充电不如抓紧时间去搞钱!4.关于激光大灯开启:至今为止只开启过一次,确实亮瞎,条件还是很苛刻的,基本要无灯环境,但是车速好像没有到60KM,记得当时在40KM左右,这个BMW说明书上写的是远光开启+60KM+环境付合标准情况下开启。所以这个选装适合装逼or不差钱的,实用性确实不高。5.关于停车时候虎躯一震:空气悬挂放气,正常现象,不是问题。6.关于开车门后自动熄火:不知道这点为啥那么多人在意,我个人觉得挺好的设计,因为启动时候都是用电,基本没有任何感觉,又不会像油车那样轰隆一声+抖一下。开门熄火,就像你在家里离开了房间关灯,进房间再开灯,感觉完全一模一样阿。我个人非常喜欢这个设计,可能跟我习惯随手关灯有关吧。所以我不会研究怎么让开门不熄火,真心没必要。如果你不知道车子是熄火还是点火状态,请看仪表盘和方向盘位置在启动和熄火状态下的差别,对比一下,智商正常都能看出来~~另外5系phev没有所谓的发动机自动启停一说,因为只要不是完全馈电,启动的时候都是用电,所以不会频繁体验到虎躯一震的感觉。7.专业型辅助驾驶系统(本期更新重点)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之前只是网络收集资料汇总给大家科普一下BMW的专业型辅助驾驶,这次工科男给大家掏心窝的说几句真心话。写的时候全凭回忆,有的可能描述不准,请见谅,有问题的大家给我留言,我再doublecheck:1)ACC+车距保持整体来说付合预期,加速刹车不突兀,车距保持最短范围让人加塞的难度也很大,让人比较放心。缺点就是一但你进行干预(比如刹车或变道)它就退出,超过45度的弯,也容易退出,好在可以一键恢复2)解放双手低速跟车功能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开启这个模式,这个模式只要你开启带车距保持的acc,在拥堵的路段系统会提示你进入解放双手低速跟车功能(可以理解隐藏模式),功能上并没有多什么,只是可以不用把手搭在方向盘上而已3)车道保持+干预城市道路实在不好用,差评,宝马的干预力道特别强,感觉好像要跟你抢夺方向盘,总感觉要使劲才能变过去。把此项功能的提示改为晚+转向干预关闭,终于顺畅下。觉得这个场景适合在高速犯困的情况下开启,城市道路真心没必要。4)转向控制+干预比车道保持好一点,但是同样也是干预力特别强,毕竟机器的极限没有办法和人的极限相比,后面把转向控制设置为晚,干预保留着,使用起来尚可。5)车道自动变更有人不知道如何开启,满足两个条件可以启用(70KM以上+开启ACC),操作方式是轻拨转向灯(注意是轻拨,不是拨过去),此时屏幕会有提示,BMW变道过程还是很激进的,不是那种缓慢变道,是那种刷的一下,这点有点像Telsa。这个功能怎么说呢,用起来有点怕怕的,不像人类的操作,老司机都是缓慢变道的对吧。6)自动泊车在识别车位的情况下,泊车速度真的是超级快,而且边距控制的非常好,我觉得可以超过绝大多数女司机的泊车的速度和质量。问题就是它泊的实在太快了,简直是踩着油门倒,已经超越我所能承受的极限,我都是带者刹车让他泊的,虽然相信它不会撞到,但是心里有压力阿!另外车位识别率还有待提高,昏暗的地下车库基本没指望它能识别。7)驻车辅助PDC这个功能就是让你倒车的时候不会碰撞的,不仅后面,侧面和前方都能感应,触发的结果就是一脚杀停!所以我有个大胆假设,开启此项功能在低速泊车的情况下,发生碰撞的概率很低很低,同理蹭到轮毂的概率也大幅度降低,反正至今没有蹭到过。但问题就是系统极限和人的极限还是有差距的,对于一些需要在犄角旮旯泊车场景,这个功能简直是噩梦。另外自动泊车经常跟这个系统打架,因为自动泊车激进,PDC相对保守,所以自动泊车时候经常触发自动杀停,导致装逼未遂,在妹子面前很丢面子~~~关于自动驾驶的一些想法:短时间内想实现完全的自动驾驶基本不可能,马斯克等人要走的路还很多。请勿相信一些PPT和媒体。如果驾驶辅助系统有一次让你发生了事故或者让你惊出一身冷汗,我想使用的频率一定会大幅度降低。中国的路况大家都懂,年年月月日日都在大基建,减速带、地面坑、无车道线的道路、路面突然变窄等等等这些都是目前L2级无法或很难识别及做出正确操作的,所以开车大家还是多留个心,毕竟命最大,这些“高科技”目前都还是“渣男”,不值得托付终身!十、2021.6.21更新,6个多月(5000KM+)使用体验1.目前车子一切ok,暂时无问题。2.6.18宝马官方旗舰店的延保有人买了吗?5系插电1年车只要1.6W+(整车续保三年),我是之前4s买的双保无忧,价格还略贵于官方的延保。是否值得买你们自己看了。3.车子一血献给了钉子,扎在了边缘,不想换胎,就找了个轮胎店补了,结果补了漏气更严重,差点半路抛锚叫拖车了。实在不想折腾途虎下个订单直接换了……另外给换轮胎的同学提个醒:倍耐力P0(下图)这个胎是不对称花纹,注意里外花纹,不能装反了!!!大家留个心,轮胎店的小哥可不会管那么多。1.福州已经进入了命是空调给的季节了!上车必须开空调,中间不能停,目前得出的续航里程在60KM±5KM,经过多次实证,这个数没跑了。基本上就是官方标配打6折。这个续航日常通行ok了,但一天一冲是必须得。2.如果觉得空调开AC还吹热风的,请注意看下空调设置里面空调那个红红蓝蓝的格子,原来宝马的这个设置是物理旋钮,现在改在了屏幕菜单里面。蓝色格子代表冷,红色格子代表热,调一下吧,保证有效。说电车空调不行的我跟谁急,535LE空调冷嗖嗖,至少目前是。3.电车空调的一大优势:有电的时候吹空调完全没有油车那种动不动就抖抖抖的问题,然后你也不用当心尾气排放一氧化碳中毒,非常的舒服,非常的安静,可以做很多爱做的事情。关于积水中行驶问题福州的排水系统是真心垃圾,一场雨就可以内涝,一直当心这种油电混合车型在积水中行驶的问题。试想一个场景:因为有电存在,发动机进水熄火后会切换到电,但驾驶员并没有感觉到车子熄火,因为车子还能继续行驶,但是到没电的时候车机又会启动发动机,然后就GG了。会出现这个场景吗?不知道有没有专业人士来解答一下这个问题。一直有网友问我HUD要不要选装,还有人说为啥它的HUD只能显示车速和限速……What~~难道我的HUD跟你们不一样嘛!之前比较过奔驰E级和沃尔沃XC90的HUD,BMW的HUD甩了别人一条街~~~不知道最新发布的奔驰S装配的ARHUD怎样,希望有机会体验一下,好了废话不说,你们自己评估HUD是否值得选装,不要看完之后拍大腿后悔没选~~~先说下,宝马的这套HUD不是投射在玻璃上的,像是投射在玻璃前方的位置,投射位置可以调整高低和远近,自己舒服就行,安装HUD的车型前挡玻璃是特制的以避免重影和反射,如果是后装HUD的同学需要注意,照片是别人开车我在后排拿手机变焦拍的,感叹苹果摄像头的牛逼图片质量还算可以~~就这导航效果,难道不给把配置加上?只是目前HUD只支持BMW自己的导航和苹果导航的投射,高德和百度还不支持投射到HUD另外,所有的告警信息或提示信息、包括车距过近、自动刹车、双手离开方向盘、紧急避让、障碍物自动刹停等等,这些都会以文字或者图标的显示,因为没有触发,所以没拍出来。有机会我会再补上,更多隐藏模式大家慢慢体验。HUD确实给驾驶带来了极大的舒适感和科技感,在多媒体切换和导航上,基本上做到了双眼不离开前方,非常的巴适。订车选不选装你们自己看吧!没选的拍大腿了吗?另外最近升级了03/2021.45,升级后MyBMW一段时间无法和车子通讯,打400问,是APP服务器故障,虚惊一场,第二天就好了。升级内容大家看图1.升级时间有点长啊,说大概20分钟,结果应该有40分钟了,在车里坐了40分钟,没空调,30多度室外温度,都神经病了快!建议升级的同学找阴凉手机信号好(可以消磨时间)的地方update。2.升级完我的腾讯小场景为什么还没有,有没有跟我一样,啥情况啊?3.续航里程变得的精准了,我之前说全程空调就是60±5KM的实际续航,现场充满电就显示65KM,实际也就差不多这个数4.没有了。。。有了后面再补充感觉没啥惊喜,我的小场景呢,小场景呢?好久没更新了,来跟大家再唠嗑几句,先说下目前的车子的情况,目前7000+KM,确实我开的比较少,都是市区跑跑,没有长途。电池没有问题,也没有什么报错,但是,上次轮胎被钉子扎了后无奈换胎,又有一个轮胎鼓包了……应该是过坑太快导致,哎,不知道是轮胎真的比较脆还是人品不佳。10000KM不到痛失2条胎。很多人问后台发问22款21款差异,我又不是4S店又不是厂家,但作为一个热心工科男,就帮大家梳理一下好了535LE先锋版的2021和2022款的差异。其它5系没有深入研究,实在抱歉了。资料来源于BMW官网和网络,如果有错,欢迎大家指正。想知道差异看我这段足够了!一、22款增配部分:1.新增后排IPAD:是的,就是我吐槽无比的后排扶手IPAD,你们家崽子车上又多了个大玩具!2.新增摩卡和象牙白双拼内饰:感觉高端大气上档次,如果等等党完全可以考虑这个配色啊!关键不需要加钱!3.新增加微尘过滤器和活性炭过滤器:21款先锋也有一个空气过滤功能,切换到内循环会弹出来。但是和22款应该不是一个东西,就当22款更加高大上吧(配置单上21款为4AUAmbientAirPaket(环境空气包),22款为4UR室内环境)二、22款减配部分:1.数字钥匙没了:装B的液晶钥匙应该还在,但是没有卡片钥匙和苹果Carkey功能了(Carkey真的好用,用过都知道)2.无线充电模块没了:这个不确定,提22款的兄弟验证一下,但是应该是和数字钥匙绑定的功能。3.无线热点没了:这个我也不确定,提22款的兄弟验证一下,无卵用的配置,早该取消了。4.铝制菱形带珠光镀铬饰条可能有变数:这个在BMW的官网上还是标配,但是可选白杨木纹高级内饰。看到论坛上说已经有人提了白杨木纹内饰的,那个木纹和铝制镀铬内饰差别简单说吧,就是525的内饰条VS530行政的内饰条。订车的朋友一定要doublecheck,不要被坑,质感差太太太多了,而且木纹真心的很老气。三、选装部分,因为21款选装过,所以才知道差异,绝对独家1.冬季套:四驱空调+后排座椅加热(21款5800元-22款6000元,↑200)2.娱乐套:星空顶+手势控制(21款7000元-22款8000元,↑1000)3.舒适套(21款7500元-22款不可选装?)21款的舒适套装包括:360环影+自动泊车+50米循迹倒车,22款不给选装了?这个哪位提22款的兄弟来验证一下4.行车记录仪(21款1800元选装-22款不可选装?),好像530LI尊享及以上标配,535LE选装都不行了?不过这个行车记录仪真心没有啥用,还不如4S的QJ包送的行车记录仪。其它的选装配置价格保持不变,也都可以选装。早买早享受,迟买有折扣,希望大家都能买到称心的配置。差异配置这部分纯粹自己总结对比,如果有错的地方,欢迎大家指正。尽量把这个帖子能持续更新下去,记录这台车点点滴滴1.目前里程快9000+,纯电7000+,综合续航维持在60Km左右,市区通勤基本不用油,一天一冲跟手机一样2.技术宅有OTA必然直接上,还管什么稳定不稳定,出差版本0720,现在到0721,问还有更新的版本吗?3.最新0721版本,升级后,发动机灯黄了。前期一切顺利,按部就班提示升级成功第一次点火,轰隆一声发动机启动了……妈咧,吓我一跳(车有电,就算馈电也应该是电启动,不会发动机启动),然后就发动机黄灯了……在原地看着小黄灯,回想刚才有什么骚操作。实在没想出来,然后发动机熄了,切换成电了。但是小黄灯依然在,也没报错,也没其它提示。心想中招也没辙,直接锁车走人,结果第二天黄灯自己没了。4.黄灯一直耿耿于怀,刚好公里数到了,周末直接约了保养。特别交代小哥认真查错误代码,后面BMW维修小哥回复的结论是:目前发动机没有故障提示,之前确实有故障代码,根据故障代码对应的维修手册,处理的建议是在每次OTA升级完成后静置车辆4小时(好像是这个数,具体时间我忘记了)再启动。没懂这是什么骚操作,难道这升级完还要车子还要修养生息一下才能继续开……我去~~~就这样吧……保养过程没有什么尊贵宝马车主感觉,时间巨久无比……客餐就是快餐,上海名媛看不起看ABB的是有道理的5.Carkey谁用谁爽,出门不用带钥匙非常的巴适。之前用12Pro手机,放进充电板非常轻松,13PM出来后,经不起超长待机诱惑,直接撸了!实测!裸机刚好可以放到无线充电板当钥匙启动,带壳肯定不行。给各位鉴定完毕6.最近看到宝马330e这套插混入选沃德2021十佳发动机系统,哎哟这一下激起了我这技术控激情,一睹真相。给你们找亮点和干货:1)虽然是2021款330e,但是人家说了2021款的530e还有X3Xdrirve30e也是这套系统2)这套系统跟535LE一样吗?很遗憾,不一样,看我标红的人家发动机都是高功率的2.0T,也就是530Li上的发动机还略高一点,535LE就是个525的发动机,你们懂得3)不是同一套十佳系统是不是有点失望?也不见得~~~330e这套动力组合(高功率发动机+电机)最大输出功率215KW(288hp换算Kw),综合最大扭矩420N。这两个数据居然跟535LE完全一模一样(结论就是535LE的电机性能要好于330e)4)330e配置的12Kwh的电池,535le配的是17.7Kwh,高出了40%+5)沃德只对北美市场的车型做评测,除非国内车型出口北美,不然入选沃德应该是不可能的事儿6)国外BMW的插混已经出来很多年了,国内G38平台530LE应该18年左右有了,为什么2021年的沃德十佳给了330e,然后看看535LE并不差的参数和更长的续航,你品你细品,恩,有点意思!好久没更新了,update下,7.29国家质检总局对宝马五系phev车型发出了召回公告,一共涉及了5.7w辆,生产时间从2016.11-2020.8。本次召回范围内车辆由于起动机后部电刷支架设计原因,当起动机运行时间过长导致内部过热时,电刷支架内部的铜线可能熔断,极端情况下会导致起动机周边的组件起火,存在安全隐患5.7w辆数量不算少了,对比了下最后一代530LE和最早一代535LE的上市时间,买535LE的兄弟可以安心了,这个召回时间区域应该都是530LE的车型,不涉及535LE车型。如果还不放心,就看看车铭牌上面车的生成日期,535LE的生产日期应该都是在2020.9以后.这个后起动机后部电刷支架是个啥玩意,咱不是专业汽车工程师也不懂。召回不定是坏事,毕竟能解除隐患不是,希望看到帖子的530LE车主都找时间去4S店更换吧。召回车辆更换的配件及工时费都是由厂家承当,即使车辆出保也可以免费更换。再说说车子的情况,目前13000+KM,一切正常。福州40+的高温天,命是空调给的,最差续航55KM,正常续航在60~65KM左右,非暴力驾驶,市区通勤基本每天一冲ok的。ID7的车机好久没更新,以前不是说半年更新一次吗,现在还是维持在202107版本,难道是ID7阉割投诉太多,要把完整的ID7也变成阉割版,亦或者ID8出来就不管ID7了,BMW的操作不会这么骚吧……中秋假期送一好友润往美丽国,福州至厦门当天往返,全程535KM,万般不舍,希望好友在异国他乡一切顺利。扯远了,来看下535LE高速能耗情况:1.电池:满电(17.7KW充满),2.胎压:前2.5,后2.83.负载:28寸行李箱*1(实测必须要把那块板可以移动的板放下去才有可能放得下,否则放不下)、24寸行李箱*1、随身包*3,成员(含驾驶员)4人4.空调:全程空调22°C,前排开启座椅通风5.驾驶模式:混动模式(没折腾,就是无脑的默认模式)。我不觉得BC模式或者纯油的手动模式会更省油,有机会我会试一试其它模式是否会更省,butnexttime1.总里程:535KM,这个数据好像是故意的,好吧,缘分了!2.使用HYBRID模式,纯电行驶了130KM。为什么能跑130KM纯电,原因就是动能回收,日常就是60KM左右的纯电续航,高速电耗理应更高,通过动能回收多了一倍左右的续航,还是不错的(我全程没有开启BC模式对电池进行充电)3.该段里程得出的百公里油耗是5.3L4.当天总的行车记录因为存在动能回收及蓄电池,我觉得整体油耗数据让我相当的意外,毕竟是在完全满载+全程空调+座椅通风开启的环境下。大家都说BYD的DMI技术如何牛逼,馈电如何省油,回头看看535LE,两吨重的车身+满载跑出5.3L,但是从没看到宝马宣传过馈电油耗,可能低调奢华有内涵吧!由于此次行程基本为高速和环路路段,不代表市区油耗,咱不黑不粉,数据说话。市区馈电功耗有机会再验证。5.来算算总的花费,现在大家都在说开1KM要多少钱,那么来计算下:为了方便计算,电费我按家用充电桩的0.5元/Kw计算,汽油按95号油9元/升,油耗按百公里5.3L进行计算用电(130KM)跑的费用:17.7*0.5=8.8元用油(535KM)跑的费用:5.35*5.3*9=255.2元(因为综合油耗是含着电的部分,所以统计的时候把电的公里也需要计算进去)这趟路程平均每KM花费:(8.8+255.2)/535=0.493元/KM算完了。虽然账目数据比不上BYD混动4L+/100KM的能耗,但这是实打实跑出来的数据,没开过BYD混动,不知道实际数据。我个人觉得BMW的第四代E-Drive还是可圈可点的。1.保险费用上个月买了保险,去一年没出险,价格居然比去年贵了30%+,原因是新能源车保险涨价。直接无语,真的是用电省的钱都被保险吸走了。我货比N家之后选了最便宜的中国人寿的,各种打折返现后7300+(去年保险6300+),欺负人呢!2.第二次保养BMW的保养项目现在不写在用户手册上了,这点真的不是很友好。每次保养该做什么项目,不要听老师傅的,也不要听4S的(当然正常4S会按官方走的),更不要自己想当然。保养项目建议BMW官网有的,奉上链接:20000KM或者2年车型要求:发动机基础保养套餐+空调滤芯保养套餐发动机基础保养套餐(看上面那个红框字):这个套餐除了包括最常见的机油机滤更换外,还包括了更换空气滤清和燃油滤芯。另外另外,确实包括了更换火花塞,上面写明了“B系列发动机建议两个保养周期换一次,N系列发动机四个保养周期换一次”。所以4S店要求车主每20000KM换火花塞是有依据的,但是换不换还是你说的算哈。因为我的车还没有20000KM,就直接跟服务顾问说下次再来换。另外一点,我在想LE车型火花塞的使用频率究竟比油车高还是比油车低,我觉得频率应该是更高的,毕竟油车一次行程基本就打一次火,LE随便一个加速就打了一次火。因为购买了4S店的双保无忧,然后4S店续保赠送了99元更换空调滤和空气滤的优惠,所以这次保养一共花费198元,时间大概1小时,总体感觉还不错。另外关于机油4S店保养究竟加了多少L,看图吧3.APP新功能MyBMWAPP更新的倒是挺快,但是车机基本上已经停更了,哎,真的是要跟阉割版ID7一碗水端平吗!说几个MyBMWAPP的新功能,还是很不错的,没用过的体验下,当然前提是车机能支持1)可以直接看到每个轮子的胎压,以及建议胎压(好评!)2)取消了驻车远程360环影(哎,差评!)3)多了行程统计和能耗信息(好用的功能!)4)多了充电记录(好评)5)多了背景设置(聊胜于无)这次更新结束。下次见。最近心情不佳,焦虑值拉满。疫情太惨烈,担心家里的老人,怕他们有什么意外;心疼我们的医护工作者,成建制的倒下;希望大家都好,疫情早日过去!
这是一篇2022年计算机保研经验帖,内容比较丰富全面,主要介绍了我个人的保研经历,总结了保研常见问题,分析了清北华五各个CS相关院系,供学弟学妹们参考。刚整理好的保研文书模板:1 个人情况院校:七里台男子职业技术学院(中九)专业:主修计算机(大一某天坑专业,大二转过来的),辅修数学双学位成绩:rk 7%英语:六级450+(别骂了)获奖:数学建模美赛M、国赛省一、若干其他省级奖(感觉除了ACM、顶会竞赛、kaggle外都没啥用)科研项目:本校实验室一段计算机视觉科研(无论文产出,但比较扎实)、一个C++复现计算机图形学论文的项目(某牛组考核内容)工程项目:一个计算机网络大作业——轻量级TCP协议框架、一个软件开发项目offer / 准 offer:清华自动化系-旷视联培专硕、计算所 vipl 组杰青直博、南开3万引牛导组硕士(基本拿到)、南大1.4万引牛导硕士(老师给offer了但学院优营候补)、人大信息专硕最终去向: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旷视联培专硕2 择校标准非 AI 不去,除非是院士,意向:CV > NLP、ML、DM、IR > AI 和生物医学交叉 > 理论 > 机器人。导师 > 学校。直博、学硕、专硕均可,优先硕士。3 申请情况夏令营未入营的就不写了。学校院系类型结果南开大学计算机学院学硕 / 专硕基本拿到cmm组offer,放弃南京大学计算机系学硕 / 专硕wlm老师offer,但只过了学院笔试,学院面试寄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专硕offer中国人民大学高瓴学院直博入营,放弃中科院信工所学硕入营,放弃中科院计算所直博vipl组杰青offer说明:南开计算机:6月底过了巨牛cmm老师(3万引37岁杰青)的前两轮考核,只差最后一轮(几乎不刷人),但由于最后一轮要到8月线下举行,此时我已有vipl的offer,遂放弃。南大计算机:先是过了学院的笔试,之后面wlm老师(1.4万引33岁),拿了offer,但后续的学院面试寄了555,wlm 老师那边一直在为我保留名额,不过等了很久都没被学院候补上。(南大是超强com)人大高瓴:笔试时二机位手机没电了,而且手机耗电速率>充电宝充电速率(xdm一定要准备好电源啊啊啊啊啊),就放弃了。预推免拿到 vipl offer 后,躺了一两个月过暑假,本来想着随便报个 tpu 玩玩,不报白不报,没想到结果都入了。学校院系类型结果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直博入营,未拿 offer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清华-旷视联培专硕offer说明:北大计算机:数媒所有个老师被鸽了,他打电话给我叫报他的,然后就入了,后来发现我只是老师鱼塘里的一条鱼...清华自动化:今年有个校企联培硕博专项,感觉可能是报的人不多,然后我就入了,最后拿了 offer,也是最终去向。4 保研经历准备阶段4 月:天天焦虑,看绿群虎神的保研讲座。5月:准备文书,报名夏令营,整理各大院校的导师信息,并尝试联系老师。因为人大信息学院夏令营 4 月底就开放报名了,我就联系了一个 5k 引的做数据挖掘的老师,她邀请我去直博,我考虑几天后,准备答应,但被告知她已经要了另外一个同学了。之后又联系了北航一个做 CV 的优青,中科大 bdaa 的两个优青,中科大自动化系的一个做 CV 的优青,中科大 hxn 组的小老板,都没啥回信。(安徽人超想去中科大!)然后我绝望了,一度想联系本校导师保内,后来还是想搏一搏。隔壁有个 CV 巨牛 cmm,而且隔壁也算半个本校吧,是不是有点优惠啥的hh,于是我在 5 月底联系了 cmm 老师,然后 cmm 老师回我了!!!!!!!南开大学cmm组cmm 老师非常非常强,谷歌学术 3 万引,37岁,近 30 篇 TPAMI(AI 领域最好的期刊,IF=24.314),去年发了 25 篇 CCF A,今年 8 月上杰青了。他的学生也非常牛,举 3 个例子,fdp(19届,CCF优博,7k 引)、hqb(19届,南开副教授,5k 引)、ly(20届,csig优博,4k 引)。个人认为 cmm 老师是大陆 CV 届年轻学者里面最强的之一。我本来想报直博的,但是 c 老师的直博门槛非常高,至少一篇一作 CCF A,因为 c 老师组每年都有学生研一就发了一作 CCF A 因为名额不够而不能转博的,所以我就报了硕士。cmm 组的考核是目前我知道的国内最硬核的,6 月份一直在做这个,做了接近一个月(整个保研期间一半的精力花费在这里),手撸 3000 多行 C++ 代码。考核有三轮,具体题目就不透露了:在 10 天内用 C++ 实现一篇计算机图形学论文,核心算法要自己实现,不能调库,对程序的性能也有要求。做完之后,线上答辩,5min PPT 汇报 + 2min demo,之后就是老师提问,问得很细,包括核心算法、代码细节、开放性问题,大部分问题论文中没有直接提到,需要自己思考。(所以建议把这篇文章相关的论文也读读)在 14 天内用 C++ 实现另外一篇计算机图形学论文,要求和第一轮类似。8月初去南开大学线下参加,为期三天,包括参观活动、编程考核(2天,非OJ题,还是论文复现,不过工作量比前两轮少很多)、面试考核(1天,科研、数学、英语等)。第三轮基本不刷人,通过率80~90%,没通过的,cmm 老师也会帮忙推荐到本领域的热门导师。我 6 月底通过了前两轮,只差 8 月的最后一轮,虽然说基本不刷人,但还是怕不稳,就也参加了其他夏令营。到 7 月底通知最后一轮面试时,考虑到此时已拿了 vipl 的 offer,而且 cmm 组竞争很激烈,感觉只能拿小老板的,拿不到 cmm 本人的 offer(虽然老师们都是说实验室学生统一培养,但其实大老板和小老板的学生还是差异挺大的),另外当时在家里过暑假,不想这么早就去天津 hhh,遂放弃(u1s1 有点后悔了)。虽然最后没去 c 老师组,但这一个月收获颇丰,第一次完整地复现论文,手撸数千行 C++,也锻炼了克服困难的毅力,是今后人生路上的宝贵财富。过了 c 老师考核后,夏令营也有信心了,基本上心态就是随便了,能拿优营最好,拿不了无所谓。另外,如果想做科研的话,十分推荐去 cmm 组,cmm 老师不看学校出身,也不过分看重排名,只要你有实力,可以大胆联系参加考核,只要能过考核,双非也收的。如果不是特别想去的话,也不推荐去海,因为有很长的很硬核的考核期。另外,南开计算机和网安是超弱 com,需要自己联系导师参加考核,导师发 offer 了,学院就不卡。南京大学计算机系7 月以前,我专业课和机试都没复习,从 7 月 1 号到 6 号简单复习了一下,7 号就开始参加夏令营了。南京大学可以报计算机系、人工智能学院、软件学院,但最后只能入 1 个,我入了计算机系,考核包括学院笔试、学院面试、导师考核。入营:南大是海王营,计算机系入了 1000 人,大约中九 10% 就可以入。学院笔试:计算机系是网上做题,时长一小时,60 道单选或多选,考核范围很广,包括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算法设计、程序设计(读程序写结果,程序填空)、工程问题、数据库、编程语言等等。u1s1 这玩意儿纯看运气吧,最后好像是 1000 进 400。人工智能学院考察的主要是数学、机器学习、数据结构、算法等。学院面试:每人 15~20 分钟,没有自我介绍,老师手上没有简历,直接就问,3 v 1。这个也非常看运气,有些老师就一直逮着专业课问(不限于 408),还疯狂追问(我就碰到了 555),有些老师主要问问做了哪些项目,所以同学们调侃说 “南京大学只招收运气好的学生”。我全程一直在被问专业课,好多不会,问题都记不太清了。用英文介绍编译原理里面的XX,具体是啥不记得了,和 DFA, NFA 相关。两个数据库的问题。一个软件工程的问题。人工智能系统里面的软件体系结构。(前面问的都不会,我就小声和老师BB我搞AI的,然后老师说行问你个AI...)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意义。(终于有个会的了)如果放假了,导师让你干活,咋办。导师考核:过了笔试后会有各组的宣讲,我报了 MCG 的 wlm 老师。MCG 一共三个老师,wgs 和 wlm 的学生都是 wlm 带(wgs 老师做行政比较忙),面试都由 wlm 老师面,tj 老师的学生是分开的,他自己带自己面。wlm 老师是港中大MM Lab汤晓鸥(商汤老板)的学生,谷歌引用 1.4 万,才 33 岁,人好学术强。面试是对着简历聊,主要问做过的科研项目,还有辅修数学、科研规划啥的,很友好。最后 wlm 老师给了 offer,因为我没有拿到学院优营,wlm 老师那边还为我保留了名额,不过我等了很久都没被学院候补上。总之,南京大学是国内最强 com 的学校了,不用提前联系老师,非常遗憾拿了万引牛导的 offer,却因为学院面试寄了,身边也有大佬拿了 lamda 的 offer 但未通过人工智能学院笔试而寄了。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信息学院又名王老吉学院,高瓴学院又名加多宝学院。王老吉硕士是强 com,直博是联系老师了就可以捞入营。今年王老吉是海王营,我报的专硕(因为往年不是海王营,学硕卡中九 rk2),考核包括机试、面试。机试:3 小时,10 道代码题,OJ 平台,题目简单。面试:每人 20 min,群面,老师手上有简历,没有 PPT
自我介绍,内容包括:英语、随机抽题、综合提问。(英语)自我介绍。(英语)你为什么选择人大。(英语)你在数学建模竞赛里面负责什么。随机抽题,10 套题,每套 5 题,你选 1 套做做,我选了 7,然后 5 道题都不会 hhh。有一题问的是 MIS,剩下的不记得了,都是和软件工程、数据库相关的。讲讲你做过的 4 个项目。(我疯狂输出了几分钟)那个软件工程项目,用的什么技术,怎么实现的高并发。你计网 99 分,那请问计算机网络和分布式系统有什么关系。你做了很多科研,为什么报专硕。(学硕入不了营呗)还报了哪些学校,确定来吗。虽然抽的 5 道题全不会,但最后还是优营了,可能是机试分比较高(82 / 100)?王老吉是拿来保底的,拿了 offer 后没有联系导师。计算所vipl组7 月 13 号面完南大、人大我就回家过暑假了,然后 18 号莫名其妙收到 vipl 的考核通知(我计算所没有入营呀,这就是霸面机制吗),19 号就开始考核了。入营的有 120 多人(其中 30 个清北国科大),最后录取 20 多人。计算所是超弱 com。报名时会填一个意向导师,然后所里初筛一下,出一个入营名单,没有入营也没关系,有霸面机制,各个老师或课题组可以自行邀请一些未入营的同学参加考核,收到邀请的同学和入营的享受同等待遇。计算所只要老师同意录取你就行了,所里不管。计算所强组非常强,可至清北级,比如:陈yj老师的寒武纪组(GPU)、胡ww老师的龙芯组(CPU)、vipl 组(CV)等。vipl 由高w院士创立,现在由陈xl老师(计算所所长、ACM / IEEE fellow、3万引)和山sg老师(IEEE fellow,3万引)共同领导,组内有 15 位老师,半数老师有优青以上的帽子,其中 3 位杰青 / fellow,4 位优青,实力非常强。考核内容包括笔试、机试、面试。笔试:考察得比较全面,题目难度中等,主要是时间少,大概情况是这样,具体题目就不透露了。序号科目题量时长1数学10道大题60min2算法3道填空+3道算法设计30min3机器学习和CV10道大题30min4中英文写作2道中译英+2道英译中+1道写摘要40min5综合能力测试30道选择30min数学:主要考察高数、线性代数、概率论,题型有计算(如解微分方程)、证明(如证明数列收敛)、应用(如应用数学知识来衡量两张图像的相似度)。算法:主要考察时间复杂度、排序、分治(如循环日程赛算法)、动态规划(如最大不交叉子集算法)等。机器学习和CV:大部分都是给出一个场景,设计算法,如:检测图像中团块的边缘,或者是考察基础知识,如:过拟合的解决方案、推导光流方程等。中英文写作:中英互译是和CV相关的一段话,写摘要是一篇新闻短文,六级阅读长度,要求写出中英文摘要。综合能力测试:就是小学智力题,比如什么摆火柴,看图找规律,空间想象力啥的。机试:5 道题,1 小时,题目都不难,时间比较紧张,关键是他是给你一个 vs 的项目,在里面填空,不准加头文件,常见的也不行,不是 OJ。另外,机试时要共享屏幕,有个人一对一的看着你敲,说是考察 debug 能力。面试:每人 25 min,群面,5 min PPT 自我介绍(前 2 min 用英文)+ 20 min 综合提问,问的问题有:你高考多少分,在哪个省考的。3 个科研项目相关的问题。什么是正定矩阵。什么是矩阵的秩。讲讲矩阵的特征值分解。讲讲矩阵的SVD分解。一个算法的题,忘了。问个数据结构的题。(我立马说数据结构延期还没考,我们都是考前突击,就没问了)你自己感觉笔试和机试情况怎么样。用一句话简述你对台独和港独的态度。vipl 很利索,面试完 3 小时后就发offer 了,最后是拿了某杰青的直博 offer。最后再补充一下,计算所夏令营比较晚,要到 7 月 20 号左右,拿了北大优营的都不给入。而且计算所可以自行联系多个老师,就是可以报无限个组,只要你时间不冲突。如果错过了夏令营,也随时可以联系老师,有空缺名额会随时补录。另外,也不建议为了计算所的title来无脑冲,还是要具体看组 / 老师,计算所也有很多坑导的。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面完 vipl 后,愉快的摆烂了一两个月。然后接到了北大计算机的一个 7k 引的老师的电话,说是他被鸽了,叫我报他,我就报了预推免,也入营了。私下里就聊了下科研项目,然后就参加数媒所的面试了。北大数媒所的面试是每人 20 min,包括 2 min 英文自我介绍 + 5-7 min 的 PPT 个人陈述 + 专家提问。北大计算机的推免面试是纯走过场,老师说要谁就谁拿 offer,我发现我是被老师养鱼了,后面果然凉凉了。如果想去北大计算机 / 智能读研的话,建议提前三个月以上联系老师进组实习,能得到老师的认可,后面就稳了,当然也有特殊情况,比如我一个 hxd 就被计算机学院软件所某杰青鸽了,他的经验帖在 这里,这位同学是夏令营之后补录的,从 7 月中旬开始实习了 2 个月,然后在清北华五预推免报名都截止时,通知被鸽(老师反手要了一个未实习的清华贵系的学生),没留保底 offer,差点没学上,不过好在 927 被中科院自动化所补录了。清北的计算机学院,给外校基本是直博,硕士非常少。智能学院比计算机学院方向更热门,要难一些。另外如果错过夏令营,北大出夏令营优营、清华预推免出结果是北大计算机补录的两个高峰期,计算机学院软件所一般被鸽的比较多。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我报的是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旷视联培硕士(人工智能方向,发电子信息专硕毕业证,第一年上课,后两年企业联培),属于预推免第二批,相当于补录,就随手报着玩的,清北不报白不报,后来没想到入营了,还拿 offer 了(纯运气好)。考核分为两轮面试:第一轮:每人 20 min,由 5 个自动化系的老师面试,流程、内容和自动化系普通硕士一样。2 min 自我介绍。随机抽一篇英语科技短文,一张 PPT 长度,先朗读一遍,然后现场翻译。随机抽题,5 道题,有数学、计算机软件基础、控制论、数字电路、运筹学、生物信息学等课程,可以自选课程,每个课程最多两道题,中间可以换一次题。真的就是现场做题,答案唯一,要打草稿算的那种。(为什么不直接弄个笔试捏)你做了哪些和人工智能相关的科研项目。你计算机的,和我们哪个方向 match(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还有些问题忘了,就是唠嗑。第二轮:由于是校企联培硕士,所以比普通硕士多了一轮面试。每人 10 min,巨牛 ljw 老师主持(哇塞),还有几个商汤和旷视的工程师。2 min 自我介绍。一个大型工程项目,怎么 debug。段错误咋办。软件开发项目怎么实现高并发。ljw 老师还问了我的 CV 项目,读研规划。面完当晚 10 点就发 offer 了,然后就在清华硕士和计算所博士之间反复纠结。我考虑了一晚上 + 一上午,和家人商量后,觉得直博风险大,而且计算所那边至少要 6 年毕业(必须延毕一年),清华这个是硕士,以后还可以继续申博,硕+博大概 7 年,也就多一年,就决定去清华硕士了。为了不耽误老师招生,下午就和计算所的老师说了,非常对不起老师 55555。也不知道这个选择对不对,唉。5 保研常见问题(1) 保研黑话rk:rank,成绩排名title:学校名气,如清北、两所、华五、中九bar:入营门槛oq:over qualified,太强了肯定不来,干脆不让入营,比如清华的报中九强 / 弱 com:强 com 表示学院考核占比大,导师话语权小,不能捞人,弱 com 表示导师说了算,学院不卡wl:waiting list,候补名单ap:助理教授,还在非升即走考核期的年轻老师陶瓷:torch,即联系导师,希望导师捞一捞(2) 保研交流群(都是qq群,群里非常活跃,不是打广告)绿群(计算机、软件、网络、AI等):1 群:605176069;2 群:943826679;3 群:620876705蓝群(电子、控制、通信、电气等):572430452自动化群(控制):858250654(3) 保研要素/加分项(个人感觉)保研要素重要性备注运气★★★★★提升运气的方法:消息灵通、心态好、多折腾、多联系老师排名、本科学校层次★★★★☆夏令营入营几乎只看 rk 和学校层次笔试、机试成绩★★★☆☆只有部分院校有,一些院校几乎等同于最终成绩match 的科研经历 / 论文★★★☆☆和老师方向一致且扎实不划水的科研经历,有论文(CCF、SCI)发表更好ACM、kaggle、顶会竞赛★★★☆☆其他竞赛基本用处不大(数学类、编程类可能还有点用)数学、编程、英语水平★★☆☆☆如数学双学位、六级,其中老师最看重数学、编程科研意向、性格★★☆☆☆有读博的意向、self-motivated 很加分面试发挥★★☆☆☆面试发挥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重要企业实习★☆☆☆☆除了企业研究院,老师们好像不太 care奖学金、荣誉、学工★☆☆☆☆港校看国奖,其他基本无用(4) 我排名XX,能去哪些学校这个没法回答,想去哪里就大胆地报,什么都有可能。(5) 怎么选导师首先,要看你的读研意向。如果不想科研,想毕业后考公、做开发等等,不要选牛导,选那种人品好、放养、不怎么做学术、做行政的老师;如果你想做科研,要关注老师的学术水平、人品、头衔、组内情况等。学术水平最简单的方法是在 Google scholar 上搜索老师英文名字,看引用量,不同方向的引用量含金量不同,如 AI 方向引用较高,系统方向引用较低。当然这种纯看引用量的方法非常不准,因为有些老师顶会顶刊很多,但引用量就是低,有些老师蹭了不少高引文章。还有一种简单的方法是在 CSRankings上看老师的排名和Pub数量,这个也非常不准,因为他完全按照论文数来排名,而且只统计每个领域的顶会,没有统计任何期刊(期刊含金量比会议高)。更科学的方法是看老师近五年发表的论文,老师的论文可以在 Google scholar 、dblp 上查到。可以查询 CCF推荐国际学术刊物目录 、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分区表,来看看每篇文章的级别,只看 CCF B 或中科院 SCI 2 区以上,以及行业认可的顶会顶刊,如 CV 方向的顶会有 CVPR、ICCV、ECCV,顶刊有 TPAMI、IJCV、TIP。对于老师的博士 / 博后阶段,主要看一作,对于当老师后,主要看通讯和本组学生为一作的文章(当老师了还全是一作,说明抢学生一作)。人品导师人品最重要,千万不要去坑导直博,即使是清北的。可以先去导师评价网找找,目前可用的有 研控 、硕博导师评价网,另外我这里还有导师评价网后台数据库 excel(包含全国各大院校 1 万条导师评价信息),以及上交电院导师评价:导师评价数据库资料然后就是在百度、谷歌上搜,还可以去问组内 / 隔壁组学长学姐。如何联系学长学姐?一种方法是找本校保研到该校或在绿群找到保研到该校的学长学姐,请他介绍介绍;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导师的论文,推测出学长学姐的名字,然后在论文网站里找邮箱发邮件问。注意要兼听则明。头衔导师头衔对于你读博,特别是毕业后找教职非常重要,但是如果是去工作,就不是很重要了。当然,头衔越大,一般学术水平也越高。组内情况氛围、大/小导师、push/放羊、学生一作论文数、毕业要求、横向多不多等。(6) 强/弱com的学校有哪些首先说一下,这里主要是指夏令营的 com,预推免比夏令营都要弱,九推就是没有 com 了。直博的 com 一般都比较弱,南大、人大高瓴等个别院校除外。强 com:清华软件、北大软微、自动化所(夏令营强,预推免弱)、上交硕士、复旦、南大、人大、北航、哈工大弱 com:清华(除软件)、北大(除软微)、计算所、软件所、上交直博、浙大直博、中科大、南开、上科大、北邮(7) 六级没过/不高咋办英语不是很重要,480分就是畅通无阻了,当然分高是加分项。大部分学校要求六级 425,少数要求更高,如北大 450,浙大 460,西湖大学 480。如果没过六级,可以去考个托福雅思,不像六级半年一次,托雅几乎每周都有一次。(8) 专业课怎么复习如果时间不是很充裕,不要全面撒网,每门课要复习的也就一二十个常见问题,找找保研 / 考研面试重点问题来看看就行。要复习的课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高数计算机:数据结构、计组、操作系统、计网、算法、数据库、软件工程、编译原理、编程语言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注意这些课不必完全复习,挑几门和研究方向相关的看看重点就行,比如对于 AI 方向,最重要的是数学、数据结构、人工智能。自己整理的计算机保研面试复习资料:计算机保研面试复习资料(9) 没有科研经历咋办和老师方向一致的科研经历非常重要,即使没有产出论文,也是巨大的加分项,这就像去找工作,实习经历是巨大的加分项一样。如果你现在是大三下学期开学之前的话,可以去联系本校老师进实验室做科研。如果已经很晚了,如六月份了,可以去找一些论文,复现或者读懂代码,掌握好细节,包装成一个项目,耗时半个月左右,前提是不能被问穿,得答得上来。一段科研经历,老师更关注你做了什么,而不是这个科研做的结果。要讲好一个项目,需要讲好 motivation(为什么做)、method(做了什么)、result(做得咋样)、contribution(你做了啥),其中最重要的是 contribution 和 motivation。不要说得太直白,尽量学术化一点。(可以参考顶会论文的 Introduction,看看怎样讲好一个故事)。老师也非常喜欢问你的科研项目里面用到的东西的底层原理,而这些东西你可能就是在 PyTorch 里面调了个库,需要注意一下。如果有论文,论文的内容、细节一定要清楚,还有 EI 会议之类的水文不建议写在简历,另外千万不要尝试去买论文,买的都是垃圾水文,还是个定时炸弹学术污点,参考:网传「南开一本科生直博北大被曝论文抄袭,当事人回应:论文辅导机构干的,保研与此无关」,如何看待此事? - 知乎 (zhihu.com)。(10) 可以将大作业作为项目吗完全可以,像五级流水线CPU(计组)、轻量级TCP(计网)、xv6 OS内核(操作系统)这些大作业都可以写在简历,这些项目能够体现工程代码能力,但是要注意,如果自己对这些项目没有完全弄懂,那千万不要写,被问穿了就是黑历史了。总之,要看你在这个项目里做了什么。(11) 要准备哪些文书简历:推荐 超级简历WonderCV ,内容写保研要素中比较重要的就行,包括:联系方式、学校、专业、成绩、排名、获奖、项目、数学、编程、英语、读博意向等,自己的劣势部分不要往上面写。个人陈述:准备 1000 字、2000 字的,就是简历的扩充,重点是讲做过的项目,研究规划等。推荐信:准备 2 封教授推荐信即可,这东西没人看,注意复旦、北航等学校需正教授推荐信,清华、复旦等学校要求老师本人在线填写或用本人的邮箱发送推荐信。套磁信:既要简洁了当,直言主题,又不能不客套。edu邮箱比较正式,gmail有邮件追踪插件mailtrack。PPT:相当于把简历讲出来,大部分的篇幅应该讲项目,和学习无关的不要讲太多。各种证明材料:成绩单、排名证明、获奖证书、身份证、学生证、英语证明,都扫描成pdf。刚整理好的保研文书模板知乎:文书模板下载链接:文书模板(12) 一些有用的网站邮件追踪:Gmail 有个插件 mailtrack,可以看到你发的邮件什么时候被老师打开了,打开了几次。查老师学术水平:Google Scholar、dblp、AMiner、CSRankings、Semantic Scholar 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测试狗基金查询、基金委查询系统 导师评价网:研控 、硕博导师评价网 机试刷题平台:AcWing 夏令营 / 预推免开营信息:保研信息网 中科院计算所各实验室介绍:中科院计算所实验室情况简要介绍-王道论坛 (13) 老师和学生会相互鸽吗学生鸽老师非常普遍,老师也可能会鸽学生,我朋友就被北大某杰青鸽了。还有些学校鸽优营,臭名昭著的有:北京魏公村某校、天津某工科985、天津某非工科985AI学院(仅AI鸽,CS不鸽)等,这里有一个鸽人学校汇总,所以强烈建议保留一个保底offer。(14) 真的有学校928被鸽穿吗当然,根据绿群群友消息,2022被鸽穿的包括但不限于:上交密院、浙大计院、浙大软院、南大计院、南大软院、人大信院、人大gl、北航计院、武大计院、西交计院、中山计院、吉大计院、东南网安、国科大杭高院、中科大cs、信工所、武大网安、北大未来技术、哈工大SCIR、厦大MAC。6 清北华五院系分析1 清华大学清华的 offer 基本在预推免发,夏令营发 offer 的只有叉院、深研院(每年可能不一样哈)。除了软件、深研院外,外校基本只能拿直博。夏令营各院系自己组织,可以报多个,但有些院系没有夏令营。预推免是学校系统上报,最多报两个。计算机系(贵系):国内计算机 top1,需要尽早联系导师。开夏令营,但不发 offer,通过机试的,预推免免试。机试很难,3 道编程题,难度和 CSP 第 3-4 题差不多。计算机系招收直博、学硕、校企联培专硕。叉院(茶园):国内 bar 最高的学院,要 985 rk1 + 在投顶会 / ACM,6 月初就开营。茶园只招直博和学硕。软件学院:没有夏令营,基本上是专硕,强com,主要看机试成绩,机试难度中等。网研院:相当于贵系网安专业,难度比贵系低。深研院:中弱com,有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TBSI 、互联网加创新设计五个方向,TBSI 是学硕,其他都是专硕。计算机技术机试很难,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差不多,人工智能更卷但招生人数比大数据多,TBSI 要求六级 500+,互联网加最简单。高等研究院:有 msra 校企联培博士,导师郭百宁,但是好像没啥人知道,可以早点联系捡漏。下面是一些跨专业但方向相近的院系:自动化系(雷系、洗衣机系):和CS最相近的系,做 AI 的老师很多,信息处理所主要是做生物信息学和CV的,脑所主要是做类脑、计算成像和CV的。自动化系的硕士分三种,学硕、大数据工程专硕(要去贵州)、校企联培专硕(要去企业),直博和学硕是弱com,专硕是强com。电子系:有部分做AI的老师,CV大牛代季峰老师最近加入了电子系任教,注意电子系专硕要去天津研究院培养两年。集成电路学院(原微纳电子系):有做芯片、体系结构的老师,招收直博和专硕,专硕要去外地培养。车辆学院:有做自动驾驶和强化学习的老师。精仪系:有做类脑、无人机的老师。工业工程系:有做统计学和AI的老师。法学院:招收计算法学硕士,今年新开的。2 北京大学北大的 offer 大多是夏令营发出去,预推免相当于补录了,可以报多个院系。计算机学院:超弱 com,完全取决于老师要不要你,夏令营无机试,面试走过场,需要尽早联系导师,去进组实习,bar 比贵系低,985 前 5% 就可以试试。夏令营之后,软件所一般鸽的比较多,还有外校基本只能拿直博。智能学院:原信科智能所,和计算机学院的情况差不多。叉院:招收数据科学硕士(学硕),北大bar最高的学院。软微:基本全是专硕,纯就业向,强com,入营主要看排名,不过据说从今年开始,也要做科研了。深研院:CS相关的是下属的信工学院,基本全是学硕,弱com,不过坑导较多。3 中科院中科院各所差别极大,所内各组也差别极大,所谓“强组清北,弱组211”。中科院的师生比很高,一般硕导一年 0-1 个硕士名额,博导一年1硕1博,中科院可以报任意多个所(多准备几个邮箱多注册几个号就行)。计算机相关的研究所有:研究所对标高校计算所、自动化所华五到清北软件所中九到华五信工所、神仙院中九其他末九或211各所基本是夏令营就招完学生,预推免相当于补录,另外,国科大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学院也招生(比两所容易一些),导师基本是两所的。最后再说一下,虽然两所的实力要略强于华五,如果你以后从事专业相关的事情(如:学术届、企业技术岗),可以来两所;但如果以后从事非专业相关的事情(如:考公),更建议去华五。计算所:体系结构方向亚洲第一,AI 方向实力也很强,超弱com,你甚至没入营都可以拿 offer,有霸面机制,即如果你没有入营,老师也可以邀请你来面试,和入营的没区别。计算所是分组来考核的,所里不管,牛组竞争非常激烈(如寒武纪、龙芯、vipl等)。体系结构和 AI 的大牛很多,就不细说了。还有要注意很多组要求博士延毕一年。自动化所:体量很大,光模式识别国重就 100 多位老师,AI 方向特别 CV 很强,模式识别国重有很多 AI 大牛。强 com,bar 985 前 5,以“未来的邀约”闻名于保研圈。软件所:有计算机科学国重(软件与理论方向),另外中文信息实验室的孙l、韩xp老师也比较强(NLP 方向)。信工所:有网安国重,有个 CV 组也很强(操xc组),不过,操老师去年跳槽到中山当院长了。神仙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下面的数字所有个 MM Lab 很强,和港中大那个 MM Lab 、商汤、上海浦江实验室关系密切,负责人是乔y老师(3万引),另外组里董c老师也是大牛。4 上海交通大学招生主要在夏令营,预推免招的少。注意上交电院博士毕业是出了名的难,据说基本 6 年起步。密西根是单独报名,其他院系在学校系统上报名,只能报一个。计算机系:上交计算机系像贵系那样,各方向都有,都比较强。硕士非常难,2021 年非华五只录了 4 个,有机试。直博入营容易,没有机试,关键是要找到导师接收(直博没有导师接收,拿了优营也没用)。上交牛导很多,AI 方向有几个年轻老师特别火,如卢cw、张wn、张qs、严jc 等。软件学院:国内最强的软件学院,以 ipads实验室(分布式系统方向)闻名,机试听说是开发软件,比较硬核。网安学院:比计算机系要容易。密西根学院:想去上交,密西根最容易,不过学费贵,导师一般。5 浙江大学浙大的计算机图形学国内第一,计算机学院体量也非常大。浙大只能报一个学院。计算机学院:夏令营只有直博,要去做一个多月的项目,内容由报名老师指定,8月下旬,每个博导可以推荐 1 名学生(院士 2 名),进入学院答辩环节(走过场)。浙大大量名额(含所有硕士名额)在预推免,不过要跟浙大本校竞争。CAD&CG 国重里面有很多 CG、CV 大牛。软件学院:在宁波,纯就业向,夏令营入营点击就送,千人海王营,考核要做项目,优营容易拿,但没什么用,还是要参加预推免,预推免有机试。工程师学院:夏令营、预推免都有,比计算机学院容易。国际联合学院:在嘉兴市海宁市(县级市),不太了解,招计算机专业的学生。6 复旦大学复旦的计算机是 B+,但是人工智能方向很强,学校 title 好,魔都位置好。复旦只能报一个学院。计算机学院:发放 offer 夏令营:预推免 = 1 : 2,夏令营的 bar 巨高,985 一个专业只能入一个。有机试但不算分。NLP 组(黄邱张)很强,CV 方向姜yg组、薛xy组也比较强。大数据学院:发统计学或金融学位证,难度不比计算机学院低,对数学要求高。工研院:难度比计算机学院低。类脑智能研究院:有部分老师做 AI 和生物交叉。7 南京大学南大三个学院都可以报,但只能入一个,海王营,入营后有线上笔试,考408等专业课,没有机试,南大是超强 com。计算机系:软件所非常强,软件所在学院夏令营前有自己办的夏令营,另外 MCG 组的王lm老师是南大 CV 最强的老师,NLP 组黄sj老师也比较强。人工智能学院:lamda(周zh组)非常强,主要是做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的, lamda 在学院夏令营前也有自己办的夏令营,lamda 一共两轮面试,第一轮学长面,第二轮报考老师面。注意拿了 lamda offer 后,还需要人工智能学院优营才能录取,南大的 com 非常强。软件学院:比 CS、AI 容易一些,纯就业型。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大没有直博,全是硕士,系统里可以报三个志愿,只能入一个,中科大是弱 com。还有入营中科大后会收到入营大礼包!!!计算机学院:入营歧视软件专业,我校计算机前5%可入,软件只能入1%,没有预推免。AI方向做数据挖掘的多,几乎没有做CV的(都在自动化系、电子系)。BDAA(陈eh组)很强,陈eh老师是杰青,组里还有刘q、连df两位优青,人好学术好。网络方向李xy(ACM / IEEE fellow)组很牛,组里张yy老师也是IEEE fellow,做智能感知的。另外计算机学院还有网红教授张l(逃)自动化系(10系):自动化系和电子系虽然同属信息学院,但招生是分开的,必须导师推荐才能入营,预推免有少量名额。CV 方向的张tz,查zj老师很强,都是优青+万引。电子系(6系):虽然叫电子系,其实很多老师是做人工智能的,大牛很多。何xn组(巨牛,30岁,2.2万引)非常强,何老师组里两位小老板也很强,王x(7k引)、冯fl(4k引),都是30岁出头。电子系AI方向还有吴f(院士候选人)、李hq、张yd等杰青,周wg、刘d、谢ht、王j等优青,实力非常强。大数据学院:就是计算机、自动化、电子的老师,一般科大本校喜欢拿大数据学院名额,所以外校入营难,没有预推免。网安学院:何xn的两个小老板都挂在网安学院,这里甚至还能找到潘建伟。软件学院:一共就几个保研招生名额,主要招考研。苏州研究院:比本部简单一些,值得一提的是,中科院计算所奇迹组的周sh老师(IEEE fellow,万引,医学影像大牛)全职来中科大,在这里招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学生(医学 CV 方向)。先研院:比本部简单一些。科学岛: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下辖的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招收CS学生,发中科大毕业证,入营点击就送,最容易上岸华五的地方。9 中国人民大学人大在中关村,位置好,学术强的老师大多在高瓴,强 com。人大信息和高瓴可以都报,也可以都入营。另外,据传言,第五轮学科评估人大计算机由B+升格为A,性价比大增。信息学院(王老吉):夏令营 4 月 20 号左右就开放报名了,然后愣是 6 月 29 才发入营名单,官网通告栏一直是王老吉奖学金获奖公示,绿群群友们天天去刷学院官网都等不到入营名单,故称为王老吉学院。王老吉招生人数少,之前入营也少,bar 很高(学硕卡 985 rk2 左右),但今年是海王营了。王老吉数据库方向比较强,无预推免。高瓴人工智能学院(加多宝):王老吉的 hxd 当然是加多宝了。高瓴的老师基本都是做 AI 的(偏信息检索、数据挖掘),没有什么比较差的,下限很高,都做学术。高瓴只有学硕和直博,都在夏令营招生,没有预推免,鸽子比较多,一般入营即 offer,学硕 bar 挺高,可能 985 2% 左右,直博低一些。文jr、徐j等老师都是 msra 过来的,IR 大牛,严r老师是北大王选所过来的,NLP 大牛,还有几个姚班毕业的 AP 也很强。高瓴最大的劣势就是人大这个 title 不够好了吧。10 其他学校的部分AI牛组我保研过程中了解到的其他学校的一些 AI 牛组(还有很多没列上来):南开大学程mm组(CV)、哈工大SCIR实验室(刘t组,NLP)、北航VR国重(CV)、厦门大学mac实验室(纪rr组,CV)、东南大学palm实验室(耿x组)、中山大学郑ws组(CV)、华科白x组(OCR)、上科大虞jy组(CV)、西湖大学李zq组(原自动化所大牛)、西湖大学张y组(NLP)、西湖大学蓝zz组(NLP、CV)、天大胡qh组(ML,给自家带带货)。结尾文书模板:文书模板计算机保研面试复习:计算机面试复习导师评价网后台数据库:导师评价保研期间真的非常非常焦虑,一开始有些中九夏令营我都没入,后来运气好,有幸入了 vipl 和清北,所以我觉得如果你想去哪个学校就大胆的尝试,好好准备,都有机会的,另外一定要有保底 offer。夏令营拿不了满意的 offer 是很正常的,因为 20% 的大佬会拿走 80% 的 offer,坚持到预推免就会容易很多,928之后,也有一些 offer 没发出去,包括清北都能捡,我写这篇文章这会已经 10 月多了,北大、计算所、自动化所部分老师还有名额,所以不用过分焦虑。保研期间,非常感谢家人、老师、学长学姐、朋友的帮助,大家保研有问题一定要多找人交流交流。大家有任何关于保研的问题,也欢迎咨询。这不是终点,而是一份对未来的邀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医美代理怎么加入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