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中资料退休时间以审批为准么日期以什么为准?

最近,遇到一个老同志跟我抱怨:自己明明到了退休年龄了,身份证上的年龄也对了。可是去办退休,愣是说档案年龄不到,不给办理!真是太气人了!我就问他了:“那你的档案年龄为啥不对啊?当年因为什么改的年龄啊?”老同志沉默了。那么,为什么有些人当年会改年龄呢?下面为您深度解析:国家为什么规定“退休以档案年龄而不是身份证年龄为准”呢?特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改年龄”现象大概在七八十年代,有一段时间是这样的:一种情况:机关或者企业老干部或者老职工退休的时候,允许一个孩子“接班儿”,但是有年龄限制。很多农村孩子,就是靠着这样的方式,接了爷爷或者父亲的班,成了吃“皇粮儿”的人,无关学历,无关能力。另一种情况:还有一段时间,一些单位的临时工、亦工亦农人员等可以转成所在单位的合同制工人,但是也有一定的年龄限制。第三种情况:有一些单位招工的时候也是有年龄限制,比如只招收18-23岁之间的。因为以上几种原因,为了应对招工,于是不同岁数的人就开始找关系改年龄。有的是改大,也有的是改小。因为那个时候无论是招工登记表还是户口本,全都是手写的纸质文本,是不存在现在的“联网”一说的。可以说,在那个年代,你写成几岁就是几岁,几乎难以佐证。由此造成了大量的人员,档案年龄与实际身份证年龄不一致。国家出台政策随着时间的推移,档案年龄跟身份证年龄不一致的现象暴露的越来越多。国家于1999年正式出台政策是这样规定的:“对职工出生时间的认定,实行居民身份证与职工档案相结合的办法。当本人身份证与档案记载的出生时间不一致时,以本人档案最先记载的出生时间为准。要加强对居民身份证和职工档案的管理,严禁随意更改职工出生时间和编造档案”。这个规定实际上是说,如果身份证记载的出生日期和档案记载不一致,以本人填写的最早的记载为准。为什么会规定以档案年龄为准呢?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一、因为档案材料是由组织部门专门管理的,属于保密管理的。被个人涂改的可能性比较小,哪怕是被涂改,也会留下痕迹。二、档案诞生时间要早于身份证。身份证诞生的时间比较晚,1984年才开始试点实行。由于身份证的出现时间比较靠后,且实行之初又是集中办理,手写录入,出现错误较多。反而在没有身份证之前已经工作的人员档案记载比较真实。三、前有因后有果,一切都是公平的当时把年龄改大了的,提前参加了工作,现在依照档案年龄,提前退休,理所应当。心理不平衡的主要是把年龄改小了的人。比如当年为了招工就业,把年龄改小了三岁。现在办退休时,依照身份证,已经到了退休年龄,但是档案年龄还差三岁,就不能办理退休。当时改了年龄,享受到了就业的好处,现在要退休了,自然就要为当时的弄虚作假付出代价,按照当时改小的年龄来办理退休。其实也是公平的。总而言之,当年因为历史原因,档案中出现了改年龄的现象。年龄改大了的,提前参加了工作,现在依照档案年龄提前退休,理所应当。年龄改小了的,也不必抱怨,既然当年改了年龄,享受了当时的招工就业优势,现在承担晚退休的结果,也算公平!
发布时间:2023-01-29 15:06
来源:鹤峰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作者:
字体:加大 减小按照鄂劳社函〔2002〕228号,鄂人社函〔2016〕407号文件规定:职工档案记载的出生时间与本人身份证不一致的,或者档案中有多个出生时间的,以档案中最早批准其参加工作的正式文书(如招工表、录用表、入伍政审表等)记载的出生时间为准。退休手续办理的时间是在达到退休条件的当月办理,并不精确到日,当月还需要缴费,从次月开始享受待遇。咨询电话:0718-5282136责任编辑:宋申玉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附件
相关文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退休时间以审批为准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