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瓶蜂蜜的质量相等从第一瓶取出四分之一千克从第二瓶取出四分之一剩下哪个牌子的蜂蜜最好无法确定理由?

点击标题下「蓝色微信名」可快速关注01. 进口产品的外包装或标签应当用中文准确标识产品信息基本案情:苏某某在重庆某超市购买了1箱新西兰进口的奇异果,产品外包装入库标签标示:“到货日期:2015年5月1日”,产品价格标签标示:“生产日期:2015年5月1日”。后苏某某再次在同一家超市购买了4箱新西兰进口的奇异果,外包装入库标签标示:“到货日期:2015年5月7日”,价格标签标示:"生产日期:2015年5月9日"。苏某某遂以超市未用中文正确标识产品生产日期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超市退还货款,并给予3倍价款赔偿。法院裁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二十七条之规定:“产品或者其包装上的标识必须真实,并符合下列要求:……(二)有中文标明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厂名和厂址;……(四)限期使用的产品,应当在显着位置清晰地标明生产日期和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涉案产品系经装箱包装进行销售的进口食用农产品,应当在外包装上用规范的中文准确、清晰的标识品名、产地、生产日期等法定内容。但涉案商品标识的到货日期早于生产日期,或者与生产日期相同,明显不符合生活常理,属于未明确、清晰标注生产日期的情形。该超市作为销售者虽然对涉案产品的入境检验检疫证明等进口手续进行了查验,但未能对存在明显遗漏中文标识的情形予以审查。同时,该超市在应当知晓产品生产日期的情况下,仍然在价格标签上错误标识生产日期,其行为已构成欺诈。人民法院遂判决该超市向苏某某退还货款,并给予3倍价款赔偿。02. 进口食品无中文标签的,消费者可要求10倍价款赔偿基本案情:2015年5月29日,刘某某在重庆某百货商场消费588元购得六瓶进口商品"XXX无醇含气复合果汁饮料",均无中文标识。刘某某以该六瓶饮料无中文标签,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为由提起诉讼,要求给予10倍价款赔偿。法院裁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七条规定:“进口的预包装食品、食品添加剂应当有中文标签;依法应当有说明书的,还应当有中文说明书。标签、说明书应当符合本法以及我国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并载明食品的原产地以及境内代理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预包装食品没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或者标签、说明书不符合本条规定的,不得进口。”本案刘某某举示的商品、购物小票和发票可以证明其所购的六瓶饮料无中文标签,该百货商场未举示充分证据证明刘某某所购商品在出售时即有中文标签,应认定刘某某的主张成立。该百货商场销售进口食品无中文标签的,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的规定的经营者销售明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的情形,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10倍价款的赔偿金。人民法院遂判决该百货商场向刘某某赔偿5880元。03.在相关国家标准未对产品质量等级作出规定的情况下,生产者自行在产品上标识质量等级的不构成欺诈基本案情:2013年9月14日周某在某副食经营部以298元/瓶的价格购买了两瓶由XXX酒庄有限公司生产的干红葡萄酒。葡萄酒瓶体包装上标注有“XXX酒庄产品质量等级”字样,并用箭头、字体、图形等的组合标识标明产品质量等级由低到高为“优选级”、“特选级”、“珍藏级”、“大师级”。周某认为涉诉葡萄酒的上述标识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属于欺骗、误导消费者的行为,遂起诉要求某副食经营部退还货款596元,并赔偿3倍价款1788元。法院裁判:《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标签通则》(GB7718-2011)第4.1.11.4条规定:“食品所执行的相应产品标准已经明确规定质量(品质)等级的,应标示质量(品质)等级”。我国关于葡萄酒的相关国家标准中并无有关葡萄酒质量(品质)等级的规定,涉诉葡萄酒的生产者在葡萄酒瓶体上标识产品质量等级的相关标识,系制定并施行企业产品质量管理的行为,并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涉诉葡萄酒瓶体上有关产品质量等级的标识,并不会欺骗、误导消费者,不属于虚假标注。人民法院遂判决驳回了周某的诉讼请求。04. 包装标识中的营养成分含量低于国标中该营养成分的使用量,不属于《食品安全法》中规定的影响食品安全的情形基本案情:2014年4月2日,强某某在某连锁店消费2.4元购买了1瓶450毫升的XXX橙汁饮料,该产品外包装上标明了营养成分表,该表最后一栏标有:项目维生素C,每份33.8毫克(经换算为75mg/kg),营养素参考值34%。强某某以《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14880-2012)中规定,维生素C在果蔬汁(肉)饮料(包括发酵型产品等)使用量的范围为250mg/kg-500mg/kg,涉案产品未达国家标准,属于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为由提起诉讼,要求退货并予以10倍价款赔偿。法院裁判:《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14880-2012)中第8条规定:"按照本标准使用的营养强化剂化合物来源应符合相应的质量规格要求。其中维生素C在果蔬汁(肉)饮料(包括发酵型产品等)使用量的范围为250mg/kg-500mg/kg……"该标准中营养强化剂的使用量,指的是在生产过程中允许的实际添加量,该使用量是考虑到所强化食品中营养素的本底含量、人群营养状况及食物消费情况等因素,根据风险评估的基本原则而综合确定的。鉴于不同的食品原料本底所含的各种营养素含量差异性较大,而且不同的营养素在产品生产和货架期的衰减、损失也不尽相同,因此强化的营养素在终产品中的实际含量可能高于或低于本标准规定的该营养强化剂的使用量。本案中,XXX橙汁饮料作为终产品,维生素C的实际含量低于该标准规定在生产过程中的使用量,并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规定的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人民法院遂驳回了强某某的诉讼请求。05. 生产者在无国家强制性标准时可就多个推荐性标准择一使用基本案情:覃某在某超市购买了由XXX枣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某品牌原枣67袋,该产品外包装上标注了“产品名称:某品牌原枣;配料:骏枣;产品种类:干制大红枣;质量等级:一等;产品标准代号:GB/T5835;保质期:12个月;食用方法:开袋即食、煲汤、煮粥、泡茶、做馅;生产者名称:XXX枣业有限公司;生产许可证号:QS652917020187……”。之后,覃某向法院提起诉讼,以该超市销售的涉案产品标注"开袋即食"和"保质期12个月"存在虚假宣传为由要求赔偿。某县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15年1月6日出具的证明上载明该品牌系列干制红枣,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的食品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进行生产,产品严格执行国家干制红枣的标准GB/T5835。产品生产工艺是:新鲜成熟红枣经过挑选、清洗、干燥、灭菌、包装等工艺制成的,无杂质可以开袋即食用的干枣。该公司已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该公司生产的干制红枣系列产品可以开袋即食。法院裁判:首先,涉讼产品系红枣类干果制品,目前我国对于此类产品无国家强制标准和行业标准,只有国家推荐性标准。按照我国标准化法之规定,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推荐性标准,国家鼓励企业自愿采用,该公司选择适用推荐标准GB/T5835-2009,并不违反法律规定。其次,GB/T5835-2009中没有开袋即食以及保质期的规定,涉讼红枣标注"开袋即食"、"保质期12个月"是否属于标注不当,应以是否达到开袋即食以及保质期12个月的质量要求来确定。免洗红枣是推荐性生产标准,开袋即食是食用方法,二者不能等同,其标注虽与推荐性生产标准不一致,但在有证据证明产品无质量问题且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时,不应认定生产者构成欺诈。人民法院遂判决驳回了覃某的诉讼请求。6.生产者对"复原果汁"既可标注"复原果汁"基本案情:2013年12月11日,张某在某商场购买了XXX饮料有限公司生产的250ML装的橙汁96瓶及1ML装的24盒,共计719.16元。该产品外包装上标明了“配料:水、浓缩橙汁;产品标准号:GB/T21731”等内容。张某以该橙汁未标注“复原果汁”为由提起诉讼,请求退还货款,并给予5倍价款赔偿。法院裁判:根据《饮料通则》(GB10789-2007)、《橙汁及橙汁饮料》(GB/T21731-2008)的相关规定,果汁分为“非复原果汁”和“复原果汁”。其中,“复原果汁”系在浓缩果汁(浆)或浓缩蔬菜汁(浆)中加入果汁(浆)或蔬菜汁(浆)浓缩时失去的等量的水,复原而成的制品。通过复原而成的果汁或蔬菜汁,实质上仍为水果(蔬菜)原汁,行业内也通称为100%果汁。《饮料通则》(GB10789-2007)对果汁类产品的标签规定“果汁饮料产品应标明(原)果汁含量”,而并未规定必须标明“复原果汁”。故对于复原果汁,生产者既可标注“复原果汁”,又可以标注“果汁”或者“100%果汁”,而并非必须标注“复原果汁”。生产者未在此类果汁的包装上标注“复原果汁”的,并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标示管理规定》等相关规定,不属于"标签不符合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的情形。人民法院遂判决驳回了张某的诉讼请求。07.预包装进口食品使用其本身并不包含的成份图案作为食品建议,未予以中文标示的构成欺诈基本案情:2014年5月10日,邓某在某商场购买了桂格即食枫糖燕麦片、桂格快熟燕麦片、桂格传统燕麦片、桂格即食原味燕麦片及桂格肉桂燕麦方脆等食品。上述食品均为预包装进口食品。其上述包装上分别印有蓝莓、草莓、苹果、刺玫等图案,并印有英文"SERVINGSUGGESTION"。但在中文标签的配料表中无蓝莓、草莓、苹果等相应说明,其中文标签的食用方法中载明:“只需加入热水或热牛奶即可成为一份方便美味的麦片,建议加盖闷2-3分钟口感更好,同时根据个人口味可加入蜂蜜或者果仁等,更营养更美味。”邓某以上述食品包装图案无中文标注构成欺诈为由提起诉讼,要求退货并予以3倍价款赔偿。法院裁判:一般而言,食品在包装图案、照片中使用其本身并不包含的成份,并同时在食用方法中以中文标注可以添加图片中的食材作为食用建议,该行为不构成欺诈。但如使用的该图案在该食品包装图案中没有中文标注的,则构成欺诈。本案诉争食品中的桂格肉桂燕麦方脆的包装上虽有英文SERVINGSUGGESTION字样,但并未用中文标明其包装图案仅是食用建议,其中文标签中的食用小贴士中亦未载明可加入果仁等。包装图案中的水果图案在其食品中并不存在,容易使消费者产生错误认识,并且基于此错误认识购买该商品,某商场销售该食品的手段系欺诈消费者的行为。人民法院遂判决该商场退还邓某货款,并予以3倍价款赔偿。08.包装饮用水系豁免强制标示营养标签的预包装食品,可以不标示营养成分基本案情:秦某在重庆某商店购买了720瓶XXX天然矿泉水。该产品外包装上除标注了特征性指标外,还标注了"PH值为7.25-7.8,呈天然弱碱性,均衡富含对人体有益的硒、锶等20多种常量及微量元素。天天饮用,健康长寿"等词句。秦某以该产品没有标明该20多种常量及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其占营养素参考值(NRV)的百分比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重庆某商店退还货款并给予5倍价款赔偿。法院裁判:《(GB28050-2011)问答》第十四条规定:“包装饮用水是指饮用天然矿泉水、饮用纯净水及其他饮用水,这类产品主要提供水分,基本不提供营养素,因此豁免强制标示营养标签。对于包装饮用水,依据相关标准标注产品的特征性指标,如偏硅酸、碘化物、硒、溶解性总固体含量以及主要阳离子(K+、Na+、Ca+、Mg2+)含量范围等,不作为营养信息。”XXX矿泉水包装上标明的20多种常量及微量元素,属于矿泉水的特征性指标而非营养信息,可以不予标示。因此,XXX矿泉水不存在违反食品安全标准的情形,人民法院遂判决驳回了秦某的诉讼请求。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09.法案|食品外包装不规范,不进行十倍赔偿基本案情:2015年3月,老徐在厦门一家超市购买了标注“某食品公司”经销的葡萄酒32瓶,共消费金额2997元。老徐购买上述葡萄酒后,认为该葡萄酒的标签标注不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立即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举报。随后,工商部门作出答复,认定上述食品标签上标注“配料:葡萄汁,微量二氧化硫”,未标注二氧化硫的具体含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相关规定,当事人的上述行为违反了《食品安全法》的规定,构成了销售标签不符合食品安全法规定的食品的违法事实。不过,鉴于当事人销售的上述食品是有合法来源的食品,案发后积极配合调查,及时下架上述食品。当事人的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工商部门对当事人不予行政处罚。起诉要求“退一赔十”近日,老徐将案涉葡萄酒的销售者与经销商都告上了法院,请求判令:超市退还其购物款2997元,食品公司承担连带责任;食品公司向其支付赔偿金29970元,超市承担连带责任。针对消费者的起诉,被告超市答辩说,其销售的产品经过国家相关部门检验合格,质量没有问题,销售也不存在问题,不应承担责任。食品公司认为,该案涉葡萄酒符合我国食品卫生要求。食品标签标识轻微瑕疵不等于食品安全问题,十倍惩罚性赔偿请求并不是适用标签标识瑕疵的法律后果。退还货款不用赔偿。近日,集美区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要求超市退还货款2997元,但驳回了老徐要求支付十倍赔偿金的诉求。法官分析认为,超市作为产品销售者,未能验明产品合格证明和其他标识,对于外包装成分标识违反了国家强制性标准的案涉产品进行上架销售,存在过错,消费者要求退还货款2997元的诉讼请求,合法有据。但是,本案产品外包装标签虽然不规范,但不影响食品安全,也没有对消费者造成误导。案涉产品的外包装不规范的情形并不属于食品安全问题。因此,老徐要求被告支付十倍赔偿金的诉讼请求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法院不予支持。10.买韩国午餐肉无中文标签获三倍赔偿基本案情2015年10月25日,陈某到位于沈阳市和平区西塔附近的某小型超市购买了其销售的单价为220元一盒的“白雪午餐肉”综合礼盒2盒,单价为200元一盒的“清岸园午餐肉”高级礼盒3盒,共消费1040元。到家后,陈某发现购买的这些都属于韩国进口食品,却都没有中文标签。陈某于是起诉至沈阳市和平区人民法院,要求被告超市给予退货返款并10倍赔偿。法官说法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第97条之规定,“进口的预包装食品、食品添加剂应当有中文标签;依法应当有说明书的,还应当有中文说明书。标签、说明书应当符合本法以及我国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并载明食品的原产地以及境内代理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预包装食品没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或者标签、说明书不符合本条规定的,不得进口。”根据食品安全法第148条第2款之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10倍或者损失3倍的赔偿金。”经法院调解,双方达成一致,由被告超市为原告办理退货,并给予原告所支付价款的3倍赔偿。沈阳市和平区人民法院法官王金利提醒广大消费者,购买的进口预包装食品、食品添加剂必须有中文标签,否则即视为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消费者可以据此主张索赔。11.超市遭遇“职业打假人”拒付十倍赔偿基本案情3月18日,防城港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开庭审理了一起“职业打假人”诉超市侵犯消费者知情权案。2015年年7月,叶某在广西防城港某超市内购买了牛奶片和茶叶。随后,其以所购买的牛奶片配方中未标示反式脂肪酸含量,以及茶叶预包装标签未标示食品配料表为由,将超市告上法院,请求法院判令超市返还购物货款338元及支付货款十倍赔偿金3380元。2015年11月,防城区人民法院对该案做出一审判决。该院经审理查明,2015年7月5日,叶某在防城港市某商贸有限公司防城分公司超市购买了270元的“BBRED点点龙牛奶片”,以及68元的“泰和老人茶”。在使用过程中,叶某发现其所购买牛奶片的配料里显示使用了氢化油但不标示反式脂肪酸的含量,以及茶叶预包装未标注配料表。叶某以牛奶片及茶叶存在上述问题,属于不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为由,将防城港市某商贸公司及其防城分公司起诉至防城区人民法院。一审法院其一,涉案牛奶片是否可在国内销售及其成份含量是否符合我国食品法律规定,其在进口时已经由国家相关职能部门予以核定。纵使该货物部分成分含量标注与国家公布的规定有差异,也不能认定其就是违反国家法律规定。其二、涉案茶叶属于单一配料的预包装食品,应依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配料问题》(GB7718-2011)标准进行预包装,但被告防城港市某商贸公司及其防城分公司却仍使用2004年的国家标准,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后经查明,被告在销售涉案茶叶时已尽到相应的查验等义务,不存在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仍进行销售的行为。基于上述理由,一审法院判决被告退还原告红茶货款68元;原告退还被告涉案红茶;驳回原告其他诉讼请求。叶某叶某在上诉过程中表示,被上诉人防城港市某商贸公司及其防城分公司未能举证证明牛奶片为进口食品及来源的合法性,一审法院认定涉案牛奶片为来源合法的进口食品错误。即使牛奶片来源合法也明显不符合我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而且被上诉人也并没有提供任何证据证明其在销售不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茶叶时,已经尽到法定查验等义务。叶某认为,根据《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法院应支持自己对于超市惩罚性赔偿的要求,请求防城港中院撤销一审判决,支持自己的全部请求。被上诉人某商贸公司及其防城分公司辩称买家叶某以“职业打假人”身份不止一次从公司下属超市购买标示不合格商品索取高额赔偿。叶某的行为假借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该买卖合同应视为无效。对于叶某所提出的上诉事实与理由,被上诉人已经在一审过程中提供证据证明牛奶片为进口食品,符合进口商品法律规定。此外,被上诉人在进货及销售时已尽到相应查验义务,不存在明知行为,并且配料表不符合标准不代表其属于不安全食品。上诉人叶某所要求的十倍赔偿,前提是该货物对消费者已经造成损失,但叶某不属于消费者、不存在损失。本案经开庭审理,双方不同意当庭调解,法庭宣布待合议庭合议后择日宣判。12.买到“问题食品”为何他不能获赔10倍?进口葡萄酒标志不全消费者要求10倍赔偿基本案情消费者林先生在商场购买了11瓶进口葡萄酒,发现标签标志有问题,未标注原料中各种配料的净含量和比例,遂将该商场诉至法院,并请求10倍赔偿。去年4月8日下午1时许,林先生在市区沃尔玛购买了三款750ML的进口葡萄酒共11瓶,共计货款2778元。回家后,林先生拿出这几瓶葡萄酒,却发现上面的标志都有问题。“产品标志没有注明各种原料的比例,不符合《食品安全法》和《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的规定。”林先生说拿着购物小票,找商场协商赔偿未果,便将其告上法庭,要求退货并索取10倍赔偿。对于林先生的起诉,该商场拿出相关证明,表明葡萄酒已取得《出入境检验检疫卫生证书》(以下简称卫生证书)和《海关进口货物报关单》(以下简称报关单)。“其中,卫生证书中清晰载明,该批葡萄酒符合我国食品卫生要求。”商场方面表示,涉案葡萄酒不存在任何食品安全问题,依法可以在市场上流通销售。诉求被法院驳回双方分别退货退款法院审理后认为,商场向林先生销售的葡萄酒仅标注原料的种类,而未标注原料中各种配料的净含量和比例,确实不符合《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影响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对其放心食用造成顾虑,因此,林先生要求退货理由正当,可以支持。但本案中,涉案葡萄酒的进货渠道合法正当,经检验合格,并有卫生许可,不存在假冒伪劣情况,也不存在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的情况,并不属于产品缺陷和质量瑕疵。去年8月10日,市法院作出判决,判处商场退还货款,林先生退还所购的葡萄酒。林先生不服判决,上诉至泉州中院。近日,泉州中院审理后,维持了原审判决。【法官释法】关键看食品是否安全消费者应合理维权同样是关于商场销售产品出现问题,去年1月17日,男子熊某和万某购买了10包鳕鱼片,并发现其中9包鳕鱼片过期。两人将商场诉至法院,要求10倍赔偿。最终,经法院调解,两位消费者的诉求依法得到了支持。这两起相似案件,法院给出了截然不同的处理方案,原因何在?对此,法官进行了释法。“关键在于产品是否存在食品安全问题。”法官表示,违反食品安全法,造成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10倍的赔偿金,而对于质量没有瑕疵的商品或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标注不详的,应由相关行政部门责令整改或者进行处罚。法官介绍,之前的过期鳕鱼片事件,商场销售超过保质期产品,被认定为销售不符合食品卫生安全标准的食品,适用10倍赔偿。而本案的涉案葡萄酒经检验合格,渠道来源正规,并不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同时,并无从考究商场是否明知案涉葡萄酒标注不详而仍然销售。林先生要求给予“10倍赔偿”,属过度维权。法官表示,食品安全关乎大众健康,商场应对于商品的来源渠道进行审查和验货,提高商品的销售质量。同时,鼓励消费者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利,但应该理性消费,合理维权。13.食品包装没有中文标示,商场被判十倍赔偿商场销售的进口食品包装没有中文标识,属于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起诉商家要求十倍赔偿。近日,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人民法院审结此案,判决支持消费者阿华(化名)的诉讼请求。2014年10月,阿华在某商场购买6瓶“南非狮子山紫标干红”进口红葡萄酒、4瓶“南非狮子山美乐干红”葡萄酒和3包进口巧克力,合计价款1470元。后阿华发现,她所购买的葡萄酒和巧克力的包装上没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也看不到产品原料、厂名、厂址、生产许可证等信息,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商场退还商品总价款1470元,并支付该价款10倍的赔偿金14700元。庭审中,商场对阿华所提交的实物(红酒2瓶、巧克力1盒)不确认是由其经营的商场售卖。阿华向法庭提供了一份视频资料作为证据,证明所购商品是在被告商场购买的。商场提出视频资料是阿华伪造的,但未能提供证据证实其主张。法院审理认为,涉案商品没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属于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商场否认阿华所提交的实物是由其售卖,但未能提供证据证实,商场应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因此,阿华要求商场返还货款1470元,并支付该价款10倍的赔偿金14700元合法合理,法院予以支持。14.生产标准废止后仍使用,理应十倍赔偿案情2014年4月11日,李某在华联超市购买了伊势鸡蛋60枚装礼盒2盒,共计花费176元。该鸡蛋的产品外包装上记载如下内容:伊势鸡蛋的生产日期为20140318,产品执行标准为NY5039-2005。后李某发现该鸡蛋标注为无公害鸡蛋,但商品包装上注明的产品执行标准“NY5039-2005”已于2014年1月1日起停止实施,故诉至法院要求华联超市给付十倍赔偿。华联超市不同意李某的诉讼请求。据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963号》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我部对无公害食品标准进行了清理,决定废止《无公害食品葱蒜类蔬菜》等132项无公害食品农业行业标准,此132项标准自2014年1月1日起停止施行。废止标准包括:……,89NY5039-2005无公害食品鲜禽蛋。因鸡蛋已被食用、无法退还,最终法院判决华联超市给付李某赔偿款1760元。法官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下列活动,应当遵守本法:供食用的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以下称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遵守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规定。但是,制定有关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标准、公布食用农产品安全有关信息,应当遵守本法的有关规定。”同时第九十六条第一款规定:“违反本法规定,造成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本案中,李某自华联超市购买鸡蛋,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形成食品买卖法律关系。李某购买的伊势鸡蛋生产日期写明是20140318,该日期通常理解为生产日期是2014年3月18日。由于鸡蛋的生产日期为2014年3月18日,但该涉案鸡蛋采用的生产标准89NY5039-2005无公害食品鲜禽蛋,已经在2014年1月1日予以废止,因此该涉案鸡蛋属于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故华联超市作为销售者应当支付李某价款十倍的赔偿金。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已于2015年4月24日修订,新法于2015年10月1日开始实施。新法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消费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损失,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损失。接到消费者赔偿要求的生产经营者,应当实行首负责任制,先行赔付,不得推诿;属于生产者责任的,经营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属于经营者责任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经营者追偿。”这表明,对于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销售者既可以向生产者主张权利,又可以向销售者主张权利。实践中,销售者可以基于维权的便捷性、义务主体的赔付能力等情况任意选择先行赔付的主体。新的食品安全法,更是从法律的层面确定了生产者的首负责任制,从而避免生产者与销售者之间以自身不存在责任为由互相推诿,损害消费者的权利。15.营养标识不合规,“质量合格”也要赔十倍基本案情2013年6月29日,殷某在永辉超市Y分店购买了兰博基尼玛琪朵奶茶450毫升共14瓶,生产日期为2013年1月20日,售出单价5.5元,兰博基尼摩卡咖啡饮料450毫升共25瓶,生产日期为2013年1月21日,售出单价5.5元,共计214.5元。永辉超市给殷某开具了购物小票。2013年8月1日,工商行政管理局对永辉超市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处罚决定载明永辉超市“于2013年4月27日至2013年5月17日期间以每瓶4.9元的价格购进450毫升装兰博基尼玛琪朵奶茶75瓶,购进450毫升装兰博基尼摩卡咖啡饮料105瓶,并以每瓶5.5元的价格在其经营场所内进行销售……上述两种产品配料表中均标示配料中含有‘氢化植物油’的成分,但未依据《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2011第4.4的规定在产品营养成分表内标示‘反式脂肪(酸)’的含量……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二条第一款第(九)项的规定,属于经营标签不符合规定的预包装食品的行为”。据此,殷某认为其所购买的商品存在严重的瑕疵,诉至法院,要求超市十倍赔偿其损失。永辉超市辩称,该产品有涉案饮料厂家的资质及检测报告,证明产品来源合法,质量合格,超市已经尽到审查义务,是否标注反式脂肪酸含量不是超市审查范围。经审理,法院认为永辉超市Y分店所售出的以上两种商品未按照《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2011第4.4条之规定在产品营养成分表内表示“反式脂肪(酸)”的含量,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二条第一款第(九)项之规定,且永辉超市因销售该两类商品被工商局予以行政处罚。故殷某要求永辉超市赔偿十倍赔偿金并退回不合格商品的诉讼请求于法有据,法院予以支持。永辉超市提供的产品检测合格证书只能证明产品的质量合格,但不能证明产品的标示问题,法院不予采信。法官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二十条规定,“食品安全标准应当包括下列内容:…(四)对与食品安全、营养有关的标签、标识、说明书的要求;…”第二十八条规定,“禁止生产经营下列食品:……(十一)其他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者要求的食品。”第四十二条规定“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当有标签。标签应当标明下列事项:……(九)法律、法规或者食品安全标准规定必须标明的其他事项。”实践中,对于销售者而言,其承担十倍赔偿责任的条件是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即客观方面销售者销售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主观方面销售者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而销售。一般情况,对于销售者的销售行为,消费者可以通过购物小票等销售凭证来举证证明;但对于“明知”,则应根据实际情况依法分配举证责任。因为“明知”包括知道和应当知道,知道需要消费者依据证据来证明,而应当知道则应主要依据相关规定来推定。作为食品销售者,应当熟知食品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只要其经营的食品违反了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无论其在主观上是否存在故意,无论其是否了解相关食品安全法规的规定,只要其经营的食品违反了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都应当推定其明知。16.销售过期食品,职业打假也可索十倍案情沈某是专业“打假”人士,其于2012年9月发现乐购公司销售过期产品。于是,沈某就在乐购公司处购买了生产日期为2012年7月3日的“得利斯”牌珍香梅花肉30袋,保质期为60天,每袋价格为17.5元,购买价格为455元。同时还购买了生产日期为2012年7月4日的保质期为60天的“得利斯”牌牛肉火腿9根,每根单价为19.9元,价值为179.1元。沈某共计花费634.1元购买了上述两种商品。买完商品后,沈某立即到工商行政管理局投诉。工商行政管理局接到举报后,于2013年1月10日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认为乐购公司于2012年9月2日在其经营场所内所销售的“得利斯”牌牛肉火腿及“得利斯”牌珍香梅花肉均超过保质期,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八条第(八)项“经营超过保质期的食品”的规定,对乐购公司处以没收违法所得130.5元及罚款20000元的行政处罚。沈某在知悉乐购公司接受了上述行政处罚后,就以此为依据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十倍赔偿。乐购公司辩称:沈某购买数量巨大的火腿肠脱离了消费行为。普通消费者很少购买数量如此巨大的火腿肠,而且沈某未能提供食用产品以后所受到的伤害证据,故其主张十倍赔偿不符合相关的法律要件。法院审理后认为,食品生产经营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沈某于乐购公司处购买的“得利斯”牌珍香梅花肉、得利斯”牌牛肉火腿均已过期,且已经工商部门进行行政处罚,可以认定乐购公司销售的上述食品不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知假买假的行为并不影响其权利的主张,乐购公司应当承担十倍赔偿责任。法官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二十条规定,“食品安全标准应当包括下列内容:…(四)对与食品安全、营养有关的标签、标识、说明书的要求;…”第二十八条规定,“禁止生产经营下列食品:…(八)超过保质期的食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食品药品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条规定:“因食品、药品质量问题发生纠纷,购买者向生产者、销售者主张权利,生产者、销售者以购买者明知食品、药品存在质量问题而仍然购买为由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案中,乐购公司销售的涉案产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是确定无疑的,关键是沈某知假买假的行为是否可以得到支持。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食品药品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条的规定,因食品质量出现问题,即便知假买假,法院也会予以支持。因此,乐购公司的抗辩并未得到法院支持。消费者购买到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不论其购买时是否明知食品不符合安全标准,法院都应当支持其十倍赔偿的要求。只有让知假买假者仍可以索要十倍赔偿,依法合理降低司法证明标准,才能帮助消费者走出维权窘境,鼓励消费者维权的热忱和意愿。此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食品药品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四条规定:“食品、药品生产者、销售者提供给消费者的食品或者药品的赠品发生质量安全问题,造成消费者损害,消费者主张权利,生产者、销售者以消费者未对赠品支付对价为由进行免责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第十五条规定:“生产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向生产者、销售者主张支付价款十倍赔偿金或者依照法律规定的其他赔偿标准要求赔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这说明在食品、药品纠纷中,“赠品”不是销售者的免责借口,且消费者即便人身权益未受损,也可以索赔十倍。17.销售者已尽审查义务,有权拒赔十倍案情2009年12月,刘某在沃尔玛X分店购买了五盒“金日牌西洋参片”,每盒单价339元,共计支付1695元。该产品外包装中载明:品名西洋参片,成分西洋参,炮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产品批号090808,厦门金日制药有限公司出品,产品外包装底加贴“QS质量安全”标识。购买后,刘某自己食用一盒,另外四盒送与他人。其在食用后被告知,西洋参是中药,不能作为普通食品食用。因此,刘某以上述产品外包装标注的制作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违反卫生部下发的《卫生部关于普通食品中有关原料问题的批复》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关于西洋参不得用于普通食品原料的相应规定,将沃尔玛X分店诉至法院,要求十倍赔偿其损失。沃尔玛X分店辩称:其作为经营者对所售产品的相关信息已尽到相应的审查义务,不存在主观欺诈的故意。《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不属于调整合同关系的法律规范,涉案产品是否符合安全标准,应当由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认定,不属于民事案件的审理范围。同时,沃尔玛X分店提供了2009年8月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报告,该报告载明“金日牌西洋参片”的检验结论为符合《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标准》和《西洋参片(饮片)》的相应要求。法院经审理查明,2002年2月卫生部作出《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载明:申报保健食品中含有动植物物品(或原料)的,动植物物品(或原料)总个数不得超过14个。如使用附件1之外的动植物物品(或原料),个数不得超过4个;使用附件1和附件2之外的动植物物品(或原料),个数不得超过1个,且该物品(或原料)应参照《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GB15193.1-1994)中对食品新资源和新资源食品的有关要求进行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该文件附件2中载明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包括西洋参。2009年7月,卫生部作出《关于普通食品中有关原料问题的批复》,其中载明:(卫法监发[2002]51号)规定的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中所列物品及冬虫夏草目前均不得作为普通食品原料使用。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因此,刘某要求沃尔玛X分店承担赔偿责任的法定构成要件并不具备,法院最终驳回刘某的诉讼请求。法官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同时《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第五条规定:“销售者必须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审验供货商的经营资格,验明产品合格证明和产品标识,并建立产品进货台账,如实记录产品名称、规格、数量、供货商及其联系方式、进货时间等内容。从事产品批发业务的销售企业应当建立产品销售台账,如实记录批发的产品品种、规格、数量、流向等内容。在产品集中交易场所销售自制产品的生产企业应当比照从事产品批发业务的销售企业的规定,履行建立产品销售台账的义务。进货台账和销售台账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销售者应当向供货商按照产品生产批次索要符合法定条件的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或者由供货商签字或者盖章的检验报告复印件,不能提供检验报告或者检验报告复印件的产品,不得销售。”即销售者不能销售明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产品,否则将承担十倍赔偿责任。而是否“明知”,可以通过销售者的进货检查验收流程判断其是否尽到审查义务。本案中,尽管涉案产品包含西洋参成份,但根据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规范性文件,西洋参作为保健食品附件组成名单,并不属于需要另行进行毒性试验的药物名称。同时,食品成分是否已经进行毒性试验并非经营者承担赔偿责任的法定条件,刘某主张赔偿损失的请求权基础不能成立。而由于QS质量安全标识是指产品符合食品质量安全的有效凭证,因涉案产品已经存有上述标识,说明沃尔玛公司履行了形式上的食品安全审查义务,不存在明知伪劣食品而予以销售的主观过错。此外,对经营者是否“明知”的问题,应当采取客观判断标准,主要从两方面判断:一是审核经营者在进货过程中是否依法建立进货查验记录、履行查验义务,主要是审核经营者是否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量、保质期、供货者名称、进货日期等内容;二是审核经营者在销售过程中是否履行了应尽的注意义务,即一个理智经营者应具备的谨慎、勤勉的标准。如果经营者能够提供进货查验记录且同时提供证据证明自身已经在销售环节中尽到了注意义务,则可以认定经营者已经尽到谨慎义务,反之可以推定经营者对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存在“明知”的过错。18.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进口食品可“十倍”赔偿案情张某花费837元在某连锁公司购买某品牌保健营养品,买的时候,商家称:进口产品,检疫检验证书齐全,效果“杠杠的”,但吃了一段时间后感觉没有什么疗效。经权威部门检测,发现产品中含有食品中明令不可以添加的“硬脂酸镁”成分,属于不合格食品。索赔无果,张某一怒之下,起诉至法院,要求十倍赔偿。商家却称,张某所购食品属于进口产品,已经检验检疫机构检验合格,属于安全食品。法院经审理后支持了张先生十倍赔偿请求。法官说法依据相关国家标准,硬脂酸镁不能在涉案食品中使用,涉案食品应认定为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虽然涉案进口食品经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检验合格,检验合格并不能证明进口食品一定是安全食品,消费者若有证据证实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仍应认定为不安全食品。19.“知假买假”法院不支持十倍赔偿案情2015年7月20日,原告谭某浩在被告东莞市嘉荣超市有限公司石碣嘉荣购物商场购买了包装燕窝(海南)一盒1393元,包装燕窝(马来西亚进口)一盒,2683元,共4076元,并开具发票。该两盒燕窝系第三人在被告处租赁场地进行销售,并由被告代收银。原告主张包装燕窝(海南)存在以下问题:经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网站上查询后,所谓的生产证号只是药品企业的编号,而非生产证号;没有食品QS认证;没有保健食品标志。原告主张包装燕窝(马来西亚进口)属于“三无”产品,没有生产地址、进口标签、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信息,是不符合食品安全的食品。第三人为证明案涉两盒燕窝不存在质量问题,提交广东乐陶陶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15年1月9日出具的《检验报告书》,证明包装燕窝(海南)经过质量检测符合适用标准。对于包装燕窝(马来西亚进口),提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口货物报关单》等材料,证明第三人销售给原告的燕窝是通过合法渠道进口的。另外除了本案,原告在市第一人民法院还起诉了9个案件,均以自用为由购买,购买的商品主要是燕窝、茶叶或花胶,起诉理由基本相同;另原告于2015年8月12日至8月16日期间,几乎每天都去东莞市嘉荣超市有限公司万江华南摩尔店购买花胶。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判决被告东莞市嘉荣超市有限公司、东莞市嘉荣超市有限公司石碣嘉荣购物商场返还原告谭某浩货款2683元,驳回原告谭某浩的其他诉讼请求。法官说法本案属于近年出现较多的知假买假的情况,如何判断是否属于知假买假的情况,知假买假是否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以营利为目的专门购买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而获得“十倍价款赔偿”的行为是否符合我国《食品安全法》的法律价值和立法精神等问题,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处理方法,有待进一步探讨。知假买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为消费者维权来净化市场,但以营利为目的的知假买假已经脱离了其原本的意义,应当区别处理。根据原告的起诉情况,原告购买的商品主要是燕窝、茶叶或花胶,起诉理由基本相同;另原告于2015年8月12日至8月16日期间,几乎每天都去东莞市嘉荣超市有限公司万江华南摩尔店购买花胶,一而再在相同商店购买同类商品,原告的消费习惯不符合一般消费者自用的情形,法院倾向于认为原告的消费行为以营利为目的的可能性较大,法院认为,以营利为目的专门购买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而获得“十倍价款赔偿”的行为与我国《食品安全法》的法律价值和立法精神不符合,故原告主张被告支付十倍赔偿40790元,法院不予支持。20.进口食品标识、成分等不清晰可据情况获得十倍赔偿案情2015年8月15日,原告成某满在万和广场购买价值1497.6元的葡萄干、蓝莓、蓝莓干、干红葡萄酒、草莓味牛奶、樱桃红香槟等商品,葡萄干、蓝莓、蓝莓干和草莓味牛奶的预包装食品标签上没有载明境内经销商,干红葡萄酒和时尚女孩樱桃红香槟的原料标签没有标明二氧化硫的含量。原告认为该商品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要求被告东莞市万和贸易有限公司购物广场以及东莞市万和贸易有限公司返还价款并支付价款10倍的赔偿金,原告起诉至法院,请求判如所请。法院判决两被告向原告成某满返还货款人民币1497.6元,向原告成某满支付赔偿金14976元。一审判决生效。法官说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二十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食品安全标准应当包括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同款第四项规定,食品安全标准应包括对食品安全、营养有关的标签、标识、说明书的要求。以及第六十六条的规定“进口的预包装食品应当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标签、说明书应当符合本法以及我国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载明食品的原产地以及境内代理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预包装食品没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或者标签、说明书不符合本条规定的,不得进口。”本案中,被告销售的干红葡萄酒和樱桃红香槟均没有标识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硫的用量,葡萄干、蓝莓干和蓝莓食品以及草莓味牛奶没有载明境内代理商的中文标签,上述商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又依据上述法律第九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销售明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被告作为一家大型超市的经营者,在销售商品前应对商品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进行辨认,现其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应向消费者返还商品价款,并支付十倍价款的赔偿金。21.面包未标注联系电话、贮存条件等事项,店主受罚事情源于消费者的一次投诉。一名消费者在周某的副食店内购买了一个面包,感觉标签打印较可疑,便向市场监管局进行投诉。执法人员细看之下,该面包标签上,消费者平常关注较多的厂名厂址生产日期都有标注,且未超过保质期。但却未标注联系电话、贮存条件等事项。执法人员向周某解释,2015年10月1日新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六十七条明确规定:“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当有标签。标签应当标明下列事项:(一)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二)成分或者配料表;(三)生产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四)保质期;(五)产品标准代号;(六)贮存条件;(七)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国家标准中的通用名称;(八)生产许可证编号;(九)法律、法规或者食品安全标准规定应当标明的其他事项”。周某的行为违反了该规定,属于销售标签不合格的预包装食品。这种预包装食品如果存在问题,很难追溯源头和及时联系厂商,存在极大的隐患。执法人员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没收了标签不合格的预包装食品并进行了相应处罚。周某为自己对《食品安全法》认识不足导致了违法行为的发生深感自责,主动配合处理并进行了整改。温馨提示:食品标签是指在食品包装容器上或食品包装物上的附签、吊牌、文字、图形、符号等说明物。内容真实完整的食品标签可以准确地向消费者传递该食品的质量特性、安全特性以及食用、饮用方法等信息,是保护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的重要体现。在食品流通量较大的节假日,经营者往往容易疏于对店内预包装食品的严格把关,消费者在购买预包装食品时注意,标签应当标明食品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成分或者配料表;生产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保质期;产品标准代号;贮存条件;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国家标准中的通用名称;生产许可证编号等一系列事项。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其标签还应当标明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含量。22.购买过期耗油,超市赔付1000元案件沈阳的王先生花15.5元购买一瓶蚝油,结果发现已经过期三个多月。王先生将超市起诉到法院,要求其退货并赔偿1000元。2月21日,于洪区人民法院公布判决,因经销过期商品,超市被判退货赔偿1000元。原告去年8月6日,王先生把购买的蚝油拿回家后,才发现蚝油生产日期为2014年4月23日,保质期为12个月。也就是说,这瓶蚝油已经过期三个多月了。王先生找到超市要求退货赔偿,遭到了超市方面的拒绝,超市方面称没有销售这批次蚝油。随后,王先生将超市起诉到了于洪区人民法院,要求超市退货并赔偿1000元。被告超市表示作为销售商在进货时已对供货商及商品履行了必要的审查义务,所售商品不存在质量问题及任何安全隐患。另外,商品都有合格证,并没有给王先生造成任何损害,不能因为商品标识有瑕疵就要十倍赔偿。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消费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损失,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损失。接到消费者赔偿要求的生产经营者,应当实行首负责任制,先行赔付,不得推诿;属于生产者责任的,经营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属于经营者责任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经营者追偿。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但是,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存在不影响食品安全且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的瑕疵除外。”于洪区人民法院审理认为,王先生在超市购买商品,其行为属于消费行为,其合法权益受到法律保护。王先生购买的蚝油已超过保质期,因此其要求超市退货及承担赔偿责任1000元的诉讼请求,法院予以支持。23.超限量加入食品添加剂行为的刑法评价裁判要旨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加入国家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但超出允许使用的范围或超过允许的最大使用量或残留量,有危害食品安全的风险或造成严重后果的,应以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定罪处罚。案情被告人田井伟系经营流动烧烤摊的小贩,其经常在被告人谭亚琼处购买调味品。2014年9月,谭亚琼向田井伟推荐亚硝酸钠,称此调料可以增色,并建议田井伟在烧烤中使用此调料,田井伟遂购买了一包亚硝酸钠。2014年10月4日,田井伟在腌制烧烤备用的鸡腿时将购得的亚硝酸钠取出部分用水稀释后加入腌制的鸡腿中,并于次日将腌制过的鸡腿进行烧烤后出售。被害人马宇涵等8人食用后,先后出现中毒症状并被送往医院救治。马宇涵经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抢救无效死亡,经法医学鉴定,马宇涵系亚硝酸盐中毒致多器官损害死亡。经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田井伟自行腌制并烤制的鸡腿中,亚硝酸盐含量达85.2mg/kg;经相关医院确诊,马宇涵等8名食用人均为亚硝酸盐中毒。裁判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田井伟违反国家食品安全管理法规,违反食品安全标准,超范围滥用食品添加剂亚硝酸钠,造成一人死亡、多人中毒的严重后果,其行为已触犯刑律,构成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被告人谭亚琼明知田井伟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而向其推荐和提供食品添加剂亚硝酸钠,与田井伟构成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的共犯。公诉机关指控罪名有误,予以变更。在共同犯罪中,田井伟购买亚硝酸钠后不按使用说明、不计后果,超限量添加到腌制的鸡腿中,经烧烤后向市民出售,致被害人马宇涵食用后经医治无效死亡及多人食用后中毒的特别严重后果,系本案主犯;谭亚琼向田井伟推荐并销售食品添加剂亚硝酸钠,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系本案从犯。最终判决被告人田井伟犯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判处有期徒刑八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万元;被告人谭亚琼犯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000元。判决后,被告人没有上诉,检察机关也没有抗诉,现判决已生效。本案直接牵涉刑法中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和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两个罪名的区别。公诉机关指控的罪名是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而生效判决改变了指控罪名,以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对被告人定罪处罚。理由如下:首先,根据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以下简称《标准》)的规定,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食品安全标准是强制执行的标准,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毒素、重金属等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规定均属于食品安全标准的内容。《标准》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使用范围以及最大使用量或残留量,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加入的食品添加剂超出该标准允许使用的品种,或者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加入的食品添加剂超过了使用范围或使用限量,就应认定为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不在该标准所列食品添加剂品种范围之内的,属于禁止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的物质,若所添加的物质不在标准所列品种范围之内,又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则应认定为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其次,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和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属于包含关系,凡是有毒、有害的食品,必然属于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但是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不一定是有毒、有害的食品。根据《标准》,亚硝酸钠的确属于国家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用于熏、烧、烤肉类时,其最大使用量为0.15g/kg,残留量要求≦30mg/kg,而本案中,“毒鸡腿”的亚硝酸钠含量达到了85.2mg/kg,显然属于超过使用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应以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论处。再次,就本案而言,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于2012年5月28日下发的“2012年第10号公告”,虽然明令禁止餐饮服务单位采购、贮存、使用食品添加剂亚硝酸盐(亚硝酸钠、亚硝酸钾),但亚硝酸钠本身的属性仍属于食品添加剂,而不属于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中所规定的“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被告人田井伟在腌制鸡腿时加入亚硝酸钠,没有超出《标准》对该添加剂使用范围的规定,但其在腌制鸡腿过程中超限量添加亚硝酸钠,违反食品安全标准,并造成一人死亡、多人住院治疗的特别严重后果,其行为符合刑法第一百四十三条关于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的构成要件。被告人谭亚琼长期经营食品调味品,对于亚硝酸钠的使用方法与限量较为清楚,其在明知田井伟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的情况下,向田井伟推荐和提供食品添加剂亚硝酸钠,故对其在宣告缓刑的同时判令禁止其在缓刑考验期内从事与食品相关的经营活动。24.主观存在获取高额赔偿款的食品标签案件,法院不支持十倍赔偿基本案情一消费者网购12瓶玛咖片,发现该商品标签不当,遂在再次购买150瓶后向商家提出十倍赔偿要求。近日,江西省赣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这起网络购物合同纠纷案,消费者李某第二次购买的150瓶玛咖片未获十倍赔偿。消费者李某通过天猫购物平台以每瓶188元的价格向云南某公司分两次分别购入玛咖片12瓶和150瓶。之后,李某以该产品属于新资源食品,违反卫生部《关于批准玛咖粉作为新资源食品的公告》(2011年第13号),未标注婴幼儿、哺乳期妇女、孕妇不宜食用以及食用限量为由,诉至法院,依据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的规定,主张云南公司对其支付价款给予十倍赔偿。经查,李某已消费2瓶,期间,拒收云南公司向其更换的符合标签要求的相同产品162瓶。一审法院判决后,李某不服,上诉至赣州中院。法官说法赣州中院二审认为,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食品安全标准应当包括实质和形式标准要求。涉案产品含有新食品原料玛咖成分,卫生部2011年第13号公告明确要求,应当标注不适宜使用人群和食用限量,但涉案产品并未标注。该标注缺失应认定为标签不当,对不适宜食用消费者可能会造成健康危害。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的规定,李某十倍赔偿请求可以支持。对于赔偿价款,该院认为,李某在第一次购买涉案产品后,应当知悉产品标签不当及可能造成的健康危害,仍继续购买150瓶相当于其个人20年食用量的相同产品。李某并非经营者,亦未指明购买用途,又拒绝更换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相同产品,应认定其第二次购买行为主观上存在获取高额赔偿款的明显故意,若对其第二次购买行为支持十倍赔偿,有违诚信原则和公序良俗。结案据此,法院对李某第一次购买的12瓶玛咖片支付价款2256元支持十倍赔偿,对其第二次购买支付价款28200元的赔偿请求,不予支持;李某退回剩余160瓶玛咖片,云南公司退还李某购货款30456元;驳回李某的其他诉讼请求。来源:老梁市监论坛发布单位:中国工商出版社 新媒体部(数字出版部)注重交流执法经验关注消费维权动态同护市场公平正义共观市场经济大潮权威●专业半月沙龙微信①复制“微信号或ID”,在“添加朋友”中粘贴搜索号码关注。②点击微信右上角的“+”,会出现“添加朋友”,进入“查找公众号”,输入公众号“市场监管半月沙龙”,即可找到。原标题:《收藏!“标签瑕疵”如何认定?与之相关的24个司法判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哪个牌子的蜂蜜最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