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喀什印度146岁长寿老人真假迎来135岁生日,她有哪些长寿秘诀?

2021-02-01 11:44
来源:
沐云科学君
目前世界上最长寿的人是一位来自我国新疆的老人,今年6月她就会迎来135岁的生日,从1986年到2021年,历经3个世纪依然健在,这应该算是生命的奇迹。人家也没有独特的长寿秘诀,据说老人一日三餐清淡简单,保持着早睡早起的习惯,喜欢吃水果蔬菜,你看看这些生活习惯大家都知道,但很少有活的这么长的。
其实在寿命这一项上,我们已经输给了一些自然界的生物,比如格陵兰岛鲨鱼的寿命能够达到400岁,北极蛤的寿命可以达到500岁,灯塔水母的理论寿命甚至是永生。
当然,灯塔水母属于独特的生物,它可以重复无性繁殖的过程,性成熟的成体能够逆转为幼体,自然界中类似这种方式存活的动物仅此一家。
人类的寿命与什么因素相关,很多人不假思索,会认为它与疾病、饮食、运动等因素息息相关。现代社会医学、护理等领域飞速发展,人类的平均寿命大幅增加。公元前的人类平均寿命只有20岁,19世纪也不过为37岁,直到20世纪人类的平均寿命才开始有了飞跃。进入21世纪后,人类的平均寿命更是超过了63岁。
由于科技进步、生活水平提高,人类的寿命不断延长,越来越多的人也渴望能够长命百岁,甚至幻想着未来能够达到永生的地步。很多人都听说过这样的说法,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没有人例外。这个说法也承认人的寿命总会有极限,而各种疾病、意外事故只是加剧了死亡的到来,事实上哪怕有一天人类攻克了疾病,研制了各种药物,人类的自然寿命很有可能不会大幅度增加。
我们不妨听一下中科院院士施一公对于人类寿命的看法。
他认为科学家还没有真正的搞清楚人体是如何工作的,生命与人体尚且有大量的未解之谜等待揭秘。而不管人类有没有疾病,器官都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衰竭,同时目前还有一些难以攻克的疾病存在,当前的生物医药技术只是让人类的生活变得更好,但并没有让寿命获得突破。
疾病、器官衰老就是目前限制人类寿命的关键原因,而导致疾病发生的因素比较多,不过人类的医疗水平持续突破,疾病总有一天能够被治愈,所以影响寿命的终极因素还是衰老。衰老过程从受精卵就开始发生,会持续一生的时间,只不过大部分人在中年之后才会表现出来。此时人体的生理功能减退,心血管功能衰退,运动能力下降,皮肤色斑沉积,反应速度变慢。关于衰老的内因比较多,科学家创立了多个学说来研究衰老的成因,目前几个知名的理论广为流传,如免疫学说、自由基学说等,不过近些年来端粒说、线粒体损伤说成为研究的热点。
海弗里克极限与端粒说
这位科学家通过研究脊椎动物正常体细胞的自然分裂,发现了细胞的分裂次数有上限。每种动物的细胞都有分裂极限,老鼠细胞最多可以分裂28次,海龟甚至能够达到120次,而人类的细胞分裂的次数只不过为40-60次,每次细胞分裂的时间大概我2年。除此之外,细胞的年龄越大,死亡之前所经历的分裂周期越少,当然,癌症细胞与无性繁殖的细胞不在此列。
人体内的细胞分裂次数有极限,其与染色体末端的端粒也有关系。端粒随着年龄的增加会不断的缩短,端粒的DNA会丢失碱基对,当它消失后,细胞将失去复制分裂的能力,就会触发细胞的死亡机制。人体越老,细胞内端粒的长度就愈短,当端粒出现问题后,各种的毛病就会迸发。同样辅助端粒活动的还有一种端粒酶,这种酶可以调节端粒的长短,甚至可以修复端粒,在人体年轻的时候端粒酶特别得活跃,所以端粒被认为是调节人体生命的时钟。
如果可以合成端粒酶的话,是不是意味着人体将有机会延长生命呢?
实际上人体内部就拥有合成端粒酶的基因,只是日常阶段合成端粒酶的活动比较低,一旦我们干预端粒酶基因,使得端粒酶活跃度增加,很可能会促进端粒一边分裂,一边修复,这样不断分裂的细胞很容易变成肿瘤细胞,最终发展成癌症细胞。
所以新的难题出现了,端粒短时,人体会衰老,端粒变长时,又可能会导致人体癌变,想达到长生会多么的困难,端粒说也只是一种理论,并不保证一定能够成功。
自然界每一个生命都有相应的生存法则,如果人类有一天能够永生的话,又会带来新的生存难题,毕竟地球资源是有限的。另外,长生真的就会幸福么?如果以衰老、疾病为代价的话,还不如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呢!
也许未来人类的寿命能够普遍突破120岁的极限,不过这需要生物科学技术极为发达才行,不知道我们在有生之年能否见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点↑上方“健康饮水”关注 看更多微信公众号:syqk68小编微信:qiaoyan780214据澎湃新闻报道,中国最长寿的老人阿丽米罕·色依提,16日在喀什去世,享年135岁。2020年6月25日,阿丽米罕·色依提(左)在新疆疏勒县庆祝134岁生日现场与孙子交谈。这位中国第一寿星1886年6月25日(光绪12年),阿丽米罕·色依提出生于新疆疏勒。阿丽米罕·色依提活了三个世纪,见证了清王朝的破灭和新时代的到来。如今她六世同堂,每天享受着其乐融融的日子。她是我国的第一寿星也是世界上被公认的最长寿的人。阿丽米罕·色依提的家门口挂着由相关机构发布的证书:阿丽米罕·色依提获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上最长寿的人。2013年,中国老年学学会揭晓第六届中国十大寿星排行榜,阿丽米罕·色依提以127岁高龄位居榜首。阿丽米罕·色依提生前的日常起居,由其生活在喀什市的孙子库尔班·努尔照料。库尔班·努尔17日告诉记者,奶奶16日在他的家中平静地离开。一生不哭只会笑的阿丽米罕老奶奶走了,但她留给我们的却不止她的笑容……老人的长寿秘诀心态决定一切,内心积极向上的人往往比内心充满负面情绪的人更长寿。阿丽米罕·色依提的长寿秘诀便是以乐观的心态看待生活中的所有问题。饮食清淡当阿丽米罕·色依提成为世界上最长寿的人时,许多陌生人前来拜访老人,希望可以通过观察老人的饮食来获得长寿的秘诀。老人的饮食结构和常人无异,最大的特点无非是清淡了些。阿丽米罕·色依提喜欢吃面食和肉类,偶尔嘴馋时她还会拿家中的少许麦子到市场上换凉粉吃。老人喜欢吃瓜果蔬菜,最喜欢吃的一种水果是又酸又涩的青杏,这种水果一般常人难以下咽。还有一处奇特地方,阿丽米罕·色依提一家都不喝茶、饮料等只喝水。他们喝的水大多数都是井水。阿丽米罕·色依提生前日常生活很简单,起居极少需要家人照顾,有时还能帮忙照看曾孙子,每天按时吃饭,胃口极好,并坚持在院子里晒太阳。作息规律阿丽米罕·色依提的生活十分的规律,讲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后来她年纪大了虽然不用再继续劳作了但依旧养成了这个习惯。老人在每天上午5、6点起床,做完礼拜后老人开始吃早饭,一般早饭都是泡囊之类的简单面食。中午12点到1点,老人会吃午饭,午饭多为面食。晚上也比较简单,一般是汤面或白菜汤。老人下午时有加餐——各种水果。阿丽米罕·色依提的胃口十分好,最多的一次她一顿吃了十几个肉包。从阿丽米罕·色依提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健康的秘诀,那就是适宜的生活环境、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积极乐观的心态。也许我们很难改变自己目前的居住环境,但是可以先从戒除生活中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开始,如熬夜、醺酒、抽烟等。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为了避免日渐稀松发白的头发、熬夜后的黑眼圈、逐渐发胖的体型和悄悄而来的“三高”,为了以后能健康地享受生活、子孙满堂,享受天伦之乐,就从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开始吧!长寿的秘密,低配的生活想要活得快乐,就必须热爱生活。人生在世,命运起伏不定,生活带给我们的或许不是美好的经历,但笑着面对总会使人活的更轻松些。到了某个年纪你自然就会顿悟,身外之物根本没那么重要。低配人生才是最踏实、最稳定的。半生已过,我们才慢慢明白,人若是太过于追求“高配”,终会不堪重负。适当减减配置,才能活得更从容。生活就是这样子,只有舍弃一些非必要的物件,才能做到起舞轻盈;才能过着舒心、从容,还有盈余来享受精神生活的日子。当记者将长寿老人——色依提的报道发布后,每天都有人前来拜访老人,数量多达500人。虽然前来拜访照顾老人的陌生人出发点是充满善意的,但每日过多的人流走动其实也算打扰了老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规律生活。"人之所以活得累,是因为放不下欲望,撕不开面子,解不开情节",人活一世短短数十载而亡又何必为了欲望、面子、情节来打破自己愉快的生活呢?不如向色依提学习,摆正心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的苦难、以乐观的心态直面痛苦,愉快的活到晚年,看着儿孙满堂、其乐融融的场景岂不美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印度146岁长寿老人真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