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国内外国家防腐剂添加标准的使用标准是什么?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天!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大家也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问题,都希望能吃到健康放心的食品。当今的食品工业中,防腐剂早已成为大多数食品必不可少的食品添加剂。然而,有很多人“谈防腐剂色变”,认为防腐剂是有毒的,吃多了含有防腐剂的食品会危害人体健康,甚至联想到“致癌”、“致畸”等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什么是食品防腐剂?为什么要在食品中添加防腐剂?吃了对身体究竟有没有害呢?!我们每天都要吃下各种各样的食物,每种食物中添加的防腐剂累加到一起,会超过安全剂量吗?保质期长的食物都含防腐剂吗?不招人待见的食品防腐剂表示很“冤”!!本文就来聊聊食品防腐剂的真相!何为食物防腐剂?为什么要在食品中添加?我们知道,绝大多数食物在常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就会腐坏变质,变得无法食用,只能扔掉。那食物为什么会变坏呢?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而最常见的两个因素是:微生物和氧化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我们所生存的日常环境中,各种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无处不在,美食同样也是微生物的食物和能量来源。大部分食物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且水分含量较高,是大量微生物滋生的“温床”。当环境条件适宜时,一旦有少量的微生物污染了食物,它们就会大量生长繁殖,快速分解食物中的营养素,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引起食物的腐败变质。有些细菌具有致病性,有些细菌和真菌会产生一些有害健康的代谢产物(比如黄曲霉素、玉米赤霉烯酮等毒素),人误食了以后,可能会引起食物中毒或导致疾病的发生,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还有一些微生物只是单纯地让食物变味、 发霉、散发恶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食物氧化,则是在食物内部发生的一种化学变化,自由基和酶使脂肪分解变质,使食物呈现褐色,比如被切开后的苹果、土豆、茄子,与空气接触会迅速发生褐变反应,变成褐色。在冰箱发明以前,人们通常利用风干、盐渍、糖渍、发酵等传统方法来保存食物。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食物的需求更多,对食物质量的要求更高,且需要远距离运输,因此“食品防腐剂”应运而生了!食品防腐剂的使用可以有效防止“微生物污染和氧化作用”,这两种形式的食品变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食品的生产、运输、储存和销售过程中,为了防止食品腐败、霉变,延长食品保质期,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添加适量的具有防腐作用的物质,这类物质就被称为食品防腐剂。按防腐剂的来源,可分为天然防腐剂和化学合成防腐剂,合成防腐剂应用更为广泛,它们的主要作用是有效地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延长氧化时间,延长食品的保存时间,从而保证食品的安全,保持食物原有的营养以及优良品质,延长食品的食用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国家对食品防腐剂有着严格的筛选和使用标准,规定了可使用的防腐剂的种类、使用范围以及添加剂量。目前我们国家规定可使用的食品防腐剂有 32 种,市面上最常见的食品防腐剂有: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等等。你可以翻翻手边的食品包装,在配料表中应该能看到这些防腐剂名称。不同的防腐剂有各自的专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这些防腐剂添加到食品中安全吗?毒性如何?会对人体产生什么影响?食品防腐剂的安全性从广义上来讲,万物皆有“毒”,关键要看剂量,即使是无毒的食品,过量食用也有害,比如喝过多的水,也会引起水中毒。食品中添加的防腐剂都是微量的,而且只要是允许作为食品添加剂的物质,都是要经过安全性风险评估和一系列严格的安全性试验,包括急性、慢性、致畸、致癌、致突变、遗传毒性等实验,并用毒理学试验获得的数据来计量安全水平或每日允许摄入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只要是按照国家法规使用的防腐剂种类,并根据法规合理添加用量,是远远达不到产生毒性的程度的。也就是说,现如今,只要是在正规渠道购买到的正规厂商生产的食品,都是严格按照国家规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使用防腐剂的,严格控制用量,并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知道防腐剂也是要钱的,市面上价格比较低廉的防腐剂,如苯甲酸钠,都要10元左右一斤,比较高端的防腐剂甚至要500多元一斤,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用量。而且大部分食品在添加了防腐剂后会影响原有的口感。而添加了过量防腐剂的食品,它是存在不小的安全风险的。所以,正规厂商无论考虑食用安全,生产成本、保有食品风味中的哪一点,在食品生产过程中必然都会严格按照国家标准使用食品防腐剂,而且在防腐剂已经能够起到抑菌防腐效果的情况下,都是尽可能减少用量的。而其实,少量防腐剂即能达到好效果。也有研究表明,在相同的食用量下,很多常见的食品防腐剂的毒性与食盐差不多,有些防腐剂甚至还没有食盐的毒性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有些消费者之所以会对防腐剂的安全性产生误解,其实是因为部分食品生产企业在防腐剂运用的过程中,使用国标中允许使用的防腐剂之外的防腐剂品种,或是超限量使用防腐剂。这些不正规的食品企业,可能是因为食品安全意识薄弱,或不具备精密的计量设备,而无法严格控制防腐剂的用量,于是就出现了超标使用的违规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防腐剂被误认为是毒药,有点儿冤枉它了。防腐剂的安全性问题并不在于其自身,而是不良食品生产企业的超范围、超标使用的违规行为引起的。所以,我们在购买食品时,一定要选择正规的渠道购买正规厂家的合规食品。我们每天都要摄入多种食品,于是有人就担心一个问题:每一种食物中添加的防腐剂加在一起,会超过安全剂量吗?其实呢,国家标准制定时,是有将这个实际情况考虑进去的,会计算每种食物在日常饮食中所占的比例,再将这些食物中允许使用防腐剂的最大含量按比例相加,使得这个值要远低于对人体有害的剂量,才能正式制定为标准。这回放心了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常见防腐剂介绍下面我给大家分享几个应用最广泛的食品防腐剂的性能,使用范围以及毒性。1.苯甲酸及其盐类苯甲酸和苯甲酸钠抑菌范围广,对霉菌、酵母菌、部分细菌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所以在我国食品行业应用广泛。苯甲酸钠在酸性条件下防腐效果最优,因为它只有在酸碱度PH值在2.5-4.0之间时,对各种菌类都有强抑菌效果,在PH值在5.0以上的产品中,防腐效果很弱,故用于高酸性食品的防腐剂,果汁、饮料、醋、果酱、果冻、糖浆、咸菜等食品都喜欢用苯甲酸钠保藏。苯甲酸类的防腐剂在酸性条件下,可以通过抑制细胞内的呼吸酶,进而抑制微生物繁殖来起到防腐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苯甲酸钠还天然存在于成熟的小红莓、苹果、肉桂和丁香中。在一些食品中添加少量苯甲酸或苯甲酸钠,对人体并无毒害,关键在于控制其用量。另外,有实验表明苯甲酸无蓄积性、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的。苯甲酸类的防腐剂的优势是在空气中比较稳定,价格相对较低;其缺点是,只能很少量地添加于食物中,如果放多了会影响食品的风味,会微微发苦。另外,国家也有明确规定,苯甲酸类不能使用在奶粉食品中,也不可用于豆制品中。2.山梨酸和山梨酸钾山梨酸钾可以说是食品防腐剂界的一哥,产量大、用途广,被国内外食品行业广泛应用,是国际粮农组织和卫生组织公认的高效安全防腐保鲜剂。山梨酸钾能有效地抑制霉菌,酵母菌和好氧性细菌的活性,也可以防止肉毒杆菌、葡萄球菌以及沙门氏菌等微生物的繁殖,从而达到抑菌、防腐,延长食品的保存时间的目的。至于适合使用山梨酸类防腐剂的食品范围,基本上适合于苯甲酸的食品,山梨酸及钾盐也都适用,此外,山梨酸及钾盐也可以用于蔬菜、水果, 鱼、肉、蛋、禽类制品,豆制品、酸奶等多种食品的防腐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梨酸钾防腐剂的优势在于,它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其毒性仅相当于食盐的一半,而它的日允许摄入量是苯甲酸的5倍之多,但其抑菌防腐能力却比同类产品的苯甲酸钠多好几倍!山梨酸类防腐剂还可以被人体的代谢系统吸收而又迅速分解,生成对人体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它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安全的食品化学防腐剂之一。而且它在防腐过程中,可以保持食品原有的色香味。山梨酸钾虽好,但是价格比较贵,比苯甲酸类的价格高出不少,这一点也导致其应用有所受限。而山梨酸钾也不是万能的,它的局限性是,对厌氧芽孢杆菌(真空包装食品常见)几乎无防腐效果,而对于这种细菌,可以通过复配乳酸链球菌素来达到防腐效果。3.乳酸链球菌素乳酸链球菌素是一种很好的天然食品防腐剂,它是从某些乳酸链球菌的代谢产物中提取得到的一种多肽物质。这种物质可以在人体的机体内被降解成氨基酸,无毒无害,是比较天然安全的,它能有效抑制大多数革兰阳性菌、芽孢杆菌等致病菌的生长繁殖,是高蛋白质含量的食品防腐。目前它在我国被允许用于乳及乳制品、素罐头食品、熟肉制品、方便食品、熟制水产品、蛋制品、调味料等食品当中。不过,它的市场价格比较昂贵,在用于食品防腐时,通常与其它化学防腐剂复配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常见的食品防腐剂还有很多,比如常用于面包及糕点防霉的丙酸钙;腌制肉、火腿、午餐肉当中常见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亚硝酸盐类作为防腐剂能够抑制肉毒杆菌生长,同时还能对鱼类、肉类食品起到增色保鲜的作用。肉毒杆菌是一种致命病菌,其分泌的肉毒毒素是已知的最剧毒物,要是误食了被其污染的食物,极易引起中毒,甚至是死亡。小结防腐剂的使用是为了确保食品安全,有些食品该用防腐剂的时候不用,就会滋生致病菌,反而会危害人体健康。我国对食品防腐剂的使用有严格的规定,目前允许使用的防腐剂在规定的使用范围和用量下使用,并不会对身体产生危害,购买正规的食品,大可放心!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防腐剂是指天然或合成的化学成分,用于加入食品、药品、颜料、生物标本等,以延迟微生物生长或化学变化引起的腐败。亚硝酸盐及二氧化硫是常用的防腐剂之一。防腐剂主要作用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以延长食品的保存时间,抑制物质腐败的药剂。食品防腐剂能抑制微生物活动,防止食品腐败变质,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防腐剂是用以保持食品原有品质和营养价值为目的的食品添加剂。规定使用的防腐剂有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丙酸钙等25种。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详细的了解下关于防腐剂的相关问题吧。
目录
防腐剂有哪些
防腐剂的名词解释
防腐剂的使用状况
防腐剂的危害
防腐剂和保鲜剂有什么区别
1防腐剂有哪些  常用的有机防腐剂:  安息香酸(苯甲酸) (BA) Benzoic acid  山梨酸(SA) Sorbic acid  脱氢乙酸(DHA) Dehydroacetic acid  对羟苯甲酸p-Hydroxybenzoate  对羟苯甲酸乙酯Ethyl p-hydroxybenzoate  对羟苯甲酸丙酯Propyl p- hydroxybenzoate  对羟苯甲酸丁酯Butyl p- hydroxybenzoate  对羟苯甲酸异丙酯Isopropyl p- hydroxybenzoate  对羟苯甲酸异丁酯Isobutyl p-hydroxybenzoate  水杨酸Salicylic Acid  对苯二酚Hydroquinol2防腐剂的名词解释  工具书中的解释  1、为防止食品腐败,往往添加化学物质来抑制微生物的增殖,以延长食品的保藏期限。这些化学物质称为防腐剂或保藏剂。在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规定的防腐剂有苯甲酸及其盐类、山梨酸及其盐类、对羟基苯甲酸酯类、丙酸盐类、脱氢醋酸,还有在食品工业上兼具其他用途的二氧化硫及焦亚硫酸盐类。  2、亦称食品防腐剂(food preservatives), 能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繁殖,防止食品腐败。防腐剂的理想条件为:对所有能使食品变质的微生物(酵母、霉菌、细菌)均有效,无毒或毒性极微;无味、无色、无臭、无刺激性,不使食品变化;易使用,具水溶性、耐热性,不易受PH变化的影响。中国目前允许使用并有国家标准的防腐剂有两种。  3、防止乳剂层中的明胶受细菌或霉菌侵蚀的化学物质。一般对乳剂照相性能无不良影响。常用的有苯酚、对氯间甲酚、百里酚、叠氮钠等。可加入乳剂内或加入保护层、中间层内,也可在稳定液浸浴之后进行防腐处理。  4、为了防止药剂受微生物污染而引起霉败变质所添加的防腐药物。又叫抑菌剂。中国药品制作标准对防腐剂的应用有严格的规定,以保证在确保药品质量的同时不会对使用者造成危害。  学术文献中的解释  1、起这样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防腐剂。杀菌作用是指杀死一切微生物及其孢子而言。大多数杀菌剂在低浓度下起防腐(抑菌)作用在较高浓度下起杀菌作用。  2、换言之。具有杀菌作用的称杀菌剂,而仅有抑菌作用的物质称为防腐剂。自古以来劳动人民就懂得使用防腐剂物质,如食盐、醋、食糖以及乙醇之类,这些物质由于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对人体无害或毒性较小,所以我国目前不作为化学防腐剂加以控制。  3、注入的化学药剂称为防腐剂.通常能够有效地防止木腐菌危害的防腐剂,也能够有效地防止害虫及海生钻孔虫的危害.在进行防腐、防白蚂蚁处理时。所选择的防腐、防白蚂蚁剂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对危害或栖息木材的生物具有毒性。  4、狭义上则把具有抑制微生物作用的物质均称为防腐剂.在酸性条件下细菌不易繁殖。在供氧不足的情况下霉菌受到抑制所以在酸性软料中引起败坏的主要微生物是酵母。  5、甘油单月桂酸酯的抗菌机理探讨具有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生长与繁殖作用的物质称为防腐剂。理想的食品防腐剂必须具备抑菌效果好,抗菌谱广,毒性低,稳定性好,无色,无臭,无刺激性,无腐蚀性,能在食品中均匀分布,不与食品发生化学反应,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等性能。  6、因为用于一般外眼感染的滴眼剂由于是多剂量包装,故均加有抑菌剂(或称为防腐剂)。因此尽管其适应症中有用于术后感染,也不宜使用。3防腐剂的使用状况  抑制物质腐败的药剂。即对以腐败物质为代谢底物的微生物的生长具有持续的抑制作用。重要的是它能在不同情况下抑制最易发生的腐败作用,特别是在一般灭菌作用不充分时仍具有持续性的效果。对纤维和木材的防腐用矿油、煤焦油、丹宁,对生物标本用甲醛、升汞、甲苯、对羟基苯甲酸丁酯、硝基糠腙衍生物或香脂类树脂。在食品中使用防腐剂受到限制,因此多靠干燥、腌制等一些物理的方法。特殊的防腐剂有乙酸等有机酸、以油酸脂为成分的植物油、芥子等特殊的精油成分。对于生物体的局部(如人体表面或消化道),可以根据具体条件采用各种防腐剂(如碘仿、水杨酸苯酯、苯胺染料或吖啶类色素等)。  食品防腐剂对人体健康究竟有无危害呢?中国只批准了32种允许使用的食品防腐剂,且都为低毒、安全性较高的品种。它们在被批准使用前都经过了大量的科学实验,有动物饲养和毒性毒理试验和鉴定,已证实对人体不会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只要食品生产厂商所使用的食品防腐剂品种、数量和范围,严格控制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规定的范围之内,是绝对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的,人们大可放心食用。比如,在市场上所见到的食品通常会添加山梨酸钾、苯甲酸钠等防腐剂,这两种应用最广泛的防腐剂被人体摄入后,一般会随尿排泄,并不会在人体内蓄积。  当然,食品防腐剂也是一把"双刃剑",也有可能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一定的麻烦。在我国,食品生产中使用的防腐剂绝大多数都是人工合成的,使用不当会有一定的副作用;有些防腐剂甚至含有微量毒素,长期过量摄入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损害。广泛使用的食品防腐剂苯甲酸为例,国际上对其使用一直存有争议。比如,因为已有苯甲酸及其钠盐蕴积中毒的报道,欧共体儿童保护集团认为它不宜用于儿童食品中,日本也对它的使用做出了严格限制。即使是作为国际上公认的安全防腐剂之一山梨酸和山梨酸钾,过量摄入也会影响人体新陈代谢的平衡。4防腐剂的危害  防腐剂是各类食品添加剂中争议最大的一个品种,食品要长久保存需要防腐剂,而人们对防腐剂的使用情况又存在担心。普通食品中防腐剂的使用情况到底怎样?会对消费者构成怎样的安全隐患?中国消费者协会日前发布2001年第2号消费警示,指出食品中的"防腐剂"关系健康。  使用的防腐剂大多是人工合成的,超标准使用会对人体造成一定损害。因此,中国对防腐剂的使用有着严格的规定,明确防腐剂应该符合以下标准:  1.合理使用对人体健康无害;  2.不影响消化道菌群;  3.在消化道内可降解为食物的正常成分;  4.不影响药物抗菌素的使用;  5.对食品热处理时不产生有害成分。中国到目前为止只批准了32种允许使用的食物防腐剂,其中最常用的有苯甲酸、山梨酸等。苯甲酸的毒性比山梨酸强,而且在相同的酸度值  下抑菌效力仅为山梨酸的1/3,因此许多国家已逐步改用山梨酸。但因苯甲酸及其钠盐价格低廉,在我国仍作为主要防腐剂使用,主要用于碳酸饮料和果汁。山梨酸及其盐类抗菌力强,毒性小,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可参与人体的正常代谢,并被转化而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山梨酸由于防腐效果好,对食品口味亦无不良影响,已越来越受到欢迎。另从今后防腐剂的发展趋势看,天然防腐剂将成为发展主角。部分生产企业在食品中添加了防腐剂后,由于怕消费者有疑虑,而不在标签中标注使用了防腐剂;有的甚至使用了防腐剂而在包装上宣传"本品不含有任何防腐剂",以此来误导和欺骗消费者,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据中消协所作的121种易拉罐装碳酸饮料比较试验的测试结果表明,有7种饮料使用防腐剂而未在标签中标注,占所测含防腐剂饮料总数的8%。消费者应理性看待防腐剂,明确防腐剂除了防止食品变质外,有时也可以防止食品中毒的发生,这一点无疑是有益于消费者安全消费的; 但同时防腐剂由人工合成,使用不当会有一定副效应,长期过量摄入会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损害。不断完善人工合成添加剂尤其是有关防腐剂的法律法规,将防腐剂的生产和使用控制在最合理的范围内。对标签标注做出更加详细的规定,如要求食品生产企业在产品标签上明确写明"含防腐剂:XXX、XXX",并标明所使用剂量,使消费者在选购时一目了然,能做出客观明确的判断。5防腐剂和保鲜剂有什么区别  防腐剂主要作用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以延长食品的保存时间。 我国规定使用的防腐剂有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丙酸钙等25种。保鲜剂:主要成分为活性铁粉,它与食品一起包装时,能主动性吸取包装内的水分和氧作为反应物质,进行一系列复杂化合反应后,释放出抗菌气体,从而使被包装食处于无氧且抑菌环境中,使微生物失去活动、生长的环境,从面抑制微生物生长,食品得到保鲜。
核心提示:“从今天起,我们家早餐改喝豆浆,牛奶是”害人奶”不能再喝了!”苏奶奶买了一大袋黄豆回家。“为什么呀,奶奶,当初逼我们喝牛奶的不还是您?牛奶多好呀,能放一个月,豆浆天天做多累呀?”孙子小赵不解。“你李婶“从今天起,我们家早餐改喝豆浆,牛奶是害人奶,不能再喝了!”苏奶奶买了一大袋黄豆回家。“为什么呀,奶奶,当初逼我们喝牛奶的不还是您?牛奶多好呀,能放一个多月,豆浆天天做多累呀?”孙子小赵不解。“你李婶都说了,专家文章里说牛奶放那么久都是防腐剂的作用。”苏奶奶叹气:“还提到牛奶含有激素,有毒,喝多了还致癌。哎,以前无知呀!”这一问一答,赵大爷在一旁笑出了声,他觉得自己老伴又和好朋友被朋友圈的谣言洗脑了,三天上一当,虽然也习惯了,可是这次牛奶有毒还致癌的消息仍然让他成功破防。小赵本想反驳,但是又怕惹奶奶生气,得不偿失,于是只能出门躲避。苏奶奶前后360度大反转对不对?牛奶,究竟是营养佳品,还是伤身利器?一、为啥牛奶能放一个多月,是因为用了防腐剂吗?牛奶是每个家庭餐桌上的常见食物,一向被老百姓当作补充营养的重要途径,而且只要把牛奶放入冰箱,就可以储存一个多月,非常方便,然而有的人却认为这是防腐剂的作用,真相其实并非如此。首先,并非所有牛奶都可以放一个月那么久,只有一部分经过特殊处理的牛奶才可以。其次,某些牛奶之所以能够放那么久,也和防腐剂无关,而是特殊的消毒方法和外包装在起作用。最后,目前牛奶主要的杀菌消毒方式有巴氏杀菌和超高温灭菌两种。其中巴氏杀菌是通过60-85摄氏度的相对低温杀菌从而得到低温奶(巴氏奶)。超高温灭菌则是持续2-15秒135-150摄氏度的超高温得到的常温奶(因可以常温储存而得名)。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毕研霞医生表示:巴氏奶由于杀菌温度较低,所以需要冷藏保存,保质期很短,而常温奶就可以延长保质期,一般妥善保存一个多月都有可能。相对而言,常温奶在超高温下,一些不耐热的营养成分会被破坏,乳糖焦化后还可能和蛋白质产生美拉德反应,甚至是褐变,风味也会有所改变。外包装的质量也可能会影响牛奶的保质期,不过主要还是灭菌方式在起作用,同时它也不会对牛奶的成分产生影响。 另外,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14)中也禁止纯牛奶中增添任何食品添加剂,所以市面上的纯牛奶之所以有的可以保存一个月,和添加剂无关。二、牛奶含有大量激素,不仅有毒还致癌?牛奶是国民心中的补钙神器,但是随着流言的传播,很多人也在“激素”、“致癌”、“乳腺癌”等标签下屈服,和牛奶划清了界限,其实这些传言的起源纯属误会。谣言一:牛奶含有激素,能致癌?传言说,牛奶中含有一种叫IGF-1的激素,它会对卵巢癌细胞、宫颈癌细胞、乳腺癌细胞等产生促进作用,增加癌症风险。牛奶中确实含有IGF-1,全名:类胰岛素一号增长因子,医学界也称其为“生长激素介质”、“促生长因子”,它和胰岛素有相似的结构和功能。目前医学研究证实它对人体有多项积极的作用,但是没有明确的数据证实它具有致癌性。退一步说,牛奶中所含的IGF-1含量并不多,再加上牛奶高温灭菌时失活,在进入消化道时失活,真正能够产生影响的更是微乎其微。由此可见,IGF-1致癌之说,并不可信。谣言二:牛奶含有蛋白,有毒还致癌?也有人表示,在某动物实验中,牛奶中的酪蛋白,加速了肝癌的发展,由此推断出,酪蛋白或许有毒,也可能致癌。牛奶中也确实含有酪蛋白,而且含量至少超过IGF-1激素。首先,酪蛋白是无毒的,要不然人体自身含有的酪蛋白岂不会直接毒死人?其次,在该动物实验中,动物体内本身含有大量的黄曲霉毒素B1,这种物质确实有毒,还致癌,但是和牛奶无关。最后,即便按照膳食指南每餐喝300克牛奶,里面也只有7.5克酪蛋白,酪蛋白确实是牛奶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但是和人体摄入总蛋白质相比,微乎其微,也仅占10%不到。综合来看,真正想有毒、致癌的其实是黄曲霉毒素B1,和牛奶、酪蛋白无关。这只是公众对该动物实验的错误解读造成的误会。三、3种“假牛奶”才真的要少喝你知道吗?牛奶也有真假之分,这3种“假牛奶”尽量少喝。含乳饮料:国标(GB/T21732-2008)中将含乳饮料认定为:以乳或乳制品为主,搭配水、辅料制作而成的饮料制品。也就是说,含乳饮料不等于乳制品,它所含的乳或乳制品含量难以保障,其配料表第一位通常是水,第二是白砂糖,其次可能有香精,在标准上也低于乳制品。长期饮用,从营养和健康价值来说,都远远低于乳制品,甚至会增加肥胖、偏食、龋齿等疾病风险。早餐奶:在鲜牛奶的基础上加入糖分、果蔬纤维、麦芽粉、香精等制作而成,营养价值不如纯牛奶,好歹也算是有鲜奶,只是稀释后加入的各类物质确实没有人们预想中那么“健康”。调制奶:以牛乳为基础,加入各类成分或添加剂制作而成,比如:早餐奶、红枣奶、高钙奶、儿童奶等,有一点营养,但作用不大。四、豆浆和牛奶,究竟哪个更有营养?虽然市面上饮料众多,但是人们日常早餐饮品选择相对较少,豆浆和牛奶是最普遍的两种,它们的营养之争似乎很大,但其实真相却让人大跌眼镜。科学研究发现,每100克豆浆和牛奶中所含的主要营养成分分别是:能量31、54千卡;蛋白质1-3克、3-3.8克;碳水化合物1.2、3.4克;脂肪1.6、3.2克;钙5、104毫克;钾117、108毫克;钠3.7、37.2毫克等等。首先,豆浆和牛奶所含营养成分并没有形成很大的差距,这点微小的差距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的影响都微乎其微。其次,从碳水化合物来说,牛奶中以乳糖为主,而国人乳糖不耐受人群还是较大,两者可以说是打平。从脂肪来看,豆浆主要含有不饱和脂肪,而牛奶是饱和脂肪为主,豆浆占优势,但是补钙方面,牛奶能够为人体补充40-50%的钙,这一点其他物质都无法代替,所以牛奶占优势。总体而言,豆浆和牛奶都各有长处,从营养价值来看,形成了一定的互补,这两种优秀的天然食物,都是人们补充营养必不可少的,最好还是根据自身的身体素质和需求来选择。网上传言似乎永不断绝,一些和日常食物挂钩的不实消息也确实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麻烦。建议大家从权威、官方渠道来了解和食物、医学等有关的消息,将谣言扼杀在摇篮中。牛奶对于不少人来说都是补充蛋白质、钙物质的营养佳品,适量饮用有益身体健康,切勿因相信致癌谣言,放弃饮用牛奶。参考资料:[1]《解读牛奶「保质期」的秘密,原来我们都错怪了防腐剂》.生命时报.2018-07-27[2]《【资讯】经常喝牛奶会致癌?!》. CCTV生活圈.2018-12-18[3]《豆浆和牛奶,到底哪个更有营养?该如何选择?看完就不纠结了》.科普中国.2022-01-20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以上内容仅授权39健康网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家防腐剂添加标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