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且卡宝山郊环隧道最新消息什么时候能通车?

日前,由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土木)承建的尼日利亚卡杜纳州多条市政道路通车。在通车仪式上,曾居住在卡杜纳的尼日利亚总统布哈里笑着说道:“这里变化太大了,我已经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布哈里表示,中国土木高标准实施的公路项目惠民生、促发展,让卡杜纳州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一同参加通车仪式的卡杜纳州州长鲁法伊也称赞道,这一项目进度快、质量高,提升了卡杜纳州的经济竞争力,也提高了居民幸福感与生活质量。便利出行据悉,中国土木承建的这一系列公路项目总长度59公里,包含19条市政道路的新建及改造工程,其中13条道路建设已如期高质量完成。自2019年开工以来,中国土木项目团队全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迎难而上推进项目实施,让卡杜纳州在新年之际换上“新装”,给当地民众带来全新的出行体验。中国土木承建的尼日利亚卡杜纳州1号公路夜景。该项目是卡杜纳州政府实施的重大民生工程,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大大减少道路拥堵,打通断头路,有效改善市区交通环境,并加强市区郊区路网联系。“以前这里是一个转盘,两边市场的人和车特别多,每次通过都要堵二十分钟。”行驶过项目新建的4号公路下穿隧道,当地小巴车司机感慨道,“新建成的下穿隧道太棒了,这里再也不堵车了,我每天还能多拉几趟乘客。”中国土木承建的尼日利亚卡杜纳州4号公路及其下穿隧道。感受到便利的不止小巴车司机。以项目中的1号公路为例,这条道路连接卡杜纳东部环路及卡杜纳市区,全长5.7公里,称得上是当地的交通大动脉。据项目咨询阿布杜介绍,过去东部地区村民到市区需要1.5小时车程,乌玛穆萨路建成通车后,东部地区村民只需要10分钟车程就可到达市区,到市里购物、做买卖都更加方便了。此外,1号公路的建成还带动了道路两侧荒地的开发,各大房地产公司相继涌入,一栋栋房子拔地而起,大大加速了东部地区的城镇化进程,这里也将成为卡杜纳州经济新的增长极。授人以渔项目建设期间,中国土木为当地创造了超过2500个工作岗位,有力解决了当地部分民众的就业问题。同时,中国土木定期对不同工种的当地工人进行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提高工作能力与职场竞争力。“入职5年来,从实习生到现场工程师,再到商务经理,我不断学习成长,一步步过上了自己理想中的生活。”贝洛来自卡杜纳州扎里亚市,家乡距离卡杜纳市区项目部有2小时车程。他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国土木尼日利亚公司工作,被分配到卡杜纳19条市政道路新建及改造项目,现在已经成为项目的商务经理。“如今,我已经买了一辆自己的小汽车,每周末开车回家探望父母是最幸福的事情。”谈起未来,贝洛满怀憧憬,“我还会继续努力,存钱给自己和父母盖一座房子”。项目实施过程中,中国土木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向当地捐赠防疫物资,协助地方政府修复社区医院和道路,并赞助州政府组织的公益足球比赛等,持续为当地社会民生改善作出贡献。扎根当地与尼日利亚共成长——这是中国土木进入尼日利亚市场40年来坚持贯彻的理念。近年来,公司在尼日利亚实施了阿卡铁路、拉伊铁路、阿布贾城铁、阿布贾国际机场新航站楼、巴达格瑞高速公路等一系列互联互通项目,并不断升级业务类型,从基础设施建设向上下游的规划、设计、运营和维护等业务拓展,为当地提供更加高质量的基础设施综合服务。值得一提的是,面对疫情对物流和项目建设造成的挑战,公司与当地200多家物资、设备与材料供应商进行业务合作,目前项目建设用的钢筋、沥青、水泥、柴油等大宗物资均实现本地采购,公司本地化采购比例高达80%,帮助尼日利亚将人口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行大道,谋共赢,图长远。”中国土木尼日利亚公司总经理张志臣介绍说,公司坚持真情相待,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组织和参与各项社区活动,为尼日利亚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品质提升带来实实在在的改变。尤其是疫情发生后,公司在统筹做好自身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帮助尼日利亚抢建新冠肺炎患者收治方舱医院,其中阿布贾今日剧院方舱医院被尼卫生部誉为“尼日利亚最佳方舱医院”。“中土速度”与“中土力量”诠释了中尼患难与共的兄弟情谊。与此同时,中国土木还积极探索开展投资业务,与中尼双方企业共同投资建设了莱基自贸区,成为中非经贸合作区的典范和尼日利亚建设经济特区的试点。莱基自贸区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吸引众多生产制造、商贸物流企业入园投资超过20亿美元,累计创造产值4.2亿美元,解决当地23万余人就业,累计为当地培训合格的技术人员5000余人,带动了尼日利亚工业化发展。“中非一起向未来!”中国土木尼日利亚公司执行董事姜义高告诉记者,公司将继续秉持“勤奋、诚信、坚韧”的企业精神,深化互利合作,加速互联互通,拓展中尼互利合作新动能,优质打造更多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在尼日利亚走深走实。
图源:中国交建6月28日上午由中交二公局承建的西藏S5线圭嘎拉隧道全线贯通力争2023年底实现通车视频来源:中国交建圭嘎拉隧道进口海拔4248米,出口海拔4117米,隧道左洞12.79公里,右洞长12.78公里,是西藏S5线拉萨至山南快速通道的控制性工程,也是目前,世界最长的超高海拔公路隧道,创造了西藏公路建设的里程碑。据悉,西藏S5线拉萨至泽当快速路,起于拉萨市达孜区德庆镇林拉高速互通枢纽,止于山南市扎囊县桑耶镇贡泽高速公路,是自治区“十三五”规划的重点项目,全长47.46公里。圭嘎拉隧道全长12.8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该项目设计采用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80公里,桥梁共12座(含互通式立交桥2座),服务区兼互通1处、枢纽互通式2处。圭嘎拉隧道所在的地质情况极为复杂,施工中面临着,隧道掘进长度和通风距离过长,斜井坡度大,高寒低温等难题。克服了隧道偏压、富水、岩爆、瓦斯等不良地质影响,按时完成节点建设任务,实现了隧道全线顺利贯通。01项目难题——高寒缺氧项目建设的头号“敌人”,就是高海拔带来的高寒缺氧,在海拔4000米以上,超过60%的人会发生高原反应,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项目建设者们,发扬“两路”精神,历时7年,2000多个不眠夜,完成一个又一个工程节点。项目团队高度重视“缺氧”难题,坚持“以人为本”,加强职业健康管理,定期组织员工体检,配备医疗室、高原移动氧舱,为员工搭建强力“氧气保护罩”,确保员工健康安全。图源:中国交建02项目难题——通风除尘在隧内,项目采用巷道式通风方案,引进通风除尘台车过滤粉尘,采用电动装载机和电动挖掘机,减少尾气排放,双管齐下,改善洞内空气状况。图源:中国交建科技创新——施工组织模式项目团队全面开展技术创新引进三臂凿岩台车、湿喷机械手、锚杆台车、铣挖机、电动装载机、电动挖掘机等先进设备和BIM管理系统等信息化技术,大幅减少作业人员数量和劳动强度,显著提高了施工效率和安全质量水平。通过“机械化换人、智能化减人”的创新实践,为超长、超高海拔隧道建设提供了新模式。科技创新——施工工艺与材料在施工工艺与材料方面。项目团队研发编写的《IV级围岩公路双车道隧道全断面施工工法》荣获河南省工程建设省级工法。项目还掌握了高性能湿喷喷射混凝土以及防冻抗渗耐腐蚀二衬混凝土的材料设计与制备关键技术。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防冻抗渗复合泵送剂”。设计研发的《高寒高海拔环境下大断面隧道衬砌结构优化与材料耐久性提升关键技术》荣获行业技术成果奖项。在隧道建设的7年里,项目始终心系当地主动承担央企社会责任,大力支持地方建设和帮扶事业。西藏S5线是推进拉萨山南一体化,打造西藏经济核心区的重要举措,也是西藏建设1小时经济区,全区3小时经济圈,和3小时综合交通圈的重要环节。圭嘎拉隧道贯通为S5线全线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项目建成后,拉萨至山南的车程将缩短至1小时,将从根本上改变当地的交通格局。不仅极大便利当地群众出行,还将带动沿线旅游和农牧产业发展,形成一条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民生路、致富路、连心路。▎资料来源:西藏日报、中国交建▎图片来源:中国交建▎视频来源:中国交建▎本期编辑:于洋延伸阅读:当数字遇上交通,当智能遇上养护,7月西安,给你不一样的养护科技盛宴征集公路养护领域重点、难点问题及解决方案“四改八”焕新亮相,京沪高速提前通车!声明:《养护与管理》所推送的文章除无法确认外,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感谢原创作者的辛苦创作与智慧奉献。部分文章资讯、图片、照片、视频等来源于网络,所以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直接与中国公路学会养护与管理分会秘书处联系,我们会在48小时内予以处理。转载《养护与管理》文章,请务必注明出处:养护与管理微信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宝山郊环隧道最新消息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