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有什么标准最少多少 了解献血有什么标准最低标准及注意事项?


李逸诚
成都市第三医院
副主任医师
回答时间:2022-11-22 12:09一般情况下,健康公民献血时献血量一般不低于200ml,通常在300-400ml之间,因为我国临床用血时一个单位的红细胞就是从200ml全血中提炼出来的,如果献血量过少,就无法生产出比较适合临床应用的红细胞,同时血浆的提炼成分也会相应减少.小儿败血症会引起发烧,也有些患者会出现体温降低的现象,如果不及时治疗,有可能导致多个器官功能衰竭,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患有小儿败血症的患儿,需要在早期积极的进行治疗,根据病情的发展,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比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免疫疗法等。大多数患儿通过正规的治疗,能够使疾病尽快恢复,不会留下后遗症。高脂蛋白血症大多是属于获得性的,有一些少见的家族性的血脂蛋白异常。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首先我们要调整生活方式,包括有减重、控制理想体重,还有戒烟、限酒、低脂饮食等等。除此以外,还可以选择调脂药物,包括有他汀类的药物,贝特类的药物、烟酸及其类似物,还有胆酸螯合剂、胆固醇吸收抑制剂、普罗布考等等这些药物。一般如果为了降低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会优先选择他汀类的药物。如果为了降低甘油三酯,可以选择贝特类的药物。如果是为了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可以优先选择烟酸。溶血性贫血和溶血性黄疸不一样。溶血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遭到破坏,超过骨髓造血代偿能力引起贫血症状的一种疾病。溶血性黄疸是指红色细胞受遭到外源因素遭到破坏,引起血液中的胆红素增多,超过肝脏代偿能力的一种疾病。所以两种病有本质上的区别。平时要营养均衡化,避免熬夜,不能单一的吃一种食物会容易引起营养不良。溶血性贫血首先是贫血的危害,如头晕、乏力、面色苍白,活动后胸闷气喘,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严重的贫血,甚至可以危及生命。其次是溶血性贫血所特有的并发症。如急性溶血可以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甚至尿毒症,患者可以出现血红蛋白尿、少尿、甚至无尿,慢性溶血的患者,可以出现脾脏肿大、腹胀胆结石等症状。患有败血症的老年患者,具体多长时间能够治愈,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以及身体素质进行判断。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轻微,同时身体素质比较好,一个月左右便可以治愈。相反,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治愈的时间相对来说比较久,甚至需要半年。因此,患者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并且积极的配合医生的治疗,才能够使疾病尽快痊愈。青春期的贫血对生长发育肯定有明显的影响。青春期的时候不论是男生还是女生,对造血原料铁会有非常多的需求。一个正常人每天需要食物里含铁10毫克就可以满足一天的需要。一般吸收的铁是其中的1/10,1~1.5毫克左右。青春期的孩子摄取铁的需求量肯定比这个要多两倍或者是更多。如果青春期的女生有了月经的问题,需求量可能会更多,每天摄取的食物至少含的铁量在20毫克或者比20毫克更多才行。这时候吸收的铁也只有2~3毫克。如果出现了贫血,就会影响各个器官的功能,影响生长发育是肯定的。青春期的缺铁性贫血实际上非常好纠正,出现了贫血,家长和孩子也不用特别的紧张,抓紧时间到医院去诊断并给予治疗,一般一两个月就可以纠正。慢性再生障碍贫血有可能会复发。通常想彻底治愈慢性再生障碍贫血需要做造血干细胞移植,而且费用比较高配型很难找到。如果治愈以后还需要积极预防,平时不要熬夜,饮食要规律,营养均衡,适量的锻炼身体,能够积极有效的提高身体免疫能力,一旦做不好的这些会容易复发。平时多吃些补血的食物,例如阿胶、红枣、黑豆、芝麻、枸杞、山药、南瓜等食物。脓毒败血症就是全身化脓性感染,脓毒血症多有原发的感染病灶,比如有些患者是大面积烧伤的感染、有些患者可能有局部的脓肿。患者感染的部位会有大量的细菌感染,细菌可以在感染的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细菌会在体内大量的繁殖,随着血液循环可以到达全身的部位,在繁殖的过程中还可以释放大量的毒素,可以导致患者发生脓毒败血症。脓毒败血症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感染性的疾病,患者可以出现高热的症状,可以伴有肝脾肿大的症状,严重的患者全身重要脏器损伤,危及生命。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患者,日常饮食要注意,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绿色蔬菜,比如圆白菜、油麦菜、芹菜、菠菜等,这些蔬菜当中叶酸的含量比较丰富,有助于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改善。如果是病人输血过多,导致铁代谢障碍时,富含铁元素的食物的摄入,要适当的减少。尽量不要吃动物的肝脏、动物的血液。可以多喝一些浓茶、咖啡等,抑制铁剂的吸收。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患者,日常生活当中还要注意预防发生感染,感染会导致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病情的加重。如果是发生气候变化,要及时添加衣物,房间要定期的通风,可以进行适当活动,增强机体的免疫力。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预后相对比较好。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虽然是恶性、慢性骨髓增殖性肿瘤,但是肿瘤相对比较惰性,恶性程度不高,一般自然病程在10年左右。由于红细胞明显增高,引起血液粘稠度增加,容易出现脑血管意外、急性心肌梗死和继发性痛风等并发症。但是如果及时合理治疗后,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可以维持在接近正常或正常上限。如果没有并发症的情况下,可以生存10年以上。合并骨髓纤维化的时候,还可以应用JAK2受体抑制剂等治疗,都可以延长生存期,最后会因为骨髓衰竭或转化为急性白血病,而危及生命。
无偿献血科普知识献血前能吃饭吗?献血前,建议先了解一下献血的相关要求和血液知识,消除紧张心理,了解不适宜献血的情况,保证血液安全和献血者自身健康。献血前一天和当天可以按往常的习惯进食,但应以清淡饮食为宜。不饮酒,不服药,不做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睡眠,让自己处于较好的身心状态。献血后,要注意什么?献血后,当采血针拔出时,应听从采血护士指导,均匀压迫采血针眼处,持续5分钟以上,观察无渗血再停止压迫。不要急于站起来,可以先稍微活动下肢,促进血液回流,这样做可以减少头晕等反应。献血后4小时内应当多饮水,12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和用采血手臂提取重物或用力过度,以免影响针眼愈合。当发现针眼处有淤青,不要担心,一般一周左右即可消散,献血24小时后可以热敷。一次献血400ml,会不会太多了?人体大部分是水分,男性身体中水分约占体重的60%,女性因脂肪含量多一些,水分约占体重的55%。算一算:体重70千克的成年男性,其总血量约占体重的8%,那么他有多少血液?正确答案:大约5000ml。原来,400ml还不到整体血量的1/10!通常,人体内的血液会有1/5储存在肝、脾等器官内。每当献血后,人体内的组织液和脾脏内贮存的血液,在1小时后就能将循环血量补回来。所以,献血400ml并不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伤害。当然,我国对献血间隔有着严格的规定,血液中心的专业人员在献血时也会对您做出专业指导,充分保障献血者的安全。成分献血还要回输,安全吗?依据血液采集方式的不同,献血可分为捐献全血和成分血,后者即成分献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几乎所有的血液成分都可以通过血细胞分离机进行单采,比如红细胞、血小板、血浆、粒细胞等。成分献血的优点是:通过单采可以获得较高浓度和纯度的单一血液成分,输注给相关适应症的患者。这样既提高了疗效,又减少了由于全血浓度低,造成患者接触多名献血者的免疫风险。没看明白?举个例子。目前,我国成分献血主要是血小板单采。以此为例,献血者捐献的一份单采血小板中含有2.5×1011以上个血小板,这些血小板量相当于7名左右献血者所献全血内血小板的总量。患者输注一个献血者的单采血小板,就达到了7名献血者浓缩血小板的治疗效果,这样就降低了免疫反应和输血传染病的风险。对献血者而言,采集了血小板,其他的血液成分又回输给自己,更有利于快速恢复。至于感染疾病的风险,这样的担心大可不必。单采血小板的采集是使用血细胞分离机在无菌密闭的条件下进行的,全部使用经过严格消毒的一次性耗材,不会造成交叉感染。献出去的血不合格怎么办?当献血者的血液离开身体进入血袋后,就被送往血液中心,由检验科进行取样检测。检测结果的各项指标符合国家标准的,被定为合格血液储存于血库冰箱内,随时准备拯救病人。对于检测不合格的血液,血液中心会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进行消毒和报废处理。为什么献血无偿而用血有偿?世界卫生组织和全球各国的共识是:自愿无偿献血是最安全的血液来源。由于无偿献血这一行为具有利他主义精神,对于献血者的健康问询得到的答案,应是无偿献血者对自身健康和生活史的诚实回答。而有偿用血,其实支付的是血液采集、检测、制备、存储和运输等成本。《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明确规定,公民临床用血时,只需交付用于血液的采集、储存、分离、检验等费用;具体收费标准由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和价格主管部门制定。无偿献血证干嘛用的?无偿献血证是不仅仅是无偿献血者的荣誉证书,还是其本人和直系亲属用血后报销血液费用的凭证之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献血证在报销使用上分为两种情况:第一,对于无偿献血者本人,自献血之日起5年内累计报销用血量按献血量5倍计算,5年后按等量计算。当无偿献血累计满1000毫升时,献血者终生享受无限量用血费用报销的待遇;第二,无偿献血者的配偶和直系亲属用血时,其累计报销用血费用按献血者献血量等量计费。不仅如此,无偿献血证的用途还在不断增加。有些省市开展了让无偿献血者享受免费乘坐公共交通、免费游览公园、免费体检、看病免诊疗费、申请无偿献血者大病救助金、积分入户等激励措施。献血证用处越来越多,但天天带着它是不是很麻烦?不怕!国家卫生健康委6月11日刚刚发布了启用全国统一电子无偿献血证的通知。全国电子无偿献血证在今年6月14日“世界献血者日”正式上线运行,登陆查询平台包括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中国政府网、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和支付宝、微信、百度小程序。还有个好消息,用血费用报销的手续也越来越简单了。如今正在将费用报销前移至各用血医院,目的是让无偿献血者及其亲属用血费用“一站式”减免,提升无偿献血者的就医获得感。背景链接关于世界献血者日自2004年开始,世界卫生组织、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国际献血组织联合会、国际输血协会将每年的6月14日定为世界献血者日。今年的世界献血者日的活动主题是“ 安全血液拯救生命”,口号为“献血,让世界更健康”。1998年国家为保障血液安全,维护献血者权益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这标志着我国无偿献血制度的建立。经过多年的宣传和推广,广大人民群众对无偿献血有了基本的认识。来源:网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献血有什么标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