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规定,由于国家机关如何行使权力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法取得补偿的权利,是否正确?

1.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是什么?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明确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中的指导地位。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系统完备,就主要方面来看,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重要讲话中精辟概括的“十一个坚持”:(1)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3)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4)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5)坚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6)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7)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8)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9)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10)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11)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2.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具体目标是什么?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加快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3.如何理解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三者的关系?三者是有机联系的整体,三者本质一致、目标一体、成效相关,必须相互统一、共同推进、形成合力。依法治国要求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能不能做到依法治国,关键在于党能不能坚持依法执政,各级政府能不能依法行政。依法执政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求必须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依法行政是各级政府活动的基本准则,要求各级政府必须依法全面履行职能,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4.如何理解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三者的关系?三者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相辅相成。其中,法治国家是法治建设的目标,法治政府是法治国家的主体,法治社会是法治国家的基础,三者共同构成全面依法治国的三根支柱,缺少任何一个方面,全面依法治国工作布局就不完整,总目标就无法实现。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三者同步规划、同步实施,推动三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5.依法治国的含义是什么?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6.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则有哪些?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7.法治政府建设的战略定位是什么?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对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建设具有示范带动作用,要重点推进、率先突破。8.《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对依法治国是如何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9.《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确定的新目标体系是什么?2021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提出加快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全面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10.《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确定的法治政府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什么?到2025年,政府行为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日益健全,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基本完善,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大幅提升,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显著增强,各地区各层级法治政府建设协调并进,更多地区实现率先突破,为到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奠定坚实基础。11.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原则是什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确保法治政府建设正确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行政机关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坚持问题导向,用法治给行政权力定规矩、划界限,切实解决制约法治政府建设的突出问题;坚持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法治政府建设模式和路径;坚持统筹推进,强化法治政府建设的整体推动、协同发展。12.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的周期是什么?2019年,中央依法治国办印发《关于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的意见》,提出从2019年启动第一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评估认定开始,每2年开展一次。13.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的程序有哪些?示范创建包括自愿申报、初审推荐、第三方评估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测评、实地核查、媒体公示和批准命名等程序。14.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目标是什么?树立一批批新时代法治政府建设的新标杆,推动到2035年实现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的奋斗目标。15.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的范围对象包括哪些?目前主要面向市(地、州、盟)政府、县(市、区、旗)政府(以下简称市县政府),适时扩展到国务院各部门和各省级政府。16.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的类型包括哪些?示范创建有两大类型,法治政府建设综合示范创建或单项示范创建。17.平顶山市申报创建的是哪种类型?平顶山市申报创建的是综合示范创建,创建成功将被命名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18.中央依法治国办发布的《市县法治政府建设示范指标体系(2021年版)》包括哪些内容?指标体系共设有10项一级指标、34项二级指标、104项三级指标,包括政府职能依法全面履行、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科学民主合法、行政执法严格规范公正文明、行政权力制约监督科学有效、社会矛盾纠纷依法有效化解、重大突发事件依法预防处置、政府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全面提高、法治政府建设组织领导落实到位和附加项等方面内容。19.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评估检查方式有哪些?包括网络检索、材料查证、实地核验、实地核查、案卷评查、随机抽考、座谈访谈等。20.平顶山市在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方面已经取得了哪些成绩?2020年9月,平顶山市被命名为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2021年10月,平顶山市被省推荐参加第二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综合示范地区评选;2022年3月,平顶山市成功入围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综合示范地区评选第二轮评估候选地区。21.什么是“放管服”改革?“放管服”改革是指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放”即简政放权,降低准入门槛;“管”即创新监管,促进公平竞争;“服”即高效服务,营造便利环境。22.《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对全面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提出了什么要求?2022年上半年编制完成国务院部门权责清单,建立公开、动态调整、考核评估、衔接规范等配套机制和办法。调整完善地方各级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加强标准化建设,实现同一事项的规范统一。23.什么是行政审批?行政审批是指行政机关(包括有行政审批权的其他组织)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出的申请,经过依法审查,采取“批准”“同意”“年检”发放证照等方式,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认可其资格资质,确认特定民事关系或者特定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行为。对于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地方实施更为方便有效的行政审批事项一律下放地方和基层管理。24.什么是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是指各级政府部门开展行政审批时,要求申请人委托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机构开展的作为行政审批受理条件的有偿服务,包括各类技术审查、论证、评估、评价、检验、检测、鉴证、鉴定、证明、咨询、试验等。25.什么是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向行政机关申请办理行政事项时,行政机关以书面形式(含电子文本,下同)将证明义务、证明内容以及不实承诺的法律责任一次性告知申请人,申请人书面承诺已经符合告知的相关要求并愿意承担不实承诺的法律责任,行政机关不再索要有关证明并依据书面承诺办理相关行政事项的工作机制。26.清理证明事项的目的是什么?清理证明事项就是要求除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之外,政府部门、公用事业单位和服务机构不得向行政管理相对人索要证明。证明事项清理工作就是要从根本上铲除“奇葩”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27.《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提出,要如何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政务服务效能?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完善首问负责、一次告知、一窗受理、自助办理等制度。加快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到2021年年底前基本实现高频事项“跨省通办”。大力推行“一件事一次办”,提供更多套餐式、主题式集成服务。推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增强政务服务平台服务能力,优化整合提升各级政务大厅“一站式”功能,全面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全城通办、就近能办、异地可办。坚持传统服务与智能创新相结合,充分保障老年人基本服务需要。28.全面推行“三证合一”的三证是指哪三证?“三证合一”的“三证”是指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29.什么是公共法律服务?公共法律服务是由政府统筹提供,旨在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所必需的法律服务。具体包括:为全民提供法律知识普及教育和法治文化活动;为经济困难和特殊案件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开展公益性法律顾问、法律咨询、辩护、代理、公证、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预防和化解民间纠纷的人民调解活动等。30.为什么要积极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1)有利于推进法治政府建设;(2)有利于提升行政决策水平;(3)有利于增强各级行政机关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的法治观念;(4)有利于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31.什么是“双随机、一公开”?“双随机、一公开”就是指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32.如何理解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1)法治架起“防护网”。法治能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而产权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保护产权就是保护生产力。(2)法治竖起“边界线”。法治能规范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尊重市场经济规律,通过市场化手段,在法治框架内调整各类市场主体的利益关系。(3)法治托起“公平秤”。只有完善制度、加强监管,才能构建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打造出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最大限度减少欺诈、违约、制假售假、投机取巧等不规范行为,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步入良性发展轨道。33.如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紧紧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依法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企业产权和自主经营权,切实防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加强政企沟通,在制定修改地方性法规、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过程中充分听取企业和行业协会商会意见。加强和改进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刚性约束,及时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推动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制度完备、治理完善的高标准市场体系。34.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工作的目的是什么?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旨在约束政府的行为,以确保今后政府出台的各种产业、投资政策,都要以不破坏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为前提。行政机关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在制定市场准入、产业发展、招商引资、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经营行为规范、资质标准等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其他政策措施时,应当进行公平竞争审查,评估对市场竞争的影响,防止排除、限制市场竞争。经审查认为不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可以实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应当不予出台或者调整至符合相关要求后出台;未经公平竞争审查的,不得出台。35.什么是政务诚信建设?政务诚信是指政府要对社会、对公民恪守信用准则,其核心是依法行政、守信践诺,发挥政府在诚信建设中的示范表率作用,取信于民,这既是法治政府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诚信社会的重要基础。主要内容是:通过推进依法行政、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推动政务公开透明、创新政府服务和管理方式、健全行政监督体系、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等举措,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全面提升政府公信力。政务诚信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关键,各类政务行为主体的诚信水平,对其他社会主体诚信建设发挥着重要的表率和导向作用。36.如何加快推进政务诚信建设?要健全政府守信践诺机制。建立政务诚信监测治理机制,建立健全政务失信记录制度,将违约毁约、拖欠账款、拒不履行司法裁判等失信信息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并向社会公开。建立健全政府失信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失信惩戒力度,重点治理债务融资、政府采购、招标投标、招商引资等领域的政府失信行为。37.优化公共服务,对便民服务热线的要求是什么?市级政府建立便捷高效、规范统一的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除110、119、120、122等紧急热线外,按上级政府部署将其他非紧急类政务热线整合,实现政务咨询投诉举报等统一受理、按责转办、限时督办、办结反馈。县级政府对涉及本级政府及部门的政务咨询投诉举报及时处置、限时办结。38.如何提高制度建设公众参与度?除依法需要保密的外,地方政府规章草案一律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期限一般不少于30日。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义务有重大影响、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在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时,期限一般不少于7个工作日(与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行政规范性文件,期限一般不少于30日)。涉及企业和特定群体、行业利益的,充分听取企业、人民团体、行业协会商会的意见。本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于地方政府规章或者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建议、提案,按时回复率应达到100%。39.《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提出,要如何完善立法工作机制?增强政府立法与人大立法的协同性,统筹安排相关联相配套的法律法规规章的立改废释工作。聚焦实践问题和立法需求,提高立法精细化精准化水平。完善立法论证评估制度,加大立法前评估力度,认真论证评估立法项目必要性、可行性。建立健全立法风险防范机制,将风险评估贯穿立法全过程。丰富立法形式,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积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拓宽立法公众参与渠道,完善立法听证、民意调查机制。修改法规规章备案条例,推进政府规章层级监督,强化省级政府备案审查职责。推进区域协同立法,强化计划安排衔接、信息资源共享、联合调研论证、同步制定修改。40.什么是行政规范性文件?行政规范性文件是指除政府规章外,行政机关及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制定并公开发布的针对不特定的多数人和特定事项,涉及或者影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在本行政区域或其管理范围内具有普遍约束力,在一定时间内相对稳定、能够反复适用的行政措施、决定、命令等行政规范文件的总称。41、如何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和监督管理?依法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严禁越权发文、严控发文数量、严格制发程序。建立健全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协调机制,防止政出多门、政策效应相互抵消。健全行政规范性文件动态清理工作机制。加强对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管理工作的指导监督,推动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全面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明确审核范围,统一审核标准。严格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42.什么是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法规,是指法定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依照法定的权限,在不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和颁布的在本行政区域范围内实施的规范性文件。43.什么是地方政府规章?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规章。地方政府规章可以就下列事项作出规定:(1)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规定需要制定规章的事项;(2)属于本行政区域的具体行政管理事项。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制定地方政府规章,限于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项。44.自2015年7月平顶山市获得地方立法权以来,平顶山市已经出台了哪些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已出台地方性法规8部:《平顶山市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平顶山市城市绿化条例》《平顶山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平顶山市城市公共汽车客运条例》《平顶山市建设工地扬尘污染防治条例》《平顶山市节约用水条例》《平顶山市河道保护条例》《平顶山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政府规章3部:《平顶山市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平顶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暂行规定》《平顶山市河道采砂管理办法》。45.如何健全行政决策制度体系,不断提升行政决策公信力和执行力?(1)强化依法决策意识;(2)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3)加强行政决策执行和评估。46.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包括哪些?(1)制定有关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重大公共政策和措施;(2)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规划;(3)制定开发利用、保护重要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的重大公共政策和措施;(4)决定在本行政区域实施的重大公共建设项目;(5)决定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涉及重大公共利益或者社会公众切身利益的其他重大事项。47.重大行政决策的法定程序有哪些?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48.什么情况下的重大行政决策草案不得提交讨论?决策草案未经合法性审查或者经审查不合法的,不得提交决策机关讨论。49.建设法治政府对坚持集体讨论决定是如何规定的?重大行政决策应当经政府常务会议或者全体会议、部门领导班子会议讨论,由决策机关行政首长在集体讨论基础上作出决定。行政首长拟作出的决定与会议组成人员多数人的意见不一致的,应当在会上说明理由。集体讨论情况和决定要如实记录、完整存档。50.什么是重大行政决策公开制度?决策机关应当通过本级人民政府公报和政府网站以及在本行政区域内发行的报纸等途径及时公布重大行政决策。对社会公众普遍关心或者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行政决策,应当说明公众意见、专家论证意见的采纳情况,通过新闻发布会、接受访谈等方式进行宣传解读。依法不予公开的除外。51.什么是重大行政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和责任倒查机制?决策机关违反《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规定造成决策严重失误,或者依法应当及时作出决策而久拖不决,造成重大损失、恶劣影响的,应当倒查责任,实行终身责任追究,对决策机关行政首长、负有责任的其他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责任。52.我国宪法经历了几次修改?五次。53.国家宪法日是哪天?12月4日。54.行政执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严格、规范、公正、文明。55.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具体措施有哪几项?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大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创新行政执法方式。56.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要坚持什么原则和要求?坚持省(自治区)原则上不设行政执法队伍,设区市与市辖区原则上只设一个行政执法层级,县(市、区、旗)一般实行“局队合一”体制,乡镇(街道)逐步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的改革原则和要求。57.创新行政执法方式要求,要注重推广运用哪些非强制性执法手段,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要广泛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警示告诫、指导约谈等执法方式,努力做到宽严相济、法理相融,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58.什么是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59.行政执法监督方式和救济渠道有哪些?监督方式:(1)向该行政执法部门举报投诉;(2)向同级司法行政部门或上级行政主管部门举报投诉。救济渠道:(1)向本级人民政府或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2)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60.2021年行政处罚法新修订内容有哪些?(1)明确了行政处罚的概念;(2)新增了行政处罚种类;(3)赋予“乡、镇、街道办”一定程度上的行政处罚权;(4)对特殊行政处罚案件延长了行政执法期间;(5)扩大了听证范围,进一步明确了听证程序的时间要求;(6)明确了法制审核的范围;(7)新增了首违不罚制度,推动“柔性执法”;(8)明确行政处罚案件办理期限;(9)建立了电子送达文书、电子支付缴纳罚款等制度;(10)确定了重大行政处罚公示制度,建立了行政处罚和刑事司法的衔接机制。61.什么是行政处罚?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减损权益或者增加义务的方式予以惩戒的行为。62.行政处罚的种类有哪些?行政处罚的种类:(1)警告、通报批评;(2)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3)暂扣许可证件、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4)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5)行政拘留;(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63.行政处罚中法制审核的范围是什么?有下列情形之一,在行政机关负责人作出行政处罚的决定之前,应当由从事行政处罚决定法制审核的人员进行法制审核;未经法制审核或者审核未通过的,不得作出决定:(1)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的;(2)直接关系当事人或者第三人重大权益,经过听证程序的;(3)案件情况疑难复杂、涉及多个法律关系的;(4)法律、法规规定应当进行法制审核的其他情形。64.法制审核人员配置比例是如何规定的?行政执法机关原则上法制审核人员的配置不少于本单位执法人员总数的5%,且不少于1人。65.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履行告知义务,包括哪些内容?应当告知当事人拟作出的行政处罚内容及事实、理由、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陈述、申辩、要求听证等权利。6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的从轻、减轻处罚的条件有哪些?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应当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1)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2)受他人胁迫或者诱骗实施违法行为的;(3)主动供述行政机关尚未掌握的违法行为的;(4)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5)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其他应当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6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的不予行政处罚的条件有哪些?(1)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2)当事人有证据足以证明没有主观过错的,不予行政处罚。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3)对当事人的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的,行政机关应当对当事人进行教育。68.什么是行政强制?行政强制包括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行政强制措施,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毁、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等情形,依法对公民的人身自由实施暂时性限制,或者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物实施暂时性控制的行为。行政强制执行,是指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对不履行行政决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强制履行义务的行为。69.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有哪些?(1)限制公民人身自由;(2)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3)扣押财物;(4)冻结存款、汇款;(5)其他行政强制措施。70.什么是行政许可?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71.行政许可需要行政机关内设的多个机构办理的,应该如何办理?该行政机关应当确定一个机构统一受理行政许可申请,统一送达行政许可决定。行政许可依法由地方人民政府两个以上部门分别实施的,本级人民政府可以确定一个部门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并转告有关部门分别提出意见后统一办理,或者组织有关部门联合办理、集中办理。72.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的措施有哪些?(1)健全行政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2)形成监督合力;(3)加强和规范政府督查工作;(4)加强对行政执法制约和监督;(5)全面主动落实政务公开;(6)加快推进政务诚信建设。73.如何形成行政权力监督合力?坚持将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纳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全局统筹谋划,突出党内监督主导地位。推动党内监督与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积极发挥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统计监督、执法监督、行政复议等监督作用。自觉接受纪检监察机关监督,对行政机关公职人员违法行为严格追究法律责任,依规依法给予处分。74.如何处理司法建议和检察建议?行政机关对人民法院提出的司法建议和人民检察院提出的检察建议应当100%按规定回复。75.行政机关公开政府信息,应当坚持哪些原则?应当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遵循公正、公平、合法、便民的原则。76.政府信息不予公开的情形包括哪些?(1)依法确定为国家秘密的政府信息,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公开的政府信息,以及公开后可能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社会稳定的政府信息,不予公开。(2)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公开会对第三方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政府信息,行政机关不得公开。但是,第三方同意公开或者行政机关认为不公开会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予以公开。(3)行政机关的内部事务信息,包括人事管理、后勤管理、内部工作流程等方面的信息,可以不予公开。行政机关在履行行政管理职能过程中形成的讨论记录、过程稿、磋商信函、请示报告等过程性信息以及行政执法案卷信息,可以不予公开。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上述信息应当公开的,从其规定。77.不履行政府信息公开法定职责的情形包括哪些?(1)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职能;(2)不及时更新公开的政府信息内容、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政府信息公开目录;(3)违反《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的其他情形。78.不履行政府信息公开法定职责会被追究什么责任?行政机关不履行政府信息公开法定职责的,由上一级行政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79.如何提高突发事件依法处置能力?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强化各地区各部门防范化解本地区本领域重大风险责任。推进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强化执法能力建设。强化突发事件依法分级分类施策,增强应急处置的针对性实效性。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处置程序和协调联动机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注重提升依法预防突发事件、先期处置和快速反应能力。加强突发事件信息公开和危机沟通,完善公共舆情应对机制。依法严厉打击利用突发事件哄抬物价、囤积居奇、造谣滋事、制假售假等扰乱社会秩序行为。加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法律法规教育培训,增强应急处置法治意识。80.如何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行政预防调处化解体系?(1)加强行政调解工作;(2)有序推进行政裁决工作;(3)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4)加强和规范行政应诉工作。81.什么是行政调解?行政调解是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在职权范围内,根据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通过沟通、说服、协调、劝导,促使各方当事人平等协商、自愿达成协议、解决争议纠纷的活动。82.如何加强行政调解工作?依法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交通损害赔偿、治安管理、环境污染、社会保障、房屋土地征收、知识产权等方面的行政调解,及时妥善推进矛盾纠纷化解。各职能部门要规范行政调解范围和程序,组织做好教育培训,提升行政调解工作水平。坚持“三调”联动,推进行政调解与人民调解、司法调解有效衔接。83.什么是行政复议?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行政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行政机关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依法对被申请行政行为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制度。84.如何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全面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整合地方行政复议职责,按照事编匹配、优化节约、按需调剂的原则,合理调配编制资源,2022年年底前基本形成公正权威、统一高效的行政复议体制。全面推进行政复议规范化、专业化、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健全优化行政复议审理机制。县级以上各级政府建立行政复议委员会,为重大、疑难、复杂的案件提供咨询意见。建立行政复议决定书以及行政复议意见书、建议书执行监督机制,实现个案监督纠错与倒逼依法行政的有机结合。全面落实行政复议决定书网上公开制度。85.什么是行政诉讼?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做出裁判,从而解决行政争议的制度。俗称“民告官”。86.哪些机关可以作为行政诉讼的被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限内未作出复议决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起诉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起诉复议机关不作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作出同一行政行为的,共同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共同被告。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所作的行政行为,委托的行政机关是被告。行政机关被撤销或者职权变更的,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是被告。87.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有哪些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三条规定:“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不能出庭的,应当委托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对于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的案件、社会高度关注的案件、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案件、检察机关提起的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等,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率必须达100%。88.如何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严格执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将建设法治政府摆在工作全局的重要位置。对不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本地区本部门一年内发生多起重大行政违法案件、造成严重社会后果的,依法追究主要责任人的责任。89.如何提高政府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1)树立重视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的用人导向。把能不能有效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作为考察识别干部的重要条件,在相同条件下优先提拔使用法治素养好、依法履职能力强的干部。对特权思想严重、法治观念淡薄的干部,及时发现并进行批评教育、督促整改,对问题严重或者违法违纪的干部,依法依纪严肃处理。(2)强化对政府工作人员的法治教育培训和考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法律列入政府常务会议学习内容,列入本级党校(行政学院)必修课。在政府工作人员中普遍开展宪法法律教育,严格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制度。将法律知识培训作为公务员初任培训、任职培训的重要内容,将宪法以及与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纳入培训考试考核内容,将通过法律知识考试作为通过初任培训、任职培训的标准之一。90.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对法治工作队伍建设提出了什么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首先要把专门队伍建设好;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推进法治专门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确保做到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对法治专门队伍的管理必须坚持更严标准、更高要求。要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教育引导法律服务工作者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依法依规诚信执业,认真履行社会责任。要加强法治人才培养。91.党委主要负责人在推进法治建设中应当履行的主要职责有哪些?(1)充分发挥党委在推进本地区法治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定期听取有关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有关重大问题,将法治建设纳入地区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同考核、同奖惩;(2)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提高党内法规制度执行力;(3)严格依法依规决策,落实党委法律顾问制度、公职律师制度,加强对党委文件、重大决策的合法合规性审查;(4)支持本级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督促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和下级党政主要负责人依法办事,不得违规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5)坚持重视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的用人导向,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和政法机关领导班子建设;(6)深入推进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形成浓厚法治氛围。92.政府主要负责人在推进法治建设中应当履行的主要职责有哪些?(1)加强对本地区法治政府建设的组织领导,制定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及时研究解决法治政府建设有关重大问题,为推进法治建设提供保障、创造条件;(2)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建立健全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公职律师制度,依法制定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全面推进政务公开;(3)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落实,推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4)督促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和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依法行政,推动完善政府内部层级监督和专门监督,纠正行政不作为、乱作为;(5)自觉维护司法权威,认真落实行政机关出庭应诉、支持法院受理行政案件、尊重并执行法院生效裁判的制度;(6)完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组织实施普法规划,推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93.如何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法治政府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各级党委要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领导职责,安排听取有关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影响法治政府建设重大问题。各级政府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履行法治政府建设主体责任,谋划落实好法治政府建设各项任务,主动向党委报告法治政府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主要负责人要切实履行推进本地区本部门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作为重要工作定期部署推进、抓实抓好。各地区党委法治建设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要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协调督促推动。94.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上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2)上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3)上一年度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4)下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5)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95.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向社会公开的途径是什么?每年4月1日之前,地方各级政府和县级以上政府部门的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除涉及党和国家秘密的,应当通过报刊、网站等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开,接受人民群众监督。96.《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确定的督察对象有哪些?督查对象包括:地方各级党委、地方各级政府和县级以上政府部门、地方各级政府以及政府部门的党组织;地方党政主要负责人、地方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其他成员。97.《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规定督察工作要坚持哪些原则?服务大局、突出重点;依法依规、实事求是;以督促干、注重实效;控制总量、计划管理。98.《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确定的组织实施督察工作的主体是谁?由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和地方各级党委法治建设议事协调机构的办事机构组织开展。99.《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对国务院部门和地方各级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职责,主要督察哪些工作?(1)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决策部署;(2)认真学习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熟练掌握与本职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积极参加法治教育培训;(3)注重提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必须守法律、重程序、受监督,不得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4)依法全面履行岗位职责,严守法定程序,无正当理由不得拖延或者拒绝履行法定职责,不得滥用职权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5)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积极在工作中向人民群众普法,做法律法规的遵守者、执行者、宣传者;(6)其他依法依规应当履行的法治政府建设有关职责。100.《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规定督察可以采取哪些措施?(1)听取被督察单位以及有关负责人情况汇报;(2)查阅、复制有关制度文件、会议纪要、执法案卷等;(3)询问、约谈有关单位和个人;(4)实地走访、暗访;(5)对收到的重大违法行政问题线索进行调查、核实或者转交有关部门,必要时可请有关部门予以协助;(6)其他必要的措施。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全市法治政府建设相关知识应知应会手册【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全市法治政府建设相关知识应知应会手册
20XX年5月,***依法治国办印发《关于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的意见》,提出从20XX年启动第一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评估认定开始,每两年开展一次,梯次推进,树立新时代法治政府建设的新标杆。2021年8月,第二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正式启动。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我市要全力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为进一步提高全市广大干部职工和人民群众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的知晓率和参与度,市委依法治市办收集整理了法治政府建设相关知识供大家学习参考,希望大家同心协力、全力以赴,推动法治政府建设率先突破,建设更高水平平安XX、法治XX!一、***法治思想有关重要论述
20XX年11月16日至17日,***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在XX召开。这次会议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首次提出***法治思想。***法治思想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系统完备。就其主要方面来讲,就是******在这次会议重要讲话中精辟概括的“十一个坚持”:
(一)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党的领导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国际国内环境越是复杂,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务越是繁重,越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巩固执政地位、改善执政方式、提高执政能力,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全面依法治国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健全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通过法治保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效实施。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必须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要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各领域全过程。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系统研究谋划和解决法治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法治领域的具体体现。既要立足当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又要着眼长远,筑法治之基、行法治之力、积法治之势,促进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长期性的制度保障。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从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探索适合自己的法治道路,同时借鉴国外法治有益成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夯实法治基础。
(四)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党自身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都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就包括坚持宪法确定的中国***领导地位不动摇,坚持宪法确定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不动摇。
(五)坚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只有全面依法治国才能有效保障国家治理体系的系统性、规范性、协调性,才能最大限度凝聚社会共识。在统筹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中,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要更加重视法治、厉行法治,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坚持依法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
(六)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要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实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要积极推进国家安全、科技创新、公共卫生、生物安全、生态文明、防范风险、涉外法治等重要领域立法,健全国家治理急需的法律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的法律制度,以良法善治保障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
(七)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整体谋划,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法治政府建设是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要率先突破,用法治给行政权力定规矩、划界限,规范行政决策程序,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要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高司法公信力。普法工作要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特别是要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不断提升全体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要完善预防性法律制度,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八)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要继续推进法治领域改革,解决好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公平正义是司法的灵魂和生命。要深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加强司法制约监督,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要加快构建规范高效的制约监督体系。要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坚决打击黑恶势力及其“保护伞”,让城乡更安宁、群众更安乐。
(九)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要加快涉外法治工作战略布局,协调推进国内治理和国际治理,更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要强化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方式,有效应对挑战、防范风险,综合利用立法、执法、司法等手段开展斗争,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尊严和核心利益。要推动全球治理变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十)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推进法治专门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确保做到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要教育引导法律服务工作者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依法依规诚信执业,认真履行社会责任。
(十一)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各级领导干部要坚决贯彻落实党***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部署,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了解法律、掌握法律,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确保全面依法治国各项任务真正落到实处。二、荣誉篇
近年来,XX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法治思想,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始终将法治政府建设作为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大胆探索、率先突破,取得新成效、新经验,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现整理部分荣誉情况如下:
1.政府立法:自2016年获地方立法权以来,围绕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领域出台了10部政府规章:XX市市区“门前三保”责任制管理办法、XX市城市管线管理办法、XX市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实施办法、XX市市区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XX市房屋租赁管理办法、XX市防控和查处违法建设办法、XX市人民政府关于市政府机构改革涉及市政府规章规定的行政机关职责调整问题的决定、XX市养犬管理办法、XX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XX市住房租赁管理办法》的决定、XX市瓶装液化气管理办法。我市政府立法工作受司法部表彰,市司法局立法科获评新时代“立法为民好榜样”。
2.营商环境:大幅简化退税流程做法受到国务院第五次大督查通报表扬;“无申请兑现”改革走在全省前列;获评XX省20XX年优化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在20XX年中国营商环境评价中获评“优秀”等次,跻身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前50强。
3.行政执法:农业综合执法改革经验在全国推广;人民日报以“常见水鸟飞不见渔船行XXXX修复汉江水生态守护一江碧水”整版报道我市依法禁渔工作。
4.行政权力制约监督:XX政府网荣获全国地市级政府网站第4名,获评“20XX年互联网+政务服务先进单位奖”“20XX年政府网站政民互动精品栏目奖”;连续四年蝉联全省17个市州政府网年度绩效考核第一名。市人大常委会首次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十三五”时期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情况报告。
5.市域社会治理:医调委“XX经验”在全国推广;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我市为全省唯一经省政府批准成立行政复议委员会的地级市;建成华中地区最大、功能最全的综合性公共安全应急体验馆;我市荣获全国综治最高奖“长安杯”称号,成为首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全国第一期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三、创建篇
1.动员部署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工作:2021年2月19日,市委召开全市作风建设“攻坚年”活动总结暨“服务年”活动动员大会,将争创全省、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纳入作风建设“服务年”重点任务。2022年2月25日,市委召开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工作会议暨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工作推进会,市委书记马旭明强调,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是今年重点工作,市委常委和市政府班子成员要靠前指挥,抓好督办,市人大、市政协要聚焦重点,加强监督,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作为直接责任人,要高标准、严要求抓好任务落实。
2.扎实推进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工作:市政府常务会议、市委常委会议多次听取创建工作情况报告,安排部署相关工作。市委依法治市办召开工作调度会11次、工作推进会3次、市委依法治市办专题会议2次、宣传部署会2次,精心制定了XX市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实施方案、申报指南、责任分解表,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市委常委,分管副市长多次安排部署,89个市直部门和主城区认领清单、压实责任,有力有序推进创建工作落实落地。
3.创建阶段性成果:目前市政府已获评全省第一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并取得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申报资格,已完成申报阶段工作任务。
4.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市的周期和程序是什么?
答:创建两年为一个周期,实行网上申报、初审推荐、第三方评估、人民群众满意度测评、实地核查、媒体公示和批准命名等程序。
5.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的类别有哪些?
(1)综合示范创建。综合示范创建要求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上具有全面性、系统性、整体性,符合《市县法治政府建设示范指标体系》90%以上指标。
(2)单项示范创建。单项示范创建要求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完善依法行政制度、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健全行政复议体制机制以及其他法治政府建设等方面具有创新性、引领性、典型性,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居于领先地位,可复制、可推广。需提炼不少于10条项目示范标准。
6.《市县法治政府建设示范指标体系(2021年版)》包括哪些内容?
指标体系共设有9项一级指标、32项二级指标、100项三级指标以及4项附加项,包括政府职能依法全面履行、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科学民主合法、行政执法严格规范公正文明、行政权力制约监督科学有效、社会矛盾纠纷依法有效化解、重大突发事件依法预防处置、政府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全面提高、法治政府建设组织领导落实到位九个方面内容。
7.XX市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工作目标是什么?
答:市本级人民政府达到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综合示范创建标准,被命名为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争取被命名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8.XX市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实施步骤有哪些?
(1)深入发动、全面推进阶段(2021年2月19日—2021年4月10日);
(2)初审推荐、分步创建阶段(2021年4月11日—2021年5月31日);
(3)查漏补缺、系统申报阶段(2021年6月1日—2021年9月30日);
(4)宣传造势、迎接核查阶段(2021年10月1日至今);
(5)巩固提高、建立机制阶段(长期坚持)。五、基础篇
1.法治政府建设的战略定位是什么?
答: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法治政府建设是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对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建设具有示范带动作用,要率先突破。
2.如何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
答:深入学习贯彻***法治思想,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每年召开部署安排法治政府建设年度重点工作的专题会议不少于1次。每年3月1日之前,县级以上政府部门应当向本级党委和政府、上一级政府有关部门报告上一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同时抄送本级督察单位;县级以上政府应当向同级党委、人大常委会报告上一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当向上一级党委和政府报告上一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同时抄送上一级督察单位。
3.《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确定的督察对象有哪些?
答:地方各级党委、地方各级政府和县级以上政府部门、地方各级政府以及政府部门的党组织;地方党政主要负责人、地方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其他成员。
4.《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组织实施督察工作的主体是谁?
答:由***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和地方各级党委法治建设议事协调机构的办事机构组织开展。
5.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1)上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2)上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3)上一年度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4)下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5)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
6.每年4月1日之前,地方各级政府和县级以上政府部门的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除涉及党和国家秘密的,应当通过何种方式接受人民群众监督?
答:通过报刊、网站等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开,接受人民群众监督。
7.法治政府建设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1)政府职能依法全面履行;(2)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完善;(3)重大行政决策科学民主合法;(4)行政执法严格规范公正文明;(5)行政权力制约监督科学有效:(6)社会矛盾纠纷依法有效化解;(7)重大突发事件依法预防处置;(8)政府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全面提高;(9)法治政府建设组织领导落实到位。
8.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包括哪些方面?
答:(1)推进政府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2)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3)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9.什么是“放管服”改革?
答:“放管服”改革指的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放”即简政放权,降低准入门槛;“管”即创新监管,促进公平竞争;“服”即高效服务,营造便利环境。
10.什么是行政审批?
答:行政审批是指行政机关(包括有行政审批权的其他组织)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出的申请,经过依法审查,采取“批准”“同意”“年检”发放证照等方式,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认可其资格资质、确认特定民事关系或者特定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行为。
11.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完善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要推进什么法定化?
答: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
12.什么是“双随机、一公开”?
答:“双随机、一公开”就是指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13.如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1)严格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XX省优化营商环境办法》《XX省营商环境问题投诉联动处理办法》,全面清理废除地方保护、指定交易、市场壁垒等妨碍统一市场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特别是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2)加强对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平等保护,清理有违公平的政府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3)坚持守信践诺,强化政府诚信建设,严格兑现向行政相对人依法作出的政策承诺;(4)对因政府规划调整、政策变化造成企业合法权益受损的,依法依规进行补偿;(5)不存在干预企业依法自主经营活动的行为。
14.什么是公共法律服务?
答:公共法律服务,是指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基本法律需求而组织提供的法律服务、服务保障措施以及其他相关服务事项。公共法律服务主要包括法治宣传教育、法律咨询、法律查询、法律便利、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村(居)法律顾问等基本公共法律服务事项。
15.******关于公共法律服务的“两快两全”指示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整合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仲裁、司法所、人民调解等法律服务资源,尽快建成覆盖全业务、全时空的法律服务网络。
16.什么是地方政府规章?
答: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规章。
17.地方政府规章可以就哪些事项作出规定?
答:(1)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规定需要制定规章的事项;(2)属于本行政区域的具体行政管理事项。
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制定地方政府规章,限于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项。
18.地方政府规章制定程序是什么?
答:(1)立项;(2)起草;(3)审查;(4)决定;(5)公布。
19.什么是行政规范性文件?
答:行政规范性文件是指除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以及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外,由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含管委会、街道办事处)和市、县两级人民政府职能部门以及经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并公开发布,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义务,具有普遍约束力,在一定期限内反复适用的公文。
20.如何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和监督管理?
答: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监督管理必须要严禁越权发文、严控发文数量。为防止文件制发的随意性,出台重要行政规范性文件要把握好“严格制发程序、认真评估论证、广泛征求意见、严格审核把关、坚持集体审议、及时公开发布”等6个环节。为了确保规定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还需健全责任机制、强化备案监督、加强督查考核等。
未经合法性审核或经审核不合法的文件不得提交集体审议。
21.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包括哪些?
答:(1)制定有关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重大公共政策和措施;(2)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规划;(3)制定开发利用、保护重要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的重大公共政策和措施;(4)决定在本行政区域实施的重大公共建设项目;(5)决定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涉及重大公共利益或者社会公众切身利益的其他重大事项。
22.重大行政决策的法定程序是什么?
答: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
23.什么情况下的重大行政决策草案不得提交讨论?
答:决策草案未经合法性审查或者经审查不合法的,不得提交决策机关讨论。
24.重大行政决策集体讨论制度落实到位,集体讨论率达到多少?
答:100%。
25.什么是重大行政决策终身责任追究?
答:决策机关违反《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规定造成决策严重失误,或者依法应当及时作出决策而久拖不决,造成重大损失、恶劣影响的,应当倒查责任,实行终身责任追究,对决策机关行政首长、负有责任的其他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责任。
26.为什么要积极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
答:(1)有利于推进法治政府建设;(2)有利于提升行政决策水平;(3)有利于增强各级行政机关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的法治观念;(4)有利于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
27.行政执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严格、规范、公正、文明
28.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措施是什么?
答: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创新行政执法方式,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健全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争议协调机制,加强行政执法保障。
29.什么是行政执法“三项制度”?
答: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
30.强化对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的目标之一是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什么权利?
答: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31.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的措施是什么?
答:健全行政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自觉接受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加强行政监督和审计监督;完善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机制;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完善纠错问责和行政赔偿机制;加快建设廉洁政府。
32.如何处理司法建议和检察建议?
答:行政机关对人民法院提出的司法建议和人民检察院提出的检察建议应当100%按规定回复。
33.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有哪些措施?
答:(1)健全依法化解纠纷机制;(2)加强行政复议工作;(3)完善行政调解、行政裁决、仲裁制度;(4)加强人民调解工作;(5)改革信访工作制度。
34.什么是行政复议?
答: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行政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行政机关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依法对被申请行政行为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制度。
35.什么是行政诉讼?
答: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做出裁判,从而解决行政争议的制度。
36.如何提高政府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
答:(1)树立重视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的用人导向;(2)强化对政府工作人员的法治教育培训和考查。
37.依法治国十六字方针是什么?
答: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38.我市“法律七进”指哪“七进”?
答:我市开展的“法律七进”指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网络、进军营。
39.国家宪法日是哪天?
答:12月4日。
40.哪些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要进行宪法宣誓?
答: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各级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复习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第一部分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贝I」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宪法是如何加以保障的?答1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一制度保证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2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3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4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努力为人民服务4、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是如何的?答: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贯彻于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5、国家武装力量的任务是什么?答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与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b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3物质帮助权a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b这项权利的保障国家发展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12、关于文化教育权利⑴受教育权a含义: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b宪法赋予公民受教育权的因素: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火国家的未来c相关举措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国家制定资助政策,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2文化权利a涉及内容科学研究的自由、文学艺术创作的自由和从事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b宪法保障公民文化权利,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发明性工作,给予鼓励和帮助13、公民还享有平等权、宗教信仰H由权妇女、儿童、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第二部分依法行使权利1、为什么说公民行使权利是有界线的?答1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自身的界线,不能滥用权利2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⑶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能以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为代价4每个人合法的自由和权利都应当受到尊重和保护,我们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也不得损害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2、公民应如何行使权利?答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环节和过程进行3、公民在行使权利时遵守合法的程序有何意义?答有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4、公民应如何维护自身权益?答每个公民都应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对的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5、公民权利受到损害该怎么办?答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维护权利的方式涉及协商、调解、仲裁、诉讼6、协商的方式1赴直协商是一种快速、简便的争议解决方式2常见的消费、劳动争议和交通事故纠纷等平常生活中权益争议,可以通过协商解决3具体方法:当事人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依据法律,通过直接对话,摆事实,讲道理,分清责任,达成协议,使得纠纷得以解决7、调解的方式1具体方法调解人以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社会公德为依据,对纠纷双方进行疏导、劝说,促使他们互相谅解,进行协商,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2我国调解方式重要有: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8、仲裁的方式1合用于:公民与其他个人和组织之间发生协议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争议时2特点当事人根据他们之间订立的仲裁协议,资源将其争议提交仲裁,并受仲裁裁判约束9、诉讼方式⑴公民通过诉讼向人民法院起诉,依法维护自身权益2三种诉讼的使用①民事诉讼——在人身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争议时;②刑事诉讼——在人身权、财产权等被侵犯时,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③行政诉讼——在行政机关的违法或明显不妥的行政行为侵犯了自己的权利时第四课公民义务一公民基本义务1.宪法规定我国公民基本义务有哪些?答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依法服兵役的义务、依法纳税的义务、劳动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等2、公民为什么要履行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表现在哪里?答1因素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全国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是公民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职责2规定表现忠于宪法,维护宪法尊严,保障宪法实行保守国家秘密,爱惜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等3、遵守宪法法律,我们应如何做?答1我们要结识到法律既是保护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自觉做到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共同营造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2我们要自觉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程序规定,同时,以法律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依法办事4、关于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1内容: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2因素我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国家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3如何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答每个公民都应当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自觉维护国家领土的完整和主权的统一,维护民族之间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5、关于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⑴维护国家安全涉及维护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国家秘密不被窃取、泄露和出卖,社会秩序不被破坏等2维护国家荣誉涉及维护国家的尊严不受侵犯,国家的荣誉不受玷污3维护国家利益涉及:维护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安全等各方面利益6、依法服兵役1因素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与民兵组织是公民的光荣义务为了保卫祖国,我们要自觉履行这项义务2我国的兵役制度:我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3兵役分为现役和预备役7、关于依法纳税的义务⑴因素: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2违法后果:任何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二依法履行义务L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是如何的如何理解: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答①公民权利与义务互相依存、互相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②公民权利的充足实现,可以激发公民主人翁意识,调动其履行义务的积极性和积极性,自觉承也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反之,公民自觉履行义务,促进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又为其权利的实现提供和发明了更好的条件③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④公民的某些权利也是义务如劳动;受教育.公民权利的充足实现有何意义?答:公民权利的充足实现,可以激发公民主人翁意识,调动其履行义务的积极性和积极性,自觉承担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公民自觉履行义务有何意义?答:公民自觉履行义务,促进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又为其权利的实现提供和发明了更好的条件.如何做到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答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任何公民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并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何为法定义务答法定义务是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6、我们公民应如何切实履行法定义务?答1法律规定做的必须去做否则,就也许构成违法甚至犯罪,会受到法律的追究2法律严禁做的坚决不做上市法律所严禁的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7、什么叫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答公民实行了法律所严禁的行为,或者没有实行法律规定做的行为8、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应依法承担如何的相应法律责任?答:①违反民事法律一一依法承担民事责任②违反行政法律——依法承担行政责任③违反刑事法律,构成犯罪的一一依法承担刑事责任第五课我国基本制度第一部分基本经济制度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地位和作用是如何的答1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⑵地位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3作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人民当家作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生产资料公有制3、现阶段,我国的公有制经济涉及: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4、国有经济1国有经济的生产资料属于全体人民共同所有2国有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提供公共服务、发展重要前瞻性战略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和保障国家安全等,具有关键作用3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5.集体经济1集体经济的生产资料属于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2集体经济作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对于广泛吸纳社会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长公共积累和实现共同富裕等具有重要作用3国家保护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鼓励、指导和帮助集体经济的发展6、非公有制经济1非公有制经济涉及:个体经济、私营经济2作用:在支撑经济增长、增长税收、扩大就业、促进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3国家政策: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发明力4地位重要性: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公有制经济一起,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第二部分主线政治制度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事的基本内容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③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这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并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大表大会监督;④实行民主集中制,重大问题经人民代表大会充足讨论,遵循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民主决定2、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职权,参与行使国家权力,有权依法审议各项议案和报告、表决各项决定、提出议案和质询案3、人民代表的义务必须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规定,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如何的优越性?答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以来,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展现蓬勃生机活力②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主线政治制度安排5、如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答①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的程序成为国家意志②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扩大人民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展民主渠道③必须全面推动依法治国,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④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国家机关既有合理分工又有互相协调,保证国家统一高效组织推动各项事业6、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区别答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人民大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主线政治制度第三部分基本政治制度1、我国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有哪些?答(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具体内容(形式)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坚持中国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2为什么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答: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由国家性质和党的性质决定的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②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奔腾③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3、各民主党派1民主党派的含义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2列举我国的民主党派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盟3性质各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参政党4、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5、人民政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地位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2职能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6、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优越性是什么?答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它有助于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促进科学民主决策;2有助于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谐3有助于凝聚人心,反对分裂,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6、关于人权:1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的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2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原则3在我国,人权的主体既涉及公民,也涉及外国人等;人权保护的对象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人权的内容既涉及平等权和人身权、政治权利,也涉及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4中国的人权具有广泛性、公平性、真实性的显著特点5中国减贫行动是中国人权事业的最显著标志7、在我国,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如何做到的?答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它规定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人权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2通过立法加以保障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规定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3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行政、以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4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5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抱负变成现实第二部分治国安邦的总章程1、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7、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我国民族分布呈现如何的特点?答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2)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性(因素)是什么?答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尊重历史、合乎国情,顺应民心的必然选择(3)如何结识和理解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答①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②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县、自治县三级(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是自治机关,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依法行使自治权,即根据本地方、本民族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特点,自主管理本地方、本民族的内部事务)③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是国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民族自治机关必须服从中央的领导(4)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何优越性?答①有助于把国家集中、统一与各民族的自主、平等结合起来②有助于把国家的法律、政策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具体实际、特殊情况结合起来③有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与热爱自己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错误!有力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8、基层群众自治制度(1)含义我国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由居民或村民分别选举产生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2)城市的居民委员会和农村的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H治组织9、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产生、工作内容是如何的答1居民委员会成员由居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重要事务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实行办事公开制度,定期向居民会议报告工作,接受居民监督村民委员会成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村民可以通过村民会议等形式参与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决策与管理;村民制定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规范村委会和村民的行为2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下设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等委员会,办理本居住地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事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并且向人民政府反映群众的意见、规定和提出建议10、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城市居民自治和农村村民自治的优越性是什么?答实行城市居民自治和农村村民自治,有助于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第六课我国国家机构第一部分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1、我国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产生由人民选举的代表组成的,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地方的重大事务2、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3、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代表全国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在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5、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是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它是本行政区域内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地方的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6、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有哪些?答:①立法权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依据宪法和法律行使地方立法权②决定权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据宪法和法律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③任免权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据宪法和法律享有对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组成人员进行选举、决定、罢免的权力④监督权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有权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行,县级以上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监督本级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工作第二部分国家行政机关(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1、行政机关的性质行政机关是依据宪法设立的,依法行使国家行政职权,组织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国家机关2、行政机关组成由国务院及其领导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成3、行政机关与权力机关的关系是如何的?答①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负责贯彻执行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的有关法律、决议和决定;②各级人民政府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本级人大常委会负责报告工作4、行政机关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由于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行政机关的权力是人民授予的5、职权:行政机关层级不同,职权也不同①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重要职权重要管理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城乡建设事业和财政、民政、公安、民族事务、司法行政、监察、计划生育等行政工作②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我国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统一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6、行政机关应如何做到依法行政?答:①行政机关行使的职权必须严格遵照宪法和法律②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敢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7、为什么要对行政权的监督?答行政机关的职权通常是由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具体实行的容易出现履职不力、监管缺失、失职渎职、徇私枉法等问题所以,必须加强对行政权的监督和制约,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权责要对等,失责要追究,侵权要补偿第三部分国家司法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1、人民法院1人民法院的性质国家的审判机关2人民法院的组织体系:我国设立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分为高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基层人民法院专门人民法院有军事法院、海事法院等⑶人民法院的基本职权审理刑事、民事、行政案件,通过行使国家审判权,惩办犯罪分子,解决民事和行政争议,维护社会秩序,引导公民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4人民法院的工作原则a、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b、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队和个人的干涉5人民法院的作用对公民权利提供有效救济和保障捍卫社会公平正义2、人民检察院(1)人民检察院的性质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2)人民检察院组织体系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军事检察院等专门人民检察院⑶人民检察院的职权:行使检察权,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实行监督,对刑事犯罪行为,代表国家提起公诉,保护公民、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公正,保障法律统一正的确施(4)工作原则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队和个人的干涉(5)对检察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规定必须忠实于事实真相、忠实于法律、忠实于社会主义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七课尊重自由平等第一部分自由平等的真谛一、无法治不自由1、自由是人们向往的,人们渴望自由2、自由的价值(拥有自由的意义)是如何的?答拥有自由,不仅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并且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繁荣3、为什么说自由要受必要的限制?答:①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②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错误!未定义书签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4、如何理解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答①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②自由重要是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③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合法行使的各项权利5、法治与自由有何联系?答(1)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线,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也许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2)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二、法眼看平等1、平等是人类的崇高抱负,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2、平等的两层含义:一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4、“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重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1)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限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2)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第二部分自由平等的追求1、我们要珍视自由,该如何做呢答(1)要知晓自己的权利,对的结识权利的价值,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2)必须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2、践行平等,我们该怎么做?答①反对特权;②平等对待别人的合法权利;③敢于抵制不平等行为;④把平等原则贯彻到平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实践中去3、什么是特权为什么要反对特权?答(1)所谓特权,就是法律、制度规定之外的特殊权利(2)要反对特权,因素是a、特权是平等的大敌(生活中,有人只享受权利不承担义务,或运用手中权力以权谋私、或运用社会关系追逐个己之利,并设法逃避法律制裁)b、法律尊严和权威不容侵犯,任何践踏法律的行为必将受到制裁和惩处C、每个公民,应平等地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4、为什么要平等对待别人的合法权利?答由于每个人都有平等的生存权利、发展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5、应当如何平等地对待别人的合法权利?答我们要以法律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平等地对待所有成员,尊重别人的合法权益第八课维护公平正义第一部分公平正义的价值何谓公平?(公平的含义)答公平通常指人们基于一定标准或原则,解决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态度或行为方式公平的内涵涉及哪些方面?答涉及权利公平、规则公平、机会公平具体而言①权利公平规定每个人依法平等参与社会活动②规则公平规定每个人受到行为规范的约束③机会公平规定社会为每个人提供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公平的有何重要性?答:①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②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为什么说,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答(1)公平可以保证个人应得的利益,使个人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2)可以让人感受到尊严,从而激发自身潜能,提高工作效率5、为什么说,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答(1)公平有助于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缓和社会矛盾,减少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秩序,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2)公平有助于营造更好的竞争环境,发明更多的社会财富,推动社会连续发展6、什么是正义的行为?(正义的内涵)答凡是有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都是正义的行为7、正义的价值是如何的?(正义的重要性)答:①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待和追求②正义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的之一③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④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8、正义有哪些规定?答(1)规定依法保障人们的合法权利,使受害者得到救济、违法者受到处罚(2)规定人们分辨是非,惩恶扬善,维护社会公共利益(3)规定人们对弱者给予必要的扶助,以保证其有尊严地生存9、社会制度与正义的关系是如何的?(为什么说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答①制度的生命在于正义,制度的效用在于保障正义;②有了正义的制度,即使是社会弱势全体,也能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得到社会的关爱;③作为社会制度中具有国家强制力的法律,更应体现正义的原则,成为维护正义的有力保障10、为什么说,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答(1)正义有助于恰本地调整和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充足发挥人们的积极性和发明性(2)正义有助于营造和谐、稳定、安宁的社会环境,为社会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第二部分公平正义的守护1、为什么公平的实现需要我们的努力坚守?答公平的社会不会自然形成,公平从美好的愿望转化为现实,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和不懈努力,需要我们在生活中追求公平、捍卫公平2、维护公平,我们个人该怎么做?答(1)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世(2)碰到不公平的行为时,我们要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努力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3、要谋求用制度来保障公平,该怎么做呢?答(1)立法方面在规定权利义务、分派社会资源时,要公平对待每个人,保障每个人得到他应当得到的(2)司法方面在解决纠纷、化解矛盾时,要公平对待当事人,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4、我们要成为一个具有正义感的人,该怎么做?(守护正义,我们个人该如何做)答(1)正义感是公民的基本德性,期盼正义、实现正义、维护正义,是我们的为共同心声⑵个人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面对非正义行为,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然战胜邪恶;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5、司法应当如何来维护正义?答(1)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2)司法机关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遵循诉讼程序,平等对待当事人,保证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6、为了实现司法正义,国家应当怎么办?答国家积极推动以亘法公正为核心的司法改革,规定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7、为什么要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我们该怎么做?答①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的,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②实现公平正义,是国家、社会和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③我们要从点滴事情做起,携手共进,共建共享公平正义的美好社会2、国家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权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织、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营稳定有序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守护人民的主线利益3、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4、我国国家机构贯彻民主集中制,重要体现在哪里?答1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2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职权的划分是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足发挥地方的积极性、积极性的原则3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期,实行民主集中制5、任何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的权力6、规范国家权力运营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7、为什么要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营?答1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人民;假如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必须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营,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2规范国家权力运营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8、在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如何规范国家权力运营的答:(1)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行使权力应当有法律依据,不能超越权限行使权力,也不能滥用权力任何超越权限、滥用权力的行为均应承担法律费任)(2)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⑶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凡是不按法定程序行使权力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4)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只有依法规范权力的运营,才干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第二课保障宪法实行第一部分坚持依宪治国.我国现行宪法涉及哪些方面内容?答我国现行宪法除序言外,设有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共四章一百三十八条.宪法具有如何的重要性?答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主线法;它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主线活动准则,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宪法是国家的主线法,它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最主线、最重要的问题有哪些?答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主线制度、主线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主线、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为什么说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答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主线利益假如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假如宪法受到漠视,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5、应如何维护宪法的权威?答1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的实行2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能凌驾于宪法之上,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6、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以宪法作为主线的活动准则的?答①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②党既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也领导人民执行宪法法律,做到党领昱邑法、保证执法、支拉司法、带头守法.我国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具有如何的地位?答宪法是国家的主线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主线法?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区别答1从宪法和法律的内容上来看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主线性的问题;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刑事、民事、行政等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2从宪法和法律的效力来看: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根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反,否则会因违宪而无效3从宪法和法律制定和修改程序来看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4)从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来看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核心的宪法的规定具有原则性特点,各种法律制度是对宪法规定的贯彻9、为什么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要更为严格?答一方面使得宪法的内容具有更广泛的民意基础,另一方面可以保障宪法的长期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10、宪法的规定与其他法律有何不同?答宪法的规定具有原则性的特点各种法律制度是对宪法规定的贯彻宪法是对国民基本权利的主线确认和保障,其他法律也对国民基本权利的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二部分加强宪法监督.权力的行使为什么需要监督?宪法监督制度具有如何的意义?答监督是权力对的行使的主线保证,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在监督公权力行使的制度体系中,宪法监督制度具有基础性意义.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是如何的?答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行的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和法律;地方各级人大在本行政区域内负有保证宪法和法律实行的职责3、加强宪法监督,是如何实现的?答⑴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监督机制和程序使其更好担负宪法监督职责(2)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动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加强对宪法实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维护宪法权威(3)对于各种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4、设立国家宪法日(12月4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的目的是什么?答为了强化国家公职人员的宪法意识,让他们爱惜宪法赋予的权力,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5、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该如何增强宪法意识?答(1)学习宪法既要了解宪法产生和发展历程,又要着重领略宪法的原则和精神;还应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⑵认同宪法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规定,让宪法真正铭刻于心⑶践行宪法将宪法原则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准则,贯彻在实际行动上6、践行宪法,我们该怎么做?答(1)要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学会运用宪法精神来分析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坚决维护宪法的权威,自觉抵制各种妨碍宪法实行、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第三课公民权利第一部分公民基本权利.宪法规定,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国家政治生活2、我国公民享有哪些政治权利和自由?答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3、关于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①含义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限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②重要性: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4、关于政治自由1政治自由涉及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2重要性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足表达自己的意愿5、关于监督权1含义:①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②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2重要性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6、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是人民行使当家做主权力的重要形式7、关于人身自由1含义: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涉及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2重要性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干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3相关的法律规定①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②严禁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严禁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8、关于人格尊严权1保护人格尊严权的因素公民都有自我尊重和受人尊重的需要,都应当享有别人和社会尊重的权利⑵相关法律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严禁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欺侮、诽谤和诬告陷害3人格尊严权涉及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9、住宅不受侵犯1因素住宅是公民享有安宁生活和安全感的私人空间⑵法律规定严禁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10、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11、关于社会经济权利1财产权a财产的重要性我们生存和发展及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都离不开财产b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查亘、便里、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2劳动权a重要性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这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人们通过劳动,参与社会生产与服务活动,获得劳动的报酬和其他收益,既可以保障合理的生活水平,实现自身价值,也为国家和社会做出奉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家机关如何行使权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