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监督权的内容具有监督权,可以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是否正确?


必 修 一 《经 济 生 活》
1、黄金作为一种商品,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黄金作为货币其本质才是一般等价物。P5
2、人民币国际结算可以提高人民币国际购买力
升值
3、信用卡的广泛使用使我国货币需求量增加,导致了个人信用风险
减少流通中现金的使用,增加电子货币的使用;
导致个人信用风险的是个人不守信用的行为
4、推出法定数字货币将会降低商业银行对货币的供给和货币流通的控制力
中国人民银行(央行)
5、某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可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使商品的价值量减少
个别劳动生产率
价值量不变
6、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存资料消费将逐步被享受资料消费所取代
生存资料消费必不可少
7、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不断降低,食品支出越来越少,居民生活水平会下降
食品支出比重减少,居民生活水平提高
8、消费观念的转变决定旅游消费增多
影响
9、无人超市的推出有利于优化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提高消费水平
改变消费方式
10、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公有制经济P31
11、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P34
12、国企改革要积极引入各类投资者,实现股权多元化,将实现各种国有资本间的取长补短、相互促进
各种所有制经济之间
13、国企改革要积极引入各类投资者,实现股权多元化,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统一
分离
14、破产清算可以扩大企业规模,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
企业兼并P41
15、企业兼并是规模大的企业兼并规模小的企业
优势企业兼并劣势企业P41
16、共享单车凭借信用分可以免押金租用,说明讲诚信能降低企业的成本
消费者消费成本
17、股份有限公司的决策机构是股东会及其选出的董事会
股东大会P38
18、百年老店之所以要追求高品质的商品,是因为利用传统工艺对产品精雕细琢的高成本形成价格优势
低成本
19、劳动者作为生产过程的主体,是生产力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生产工具
20、银行存款利率提高,储户的实际收益增加
实际收益取决于存款利率和物价涨幅的对比
21、购买商业保险可以避免自然灾害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可以规避风险,但不能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P52
22、利率市场化改革,央行将更好发挥财政杠杆作用
货币政策(货币杠杆)
23、企业债券作为所有权凭证,具有较强的投资吸引力
债券是债务凭证,股票是所有权凭证P50-51
24、按土地要素分配成为农村分配的主要方式
按劳分配
25、按劳分配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社会地位
平等分配P59
26、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现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物质基础。
直接原因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P59
27、在私营企业、外资企业中的工资、奖金和津贴收入属于按劳分配
按劳动要素分配
28、初次分配注重公平,再分配注重效率
都要兼顾P63
29、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和保证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P62
30、企业重奖科技人才完善了再分配调节机制,有利于促进分配公平
初次分配
31、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以限制高收入者收入
调节P62
32、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平均化的具体措施
均等化P87
33、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要求我们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
收入悬殊P63
34、征收消费税可以调节个人收入,实现社会公平
个人所得税P71
35、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是骗税
偷税P72
36、财政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市场P79
37、发展实体经济是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基本手段
计划和市场P79
38、虚假宣传、假冒伪劣产品的出现体现了单纯的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
自发性
39、宏观调控以经济和行政手段为主,以法律手段为辅
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P84
40、政策和市场双向驱动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
诚实守信P80
41、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中速增长阶段
高质量发展(新增知识)
42、我国之所以重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因为它是基础性产业
农业是基础性产业,信息技术产业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增知识)
43、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共享发展注重的是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新增知识)
4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基本矛盾发生了变化
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45、东西部扶贫协作,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城乡一体化P90
46、大力发展现代科技,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
实体经济(新增知识)
47、经济全球化的载体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
主要表现;
载体是跨国公司。P92-93
48、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中最重要的是公平竞争原则
非歧视原则P95
49、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应由“引进来”转向“走出去”
必须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
50、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是我国发展的根本基点
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P97
51、从众心理和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都是不可取的
盲目从众不可取,过分标新立异不值得提倡P20
52、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消费调节生产P29
53、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生产资料公有制P31
54.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公有资产P32
55、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能够直接、有效的促进就业
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56、扶贫标准的提高,有利于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的形成
使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口
57、适度的财政赤字可以增加社会总供给,扩大居民消费
社会总需求
58、财政收入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而增长
经济发展水平
59、民企整体经济效益不容乐观,发展困难,导致向国家上缴利润减少
国企上缴利润,民企缴纳税收
60、在我国税种中,营业税、增值税都属于所得税
流转税P70
61、推行刮奖发票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消费
鼓励消费者索要发票,减少税收损失
62、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基本标志
共同富裕是根本目标P82-83
63、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要以自主创新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
“一带一路”建设(新增知识)
64、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给参与国经济带来的益处是市场价格波动幅度变小,企业的经营风险下降
贸易投资自由便利化(新增知识)
65、我国降低进口关税能鼓励企业海外投资
鼓励“引进来”。海外投资属于“走出去”
必 修 二 《政 治 生 活》
1、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保证
人民当家作主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P5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保证是党的领导
2、社会主义民主主体具有全民性,人人参与国家管理
阶级性 P5专家点评
3、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可以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人大代表
4、依法有序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有利于扩大公民的政治权利
由宪法和法律规定,不能随意扩大
5、我国不断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制度,使我国公民的民主权利具有切实的物质保障。
制度保障
6、坚持依法治国是我国生存和发展的政治基石。
四项基本原则 P6
7、国家工作人员进行宪法宣誓意在履行宪法使命,保障自身权利
人民权益
8、公民在依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时,应对政府的工作行使质询权
人大代表
9、在我国,法律是公民意志的体现,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
法律是人民意志的体现,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不是对等的
10、我国的重大决策是由政府和公民共同制定的
决策机关
11、我国切实保障公民受教育的政治权利
文化权利
12、街道办事处与村(居)委会是行政隶属关系
村(居)委会不是行政机关
13、对小区内物业管理提出批评和建议,表明公民自觉参与民主决策
民主监督
14、就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向有关决策机关提出合理化建议,是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管理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民主决策
15、村级民主决策“五步法”有利于保障基层政权机关的有效运转
村(居)委会(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基层政权机关(乡镇人大、人民政府)
16、政府坚持依法执政,科学、民主、依法决策
依法行政
17、政府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必须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司法机关(法院、检察院)
18、司法部就《广告法(修订草案)》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体现了我国立法机关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努力提高立法质量
司法部属于行政机关,
我国立法机关是全国人大及常委会
19、网络在线问政是健全权力制约机制的关键
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 P46
20、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部门
执行机关 P37
21、我国政府要把谋求人民利益与自身利益相统一
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22、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全国人大 P55
23、人民代表大会具有监督权,可以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
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 P60
24、我国政府受政协监督,对政协负责
对人大负责
25、国务院开展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专项活动,有助于拓宽公民参政议政的渠道,保障群众的参与权
政务公开并未拓宽渠道
26、启动法律解释程序,对香港基本法作出权威解释,表明全国人行使决定权,严正捍卫国家主权
立法权
27、市委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共商经济社会发展大计,能有效提高政府公信力
市委代表的是中共,不是政府部门
28、中国共产党能代替政府履行政府职能
政府职能履行的主体是行政机关。
29、最高人民法院由全国人大产生,对其负责,并接受其领导
接受中共领导
30、中共和民主党派是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中共在组织上坚持对民主党派的领导
相互监督,P69
政治上领导与被领导,组织上相互独立
31、我国的各级人大既是国家权力机关,也是国家立法机关
国家立法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是全国人大及常委会
32、政协具有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国家职能
政协不是国家机关,不能行使国家职能
33、民主执政是中共执政的基本方式
依法执政
34、各民主党派应该提升执政能力,积极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和执行
参政能力
35、中共作为执政党必须完善执政方式,履行组织文化建设的职能
政府
36、在各少数民族居住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前提和基础是自治权
聚居,P75
前提和基础是国家统一 P77 ,自治权是核心内容 P76
37、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乡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人大、人民政府 P75
38、为民族地区培养双语法律人才有利于民族地区各级法院变通执行国家法律
民族地区的自治机关(人大、政府)
39、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和团结的重要前提
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和团结的物质保证;
民族平等和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前提. P73
40、我国积极提高信教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支持和鼓励宗教事业的发展
不支持和鼓励,是尊重和保护
41、联合国大会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
联合国安理会
42、安理会是当前世界最具权威性的国际组织
联合国 P90
43、联合国对国际事务依法行使管辖权
管辖权是主权国家的权利 P90
44、我国一贯支持和参加联合国的一切活动
符合《联合国宪章》精神的各项活动 P91
45、中国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建设性作用
46、我国主张以当事国共同利益为出发点,共同维护南海稳定
本国利益
47、各国就岛礁主权争议进行友好协商,寻求和平解决分歧的方案
主权不容协商
48、我国在对外关系中坚决维护本国利益和他国的共同利益
维护本国国家利益,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P95
49、中印两国着力开展产能、铁路等合作,是因为两国在经济发展上具有求同性
互补性(共同利益)
50、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是推动和平与发展的根本途径
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51、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经济和科技实力的较量
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较量,
综合国力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 P102
52、综合国力决定外交政策
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 P106
综合国力影响外交政策,
5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际关系公认的准则
是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P106
54、互利共赢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独立自主 P106
55、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P106
必 修 三 《文 化 生 活》
1、人们的精神产品源自物质载体
社会实践 P7
2、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但不能说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 P10
3、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
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是经济和科技实力 P11
4、文化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社会发展
优秀文化
5、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塑造健全人格
优秀文化 P18
6、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消极被动的过程
自觉学习、主动接受 P16
7、汽车文化是广大驾驶员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P17
8、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民族文化 P29
9、文化多样性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庆祝民族节日 P29
10、文化遗产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民族文化 P32
11、对待传统文化要先继承、后发展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P43
12、大众传媒是实现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立足于社会实践
13、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其性质是由地理环境决定的
地理环境是文化性质的影响因素,文化由经济、政治所决定
14、经济发展程度决定文化发展方向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P44
15、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能够因时而变
基本特征保持不变,具体内涵因时而变 P42
16、书本和实践都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途径 ≠ 源泉 P52
17、离开了创新,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社会实践 P48
18、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继承
文化创新 P48
19、新的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批判继承传统文化 P49
20、大众传媒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主要手段 P37
21、汉字危机使人类文明失去传承的最基本载体
文字 P64
22、绘画、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史书典籍 P64
23、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 P72
24、对待中华民族精神必须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传统文化 P43
25、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的特征
中华文化 P70
26、中华民族精神可以直接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
通过实践
27、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凝聚力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8、传统文化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中华民族精神 P72
29、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P96
30、抵制落后文化影响应开展精神文明建设
改造、剔除落后文化,抵制、取缔腐朽文化 P90-91
31、大力发展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是保障公民享有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公益性文化事业 P102
3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 P96
33、文化自信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传统文化(或中华民族精神) P42 P72
34、文化自觉已经成为全体公民的共同追求
夸大作用
35、文化生产企业必须把追求经济效益放在首位
社会效益 P97
36、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以家庭美德建设为重点
诚信建设 P107
37、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P106
38、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坚定共产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远大理想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P111
39、弘扬主旋律必须发挥思想文化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优秀思想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P93
40、树立民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应增强抵御外来思想文化的能力
外来落后、腐朽思想文化 P81
必 修 四 《 生 活 与 哲 学 》
1、各门具体科学要以哲学为基础,随着哲学的发展而发展。
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以哲学为指导
2、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华,都是时代变革的先导
真正的哲学
3、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方法论来指导人们的世界观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世界观指导方法论。
4、从马克思主义的具体行动纲领出发来指导实践
从客观实际出发
5、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物质武器
精神武器
6、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 P30
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P29
7、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相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统一
绝对运动、相对静止
8、物质决定意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首要的和基本的问题
实践的观点
9、正确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错误的意识、神话、传说是人创造出来的
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10、物质与意识不可分离,相互依赖
意识依赖于物质,物质独立于意识之外而存在
11、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取决于人的想象力
夸大了想象力这个主观因素
12、“客观实在”是从社会事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
万事万物
13、认识和改变规律是克服困难的条件
规律是客观的,可以认识、利用但不可以改变
14、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和基础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15、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主观的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16、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活动
实践
17、认识的不断完善决定着实践的不断深化
实践决定认识
18、通过实践总能把观念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
实践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19、得到不同认识主体认同的知识才具有真理性
真理是客观的,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只有一个,并非多数人认同的认识就是真理
20、意识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人脑是产生意识的源泉
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
21、错觉的客观存在表明了其具有物质性
错觉属于意识范畴,不具有物质性
22、抗战概念的调整基于人们对抗战事实的正确认识
基于客观事实
23、在技艺传承中要实现客观与主观具体历史的统一
主观与客观具体历史的统一
24、意识活动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
正确的意识
25、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的目的和归宿
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目的和归宿
26、原有的真理性认识常常在新的实践活动中被推翻
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向前发展
27、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认识具有上升性,是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28、实践活动可以割断不利于人的联系
实践不能割断联系,联系具有客观性
29、认识运动是从认识到实践再到认识的过程
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
30、原有的真理性认识常常在新的实践活动中被推翻
不断丰富和发展
31、创业者用直接经验检验专家的间接经验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32、认识源于实践,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
正确的认识
33、任何真理性认识多包含着谬误的成分。
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界限分明
34、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创造人为事物联系的物质条件
人们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创造条件建立新的联系
35、整体功能是部分功能之和,整体功能总是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整体功能不是部分功能的简单相加,当部分以合理有序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36、要着眼于事物的要素进行系统优化
着眼于整体性
37、事物之间都存在着满足人们现实需要的客观联系
条件性
38、发展是一种运动和变化,运动和变化也是一种发展
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和变化才能是发展
39、事物的发展是周而复始的循环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方向是前进与上升
40、善、恶的积累必然导致相应的质变
量变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
41、事物发展的状态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事物发展的状态:量变与质变
事物发展的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
42、量变是质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达到一定程度(条件性)
43、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所以制造的矛盾越多就越有利于事物的发展
矛盾是客观的,不能制造,人为制造的矛盾只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44、任何事物都存在两个方面,即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任何事物都存在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不能将两方面理解为就是优点和缺点
45、矛盾的普遍性包含特殊性,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P71
46、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就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47、要在矛盾特殊性指导下研究矛盾普遍性
在矛盾普遍性指导下研究矛盾特殊性 P73
48、主次矛盾的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抓主流,不忽视支流
主次矛盾的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抓主流,不忽视支流
49、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事物的性质主要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50、主要矛盾解决了,次要矛盾会自然解决
主要矛盾解决了,次要矛盾会迎刃而解,但不会自然解决
5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P72
52、辩证否定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否定
事物自身 P75
53、创新就是对既往的否定和对现实的肯定
创新是“扬弃”,是既肯定又否定
54、创新是人们思维的产物
创新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
55、要密切关注实际,敢于破除陈规成说。
与实际不相符的陈规成说。 P77
56、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如影随形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与社会存在的变化不是完全同步的 P88
57、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正确的社会意识
58、反映时代客观要求的观念可以支配社会的发展
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但非决定作用
59、科学实验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生产活动 P88
60、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只有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状况时,才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P89
61、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P92
62、科学理论源于社会实践反过来又决定社会发展进程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决定人类社会发展进程
63、劳动群众能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地创造历史
创造历史必须尊重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64、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是创造社会历史的源泉
生产实践活动是创造社会历史的源泉
65、价值观对人的成长具有促进作用
正确的价值观
66、价值观是衡量价值判断正确与否的尺度
“两个是否”(是否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67、人的各种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形成的
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 P99
6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起推动作用
上层建筑
69、简政放权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P92
70、人民群众是推动反腐败成败的领导力量
中共
71、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然具有阶级性
在阶级社会 P100
72、获得社会认可是人生价值实现的基本标志
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73、只有接受逆境严酷考验不断砥砺自我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主观条件
74、法律法规的完善能够缓和现阶段我国对抗性的社会基本矛盾
非对抗性 P92
75、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的上层建筑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先进经济基础 P89
资料领取
电子版领取方式:
扫码关注高中政治公众号
对话框回复“制度04”即可获得

▎编辑:小政老师
▎标签:高中政治
▎版权: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更多内容请关注高中政治。商务合作请在后台回复“商务合作”。
一看就是在好好学习的头像
这三所常被忽略的211大学,专业强,录取分低!附2021分数线
全球第一个因为新冠疫情灭亡的国家出现了!
精品干货丨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常见题型》课件,强烈推荐(附电子版)
政治干货丨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修1-4)核心知识点超全整理!(附电子版)
政治干货丨高中政治必修二《经济与社会》主干知识,附经典习题(附电子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1.法律要代表公民的意志。纠错:法律要代表人民的意志,公民与人民不是一个概念,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2.社会主义民主是人人享有的广泛民主。纠错: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的民主,并非人人都属于“人民”范畴。3.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纠错: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4.人民民主专政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的特点。纠错:广泛性和真实性是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人民民主专政包括民主与专政两方面内容。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是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拥有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利,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5.公民的任何权利都应当受到国家保护。纠错: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6.撰写“提案”反映了中学生积极履行公民的政治义务。纠错: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是公民的权利,而非义务。7.听取社区群众的意见,有利于扩大公民的政治权利。纠错: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由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不会随意增减。8.遵守宪法和法律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纠错: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宪法和法律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是我们应尽的义务。9.直接选举比间接选举更好。纠错: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不能笼统地说哪种选举方式更好。10.扩大直接选举范围,能够保障公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纠错:扩大直接选举范围是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体现。公民通过选举人大代表,间接行使国家权力。11.我国县级以下人大代表的产生实行间接选举的方式。纠错:我国县及县级以下人大代表的产生实行直接选举的方式,县级以上实行间接选举。12.等额选举是正式候选人与应选名额相等,选举徒有形式,与差额选举相比没有任何优点。纠错:等额选举是正式候选人与应选名额相等,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选民的选择。但它也有自己的优点,即可以比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13.凡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重大事项必须由人民群众进行决策。纠错:人民群众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凡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重大事项,人民群众可以参与民主决策,但没有直接决策权,我国的决策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14.公民可以通过信访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等参与民主决策。纠错:信访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是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途径。15.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提高公民决策科学性的重要前提。纠错: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16.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纠错:公民享有对涉及公共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17.居民委员会是政府的基层政权机关。纠错:居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而不是政府的基层政权机关。18.把村级权力关进“制度笼子”,扩大了公民的政治权利。纠错:限制村级权力的运行,有利于防止权力滥用。公民政治权利是由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19.城乡社区自治组织和社会组织获得了行政权力。纠错:城乡社区自治组织和社会组织属于群众性自治组织,不属于行政机关,没有行政权力。20.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重大事务都由政府决定。纠错: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重大事务分别由村民会议和居民会议决定。21.公民通过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监督。纠错:公民通过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22.“应负责任地行使监督权利”是对公民权利的限制。纠错:国家通过各种方式保障公民能够行使民主权利、参与政治生活,但也要求公民遵守宪法、法律和相关规定和程序,做到有序参与。这不是对公民的限制,相反,更是对公民合法权利的保障。23.社会听证制度是公民实行民主监督的重要途径。纠错:社会听证制度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重要途径。24.公民通过民主监督可以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纠错: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政治活动的渠道,公民对国家的管理是通过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属于间接参与。25.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部门,执行国家权力机关的重大决定。纠错: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执行国家权力机关作出的有关行政方面的重大决定。26.政府是公共权力的所有者。纠错: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国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因此,政府是公共权力的行使者而非所有者,公共权力的所有者是人民。27.履行政府职能的主体是我国的国家机关,我国政府是全能的政府。纠错:履行政府职能的主体是我国的行政机关,我国政府并非包办一切。28.认为管得越少的政府越是好政府或者管得越多的政府越是好政府。纠错:政府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职能。政府承担重要职能,并不意味着政府包办一切。政府在行使其职能的过程中,既不能“越位”“错位”,把不该管的事管起来,也不能“缺位”“虚位”,该管的事不管,因此,既不能认为管得越少的政府越是好政府,也不能认为管得越多的政府越是好政府,政府该管的事要管住、管好,不该管的事就应该放权。29.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工作原则。纠错:对人民负责是政府的工作原则,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宗旨,原则是宗旨的体现,二者都体现了政府的性质。30.拓宽公民诉求途径会削弱政府权力。纠错:拓宽公民诉求途径,有利于维护公民权益,从而增强政府权威,不会削弱政府权力。31.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就是要满足人民的一切要求。纠错: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就是要把实现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为人民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但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并不是满足人民的一切要求,应该是满足人民群众的合理要求。32.在我国,政府与人民的关系就是政府为人民服务。纠错:在我国,政府与人民的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另一方面,人民也要相信我国的政府,支持政府的工作,寻求政府的帮助,监督政府的行为。33.政府坚持依法行政与坚持对人民负责是矛盾的。纠错: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我国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是法律授予的,因此政府坚持依法行政与坚持对人民负责是一致的,政府依法行政体现了对人民负责原则。34.政府通过科学行使立法权提高决策水平。纠错:国家立法权属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35.政府须切实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纠错:政府不是司法机关,应是政府依法行政,司法机关公正司法。36.不断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有利于提高决策的民主性。纠错:不断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政府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有利于提高决策的民主性。37.政府的权力是法律赋予的,政府必须接受人民的监督。纠错: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政府必须接受人民的监督。38.开展“网络在线问政”活动是健全权力制约机制的关键。纠错: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要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这个体系,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39.加强对政府权力的监督,可以消除腐败行为。纠错:加强对政府权力的监督,可以制约权力运行,防止腐败。40.审计机关的监督属于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纠错:审计机关属于行政部门,故审计机关的监督属于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41.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树立政府权威的需要。纠错: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是为了提高为经济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而不是为了树立政府权威。42.提高政府权威是政府工作的根本目的。纠错:服务人民是政府工作的根本目的。43.政府是否依法行政是区分政府有无权威的标志。纠错: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是否被人民认可和接受是区分政府有无权威的标志。44.政府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就能树立政府权威。纠错:政府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有利于建立权威政府,但树立政府权威仅靠接受人民群众监督是不够的,还要求政府审慎用权、依法行政、完善社会管理、优化公共服务等。45.人民代表大会具有监督权,可以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纠错:人民代表大会具有监督权,它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一府两院”的工作,但其不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是人民检察院。46.全国人大常委会具有最高决定权。纠错:全国人大行使最高决定权,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决定权。47.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可以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纠错: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人大代表行使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是人大的权力。48.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人大代表代替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纠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但人民并不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人民通过选举人大代表,由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因此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但不能代替人民行使国家权力。49.政府与人大互相监督。纠错:我国政府受人大监督,政府无权监督人大。50.全国人大决定国家的一切事务。纠错:全国人大决定国家重大事务,具体事务由“一府两院”负责具体贯彻执行。51.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纠错: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5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民主集中制为基石。纠错: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石。53.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纠错: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54.党员履行国家管理职能。纠错:国家机关才能履行国家职能,管理职能是政府的职能。55.中国共产党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纠错:我国政府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中国共产党不是行政机关。56.民主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纠错: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57.人民政协是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履行参政议政的国家职能。纠错:人民政协不是国家机关,其参政议政职能也不属于国家职能。58.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有质询权。纠错:质询权是人大代表的权利,政协委员没有质询权。59.政协委员直接管理国家经济社会事务。纠错: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组织,不具有国家管理职能。60.政协可以指导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纠错:政协具有参政议政职能,可以为政府决策提出建议,但是不能指导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61.西藏自治区自治机关的立法覆盖了民族区域自治权全部内涵。纠错:自治机关的立法自治权是自治权的一部分。62.西藏自治区自治机关的立法规定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纠错: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是由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的。63.我国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实现了平等,因此各民族之间已不存在差异。纠错:我国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实现了平等,但各民族之间的差异将长期存在。64.国家和发达地区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支持,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原因。纠错:国家和发达地区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支持,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外部条件。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少数民族地区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65.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纠错: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66.在我国目前,宗教主要起积极作用。纠错:在我国目前, 宗教仍主要起消极作用, 只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起一定的积极作用。67.宗教的本质已经发生了变化。纠错:宗教属于唯心主义世界观,宗教的本质不会改变。68.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禁止宗教国际交往。纠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 强调宗教不受外国势力支配;我国政府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69.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纠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7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根本保障。纠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7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纠错: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7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中国共产党、国务院、全国政协都要接受全国人大的领导。纠错: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都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73.国家主权是国际社会赋予的。纠错:主权是国家处理其国内事务和国际事务的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它是主权国家固有的而非外界赋予的,它不从属于外来的意志,不受外来意志的干预。74.国家主权是国家权力机关独立行使的内政外交方面的最高权力。纠错:国家主权是中央政权机关所固有的处理国内国际事务的最高权力。75.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的唯一成员。纠错:国际社会的成员主要包括两大类: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76.领土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纠错:人口、领土、政权、主权是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其中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是国家存在的最重要的要素。77.中国尊重联合国在国际社会中的领导地位。纠错:主权国家是当代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联合国是协调者而非领导者。78.联合国可以代行成员国的部分独立权和自卫权。纠错:国际组织不能凌驾于主权国家之上。79.联合国把使用武力作为解决地区安全问题的主要手段。纠错:解决地区安全问题的重要手段应是对话,通过和平方式而不是武力手段。80.联合国大会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纠错:联合国大会是由全体会员国组成的审议机构,它可以就国际社会关心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问题进行讨论并通过决议。大会通过的决议对会员国产生广泛的政治影响,但对会员国没有法律上的约束力。联合国安理会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81.国际关系是由国家间的共同利益决定的。纠错: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82.我国处理国际问题时主要根据伙伴国的利益制定政策。纠错: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和外交政策。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83.国家力量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纠错: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国际关系的实质是一种利益关系。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84.经济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纠错: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经济利益只是国家利益的一个组成部分。85.中国主导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纠错:当前的国际旧秩序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国际新秩序尚未最终建立。86.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形成。纠错:国际新秩序尚未建立,中国人民将继续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87.国家利益分歧是世界和平的主要障碍。纠错: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世界和平的主要障碍。88.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世界各国的共识。纠错:当今国际旧秩序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它们反对国际新秩序的建立。89.加强与周边国家合作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纠错: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90.独立自主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纠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这一准则未必被所有国家遵循。91.平等互利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纠错: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92.中国在东盟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纠错:我国主张世界各国一律平等,在东盟事务中不谋求主导作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民代表大会监督权的内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