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健身健身房的肌肉男真的有力量吗还打不过比自己力量小很多的人?

1
这个问题,我来一下。这个与当时的审美标准,审美观点有关。唐代崇尚胖,宋崇尚瘦。不管唐宋,劳动的人,地位低的都胖。这个是带有偏见的。悍将没什么地位,或地位不高。悍将嘛,为显得粗壮凶猛,胖也就自然了。
2
人的攻击力与体重有极大的关系。当人打出一拳或者踢出一脚,攻击力不单单来自于手臂或者腿,还来自身体产生的惯性。体重大,惯性自然就大,由此带来的动能和冲量都更大,产生的打击力和破坏性自然就更强。手持武器攻击当然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能够身高臂长,当然更有利于拳脚和武器的施展。
以我自身的经验,学生时代身体很好,但是体型始终偏瘦。虽然也坚持健身,练过拳击。出拳速度很快,但总觉得自己的攻击力不强。后来体重逐渐增加,明显的感觉到攻击力比以前强。
有些人练健身,追求的是肌肉好看,其实身体脂肪薄。带来的后果就是很容易感冒,身体免疫力并不强。这个我自己也有体验。古代作战,时间很难控制,谁知道会打多久。比如张郃从洛阳带兵赶赴街亭,强行军15天,每天估计120里。他的军队从将领到士兵,如果身体没有足够的脂肪储备,根本不可能做到这样。有些人说他的军队是全程骑马,那不可能!因为马的耐力还不如人,长途行军能力远低于人,一天之内有可能跑一百多里,然后很多天就不能用了,否则马匹就会死亡。而且他的军队骑兵最多几千人,绝大部分还是步兵。
古代生活条件并不好,交通条件更差,大多数人走一点远路都要靠腿,想成为胖子都难。军队的将领和士兵,只要有那个条件,当然会尽可能的多吃,让自己的身体有比较多的脂肪储备。在这方面,将领显然更有条件将自己吃成胖子。在我国古代,也长期把肥胖作为是一种富贵的象征。而且我国并没有给一般人画像或者做塑像的传统习惯。在古代能够留下画像或者塑像的,都是一些有身份地位的人。这些有身份地位的古代将领,本就体型偏胖。而画师为了凸显他们的地位,也往往会有意识的把他们画得比较胖。
综上所述,古代的悍将身材高大肥胖应该是标配。除非是极其年轻,那么留下来的画像应该都是一些大胖子。
3
东西方的审美差异非常巨大,从古代开始到现如今,西方一直都非常崇尚肌肉美,这点我们从两千多年前的希腊人体雕塑到现如今好莱坞大片中无处不在的肌肉就可以看得出来。
而我们不同,我们从古代到现如今,都一直不是很崇尚那种仿佛雕塑一般的肌肉,在我们的不同历史时期中,人们对男性的审美很两极分化。
在有的时代,因为武风浓烈、战乱已久,有人就喜欢那种魁梧类型的男性,壮或者壮得有一些肥肉的男性,都是那个时期人们觉得“美”的。
在另一些时代里,由于文风昌盛、和平已久,有的人则喜欢一些文弱、书卷气息浓重或者说有些娘的男性。
但不管如何,都很少有人会去刻意锻炼肌肉线条、去欣赏肌肉的美。
对于那个时代的人来说,刻意锻炼出来的肌肉线条其实就仿佛鸡肋一般,根本就没什么用。
想必大家都通过电视看过一些大力士比赛,在那些中外大力士中,大多数人的身材都是非常壮或者有些胖的。
从他们身上,我们根本看不到健身房中锻炼出来的那种很刻意或者很美观的肌肉线条。
他们的手臂虽然很粗壮,但是在不动用力气的情况下,我们是很难从他们手臂上看出多么明显的肌肉线条的。
他们的肚子也没有那种棱角分明的腹肌,更多时候,他们肚子呈现在人们眼前的都是一副大腹便便的状态。
从现如今大力士的案例来看,我们就可以知道肌肉线条跟力量并不是对等的,其实肌肉的体积才是真正判定一个人力量的标准。
而那些拥有大体积肌肉的人,不论他们身上的肥肉再如何地多,只要不影响到他们的活动,都不会对他们的力量造成什么影响。
从以上种种,大家大概就知道古代的那么多大将为什么都是很壮或者很胖的了。
因为适度的肥胖不会影响到他们的力量、因为他们没有肌肉线条方面的审美,所以在常年积累的大口喝酒、大口吃肉下,他们身上的肥肉就越来越多,直到他们最终变得肥胖起来。
一般在武将统兵的年代里,这种比较壮或者壮中带肥的人是比较容易在军队中脱颖而出成为大将的。
毕竟这种身材往往意味着力量,在战场中能更加容易给士兵们带来一种所向披靡的感觉,他们在军队中也更加容易晋升一些。
在历史中,关羽、张飞、程咬金、尉迟恭、秦叔宝、岳飞、等著名将领,都是这样的身材、都挺着一个大腹便便的肚子。
我们现如今之所以会把大肚腩称之为将军肚,其实就跟这些历史渊源有关,因为古代很多将军都是大腹便便的,所以才有了将军肚这么一个名词。
至于一些比较瘦的人,在那种武将当国的时代里,就算有着再高的军事素养,也很难当得上军队中的统兵大将,那时,他们最多只能担任军队中的军师、只能依靠给军队主将们出谋划策在战争中起到作用。
一直到明清时期,在文臣统兵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的情况下,那些身形不是特别魁梧的文臣才有机会成为了战场中的主将、执导起了战争的走向。
在历史中,袁崇焕、孙承宗、曾国藩、李鸿章等人,正是这样文臣出身的武官,而他们,身形基本都不是肥壮的类型。
4
古代悍将的形象多数为虎背熊腰、高大勇猛,也所谓斗米十肉!所以他们的画像往往人高马大肚皮也大,这样更突出武将的英雄气概。其实习武之人(包括运动员)虽然食量大,身材多数很好的,而且肚皮不会很大,这与一些大力士有所区别。其画像主要是突出所谓人大力不亏,来显示英雄人物形像!!!
5
古时候的悍将都有一个共同点,每一个都是膀大腰圆的样子,所以在观看古代悍将画像时可以很明显的看到这些特点。对此很多人认为这是过于夸张的表现,毕竟将悍将画的瘦弱不堪一定会和人们既定印象中的猛将有差异。实际上这些画像并非做假,而是真实的体现了他们的身材。没错,古代悍将确实都是大胖子,但是他们的身材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特点,其实也有很多无奈的原因。
考古学家曾经对洛阳汉墓进行了发掘,在对古墓进行勘察期间也有了很多人惊人的发现。根据考古资料显示,三国时期的猛将基本上都是人高马大,例如张飞和赵云的身高都达到了一米八左右。而曹操的身高就比较矮,只有一米六左右,当然严格的来说曹操并非悍将,他的谋略要更胜一筹。除去曹操,马超等人的身高都有一米九左右,可见悍将的身材高大并非偶然,更像是一种必然,由此可见,古代悍将的画像都是膀大腰圆的样子也就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了。
而且肩膀宽大也是悍将的标配这一,因为他们在作战的过程中手中要拿着很重的武器,有的手中的武器就有几十斤重,如果肩膀没有足够的力气,是无论如何都无法抡开膀子和敌人打仗的,所以悍将的肩膀一定很有力气,这样的将士上了战场之后也可无往而不利。
腰圆其实也是悍将的标配之一,毕竟古代人在打仗的过程中都是骑马作战,如果腰部没有力气,怎么能驰骋战场。而且一旦进入到作战状态就要持续很长时间,这样一次作战下来将士们会消耗很多体力,只有粗壮的腰肢才可以抗得住。另外将士在作战之前都要吃饱喝足,他们的饮食一般都不规律,在作战之前为了有充足的体力,会刻意多吃酒肉,有的作战胜利后还要大肆庆祝一番,所以大酒大肉的难免会让身体变得越来越胖,饮食无规律也很容易让人长胖,这也是他们发胖的主要原因之一。
所以我们在看到古代悍将膀大腰圆的形象时,不应该对此产生疑惑,反而应该认识到这些都是他们为了作战而付出的努力,也是他们成为悍将的标配。古代战场异常残酷,上了战场就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回来,所以吃饭的时候也不会有所顾忌,毕竟吃了这一顿就不知道还有没有下一顿了。
6
将军肚将军肚,将军没大肚子还能叫将军吗?事实上的古代悍将,有很多都是膀大腰圆大腹便便的形象,并非什么清瘦俊美或者肌肉型男之类的模样。
很多人觉得肌肉男,要比胖子更有力量,其实这是个很大的误解。
肌肉虽好看,可在战场上却是中看不中用,古代的悍将作战需要的是力量而不是好看,相对来说,那些大肚子的将军战斗力实际上更加惊人。
现在很多人印象里的古代将军,往往都是那种肌肉线条匀称,身材黄金比例的型男,还有更夸张点的,干脆就是个奶油小生,长得斯斯文文却又武功高强。
其实,这都是现在的文学与影视作品为符合大众口味而创造出来的形象。
真正历史上的战将,大多都不可能长得那么清秀匀称,像兰陵王那般如若女子的战神古往今来也没几个,更多都是虎背熊腰的样子。
无论关羽还是岳飞,韩信、戚继光、郑成功,无论他们的画像还是塑像,都是魁梧雄壮还有个大肚子,这才是古代悍将的真正标准模样,绝大多数都是如此。
那么,古代完全没有清瘦的将军吗?当然也是有的,比如霍去病、卫青、郭子仪等,他们流传至今的画像,都是比较清瘦的样子。
甚至于,在如今很多剧中很胖的程咬金,其真实画像中的模样,却清瘦矍铄。
不过这里有个问题,那就是卫青与霍去病是汉朝人,但关于他们的画像目前存世的版本却是唐朝时期的,所以并不能够为信。
凡事都有例外,悍将多胖子,但也不代表清瘦的人做不了悍将,只是几乎所有清瘦的悍将画像都是上了年纪以后,他们年轻时到底如何,不得而知。
现在的人大多追求身材,长胖也不是人们愿意的,可古代的情况截然相反,大多数的人想要长胖却反而没办法,因为长胖太难了。
一般来说,摄入的油脂、糖、碳水过多就会胖,可那时候的人没这条件。
食用油与糖都比较难得,即便是粮食,也不是所有家庭都那么宽裕可以顿顿吃饱的,至于肉食就更是如此,普通人家日常吃的肉,也就是偶尔的鸡鸭鱼罢了。
由于当时的环境条件不同,那时候的确是只有生活条件好的人才能长胖,而军伍之中的将帅等人,他们的待遇就比较好,所以才能长胖。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古代行军打仗粮食很重要,朝廷不用饿兵,从军虽然艰辛,但正常情况下军中的伙食,要远远好于寻常百姓。
尤其是将军等军中首领们,他们的待遇自然更加优厚。
以前肉食难得,而军中的将帅们,却肉食充足,像粮食等更不在话下,毕竟打仗需要巨大的体能消耗,要是吃不饱多尴尬。
也正因如此,古代的普通人往往都比较清瘦,但军中的将帅们却大多比较魁梧,这也是那时候的硬条件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可能有人觉得长得胖,看着软绵绵的没什么力量,不如肌肉男看着强悍,事实上却并非如此甚至恰恰相反,古代那些悍将的胖,可不是纯粹的胖。
实际上,悍将看起来胖,却并不柔软,他们内里也是浑身肌肉,而是外面包裹着一层肉,这种状态下的人,力量要更加强大。
关羽岳飞都有将军肚,可看起来都不像没力量的人,反而充满威力。
有肌肉的人未必有力气,但膀大腰圆者却几乎都力气不小,而这是成为一名好士兵的基础,只有先成为兵,才有可能做到将军。
在战场上,大肚子的悍将们,力大无穷战斗力惊人,不仅要比那些瘦胳膊瘦腿的强悍,即便是那些浑身肌肉的,也很难胜过他们。
一个肌肉男与一个虎背熊腰的悍将,前者一拳过来,力量被悍将包裹着一层脂肪的身体给化解了,可肌肉男要是被悍将打一拳,那后果可想而知。
对于悍将们来说,身上的脂肪如同一层防护罩一般。
不仅可以保护身体,而且古代打仗往往耗时很长,大肚子的悍将通常体能可以支撑更久,这也是个非常巨大的优势所在。
古代的将军,虽然仍旧还是需要冲锋陷阵带兵打仗,但成为将军之后,身先士卒的机会也开始逐渐减少,更多是在后方指挥坐镇。
将帅,往往动脑筋更多,营帐之内才是他们的主要活动场所。
长时间坐着,肚子上的脂肪逐渐堆积,形成将军肚也是比较正常的现象,即便是古代的诸多帝王也都是如此,全都清一色的大肚子。
将军肚可不是谁都能有的,尤其古代,往往都是那些有尊位者才能够生出将军肚,那些悍将更是如此,他们的地位越高,将军肚越明显。
现在的人崇尚清瘦,崇尚肌肉,崇尚身形匀称,可在古代,那种肌肉发达一身腱子肉,是苦力人的象征,没谁瞧得上。
传统文化讲究内敛含蓄之美,即便是有肌肉,人们也不会随便露出来。
那时候的人们,觉得文者清瘦是为廉,武者魁梧是为威,一个做将帅的人,不仅要身材高大威猛,而且要力量过人,大肚子往往都是标配。
若武将斯斯文文瘦瘦的,看起来就没有力量和威严,这是不符合古人的眼光的,而事实上若是真遇到这么个瘦将军,人们给其画像的时候,通常也要加工一下。
7
古代征战沙场的悍将,手里没有手枪、大炮这些热兵器。想在战争中取胜,他的力量和耐力,就必须要胜过众人。这类似于今天的竞技比赛,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一切技巧都是浮云。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样的人力量最强?是八块腹肌的健身男,还是膀大腰圆的大胖子?
我们从世界顶尖大力士比赛——阿诺壮汉赛的热门选手中,不难找出这个问题的答案。
我们先从艾迪·霍尔说起。这个大力士,出生于英国斯托克镇。身高6尺3,体重400磅。他曾多次获得英国力量冠军,外号“野兽”。
艾迪·霍尔坦言,自从他变成了职业壮汉选手以后,他的梦想就是打败其他人,从而成为世界冠军。而为了赢得“世界最强壮汉”的称号,他愿意付出生命的代价。
然而身高只有6英尺3英寸(1米9)的他,想要打败天生就是6英尺8英寸(2米以上)、6英尺9英寸的其他热门选手,唯一的办法,就是让自己的体重增加上去。让自己的体重高达400磅,成为一个超级大块头,以力量弥补身高的不足。
但这也意味着,他需要摄入更多的食物,他的身体也要承受更大的压力,甚至会影响他的身体健康。
但他别无选择,每天他早上6点起床,就给自己大吃一顿,七点去训练,训练完以后再大吃一顿。晚餐他吃个主食披萨,一份牛排加薯条,再加个布丁,这样只能撑几个小时,然后他再吃第二顿晚餐。每天他就像牛一样,一吃就是一整天,第二天起床以后继续吃。
上天没有辜负艾迪的“疯狂”付出,在去年的阿诺壮汉赛中,他凭借1026磅的惊人力量,打败了其他选手,最终赢得了冠军。
和艾迪有着深厚友谊的壮汉,是来自美国科罗拉多州的布莱恩·肖。他身高6尺8,体重425磅。艾迪称肖为最努力的壮汉,他从来没见过那么专注的人。肖做的每件事都循规蹈矩,他不会逃避训练,也不会逃避休息。
布莱恩·肖直言,他从小就喜欢竞争,不喜欢输,对任何事情都是如此。横亘在他面前的一大难关,同样是“吃”。
因为这项运动的本质,只有两个方面,一个就是吃,首先是食物,其次是力量。如果你的食物搞错了,那肯定没有能量,无论训练能让你变得有多强壮。如果不能吃得膀大腰圆,比赛时就无法发挥出力量——这句话来自肖的私人营养师。
如你所见,布莱恩·肖也是个膀大腰圆的大胖子。
凭借自己持之以恒的训练,肖在去年的阿诺壮汉赛中,以一分之差和冠军失之交臂,屈居亚军。但他个人获得了马戏团哑铃的冠军和手提包项目的冠军,并打破了手提包项目的记录。
而去年蝉联冠军的,还是来自立陶宛的兹祖纳斯·萨维克斯。身高6尺3,体重400磅,年龄已经超过40岁。他被称为力量界的迈克尔·乔丹。曾经获得过7次阿诺壮汉赛冠军,四次世锦赛冠军,两次ifsa世锦赛冠军,4次欧洲赛冠军,14次立陶宛赛冠军。在各种比赛中,累计打破了超过70次记录。
不同于后天努力的艾迪·霍尔,兹祖纳斯直言:“我天生就是神力。”
兹祖纳斯每天只训练2~3个小时,其他的时间他计划参加国家议会选举。阿诺·施瓦辛格是兹祖纳斯的启蒙老师,从他进行专业训练开始,用的就是阿诺的训练计划。他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一场胜利,就是第1个阿诺壮汉赛冠军(2003年)。
但你们也看到了,他也是个膀大腰圆的大胖子。
比前几个顶尖选手都有名的,就是《权力的游戏》里的角色“魔山”了。“魔山”本名哈夫托·朱利亚斯·布杨松,身高6尺9,重413磅。2届欧洲最强壮汉,2届世界最强壮汉赛亚军,来自冰岛。
接受采访时他说,每天要吃6-8顿饭,这比一般人吃的都疯狂,没有办法,他还是要把食物塞到肚子里去。
他的体型是什么样的,还用我们多说么?
“魔山”从2009年就开始打壮汉比赛,他的处女赛就打破了一项冰岛记录。从那天起,他就认定自己绝对天生就是强壮。虽然他在去年的阿诺壮汉赛中成绩并不理想,但第二天“魔山”在record breaking赛中打破了他之前背扔项目记录,并在之后的澳洲、南美、非洲阿诺赛中赢得了三个冠军。
现在,我们不难得出结论了。我们看到的这些世界顶级壮汉,都是这个世界上力量最强的人。他们都是膀大腰圆的人,而不是肌肉线条明显的健身男,而且无一例外。
这些壮汉,每天吃大量脂肪类、肉类等能量高的食物,因为他们需要极强的力量。但是每跟骨头上,只能装有限的肌肉。所以,当他们增大体形到某种程度时,肯定会借助一部分肥肉来弥补缺憾,以确保力量的强大。
所以,古代悍将大都是膀大腰圆的胖子,也就不难理解了——只有膀大腰圆的壮汉,才能打倒更多的敌人,从而生存下去。
8
因为瘦子很难长时间的披甲作战。
看一些古代武将的挂轴,会发现很多都是肩宽背厚膀大腰圆的壮汉,有些甚至还有很明显的将军肚。这一形象和时下流行的健身肌肉男比起来真是差距太大,一些人甚至会怀疑,这种又胖又壮的武将能打仗不,会不会和他那一身肥肉一样,是一个草包呢。咱们随便找几个武将图看看,全都是这种体型。
(明代淮阴侯画像,注意看这体型)
(明代张飞图,看着肚子)
现代人由于远离了古代那种现场环境,所以很难想象到古代武将的处境。古代打仗,武将甚至普通兵士校尉都要身披铠甲上阵的,且不说那些特制的几乎上百斤的重铠,就是日常披挂的铁制铠甲,也有四五十斤重。当然了,日常将军们往往会卸了甲只穿战袍,或者穿半身甲,这样能让身上松快很多。
但是准备开战的时候,全身披挂几十斤重的铁甲就是一个常态化的情况了,可能需要穿几个小时也可能需要一两天甚至几天都不能卸甲。
亲身体验过整套铁甲的人想必都知道,那玩意太累了,从头到脚几十斤重,不经过训练的人别说打仗,就是穿着跑个二百米都能把你累吐血。“丢盔弃甲”这个成语大家都知道吧,可是有没有想过,为啥要丢盔弃甲呢?按说这玩意又好看又威风,而且造价又很贵,这帮人为啥就舍得扔了呢?因为太重了啊!逃跑的时候穿着这玩意简直就是给敌方送分啊!不要命的才舍不得那套甲胄呢。
有人问肌肉男批甲上阵行不?行,肯定没问题。但是,肌肉男相对于五花三层的壮汉来说,爆发力有余而耐力不足。所以古代战场上肌肉男往往是着轻甲,主要是作为突击队来用,通过超强的爆发力来冲击敌阵或者打反冲锋。
而那些统帅全局的大将,由于对阵时需要长时间的指挥作战,所以全身披挂的时间会很长,没有体力、耐力不足的根本坚持不下来。
当然了,大将的饮食也是一个原因,吃得好,胖也正常。
(这种体型的肌肉男爆发力很强,但是负重后耐力就是个问题了)
9
既然画像多是大胖子,那就是说明了一个残酷事实,那就是这些悍将本身就是大胖子。这可能给了一些梦想穿越寻得佳婿的宅女一记重击。
至于为什么是胖子,其实也好理解。现在在比赛力量的各种比赛中,大力士基本都是各种胖子,可以说在力量方面胖子完虐瘦子和正常人。放到古代冷兵器时代,既然是悍将,那肯定要冲锋陷阵。俗话说一力降十会。一个1米8,体重才140斤的人,去单挑一个1米8,140公斤的人,99%是被吊打的。大胖子的战斗力更强。
古代打仗需要兵源,当兵就要吃饭,发军饷。如果长官都瘦骨嶙峋,给外人的印象肯定不好,大概是这支队伍钱粮匮乏,那八成是招不到兵的。大胖子的广告效应明显。
到了一定的级别后,天天大鱼大肉,就算操练,很多也都是骑术训练,运动量减少。摄入远远多于输出,那必然是越来越胖。
10
我是【今古言堂】,感谢题主的,这个问题我来答。
自古英雄多豪杰!
说起英雄,我们大多会想到驰骋沙场,于万军之中逡巡厮杀的将领形象。
但是,我们在看过许多古代将领的肖像画的时候,就会发现一个经常让我们忍俊不禁的现象。
那就是原来古时候的悍将们,大多都是胖子!
是的,就是现在让我们大多数人哀伤的胖子!
那么今天,今古就来为大家分析一下为什么古代的将领大多是胖子。
我们都知道,古代的作战模式大多是悍将带领手下士卒冲锋陷阵,大多拼杀在战场的最前线,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鼓舞军队士气,一同杀敌。
尤其在宋以前,特别是在三国时期,两军交锋,首先开打的不是士卒,反而是两军的将领,那么问题来了,对于这种单挑行动,最考验的是什么?
是技战术吗?不对,既然都当时前锋将领了,技战术大多不会差到哪里去。那么他们其实最后比拼的就是体力,而作为脂肪和能量积累较多的胖子,自然就可以在这种环境下存活下来,只要不是遇上赵云这类的技战术超级高手,胖可以解决大部分的问题。
自古以来,我们就知道一个从古流传至今的名言,那就是“将军肚”。为什么说是将军肚呢?
原来,自古能够被称为悍将的大多都是骨骼惊奇的伟岸男子,按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其实就是他们骨架大。
也正是由于他们拥有着异于常人的骨架,使他们在身体的各方面都比普通人更为出众,体型方面就很自然的与那些相对精干的普通士卒显得胖了。
也正是得益于他们伟岸的身躯,才能在战场上取得相对的捉杀优势,假若是水浒传中鼓上蚤那种短小猥琐的身材,在真正的战场上大多也就是炮灰的份。
学过武的人都清楚一个道理,那就是“一力降十会”。
在绝对的力量面前,即使技战术再强。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大多也是会败下阵来。
而胖子本身的质量就摆在那里,由于平时摄入的能量在体内得以更好的积存,这就使得他们在个人力量方面存在极大优势。
而且古代不想现代,追求所谓的肌肉美。练过健身的人其实都清楚,健身练出的肌肉大多不能代表自身的力量,大多是所谓的蛋白粉和刻意的训练生成的无力肌。
而古代悍将,虽然看起来胖胖的,但是他们肥厚的脂肪层下面往往充满的都是爆发力极强的活力肌。
像三国时期的张飞、安史之乱的安禄山,这些人本身就是武将出身,而他们大多都是肥胖的身躯,那你敢说他们武力值弱吗?
张飞随便一餐都得吃去半头牛的说法,虽然有些夸张,但也证明了他摄入的能力高,胖也是理所当然的。而安禄山即使再胖仍然能够在唐玄宗和杨贵妃面前,以肥胖的身躯跳动动感的胡旋舞,难道在战场上就不能厮杀么?
古代将领大多是胖子,这个是事实,但他们胖的有道理,如果他们身上没有那么几十斤的膘肉,估计对手都会瞧不起他们。也只有但军队建设发展到近现代,将领的作用更多的在于指挥和运筹帷幄中,才开始是他们逐渐摆脱了胖胖的形象,时代在进步,军人的风貌也在进步。
我是【今古言堂】,喜欢我的文章,可以关注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健身房的肌肉男真的有力量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