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迪瑞幸咖啡是速溶的吗瑞幸的吗?


10月22日,前瑞幸咖啡创始人陆正耀,前瑞幸咖啡CEO钱治亚在朋友圈同时官宣库迪咖啡(COTTI COFFEE)首店落地福州IFC。
陆正耀以及钱治亚宣布消息时,朋友圈配文热血十足:“咖啡梦想家团队再启征程”。那么,因财务造假风波被“踢出局”的瑞幸创始人能否复刻瑞幸的辉煌,在咖啡市场赢得一席之地?
主打全时段餐饮
目前,库迪咖啡仅有IFC福州国际金融中心一家门店营业,但品牌点餐、外卖小程序已在微信上线。
库迪咖啡小程序界面显示,库迪咖啡已上线产品40余款,主要由咖啡、茶、冰沙等饮品组成,菜单里还有当下“网红咖啡”品种生椰拿铁、生酪拿铁等悉数在列。
价格方面,所有产品定价在18元至32元之间。咖啡类产品中,美式咖啡类价格为25元左右,拿铁类价格为30元左右。而在试营业期间,所有产品优惠定价均为9.9元。
证券时报分析称,试营业期9.9元的超低价、重视线上销售及外送服务、规划轻食产品等元素,都足以让人唤醒对瑞幸高速发展的记忆。创业初始,瑞幸咖啡采用的“新客户首杯免费再送5折券”策略,“五折进军轻食”等策略,让消费者以及投资人印象深刻。
介绍页面显示,库迪咖啡的品牌将“不只是又一家咖啡而已”。据报道,库迪咖啡将“主打全时段餐饮”,即早上为用户提供咖啡、意式饼干等佐食,中午提供餐食,下午供应小吃,晚上有酒。
“主打全时段餐饮”是库迪咖啡最大的亮点,“全时段餐饮”在于提供更丰富的产品种类以及适配场景,并打造全时段、多场景、多功能的消费体验。但这同时也带来了供应链整合的问题。
证券分析师周晨表示,库迪咖啡有两种类型的门店:面积在80㎡-200㎡的标准店,以及小于50㎡的迷你店。产品矩阵上,库迪咖啡主打全时段餐饮。这不是现有的星巴克、瑞幸、manner或者幸运咖的模型,更像是咖啡+简易西餐+小酒馆模式,应该是一种糅合模式,参考了这两年市场大热的咖啡、西餐和小酒馆生意。
对标精酿小馆,这一模式的弊端在于成本太高。因为需要更大的店面来为消费者提供服务,即便是财大气粗的星巴克也并没有开出很多臻选咖啡酒坊。此外,2021年9月在港股上市的海伦司被称为“小酒馆第一股”,上市首年就亏损了2.3亿元。
资本市场玩家
陆正耀一手打造了3家上市公司,从瑞幸咖啡退市、神州租车退市、创立小面日记,这位资本玩家从上市王变退市王,并多次被列为被执行人。陆正耀曾放言:“我出手到现在,还没失过手”,那么究竟是战术迂回还是折戟败北,尚需观察。
陆正耀是福建省屏南县高考状元,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后成为一名公务员。福建人与生俱来的“爱拼才会赢”的性格让他不甘于循规蹈矩的体制内生活,于是,在92年邓公南巡后,他放弃了“铁饭碗”,带着家里准备的“老婆本”,开启逐浪资本的创业之路。
2007年8月,陆正耀创立神州租车,在2007年12月到2008年6月短短半年时间,在8000万广告费下,江南春让神州租车以火箭般的速度发展到全国20个城市运营。五年不到的时间,神州租车由300辆车野蛮扩张至45000辆,稳居中国租车行业第一。神州租车成立7年后,经历5轮高达63亿元的融资,神州租车进行IPO,登陆港股。
一年后,陆正耀敏锐捕捉到网约车的商机,成立了神州专车,前两轮成功融资8亿美元,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他别出心裁地将神州专车的所有资产打包为神州优车,将其挂牌新三板,交易首日让神州优车的市值高达417亿元。二个月后,神州专车上市。陆正耀以“闪电战”,趁很多人还没有区分出神州专车和神州优车之际,仅用时一年半就完成了上市,刷新了资本市场新纪录。
神州一战,奠定陆正耀资本大佬的江湖地位,一时风头无两,将自己2015年抛售神州租车42%股份套现16亿美元的资本运作成功掩盖,此外还收获了另外一家上市公司。
钱治亚最初只是陆正耀手下的一个“追随者”,见证了陆正耀在资本市场的疯狂后,成为一忠实拥趸,钱治亚是重度咖啡爱好者,调研之后钱治亚发现,中国的咖啡市场潜力巨大,二人一拍即合,打造瑞幸咖啡。
陆正耀用他屡试不爽的招数进行瑞幸咖啡的疯狂扩张,复制了神州车系的崛起的商业模式,一边融资一边疯狂补贴,拿着投资人的钱疯狂烧钱。从瑞幸咖啡2017年成立,直至2019年5月,短短18个月,瑞幸咖啡总共进行了13次融资,其中最大的一笔便为上市募集的5.61亿美元。
有了大量资本的注入,瑞幸可以不断地烧钱补贴消费者。从5.0折、3.8折,到1.8折,瑞幸留住了一大批消费者,市场份额也在不断提升。截止上市前,瑞幸在国内的门店数达到4910家,比星巴克多出600家。凭借市场第一的占有率,瑞幸于2019年5月17日登录美股,造就陆正耀的资本神话。
但瑞幸上市不到一年时间曝出的“财务造假门”,此次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在中美两国都引起了轩然大波,从瑞幸到整个中概股的声誉都大打折扣。
瑞幸“财务造假门”事件也引发了蝴蝶效应,在暴雷的次日开盘,神州租车股价暴跌50%,他一手缔造的“神州神话”开始跌落“神坛”,也为神州租车的退市埋下了伏笔,神州租车2020年报显示,净亏损41.63亿元,负债总额80.97亿元。
资本虽是逐利的,但也有记忆的,瑞幸财务造假事件虽然已经远去,但是很难有哪家投资机构再继续信任陆正耀,因为整个资本江湖都是陆正耀“套路之王”的传说,他善于“经营账目、玩弄资本、营销包装”的招数已经众人皆知。
陆正耀最终还是逃脱了惩罚,只是交了部分罚款和丢了董事长的职务。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与瑞幸咖啡就财务造假事件达成和解,瑞幸咖啡同意支付1.8亿美元的罚款,前者则免除对瑞幸财务造假的指控。
中美两国监管机构的处罚对象都仅限于瑞幸咖啡,并没有追责到陆正耀个人身上,无论中国美国,都没在法律上对他进行判定,或者作出行业禁入的处罚。
尽管陆正耀侥幸逃脱了处罚,瑞幸财务造假事件却对他的个人信用和形象造成灾难性的打击。
2021年,陆正耀以“小面日记”再次试水资本市场,反应平淡,大多机构对陆正耀持回避和观望态度。抛开资金的问题不谈,以面条为餐饮主业,想在餐饮市场成功上市本身就很不容易,无论是市场占有率第一的马兰拉面还是味道奇特的重庆小面,都还没有上市。
餐饮上市一直是国内的老大难,因为餐饮的税收监管困难、食品安全监管困难,以至于相关部门对餐饮上市卡得很严,曾经红极一时的俏江南都在上市遭遇滑铁卢,导致一蹶不振,那些上市的餐饮企业也并不好过,全聚德、湘鄂情、小肥羊都是上市失败的实例。
纵观中国证券史后,曾有相关企业尝试在财务造假后几度谋求再上市,都没有成功。有造假前科的人,如果想再创业然后IPO,证监会在审核环节会更加严格,因此小面日记的上市之路将更加坎坷。
一面是预制菜等创业项目进展不够顺利,另一面熟悉的咖啡市场仍在持续扩容,陆正耀重回咖啡赛道也就不难理解。
咖啡市场内卷
据《我国咖啡市场与产业调查分析报告》预计,中国的咖啡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预计在2024年将超过3300亿元,且中国的咖啡消费也在以每年15%的惊人速度增长。其中,一二线城市的消费者正在成为咖啡消费的主力军,人均消费量达326杯/年。
尽管咖啡市场尚未饱和,但如今的咖啡市场竞争激烈,各方资本逐鹿群雄。
快餐巨头麦当劳旗下的麦咖啡在门店数量由约800家扩展至近2500家之后,最近宣布在2023年新增约1000家门店。截止目前,星巴克的门店数量突破6000家,瑞幸咖啡的新门店数量突破7000家。
根据窄门餐眼的数据,Tims Coffee现在已经开了452家门店,Manner Coffee有437家,他们背后都有强大的资本支持。拥有现成渠道优势的新茶饮品牌也开始入局咖啡,包括喜茶、奈雪的茶等。
证券分析师周晨说,现有咖啡市场品牌竞争充分,瑞幸2017年创设时咖啡市场红利还在(自提模型+饮料化咖啡+移动互联网+外卖体系+一级资本市场),现在咖啡各细分市场、价格带、区域都已经有品牌在“卷”,如果没有创新点而直接切入,亏钱是大概率事件。
幸运的是,市场依然在快速增长。艾媒咨询发布的报告显示,预计咖啡行业将保持27.2%的增长率上升。
库迪咖啡能否突破星巴克和瑞幸两大巨头的竞争格局,复刻瑞幸的成绩,还有待时间检验。

作者
塞尔达
瑞幸咖啡创始人陆正耀,在连续搞黄几个项目后,又重回咖啡行业。
2022年10月,陆正耀正式宣布启动库迪咖啡项目,彼时离其创立的“舌尖英雄”陷入关店潮刚过去两个月。
目前,库迪咖啡已经把门店开出一千多家,并且新店数量还在不断上升。
野蛮生长的味道依然熟悉,不管是低价促销,还是找明星、网红营销,甚至包括产品设计,库迪都与当年瑞幸十分相似。
不过,相比已经走上正轨的瑞幸,消费者对于库迪咖啡的评价截然相反,类似“难喝”、“像中药”等评论随处可见。
差评背后,反映出库迪咖啡在供应链上存在巨大缺陷。在供应链体系远未成熟时,库迪咖啡就急于推广加盟模式,导致品控缺乏统一的标准,饮品质量极不稳定。
更令人担忧的是,库迪咖啡依然急于广招加盟商盲目扩张,而且价格战的成本又主要由加盟商承担。
简单计算一下就会发现,每天卖出400杯咖啡,一个月也仅仅勉强微利1240元,即使能够做到,回本期也超过33年。
激进而盲目的扩张,无疑是将加盟商置于极大的风险之下,也让库迪咖啡的加盟模式备受质疑。
复制瑞幸?
库迪咖啡项目启动后,陆正耀就没打算避讳瑞幸,甚至想借此机会炒作一波热度。库迪咖啡官网显示,“库迪咖啡由瑞幸创始人、前CEO钱治亚女士携瑞幸原核心团队倾力打造。”
库迪咖啡简介
此外,据媒体报道,在招商会期间,库迪咖啡招商人员多次提及瑞幸,甚至表示可以将门店开在瑞幸旁边。招商会上,钱治亚主要负责出面介绍库迪咖啡,而陆正耀同样出现在会场,并与不少投资人进行交谈。
不仅如此,库迪咖啡在门店建设、推广和营销上,都和瑞幸高度类似。
比如低价抢夺市场和大打价格战,库迪咖啡最近搞了个“百城千店咖啡狂欢节”,包括美式、拿铁在内的70余款热门产品最低售价仅9.9元,邀请新朋友还有机会0元免费喝咖啡;在抖音等App上,消费者甚至还可以买到8.8元的新客专享全场任饮券。
当初,陆正耀就是通过打折、优惠券换取市场份额的高速增长,打得星巴克措手不及。如今角色切换,但依然是熟悉的配方,只是对手变了。
库迪咖啡狂欢节
在产品上,库迪咖啡也选择直接“模仿”。
比如库迪和瑞幸的人气爆款中均有“生椰拿铁”,实际上该产品为大钲资本接手瑞幸后的原创产品,并不出自于陆正耀时期。
库迪咖啡人气产品
营销、服务、产品都相似,但库迪在售价上比瑞幸大打折扣。说白了,库迪咖啡的策略就是一边蹭瑞幸的热度,一边明目张胆地抢瑞幸生意。
“碰瓷式的营销方式是陆正耀及其团队的常用手段,起初瑞幸也通过对标星巴克来占领用户心智,低价竞争和火速扩张的策略也如出一辙。”有行业观察人士表示,陆正耀的打法没变,只不过把目标从星巴克换成了瑞幸。
不过,瑞幸如今早已从陆正耀留下的一地鸡毛中,重新走上正轨。相比之下,库迪咖啡则饱受消费者和加盟商的吐槽,背后核心原因是供应体系混乱时就盲目扩张。
“陆正耀没钱了”
去年11月,在北京首店开业不久后,库迪咖啡就喊出了“三年开万店”的口号。
相比当初瑞幸通过融资扩张,库迪咖啡的策略则是拉加盟,背后原因也不难理解——“陆正耀没钱了”,这是外界普遍看法。
天眼查显示,2月8日,陆正耀新增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685万余元,执行法院为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目前,陆正耀已累计被执行22.9亿余元。
“当下的市场环境发生了变化,咖啡赛道比以往更加拥挤,加之陆正耀个人信用因一系列事件受损,库迪咖啡不太容易从一级市场融到钱了。”有分析人士表示。
对于库迪咖啡来说,拉加盟确实可以在短期内快速提升门店数。不过,也正是门店数的爆发增加,使众多加盟商开始面临挑战。
“加盟商模式适合早期跑马圈地,之后比拼的则是门店管理和品控,供应链的成熟程度决定其接下来的发展,咖啡赛道最终比拼的不是价格,而是品质和味道,再便宜也便宜不过便利店咖啡。”行业观察人士表示。
网络上,不少消费者对于库迪咖啡做出负面评价,类似“头一回喝到这么难喝的”、“好难喝,避雷”、“像中药”等并不少见。
库迪咖啡差评多
差评背后,反映了库迪咖啡供应链的短板。
在咖啡供应链中,上游涉及咖啡豆种植及咖啡机的销售,中游是咖啡加工,包含现磨和即饮咖啡市场,下游则是咖啡流通渠道商。
瑞幸、星巴克和库迪咖啡均处于中下游位置。无论是星巴克还是瑞幸,在上游采购与生产,中游仓储配送再到下游的门店管理,都是花费不少时间才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供应链体系,也建立了良好的供应商合作关系。
相比之下,库迪咖啡供应链体系远未成熟。尽管库迪对外宣称供应商与瑞幸相差不大,但实际上佳禾食品、德馨食品、鲜活饮品等知名新茶饮供应商主要客户的名单上均未出现库迪咖啡的踪迹。
有库迪加盟商甚至表示,店中会经常出现物料短缺的现象,供应链管理处于混乱状态;除了原料问题,目前库迪加盟店使用的咖啡机品牌混乱,允许加盟商使用二手设备。
由于咖啡豆、咖啡机等核心物料不统一,导致各门店产出的品质极不稳定,饮品质量自然难以保障。在网上频繁出现的差评,对库迪咖啡品牌带来巨大伤害。
在这种情况下赶鸭子上架,盲目拉加盟扩张,无疑是极不负责的行为。
如果再把成本账认真算一算,情况会更让人担忧。
回本期超33年
库迪咖啡官网的加盟信息显示,店中店投资额为11.5-14.3万元,外加保证金3万元;
快取店、标准店、品牌店投资额分别为22.5万元、29万元、51万元,保证金为5万元。
同时,库迪咖啡不收取加盟费,而是通过毛利抽点的方式收取服务费,收取方式分为浮动和固定两种。
浮动模式下,加盟商毛利达到2万元起开始收钱服务费,费率最高达25%;固定模式则是3万以下10%,3万以上部分15%。
库迪咖啡加盟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库迪咖啡一度宣传“最快1个多月回本”,但有媒体咨询其加盟热线得到的投资回报周期则是15个月左右,“按照库迪总部给出的模型回本周期更短,但实际上做不到那么快。”该区域招商经理表示。
库迪提供的加盟资料显示,以快取店为例,在日销量200杯的情况下,其投资回收期为9.33个月;当日销量到达1000杯之时,其投资回收期才缩短为1.48个月。
然而,日销量1000杯的门店实属罕见。据了解,广州珠江新城库迪咖啡门店一天销量为380杯,重庆东原悦荟店堂食自取日销售量在200杯左右。
“现在加盟说白了也是在赌,赌库迪这个品牌最终会做到瑞幸那种程度。”库迪区域招商经理坦言道。
“这些只是给库迪的钱,实际上开店还有房租、办证等成本,在二线城市加盟一家库迪标准店总体投资金额在50万以上。”有咖啡店店主在测算后称,“一个月收回投资无异于痴人说梦,库迪首家店开业至今不足半年,单店模式都没彻底跑通就开放加盟有些不负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在库迪咖啡大打价格战攻城略地时,成本压力却几乎落在加盟商身上,风险也主要由加盟商承担,意味着对回本期的估计将面临更大不确定性。
简单算一下运营成本,目前库迪主要以四五线城市为主,假设租金为1.5万/月(商城为2万/月)、员工薪酬每人5000元(含五险1000元)、水电费用3000元每月。以四名店员计算,一个门店每月成本约3.8万元。
此外,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库迪一杯咖啡的原材料成本在6.2元左右。基于上述运营成本假设,如果按每杯9.9元算,且日均销售200-400杯,同时加盟商按固定模式交服务费(毛利3万以下10%,3万以上的部分15%)。
这意味着,即使日均400杯,一个月也仅仅勉强微利1240元,要知道400杯是广州珠江新城旺店都不一定能做到的量。
参考前述业内咖啡店主观点“前期投资起码50万”,或者库迪在加盟材料中提及的品牌店“51万元投资额”,这个利润测算也意味着,即使每日卖出400杯咖啡,回本期也超过33年。
也许部分加盟商寄望于日后涨价,那么对日均杯数和每杯均价做敏感性分析,日均杯数同样假设为200-400杯,每杯均价假设在9.9-15元。
就会发现若日均杯数在300杯以下、均价在11.4元以下,基本处于亏损状态,要知道日均300杯非常不容易做到,且均价11.4元也意味着比现在提价超过15%;
另一方面,即使每日卖出300杯,每杯均价能达到11.4元,也只是每月攒3280元的微利,回本期超过12年。
还不如老老实实打工算了。
上面的测算,实际上还没有考虑一些令加盟商无语的情况。
比如动不动9.9元的营销活动,美图团购显示,库迪咖啡8.8元的团购劵佣金率为17.5%,而正常咖啡品类的佣金率在1%到3%之间;
高昂的扣拥成本则全部出自于加盟商,库迪咖啡打价格战烧的钱,却是由加盟商自掏腰包支付,可谓典型的“我请客,你买单”。
在项目宣传中,库迪咖啡试图把加盟模式美名为“咖啡梦想家”计划,称希望通过该计划“助力广大咖啡爱好者和咖啡创业者实现自己的咖啡梦想”。
库迪咖啡官网
不过现实很骨感,无论是单店模式未跑通、供应链混乱时就盲目扩张,还是将低价营销成本转嫁给加盟商,库迪咖啡不但没有“助力梦想”,反而把加盟商暴露在巨大的风险之下。
参考资料:
鳌头财经《轻资产模式的库迪咖啡 助力梦想还是割韭菜?》
锌财经《陆正耀再造库迪,“瑞幸模式”能否打败瑞幸?》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瑞幸咖啡是速溶的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