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退税慢了是什么情况为什么有人快有人慢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好,此前暂缓的2019年度个税汇算陆续开始。截至4月1日,已有包括广东等32个省市开通了该功能。个税纳税人可通过个人所得税APP、自然人电子税务局等远程办理2019年度个税综合所得年度汇算。南都记者了解到,目前广州市已有人成功受理,但是也有人告诉南都记者自己的退税金额是0,更有人表示自己要补税,这是怎么回事?
“线上评估减900左右,三天内受理成功”
肖先生 天河区一银行职员
在天河区一银行工作的肖先生已经完成汇算清缴。他是在3月31日晚申报的,4月3日中午收到退税审批同意的信息。
“线上评估减900左右,三天就通知同意受理了”,在天河区一银行工作的肖先生表示,去年办理了专项申报就可以有一定的退税。目前,他身边的同事们扣税从数百到数千元不等,一千多元是主流的退税额。他还称,有比他更早申报的人已经成功拿到退税款,打到最开始绑定的银行卡上。
本次退税主要由专项附加扣除项带来。肖先生于2019年提前填报了相关专项,其中包括两个赡养的父母(人均1000人)、房贷(月均8900元)等。他表示,对于他来说能退900元的力度还是不错的。
未必人人都像肖先生退到一笔“巨款”。去年生了二孩的妈妈赵女士申报后只有200元左右的退税额。“坦白说因为休产假所以收入起码少了三分之一,竟然还有得退”,她表示,原本认为自己没达到退税线,但抱着试试的心态申报,居然还有意外惊喜。她打算用这笔钱外出吃饭。
“线上评估退税金额是0,一查才知道操作不当”
姜小姐 越秀区事业单位员工
姜小姐听说个税可以退,也赶紧尝试一下。不过她操作完成之后,发现自己的退税金额是0。为此她非常郁闷,有朋友笑话她,是因为工资太高导致没有退税。但是她咨询了很多人,才发现自己忘记申报房贷了。随后姜小姐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增加了房贷申报退税,显示她可以退税1000多元。
在成熟完整的税收体制下,懂得退税是一项很重要的技能。一位业内人士就告诉姜小姐,相同的收入,懂得退税方法很重要,如果不理不睬就可能要补缴税款几十元,但是合理报税之后,国家会退回几顿饭钱给你。对此,姜小姐决定好好学习税法,挣回几顿饭钱。
“说我欠税1500元,我蒙了”
王先生 刚从广州离职在北京上班
王先生刚从广州离职几个月,跳槽北京。
他在退税过程中,发现自己出现两项税款事务,“一项说可以退我几百元,我很开心,但另一项说我欠税1500元,我蒙了。”后来王先生尝试去搞清楚,原来,是因为两个单位分别扣税,然后税务系统算全部。“一个单位这个月发上一个月,一个单位是当月发当月,就欠了。“搞清楚之后,王先生最后只是申请了几百元退税。
肖先生的一个同事也有这样的遭遇。“我一同事就因为‘跳槽’导致补税。因为实际结算时新旧公司都要扣税的。”他表示,因为同事到了新公司后,新公司交税没加上之前的就没按阶梯税率走,所以得补交个人所得税。
知多D
哪些情况要补税哪些情况可以退税,
你分清楚了吗?
办个税年度汇算就会退税吗?哪些情形才能退税?广州税务微信公众号就办理个税年度汇算的问题展开了解答。
来自12366的工作人员表示,办理年度汇算,不一定能退税,而是根据个人事迹情况不同,办理年度汇算时可能会产生退税或补税。
其中,已预缴税额大于年度应纳税额的情况则可以退税,已预缴税额小于年度应纳税额的情况需要补税,已预缴税额等于年度应纳税额时则不退不补。
在年度汇算时,如果纳税人2019年度内已预缴纳税额高于年度应缴纳税额,无论收入高低,无论退税额度多少,都可以申请退税。
产生退税的主要包括:2019年度综合所得年收入额不足6万元,但平时预缴过个税;2019年度有符合条件的专项附加扣除,但预缴税款时没有申报扣除的;因年中就业、退职或部分月份没有收入等原因,减除费用6万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子女教育等专项附加扣除、企业(职业)年金及商业健康保险、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等扣除不充分的;没有任职受雇单位,仅取得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用所得,需要通过年度汇算办理各种税前扣除的;纳税人取得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年度中间适用的预扣税率高于全年综合所得税;预缴税款时,未申报享受或者未足额享受综合所得税收优惠的,如残疾人减征个税优惠等;另有符合条件的工艺慈善捐赠支出,但预缴税款时未办理扣除的,都可以申请退税。
据了解,办理年度汇算时,有发生退税但也有需要补税的情况,只要补税金额不超过400元都无需办理年度汇算。如果纳税人在2019年度已预缴个税,并且符合下列四种情形之一,则无需办理年度汇算。
除符合规定的免予汇算情形外,如果纳税人需要补税,却未依法办理个税年度汇算或申报后未及时缴纳税款,可能面临税务行政处罚(详见税收征管法第六十二条,第六十三条,第六十四条),并计入个人纳税信用档案。
采写:南都记者 郑雨楠 萧倩苑
媒体链接:说我欠税1500元 我蒙了

1、身份信息不正确;
2、递交的账户信息有误或者失效,导致税金无法退回;
3、申报数据存在问题或者疑点;
4、税务机关审核时有问题需要进一步核实了解情况,但纳税人未提供联系方法或者提供的联系方法有误,无法与纳税人联系;
5、税务部门向税务人核实有关年度汇算申报信息,税务人尚未确认或说明。
以上就是怎么退不了个人所得税相关内容。
个人所得税要补税怎么补
个人所得税可通过税务局、用人单位、网上税务局、邮寄申办、个人所得税APP等多种方式进行补税。以个人所得税APP为例,登录后点击“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按系统提示申报并补税即可。如果已经申报但未补税,点击个人所得税APP底部的办税——更正申报作废申报——已完成。点击进入详情后,点击立即纳税,添加银行卡,选择相应的纳税方式完成支付。
个人所得税退税是所有人都有吗
个人所得税退税并非所有人都有,一般时候,年收入低于6万,且没有预缴过个人所得税的用户因其本身没有纳税,因此也就没有税可退。一般时候,出现退税都是因为平常扣除不足或者是没有申报扣除等原因导致多预缴了税金。此外还有一种补税的情况,往往是在完成个人所得汇算以后,之前缴纳的税额不足的情况就会要补税。
个人所得税退税标准
1、年度已预缴税款超出年度应纳税额且申请退税的:包括年度综合所得总收入额不大于6万人民币,但已预缴税款个税。年度劳务报酬所得、稿费、特许权使用费适用的预扣率高过综合所得年适用税率。预缴税款时,没有申报扣减或没有全额扣减费用、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减、依规判定的别的扣减或捐助,以及没有申报或未全额享有综合所得税税收优惠等情况;
2、年度综合所得收入大于12万人民币且要补税金额大于400人民币的:包括获得两处及以上综合所得,合并后税点提升造成已预缴税款低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等情况。
本文主要写的是怎么退不了个人所得税有关知识点,内容仅作参考。

3月1号开始就可以进行2020年度的个税退税的操作了,小伙伴们先别急着直接申报退税,这篇攻略有可能让你多退几千甚至上万元。
废话不多说,APP市场搜索“个人所得税”,下载安装
点击右下角个人中心。如果没有账号的同学先注册一个账号,记得用真实姓名、手机和身份证号。
注册完成之后进入个人中心,点击“任职受雇信息”
里面会有你详细的任职单位信息,各位注意一定要看仔细了,是不是你当前任职的公司,有任何其他公司或者你之前任职过的公司都是不可以的,因为你的个人信息有可能会泄露,其他公司,甚至你的前公司都有可能利用你的个人信息给你一份名义上的“工资”进行避税,你当然不会收到钱,却会因此额外多交税!
接下来点击个人中心里面的家庭成员信息,把你配偶、孩子、父母的信息全部录入进去,这些信息可以帮你多退一大笔钱。
然后绑定你名下的一张银行卡,用于接收返还回来的税款,准备工作就基本完毕了。
返回APP首页,向下滑,点击“常用业务”中的“收入纳税明细查询”
纳税记录年度选择“2020”年,所得类型默认四项全选,不要更改,点击查询。
“收入合计”显示的是你2020年度所有渠道的收入总额。
“已申报税额合计”显示的是你2020年已交的税款。
下面的列表里有你2020年的所有收入来源,切记一项一项准确核对每笔收入。刚才馆长说过的,你的个人身份信息可能已经泄露了,会有不法分子用你的名义注册公司、开工资、签合同、开发票等等,这些行为都会被记录在这个列表里,一旦你发现哪笔确定没有过的收入,一定要联系扣缴义务人进行核实。如果无法核实请点击右上角申诉,因为对方的这种这种行为可能已经涉及到逃税了,问题很严重的。
下面就是重点了,返回APP首页,点击“常用业务”中的“专项附加扣除填报”。
馆长先解释一下什么是专项附加扣除:这是从2019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可以抵扣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新措施,一共有六项:
1、子女教育
你的子女年龄从3岁到博士研究生毕业之前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阶段,你每月都可以申请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进入之后点击下一步
点击“子女信息”,“选择子女”选择你之前在家庭成员信息里面添加的子女信息。
下个页面“子女教育信息”
“当前受教育阶段”据实选择就行
“当前受教育阶段开始时间”选择入学那年的9月份
“当前受教育阶段结束时间”和“子女教育终止时间”可以不填
就读学校据实填写。
点击下一步,本人扣除比例选项
如果夫妻双方收入相差比较大,可以选择收入较高的一方100%扣除
如果夫妻双方收入差不多,也可以每人扣除50%
申报方式选择“综合年度自行申报”(下同)
点击提交
如果申报成功,在“申报记录详情”可以看到“专项附加扣除合计”这里从0变成了12000元。
2、继续教育
如果你正在接受学历(学位)的继续教育,那么每月可申请400元的定额扣除;如果你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并且在去年取得了证书,那么可以按照3600元定额扣除,根据个人情况如实填写即可,如申报成功,“专项附加扣除”就会增加4800元。
3、大病医疗
如果去年扣除医保后,医药费支出超过15000元,那么在80000元以内可以据实扣除。注意,未成年子女和配偶的医药费是可以和你一起计算的,需要提供患者的证件信息,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填写即可,不过馆长还是希望每个人的这一项都是0。
4、住房贷款利息
如果你去年正担负着首套房贷,那么每月可申请1000元的定额扣除,根据你的房屋所有权证、不动产权证、房屋买卖合同或者房屋预售合同填写即可。
下一页,贷款方式,据实填写,其中贷款合同编号和首次还款日期需要你给当初贷款的银行客服打电话进行咨询,这几天应该很多人打电话咨询的,你一说要抵税,他们就知道应该向你提供什么了。扣除比例还是根据夫妻双方收入状况来安排的,如果申报成功,“专项附加扣除”就会增加12000元
5、住房租金
对于租房的小伙伴,也有相对应的政策,如果你在直辖市、省会(首府)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租房,每月扣除标准为1500元;
如果你所在市辖区人口超过100万,扣除标准为每月1100元;
其余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800元。
需要注意,住房贷款和住房租金两项只能二选一了
6、赡养老人
如果父母年满60岁,独生子女每月可扣除2000元;
非独生子女的,和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
进入之后直接添加父母的信息,选择是否是独生子女
如果申报成功,“专项附加扣除”就会增加24000元
馆长给你算了一笔账
假设你在北京租房,从事自媒体行业,并且需要赡养老人和小孩,同时正在接受继续教育,去年税前收入30万元
如果你没有填写专项附加扣除,那么你去年的个税总额就是
(300000*0.8-60000)*0.2-16920=19080元
如果填写了专项附加扣除,你一共可以申请到
18000+24000+12000+4800=58800元的扣除额度
你去年的个税总额将变成
(300000*0.8-60000-58800)*0.1-2520=9600元
怎么样,看了馆长一篇文章,给你多赚回来接近一万块钱。
好了,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就可以进行最终的申报了
返回APP首页,点击“常用业务”中的“综合所得年度汇算”
申报年度选择2020年度
点击“开始申报”
这时注意屏幕最上方,如果显示的是“简易申报”请点击右上角切换成“标准申报”,如果是“标准申报”则无需理会。
在汇缴地一栏选择一家你目前任职的公司,点击下一步。
首先核对一下“收入”和“费用、免税收入和税前扣除”各部分的数字是否无误
如果你的“收入”中存在奖金,比如一次性大额的年终奖,会有提示你在详情中确认
是全部并入综合所得计税还是单独计税。
一般来说,公司年终都会发你一笔双薪或者三薪,再加上七七八八的奖金至少有好几万块钱。
根据超额累进税率,这笔钱如果单独计税,会适用较高的税率导致多交税,选择“全部并入综合所得计税”把这笔钱分摊到12个月,就能继续享受低税率。
但这里有个坑,馆长帮你避一下。有的公司会根据超额累进税率给你卡着较低一档的工资,比如全年应纳税所得额144000元以下,税率是10%,超过144000元适用20%税率,如果你的全年应纳税收入是144001元,只多了一块钱,你就需要多交14400元的税。
所以各位留意一下自己的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是否卡在下面几个数字的线上:
36000元
144000元
300000元
420000元
660000元
960000元
如果刚刚好卡在线上,又恰好位于较高的一档,你把你的奖金设置成单独计税,这样税率就会下调一档(减少5%~10%),就这一个操作就能给你省下几千甚至几万的税款。
接下来看“减除费用”一项,每个人都是60000,因为个税起征点是5000元,一年正好是60000,如果你全年收入小于6万,那么之前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是可以全额返还的。
下一项,“专项扣除”。这里就是你任职的公司给你缴纳的三险一金了,请仔细核对数额是否正确。
在下面一项“专项附加扣除”后面的数字就是按照馆长的教程,帮你多申请出来的抵扣额度。
左下角的“应纳税所得额”显示的是你2020年度所有应税收入之和。
如果这个数字是0或者小于你在一开始查询到的“收入合计”,那么恭喜你,这表示馆长的这篇攻略确实帮到你了。
点击下一步,左下角“应退税额”就是你能拿到的钱。
点击下一步,“申请退税”大功告成
接下来就等待审核,收米米了
OK,打完收工
接下来是Q&A环节
Q:为什么我一顿操作下来不但没有退税反而需要补税呢?
A:这种情况一般是当你同时有几份收入来源时才会发生,每一份收入都是适用较低的税率提前扣缴,但你的全年收入总和更高,适用较高的税率,这时就需要补税了。
或者你很聪明,跟老板商量月薪3万改成日薪100日结,或者你平时有很多笔小于800元的劳务报酬收入,这样每一笔收入你都巧妙的避开了单次计税,但全年汇总时,你的收入是藏不住的,需要补税。
Q:如果我发现需要补税,立刻卸载APP是不是就不用补税了呢?
A:建议你立刻补税,税务局有一百种方法找到你,到那时你不但要补税,还需要缴纳滞纳金,何苦呢?
Q:为什么我一顿操作下来结果是0,不需要补税也不需要退税呢?
A: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只有一份稳定工资,且没有机会捞外快的人的身上,去年一年你的工作稳定,工资没有调整,年底没有双薪也没有奖金,每个月该交的税公司都帮你办得妥妥当当,按月单独计算和年度综合汇总计算没有任何差别,所以你既不需要补税,也没有退税。
Q:我年收入不到6万,还不到个税起征点,也会有退税吗?
A:下面几种年收入不到6万的人也会有退税的,1、半年不开张,开张吃半年的人,例如全年只有其中的某两个月有收入,每月收入两三万,这两三万的税你已经交了,但全年汇总下来收入不到6万,那么之前你交过的税是可以全额退回的。
2、工作有中断,比如你干了半年,月薪1万,这6个月你是交了税的,下半年你出去浪去了,没有任何收入。汇总下来你的年收入虽然不到6万,也是会产生退税的。
Q:这个报税是必须的吗?我可不可以不报税?
A:1、只要你的年收入不到12万就可以不报税,不论你需要补多少税或者退多少税。
2、只要你去年需要补税的金额不超过400元,不管你的收入是多少都不用去操作。
3、你有税可退,但懒得去操作,这是你的权利。
4、你的退税是0,报不报税都无所谓。
综上所述,咱们国家目前的个税全年汇总办法总的来说是偏向中低收入、上有老下有小,背着房贷或者房租生活压力大的普通人群,致力于减轻他们的负担,而对于那些狡兔三窟时不时捞一些外快的人则是重拳出击,你的灰色收入全部都记录在案,该补多少就老老实实的补多少。
如果这篇攻略确实帮到了你
请把它转发给更多有需要的朋友吧
你们的支持是馆长更新文章的最大动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退税慢了是什么情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