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林州市六路口到潞城高速路口需要隔离吗

从潞城到屯留开车需要多久时间、路线怎么走

从潞城到屯留开车途径路线

潞源北街辅路 ――> 通胡大街 ――> 东六环西侧路 ――> 潞阳桥西路 ――> 滨河南路 ――> 匝道 ――> 东六环路 ――> 南六环路 ――> 房山梨园桥 ――> 京港澳高速 ――> 邢衡高速 ――> 太行山高速 ――> 青兰高速 ――> 胶海线 ――> 青兰线 ――> 东外环路 ――> 麟绛东大街 ――> 终点

途经高速:京港澳高速 , 邢衡高速 , 太行山高速 , 青兰高速

从潞城到屯留开车详细路线

1.从起点向正西方向出发
2.沿潞源北街辅路行驶10米,直行进入潞源北街
3.沿潞源北街行驶890米,直行
4.继续沿潞源北街行驶760米,直行进入通胡大街
5.沿通胡大街行驶260米,左转进入东六环西侧路
6.沿东六环西侧路行驶2.3公里,直行进入潞阳桥西路
7.沿潞阳桥西路行驶1.2公里,左转进入滨河南路
8.沿滨河南路行驶100米,朝东六环,大兴方向,右转上
9.沿匝道行驶360米,直行进入东六环路
10.沿东六环路行驶1.3公里,朝G45,广州方向,直行
11.继续沿东六环路行驶1.8公里,直行
12.继续沿东六环路行驶1.7公里,朝京津高速,大兴方向,直行
13.继续沿东六环路行驶4.9公里,朝潞西路,垡头,铺大路,次渠方向,直行
14.继续沿东六环路行驶640米,朝京津高速,天津,五环路,化工桥方向,直行
15.继续沿东六环路行驶1.1公里,朝G2,大兴方向,直行
16.继续沿东六环路行驶1.2公里,直行进入南六环路
17.沿南六环路行驶6.0公里,朝京开高速,G106,大兴方向,直行
18.继续沿南六环路行驶4.8公里,朝G45,广州方向,直行
19.继续沿南六环路行驶5.3公里,朝G3,北京城区,天津,G45方向,直行
20.继续沿南六环路行驶1.5公里,朝G45,双源桥方向,直行
21.继续沿南六环路行驶3.2公里,朝G45,广州方向,直行
22.继续沿南六环路行驶2.1公里,朝G106,京开高速,双源桥方向,直行
23.继续沿南六环路行驶5.5公里,朝G4,京开高速,固安,开封方向,直行
24.继续沿南六环路行驶160米,直行
25.继续沿南六环路行驶1.5公里,朝房山,南六环方向,直行
26.继续沿南六环路行驶2.7公里,朝加油站方向,直行
27.继续沿南六环路行驶600米,朝G107,窑上,长阳方向,直行
28.继续沿南六环路行驶5.8公里,朝良乡,南六环方向,直行
29.继续沿南六环路行驶4.5公里,直行
30.继续沿南六环路行驶4.2公里,朝G4,涿州,石家庄,西五环方向,直行进入房山梨园桥
31.沿房山梨园桥行驶270米,朝G4,涿州,石家庄方向,直行
32.继续沿房山梨园桥行驶990米,直行进入京港澳高速
33.沿京港澳高速行驶2.1公里,直行
34.继续沿京港澳高速行驶2.7公里,朝窦店服务区,涿州服务区,徐水服务区方向,直行
35.继续沿京港澳高速行驶3.0公里,直行
36.继续沿京港澳高速行驶3.9公里,直行
37.继续沿京港澳高速行驶5.2公里,直行
38.继续沿京港澳高速行驶3.1公里,朝石家庄,保定方向,直行
39.继续沿京港澳高速行驶4.8公里,朝石家庄,保定方向,直行
40.继续沿京港澳高速行驶2.6公里,直行
41.继续沿京港澳高速行驶8.4公里,朝石家庄,保定方向,直行
42.继续沿京港澳高速行驶6.7公里,朝石家庄,保定方向,直行
43.继续沿京港澳高速行驶4.1公里,朝石家庄,保定方向,直行
44.继续沿京港澳高速行驶14.2公里,朝定兴,G107,徐水,G18方向,直行
45.继续沿京港澳高速行驶1.2公里,朝石家庄,保定方向,直行
46.继续沿京港澳高速行驶4.0公里,直行
47.继续沿京港澳高速行驶16.7公里,朝石家庄,保定方向,直行
48.继续沿京港澳高速行驶2.1公里,朝G18,天津,白洋淀,雄安新区方向,直行
49.继续沿京港澳高速行驶500米,朝石家庄,保定方向,直行
50.继续沿京港澳高速行驶5.1公里,直行
51.继续沿京港澳高速行驶2.3公里,直行
52.继续沿京港澳高速行驶220米,直行
53.继续沿京港澳高速行驶8.2公里,朝郑州,石家庄方向,直行
54.继续沿京港澳高速行驶4.4公里,朝郑州,石家庄方向,直行
55.继续沿京港澳高速行驶8.9公里,朝石家庄,郑州方向,直行
56.继续沿京港澳高速行驶2.5公里,朝郑州,石家庄方向,直行
57.继续沿京港澳高速行驶3.6公里,朝石家庄,郑州,清苑,望都方向,直行
58.继续沿京港澳高速行驶4.8公里,朝郑州,石家庄方向,直行
59.继续沿京港澳高速行驶22.4公里,朝郑州,石家庄,机场,新乐方向,直行
60.继续沿京港澳高速行驶2.4公里,朝郑州,石家庄方向,直行
61.继续沿京港澳高速行驶14.4公里,朝郑州,石家庄方向,直行
62.继续沿京港澳高速行驶5.7公里,朝郑州,石家庄方向,直行
63.继续沿京港澳高速行驶8.8公里,朝郑州,石家庄方向,直行
64.继续沿京港澳高速行驶7.3公里,直行
65.继续沿京港澳高速行驶16.1公里,朝沧州,邯郸,郑州,G4方向,直行
66.继续沿京港澳高速行驶4.2公里,朝郑州,邯郸,邢台,石家庄机场方向,直行
67.继续沿京港澳高速行驶5.0公里,朝郑州,邯郸方向,直行
68.继续沿京港澳高速行驶6.3公里,直行
69.继续沿京港澳高速行驶5.2公里,朝邯郸,郑州,G4方向,直行
70.继续沿京港澳高速行驶3.5公里,朝郑州,邯郸方向,直行
71.继续沿京港澳高速行驶11.8公里,朝郑州,邯郸方向,直行
72.继续沿京港澳高速行驶4.0公里,朝栾城,邢台,邯郸,郑州方向,直行
73.继续沿京港澳高速行驶4.9公里,直行
74.继续沿京港澳高速行驶3.2公里,朝郑州,G4方向,直行
75.继续沿京港澳高速行驶2.1公里,朝G20,邢台,邯郸,郑州方向,直行
76.继续沿京港澳高速行驶11.8公里,朝赵县,邯郸,郑州,G4方向,直行
77.继续沿京港澳高速行驶8.1公里,朝高邑,邢台,邯郸,郑州方向,直行
78.继续沿京港澳高速行驶3.5公里,直行
79.继续沿京港澳高速行驶16.0公里,朝柏乡,邢台,邯郸,郑州方向,直行
80.继续沿京港澳高速行驶13.6公里,朝隆尧,邢台,邯郸,郑州方向,直行
81.继续沿京港澳高速行驶4.6公里,直行
82.继续沿京港澳高速行驶4.8公里,朝内丘,邢台,邯郸,郑州方向,直行
83.继续沿京港澳高速行驶10.2公里,朝邢台,G2516,邯郸,郑州方向,直行
84.继续沿京港澳高速行驶12.7公里,朝邢衡高速,环城高速,邢台,北环方向,直行上
85.沿匝道行驶560米,朝邢台,环城高速方向,直行
86.继续沿匝道行驶5.1公里,朝尹支江服务区,龙泉寺服务区,清家沟服务区方向,直行进入邢衡高速
87.沿邢衡高速行驶3.7公里,直行
88.继续沿邢衡高速行驶6.6公里,直行
89.继续沿邢衡高速行驶11.2公里,直行
90.继续沿邢衡高速行驶6.1公里,朝汾阳方向,直行上
91.沿匝道行驶7.5公里,朝S75,邯郸,石家庄方向,直行
92.继续沿匝道行驶1.2公里,朝S75,邯郸方向,直行
93.继续沿匝道行驶10.3公里,直行进入太行山高速
94.沿太行山高速行驶7.7公里,朝邯郸,林州方向,直行
95.继续沿太行山高速行驶5.5公里,朝邯郸,林州方向,直行
96.继续沿太行山高速行驶8.8公里,直行
97.继续沿太行山高速行驶5.2公里,朝G22方向,直行
98.继续沿太行山高速行驶10.5公里,朝G22,西达方向,直行
99.继续沿太行山高速行驶2.3公里,直行
100.继续沿太行山高速行驶7.0公里,朝G22方向,直行
101.继续沿太行山高速行驶5.0公里,朝G22,长治,邯郸方向,直行上
102.沿匝道行驶1.2公里,朝G22,长治方向,直行
103.继续沿匝道行驶1.0公里,直行进入青兰高速
104.沿青兰高速行驶2.3公里,直行
105.继续沿青兰高速行驶20.8公里,直行
106.继续沿青兰高速行驶2.3公里,直行
107.继续沿青兰高速行驶23.5公里,直行
108.继续沿青兰高速行驶5.2公里,朝长治,G55,兰州,太原方向,直行
109.继续沿青兰高速行驶2.4公里,朝G55,庆阳,太原,兰州方向,直行
110.继续沿青兰高速行驶6.2公里,直行
111.继续沿青兰高速行驶2.5公里,朝长治,太原方向,直行
112.继续沿青兰高速行驶16.3公里,朝长治北,G55,长治西,兰州方向,直行
113.继续沿青兰高速行驶2.1公里,朝长治北,庆阳,临汾,兰州方向,直行
114.继续沿青兰高速行驶4.1公里,直行
115.继续沿青兰高速行驶5.3公里,朝屯留,庆阳,临汾,兰州方向,直行
116.继续沿青兰高速行驶17.5公里,从G341,屯留出口离开朝G55,屯留,太原方向,直行上
117.沿匝道行驶790米,右转进入胶海线
118.沿胶海线行驶30米,直行进入青兰线
119.沿青兰线行驶650米,直行进入胶海线
120.沿胶海线行驶160米,直行进入青兰线
121.沿青兰线行驶120米,直行进入胶海线
122.沿胶海线行驶400米,直行进入青兰线
123.沿青兰线行驶230米,直行进入胶海线
124.沿胶海线行驶280米,直行进入青兰线
125.沿青兰线行驶20米,直行进入胶海线
126.沿胶海线行驶60米,直行进入青兰线
127.沿青兰线行驶70米,直行进入胶海线
128.沿胶海线行驶230米,直行进入青兰线
129.沿青兰线行驶210米,直行进入胶海线
130.沿胶海线行驶140米,直行进入青兰线
131.沿青兰线行驶480米,直行进入胶海线
132.沿胶海线行驶10米,直行进入青兰线
133.沿青兰线行驶280米,直行
134.继续沿青兰线行驶40米,直行进入胶海线
135.沿胶海线行驶460米,直行进入青兰线
136.沿青兰线行驶150米,直行进入胶海线
137.沿胶海线行驶260米,直行进入青兰线
138.沿青兰线行驶30米,直行进入胶海线
139.沿胶海线行驶580米,直行
140.继续沿胶海线行驶430米,直行进入青兰线
141.沿青兰线行驶10米,直行
142.继续沿青兰线行驶50米,直行进入胶海线
143.沿胶海线行驶140米,直行进入青兰线
144.沿青兰线行驶220米,朝屯留县城方向,直行
145.继续沿青兰线行驶240米,直行进入胶海线
146.沿胶海线行驶130米,直行进入青兰线
147.沿青兰线行驶50米,直行
148.继续沿青兰线行驶260米,直行进入胶海线
149.沿胶海线行驶530米,直行
150.继续沿胶海线行驶90米,直行进入青兰线
151.沿青兰线行驶100米,直行进入胶海线
152.沿胶海线行驶140米,直行进入青兰线
153.沿青兰线行驶140米,朝屯留县城方向,直行进入东外环路
154.沿东外环路行驶2.7公里,右转进入麟绛东大街
155.沿麟绛东大街行驶1.1公里,右转
156.行驶20米,到达终点


(一千年,光阴的庇护 摄影:空游无依)
  朋友偶尔看到我在南禅寺的照片:“你啥时去日本玩儿了?”——我在心里轻轻叹息,他把中国唐朝遗存建筑当作日本仿唐建筑了。这也难怪,日本飞鸟、奈良诸时代的古建筑群,例如唐招提寺、东大寺、法隆寺等等,这些唐朝结构的大木作沿续一千多年,至今依然雄壮宏伟,古雅沉静,作为人类文明的瑰宝而举世闻名。在这个读图时代,它们的影像出现在各种载体,向人们展示日本古代文化的辉煌,吸引世界各地的人们去旅行。人们看到这种“飞重檐以切霞,炯素壁以留日”的建筑,自然想起日本古建筑。
  实际上日本的殿堂级古建筑,正是以中国隋唐建筑为蓝本建造的。
  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我们的古人尚木,从秦汉到明清,将木材技术发挥到极致,为世界其他文明所罕见。现在,人们将木材为主体结构的建筑称为“大木作”,唐朝是中国古代文明集大成的时代,大木作技艺也在唐朝达到了最高水平——“耸大厦之奇杰,势将顿而复飞。”
  与古希腊、古埃及尚石的大体量建筑特点不同,大木作的缺点在于不宜长久保存,中华文明从命运多舛的历史中艰难地走出来,遗失了很多珍宝,包括那些恢宏无上的唐代大木作。现在我们只能从断壁残垣结合古书、古画中的描写来想像比如今西安(明清城墙以内)大七倍半的长安大城;比紫禁城大三倍的大明宫;以及万国来朝的乾元殿,万民仰视的则天明堂……俱往矣!
  而今,在唐朝本土——中国大地上,唐代木结构建筑仅余四座,它们都在山西省。

  五台山很著名,旅游旺季,山下的台怀镇游人如过江之鲫,但五台县县城却很冷清,大概是因为去五台山可以不经过县城,因此几乎没有游人驻足,甚至外地人都很少。南禅寺就更冷僻了,我去朝觐之前在网上甚至没找到靠谱的行程攻略。
  看来我的背包和装束就是外乡人的标签,在五台县米市街的十字路口——那是一个约定俗成的城乡车站——不少人好奇地打量我,我也只好当作没看见。还没开始打听去南禅寺该怎么坐车,就有好奇的司机来搭讪问我要去哪里。他好心地告诉我烧香要去五台山嘛,南禅寺,他说他没听说过。幸好我还知道南禅寺在李家庄,他说可以拉我去东冶镇,那里去李家庄的车应该多。
(一千二百年前的塑像 摄影:空游无依)
  南禅寺在一个山坡上,寺院小得还不如财主家的宅院,那座大殿,虽然称之为“大”,但面积小得如同四合院的正房,不过才四柱三间(古建度量以“间”为单位,两根柱子为一间)。但是——跨过寺院门槛进来,一眼看到这座檐展平伸、木器古朴的小小大殿,我心微微震颤,皮肤上轻轻地暴起一层鸡皮疙瘩,深呼吸,把尖叫的冲动压在喉咙里——这是同粉丝见到偶像时一模一样的肾上腺素反应。
  南禅寺大殿是中国现存世上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没有之一。
  唐代建筑的特点是“整齐而不呆板,华美而不纤巧,舒展而不张扬,古朴却富有活力”。南禅寺大殿建筑完整地诠释了这些观点。舒展深远的飞檐如同巨鸟张翅,欲飞还停。我唯心地感觉,它用一千年的时间,没有飞走,是在等我。虽然我并不是佛教徒,但习惯在遇到佛教建筑时,步行环绕三圈,即是一种尊敬,也是为了更多地亲近它们古朴之美。南禅寺外观朴实无华,一千多年前的木器暗红沉着,木构件增一分则太多,减一分则太少,简洁实用的斗拱层层挑出,木椽行行,角梁深深,无任何雕琢痕迹,却无一处不熨贴。手指轻触窗上的直棂木,唐朝气质迢递传来。
  南禅寺东西偏殿建筑为清代早期重建,现在看来也很古旧,但完全被大殿的光辉掩去。
  大殿内部呈凹字形的低台座约占殿内一半面积,十七尊形态各异、表情生动的泥塑佛像左右展陈,吸引人们靠近,犹如面对平日闲话家常的亲友,毫无距离感。这些雄健圆润的塑像风格是唐代塑像风格的主流,无论艺术价值,还是历史价值,都非常高。
  唐代的寺庙建筑,都经历过一场大劫难,那是公元842年左右唐会昌年间,唐武宗发起“会昌灭佛”运动,当时全国各地的寺院都被拆除。而南禅寺,因为太小,又地处偏僻,泯于民间,居然被忽略了,因而逃过此劫。静静的一隅,沉寂而安祥,穿过了一千多年的天灾人祸,从历史中安然走出来,直到上世纪50年代才被古建筑学者发现。专家据其建筑格局认为是唐代建筑,随后又在考察中发现大殿梁底有大唐建中三年(公元782年)重修的题记,因而坐实为唐代建筑,成为国宝。
  小小的南禅寺大殿建筑凝炼而精准,如同一首唐五言绝句,言间意赅,境界为上,意韵高远,回味无穷。

  佛光寺自古就是名寺,多部古书中有记载。在“会昌佛难”中,佛光寺也被摧毁,但是,唐武宗死后,唐宣宗又重新信佛,佛光寺在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得以重建。虽说佛光寺也属于五台山寺庙,但它地处偏僻,不与五台山寺群相伍,因而在历代战火争斗中得以保存下来。
(壮美的斗拱 摄影:空游无依)
  相比现在的佛教寺院,佛光寺东大殿算不上特别高大,貌似平常,但却被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称为“中国第一国宝”。乃是因为佛光寺东大殿是全国唯一一座殿堂级的唐代大木作,其殿宇面阔八柱七间,大约是南禅寺的三倍;屋顶是中国古建中高级别的庑殿顶,形制极其尊贵;而檐下斗拱的技巧运用纯熟,体现唐代大木作的结构精神,殿内还有多尊巨大的唐代原塑佛像,以及珍贵的唐代壁画、唐代题记。
  每一篇涉及佛光寺的文章都会浓墨重彩地提到梁思成、林徽因。
  上世纪30年代,中国古建筑学刚刚发轫,日本学者下了定论:中国唐代木结构建筑已经全部毁灭,要看唐构,必须去日本。1937年6月,中国营造学社的梁思成、林徽因等人,秉持“中国仍有唐代木建筑留存”的信念,凭着稀少的线索——非常传奇的是梁先生居然是根据敦煌莫高窟一部叫做“五台山图”的古壁画——决意前往佛光寺探访。他们骑着骡子来到人迹罕至的豆村镇,当巍峨的佛光寺东大殿在夕阳映照下隐现,一行人顿时心绪澎湃,梁思成在当天的日记里说:“瞻仰大殿,咨叹惊喜”。虽然依据结构判断认定其为唐代建筑,但力求严谨,这些上世纪初的学者仍辛勤地钻爬在大殿的木架之间寻找落款,遍寻不遇,最后居然是借助林徽因的远视,于昏暗中瞧见“大唐大中”等题字,乃坐实佛光寺东大殿为唐代建筑。从此,“中国没有唐代木结构古建筑”的断言被破解。
  我就是因为上面的故事开始对中国古建筑开始感兴趣的。大约是在2008年的早春,我和朋友们在山西自驾旅行,从繁峙县往南进入五台县,路上还搭了一位要去五台山的和尚。我们的一位朋友查看着地图自言自语:“离五台山还挺远,唔,这路边拐过去有一座佛光寺。”我一听佛光寺几乎要跳起来,脑袋撞到车顶,顾不得疼,抢过地图来看,并跟大伙儿商量一定要去一趟这个佛光寺,絮絮叨叨地讲这个寺的典故,差点没把他们烦死。
  佛光寺早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也作为景点开放,但实在是游人了了。寺院三面环山,东大殿在一个高台上,古木参天,树后的建筑东鳞西爪,完全没法从下面看清它的全貌。高台下有窑洞式的通道,从里面的台阶上去。一仰头,被巨大的斗拱震慑。
  唐代是斗拱技术最高超的年代,即是美观又极为实用,自唐以降,斗拱渐渐缩水,到了清代,斗拱的实用价值几乎被妆饰作用所代替,细小繁丽,华而不实。而唐代的斗拱壮大雄奇,佛光寺东大殿这种大体量的建筑,斗拱几乎占据立面高度的三分之一强。斗拱是古建筑断代的重要依据。
  绕着大殿转了三圈,由大门进去,已经黄昏,殿内光线幽暗,唐代古佛安然恬静,四周壁画有栏杆相隔,看不太清。抬头看殿顶勾心斗角的木构件繁杂如迷宫,想像当年梁思成、林徽因、莫宗江这些前辈学者在迷宫中探索,思绪万千。
(圆润丰满的唐代风格 摄影:空游无依)
  东大殿外一角有一座形制特别砖石古塔,乃是北魏年间的遗筑,比东大殿还早,是佛光寺中最古老的建筑,可怜当时我看到的古塔被人刷了一层白灰浆。大殿下面有文殊殿,为宋金时代古建,亦是非常珍贵,殿内宋代壁画,罗汉们神情各异,栩栩如生。
  夕阳斜照,院中经幢的影子在地上拖得很长,我隔着护栏细细打量,须弥座腰部斑驳的古浮雕清晰在目,丰腴圆润的歌舞天女形象是浓郁的盛唐风韵。

  五龙庙在著名的芮城县永乐宫北偏西,二公里外。这是一次真正的寻访之旅,向北的公路在龙泉村外突然右拐东去,路旁有2路公交车的站牌。讯问乡民,沿乡间土路左拐向西进入龙泉村。柿树叶子已落尽,满树灿果,田亩大多已收获,一些地里还种着药用菊花,中条山在北边苍茫横亘。再问路,折向北,穿过龙泉村进入中龙泉村。村北沿突然高起一丈,是中条山坡面与平原的分野,高地下即是村庄人家,高地上只有两座古老的小屋子,被一圈破围墙圈住。我问一位正在自家门前挖沟的村民:“请问……这就是五龙庙吗?”他手不停锄,用嘴朝高台上一噜:“就是!”再不理会我,任我攀上高地,走进古老的院落。
  五龙庙又称广仁王庙,实际上是一所小小的道观。院中仅有小小的单檐歇山顶主殿一座,对面则是个戏台。广仁王,可能是某位龙王爷的名字,乡村野祭,漫不可考。据说有五眼泉水溢出,所以又叫五龙庙,但我围着小庙转了一圈,哪里有泉水,恐怕早已涸了。
  单从外形上看,似乎残破的戏台比主殿更加年代久远。但实际上戏台是清代所建,而五龙庙主殿,却是唐代的遗筑。
  砖木结构的古代建筑,如果被证明是唐代的,那就是给它戴上了个光环。主殿前空地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是2001年才立上的。之所以五龙庙主殿看起来比它前面的戏台要新,是因为这座可怜的唐构在1958年遭受了破坏式保护,当地工匠土法上马,用新砖砌墙,直到1983年它还是中龙泉村小学的教室。幸好它的主要结构还没被破坏,有明显的唐代建筑风格。在五龙庙正殿墙上嵌有唐碑两通。一为《广仁王龙泉记》,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所立,可能广仁王庙之名,也来源以此。此碑记载了县令于公凿引龙泉之水灌溉农田的事迹;另一碑为《龙泉记》,唐文宗大和六年(832年)所立,记载了扩建修葺五龙庙始末。(我离开芮城后一个月,听说五龙庙一块唐碑被窃,空余忿怒。又过了半月,听说当地警方已破案,碑已收回,现藏于博物馆。)
  虽然无人管理,但小小的主殿大门紧锁,无法进入,从窗缝看进去,屋里空空荡荡,光线昏暗,看不太清细节,有一块芮城县博物馆制作的五龙庙介绍牌,书法很不错。另有一块五龙庙文物管理所的单位木牌,在墙角布满灰尘。
(现存唐代建筑不过是那时的小品 摄影:空游无依)
  返程路上,回头透过灿烂的柿子树再看一眼高台上的五龙庙,它被它前面的清代戏台遮掉了一半。背景则是苍茫高大的中条山脉,它小得就像一篇巨作的脚注,被时间的蠹鱼蛀伤了。

  王曲村在潞城市辛安村的北边,实际上属于平顺县,这里浊漳河由西北往东南流向。从辛安村沿河水北行上溯,行四、五公里,河东岸几百米外就是王曲村。
  还未进村,我就透过车窗极尽目力巡睃这个小小的普通村庄,仿佛有灵光一闪,同伴问我要不要停车向路人打听一下天台庵的位置?我说不用了,岔口向右拐就行——有谁在冥冥中给我指路?
  还在村口,就听见村里锁呐声响彻云霄,村中央小广场上人群涌动,村礼堂前临时舞台上,一个民乐团正在忘情投入地演奏,不少披麻带孝的人神情轻松地与人寒暄、握手、发烟。原来村里某户人家正在举行丧礼,看来已近尾声,大家表情都很轻松,完全没有悲伤的样子。
  问一位村民天台庵在哪里,他用夹着烟的手一指:“喏,就在那后头。”小巷子,高台上围起一个院落,台阶之上院门铁将军把锁,门上用粉笔写了一个电话号码,正要打电话,天台庵的文保员就出现了:“你们要看天台庵?”
  我终于感觉到了“如愿以偿”——当天台庵实实在在地于我眼前呈现,仿佛就是时光本尊,苍桑与沉静同在,岁月之美深刻入心灵。天台庵,世间仅存四座的中土大唐大木作之一,斗拱支撑雄壮高大的屋顶几乎占据了整座屋高的一半,木器拙朴古奥,本无一处修饰,无一处多余,檐展深远斜出微翘如鹰翅全展,明明沉稳敦实而又似乎轻盈欲飞。千数百年的历史,唐之后世不知何朝何代有人担心殿宇毁损,为其四檐角处加了四根撑柱,殿内亦是本无用柱,也为其添加了四根撑柱。天台庵并无确切的年代纪录,而是古建学者依据其建制浓郁的唐代风格断定其为晚唐建筑。
  临走之前,文管员特别让我们留意古殿大门,他说这两扇门板是用一整块木料制成,双门合上,纹理相连。他说这木门,也是唐代原物延用至今。
  那么推开这扇门,能不能穿越时空回到唐朝?

  实际上还有一种说法,唐代木结构遗筑不止这四件,还有两件“半座”的唐构,它们是河北省正定开元寺钟楼和甘肃省敦煌莫高窟196窟窟檐。前者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被梁思成发现,看到它时,钟楼的顶部已经完全坍毁,当时被用作警察局的一个岗亭,现在已经完整修复,所以算是“半座”;莫高窟196窟窟檐是洞窟建筑的外沿部分,所以也算是“半座”。
  现代有人考据出山西泽州青莲寺藏经阁和山西长子县布村玉皇庙前殿也是唐代木构(又是山西)。但在行业内争议颇大。

  (文字作者:空游无依)


路过唐朝的门口 摄影:空游无依


王曲村的小朋友,我们都是唐朝的后裔 摄影:空游无依


佛光寺侧有北魏年间的古塔 摄影:空游无依


佛光寺内唐代壁画 摄影:佚名


佛光寺文殊殿内的金代壁画 摄影:空游无依


偏远的小村,千年古寺外的详和 摄影:空游无依


风雨侵蚀的唐碑 摄影:空游无依


千年映照下的传承与守卫 摄影:空游无依


五龙庙院里与唐代建筑相对的清代戏台 摄影:空游无依


南禅寺的偏殿为明清建筑 摄影:空游无依


佛光寺内的唐塑像 摄影:佚名


南禅寺大殿里的唐代儿童 摄影:佚名

唐代木结构建筑景点介绍

  中国现存的唐代木结构古建筑仅余四座,而唐以前的大木作,已经完全消失在历史中,所以这四座唐代大木构也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这四座唐代木构全部在山西省境内。另一种说法,除了这四座,还有两座“半座”的唐代木构,一是河北正定开元寺钟楼,因为发现它时上半部分已经完全坍毁,所以算半座;一是莫高窟196窟窟檐,因为是洞窟建筑的外沿部分,所以也算半座。最新的说法是:山西泽州青莲寺藏经阁和山西长子县布村玉皇庙前殿也是唐代木构(又是山西),但在业内争议很大,并不能算是定论。
  梁思成认为,中国建筑重用木材,乃出于中国人之性情,不求原物长存,服从自然生灭之定律,视建筑如被服舆马,安于兴亡交替及新陈代谢之理。实际上中国对古代建筑的重视是20世纪初才刚刚开始的,建筑美学被隆重推出。而古建筑的美除了三维之美——空间里材料布局和细节雕琢与周围环境的和谐;还有它们的"古"——时光的叠加,让思绪晕眩的快感。我们常常在旅游景点看古迹介绍中隆重地说道:该殿始建于北魏某某年(或隋某某年,唐某某年)——希望用厚重的时光震慑游客。但一打眼,除了地基,满是近现代仿古建筑,能上溯到民国、清代,已然算是不错的了。中国古建筑,风格一脉相承,但历朝有历代的特点,比如对斗拱的应用,梁柱椽枋的变革,细小的变化,造成整体的不同,古建学者根据这些细节能断定建筑的朝代。
  但我们并不是专业的古建筑学者,只是从美学和旅行的角度满足对古代建筑的爱好。在此分别列出四座唐代大木作、两座“半是”唐代大木作、两座疑是唐代大木作、三处日本唐代风格大木建筑群的信息,以便古建旅行爱好者参考。

一、四座断定唐代的大木作
之一:山西五台县南禅寺大殿
  地点:山西忻州市五台县西南的东冶镇李家庄村,距县城有二十余公里
  时代:唐建中三年(782年)
(南禅寺的千年时光 摄影:空游无依)
  简介: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大殿,解放后在东冶镇李家庄被发现。寺院坐北向南,有山门、龙王殿、菩萨殿和大佛殿等主要建筑,围成一个四合院形式。除大佛殿是唐代原物外,其余几座殿宇都是明、清时所建。寺的创建年代不详,重建于唐德宗建中三年 (782)。是目前所知存留到今,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木构遗物。寺内大殿西缝平梁下,保存有唐人墨书题字:“因旧名旹(时)大唐建中三年岁次壬戌月居戊申丙寅朔庚午日癸未时重修殿法显等谨志”,是寺宇殿堂重建年代之证,较佛光寺东大殿早75年。殿内佛像与殿宇同时建造,是中国除敦煌外稀有的中唐彩塑。唐武宗会昌五年 (845)灭法,中国佛寺大都毁坏,而南禅寺由于规模较小,处地偏僻,且州府县志和佛教经籍上均无记载,幸免于难,留存至今。后经宋、元、明、清各代,虽曾有过一些维修和装绘,两厢配殿和山门均经重葺,但唐代大殿的规制结构和殿内唐代塑像的体貌都依旧保存了下来。
  五台山:五台山在南禅寺东北方向一百公里,同属五台县,五台山为世界文化与地质遗产,世界五大佛教胜地之一,列中国十大避暑名山之首。详情见:/route/6872/
  佛光寺:同在五台县的另一座唐代大木作,在南禅寺西边五十公里处。介绍见下文。
  行程规划:南禅寺非常小,十分钟就能看遍全寺,细细参研,有一个小时也够。如果不是专门去南禅寺,可以将五台山,佛光寺,南禅寺结合起来一并游玩。

之二:山西五台佛光寺东大殿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豆村镇佛光村,县城东北约三十公里
  时代:唐大中十一年(857年)
  电话: (五台县旅游局)
(隐于古木的佛光寺 摄影:空游无依)
  简介: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山西省五台县的佛光新村,距县城三十公里。因此寺历史悠久,寺内佛教文物珍贵,故有“亚洲佛光”之称。寺内正殿即东大殿,建于唐朝大中十一年,即公元 857年。从建筑时间上说,它仅次于建于唐建中三年(公元 782年)的五台县南禅寺正殿和唐大和六年(832年)的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在全国现存的木结构建筑中居第三位。但佛光寺东大殿的体量和建筑规模,则是现存唐代大木作中最高级别的,被梁思成称为“中国第一国宝”。佛光寺的唐代建筑、唐代雕塑、唐代壁画、唐代题记,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都很高,被人们称为“四绝”。寺东南北三面环山。寺宇因地势建造,高低层叠,坐东向西。寺内唐代木构大殿、彩塑、壁画、墨书题记、金代建筑文殊殿、魏唐墓塔、唐石经幢等,都是具有高度历史、艺术价值的珍贵文物。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佛光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471~499)。隋唐之际,已是五台山名刹,寺名屡见于传记。见于敦煌壁画上的唐中叶绘制的五台山图,佛光寺居显要地位。唐武宗会昌五年(845)灭法,寺内除几座墓塔外,其余全部被毁。宣宗复法,大中十一年(857)京都女弟子宁公遇和高僧愿诚主持重建。现存东大殿及殿内彩塑、壁画等,即是这次重建后的遗物。金代于寺内前院两侧建文殊、普贤二殿。元代补修殿顶,添配脊兽;明清重建天王殿、伽兰殿、香风花雨楼、关帝殿、万善堂等;清末普贤殿焚毁;民国初年增筑窑洞和南北厢房,始成今日规模。
  五台山:五台山在佛光寺东北方向五十公里,同属五台县,五台山为世界文化与地质遗产,世界五大佛教胜地之一,列中国十大避暑名山之首。详情见:/route/6872/
  南禅寺:同为唐代建筑,距离佛光寺五十公里,介绍见上文。
  行程规划:佛光寺不大,两个小时足够逛完。如果不是专程去佛光寺,可以将五台山,佛光寺,南禅寺结合起来一并游玩。

之三: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
  地点:山西运城市芮城县龙泉村北的高地上,县城以北四公里
  时代:唐大和六年(832年)
  电话:(芮城县旅游局)
(广仁王庙又称为五龙庙 摄影:空游无依)
  简介:在山西芮城县城北4公里古魏城城垣遗址内,中龙泉村北的高阜之上,坐落着一座四合院形的庙堂建筑,它与永乐宫、古魏城、五龙泉、万仙泉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文物群。庙后中条山葱翠,古堞峥嵘,这便是供奉龙泉之神“广仁王”的庙宇——广仁王庙。又因五龙泉水从庙基前涌出的缘故,当地群众也俗称其为“五龙庙”。五龙庙由正殿、戏台、厢房组成,四周有围墙,东南角辟有小门。正殿坐北向南,为唐大和五年(831)建造,五开间四架椽进深三间,平面呈长方形,单檐歇山顶,柱头斗拱为五铺双抄偷心造,各种斗欹部的幽度极深,拱瓣棱角显明,内部搁架铺作斗拱硕大,叉手长壮,侏儒柱细短,构成极平缓的厦坡,只有五台山南禅寺可相比拟。殿内无柱,梁架全部露明。整个建筑结构简练,古朴雄浑,显示了唐代建筑风格。虽然经过了千余年的风风雨雨和不断修葺,仍不失唐代风貌。与正殿相对的是坐南向北的清代戏楼,虽属清代建筑,但与正殿浑然一体,构成了一座完整的四合院形的庙堂建筑。 在五龙庙正殿墙上嵌有唐碑两通。一为《广仁王龙泉记》,唐宪宗元和三年(808)所立,河东裴少微书,字体雄浑劲秀,详细地记载了县令于公凿引龙泉之水灌溉农田的事迹。文中引征西门豹引漳水治邺史事,以显于公治芮之功;另一碑为《龙泉记》,唐文宗大和六年(832)所立,记载了扩建修葺五龙庙始末。这两通碑对研究我国唐中叶水利发展史有一定的价值。
  永乐宫:广仁王庙在永乐宫北两公里外的村庄里,永乐宫亦是全国重点文保,建筑是典型的元代风格,粗大的斗拱层层叠叠地交错着,四周的雕饰不多。永乐宫最著名的是宫殿内部的墙壁上,布满了精心绘制的元代壁画,其艺术价值之高,数量之多,为世上罕见,可与敦煌壁画媲美。详情见:/route/6423/
  行程规划:广仁王庙即小且偏,交通不太方便,基本要靠步行接近,但幸好并不很远,可与永乐宫接合起来游览,如果一天时间,可以上午在永乐宫参观,下午去永乐宫后的龙泉村寻访广仁王庙。

之四:山西平顺县天台庵大殿

  地址:山西长治市平顺县王曲村,平顺县城以北约三十公里
  时代:推断为唐末天佑四年(907年)
(浸透时光的天台庵 摄影:空游无依)
  简介:天台庵始建于唐末天佑四年(907年),庵院的规模并不大,但它是目前仅存的四座唐代木结构的古建筑之一。天台庵位于王曲村中央高台之上的一个小院当中,除了主殿,其他建筑无存。佛殿建在1米高的石台基上,广深各3间,面阔/
  自东、南方向来的,可以走连霍高速,在三门峡市过黄河到山西平陆县,转省道S337向西可到达芮城县;自西方来的,可以走西潼高速,在潼关经风陵渡大桥过黄河,在风陵渡镇转省道S337向东可以到达芮城县;自北方来的,可以走大运高速到达运城后转临陌线,再转省道S337向西到达芮城县。芮城县的大街永乐北路向北直通永乐宫,永乐宫西侧向北的一条路则是通往龙泉村,即到五龙庙。

/;航空路线请查询:/
  自驾路线:敦煌市区到莫高窟约25公里,驾车走阳关大道转入110专道即到莫高窟。

  晋城的客运汽运总站有开往郊区的中吧,可在钰山下车然后乘坐路口的小吧10元到青莲寺。市运汽车站咨询电话 。或在晋城市包车直接前往都可以。晋城周边旅游包车可联系程立胜先生 ,厚道热情的司机,同时也是个旅游摄影爱好者,对晋城周边的旅游很熟悉。
  
自驾路线:
晋焦高速(G5512)丹河收费站出口下,转盘处往南,三公里过青莲寺隧道即到青莲寺。

唐代木结构建筑当地住宿

  现存唐代木结构古建筑大多地处偏僻,大多还没有的旅游设施,探访之旅常常需要在周边县城寻找住宿之处。

1.
南禅寺周边住宿情况
  南禅寺在山西忻州五台县李家庄村,距离县城20公里。李家庄是个普通的小山村,没有旅馆之类的设施,需要去县城住宿。五台县比较僻静,外地人不多,不过县城里住宿还算方便,高档一点可以去五台宾馆,地址:五台县新建南路,电话:。实惠一些则可以去军华旅馆,地址:朝阳街东段,电话:

2.佛光寺周边住宿情况
  佛光寺在山西忻州五台县豆村镇附近,距离县城50公里。没有旅馆之类的设施,需要去县城住宿。五台县比较僻静,外地人不多,不过县城里住宿还算方便,高档一点可以去五台宾馆,地址:五台县新建南路,电话:。实惠一些则可以去军华旅馆,地址:朝阳街东段,电话:

3.五龙庙周边住宿情况
  五龙庙(广仁王庙)在芮城县城郊4公里处,可以在芮城住宿。县城繁华,清洁,现代化城市设施比较完善。在芮城住宿条件非常方便,上至星级宾馆,下至普通旅店,可以满足不同的游客。实惠一点的宾馆可以去金都宾馆,特点:性价比较高的一家宾馆,清洁有序,虽然处于芮城市中心广场,但很安静。地址:洞宾东街北星商城路口,电话: / ,标准间:80元/间;希望上档次一些可以去芮城大酒店,特点:芮城的星级宾馆,算是芮城最高档的酒店,地址:芮城县山西省 洞宾东街8号,电话:,标准间:200元/间

4.天台庵周边住宿情况
  天台庵在王曲村,村子很普通,没有旅馆,希望住得好一些可以选择在潞城市住,如果希望近一点则可以在4公里外的辛安村住。潞城市住宿推荐:潞城粮食宾馆,推荐理由:潞城市很少有外地游客。粮食宾馆地处市区中心地带,生活方便,有院落跟大街隔开,因此也比较安静。重要的是性价比较高,虽然简陋,但基本设施都有,比较特别的是客房里居然有免费的Wi-Fi,地址:潞城市府东北路43号,电话:,标间:80元/间;辛安村住宿推荐:绿野苑农家乐,推荐理由:绿野苑是在原起寺山下挖出的窑洞客栈,也是当地民宅。出门在院子里抬头就能看见原起寺宋代石塔。地址:潞城辛安村凤凰山下,电话: / ,床位:20元/人。

5.开元寺周边住宿情况
  开元寺在石家庄正定县城内,住宿很方便,比如正定华阳假日酒店,地址:石家庄市正定县常山西路2号,电话:0,标准间:164元,特点:地理位置佳,位于市中心子龙广场旁边,离景区近。或者河北正定国豪大酒店(四星级)地址:河北正定县华安西路37号,电话:6,标准间:242元,特点:四星级,距离车站近,交通方便。

6.敦煌莫高窟周边住宿情况
  敦煌作为世界闻名的旅游区,旅游设施非常完整,推荐住宿:敦煌月泉山庄青年旅社,地址:敦煌月牙泉鸣沙山沙生植物园-月泉山庄,价格:50元/床(双人间),电话: ,推荐理由:敦煌月泉山庄青年旅舍距敦煌八大景区之一的月牙泉鸣沙山十米之遥。她由一个古朴的四合院和一个郁郁葱葱的杏园组成。

7.青莲寺周边住宿情况
  青莲寺距离晋城市区15公里,可回到市区住宿。晋运宾馆 在市运汽车站西南方向的500米处,地址:泽洲路1923号。标准间108元/间,电话:。

唐代木结构建筑当地饮食

  现存唐代木结构古建筑大多地处偏僻,不少古建还没有的旅游设施,探访之旅常常需要自备干粮,或者在周边城镇寻找饭馆。

1.南禅寺周边饮食情况
  南禅寺在山西忻州五台县李家庄村,距离县城20公里。李家庄是个普通的小山村,没有饭馆之类的设施,若没有自带干粮,又赶上了饭点,可以去东冶镇或者五台县城吃饭。

2.佛光寺周边饮食情况
  佛光寺在山西忻州五台县豆村镇附近,距离县城50公里。没有餐馆之类的设施,若没有自带干粮,又赶上了饭点,可以去豆村镇或者五台县城吃饭。

3.五龙庙周边饮食情况
  五龙庙(广仁王庙)在芮城县城郊4公里处。芮城县位于晋陕豫三省交界处,饮食兼含这三省的特点,以面食为主。现代,芮城人爱吃火锅。当地比较热闹的餐馆有老阿福、大胖涮锅城等,老阿福地址:芮城县永乐北路,电话:(。大胖涮锅城地址:  芮城县永乐南路,电话:(。芮城特产有阳城卤肉、泡泡油糕、芮城麻片等,可以买一些当手信送给朋友。

4.天台庵周边饮食情况
  天台庵在王曲村,村子很普通,可以去辛安村吃饭,因为辛安村在公路边上,比较繁华。王曲、辛安一带属于上党地区,离潞城很近,比较有特色的小吃包括上党驴肉、潞城甩饼和潞城羊杂汤等。辛安村推荐餐厅:桥头老板农家饭店,地址:潞城辛安村S324省道辛安大桥桥头,电话:。

5.开元寺周边饮食情况
  开元寺在石家庄正定县城内,吃饭的地方很多,正定比较有名的马家鸡、刘家鸡离开元寺不到100米。马家鸡是正定的百年老字号。总店在燕赵大街和中山路的十字路口。但是,就在"马家鸡"隔壁,又有个"刘家鸡",据观察,这两家鸡的生意都不错。向当地人打听二者的区别,有人力挺刘家鸡,也有人是老字号马家鸡的粉丝。两只鸡都尝过了,其实味道真还差不多。另外当地比较火的餐馆是酱排骨:进正定南门后,走燕赵南大街,不远路西就是由G107搬过来的郝家酱排骨,继续向北,还有李家,走到与中山路后向西再向南,还有张家,据说是正定最有名的三家。

6.敦煌莫高窟周边饮食情况
  敦煌作为世界闻名的旅游区,旅游设施非常完整,但在莫高窟景区,餐馆还是比较简单,最好是到敦煌市里去吃。敦煌当地人喜食羊、鸡、牛肉,对面食制作尤其讲究。敦煌黄面,细如龙须,长如金线,香味溢口;敦煌手工臊子面,切面讲究,拌汤鲜美,百吃不厌;但最有名还要数敦煌酿皮子,其味辣凉,柔韧爽口,是不可不尝的美味。在敦煌吃饭可以去敦煌市阳关东路沙州市场内名吃广场,那里集中了大量的各种美食。

7.青莲寺周边饮食情况
  青莲寺距离晋城市区15公里,可去晋城品尝美食。晋城小吃特别丰富,最著名的属烧大葱,烧大葱作为当地一道名菜,口感香软不腻。此外还有晋城炒凉粉、木耳圪贝、 酸菜黑圪条、高平烧豆腐、 铺层馍馍 、烧猪肝、阳城高米庄馍、羊肉火烧 、李圪抓、烧三鲜、 转面、绿豆丸子、馍馍、馋酥等等。在晋回路,书院街,泽州南路都可以找到很多餐馆。

唐代木结构建筑其他信息


(佛光寺东大殿剖视图 作者:李乾朗)
  唐代(公元618-907年)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高潮时期,建筑技术和艺术也有巨大发展。唐代建筑的风格特点是气魄宏伟,严整开朗。建筑发展到了一个成熟的时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建筑体系。它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形体俊美,庄重大方,整齐而不呆板,华美而不纤巧,舒展而不张扬,古朴却富有活力,正是当时时代精神的完美体现。
  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的城市,其规划也是中国古代都城中最为严整的,长安城内的帝王宫殿大明宫极为雄伟,其遗址范围即相当于明清故宫紫禁城总面积的3倍多。
  唐代的木建筑实现了艺术加工与结构造型的统一,包括斗拱、柱子、房梁等在内的建筑构件均体现了力与美的完美结合。唐代建筑舒展朴实,庄重大方,色调简洁明快。山西省五台山的佛光寺大殿是典型的唐代建筑,体现了上述特点。

  第一、规模宏大,规划严整
  唐都城长安原是隋代规划兴建的,面积83平方公里,是今西安市区(明西安城)的8倍。使之成为当时世界最宏大繁荣的城市。长安城的规划是中国古代都城中最为严整的。其他府城、衙署等建筑的宏敞宽广,也为任何封建朝代所不及。
  第二、建筑群处理愈趋成熟
  隋唐时,不仅加强了城市总体规划。宫殿、陵墓等建筑也加强了突出主体建筑的空间组合,强调了纵轴方向的陪衬手法。这种手法正是明清宫殿、陵墓布局的渊源所在。唐代帝陵多利用自然地形,因山为坟,因此比秦汉时的人造巨冢更有气势;陵墓的神道极长,石雕刚健雄伟,数量也较前加多,墓内壁画尤为生动。
  第三、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并已定型化
  到了隋唐,大体量的建筑已不再象汉代那样依赖夯土高台外包小空间木建筑的办法来解决。各构件,特别是斗拱的构件形式及用料都已规格化,定型化反映了施工管理水平的进步,加速了施工速度,对建筑设计也有促进作用。
(南禅寺大殿剖视图 作者:李乾朗)
  第四、设计与施工水平的提高
  掌握设计与施工的技术人员“都料”,专业技术熟练,专门从事公私房设计与现场指挥,并以此为生。一般房屋都在墙上画图后按图施工。房屋建成后还要在梁上记下他的名字(见柳宗元的《梓人传》)。“都料”的名称直到元朝仍在沿用。
  第五、砖石建筑有进一步发展
  主要是佛塔采用砖石者增多。中国保留下来的唐塔均为砖石塔。唐时砖石塔有楼阁式、密檐式与单层塔三种。
  第六、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和成熟
  唐代建筑风格特点是气魄宏伟,严整又开朗。现存木建筑物质反映了唐代建筑艺术加工和结构的统一,斗拱的结构、柱子的形象、梁的加工等都令人感到构件本身受力状态与形象之间内在的联系,达到了力与美的统一。而色调简洁明快,屋顶舒展平远,门窗朴实无华,给人庄重,大方的印象,这是在宋、元、明、清建筑上不易找到的特色。

  鉴真和尚在日本奈良主持修建的唐招提寺从唐代遗留下来的木构建筑在中国已几乎绝迹,只剩下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大殿,佛光寺大殿等四处。 
  唐代木构建筑的风格除了人们众所周知的“以中轴线左右对称”之外,还有什么呢?唐代木构建筑一眼看上去给人的印象是:结构简单,朴实无华,雄伟气派。它的造型特点主要包括:
  一、斗拱硕大。斗拱大是唐代木构建筑最基本的特征,因为斗拱大,屋檐看上去较为深远。
  二、简单而粗犷的鸱吻。鸱吻就是房屋屋脊两端的一种装饰物,唐代木构建筑的鸱吻一般作鸱鸟嘴或鸱鸟尾状。
  三、屋檐高挑。唐代木构建筑的屋檐高挑向上翘起,而且屋檐通常分为上下两层。
  四、屋瓦呈青黑色。
  五、柱子较粗。唐代木构建筑的柱子比较粗,而且下粗上细,体现了唐朝人以胖为美的审美取向。
  六、色调单一。唐代木构建筑所包含的颜色不会超过两种,一般均为红白两色或黑白两色。
  最标准的唐代风格木构建筑当推日本平城京奈良法隆寺东大殿。

唐代木结构建筑出游参考


《穿墙透壁:剖视中国经典古建筑》,作者:李乾朗,定价:118元
  《穿墙透壁:剖视中国经典古建筑》为作者二十年来中国古建筑考察的心得总结。涵盖神灵殿堂、帝王国度、众生居所三个主要面向、十六大类建筑,深入探索五十一座经典个案。时间由秦汉以迄明清,空间遍布中华大地。无论是尺度宏大的宫殿寺院、因地制宜的民居,或是亭台水榭著名园林,还有体现藏传佛教精神的喇嘛寺、具有伊斯兰风格的清真寺唤拜塔等,作者皆以最能彰显各个古建筑特色的剖视彩图,加上实景摄影图像与特色导览,引领读者进入时光隧道,甚至穿墙破壁,领略古代匠师高超的工艺技术,体验每一座古建筑令人惊艳的空间美感。在经典个案之后,另有同类型其他实例的介绍与比较;而“延伸议题”则以简练的文字、精细的手绘线图与大量的摄影图片,归纳整理中国古建筑之基本欣赏知识。最后并附中国古建筑常见术语词解。

顾问:空游无依 新浪微博:@空游无依

摄影:空游无依 爱塔传奇 积雨误樵 等

本攻略最后修订时间:2013年11月24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林州市六路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