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缓刑司法局撤销缓刑多久收监要工作证明怎么办

为进一步强化公证质量监管,规范公证执业行为,全面提高我市公证质量水平和公证队伍整体素质,根据年度公证工作安排,市局于11月4日组织开展了2022年度全市公证卷宗集中评查活动。

本次检查,市局抽调各公证处负责人和业务骨干人员组成检查组,重点检查了各公证处2021年7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期间办理的遗嘱、赠与、继承、涉及财产转移的委托、合同协议、现场监督、证据保全、强制执行及涉外公证事项是否严格依法依规办理。检查组成员集中现场阅卷,对市局随机抽调的卷宗进行逐卷检查,填写了《公证卷宗质量问题清单》。检查过程中,各检查组成员针对查卷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现场进行研究和讨论交流,提出了解决问题和预防风险的有效措施。

市司法局副局长张艳参加本次检查活动,并对各处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完善强化公证处办证的硬件设备,加强公证业务学习,不断开拓新证源;二是要强化规矩意识,提高专业素养,坚持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不断提升办证质量;三是要加强公证宣传力度,提高公证行业的社会知晓度和群众满意度。各公证处负责人表示,将以本次检查为契机,查缺补漏,按照要求认真整改,严格办证程序,严把公证卷宗质量关,不断提高公证服务质量和为群众办实事的能力。

市司法局副局长张艳参加本次检查活动,并对各处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完善强化公证处办证的硬件设备,加强公证业务学习,不断开拓新证源;二是要强化规矩意识,提高专业素养,坚持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不断提升办证质量;三是要加强公证宣传力度,提高公证行业的社会知晓度和群众满意度。各公证处负责人表示,将以本次检查为契机,查缺补漏,按照要求认真整改,严格办证程序,严把公证卷宗质量关,不断提高公证服务质量和为群众办实事的能力。

湖南司法行政先锋|常德市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管理科:践行使命担当 彰显为民服务

湖南法治报·新湖南客户端 通讯员 谢春明 汪颖

完成公证业务11458件;完成司法鉴定案件8425件;受理法律援助案件4884件……一串串数字的背后是2021年常德市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管理科书写的“法援民生答卷”。近年来,常德市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管理科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创新服务方式、深化便民措施,为群众解难事、办好事、做实事,公共法律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2022年,公共法律服务管理科被司法部评为“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

工作人员向来访群众宣传和解释告知承诺制相关事宜。

畅通渠道 打通司法为民“最后一公里”

“这就帮了我们大忙了,免得又还要跑到津市市去申请法律援助。谢谢你们!”项老太太的女儿贾某系石门人,因病致偏瘫,向居住在津市的丈夫追索婚内扶养费,石门县法援中心预审相关申请材料后,发现该案应由被请求人住所地法援机构受理。经石门县法援中心与津市市法援中心沟通衔接,通过法律援助“全省通办”网上系统将该案予以转办。此案为常德市办理的“全省通办”第一案。

常德市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管理科围绕“一件事一次办”精神,畅通流转渠道,积极推行法律援助申请全省通办,指导全市各法律援助机构改进业务受理审查、异地沟通协作和申请材料交接管理等环节,在机构内部建立信息化业务流转机制,打破区域限制。而群众可就近选择法律援助中心提交申请,申请地法律援助机构预审后,可直接为符合条件的当事人网上办理异地转办手续,实现了“群众少跑路、数据多跑路”,确保无差别化法律援助服务。同时,大力推行“线上办”“网上办”“掌上办”,引导全市法律援助机构和人员对标改革要求,转变理念,优化模式,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津市市在村居创建法律援助申请电子窗口,当地老百姓可以直接以智能“扫脸”方式申请法律援助,真正实现“家门口”的法律服务。

2021年,全市通过线上方式提供法律服务比例达24%,网上办理率同比增长45%。

提速增效 跑出惠企便民“加速度”

“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堵点、痛点和难点,准确把握工作重点,全力做好“减证便民”减法文章,从制度层面进一步解决企业和群众办证多、办事难等问题。”在常德市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工作推进会上,市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洋廷如此强调道。
通过该项制度,凡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当事人,只需要在承诺书上如实填好相应的事项,不需要再提供证明经济困难的材料,就可以接受优质的法律援助服务,真正实现“你承诺,我办理”。对此,市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管理科细化省厅制作的承诺书格式样本,优化工作流程,指导全市各法律援助机构认真落实法律援助经济困难证明告知承诺制。

目前,常德市已通过告知承诺方式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47件,有效提升了法律援助服务效率。

同时,为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增强群众体验感、满意度。常德市降低法援申请门槛,精简优化特殊案件办理环节,提升办事平台智能化水平。对农民工申请支付劳动报酬和工伤赔偿的情形免除经济困难审查,做到当天受理、当天审查、当天指派。对涉疫、复工复产困难企业、职工等事项推行“容缺受理”,敞开绿色通道,不断增强常德市公共法律服务质量和社会公信力。

聚焦民心 实现精准服务解民忧

“您好,这是我们司法局制作的便民服务卡,如果您有相关法律问题需要咨询,可拨打上面的电话联系我们,我们将真诚为您服务……”桃源县司法局工作人员对前来咨询法律问题的群众说到。小小“便民服务卡”架起群众“连心桥”的背后是常德市司法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民心,多措并举实现精准服务解民忧的缩影。

一直以来,常德市司法局将法律服务融入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等工作。精准对接重点领域,引导优质法律服务机构对口援建欠发达地区,缓解法律服务资源供需矛盾。组建“服务企业志愿者律师团”,应对企业合同纠纷、劳务纠纷,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护航。石门建成法律援助巡回服务机制,以巡回方式累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49件,占申请类案件总数的60%。同时,精心编写普法系列读本《让宪法精神扎根沅澧大地》《老百姓身边的150个法律常识》《宪法里的常德故事》,以法治文化阵地为载体,图文并茂地向人民群众宣传和普及宪法及其他法律常识。

2021年,全市累计开展法律宣传175场次,提供法律咨询7533人次,为农民工、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856件,“法润三湘”品牌活动深入人心。法律援助,关乎人民群众和案件当事人的权益保障,是暖人心的重要民生工程。下一步,常德市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管理科充分发挥法律援助扶弱济困的兜底保障作用,通过全过程规范监管、全方位优质服务,继续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实现应援尽援、应援优援,扎实推进常德法律援助工作再上新台阶。

为扎实做好疫情防控期间辖区内安置帮教工作,切实有效帮助刑满释放人员顺利回归社会,近日,武胜县司法局与广东省广州监狱紧密配合,成功衔接刑满释放重点安置帮教人员彭某某。

彭某某系武胜县烈面镇的居民,11月初,广东省广州监狱便同武胜县司法局联系,因为监狱无法联系到彭某某的家人,希望武胜县司法局帮忙找寻一下。武胜县司法局高度重视,立即联系烈面司法所工作人员通过村干部等多种方式找寻彭某某的家人,经查找彭某某一家长期外出,户籍地除了有70岁高龄的舅舅外便无其他家人,由于其年龄太大无法前去广东接彭某某回去,彭某某在广东也没有亲戚朋友可以前来接返,因此武胜县司法局同广州监狱共同商议后决定由监狱将重点帮教人员彭某某送回武胜县衔接安置。

11月12日,彭某某刑满释放,然而广东省新冠肺炎疫情形势突发严峻,监狱所在地区为中风险地区。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武胜县司法局与广州监狱、烈面镇人民政府共同商讨妥善安置彭某某细节事宜,经过充分讨论确定烈面镇人民政府上报疫情防控指挥中心对彭某某进行集中隔离7天,监狱到达武胜高速出口后,由武胜县司法局开车引领直接到鸣钟集中隔离点。13日上午,在武胜县司法局与广州监狱的通力协作、帮助下,刑满释放人员彭某某顺利到达鸣钟隔离点集中隔离。

此次成功接回刑满释放人员不仅仅实现了无缝衔接,更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刑满释放人员的关怀,让服刑人员从走出监狱的那一刻就能感受到社会的温暖,是减少重新违法犯罪、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有效途径。接下来,武胜县司法局将继续扎实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工作,认真落实司法局与监狱的无缝衔接机制,杜绝脱管漏管现象,接力帮教刑释解矫人员早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司法局撤销缓刑多久收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