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浓度浓缩器1.76t有多重?

PAGE \* MERGEFORMAT 45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SCR催化剂生产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项目背景 1.1 国家相关环境政策背景: 氮氧化物的控制是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紧迫客观要求,脱硝行业的发展将得到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有力支持。在《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中,电力行业脱硝被列入新型工业化过程中重点解决的环境科技问题,氮氧化物(NOX)的控制技术和对策则被列入区域大气污染物控制重点解决的环境科技问题。在2005年12月3日国务院的《国务院关于落实科技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中规定“不欠新帐,多还旧帐,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所有新建、扩建和改建项目必须符合环保要求,做到增产不增污,努力实现增产减污,积极解决历史遗留的环境问题。” 催化剂的生产属于环保产业,在对环保产业的发展上??国家给予了积极鼓励的扶持政策。在《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中,“鼓励企业自主开展和国际科技合作的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中指示“积极发展环保产业”,“重点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环保技术装备和基础装备,在立足自主研发的基础上,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努力掌握环保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推动环境科技进步”,“组织对污水深度处理、燃煤电厂脱硫脱硝、洁净煤、汽车尾气净化等重点难点技术的攻关,加强高新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这些政策给环保产业创造了宽松的发展环境并指明了环保产业的发展方向,同时对如何建立催化剂生产线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1.2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对催化剂的需求源自氮氧化物的控制需求。我国火电厂氮氧化物的排放控制刚刚处于起步阶段,随着国家标准的逐渐变严,越来越多的火电厂将面临着必须脱硝的严峻任务。 1.2.1 氮氧化物控制的必要性: 氮氧化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都有很大的危害。对人体的直接危害最大的是NO2,它能破坏呼吸系统,引起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对环境的危害主要是能够形成“光化学烟雾”,从而对生态系统造成损害并对人体健康造成间接损害,此外氮氧化物也是造成酸雨污染的主要物质之一,因此必须对氮氧化物的排放进行控制。 1.2.2 我国氮氧化物排放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表1-1列出了近年来中国NOX的排放量情况,其中2003年中国NOX排放量已超过1600万吨,随着我国的能源消耗量不断增长,NOX的排放量也将随之持续增加。 以2000年为基准期,如不采取控制措施,对我国未来的NOX的排放量进行预测,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的NOX排放量将达到万吨之间,由此可见,我国今后NOX的控制任务将十分严峻。 表1-1近年来中国NOX的排放量 年份氮氧化物排放量(百万吨)3.64.04.75.08.4年份氮氧化物排放量(百万吨)我国目前氮氧化物的排放来自汽车、锅炉燃烧、工业生产等多方面。其中2003年的统计数据表明,火电厂已成为NOX排放的最大污染源,约占排放总量的39.6%。 不同的燃料对NOX排放量的贡献不同,在各种燃料中,燃煤是NOX产生的最大来源,占各种燃料对NOX排放总量的66.9%. 据预测,到2030年煤炭对氮氧化物排放的贡献在燃料中所占的比例依然很重,见表1-2。 表1-2煤炭对氮氧化物排放贡献率 时间2030煤炭对氮氧化物排放率贡献(%)62.861.158.456.61.2.3 我国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标准的制定情况: 我国的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标准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逐渐严格的一个过程。2000年4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于2000年9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三十条明确规定“企业应当对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采取控制措施”。第十三条规定“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其污染物排放浓度不得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 2003年12月23日发布2004年01月01日实施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中对火力发电锅炉氮氧化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规定如表1-3所示: 表1-3火力发电锅炉氮氧化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时段第1时段第2时段第3时段实施时间2005年1月1日2005年1月1日2004年1月1日Vdaf<10%10%≤Vdaf≤20%Vdaf >20%450标准中对氮氧化物的排放有了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由用户提供并上传,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邮箱。资料中的图片、字体、音乐等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中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广告使用和商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0mpa蒸汽密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