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下运动锻炼能提高免疫力是唯一可以增强免疫力的办法吗?

2022疫情防控第一课教案(精选13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疫情防控第一课教案(精选1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疫情防控第一课教案 篇1

  1、让学生借助视频清晰认识到新型冠状病毒的危害。

  2、通过小组讨论,老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预防知识,注重个人卫生。

  3、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安全意识。

  同学们,过去的一段时间,“新型冠状病毒”肆虐了整个世界。因为它的易传染性,很多人不幸中招。我们直到今天才能顺利返回校园。那么,这个抢占“春节”风头,在各种新闻客户端、微信公众号、朋友圈强势“霸屏”的“新型冠状病毒”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

  二、学习新型冠状病毒的有关知识

  1、什么是冠状病毒

  (1)学生看视频《病毒的前世今生》。

  (2)听老师介绍。

  冠状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类病毒,因该病毒形态在电镜下观察类似王冠而得名。目前为止发现,冠状病毒仅感染脊椎动物,可引起人和动物呼吸道、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疾病。冠状病毒是一大类病毒,可引起各种疾病。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先前在人类中尚未发现的新菌株。

  除本次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外,已知感染人的冠状病毒还有6种。其中4种在人群中较为常见,致病性较低,一般仅引起类似普通感冒的轻微呼吸道症状;另外2种是我们熟知的SARS冠状病毒和MERS冠状病毒。

  但这次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冠状病毒和MERS冠状病毒有很大不同。它虽然传染速度快,潜伏期可达14天,但致死率低,还未表现出SARS那么可怕的特性,因此,大家不必为此感到恐慌。

  (3)以干咳为主,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

  3、新冠状病毒传播的3个主要途径

  (1)直接传播:病人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让另外一个人吸入,导致感染。

  (2)气溶胶传播: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感染。

  (3)接触性传播:飞沫沉积在物体表面,接触后感染。

  三、预防病毒,我们这样做

  1、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尽量不要到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去。

  2、勤洗手,正确地洗手,注意手卫生

  吃东西前,玩玩具后,咳嗽或打喷嚏后,擤鼻涕之后,上厕所后,接触动物或处理动物粪便后,外出回来等都要洗手。

  第一步: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搓擦。

  第二步:手心与手背沿指缝相互槎擦,交互进行。

  第三步: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搓擦。

  第四步:双手指相扣,互搓。

  第五步: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第六步:将五个手指尖并拢在另一个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第七步:螺旋式擦洗手腕,交替进行。

  (2)播放《洗手歌》,学生边做动作边唱歌。

  如果要外出,应佩戴口罩。市面上常见的口罩有三类: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N95口罩);普通棉纱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可以阻挡70%的细菌,N95口罩可以阻挡95%的细菌,而棉纱口罩只能阻挡36%的细菌,因此我们应该选择前两种口罩。

  戴口罩是阻断呼吸道分泌物传播的有效手段,将嘴、鼻、下颌完全包住,然后压紧鼻夹,使口罩与面部完全贴合。

  (1)播放视频,学习正确戴口罩的方法。

  A.医用外科口罩佩戴方法

  a.将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橡皮筋系在双耳后(深色朝外,有金属条的一边朝上);

  b.将双手指尖放在鼻夹上,从中间位置开始,用手指向内按压,并逐步向两侧移动,根据鼻梁形状塑造鼻夹;

  c.调整系带的松紧度。

  B.医用防护口罩(N95)佩戴方法

  a.一手托住防护口罩,有鼻夹的一面背向外,将防护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鼻夹部位向上紧贴面部;

  b.用另一只手将下方系带拉过头顶,放在颈后双耳下;

  c.再将上方系带拉至头顶中部;

  d.将双手指尖放在金属鼻夹上,从中间位置开始,用手指向内按鼻夹,并分别向两侧移动和按压,根据鼻梁的形状塑造鼻夹。

  注意:戴口罩前应洗手,在戴口罩过程中避免手接触到口罩内侧面,减少口罩被污染的可能。口罩湿了要及时更换,不可戴反,更不能两面轮流戴。

  (2)脱卸口罩的正确流程

  脱口罩时,不要接触口罩前面(污染面,即非脸部接触面);

  双手同时捏住左边和右边的耳带,同时摘下;也可先摘下一边,再摘下另一边;

  用手捏住口罩耳带,叠好,放入收纳袋;一次性口罩可直接丢弃至垃圾箱。

  (3)比一比,谁口罩戴得又快又正确。

  (1)保持清洁,熟食品交替处理的过程中注意洗手。

  (2)处理生食和熟食的工具和砧板要分开

  (3)生鲜、禽类、肉类、蛋类彻底烧熟煮透。

  (4)不吃过期变质食品

  1、防疫儿歌读一读

  2、新冠肺炎病毒虽然传染速度快,但我们也不要害怕。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加强身体锻炼,充足休息,消除恐惧心理,祝同学们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疫情防控第一课教案 篇2

  一场突如其来的没有硝烟的战争席卷而来,全国各地都笼罩在新型冠状病毒的阴影中。国难当前,我们的医护工作者,勇往直前,肩负起拯救国家和人民于危难中的重任。与此同时社会各行各业也各司其职,不畏艰难困苦,为打赢这场战役而贡献自己的光和热。但是,在新冠肺炎肆虐的日子里,各种信息未经过滤的传播,或多或少都会给学生心理造成一定负面影响。通过主题班会上一堂精彩的科普课、励志课、思政课,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理性看待、科学应对疫情,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增强责任担当十分必要。

  1、认知目标:正确认识疫情,切实做好防控,培养学生敬畏生命、承担责任的意识。

  2、情感目标: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培养自律、自理、积极乐观的好品质。

  3、行为目标: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和向英雄学习的理想信念,做一个有担当的公民,长大为国家作贡献。

  情境教学法、问题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活动探究法。

  1、全体同学查阅资料,了解这次疫情的相关情况。

  2、班主任准备好PPT。

  3、召开有关人员的会议,设计好活动方案。

  (一)导入:同学们,这个寒假非同寻常,就在新春的钟声即将敲响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波及我神州大地。而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也就此都或深或浅地烙上了“2020新冠肺炎疫情”的印记。疫情当下,危机当头。我们不得不去深思一下,怎样为防控疫情做贡献?何为责任?何为担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场疫情下的责任与担当。

  责任一:科学防疫是对抗击疫情的贡献。

  1、学生分享假期期间自己和家人做了什么?怎样防控疫情的?导入情景,让学生知道每个人都在为防疫做贡献,引入怎样学习新冠知识,如何做的更好?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重点讲述科学防疫知识。

  2、新型冠状病毒是什么?

  新型冠状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类病毒,因形态在电镜下观察类似王冠而得名。目前为止发现,冠状病毒仅感染脊柱动物,可引起人和动物呼吸道、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疾病。

  3、如何防范新型冠状病毒?

  教师:现在仍然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干万不要放松警惕,依然要持续做好个人防护,坚持少出门、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餐、不聚集。如果出现发热、咳嗽、乏力等可疑症状,请戴好口罩,及时到发热门诊就诊。

  责任二:学会感恩,致敬逆行英雄。

  导入:2020年的开年,我们以一场“战疫”开场。在这场战役中,我们看到最义无反顾,最勇敢逆行!感受到了每一个公民的自律和坚强,在疫情渐渐缓解的春天里,我们重聚校园,心中更加感谢所有挺身而出的英雄们!所有默默付出的普通人,更加由衷的呐喊中国加油!

  1、观看医护工作者抗击疫情一线故事。

  谈体会:从视频中你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引导感受抗疫一线医护工作者的英勇无畏和无私奉献精神,进行感恩教育)谈理想:长大后你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感受知识的力量和科技攻关者的伟大,进行理想教育)

  1、国士无双钟南山,自2003年抗战“非典”,17年后不惧危险,再次出征抗击新冠病毒,即使他年过古稀,但坚强的他作为抗疫中的权威专家直言敢行,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奉献精神为国家,为社会贡献力量。

  2、李文亮医生,他作为新冠病毒疫情最早的吹哨人,还曾被认定是“谣言的散播者”,后来他自己也感染上了肺炎,因救治无效早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但是他不忘初心始终坚守着为医者的本分,时刻心系病人,不忘自己作为医生的那份责任和担当。他的生命虽然短暂,但生命却很有意义。

  3、李兰娟院士,她曾经是一位赤脚医生,后经不断学习和进修,刻苦钻研最终成为了全国著名的传染病学家,如今,古稀之年,她再度逆行,回到了疫情最严重的风暴眼。肩挑使命,她的付出令我感动;心系国家和人民,她的精神值得我学习。

  4、疫情期间,无数车辆前往疫区,那些为医院输送医疗防护用品的货车司机,虽然他们不能在救死扶伤的一线冲锋陷阵,但他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他们不畏感染,努力为他人筑起一道道生命的防护线,他们的点滴行动将汇聚成一股爱的暖流,令我们感动。

  5、金银潭医院的院长张定宇,他是一位医生,同时也是一位渐冻症的绝症患者,他不畏病痛折磨,而是更加争分夺秒全身心投入抗击疫情的工作中,也许,在他生命的尽头能够尽力救治更多的病人便是他最大的生命价值,向我们诠释了渐冻的生命也要发光。

  班主任:同学们,你们心中最美的逆行者都有谁?哪些逆行者让你印象深刻?

  (1)交流最令你最感动的人和事。

  (2)赞一赞逆行的英雄们、不愿留下姓名的志愿者们、每一个在家抗疫的普通人等等。

  责任三:坚守使命和初心,明确使命和担当班主任:疫情渐渐淡去,我们重回校园,更要珍惜每一秒。学习“最美逆行人”身上展现出的无畏艰险、为国担当、甘于奉献、严于律己的卓越品质,勇敢担负起新时代青少年的责任与使命。

  1、思考你是谁?未来你想成为谁?怎样成为?

  (1)写一份“保护野生动物,从我做起”倡议书。

  (2)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学校、社区举办一次“敬畏生命,远离野生动物”的图片展。

  (3)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感想?也可以写下来。

  同学们,多难兴邦,在这加长版的假期里,面对这样一场突袭而来的疫情,中华民族奋发起无惧风雨、不畏艰险的英雄气概。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众志成城,共克时艰这些都是最宝贵的中国精神。让我们每一个人要在灾难中成长,科学认知病毒,养成尊重科学、讲究卫生的态度和习惯,要立志向英雄学习,从疫情是一次灾难,也是一次教育,教会我们热爱祖国,珍爱生命,遵守规则,懂得爱与责任。我愿亲爱的孩子们,能有所思、有所悟,愿你们更有一份属于自己的遇见和成长。也愿你们在这样特殊的日子里能听到自己拔节成长的声响,待到花开疫散,春和景明时,你们都能成为心中那个英雄,成为国家和人民的守护者!

  疫情防控第一课教案 篇3

  1、了解什么是新冠状病毒及其危害。

  2、大胆学念儿歌,掌握保护自己的方法。

  3、感受病毒无处不在,激发其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

  前期幼儿对新冠状病毒有一定了解。

  一、了解什么是新冠状病毒

  1、小朋友们,这个新年你们是怎么过的呀?跟往年有什么不一样?

  (原来是有一种很厉害的病毒在找我们,我们只能躲在家里过年,它就是新冠状病毒。我们看不到它,但是在放大镜下,科学家发现这个新病毒的形状好像皇冠状的病毒,一直寄生在野生动物身上。)

  2、偶然的机会,人接触了野生动物,所以这个病毒就跑到了人们的身上。你们知道人与人之间是怎么传染的吗?(触摸、唾液的飞沫等)

  二、了解新冠状病毒的危害,大胆地说出自己所看、所感的生活经历。

  1、你们知道它会对我们造成多大的危害吗?

  (人的身体难以抵抗这种病毒的感染,就会生病,会发烧、咳嗽、呼吸困难,有的人会病得很重,甚至危及生命)

  2、人们都是怎么保护自己的呢?你见过爸爸妈妈都用过哪些方法?(待在家里、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多运动。.。.。)

  三、学念儿歌,掌握保护自己的方法。

  这个病毒很坏,爱跟我们躲猫猫,小朋友们可要待在家里保护好自己和家人,被它找到就麻烦了。老师给你们编了一首儿歌,掌握了儿歌里的.方法,病毒就很难找到你们啦!

  儿歌里的方法你们学会了吗?赶快去告诉你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吧,虽然我们不能出门,不过还可以通过电话、视频等多种方式告诉更多的人哦!

  儿歌《赶走病毒春满地》

  冠状病毒是魔鬼,绝不让它乱藏匿。

  小朋友们齐努力,病毒就会远离你。

  不走亲来不访友,不去人多热闹地。

  爸爸妈妈来陪我,亲子时光好惬意。

  蔬菜水果要多吃,运动提高免疫力。

  打喷嚏,流鼻涕,切莫粗心和大意。

  遮好口鼻讲卫生,七步洗手需牢记。

  咳嗽发热和无力,及时上报早隔离。

  每日通风和消毒,赶走病毒春满地!

  疫情防控第一课教案 篇4

  通过这次集会,使同学们认识到,我们在学校时要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在家里同样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这是预防风疹的关键。

  学生收集有关不良的饮食习惯及新型冠状病毒的资料。

  目前,正是新型冠状病毒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因此做好卫生防疫工作迫在眉睫。

  一、引出本次班会的内容:

  新型冠状病毒,如何正确做好个人防护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为了更好的预防新型冠状病毒、保证学生身体健康,特别召开主题集会。

  二、简要介绍一下新型冠状病毒防护知识

  1、想要科学防护,先记住四大要点:

  少出门勤洗手戴口罩多警惕

  2、勤洗手,流水洗,肥皂洗我们每天接触各种病原体最多的部位,就是手。手会接触各种各样的病原体,冠状病毒也不例外,洗手是明确的预防措施之一(下文七步洗手法即学即用)。以下情况,都建议洗手:

  ●咳嗽或打喷嚏后;

  ●触摸口、鼻、眼之前;

  ●做饭时,处理食材之前和之后;

  ●接触过动物之后。

  具体的洗手方式方法,如下:

  在家用肥皂,出门选酒精

  1、我们最推荐的方法:使用肥皂和流动的清水洗手,每次搓手不少于20秒。如果出门在外不方便找到清水和肥皂,那么可以使用含有70~80%酒精的免洗洗手液。

  2、洗手别图快,至少得七步,在这样的特殊时期,手部消毒得高标准些,看看医护人员都是怎么洗手的。

  3、出门一定戴口罩,全面预防建议少去或尽量不去人群密集场所,避免近距离接触任何有流感症状的患者。如果一定要去,合理佩戴口罩,降低感染风险。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哪种类型的口罩,防护效果都是有限的,需要定期更换。

  4、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

  5、生活有规律。睡眠休息要好,生活有规律,保持充分的睡眠,对提高自身的抵抗力相当重要。

  只要同学们注意讲卫生,认真做好预防工作,就可以将病毒拒之门外。

  疫情防控第一课教案 篇5

  1、初步了解冠状病毒的样子、危害和传播途径。

  2、掌握预防冠状病毒方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感受病毒传播的强大力度,激发自我保护意识。

  冠状病毒等图片、金粉、喷壶。

  一、问题导入,引出“冠状病毒”

  1、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假期时人们的变化。

  师:小朋友们,你们的假期都是怎么过的,有没有经常出玩耍呢?(幼:没有)是呆在家里的时间多一点,还是出去玩的时间多呢?(幼:呆在家里的时间更多一点)

  师:你出去的时候有没有发现我们周围的人们有什么变化呢?(教师可以出示一些图片来提醒幼儿)

  师总结:小朋友们发现,人们出去的时候都带上了五颜六色口罩;进入超市的时候有穿着白色衣服,戴着眼睛的阿姨量体温;公园里出来玩的小朋友也少了……

  2、引导幼儿思考: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为什么不能经常出门玩耍,为什么出去了还要戴口罩,量体温;引出“冠状病毒 ”。

  师:这是因为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一群坏家伙。这群坏家伙来自一个叫病毒的大家庭,有时候小朋友们身体不舒服,有可能是“病毒”和它的同伴在我们的体内里捣乱。(教师可出示病毒图片)

  3、教师出示“冠状病毒”图片,引导幼儿认识冠状病毒。

  师:(1)这次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病毒就是它们。你们看它们有几只手?(幼:两只)它们手里拿的是什么啊?(幼:皇冠)它们有几只脚呢?(幼:八只)

  (2)这些病毒竟然有八只脚,小朋友们觉得这些病毒的脚像什么呢?(幼:像花瓣)

  (3)大人们把这花瓣叫“花冠”,所以这些病毒就叫“长得像花冠的病毒

“生命在于运动”,健身、锻炼对于身体的好处已经是大众皆知的常识。最近这段时间,有一些城市再次出现了新冠疫情的反复,大家在做好防护工作的同时,也都在想办法提高自己的免疫力。运动锻炼,就成为很多人增强体质促健康的重要手段,甚至很多人认为可以通过大强度的锻炼来在短期内迅速提高抵抗力,这种做法可取吗?

科学研究表明,那些中等的、有一定时间的运动,有更多肌肉参与的锻炼,对促进我们身体的抵抗能力和健康都是有好处和帮助的。而长时间大强度的运动,不但不会增强我们的抵抗力,反而会因为运动过量而导致我们机体免疫力水平短暂性降低。

这是因为长时间大强度运动后,我们体内的应激素骤然减少,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急剧失衡,体内免疫系统为恢复稳定性,会对特定免疫机能进行暂时性抑制。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免疫细胞因为“太累”正在休息,从而造成抵抗力暂时下降。通常,这种因大强度运动而造成一过性免疫能力下降的现象,被称为“开窗期”(即好像是开了窗似的让病毒轻易入内)。

病毒遇到“开窗期” 身体更易中招

“开窗期”如果突然遇上病毒,就会很容易感染上。有报道称一个获得过全国老年健身比赛冠军的老年人,在疫期初期,不戴口罩仍去健身房刻苦训练,结果不幸中“招”。人们百思不得其解,这么一个肌肉壮实的人,怎么可能被病毒袭击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年纪偏大、健身房空气流动差、没有戴口罩保护、大运动量有“开窗期”,这些因素都对防控病毒不利。

增强抵抗力 运动需适宜

既然适宜运动可以增强抵抗力,那我们应该怎样进行锻炼呢?

首先,运动场所要适宜。在疫情期间,应尽量避免外出锻炼,以居家、院落锻炼为好。

其次,要根据自身体质状况和运动习惯,选择合适自己的运动次数和运动项目。

最后,还要通过控制每次运动的时间,来实现对运动量的把控。

我们推荐的运动量为每周运动3-5次,每次运动时间在20-40分钟之间;运动的强度以呼吸加快且微微出汗为标准,也可以通过练完之后,感觉能在3-5分钟内恢复心率、呼吸的次数到安静水平为适宜。运动方式可以选择跳健身操(舞)、原地走等等的有氧运动,也可以利用身体自重或借助家庭生活用品(米袋、矿泉水瓶、书本等)来进行轻负重锻炼。

总的来说,适度、科学的运动,确实是增强抵抗力的手段之一,若与饮食和睡眠相结合效果会更好。我们应在坚持科学运动的同时保持多元化的饮食和充足的睡眠,做到三位一体、劳逸结合,这样才能让身体对外界病毒等威胁的防护力达到最佳状态,为健康保驾护航。

作者 | 武东明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国民体质研究中心 副研究员

审核 | 孙 飙 南京体育学院 教授

本文由“科学辟谣平台”(ID:Science_Facts)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仰卧起坐伤身体 做了这么多年都是错?空腹夜跑减肥快?你需要知道这点!

导语:人体最强大的功能就是免疫力,免疫力可以有效地抵御外界病原体的入侵,是我们人体战胜病毒细菌的最重要的防线。现如今生活节奏变快,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身体健康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关注。乙肝这种疾病会直接导致患者免疫力低下,经常出现疲劳乏力,胃口不好的现象。

从而导致患者和常人相比越来越消瘦,精神不振。这时候患者抵抗疾病入侵的能力就会比较差。今天我们分析的病症是乙肝病毒,通过什么方式可以有效治疗?生活中如何通过饮食调节治疗乙肝?

一、乙肝可以通过人体免疫力自愈吗?

首先,乙肝这种病症的确有被人体免疫力自愈的现象,但是要分两种情况。第1种情况——慢性乙肝,患者通常极有1%的概率可以自愈,且需要终身治疗,不断增强免疫力。

第2种情况——急性乙肝,5岁以上的儿童或者满18周岁的成年人,如果感染乙肝病毒不超过6个月。通过药物治疗,有95%以上的概率可以自愈。当然,慢性乙肝患者也不要灰心,人体免疫力的增强可以缓解乙肝患乙肝病症的对人体的伤害,有效维持人体的正常平衡。

二、乙肝患者常吃3种食物,或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薯类—红薯中淀粉比较丰富,可以补充人体缺失的糖分,修复受损的内脏细胞。红薯口感细腻,老少皆宜,营养价值十分丰富,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素,可以提高肠胃的消化能力,辅助肝脏器官的排毒,对病毒排除体内有极大的帮助。

胡萝卜中的胡萝卜素在体内会被分解为维生素A,有明肝养目的功效,其中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B有助于增强免疫力,消除病毒,保护肠胃器官的作用,所以吃胡萝卜,可以避免病毒对内脏器官的二次伤害。

蘑菇中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赖氨酸。赖氨酸是合成抗体细胞的主要成分。蘑菇同样属于菌类,日常多吃一点。可以促进人体干扰素的形成,调理慢性肠胃炎。抑制慢性病的下一般发展,有效抵挡病毒的入侵。

三、乙肝患者增强免疫力还需做到以下2点

运动是提升免疫力的首要途径。在人体不断的锻炼中,身体也在悄然地发生良性的转变。由于乙肝患者,肝脏功能在不断的下降,所以平时不注意锻炼,更容易加速疾病的发展,所以锻炼运动是必须要进行的。

成年人建议每周300分钟以上的运动时长,强度选择中等强度,每周进行3~5次。慢慢培养自己喜欢的运动习惯,比如饭后公园散步,跳广场舞等,丰富生活,愉悦心情。

睡眠时,肝脏等器官都在进行排毒和修复人体受损的细胞和组织。所以良好的睡眠质量和放松的心情都可以调理肝脏囊,促使肝脏排毒功能顺利进行下去。

生活中规律的作息习惯,则可以防止让人产生焦虑烦躁的情绪。所以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念,乐观面对乙肝病症,时刻保持充足的斗志。

结语:任何一种疾病都需要长期的治疗,所以我们一定要坚定康复的决心。生活中学习有关的健康知识,防止肝功能损害进一步恶化,乙肝患者要坚持服药,常去医院复查。健康人群注意科学预防,保护好自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锻炼能提高免疫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