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被骗 可以报警说是诈骗吗?

网易财经6月30日讯 当私募成为投资界新宠时,某些不法之徒也从中发现“商机”,大发不义之财。近日网易财经了解到,深圳一个仅有1名员工的“皮包公司”,在吉林、河北、山东等多省打着“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幌子,用高额月息募集资金,据估计骗走了上千人逾5亿元的资金。

据警方透露,6月11日长春公安局已对此立案,目前“皮包公司”负责人已被长春警方控制,罪名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合同,并且此人还有作案前科。

6月中旬,网易财经收到一封来自吉林长春的求助信,信中称当地很多人购买了一家名为“深圳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丰年”)销售的“产品”,但是短短数月后,该公司老板失联,疑似卷款跑路。

接到求助后,网易财经联系了多名投资者及业务员,不仅与相关的企业、单位核实了丰年公司提供的材料的真伪性,还实地探访了深圳丰年位于深圳总部的办公地点,逐渐捋清了这起骗局的来龙去脉。

许多的投资者都承认,是高额收益让他们纷纷解囊,甚至不惜借钱购买,已经60多岁的罗英(化名)就是其中之一,她不曾想到,这个高利美梦这么快就被老板卷款跑路的噩梦所代替。

“一开始,是卖保险的好朋友向我推荐的,她说这个投资最划算,月息4分,也就是10万块一个月就有4千块钱的利息”,罗英说,出于对好友的信赖和高利息的诱惑,她便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在3月份投了10万元,这是起投的最低金额。

网易财经注意到,在一份投资者与深圳丰年签订的“投资理财协议”中,名为“契约封闭式分红基金”的产品周期为6个月,预期收益率为24%,平均每个月4%的收益率,正如罗英所说月息4分。

收益有多高?比比就知道。与当下投资收益水平较高的P2P比较,约为3倍左右。“P2P行业年化率的平均水平约14%到18%,那6个月的话就8%左右”,一位P2P网贷平台的负责人告诉网易财经;与银行相比,悬殊就更大了,定存半年的年化率约3.5%,深圳丰年承诺的收益高出其13倍。

除了高额之外,利息逐月发放也是令众投资者砰然心动之处。据介绍,24%的收益率每月发放4%,6个月到期后可将本金拿回。“如果是3月15日汇款,那么4月14日就能收到1个月的利息,很准时,到账时间不会超过下午”,罗英说正因为如此她便渐渐放松了警惕,于4月再次投入了10万元,5月份更是从亲戚朋友处借了近20万元,全部投进去后,6月3日便开始停发了利息,同时传来老板跑路的消息。

“皮包公司”已人去楼空

根据投资者提供的营业执照上的地址,网易财经找到了深圳丰年公司总部的办公地点——深圳市福田区的锦峰大厦,这座约30层的写字楼坐落在滨河大道和上步南路交叉处,门前车水马龙、川流不息。

在一楼大堂的楼层指引牌上,网易财经看见“深圳丰年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在22BC,与营业执照上的地址相符。

正如投资者预料的,办公室空无一人,大门紧锁,玻璃门上贴着两张A4纸,一张是写着丰年公司拖欠租金及管理费的通知,另一张则是说明该承租户暂无法联络,有事联系管理处和辖区的民警的字条。奇怪的是,就连同处一层另外两家公司的工作人员都纷纷表示:“平常就没怎么见到那个公司的员工,甚至连那公司做什么业务都不清楚”。

锦峰大厦管理人员刘学刚告诉了网易财经更为详细的信息。每个月1至5日,是锦峰大厦的业主交租金和管理费的日子,但截至到6月5日这天,深圳丰年的租金都未到账,管理人员发现其大门紧闭,连原本在前台贴着的“丰年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标识都已被清除。清洁工反映,端午节后回来后的6月3日就发现这家公司没开门了。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时间与投资者的利息停发时间吻合。

随后,刘学刚拨打深圳丰年法人代表陈伟的电话已无法接通,他的第一反应便是老板跑了,“我早就注意到这个公司很奇怪,2013年初搬过来,每个月花5万多块钱租近500平米的办公室,却只装了一部电话,从头到尾只雇了一个前台上班而已,前台换了好几个小姑娘,都说整天只需要坐在那玩游戏就行”。

在长达一年半的时间里,刘学刚见过陈伟的次数不超过5次,“刚搬来办手续的时候见得多些,后来就见不到了,他身高大概1.75,开着一辆宝马,挂的是天津的牌照”,刘学刚说。

之前深圳丰年在长春分公司的业务员给网易财经提供的陈伟的身份证信息显示:男,汉族,1972年生,天津河西区人。

在陈伟失联之前,刘学刚就从种种反常中意识到这可能是一家“皮包公司”,但是深圳丰年齐全的登记注册、税务手续让他无话可说;远在吉林省的投资者也有同感,五花八门的项目资料让他们觉得“这公司老正规了”,只可惜几乎全是伪造的。

深圳丰年先后编造了两个有关金矿的“财富故事”,第一个是投资4亿元受让“烟台金正矿业有限公司”(简称“金正矿业”)45%股权,该金矿估值约84亿元;第二个同样是4亿元获“奇台县湘玉金矿有限责任公司” (简称“湘玉金矿”)49%股权,金矿估值约82亿元。

以上两个项目分别对应的是“掘金财富1号”和“掘金财富2号”的“私募基金产品”,期限均为6个月,收益率均为24%,由于两笔都是投资4亿元获得近40亿元的暴利,投资者对于每月4分的月息也就不感到奇怪了。

此外,深圳丰年还在宣传时提供了上述两家矿业公司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采矿权”,矿业企业给深圳丰年的签订的“股权转让合同”、“抵押担保书”、“授权委托书”,以及第三方评估机构对金矿价值开具的“评估报告书”等。

对此, 网易财经请教了广州的一位律师,律师表示:“从深圳丰年和投资者签订的协议来看,条款问题不大,关键就在于深圳丰年与协议所述的矿业公司是否构成合同关系。”

据投资者提供的资料,“奇台县湘玉金矿有限责任公司”位于新疆昌吉,法人代表是“吴云礼”,但网易财经并未能在新疆自治区工商局网站上搜索到该公司的注册信息,倒是查询到一家名叫“奇台县湘玉金矿公司”的企业,经过该企业办公室马主任介绍,公司的法人确实名叫吴云礼,但是从未与深圳丰年签订过任何协议。

在说服投资者掏钱的过程中,两张评估报告书可谓“功不可没”,其中“烟台金正矿业有限公司水沟矿区金矿报告摘要”的评估机构是北京经纬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经纬评估”),另一份“奇台县湘玉金矿苏吉泉鸽子窝金矿采矿权评估报告书摘要”则由北京天易衡矿业权评估有限公司(简称“天易衡评估”)开具。

但是经网易财经与上述两家评估机构核实,材料均系伪造。经纬评估的法人刘忠珍说:“未接受过这家公司的委托,看上去就是非专业人士伪造出来的,任专业机构一眼都能分辨出来”;天易衡评估的工作人员也给出“未开具该报告,材料系伪造”的答复。

吸金或超5亿 受骗千人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样一个“皮包公司”,竟然在吉林省了掀起了“投资潮”,初步统计,投资者数量便超过千人,涉案金额或已超5亿元,其中长春、松原为重灾区。

在出事之前,各网点的业务员甚至不知道自己的队伍如此的庞大。“是在利息停了后,所有投资者都找过来,大家在一块唠,我才知道原来丰年在长春有那么多点。我以前问过我们公司的总经理,但她对这个问题讳莫如深”,业务员李响(化名)告诉网易财经。

随着陈伟的失联,隐藏的销售点逐个浮出水面,长春市便有兆丰大厦、中银大厦、中吉大厦、太平金融大厦、绿地广场等共8处,松原、四平、延吉、乾安、通辽等市均有网点。而在投资者们建立的“丰年基金客户维权”QQ群中,还有来自天津、石家庄、青岛等城市的投资者。

据李响介绍,吉林的第一家分公司位于长春兆丰大厦,于2012年6月开业,第二家是松原分公司,于同年的9月开业,此后陆续新开的网点,几乎都是从这两家公司跳出来单干的人,自立门户组建起来的。

各大分公司网点的老总,便是连接起深圳丰年和投资者们的中间人,所有的资金都流向了深圳丰年在深圳的某办理的对公账户和陈伟的个人账户中。

为何胆敢将大笔资金打入私人账户?投资者陈芳(化名)解释说:“陈伟按到账的时间开始计算利息,逢周末的时候对公账户无法汇款,大家为了多抢1、2天的利息,就打到他的个人账户上。”

陈伟非法吸收到的资金雪球正是这样不断越滚越大。一份据称是从兆丰大厦分公司的老总电脑里拷出的“(长春)兆丰投资日报表”的数据显示,自2013年12月至2014年6月,共计成交563单,约350位投资者投入金额9896万元。

在这份表中,详细记载了投资者的姓名、身份证号和投资金额,金额最少的是5万元(与其他投资者凑单达到10万的最低投资额),最多一笔300万元,值得一提的是,有笔260万元的单子是在已经出事后的6月4日签下的。

多名当事人表示,据他们所知,单人投入金额最高的已达千万元,而关于涉案的总金额, “松原公司大约2亿,中银的也有1亿,还有其它小一点的公司,像太平金融大厦的就1400万,加起来保守估计也有5亿元,若加上吉林省以外的就不止这个数了”。

至于投资者的人数,据当事人介绍,目前QQ群已经达到500人的上限,有一些没有加入的,甚至还有不知情的投资人(因利息发放时间未到),至少有1千人。

连哄带骗的“营销手段”

从2012年6月第一间吉林分公司开业至今,2年时间深圳丰年开发逾千名客户,营业收入数亿元真是令不少基金公司望尘莫及,这很大程度是依靠深圳丰年运用的一系列连哄带骗的“营销手段”实现的。

网易财经查询兆丰大厦分公司曝光的账目数据发现,4月和5月的销售情况异常火爆,成交金额分别达到2518万元和2959万元,而之前的几个月的金额均维持在千万元左右。

“每个公司都是那两个月卖得多起来,因为老总让我们和客户说,这个产品6月份到期后,下一个产品可能得降到月息2分,所以大家都赶紧投,有的甚至借钱、透支信用卡去投”,李响告诉网易财经其中的原因。

除此以外,用煽动性极强的授课方式来俘虏新客户也是惯用的方法。投资者纷纷表示,陈伟常常带着“督导”来吉林给投资者传授理财课程,推销他们的理财产品,不少投资者都是在课后成为其新客户。陈芳告诉网易财经:“我本来不相信,也是连续听了他们好几次课后才决定买的,督导讲课很有煽动性,特别是那个烟台的金矿项目,讲得大家热血沸腾。”

除了对外,深圳丰年对内也有着一套激励机制。据一名业务员介绍,一笔10万元的单子提成4千元,而级别更高的经理、老总的提成就越高,除了单笔业务,老总还能拿到整个公司业绩0.5%的提成。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深圳丰年网点的销售人员,从老总到业务员几乎都是在充当帮凶的同时还是受害者,“即使赚到提成了,也是投到产品中去了,投的比赚得多多了,我们老总自己也投了好几十万,现在都找她要钱,已经联系不上她了”,李响告诉网易财经。

北京威诺律师事务所主任、金融证券投资律师杨兆全指出,如上事实,是极为典型的集资诈骗。嫌疑人的犯罪行为有三个阶段,从一开始虚构投资项目,然后以较高的投资回报为诱饵,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最后卷款跑路。

据悉,陈伟失联后,上百名投资者曾前往长春市公安局寻求帮助,负责该案的人员表示,目前其它省也接到报案,吉林省各级领导都重视此案并给予了批示,已于6月11日立案,公安局会尽早通缉陈伟归案,给老百姓交代。

网易财经获悉,截至到发稿之时,据公安系统人员透露,网上通缉已撤网,估计陈伟已被长春警方控制,其罪名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合同诈骗,并且此人还有作案前科。(张艳)

“股市就是大庄家收割韭菜、大鱼吃小鱼!”“这次机会难得,要跟上队伍啊,那可是最后的机会了!”如果您是一位喜欢炒股的股民,在网上看直播时遇到侃侃而谈的“金牌讲师,向您分享股票投资经验,还免费答疑,那您就该小心了!也许后面“金牌讲师推出的高回报投资项目就是一场骗局。

近日,在重庆市公安局刑侦总队的牵头下,渝北区公安分局、重庆市公安局网安总队联合侦破了一起特大虚假投资理财诈骗:本案抓获犯罪嫌疑人29人,查封作案电脑3台、涉案手机30余部,冻结涉案资金400多万。

诈骗分子通过股票“金牌讲师授课,在取得股民信任后,“忽悠”股民投资一个虚假的爱国股票上市项目,导致众多“老股民”损失惨重:全国共有600多人受骗,涉案金额超过了1亿,其中仅仅是渝北区“老股民刘旭(化名)就被骗了1340万。

抓获的全部嫌疑人以及扣押的涉案车辆 渝北区公安分局供图

“老股民”遇到“金牌讲师

今年1月,渝北区龙山派出所接到了市民刘旭的报警,他焦急地表示:“警官,我好像被骗了!我投资了1000多万做一个爱国股票上市项目,今天联系不到联系人了!”

值班民警查看了刘旭的交易记录,发现数额惊人——总数额高达1340万!为了尽快帮助受害人追赃挽损,在重庆市公安局刑侦总队牵头指导下,重庆市公安局网安总队、渝北区公安分局迅速联合组建了“1340”专案组。

在专案组民警的询问下,刘旭介绍了自己的受骗经历:原来从去年10月起,他在玩手机时无意刷到了一名股票“金牌讲师,在直播间免费讲解股票投资技巧,重点科普投资公司通过坐庄赚得盆满钵满的成功案例。

在直播答疑的间隙,刘旭咨询了几只股票的情况,没想到“金牌讲师真的给出了专业的解读。他按照“金牌讲师的分析和解读炒股,果然尝到了甜头——从去年10月到今年1月的三个多月时间里,他购买的股票赚多亏少。

刘旭在加了“金牌讲师的微信好友后,发现这名叫王芳(化名)的“金牌讲师,不仅会用专业的术语解答自己的股票问题,还从不提投资返点或收取咨询费,刘旭感觉遇到了生命中的贵人。

爱国股票实际上是“忽悠”

今年1月10日,王芳在直播间提到一个爱国股票投资项目:一家国内知名公司计划在美上市,结果被美国打压,现在想要回国到香港上市,需要筹集一笔资金,后续成功上市后,最初参股的人能获利八倍!

于是刘旭就听到了本文开头的宣传,“金牌导师”一方面继续鼓吹:“股市就是大庄家收割韭菜、大鱼吃小鱼”;另一方面也强调:“这次机会难得,要跟上队伍啊,那可是最后的机会了!”

出于对王芳的信任,刘旭决定花50万试试水,结果很快就看到自己购买的虚拟货币上涨了6.5万元。为了确保账户安全,刘旭发起了提款,6.5万元的利润直接转到了他的银行卡里,这下令他放下了戒心,于是在短短1天之内,追加了上千万的投资。

到1月11日报案之前,刘旭的总投资额高达1340万,而他账户的虚拟货币价值也“暴涨”到了几亿元。正当刘旭联系和王芳,准备分享成功喜悦时,却发现自己已经被对方拉黑。联系不上王芳的刘旭也慌了,直接跑到龙山派出所报了警。

据专案组民警、渝北区公安分局刑侦支队的易警官介绍:“我们调查后发现,在1月11日前后的一周时间里,全国各地先后有25名受害人报警。他们的共同特点都是‘老股民,在直播间看了几个月的免费股票课,最后在短短4天时间里被‘忽悠’参加了爱国股票投资项目被骗,被骗金额都超过了上百万,这是一种典型的虚假投资理财诈骗。”

押解全部嫌疑人回渝 渝北区公安分局供图

质疑投资的居然也是“托儿”

经过专案组初步调查,发现这群人来头不小。易警官告诉记者:“这伙人有明确的分工,负责讲课的‘金牌讲师都是专业股票分析师,他们在境外网上授课;受害人加微信的‘金牌讲师,实际上是国内团伙成员,他们主要是进行最后的诈骗和洗钱。这伙人有强大的技术团队,全国各地都留下了嫌疑人的登录痕迹。”

为了揪出这群躲在网线背后的“黑手”,专案组进行了分工合作:有的走访受害者,从中找出有用线索;有的进行大数据筛查,从400多名嫌疑人、10万多条电子信息中找出真正的犯罪嫌疑人;有的紧盯网络,等候这群人再犯案……

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4月,这群骗子再次开启了股票直播,这次专案组成功锁定了犯罪嫌疑人,并在今年7月20日远赴奔赴武汉收网:从12个窝点抓获以杜某、宋某为首的犯罪嫌疑人29人,查封作案电脑3台、涉案手机30余部,冻结涉案资金400多万。

在这起股票投资类理财诈骗中,不少受害人和刘旭一样有个疑问:在金牌讲师宣传爱国股票项目时,曾有同直播间的另一位讲师站出来,质疑虚拟货币不被国家允许,这种投资方法太激进!随后两位讲师还相约“PK,看谁能更快筹集到上市资金。可随着时间推移,质疑派的讲师却表示自己做了相关调查后,发现这种投资并不是画饼,而是实打实的投资项目,从而打消了刘旭等投资者的疑问。难道质疑派也是“托儿”?据犯罪嫌疑人杜某交代:“质疑派的讲师是我们的人,目的就是主动引导质疑的声音。另外,在直播间给导师点赞,刷屏参加爱国股票投资的也是我们的人……”

目前,所有涉案人员均被渝北警方采取强制措施,案件还在进一步侦办中。

  不同于“杀猪盘”,投资理财类诈骗更为直接,不和你谈情说爱,直接拉你进各种各样的投资群聊,用直播教程对你进行洗脑,并让你看见群里其他人每天都在赚钱。

  案例一:网友吕某某报警称其在短视频平台里被一陌生人私信,该陌生人通过微信加了好友后,便以投资理财为由骗取受害人吕某某信任,并给其发了一投资理财网站,吕某某在家中通过微信和银行卡投入总计12万元。过了三个月,吕某某发现自己钱无法提款转账到银行卡,感觉被骗,遂报警。

  案例二:网友汪某报警称前段时期经堂妹汪某某介绍在网上一个融资平台投资外汇,并将钱转给汪某某,汪某某在该平台上给其投资,汪某自己在该平台上收取收益,每周获得的收益为本金的5%-10%,开始都能正常提现,也能将本金提现。后来,想加大投资额,就到该公司的所在地实地考察了一下,感觉该公司非常“靠谱”,不但自己继续进行投资,还介绍了几个同事一起在该平台上投资。半年后,该平台不能提现,其被告知国家在查第三方支付平台,钱暂时提不出来,过一段时间就可以了。当年年底,该公司又谎称系统被黑客攻击,导致系统崩盘,共计造成损失10多万元。

  高回报投资往往都是陷阱

  当前,虚假投资理财平台类诈骗层出不穷,手法各异。诈骗分子往往利用被害人的投资心理,以高额回报、迅速赚钱、人生赢家为诱饵,哄骗被害人下载理财APP软件,引导受害人在网上进行投资理财,当被害人先期投入少量资金时,先让被害人获利,赢得被害人信任。待被害人投入大额资金后,会发现既打不开APP软件,也不能提现,这时才方知上当受骗。

  网络时代,制作一个理财网站平台或者理财APP成本极低,同时黑产还批量的制作虚夸的理财教程,而几百人的教学微信群,几乎都是骗子伪装的托儿,不断散布盈利消息,鼓吹平台价值。

  费尽心思包装的目的,就是让受害人拿钱入局,而入局的实质就是将钱转入骗子设立的个人账户、公司账户中。

  牢记“四个不要”谨防上当受骗

  不要被暂时的高利率迷惑双眼,切勿相信只挣不赔的“买卖”,避免落入网络投资理财诈骗陷阱。

  不要轻信陌生人发来的“盈利图”,不加入全是陌生人的“投资群”,不轻信“营业执照”,不做“国际盘”。

  不要向陌生个人账号汇款转账,向平台注资时要多方验证是否合法正规。一旦遭遇诈骗,保存好汇款或转账时的凭证并立即报警。

  不要轻信微信、某音等平台上陌生人发布的荐股、释放内幕消息之类的信息,这些都是骗子的惯用伎俩,其最终目的是通过他们搭建的非法理财平台、钓鱼网站,诱骗受害者在上面投资。个别受害人会在前期获得短暂小额收益,一旦投资数额巨大,网站就会出现打不开的状况,甚至于网站背后的骗子卷款潜逃。

  来源:首都金融安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投资被骗如何报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