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和肩袖损伤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2012年9月12日,紹興縣針灸推拿科醫生在為頸椎病、肩周炎患者現場拔火罐治療。(單明銘/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或021-。)

肩關節疼痛非常常見,不少人認為肩部疼痛就是得了肩周炎,往往採取按摩、運動等方式來緩解肩關節疼痛。然而很多人不知道,肩部疼痛除了有患肩周炎的可能外,還有可能是患了肩袖損傷,而且其幾率更高。那麼,什麼是肩袖損傷?它和肩周炎有什麼區別?如果患肩袖損傷,我們應該如何緩解?

《廣州日報》介紹,“肩袖”是肩關節四根肌腱的統稱,主要起著幫助肩關節運動和穩定的作用,這是一組非常容易受到損傷和撕裂的肌腱組織。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運動醫學中心主任鄭小飛在接受《廣州日報》採訪時介紹,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的肩峰(也即肩胛骨的前緣、肱骨頭上方)容易產生骨贅,在肩關節上舉時擠壓肩袖的肌腱組織,從而出現關節活動受限和疼痛症狀,這就是肩峰撞擊以及由之引起的肩袖肌腱損傷。

肩袖損傷的治療方式與肩周炎截然不同,如果肩袖損傷被當成肩周炎治療會使病情加重。據《健康時報》報道,有統計顯示,肩周炎隻佔肩痛疾病的10%~15%,且多發於50歲左右中老年人。佔肩痛最大比例的疾病是肩袖損傷,達40%~60%,往往不是簡單按摩就能緩解。而肩袖損傷與肩周炎是兩回事。肩袖損傷治療時需要病人保持肩部絕對休息,不能活動,同時需注意養護,使肌肉損傷慢慢得到恢復。而肩周炎的治療則截然相反,它需要通過運動加強肩部關節活動來加速血液的供應,以改善炎症症狀。

那麼,我們該如何區別患者得了肩周炎還是肩袖損傷呢?據《健康報》介紹,肩周炎與肩袖損傷最大的區別是,前者在半年到一年的時間裡疼痛會逐步緩解,但即使在別人幫助下,胳膊也無法抬起﹔后者雖然自己無法抬起胳膊,但是在別人的幫助下可以抬起。肩周炎患者需要做推拿、爬牆上舉、大范圍環轉等鍛煉以拉開粘連的組織,而肩袖損傷病人鍛煉和活動則會加大肩袖的撕裂程度。長時間誤診,肩袖肌肉因缺乏應力會導致脂肪化,此時肌肉已沒有收縮功能,即使接受手術縫合,治療效果也不會很好。

那麼,患上肩袖損傷該怎麼辦?據《廣州日報》報道,鄭小飛強調,肩袖損傷必須立刻停止鍛煉,讓肩膀保証充足休息。肩峰下撞擊症的患者如果被誤診為肩周炎,進行某些不恰當的治療,比如進行“爬牆”等功能鍛煉,或人為地強行牽拉和鬆解肩關節,很可能造成已撕裂的肩袖裂口繼續擴大,加重傷情。(肖雨)

本文由代金剛進行科學性把關。

代金剛:中國中醫科學院副研究員,中國中醫科學院博士、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擅長中醫內科、針灸科疾病的診療。專家目前的研究領域為健康養生、康復鍛煉、中醫內科疾病、針灸、推拿、中藥和傳統鍛煉等。

(責編:張萌、姚欣雨)

55岁的林阿姨,右肩疼痛1年,活动及睡觉都胀痛难受,严重影响和活动受限,甚至有右上肢麻木牵扯痛。

黄卓鹏医生的3次治疗后,症状痊愈,活动正常。

林阿姨治疗前肩关节无法充分外展

林阿姨3次治疗后肩关节可充分外展

林阿姨治疗前肩关节无法充分屈曲

林阿姨3次治疗后肩关节可充分屈曲

可能很多人会好奇:如何判断林阿姨是肩袖损伤而非肩周炎呢?黄医生经过多年的临床经验,给你制作了以下这张图,七个对比点,一次性教你区分肩袖损伤和肩周炎:

我们再来看看林阿姨,她是前屈和外展受限,但后伸摸背是正常的,而如果是肩周炎的话,是包括后伸在内的各个方向都会有问题。此外,林阿姨是晚上睡觉压住肩膀的时候疼痛加重,但是肩周炎是一到晚上就会明显疼痛加重,无论是否有受压。根据以上对比图,可确诊林阿姨为肩袖损伤而非肩周炎。

我们再来看看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对比:

1、治疗前,前屈(往前抬手)和外展(往侧面打开)均有明确的痛点(三角肌附近)和受限,后伸摸背无异常。

2、治疗后,活动受限基本恢复正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区别肩周炎和肩袖损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