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重金属含量超标了,怎么办?

  镉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元素,近年来镉大米事件不断出现,其背后不仅是食品安全问题,更反映出一些地区环境污染的状况。造成大米镉超标的因素为采矿企业“几乎没有环保设施”,重金属排污被放任自流地进入土壤农田。重工业排放的废气通过降雨,使含镉的元素进入到土壤,污染农田。

  农民过度使用化肥导致土壤中的镉含量超标,引起了稻谷的吸收。被重金属严重污染的土地继续种植大米,然后,使镉超标的大米进入市场交易。要寻找稻米镉超标的原因,还需对当地大气、水和土壤都进行检测。

    广州餐饮环节食品及相关产品抽检结果显示,44.44%的大米存在镉含量超标,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镉米”之所以出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一些大米产地土壤遭受镉等重金属污染。

    大米重金属含量超标,那么重金属从哪里来?专家表示,一些地区土壤遭到镉、铅等重金属污染,使生长其上的农作物镉含量超标。除了源自重化工业的重金属污染源外,农业投入品滥用、外源性污染、养殖业污染也逐渐成为造成农产品重金属污染的“罪魁祸首”。

    长期食用“镉米”威胁居民身体健康,同时对我国的食品安全和粮食安全也造成威胁。在饮食习惯上,专家建议不要长期食用一个地方出产的粮食,应该尽可能分散化,降低风险。从长远来讲,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应该从完善立法、加强研究、发展相关产业、实施更严格的环境政策等方面进行治理。

    农业部环境科研监测所研究员、土壤专家侯彦林认为,当务之急是要建立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监测预警体系,对污染程度和范围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加快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出台,建立土壤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明确土壤污染责任和环境权利。

    鉴于当前重金属污染的“多源”性,业内人士认为,除了从国家层面上加大对工业污染的防治和对遭重金属污染的土壤逐步修复之外,还要高度重视和防范控制农业投入品滥用造成的重金属污染风险,多措并举才能阻止重金属流向土壤和农产品。(记者周勉 翟永冠)

最近有新闻报道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毒大米,但是不知道实情的居民将这些毒大米买回家食用了。毒大米买卖竟然如此轻而易举,这简直是在残害消费者,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小编带大家一起了解下吧!

明知是毒大米,买卖却轻而易举

据悉,这些毒大米是来自四川省德阳市,德阳市下辖的绵竹市以及什邡等地方的化工企业十分集中,这使得耕地镉污染特别严重,这些有毒大米的销售链几乎公化,这让无良商家更加堂而皇之的谋取暴利,这条有毒大米的销售链迟迟没有断开,涉及到监管的失职,同时贪污腐败也很有可能牵涉其中。

有记者伪装成粮食经营商来到德阳市阳安大道的粮食店旁,提出想要购买便宜的大米,店主表示,大米可以低价买到,不过镉含量超标,装在没有任何文字的白袋子里面,一经买卖,不可退货。随后记者在大米加工厂买了100斤镉含量超标的大米,之后取了两份样本,送到了第三方检测机构做重金属检。

通过检测数据得知,其中一份样本的镉含量是0.26mg/kg,另一份是0.379mg/kg,而国家规定的标准是0.2mg/kg,从中可以得知,这两份大米镉含量分别超标了30%以及90%,简直令人堪忧。很多大米已经被人民群众买回家里了,食用这些有毒的大米会给人体带来很大的损伤,影响人体健康。

镉是一种重金属元素,对人体危害不容小觑,不仅会损伤肾脏,同时还会损伤骨骼。如今,化工企业污染渗入到人类的健康当中,大家一定要影响重视。否者最后伤害的还是人类自己,那些无良商家也要受到相应的惩罚。也是有超标物,非常可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米重金属如何处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