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合规方面的服务应该找哪家公司?

迈卡多文化、中农牧杨饲料、搏达集团、领步商贸、中科北斗科技、主动一点设计、点众互动网络、嘉益红方商贸、万盛嘉怡科技、视声安防科技、中汇通恒贸易、影圈视界影视、广场泛娱演艺、尚野文化影视、汇进锋厨具、唐突印刷、百川汇通快递、东道博浪展览、晋源恒盛商贸、富国鼎华建材、金色童年幼儿教育、戎驰租赁、意圆广告、和厚药业、广生堂药业、万通瑞和工程、嘉润天成广告、中地新悦劳务、吉日门窗、智海明慧教育、万众升泰地产、飞鸿巨业工程、滑胎奇科技、好适口连锁餐饮、宇烟杨帆汽车租赁、弘石知识产权、盘桓文化、众意停车、明仁世嘉口腔、华创新科贸、上海欧脉---------

企业经营者的风险在哪?有哪些违规点?能否做到提前预警及时化解风险?有没有办法破解这些痛点?
2019年12月7日,由华东政法大学和律新社共同主办的“重塑价值链接 创新数字法治”第四届新兴法律服务业高峰论坛上,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资深律师全开明为我们带来《一张发票——打通财税法合规的“任督二脉”》的主题演讲,律新社将其演讲内容整理如下,与各位读者分享。

先做个简单的自我介绍,我是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的全开明律师,其实我曾在法律的科技圈和互联网监管这些领域做过一些事情,曾在上海工商局工作了十多年,从事较长时间的互联网监管工作,参与了上海市工商局互联网监管平台的规划和建设工作。目前我们参与并研发了三款互联网+法律大数据产品,2018年上线了威科先行广告审核宝,是目前市场上第一款广告合规审查的大数据工具,我作为广告审核宝研发专家,从2016年研发至今已有三年,过程颇不容易,但是结果是让人看到希望的,目前该产品在市场认可度颇高,现在已经有很多跨国公司、大型企业都在使用,也有比较可观的现金流。互联网流量经济已经结束,核心还是要有现金流。

第二款是关于商标的产品,商标是红海,但在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当下,知识产权领域下的法律服务也需要提升效率,提高准确度,由此“摩知轮”应运而生,就是通过一个“轮子”解决商标所有的一键式审查。平台集商标数据、实务指引及商标行政和司法案例精选为一体,通过转轮可视化、筛选精细化和展示智能化的链接,提供更专业的商标数据及实务查询服务,可极大提高企业商标管理水平和代理事务所的业务效率。

再回过来讲,为什么要研发“锦信”——财税法合规信用大数据平台,个人认为原因在于在“互联网+”大背景下,律师服务也需要跨界,也需要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进行跨界,当下,律师行业经常被跨界打劫,难道我们律师服务还仅仅停留在传统的法律服务上吗?四大会计师事务所都已经有律所了,我们难道没有能力去将法律业务、合规业务延伸至其他关联领域吗?我认为可以有所突破。

“锦信”这款产品研发的重要背景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个是税控方面,即税务管理的全国一体化趋势带来的必然结果。曾经我们的发票不是全国统一的,“金税三期”打通了所有的地域和专业障碍。目前大家都知道政府减税,房地产已经不是政府财政的支撑,因此,政府税收必须要有新增长点,对于政府来说需要从存量中找税源、从稽查中找问题、从严管中找发展。我们法律服务也要顺势而为。但是对于企业来说,为什么会从税和发票的角度切入?因为发票是“一条鞭”,可以牵动整个企业的合规管理,因为它是高频的,是企业经营的核心要素。
第二个是法罚方面,即“宽进严管”的监管趋势带来的必然要求。面对企业的违法行为,监管部门按照目前的法律法规采取较为严格的处罚措施,而这些措施对企业来说,痛的同时往往很难受,有个客户因为严重违法行为被处罚,被列入严重失信名单,该公司都无法进行政府招投标,导致经营出现严重问题,有些情况下,哪怕政府的检查、调查都会引起企业客户的恐慌,在互联网时代,负面信息的传播往往对企业相当致命。
第三个是信用“围栏”。失信人禁止乘坐飞机、高铁都已不是关键制约因素,中国发展到目前阶段,只有信用管理才是最高效的,中国有可能会借鉴西方的个人ID信用监管模式,将个人资信信息与企业资信信息进行有效关联,打造社会一体化的信用管理模式,“一处违法、处处受限”。 
所以基于这些情景,我们有了研发“锦信”的想法,目前产品已经上线,并且运用在一些亟需解决上述困境的企业中。我现在还在做律师,从客观上讲是想和企业有最直接的接触,作为合规内容提供方,必须把握企业刚需,从点到线、从线到面,挖掘客户的需求点,只有点的深挖才能和客户有黏性。
举个简单的例子,B公司和A公司在正常的交易中上下游联动,那么对于A企业上家的进项发票应当进行审核,否则极易出现因A企业虚开发票导致自身被处罚的合规风险。
现在财、税、和市场监管执法是分离的,一个公司税务合规上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因为内部未做好相关合规审核,凭一张一千元的发票就会被认定为商业贿赂,罚款一千多万元。当然,也不能为了合规而合规,实际操作中,往往公司财务人员不懂或不专业,法务人员又不懂税务的相关内容包括财务的相关内容,导致合规链条脱节,最终导致企业违规事件的发生,直接影响企业发展。
所以通过这个产品可以实现什么?就是将企业财务、法务部门之间的隔阂,用发票进行联动,这个联动对于企业来说是最重要的风向标。在风险可能产生的源头进行监控,简单、便捷、高效、精准地帮助企业进行财务、税务、法律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减少合规风险。
开发这些法律产品,不同的选择代表了不同的创业方向。我们只做一个“点”,这个“点”做好了,再做下一个“点”。这个“点”目前是符合国家的监管,符合法律人跨界,能够用最低管理成本整合财务端、税务端、会计师端和法务端,通过高频的使用带动AI模型的优化,为企业从管理中要效益,要发展提供新引擎。从目前客户反馈来讲,大家普遍颇感兴趣,愿意深度介入和推进。
首先我们的平台想让财务、法务、老板都可以通过一款软件得到管理的优化,其次通过做到风控的预警形成一个信用高地,最后让每个人实现经营合规。“锦信”目前就是通过五个轮子来告知企业经营者风险在哪,有哪些违规点,它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时候能够被我们看到,我们又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解决。对于老板来说,只需要看对了多少、错了多少、问题发生在哪里,就能对企业自身经营风险一目了然。

我们有电脑端。合规背后就是一张张发票,企业的进项代表企业与上游的交易,交易带来了大量的风险。我认识一个做营养品的客户,和上海知名公司发生大宗交易,觉得2018年没有问题,结果三百万元的货款因为这个知名公司倒闭而无法追回。但是我们之前提醒过他这个公司有很多的问题,他并没有听,觉得一棵大树不可能倒,那个公司一年销售五六十亿元,怎么会缺他区区三百万元。结果因为这个问题,他现在经营困难。所以供应商合规也是企业的生命线。

我们有手机端。我们的模式非常清楚,就是风控、票、项目、合同、供应商等每个环节中的人都简单化。我们是内容的生产商,而不是ERP,所以会有大量的合规数据,包括发票数据、处罚数据等,都会源源不断的推送给企业,合规采集了这些数据,并且符合了当前的监管趋势,才对企业具有真正价值。我们的合规模型由税务专家、工商专家等多年的执法经验提炼,各种风控模型的挖掘,都是创造性工作,具有知识产权原创性,不是任何地方可以买得到,这也是我们的价值所在。

我们也会基于研究,通过税务风险管理、市场监管风险管理、整体风控管理进行一个有效的风险提示,让每个企业在月度、季度和年度都能得到我们的专业评估,为客户解决核心痛点。与客户直接接触,才会更加有价值。

我们的模型,是通过系统来解决数据周转和合规问题。作为内容提供商,我们的数据来源于正规征信公司,具有合法性。我们的AI合规模型是靠我们去想、去设计、要从几百个、几万个案例里面收集、归纳,用数据语言为软件赋能,而不是从腾讯、百度、阿里购买的,这都是我们自己呕心沥血做出来的,因此具有核心价值。

最后要为律师服务赋能,律师服务现在还处于一种效率比较低的状态。比如计时收费方式,红圈所合伙人可能资费标准2500元/小时、资深律师2200元/小时、律师助理1800元/小时,从社会发展来讲,这种方式真正符合客户需要吗?我一直坚信二八原则,一般80%的问题可以用工具来解决;20%是专家赋能问题,这具有高附加值。用这种逻辑,可以为企业减少成本,为我们增加客户黏性,对企业和整个社会来说都是高赋能、高价值的,也是符合律师服务未来趋势的。

以下是我们的四大优势:
1.发票的高效合规管理,减少财务部门的工作压力,同时降低财务部门的合规风险和审查效率。
2.简便易用的数据输出,便于企业操作,同时能够将企业管理责任通过高频发票交易进行分解,减轻或免除管理责任,避免存在刑事风险。
3.线下强大的专业支撑队伍,有数十名来自原来工商部门、税务部门以及企业合规部门的专家进行专业支撑,从执法的逻辑去倒推合规的路径,用数据软件来规范企业经营行为,高效而专业。
4.一站式、立体化规避企业合规风险,并通过专业分析,能够前瞻性地勾勒企业合规的现实风险、监管逻辑以及未来风险,目前市面上鲜有同类产品。
我们相信,信用才是未来企业法律服务的关键,打造企业的信用就是打造律师的信用。所以未来五年,我们可以成为内容的提供商,我们争取用十几款、二十款工具,嵌入企业服务的方方面面,用工具提高企业服务的效率,用工具提高律师服务的黏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财税服务公司是做什么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