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子孝母亲杀儿媳案件,他母亲有没有被执行死刑?

赞美母亲的诗句和成语,诗词名言句子

母子,天性也,母思其子,慈也;子思其母,孝也故母子为三

纲之首,慈孝乃百行之原。郑光祖《杂剧醉思乡王粲登楼》

子母分离兮意难怪,同天隔越兮如商参,生死不相知兮何处寻!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啁啾鸟恐鹰鹯起,流散人归父母来。贾岛《颂德上贾常侍》

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杜甫《新婚别》

阳乌有二类,嘴白者名慈。求食哺慈母,因以此名之。元稹《大

伯奇掇蜂贤父逐,曾参杀人慈母疑。李端《杂歌》

人来唯仰乳,母抱未知慈。孟郊《子庆诗》

这天早上,陈德带着15岁的大儿子陈禄儿出门,说要给他重新找个雇主。

路上,陈德在一家酒铺要了半碗绍兴黄酒,喝完,不过瘾,再要了半碗木瓜酒,又喝完。随后领着儿子来到东华门——紫禁城东门。

似乎并未受到阻拦,他们轻轻松松进了皇家禁地。

陈德熟门熟路,混在人群中,绕到了神武门——紫禁城北门内。他拉着儿子躲到一处建筑后面,说:“我马上就要死了,你不要来认尸!”

陈禄儿惊呆了,惶恐地问为什么。

父亲陈德说,不要问了,一会儿你就看见了。

隔了没多久,陈禄儿望见一顶黄轿子抬了进来,父亲突然往前冲,手里拿着刀。

陈禄儿不知道父亲的刀从哪来的,更不知道轿子里坐的是谁。

这天早上,陈德带着15岁的大儿子陈禄儿出门,说要给他重新找个雇主。

路上,陈德在一家酒铺要了半碗绍兴黄酒,喝完,不过瘾,再要了半碗木瓜酒,又喝完。随后领着儿子来到东华门——紫禁城东门。

似乎并未受到阻拦,他们轻轻松松进了皇家禁地。

陈德熟门熟路,混在人群中,绕到了神武门——紫禁城北门内。他拉着儿子躲到一处建筑后面,说:“我马上就要死了,你不要来认尸!”

陈禄儿惊呆了,惶恐地问为什么。

父亲陈德说,不要问了,一会儿你就看见了。

隔了没多久,陈禄儿望见一顶黄轿子抬了进来,父亲突然往前冲,手里拿着刀。

陈禄儿不知道父亲的刀从哪来的,更不知道轿子里坐的是谁。

嘉庆八年(1803年)闰二月二十日,嘉庆皇帝从圆明园返回紫禁城。

在神武门外换了轿子,即将进入顺贞门(御花园北门)时,一条大汉突然窜出,手持尖刃,直奔嘉庆的轿子。

守卫神武门、顺贞门之间的上百名侍卫,一个个吓得呆若木鸡,毫无反应。

只有御前大臣绵恩、固伦额驸拉旺多尔济、乾清门侍卫丹巴多尔济、御前侍卫扎克塔尔等六人挺身而出,围住刺客。

此时,嘉庆已进入顺贞门内。在轿子里,他看不到外面发生什么事,但听得到嘈杂的搏斗声。

嘉庆差遣了一个太监,重新走到顺贞门外,去看看怎么回事儿。

刺客应该很强悍,以一敌六,凭一把随身小刀,竟然刺破了绵恩的褂袖,还在丹巴多尔济的身上扎了三刀。最后寡不敌众,力气用尽才被拿住了。

陈禄儿被人拥挤,摔倒在地,爬了起来,趁乱跑回住处。回去看到弟弟陈对儿在门前玩耍,就说:“别玩了,父亲出事了。”

紫禁城是帝后妃嫔的生活重地,也是帝国中央机构所在地。尽管每天出入紫禁城的,上至王公大臣,下至工匠厨役,人员繁杂,但按理说,事关帝国的核心,禁卫应该是十分森严才对。

明清两代权力核心使用紫禁城,将近500年,把皇帝暴露在刺客的眼皮底下,使其几欲谋刺成功,这是头一遭。

此前,发生过两次突发事件,但谋刺对象、事件性质都不及这次严重。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一个叫张差的人,手持木棒闯入太子朱常洛的居所——慈庆宫,并打伤了守门太监。史上称为“梃击案”。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有个僧人手持腰刀,只身闯入东华门。值班护军数十人,竟被僧人的气势镇住,任其一路前行。直到协和门,几个护军才把僧人擒住。

惊魂甫定的嘉庆,肯定会想起这两起历史旧案。

刺客陈德落网后,嘉庆亲自指示军机大臣会同刑部介入严审。

当天,就把陈德的个人历史和社会关系摸得七七八八了。

陈德,47岁,北京人。其父母为镶黄旗人松年的家奴。陈德自幼与父母随主人一家迁往山东,成年后,基本上也是在富贵人家当差为生。

父母死后,陈德于乾隆末年带着老婆孩子回到北京,投靠亲戚,辗转在五户人家当差为奴。

干得最久的一户人家是在孟明家。陈德在孟家做厨子,做了五年。不幸,其妻突然病死,留下年逾八十的瘫痪岳母以及两个未成年的儿子。

日子艰难,陈德开始纵酒,在院子里歌唱哭笑。孟家担心陈德酒后闹事,索性把他辞掉了。

一家人生活没了着落。活着,对于中年男子陈德来说,除了痛苦,还是痛苦。

但对于行刺皇帝的动机,陈德的供词让审讯大臣和嘉庆都感到不合情理。

陈德坚持供称,行刺皇帝,系他一人所为。

回答说,因生活走投无路,一家老少无可依靠,实在情急,要求死路。但转念一想,自寻短见,无人知道,岂不枉自死了?

想死,又想死得“轰轰烈烈”,引起社会轰动,陈德一下子就想到了皇帝。

但他辩解,他只是要“惊驾”,并无谋刺皇帝的意思。

他说,他当天看到皇帝的轿子,手持身佩小刀往前跑,原想犯了惊驾的罪,皇帝一定会当场下令,叫侍卫大臣们把他乱刀剁死,好让他图个爽快,也死个明白。仅此而已。

嘉庆对陈德的供词表示严重怀疑。于是,下令加派满汉大学士、六部尚书会审。

经过再次会审,陈德的供词仍与“昨日无异”

然而,一个社会的闲杂人等,怎么会对宫禁之内的路线如此熟悉,并自由出入呢?

在连日审讯陈德的同时,他的社会关系,包括雇佣过他的人,认识他的人,以及他的亲人,一切与他哪怕稍微有点交集的人,最少都被审问过一遍。

在提审内务府包衣达常索和太监杨进喜时,审讯人员找到了答案。

从乾隆六十年到嘉庆二年,陈德曾跟随达常索在内务府服役,经常给诚妃刘佳氏配送锅碗瓢盆、日常生活物件,因而得以出入宫禁,熟悉各门路线以及皇帝的护卫情况。这为陈德后来入宫行刺准备了条件。

案发后第四天,嘉庆又下令加派九卿科道会同审理。

此前经过轮番审讯,刑部官员还轮班“彻夜熬审”,上了一切刑讯逼供的手段,陈德就是嘴硬,仍然咬定“实在无人主使,实在供不出来”。

嘉庆不相信,一定要揪出幕后主使。所以两次加派部门、官员会审。

陈德始终供称,我就是要求死,所以被抓时逢人乱砍,并无别的意思。

最终,经受不住刑讯逼供,陈德又说,早在五六年前,他就做过自己身穿蟒袍的梦,为此他专门求过几次签,都说自己有富贵命,所以这几年经常胡思乱想。

这些供词表明,陈德已经神思恍惚,人不正常了。

刑讯逼供至此,陈德从一个无端报复社会的底层人,变成了蓄谋已久想做皇帝的野心家。

这几天内,嘉庆也一直在衡量,怎样为这起引起轰动的行刺未遂案定性,才能取得最好的社会效果。

嘉庆最想知道的是,陈德行刺的背后,有没有指使者或者秘密社会组织。也就是说,嘉庆朝初期的两件大事,究竟与此案有没有瓜葛?

一是嘉庆亲政后,迅速扳倒了在乾隆朝权倾朝野的和珅。和珅党羽众多,据称嘉庆赐死和珅后,多次险遭暗算。陈德案发生前,社会上已有和珅党羽谋害皇帝的传言。那么,陈德是否也是他们派来的杀手呢?

二是从嘉庆初年起,清廷几乎动用了全国所能动用的兵力强势镇压白莲教起义。陈德案发生时,白莲教起义基本上被打得七零八落了。陈德行刺,是不是白莲教余党的报复呢?

但不管如何用刑,陈德都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

嘉庆认为,再审下去已经没有意义,反而会引起朝廷内外的猜疑、攻击,使得人心惶惶。

闰二月二十四日,陈德案发生后第五天。嘉庆最终颁发谕旨,停止刑讯陈德。

用不到五天的时间,就结束了一桩谋刺皇帝案的审讯侦查,表面看来,嘉庆未免太过草率了,但实际上,他已经过了深思熟虑。

嘉庆帝在谕旨里说,陈德一案,诸大臣尽心尽力,穷究其主使、同谋及党羽,忠君为国,必应如此。但朕即位八年以来,仁政虽不多,却也从不妄行杀戮,朝野上下,都是朕的臣工及兄弟子侄,不忍心无端猜忌任何一人。

他给此案最终定性是,陈德行凶,有如狂犬伤人、鸱枭食母,不一定必有主使或同谋。

如果一味用刑逼供,陈德真的像疯狗一样随便说出几个人的名字,到底要不要追查下去呢?嘉庆说,真是这样的话,恐怕追究也不是,不追究也不是。

赶紧结束陈德案,让官员们尤其是此前被网开一面、不予追究的和珅余党们放心,才是最明智的做法。

实际上,在嘉庆颁发这道谕旨之前,他已经接到密报,有人投了匿名信,举报笔帖式兴德保父子曾与陈德有密切往来,现在尚有陈德的同党在外勾结行事。

嘉庆密令帝国官员两头追查,一边查兴德保父子是否与陈德案有牵连,另一边查匿名信是谁写的。

追查结果是,一个叫兆昌的人,因为与兴德保父子有私怨,挟仇诬陷。

阴险的兆昌未能得逞,自己反被处死。但人性的险恶,由此可见一斑。

而嘉庆最纠结的,其实还是紫禁城的护卫松懈问题。

陈德案发生时,在场100多名侍卫人员,竟然只有绵恩等六人奋力救驾,其余人员呆若木鸡,就像看戏的。

疲惫松懈,无责任心,无警戒意识,宫禁之内,皇帝身边的人,竟然顽劣至此!嘉庆感到十分后怕。

事发当天,他颁发谕旨,对绵恩等护驾有功的六人分别进行了奖赏。同时,以门禁废弛为由,对护军统领副都统、护军章京等一批人进行了降罚。

随后,他多次提及禁卫问题,并指出那些无动于衷的侍卫,实际上是没心没肺。

他在谕旨中说得很尖刻:“绵恩、拉旺多尔济等六人受恩固厚,然百余袖手旁观之人,竟无一受恩厚者乎?绵恩系朕之侄,拉旺多尔济系朕之额驸,固应休戚相关,朕怀深慰;然百余袖手旁观者,岂无朕之至亲,岂非世受国恩之臣仆乎?见此等事,尚如此漠不关心,安望其平日尽心国事耶?”

他最后说:“朕之所深惧者,在此而不在彼。”

意思是,让他最感害怕的,根本不是陈德案背后有无主使或同谋,而是松懈的禁卫、漠不关心皇帝安危的侍卫。这些才是陈德真正的“同谋”。

依照法律,陈德最后被凌迟处死。他的两个儿子一并绞决。其岳母年已八十,免议。

陈德案,从事发到终结,不过五六天时间。

嘉庆本想以快刀斩乱麻,消弭这一恶性个案的影响,但各种传言以及后续事件,让他的这一意愿屡屡落空。

传统中国,一直就有阴谋论生长的肥沃土壤。陈德案,恰好提供了一颗种子。

人们始终不相信一个寻死的人会想到去行刺皇帝,也不相信一个社会底层人这么容易就持刀站到了皇帝面前,更不相信一个打杂的厨子以一敌六竟然还没让大内侍卫占到太多的便宜。

于是,陈德在民间传说里,变成了武艺高强的刺客,勇猛逾常,能够横扫地上短柱,一脚扫去,十二根柱子都拔起。他的口气也变得更大,面对王公大臣的审讯,他曾说,我的事如果成功了,你们现在坐的地方,就是我坐的。

嘉庆真是倒了血霉。陈德案发十年后,嘉庆十八年(1813年),林清领导的天理教教徒竟然攻入了紫禁城。

这些松散的天理教徒虽然最终落败,但紫禁城的神话再次被打破。

于是,人们又想起了陈德,附会说他是天理教徒,编排他当年的行刺,正是天理教的谋划。

总之,陈德成为了民间反抗皇权的一个象征性人物,一个不怕死的英雄。

反倒是嘉庆最在意的那些东西,无论怎么申饬,怎么三令五申都管不好。

紫禁城的门禁松懈问题,看来也是帝国走向没落的一个表征。

陈德案发生四十多年后,咸丰年间,京城里一个卖馒头的小贩,偶然在路上捡到一块出入紫禁城用的腰牌。凭着这块腰牌,小贩把馒头卖到皇宫里。两年多后,才被发现。

那时,大清帝国已经日薄西山。

(来源:咸阳市乾县人民政府)

按照2019年度“最美乾县人”、“文明家庭”评选表彰活动的有关安排,全县各级扎实开展了评选活动。经过基层推荐,主管部门初审,牵头单位初评,公安、纪委、税务等相关部门征询意见等程序后,9个牵头单位共初评出各类候选人63名,先进集体1个,文明家庭16户,已经县评选领导小组联评通过。

为了充分体现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现将候选人名单及简要事迹予以公示,呈请社会各界进行监督,如有异议,请与县文明办联系。

2019年度“最美乾县人”及“文明家庭”候选人公示名单

一、孝老爱亲类(20人)

任慧琴石雪梅聂素珍冉苏会 乔物物周秀娥

张革命周新虎樊建红张增国

云 艳任彦平屈菊娃南改会卢晓宁

夏艳玲南亚红刘鲜利聂亚绒

二、敬业奉献类(27人)

1.最美环卫工人(3人)

郭朝林 张玉晓 宋立会

2.最美乡村教师(3人)

何 兰 夏 燕 夏宝侠

3.最美乡村医生(3人)

张瑜红 李小兵 李少艳

4.最美平安卫士(4人)

罗稷烨 景行刚 李 星 席波涛

5.最美基层工作者(14人

张军锋白 雪 苏 敏 李兴科 刘东柱

吴晓政 周 辉 马耀辉 张立勋尹争利 王春生

三、诚实守信类(5人)

徐文浚 陈伟峰 何改侠 王剑 张先锋

四、见义勇为类(1个)

五、助人为乐类(3人)

高晶晶 南振华 谈治国

六、自强励志类(7人)

丁 超 李海涛 吴小龙 张亚娟 郑 刚

七、助人为乐集体(1个)

梁山者助人为乐集体(段仓太、杜新虎、宋巩固、王鹏、杨永利、尹春利、习存安、尹锋利、秋春太、秋国庆)

八、文明家庭(16户)

郭俊西家庭 黄卫兵家庭 范卫军家庭 马晓燕家庭

卫 萍家庭 董昌社家庭 李延河家庭 王 力家庭

上志强家庭 王志文家庭 康靖谦家庭 董増革家庭

王 伟家庭 白文阁家庭 张瑞国家庭 金向阳家庭

2019年最美乾县人事迹简介

一、孝老爱亲类事迹简介

(一)“最美公婆”候选人事迹简介

任慧琴,王村镇大王村人。她是一名普通的家庭妇女,通情达理,持家有方,爱护晚辈,团结邻里。她每天起早贪黑一刻也不闲着,做饭、洗衣服、照看生意,不遗余力。她经常教育子女“人要向善,好人才有好报”。谁家有了难事她总是帮忙出谋划策,主动热情帮助他人。每次儿子儿媳有矛盾,她总是批评自己的儿子,还常说“媳妇迈进咱家的门就是咱家的人,一定要包容爱护才好”。

石雪梅,乾县大杨镇大纪村人。小时候由于家庭条件,她没有上过几天学,但是她有着中国女性的传统美德,她通情达理,团结邻里,全心全意对待每一个人,她用自己全身心的爱为家庭为相邻竖起了最平凡的榜样。媳妇刨腹产生下孙女,因娘家离的远,产后,她一直陪同儿媳在医院,儿子忙于工作,她把照顾儿媳、孙女的重任一肩扛起,毫无怨言每天擦洗身子,扶着躺下坐起,还要端饭、倒尿。她总是说人心都是肉长的,只要以心换心,就没有什么不好相处的。她用家庭妇女特有的勤劳、善良一直默默付出,不求回报,她就是石雪梅。

聂素珍,周城镇上曲村姚王组人。她是一位勤劳、善良的农村妇女,有着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她数十年如一日的操持着家务,家庭和睦,婆媳关系非常和谐融洽,婆媳关系亲如母女关系。 在村子里谁家遇到难处她都会热心帮助别人。村里有什么活动她也是积极参加。大家都说她是一个乐善好施、扶贫济困的热心人。多年来,她通情达理、持家有方、爱护晚辈、团结邻里、家庭和睦的事迹广为邻里所传。她用她全身心地爱让她的家庭始终保持着最美祥和气氛。

冉苏会,姜村镇田双村。冉苏会是左邻右舍出了名的好婆婆,问起她如何做个好婆的窍门时,她常说:“人和人之间哪会有啥矛盾?更何况老年人和年青人,虽然在思想上有较大差异,对事物认识和判断上有所不同,但追根溯源,没有根本的矛盾和看法”,她认为主要是靠彼此理解包容,和睦相处最为关键,平时自己也尽量不刻意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她们年青人。她勤俭持家,育子有方,对爱人相敬如宾,与邻里和睦相处,把人生最好的时光都留给了儿女。她虽然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却有着中国妇女传统的良好美德,她与儿子儿媳生活的这几年,操持家务、任劳任怨,用心温暖着这个家,更用爱把儿子儿媳紧紧的呵护在一起。

乔物物,薛录镇东兴村邓家二组人。她上有公婆公公,下有两个儿子,两个儿媳、两个孙子一个孙女。是东兴村邓家唯一一个四代同堂之家。自她结婚后,当时还有年事已高的奶奶健在人世,上还有公公婆婆,她作为家庭唯一的媳妇能操持家务、任劳任怨。用自己纯朴而阳光的心态细心照料奶奶和公公婆婆。此后,婆婆对她疼爱有佳,把她当成自己的女儿一样照顾,家庭关系因此和睦相处。如今她已是两个儿媳的婆婆了,她用当年公婆对她的疼爱来爱护自己的两个儿媳,家庭四代同堂,家庭11口人的健康成长都离不开她任劳任怨、细心照料。家和万事兴,她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诠释了如何做一个好婆婆,赢得了家人的一致称道,和村民的广泛赞誉。

她是一位勤劳、善良的农村妇女,她虽没有文化,但识大体、顾大局,有着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她几十年如一日地操持家务,任劳任怨。在她的带动下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媳妇进门后就安享晚年,而是全力帮助她,做好她的坚强后盾,帮助出谋划策,照顾孩子,一刻也不得闲。她在照顾孙子孙女过程中的付出更令人佩服。从大孙子出生到小孙子上学,前后二十多年她不分昼夜,事无巨细的承担起照顾晚辈的责任。她不光持家有方、教子有术,而且和邻里的关系处理得也很融洽。在儿媳的嘴里是:没有婆婆的带头示范和对我们的影响,就没有我们这么和睦可亲的一大家子。

(二)“最美媳妇”候选人事迹简介

云艳,乾县大杨镇杨善村人。她与公公、婆婆分家生活,公婆两人和另外一个儿子生活着,但这个儿子长年不在家里,老两口长年无人照顾。公公早在六年前因脑梗,坐上了轮椅,吃喝拉撒都需人照顾,年迈的婆婆又力不从心,云艳把这一切看到眼里,和丈夫商量,由丈夫外出务工,自己留在家中照顾公公和孩子。云艳六年如一日,除了干农活和家务外,还要给公公洗脸,穿衣,喂饭、倒便盆、推着晒太阳等。老人的房间总被她收拾的干干净净,老人身上的衣服她给穿戴的整整齐齐。一年四季,不管春夏秋冬,她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着两位老人,从不抱怨,从不放弃。

任彦平,阳峪镇田家坳村人。连续三年获得阳峪镇“好媳妇”称号,她既是一个孝顺的媳妇,又是一个贤惠的妻子,还是一个善良的母亲,更是一个邻居交口称赞的好女人,她的行为举止被村干部和左邻右舍看在眼里。2014年公公被查出患有骨结核,从此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从医院回家后,连吃饭都要人喂,更别说大小便,她不嫌脏,不嫌苦,洗洗涮涮,翻身擦背,对公公无微不至的照顾。面对尚未结婚的小叔子和离婚带有两个儿子的大姑子,还有正在上高中的女儿,年幼的儿子,为了能让丈夫安心在外挣钱,维持一大家子的生活来源,她毅然挑起家庭的重担。她不仅把这个家操持的美满温馨,而且也从不让丈夫多操心。

屈菊娃,灵源镇五星村巨西组人。家有7口人,上有八十四岁卧病在床的婆婆,下有幼小的孙子。她二十多年如一日操持家务照顾婆婆,无怨无悔,受到邻里的一致称赞。婆婆八十多岁,3年前婆婆因不慎摔伤,行动不便,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起居、穿衣、摄取食物不能自理,她同老人同吃同住、端水试冰凉、喂饭不冷不热、拆洗被褥、端屎端尿、擦洗身体按摩,购买医药病床。她勤劳朴实,尊老爱幼、团结邻里,和儿媳关系就像亲女儿一样和谐。帮助丈夫料理商店,同时她从来不因为丈夫工作繁忙,照顾不了家而拖丈夫的后腿,影响丈夫的工作。

南改会,马连镇马连村人 ,2019年度荣获马连村孝老爱亲好媳妇称号。自从她结婚之日起,她就一直跟公公婆婆生活在一起,婆婆因病早年去世,剩下公公一人,公公也体弱多病,多年来她坚持为公公洗脚,洗头,洗衣服。并定期带公公到理发店理发。丈夫儿子在外常年打工,她一人在家既要照顾年迈多病的公公和两个幼小的孙子,还要作务家里的六七亩农田,她从不喊苦叫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卢晓宁,新阳镇凤凰村人。婚后生育一子一女,一直随同公公,婆婆居住。她勤俭持家,为人憨厚,和邻里相处融洽,和丈夫和睦恩爱,对子女教导有方,对待二位老人如同自己亲生父母。结婚多年至今,她和二位老人从未红过脸,吵过嘴。由于老人年迈身体不好,每每谁住院看病,她都留院伺候,陪老人如厕大小便,端水喂饭,令老人的同室病友们羡慕不已!一年四季,再忙,她睁开眼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老人的房子问问:“爸妈早上想吃啥?”我就做啥。有时一顿要做几样饭,她从来没有嫌麻烦!有多少次,吃着老人的剩饭剩菜,她从来没有嫌弃过……!她低调的性格从不张扬,这些,我们是从老人合不拢嘴的笑口中得知的,是邻里们一直的强烈认可中得知的。

夏艳玲,阳洪镇好畤村。其夫王军,在北京某公司打工,其夫王军弟兄三个,老大已亡,老二王彦辉,是残疾人,单身在家,其婆婆长期有病,患老年痴呆症,出门记不得回家,吃饭不会用碗筷,她精心照顾老人,不嫌弃,任劳任怨,帮助婆婆吃饭、洗衣换被褥,打扫卫生,直到老人去世,受到相邻的交口称赞。其兄长王彦辉是聋哑人,单身,在一次铡草时,不慎将一只手臂切掉,她忙前忙后,在医院照顾其兄长吃饭、挂针和取药,直到其出院。平时又一如既往的给其兄长送饭、洗衣,做家庭保洁。在这样一种家庭,对任何人来讲,都是一种考验,正是有这样一位慈爱友善、尊老爱亲、关爱邻里、关爱村类公益事业的伟大女性,是困难如流云,不遗弃,不嫌弃,将人性的伟大和高尚传播于家庭,传播于乡村,是新时代最美的乾县人。

南亚红,梁山镇庄子塬村三合组 她的婆婆在50岁时突患脑梗塞,行动不便,瘫痪在床,全靠南亚红夫妇照顾护理,而且这一病就是卧床十几年。南亚红为了更好的照顾婆婆,就在婆婆的病床前铺设了一张床,帮助婆婆穿衣、洗漱、喂饭、按摩、烫脚、倒大小便。每天都重复着这些繁琐而又必须的护理步骤。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可南亚红却用实际行动改写了这句话。经过十多年的精心护理,婆婆病情有所好转,能与人进行一般的语言交流。十多年如一日,不怕脏、不怕累、不怕苦,任劳任怨的照顾婆婆的感人事迹在梁山镇广为传颂,受到了全镇父老乡亲的一致赞誉,在梁山镇树起了孝老爱亲的榜样。

家有70多岁的老婆婆,身患白血病和脑血管病多年,生活不能自理,在患病期间,她端屎、端尿,不怕苦不怕累,按时给老人洗衣做饭,在她的精心服侍下,老人一天天病情好转。家里还有患有小儿麻痹的哥哥,单身一人,她常年照顾哥哥,把他当作自己的亲哥哥一样照顾从不嫌弃。丈夫常年在外打工,家务活全由他一个人干,一旦有闲时间就打点零工贴补家用,她品行端正,为人善良,这种优良的思想作风受到了乡亲们的一致好评。

聂亚绒,城关街办宝丰村。二十多年的媳妇生活,使聂亚绒更加深深的理解了“孝顺”的含义。今年三月公公突发脑出血,半身不遂,住院长达三个月,在公公住院期间打破世俗观念,把公公当成自己的亲生父亲,端屎端尿,时不时还给老人擦洗身体,老人手不灵活,她就给公公一口一口喂;婆婆年轻时过度的体力劳动,让她落下了不少的病根,为了让婆婆身体健康,聂亚绒带她四处求医,在饮食上,也是尽量调剂着吃。老人年龄大了,求医问药效果虽然不太明显,但婆婆对媳妇是打心眼里喜欢。现在公公出院回家,家务活更多了,老人的腿脚还不灵活,晚上她就给老人按摩腿脚,用药水泡脚,陪老人走路锻炼,还鼓励老人要坚定信心,通过锻炼一定会康复的。

(三)“最美儿女”候选人事迹简介

张革命,乾县大杨镇王居村北倪人。2015年纳入贫困户。张革命独自一人拉扯三个孩子,又当爹又当妈。家中二老年事已高,不能劳作,母亲双目失明,由张革命赡养。至此一家六口人生活重担在肩,一切大事小情全由一人承担。2016年母亲瘫痪不起,从此张革命全心全意在家照料母亲。为了防止久卧引发褥疮,每天定时给母亲翻身清洗,背部胯部重点按摩活血。对母亲的被褥及时更换清洗,按照医生嘱咐定时给房间通风换气,老人虽然卧床两年多,但是体表完好,房间无异味。2018年10月老母亲去世,丧母之痛犹在,老父亲瘫痪,本来身患多种疾病,卧床后病情加剧,严重排尿困难,为此他学习注射,以及各种护理知识,每天劳作之间奔走求医。在他的精心护理下,老人病情逐渐好转。

。因为家庭贫穷,小小年纪就出门打工,2012年因母亲身体不好,一年时间从上海多次回家带母亲看病,一年的奔波,换来母亲心里的慰藉,病情却没有多大的改变,于是,他决定结束打工生涯,回家专心照顾父母。为了生计,他决定在街上开一家摄影店,一边照顾父母,一边挣点生活费。尽管艰辛,他依然陪母亲的病四处求医,大小医院,江湖医生,听谁说哪里能看就往哪里去,母亲的病也是时好时坏,药一年到头没断过。母亲常年生病,父亲也因年纪大了患有脑梗和心脏病。他毫无怨言的照顾病中的父母,平时对父母的照顾也是无微不至。稍微有空,她就带着妻女去陪父母,让父母享受天伦之乐。每逢节假日,他都会放下手头的活,陪老人外出散心。

周新虎,注泔镇周张村人。上有 80多岁的父母,下有两个儿女,全家总共有6口人。多年以来,他在孝敬父母,邻里团结,遵纪守法等方面,受到了人们的一致好评,被评为村上五好家庭。 他的母亲从年青时身体就不好,有冠心病、胃下垂等疾病,父亲常年架着双拐,行动不便,每年都要住几次院,每当这个时候,都是他第一个带父亲去医院就诊,尽管农活很忙,但每次都是坚持到父亲病情稳定、痊愈后才离开病房。常言道:顺者为孝,老人上了岁数,话多唠叨是经常的,每当这个时候,他都和妻子、儿子说,不要和老人计较小节,尊敬老人是我们的传统美德。

樊建红,梁山镇关头村柿园组 樊建红家有老母亲,八十四岁,常年瘫痪在床,哥哥得精神病,啥也不干。他为了照顾老人和傻哥哥,在家做饭、洗衣服、干农活,为了照顾两位亲人,他放弃了婚姻,如今已四十三岁仍单身,但是他不后悔。他心里觉得和自己的母亲哥哥相依为命才是最幸福,也是最充实。生活磨砺了一条汉子,生活也赋予了他的责任,正如他所说:“乌鸦反哺,羊羔跪乳”都知道报恩,作为儿子,他绝不弃舍母亲哥哥,继续为他们做饭洗衣。

张增国,城关街道北仁村 他父母年愈80岁了,父亲40岁时,身患疾病,倒卧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好在还有母亲照料。2011年底,年尽七旬的母亲突发高血压、心脏病,现已瘫痪在床10余年,这对张增国来说,更是雪上加霜。他为了二位老人居住有个好的环境,拆了老土房,从亲戚朋友处借来资金,为父母亲盖了砖木结构的新房,冬季天冷,给二老安装了火炉子,夏季天热了安装了风扇,一日三餐,更是体贴入微,早上他起得早,上班前就熬好稀饭,等二老吃完饭再上班,晚上回来,除为二老做饭外,加班加点打扫卫生,为二老洗尿布、洗屎裤。自老母亲瘫痪后十余年,伺候二老这样的活,主要由张增国承担。

二、“敬业奉献”类事迹简介

郭朝林,男,1953年10月生,乾县王村镇人,一线环卫工人。郭朝林同志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专一行。为了县城的干净、亮丽,他肯吃苦,几乎拼命去干。18年元月,暴雪使整个县城一时交通中断,郭朝林同志得知此情后,立即带领清运队的同志奔赴现场,在刺骨的寒风中清雪、拉运,他始终冲在清雪拉运队伍的最前面,拼命的干,直到手磨出了血泡,他依然没有退缩,继续干。在他的感召下,大家干劲十足,花了三天两夜的时间,才使得路面畅通了、干净了,感动得来往行人啧啧称赞,并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更令人难忘的是:郭朝林给儿子结婚时的情景。当时,客人们都已经到齐了,可是,还不见他的影子,急得儿子、儿媳团团转。婚礼马上就要开始时,郭朝林才气喘吁吁地赶到,气得老伴不住地埋怨:“娃结婚这么大的事,你都不按时回来!”郭朝林赔着笑脸说:“我要把垃圾清运完了,才能放心地走,要不然,我吃饭都不香。”

郭朝林同志就是这样,在环卫事业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的工作、无私的奉献着。

宋立会男,1955年12月生,乾县城关镇人,一线环卫工人。宋立会在大家眼中是一个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傻子”。他不分白天黑夜、风雨阴晴、酷暑严寒、节假休息、班内班外,始终奋战在环卫工作第一线,每天凌晨4点多钟来到工作岗位上,进行清扫、保洁,中途不回家吃饭,自带干粮,饿了啃几口馒头,渴了就在附近的水龙头上,喝几口水。一天下来,经常累得满头大汗、腰酸腿痛;可是,为了环卫工作,他无怨无悔。

张玉晓女,1955年7月生,乾县梁山镇梁兴村人,一线环卫工人。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骄阳寒雪,她总是准时出现在宽阔的马路上。她拖走了城市垃圾和污垢,留下的是一条条干净明亮的街道。她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即使身体生病,也要坚持在岗位上,丈夫因此气愤地说:“你把家不当家,不替我和娃着想,也要顾自己的身体呀!”张玉晓望着眼前的丈夫,愧疚地说:“谁让我是环卫人啊!”

2018年1月4日,一场罕见的暴风雪突袭了乾县,为了保证路面不留积雪,及早消除冰冻,张玉晓常常加班到第二天凌晨4点多。连冻带累,好几次都病倒在岗位上,但她紧紧咬住一个字:挺。不叫苦,不言累,冰不除,人不歇。

夏宝侠,女,1982年生,注泔南羊牧小学教师。她扎根注泔教育18年,担任班主任18载,为人师表,“爱”字当头,“责”字为重,是学生的良师益友。

去年,得知本班学生贺文奔患有自闭症后。她常常劝慰孩子,找他谈心、给他赠送学习用品、辅导作业,并时常表扬他的进步。经过一段时间的不懈努力,孩子慢慢放下了思想包袱,学习渐渐投入起来。课堂上也能主动发言,课后和同学们一起做游戏、一起做作业。

学生郑思敏,父母离婚,母亲改嫁,父亲受不了离婚的打击,精神一度崩溃,整天疯疯癫癫,姐弟两人由七十多岁的爷爷照顾。孩子学习成绩一直跟不上,头发衣服显得脏兮兮的。为了让孩子能安心的在学校上课,夏老师煞费苦心,课后为她辅导,放学后去家里帮她怎样收拾房间、打扫卫生,同时积极联系有关成功人士的捐赠,为他们争取资金或者衣物,向学校领导提出给他们减免书费,自己还购置学习用品赠送,郑思敏的爷爷感激涕零,学校领导、老师也都很感动,年终被评为“优秀教师”。

她就是这样用一颗爱心去爱护关心班级中的每一个孩子,使他们健康成长。

夏燕,女,1984年生,周城镇新庄小学教师,她热爱

教育、关爱学生,受到校领导和家长的一致好评。学生甘宇辰上课纪律松懈,下课性格孤僻,作业经常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得知甘宇辰父母离异,父亲爱打麻将对他不管不顾,他与85岁的爷爷相依为命后,为了帮助甘宇辰,他把甘宇辰列为重点帮扶对象,课堂上鼓励他回答问题,课后对其功课进行单独辅导,直到他听懂为止,下班后抽时间去甘宇辰家,帮他打扫屋子,整理书包,还经常送他一些合适的旧衣服。经过她的不断努力,孩子的性格、学习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双高双普”期间,为出色完成分配任务,她因加班熬夜,身体透支而晕倒。

何兰,女,1981年生,峰阳镇薛家培才小学教师,18年来,她扎根农村教育战线以校为家、无私奉献,是位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

她把学生视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教以来,她没有耽误过学生的一节课,尤其是2006年母亲病倒在床,生活不能自理,作为独生女的她,只能白天上课,晚上回家照顾母亲,没有耽误学生的一节课,教学成绩一直保持在全镇的前列。

在教学中,她因材施教,让阳光和关爱洒遍班级每个角落,班里胆子最小的李艺乐在她的关爱鼓励下,参加了“扫黑除恶”演讲,竟然还获得一等奖。学生刘晨,父母离异后,父亲对他照顾不周,他经常逃学,同学们也嫌弃他,他渐渐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在何老师的帮助下,孩子学习直线上升,在全年级里也名列前茅。

她用自己的勤劳、朴实、智慧、爱心,把乡村女教师这一普通的职业书写的绚丽多彩。

张瑜红,女,32岁,2011年毕业于西安医学院药学专业,本科学历。她工作态度和蔼、尽职尽责。

2015年夏季,一名老者在药房外逗留许久,她发现异样后,便出去询问,原来这位病人由于腹泻就诊,但无医药费。得知情况后,她拿着病人的处方去收费室自己交了医药费,然后在药房为其取药,嘱咐老人用法用量后,为老人倒了一杯热水,老人感动地连声说谢。2017年春季全县组织为辖区内近四百户健康扶贫户发放小药箱,为做到经济实用,她利用下班时间权衡医用材料的品种和数量,并一一装箱。

基层医院由于人员短缺,常常存在一人多岗的情况,张瑜红同志不仅把药房管理的井井有条,还参与本院的健康扶贫及扫黑除恶工作,她任劳任怨,只要接受任务,绝不半途而废,并尽可能做到最好。 

李小兵,男,1970年生,漠西卫生院副院长,他身残志坚,自强不息,99年参加工作来到了基层卫生院,解除病患病痛。

刚参加工作,他就下定决心改变乡村缺医少药的局面,用自己所学知识回报社会。他以常怀感恩之心,常思患者之痛,常恤病者所难,常惜为患者服务的“四常”精神严格要求自己。来医院后建立了中医科,工作以来,从未请假,他竭尽全力为乡亲们服务,遇到危重疾病总是坚持就地治疗,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他从不推诿病人,他急患者之所急,痛患者之所痛,用自己的热情温暖每一位病患的心,获得了群众的认可和赞誉。从“千帮千”到“健康扶贫”,他都积极参加,而且都是偏远乡村。

李少艳,女,1973年生,阳洪镇上旦村卫生室乡医。20几年来,她的足迹遍地上旦村的每一个角落。村民李某,60岁,因患有心脏病多年,每次病情发作,都请李少艳出诊,即使遇上逢年过节,半夜三更,她每次都及时赶到,用心治疗,直到病人病情稳定后,他才放心离开。除了诊治农村的常见病,她还用心配合卫生院,做好预防保健工作,应对各类突发事件。90年代,由于农村居民的文化水平相对落后,对儿童预防接种意识淡薄,导致接种工作在农村开展难度较大,但她知难而进,逐户核实做好登记和宣传教育,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该村计划免疫工作有了明显的提高。

罗稷烨,男,1986年生,乾县人,一级警司警衔,现任乾县公安局扫黑大队三中队中队长。2015年至今先后被市局评为治安管理工作先进个人、“一村一警”工作先进个人、授予个人三等功一次;被县委评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个人”。参加工作以来,该同志先后破获各类刑事案件20余起,逮捕25人,办理各类行政案件50余起,行政拘留30余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景行刚,男,1972生,乾县人,现任乾县人民检察院副科级检察员,检察委员会委员,检察官(一级),公诉部副部长。

多次被县委县政府评为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公诉部多次被评为人民满意单位。2018年被评为扫黑除恶先进个人、优秀党员,公诉部荣立集体三等功。

2018年办理了在全市有较大影响的网络销售假烟非法经营案,经县法院开庭审理,对6名被告人以犯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11年至2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景行刚同志提起公诉的周广辉、魏志平、董苗苗贩卖毒品案,魏志平被县法院以贩卖毒品罪判处有期徒刑八年,并处罚金,维护了法律尊严,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该同志还办理了全省有重大影响的黎新社、席博等41人多次盗掘古墓案。

2018年以来,该同志在咸阳检察、咸阳日报、陕西检察网、乾县检察在线等处发表各类检察信息18篇。

景行刚同志2018年以来,以“适用法律不当,量刑畸轻,确有错误”对李湘会等5人盗掘古墓案提出抗诉;又以“判决认定事实确有错误,采信证据不当,重要犯罪事实未予以认定,违背法律精神和原则,罚金刑量刑畸轻”对张建勇等3人非法经营原油案提出抗诉。2案8人已被市支持,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依法追诉漏罪7件、漏犯6人。

李星,男,生于1969年10月,陕西乾县人,本科文化程度。现任乾县法院执行局长。

该同志先后被县人大命名为“人民满意的好法官”,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文明法官、“五五”普法先进个人和“十佳政法卫士,被市中院记个人三等功两次,被市委政法委授予“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称号,被省高院评为全省调解工作优秀法官、全省民商事审判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执行局在2017年8月被省高院记集体二等功。

成功处置了飞宏制线公司债务问题,化解了一场重大纠纷。案件结案后,57名申请人还特意制作了2×1.5米的木质牌匾,上书“正法卫民”四个大字,表示了大家对执行干警的感激之情和对法律的敬畏之心。

成功处置了杨万斌等5人申请执行郭锐故意伤害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纠纷一案,请求上级法院司法救助12万元结案。

还有张彪交通事故一案。2018年7月终于成功申请省市两级法院司法救助金30万元,解决了张彪一家的困境。

乾县法院在2014年前有陈旧执行积案900多件,他负责执行局工作后每年执行过去的积案100件左右,目前已执行完毕积案400多件。

席波涛,男,29岁,法学本科学历,2011年至2013年任法律援助中心科员,2014年至今年任司法局办公室主任。该同志先后被县司法局评为司法行政先进个人;连续两年被中共乾县县委、乾县人民政府评为“全县人民群众满意的平安卫士;被咸阳市司法局评为信息调研先进个人。最大特点是工作负责、细心、认真,始终无怨无悔,任劳任怨,尽职尽责,积极进取,努力使各项工作争先创优。

张军锋,男,1980年生,共产党员,2013年转业分配到新阳镇政府工作,现任党政办主任兼机关报账员。

从参加工作至今,张军锋同志始终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从无怨言。各站所工作紧张时,他既是合疗干事,又是农业普查员,既是包村同志,又是凤凰村第一书记,由于工作任务繁重,加班成了家常便饭,四年来没休过一次年假。

在凤凰村任第一书记期间,针对贫困户多、村集体经济薄弱这一现状,他走访每户贫困户,了解致贫原因,因户制策;他积极联系县级部门,为凤凰村修路打井,解决村民实际困难,通过近一年多时间努力,全村通上了水泥路,群众吃上了自来水,新建村委会阵地也落成了。村民们都说“小张书记真是干事创业的好干部”。

白雪,女,1977年生,2007年任花口社区党支部书记至今。自社区工作以来,她锐意进取,用于创新,在社区党建创新,倡导公益事业以及提高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做出了突出成效。

2015年在“两委”班子成员中首次推行了“七不让”承

诺制度,并在全县8个社区得以推广2017年3月在辖区内开展了“治庸治懒治散”专项整治和“百姓”系列活动,通过教育引导,辖区内38名常年无业懒散人员已从业服务社会,实现了脱贫。2018年提出了“五提升促发展”党建思路,完成了阵地搬迁建设任务,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2019年提出了“五在社区”党建新模式,在市考核中,得到检查组的肯定,组织部要求在全县8个社区进行推广学习。

王芳,女,1973生,中共党员,高级农艺师,陕西省政府采购专家,1993年分配乾县植保站工作,从事基层农技推广工作27年,现任乾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站长。曾获农业科技推广成果奖3项,出版著作1部,主编科普培训教材4部,发表论文15,曾获咸阳市扶贫先进个人、食品安全先进个人、县管拔尖人才等。

工作期间,为全县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24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19个,有机产品1个,地理标志登记产品2个,面积2866公顷;2016年“漠西大葱”被农业部批准第一批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2018年“乾县泔河酥梨”顺利通过农业部第五批地理标志登记评审;在注泔镇南注泔村扶贫期间,举办农业科技培训班83期,培训职业农民960人次,农资经营户340人次,培训农民和贫困户6000人次。

苏敏,女,1989年生,马连镇副镇长。2011年大学毕业后,她毅然决然成为一名基层工作者,在任新阳镇善化寺村大学生村官的五年里,她用自己在学校学到的专业知识帮助村上建立合作社,为村委会阵地建设跟着村干部跑资金、拜访成功人士,2015年村委会阵地及村民健身广场竣工。

2016年6月担任马连镇副镇长职务以来,她克服重重困难,更是拖着已经怀孕五个月的身体坚持工作,遍访自己所包村的45户贫困户,为贫困户排忧解难,化解矛盾,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李兴科,男,1974年生,长安银行副行长,2017年担任乾县注泔镇健全村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先后获市、县优秀驻村“第一书记”,优秀驻村工作队长等称号

驻村以来,他强化技能培训,协调县级多个部门开展各类培训15次;他联系上级部门,争取资金180余万元,用于硬化广场、建公厕、修断头路、新建村委会等;他争取新建村级抽水站项目118万元已经建成,解决全村灌溉难问题;他和工作队动员群众成立了乾县速达养殖专业合作社和乾县盛强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86户群众,实现酥梨提质增效500余亩2018年为有劳动能力的72户,种、养殖贫困户落实自主产业补助资金131740元;为加入合作社73户贫困户落实配资入股资金219000元,年底实现分红21900元;2019年为有劳动能力的71户种、养殖贫困户落实自主产业补助资金196000元。他携手公益,助力教育扶贫,他对接分行先后为健全学校捐赠电脑20台、桌椅120套,驻村工作队为健全学校捐赠价值7500元的学习用品75套;为学校捐赠价值25000元的学生营养餐设施及设备一套。

刘东柱,男,1962年生,1997年任临平镇武兴村党支部书记至今20多年来,他一手抓党建,一手抓产业结构调整,带领群众增收致富。

他针对本村特点,确定了发展种养殖业、打造铁制品的产业发展思路,利用自己任职前生意上路熟门广的优势,为群众提供技术和市场营销指导,村支部创办养殖种植一体化场所两个,占地50亩,养殖200余只羊;他还带头出资3000元,群众投工投劳,修通了该村生产路,他争取上级资金,完成了四个自然村的道路硬化5000米;为抓好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他和村两委完成了村两委活动室的建设,增设了科普图书室,现有科普图书1000余册,同时,他建立健全治保会、红白理事会、治安巡逻队,设立村组卫生保洁员。他还经常看望老、病、残党员,独生子女户、计生困难户,凡有病故的党员,他都组织村支部前往悼念

吴晓政,男,1973年生,中共党员,果树技术服务站站长。曾获咸阳市农村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出版著作2部,发表学术论文26篇。先后被评为陕西省农业科技965110科技咨询专家、陕西省“十佳农科服务专家”、咸阳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等。

吴晓政25年来扎根基层,尽职尽责做好果业技术推广工作。2005~2013年,他在梁山镇东岭村,经过8年的试验研究、技术攻关和大面积示范,总结形成“渭北旱塬红富士苹果双矮高细长纺锤形早丰产栽培技术研究及示范”技术成果,2014年、2015年分别获咸阳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目前,全县已建成千亩双矮苹果示范基地12个,百亩示范园30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2个,打造了北部旱腰带十万亩双矮苹果产业基地。在此基础上,他还编著出版了《双矮苹果栽培技术》一书。他坚持每年开展技术培训40余场次,受训人数多达3000人以上,特别是近年培训果树专业的职业农民,为乾县现代化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周辉,1981年生,卫健局党委办公室主任。他积极协助支部书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任劳任怨、从无怨言。连续三年被评为卫健系统先进个人。卫健局党委负责下设24个基层党组织和近400名党员的考核、教育、培养及管理工作,因人员缺少,原来多人承担的党建管理工作全部落在的头上去年暑期卫健局按照县委组织部要求对党组织设置进行规范梳理,为确保工作顺利开展积极对接系统34个单位认真填写基本情况表又一人完成全系统党员管理信息的系统输入。几年来,在吸纳党员方面,他恪守原则,不怕得罪人,为了掌握和了解到发展对象的真实情况,他侧面调查,谈话了解,走遍整个卫健系统。

马耀辉,男,1960年生,中共党员,王村镇北昌村党支部书记。担任村支书30年来,他一心为民,使北昌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抢抓机遇,改变交通面貌,为5个自然村硬化通村道路和村内街道8.5千米;他跑省、市,去县上,申请上级水利投资200多万元,衬砌灌溉渠道30多公里,新修抽水站2座,受益面积4000多亩;他通过私人关系,建立劳务输出联系点,每年向外地输出劳动力200多人,增加收入300多万元;在马家、西畅家、老堡村发展苹果500多亩,年收入达400多万元。成立花椒示范园,种植“狮子头”花椒1000亩,辐射带动周边群众种植花椒;他用心发展优秀的年轻人入党,累计发展农村党员20人,并将北昌村打造为县级党建阵地;他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同村上其它工作同部署,成立了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道德评议会。坚持每年一次文明户用评选活动,现发展村级文明户300多户,每年评选好媳妇、好公婆、科技示范户20户,并在村春会上予以表彰。

张立勋,男,1969年生,薛录镇城建干事,2018年基层扶贫先进工作者。作为城建干事,他心系薛录镇的每个危房改造户,除了按规定建立全镇危房户台账外,还要经常下村入户,与村干部、改造户协商改造计划,帮助分析改造中遇到的困难。为确保每户都能拿到危房补助。在每家建房时,他一一根据补助标准,查看规划设计,建成后又查看质量标准,确保既能得到补助,又能安全入住。张立勋的帮扶户大小马村李伟民为今年危房改造户,家中四口人,没有能出钱操心的,于是,张立勋挺身而出,从联系建筑工队,买沙子、水泥,钱不够了自己先垫付上,他甚至把自己家的门窗亲自拉去给李伟民家盖房用。

尹争利,男,1970年生,乾陵管理处职工,梁山镇坊里村工作队队长。

2018年4月,担任梁山镇坊里村工作队队长后,他一直奔波坊里村与贫困户之间。坊里村2016年开始修建西银高铁,道路被重型车压的崎岖不平,无法驱车,他每天早晨七点钟徒步7.5公里路程,八点半准时到达村委会。由于坊里村地处偏僻,没有食堂,他就从家里带着馒头和自家淹制的咸菜作为午饭。翻开他的背包,不是从家里带的干粮就是吗丁啉、降血灵、创可贴各种日常药品。由于摘帽村工作量繁重,加班到深夜已是他的家常便饭。一次因夜间加班徒步回家,途中被公安巡逻车拦住,他说明情况后,公安干警硬是用警车把他送回家。得知帮扶责任人梁群英同志患脑溢血住院需要做开颅手术,他在全镇范围内为梁群英同志爱心捐款3100元。贫困户刘鹏因车祸导致下肢瘫痪,他组织帮扶责任人现场为该户捐款850元。他和队员联系西安爱心人士为贫困户杨存存捐款并资助其子读完大学。为了更好地实施脱贫攻坚工作,与村民建立友好关系,他自筹资金,凭借自己的人脉关系,为坊里村举办“扶贫路上你我携手同行暨好媳妇好公婆表彰晚会”。

王春生,男,1962年生,退伍军人,2018年白塔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当选为村委会副主任。上任以后,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按照村两委会安排部署,扎实开展白塔新农村发展、脱贫攻坚、白塔集体经济产业发展、整治环境卫生,配合村两委会一起带领村民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增收脱贫致富、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张振锋,男,1960年生,退伍军人,1987年担任城关街办北仁村村党支部书记至今。他先后争取资金 300余万元,硬化道路10000米,使全村公路到户率达到100%;1988年,他和村委会成员多方筹资,使村子200余户村民吃上了自来水;他筹集资金200余万元,修建了6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安装路灯400多盏,路旁栽植绿化苗木5000多棵,新建标准化公厕两座,新修村内排水渠3公里,改厕500多户、改气600户;他建成了占地180平方米的县级留守儿童之家,为在外打工的群众解决了后顾之忧;建成了省级先进农家书屋,藏书3000多册。

2018年,村党委被评为咸阳市先进党支部,2019年村委会被评为省级示范村。

杜勇,男,1986年生,县委宣传部派驻梁村镇令胡村扶贫干部,扶贫工作中,他任劳任怨、勤恳扎实。两年来他对全村31户贫困户,谁家几口人,帮扶措施是啥,家里有几个劳动力,具体在哪打工,种养殖都有啥,他都一一倒背如流。为了扶贫工作,不知多少次他一个人挑灯夜战,保质保量完成相关任务,在全镇13个自然村工作队的信息报送及工作完成方面,他们屡次名列前茅,脱贫工作更是经受起了几次大考。功夫不负有心人,2018年他所在的精准扶贫工作队获得全县“优秀工作队”称号,他个人获得全县“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

三、诚实守信类事迹简介

徐文浚,男,1970年生,1992年参加工作。他从普通的职员做起,凭着勤奋踏实的工作作风,先后胜任集团分公司的部门经理等职务。从2012年开始,开始担任集团分公司总经理,负责公司全面的发展。

2016年,担任乾县天然气公司总经理,为了确保乡镇用户快速的了解并用上天然气,乡镇管道能够尽快通气,他亲力亲为,白天跑现场;晚上投入到管线巡查中,确保能够安全供气;他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全部都用在了工作中,真正做到了以公司为家。

陈伟峰,男,1977年生,陕西省乾县城关镇人,大专文化程度,乾县天裕酒店有限公司总经理。在管理中,他努力培育员工“家”的思维和观念,不管是食材还是菜品都要做到一丝不苟。

他所创建的乾县天裕酒店,已提供固定就业岗位210个,临时就业岗位60个,安置人员210名,特别是在扶贫帮困活动中,安置贫困户8人,发放薪酬22万余元安置聋哑残疾人2名,发放薪酬20余万元安置贫困学生寒暑期短期务工66人次,发放薪酬10万余元,资助教育资金1万元。2019年6月,在县城首推为期一个月的“60岁以上老人免费就餐乾县特色‘羊肉泡馍’活动”免费向老人提供羊肉泡馍1500余份,累计花费3.5万余元。发展苗木产业的同时,吸纳44户贫困户加入园区,向贫困户发放红利4.4万元,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

何改侠,1984年生,陕西医药控股五星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乾县店店长,负责乾县区域门店经营管理何改侠和她的团队始终秉承诚实守信、合法经营的理念,以合理的价格、可靠的质量、优质的服务赢得乾县广大消费者的一致认可。她不仅诚信经营还热心公益,勇担社会责任。2013年开展助力高考、免费诊疗、免费发放药品、为环卫工人提供免费用水、发放劳保手套等一系列活动,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承担与企业能力相对应的社会责任。

王剑,男,1954年生,乾县人,退伍军人,咸阳彩印包装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陕西省第九届人大代表,陕西省包装协会副会长,政协咸阳市第五、六两届委员会委员。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军地两用人才先进个人”“中国优秀包装企业家”、“爱国企业家”等荣誉称号,在部队荣立“三等功”一次,嘉奖三次。

在做企业的过程中,王剑始终不忘初心。上世纪八十年代,他抵住压力,拒绝了高价印制假冒商标的要求。《中国青年报》以《拒印非法印刷品不挣邪道昧心钱》为题,在头版头条对他的事迹进行了报道。

作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从创办企业第一天开始,王剑就没有忘记回馈社会。1987年,姜村镇一户家庭大人外出,两个小孩在厨房玩耍,不小心引燃了堆在灶火旁的柴堆,房子化为灰烬。王剑得知此事后,不顾资金紧张,挤出3万元帮助该户盖起了房子;1995年,他被评为全国劳模,每年享受全国劳模慰问金2000元,至今这笔钱不是缴纳了特殊党费,就是送给了困难群众。 2000年,了解到北部旱腰带地区群众生活困苦,无偿为当地捐赠铁门、工业缝纫机、中型磨面机、小尾寒羊等共计价值22万余元;多年来,累计投入建校、修路等各类捐资600余万元。

2015年,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王剑积极担负起社会企业的责任,他先后结对帮扶资助15名大学生完成学业。同时,联合果业局,设计印刷“乾县女皇果品”快递箱20万件,每件倒贴0.3元,发放给果品流通企业和贫困户,为当地果农解决了卖果难问题。

退伍后,他就这样将部队精神带到了企业,带向了社会。

张先锋,男,1978年生,乾县城关镇北仁村人乾县金鹰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他视诚实守信为企业生命。他在员工中培育“质量就生命,工期就是饭碗”的意识,将守信意识融入每个环节,使“真心诚意,有利有义”成为与客户合作的基础。和客户合作中他不仅守时更要确保质量,和西安一外资企业签订汽车配件生产合同后,他除规定操作人员严格图纸要求外,又向客户安装人员承诺,如发现一件产品有瑕疵或光洁度不达标,每发现一件,给客户安装人员奖励10元钱,合作两年多来产品质量达标率95%以上,深受客户信赖。他做人低调,心系员工,员工家里有困难,他都要过问帮助。

四、见义勇为类事迹简介

白民生,男,1965年11月生,初中文化程度,乾县梁山镇鹞子村群众。现在2018年在中铁七局务工,工程项目部领工员。

2018年9月14号,一老人因神志不清,错乘车次,从韶冶四村走失,9月18日正逢“山竹”台风过境,暴雨倾盆、河水猛涨,老人不慎跌入河中。上班途中的白民生,路过梅花河便桥时,发现湍急的河水中漂浮着的老人,无助的在水中挣扎,略通水性的白民生不顾个人安危,毫不犹像的跳下河奋力施救,在陆续赶来的工友和路人的帮助下,老人被顺利救上岸,后又将老人背到工地磅房,和工友们为老人换上干净的衣服和鞋子,给老人端来热水和煮好的鸭蛋,1个小时后,老人恢复了神智。

第二天早上,老人的老伴、女儿和邻居来到工地感谢。他却婉言谢绝。事后,多家媒体对这一充满正能量的新闻做了报道和宣传。

五、助人为乐类事迹简介

高晶晶,男,1989年生,乾县高老师英语培训中心校长。他热爱教育,情系公益。

2017年9月,他在大杨让村小学义务支教。由于学校路途较远,加之路况不好,他坚持每天5:30起床,6:30到校,不管天气多么恶劣,办学条件多么艰苦,他都默默坚持着。

2018年3月,高晶晶又义务投身于乾县逸夫小学执教,当时校长表示要给予一定的费用作为报酬,他婉拒了校长的心意,他说:趁我年轻,我只想多做点为人民,为教育无私奉献的事情,不求回报。也就是在这一年,他为逸夫小学的双高双普建设捐赠1000元,为全校教职工捐赠800元防暑降温药品。2018年3月初,他又为自己所带的三个班级的孩子全部购买了教辅资料,并且免费发放!

2018年9月份,高庙中心小学,外语系几名老师同时休产假,临近开学,英语组教师严重不足,得知消息后他又辗转来到高庙学校义务支教,学校召开运动会,他无偿捐赠200瓶饮料和500瓶矿泉水给孩子们,表达自己的一份教育情怀。

南振华,男,1942生,乾县马连镇西留村人,中共党员,退休干部。他虽然居住在县城,却心系家乡,情系公益。2004年,他邀请医护人员多次为家乡村民进行免费体检,并请专家给个别慢性病患者开了处方;2013年,他放弃修复老家房屋的计划,带头为铺修街巷路面捐款2000元;在他的倡议和支持下建成了50多人的西留村锣鼓队,丰富了村民的文娱生活;为了解决村内排水不畅的老大难问题,年近八旬的他,托着病体,东奔西走,四处化缘,几次因劳累过度而晕倒,在他的努力下,最终问题得以解决;2012年他迁居乾县唐润花园小区,小区一无负责人,二无物业管理,三无门卫。他便辞去了月薪2500元的第二职业,回小区当了一名老志愿者,无偿为小区居民服务。

谈治国,男,中共党员,乾县姜村镇苏村人,退伍军人,在市场艰苦打拼多年后,发展成立陕西尚食商贸公司,在经营干菜生意中,他几乎跑遍全县所有镇村。农村大量的留守儿童和困难儿童成长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让他大吃一惊。2015年成立了关爱少年儿童协会,动员社会力量为留守儿童、贫困儿童全面健康成长努力工作。近年来,乾县关爱协会先后在城乡开展了60多场次活动,帮助关爱少年儿童800人次,关爱资金和物品折合人民币30多万元。先后荣获“陕西省最佳志愿者服务项目”,“先进关爱团队”等荣誉。

六、自强励志类事迹简介

丁超,男,1989年生,早年父母去世,2013年他在西安某工地干活时不幸从十米高的脚手架上摔了下来造成肢体一级残疾,生活不能自理,克服病魔的纠缠,带着残缺的身体,独自抚养正在读高中的妹妹。

2018年的一天,丁超和往常一样骑上自己的三轮车,去邻村卖鸡蛋的途中经过一个坡陡弯急的岔路口时不幸把车翻了,树枝划破了他的脸颊,鸡蛋碰碎了一地,此时的他欲哭无泪,这一车鸡蛋对他而言可是他的命!都是从亲戚们从牙缝里挤出来帮他的救命钱,如果“买卖赔本了,妹妹的五千多元的学费从哪来呢?要不是亲戚们这几年的帮衬,他早就活不下去。”几天之后丁超在为今后的生计发愁时,县财政局下乡入户的吕华在了解到贫困户丁超情况后,第一时间来到了贫困户家中,为他送去了温暖,送去了他做生意的资本2000元,在接过吕华送来的2000元时,丁超的眼睛有些红润,他不好意思地对吕华说:“这两千元算我借你的,有了我一定还上。”他在心里暗下决心,自此以后,他每天早出晚归,经过不懈的努力,生意也越来越好,现在每天已经有了五六十元的收入。

李海涛,今年52岁建档立卡贫困户。

22岁时,在工地打工时,不慎从脚手架上跌落,左腿摔断被,导致终身残疾,干不了重活,累活全家只能靠妻子一人打零工维持生活,原本健康的妻子,去年也被诊断为子宫癌,让原本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

2016年村党支部把李海涛确定为重点帮扶对象,为他争取到危房改造资金,新建了住房,帮助李海涛实现了住进新房的梦想。解决了住房问题后,村党支部又帮助下,建起了两个中型蔬菜大棚,专门种青菜,还打了井。李海涛干劲十足每天凌晨4时起床,用三轮农用摩托车把青菜拉到蔬菜批发市场。8时左右回来后,就到大棚去管护或者采摘青菜忙到天黑才回家。如今,李海涛成功脱贫,光今年上半年,已收入3万多元

吴小龙,男,31岁峰阳镇街道村。自幼患上小儿麻痹症,下肢萎缩干瘪,不能正常行走,经过不懈努力,也只能靠单拐行走,他勉强上完初中就因身体原因辍学在家为了以后能自食其力,他四处寻求谋生之道。俗话说得好“有志者事竟成”。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来到扶贫技校进行家电维修的学习。在学习上,他格外认真,由于腿脚不便每次上课都要提前一个小时起床,然后靠着拐杖走到教室通过自己的努力还学习了修手机,同时由于学习成绩优异获得一等奖。

在他满师之后,凭借着精湛的手艺在自己镇上开了一家家电维修店,他克服重重困难,发展到办理电信业务、修手机为主兼顾修大型电子产品、出售大型电子产品、手机以及快递业务等多元化的经营模式。由于他的业绩突出,供货商还给予他“最佳销售”奖的荣誉称号以及给予他的金钱奖励。天到酬勤,在他看来付出终究会有回报。回想他这么多年来的风雨相随,寒暑奔波,唯有爽朗一笑。身体残疾并不可怕!只要有信念,一样可以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张亚娟,女,汉族,1976年出生于陕西乾县,四岁时因高烧导致肢体三级残疾。但始积极终乐观向上,从不向命运屈服。多年来她本着身残志更坚的意念,经济上从不拖累家人,凭借着自己的能力和坚强的意志一直在当地打工,经常成为店员们学习的榜样。

因为自身的残疾更能深刻体会到其他弱势群体生活的不易,自担任村残疾人专职委员以来,一直积极贴心的为广大残疾人群众服务。村有个叫张创创的孩子,属于肢体二级残疾,本来可以手术得到康复治疗,却因其家庭贫困一直无钱看病,一家人为此经常愁眉不展。她将这个孩子的事情一直记挂在心,并经常去家里看望孩子,为孩子辅导功课,乾陵村的妇女基本都会做手工补贴家用,每次去张创创家,她都会帮张创创母亲做手工,并帮其销售。2015年听说市残联在乾县有免费的就诊活动,她连夜前往张创创家告知其父母这件从天而降的大好事,因为张创创家属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家里经济情况实在拮据,她就自己掏钱雇车来回载着张创创为其办理所需相关资料,直到张创创顺利做完手术。

为能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残疾人群众,带领更多的贫困残疾人早日脱贫致富,她曾多次风雨无阻的奔波于上级各部门和贫困户之间。2019年初在驻村工作队的大力帮助下,为乾陵村15户残疾人家庭再次成功对接产业扶贫,让其种植花椒、苹果、葡萄等农作物,并在县农牧局请来免费的农艺技师为其培训种植技术。

郑刚,男,1982年生,乾县城关镇秦家庄村人,他3岁丧母,13岁失明,生活的双重打击并没有使他屈服,反而使他从小就树立了自强自立的信念。

1999年独自外出到延安学习推拿按摩,因为失明他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和泪水。2004年初,他在南环路开了一家小小按摩店,他用专业娴熟的按摩手法解除了许多顾客的疼痛,一传十十传百,命运开始眷顾这个多灾多难的年轻人,2006年他开始免费招收学徒,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回馈社会,2016年底,经市县残联的扶持盲人按摩示范店开业。从2016年开始他先后共培训盲人按摩师5名,店内招收视残人员4人。2017年,他参加了年乾县第六次残疾人代表大会,2018年咸阳市残疾人联合会第六次代表大会,他用双手谱写了动人心弦的自强之歌!

康杨,男,1953年生,城关镇南街村,退伍军人,陕西祥和纺织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1979年在乾县开办第一家服装加工厂,成为服装加工销售的“第一人”并带动全县群众走上致富之路,迅速形成闻名大江南北的“三眼桥服装布匹交易市场”是繁荣的三眼桥市场的引领人开拓人。1993年从服装加工销售转入布匹销售,1994年创办“三泰纺织厂”1996年更名为“陕西祥和服装加工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并担任董事长。2007年在乾县工业园区征地46亩,总投资6000万元,建起新厂区,建起标准化生产车间20000平方米,引进清花、梳棉、倂条、粗纱、络筒流水纺纱生产线和整经、浆纱、穿扣、织布、整理、打包流水织布生产线。建成“陕西祥和纺织有限责任公司”并担任董事长职务。2012年投资1600万元建设“嘉和国际建材城”。2017年注册500万元,创办“陕西沃德森美装饰装修工程有限公司”。

康杨同志自创业以来,每年为社会解救就业人口300多人,解决残疾人就业每年平均5人,自助职工子女35人完成学业,为残疾人康复捐赠资金30000多元,为贫困群众捐赠资金60000多元,为乾县培养纺纱。累计为国家和地方纳税4600多万元。

赵三纲,男,中共党员,乾县马连镇连西村人,退伍军人,被县委评为优秀青年创业者,当选为县人大代表、县党代表,乾县雪王面粉厂厂长。1988年退伍后,看到家乡的贫困面貌,就下定决心要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他率先叩开了马连镇招商引资的大门,投资近百万建成乾县马连雪王面粉有限公司,带动周边群众 60名走上致富路。2008年,他被推选为连马村村委会主任。他上任后从外边筹资6万元,自己捐款1.5万元,修铺了村上4条主干水泥路面,他又利用半年时间,筹集资金15万元,完成村电网改造工程,实现全村群众安全用电;他多次上市、县跑资金,争取国家人畜饮水工程资金100多万元,使大家最终吃上了放心自来水。

七、助人为乐先进集体事迹简介

梁山镇助人为乐先进集体(段仓太、杜新虎、宋巩固、王鹏、杨永利、尹春利、习存安、尹锋利、秋春太、秋国庆),2018年12月14日中午,吴店村党支部书记段仓太在途径本村九组一个偏僻的果园旁边时,听到果园中有人在大声哭泣,走进一看是本村村民尹刚刚(秋雪亮的儿子)坐在枯井边哭泣。他走进一看,大惊失色,见井底躺着一个妇女,隐约还能看见身体在微微颤抖,他平复情绪后,一方面让秋雪亮的儿子赶紧回村里找人拉上救生器具前来救人;另一方面他立即拨打了119、110求助于消防队、公安部门。同时他立即将此事上报了梁山镇政府,随后通知村“两委会”和包村干部。镇村干部和派出所干警以及秋雪亮的家人和群众很快达到了事故现场,在梁山镇政府领导的统一指挥下镇村干部、群众及公安民警展开了生死大营救。但由于枯井废弃多年,井口周围的情况比较复杂,在没有专业工具的前提下,干群营救一度陷入了僵局。秋雪亮的家人情绪不断失控,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梁山镇镇村干部临危不乱,为了不让营救群众再次受到伤害,他们开始将营救转变为安抚、疏导群众。他们将干部分成三组:一组负责和坠井妇女喊话,确保被困者能够保持神志清醒;二组负责组织疏导群众、疏通道路;第三组负责安扶秋雪亮的家人。有效的控制了短时的混乱场面,为消防和公安部门的营救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半小时后,消防队到达了现场,镇村干部配合消防官兵经过详细勘察后,现场制定救援方案。由于井口过宽不适合放置三脚架,消防员便采用旁边的树木固定一个滑轮,并组织干部群众帮助拉住绳子往下放人,经过镇村干部和消防官兵的不懈努力,坠井妇女被成功营救。

2019年文明家庭事迹简介

郭俊西,男,68岁,临平镇全新村人,家有6口人。

1.家教良好,家庭和睦。郭俊西一家秉承良好的家训,远离各种不良习惯,父慈子孝,全家和睦,互敬互爱。

2.辛勤劳作,科学致富。68岁的郭俊西依然身体硬朗,在家作务4亩多果树,由于讲究科学,他的果园质量和产量都比别人要好,儿子、儿媳在在老人的鼓励和支持下,在县上做起了生意,一家人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还经常接济一些比他困难的人。

3.热心公益,帮贫济困。在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中,他不但配合村上及时清理自家门前三堆,在西渠自然村文化广场项目建设中,他更是献计献策,村上组织的几次对受难群众捐款中,他都积极捐款响应。

黄卫兵,男,44岁,灵源镇丰兴村黄家组,家有5口人。

1.带头致富,热心公益。他在村上成立了“佳润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苗木上百亩,养羊150只左右,解决了村剩余劳动力,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他对公益事业十分热心,他捐资1000元用于修井,为解决村上环境卫生,他自愿掏出2000元提供机械推垃圾,从不提什么回报。

2.孝敬父母,家庭和睦。母亲因白内障医治无效,基本失明,生活不能自理,夫妻两人对老人无微不至、嘘寒问暖,家中祥和一片。

范卫军,男,45岁,灵源镇五星村西南组人,五星村支部委员、监委会主任,家有6口人。

1.诚信守法。范卫军在礼泉县经商多年,真诚做人、守信做事,赢得客户一致好评。

2.热心公益。县政府在五星村举行“紫气东来,书韵乾州”活动中,他花费2000余提供毛巾、饮料、时令水果。他捐助1500余元为村舞蹈队购买服装、道具,为村自乐班捐助音响器械花费2000余元,他还为村上捐赠广播、修复村内排水沟、缴纳路灯电费。遇到家庭贫困的学生他和妻子更是慷慨解囊。

3.孝敬老人。去年为父亲看病花去20余万元,他从无怨言,如今老母又患病在身,妻子体谅丈夫平日事多人忙,在婆婆病榻前伺候左右,她还专门在网上购买医用床、轮椅方便老人起居。儿女在父母的熏陶下尊师孝老,学业有成。

马晓燕,女,43岁,乾县卫健局办公室干部,家有3口人。

1.爱岗敬业,工作楷模。在工作中,她团结进取,恪尽职守,多年被评为单位先进个人,2016年至2018年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记三等功。丈夫也不甘示弱,将公司打理得井井有条,2018年在多家财务公司中脱颖而出,成为乾县农村集体产权清产核资工作的牵头公司。

2.尊老爱幼,气氛融洽。马晓燕孝敬公婆,相夫教子,和妯娌关系融洽,受到大家一致好评,丈夫在家中敬父爱母,护妻育子,积极参与家族中的大小事务,儿子更是县一中的德育标兵,一家人其乐融融,幸福美满。

卫萍,女,40岁,信访局干部,家有3口人。

1.爱岗敬业,做好信访工作。在信访工作中他坚持讲政策,不厌其烦的对那些重复上访的群众进行耐心的劝服、教育,有效地遏制了上访隐患。

2.勤俭持家,注重邻里关系。卫萍家庭物质生活追求淡泊、不慕新潮、不摆阔气,全家衣着朴素大方,生活精打细算、用之有度。他们与邻居相处和睦,经常帮助邻居解决家庭的中困难。

3.尊老爱幼,家庭成员共成长。结婚以来,她和丈夫相濡以沫,相敬如宾、孝敬公婆、善待父母。

董昌社,男,47岁,周城镇慈母村人,家有6口人。

1.夫妻恩爱。他与妻子结婚20多年,互相尊重,互相包容,有了意见和分歧总能及时沟通解决,不让小麻烦酿成大矛盾。

2.孝敬老人。丈夫外出务工养家,照顾公婆的事情由妻子席爱芹一肩扛起,公婆的褥子总是拆洗的干干净净房间卧室也打扫的一尘不染。父母平时有个头疼脑热,夫妻俩第一时间送去医院看病,不让小病贻误成大病。

3.教子有方。 为了使子女能够更加健康的成长,他们夫妇一方面注意自己的言行,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品位,另一方面率先垂范,为子女做出榜样。良好的家风使儿女从小就学会了孝敬老人,养成了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好习惯。

七、卫生监督所李延河家庭

李延河,男,49岁,卫生监督所办公室主任,家有3口人。

1.同舟共济、和睦友爱。夫妻俩都工作在基层一线,工作虽然辛苦,但他们互相理解、互相关支持,如果谁的工作任务重,对方就主动做好家务,减轻对方的工作负担。

2.家风淳朴、持家有道。李延河家庭注重为人处世、修身劝学、生活中朴素节约,从不攀比,在夫妻俩的言传身教下,儿子在性格上自立自强,在思想上力求上进,在学习上努力奋斗。

王力,男,33岁,乾县垃圾处置中心办公室主任,家有3口人。

1.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他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做到同志之间和睦友善,工作三年来曾被评为优秀党员,连续两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2.夫妻互尊、和睦平等。垃圾处置中心办公室工作任务重,在单位时间多,照顾家庭的时间相对较少。妻子总是理解、支持、从无怨言,多次自己生病,孩子发烧时,她总是坚持医院、家庭、单位三处奔忙。

3.敬老尊长、率先垂范。结婚七年来,夫妻俩矢志不渝地以爱心对待对方和儿子,以孝心对待双方父母,以诚心对待亲朋好友,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下,他们的儿子礼貌懂事、健康活泼,小小年纪就知道为大人着想。

上志强,男,46岁,城管局路灯组组长,家有3口人。

1.敬业爱岗。上志强同志于1994年部队退伍后参加工作,20多年来先后在单位绿化、管理、路灯等多个岗位上工作过,无论在哪个岗位上都能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多次被局党委和单位评为‘“先进工作者”。

2.孝敬老人。前些年其母身体不好,卧床多年,夫妻二人每逢节假日就回老家给老人洗洗刷刷,尽心赡养,直到老人去世。

3.教子有方。在子女教育上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让孩子从小就懂得感恩和奉献,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并健康快乐的成长。经过多年认真的教育,其子在去年以优异成绩考上重点大学。

王志文,男,69岁,王村镇上官村人,家有6口人。

1.爱党爱国,敬业奉献。多年党龄的王志文,任上官东村党支部书记期间,他克己奉公,勤勤恳恳,办事坚持原则,很好的配合镇党委政府开展各项工作。他对党的深厚情感影响了每位家人,全家老小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

2.移风易俗、勤俭节约。他思想开明,对陈规陋习非常反感,在红白喜事上从不铺张浪费。全家人吃苦耐劳、勤俭节约,从不浪费。

3.家庭和睦、家风淳朴。他们一家3世同堂,妻贤子孝,家庭氛围温馨美满。遇到事情时,一起商议,取得共识,共同解决问题。

十一、税务局康靖谦家庭

康靖谦,男,48岁,税务局党建工作股股长,家有4口人。

1.爱岗敬业,积极上进。 作为党务工作者,当单位职工生病时,总是及时向领导汇报并安排做好职工慰问;当职工之间发生矛盾时,他主动调解、耐心细致的做思想工作,2019年被乾县县委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

2.夫妻和睦,孝敬老人。他和妻子每逢节假日都尽量回老家,和老人一起过节,父亲去世后,夫妻二人劝说母亲一同住在县城,两个多月后,老人以住在城里不适应,晚上睡不好觉等由,又回了老家。虽然不住在一起了,他们一有时间就回家看望老人,老人生病时,及时把老人接到县城给老人看病,村上邻里都纷纷夸赞。

3.率先垂范,家风优良。为了为儿女创造良好的成长氛围,夫妻俩严以律己,始终做到不玩牌赌博,不搞封建迷信,不作违法乱纪的事情。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下,儿女也礼貌懂事、健康活泼。女儿从小学到高中一直是班里的文艺骨干和班干部,在初中和高中还是年级学生会的干部,儿子乐于助人,在小学曾被评为“最美红领巾”。

十二、梁山镇政府董増革家庭

董増革,男,50岁,乾县梁山镇政府干部,梁山镇政府干部,家有6口人。

1.敬业奉献、无怨无悔。董增革同志在镇政府上班已30多年,虽然身患高血压,但他对工作从不懈怠,做到保质保量按期完成。

2.敬老爱老,勇挑重担。其父母均有疾病,父亲患有冠心病、脑梗、高血压,每年都要住院保养2次,母亲患有慢性胃病,二老常年药不离口,他既要为老人看病,还要供一对儿女完成大学学业,家里日子虽然清苦,他却乐在其中,从无怨言。

3.崇尚节约,反对浪费。全家人能够省吃俭用,勤俭持家,从不与他人攀比。

十三、市场监管局王伟家庭

王伟,男,39岁,乾县市场和质量监督稽查大队办公室主任,家有5口人。

1.去除心结,化解岳母内心痛苦。

岳母患有精神分裂症,每隔2-3天就要犯病一次,且家中无人,独子在西安上班,岳父年龄也偏大,没有能力照顾,面对这种情况,他与妻子商定,每周二、四、六、日前往家中照顾老人,帮助老人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谈心。今年3月份,其岳母因患脑瘤,医治无效而逝世,病重期间,生活已完全不能自理,他更是精心照顾,寸步不离,并想着法儿给老人补充营养、调整饮食,经常和妻子一把屎一把尿帮助老人清洗、擦身。

2.直面现实,精心照顾岳父生活起居。

岳母去世后,岳父经常郁郁寡欢,不思饮食,腿脚越来越不灵便,到4月中旬,人已经完全不能行走,面对这种情况,王伟夫妇决定把岳父从灵源接到自己家里,便于照顾。由于妻子是教师,平时比较忙,家里的一切家务基本上由他包揽,给老人换纸尿裤、换洗衣服、做康复训练就要占去他相当一部分时间,面对这种情况,他始终无怨无悔,还常宽慰妻子,事情既然已经成这样,就要勇敢接受、面对现实,老人还能活多长时间,我们尽孝的机会不多了!。

3.“顺”字当头,营造家庭良好氛围。

在对待自己的父母上,王伟也尽量做到让老人高兴。他父亲脾气耿直,性情略显暴躁,刚开始他常常还和父亲顶撞,最后他调整心态,开始试着和父亲好好相处,每次父亲心情不好发脾气时,他就强压内心冲动,事情过后他主动和父亲聊聊,并从侧面劝诫父亲遇事不能太冲动,果然经过半年时间左右,父亲的性格变得温和了许多、父子关系得到明显改善。

十四、文化和旅游局白文阁家庭

白文阁,男,51岁,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家有4口人。

1.相敬如宾,和谐维家。夫妻结婚以来,始终注重尊重对方,做到相互理解,在工作中互相支持,在生活上互相关心,有矛盾或意见有分歧时,及时沟通,理智地解决各种问题。

2.爱家敬业、比翼齐飞。夫妻俩恩爱和睦,一起承担工作、生活的重压。如果谁的工作任务重,对方就主动做好家务,减轻对方的负担。

3.为国教子,以德育人。他们注重孩子的教育问题,从不娇纵、溺爱孩子,两个孩子从小就乐观、好学,如今已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为国贡献。

十五、财政局张瑞国家庭

张瑞国,男,33岁,财政局办公室干部,家有5口人。

1.家庭和睦,邻里团结。结婚以来夫妻关系融洽,尊老爱幼,团结邻里,乐于助人,是社区里有口皆碑的“模范家庭”。

2.敬业爱岗、比翼齐飞。张瑞国同志勤于学习,业务能力强,在上传下达、公文处理、政工管理、外界沟通协调等方面受到全局上下的一致好评,妻子在工作中也不甘示弱,对前来办理婚姻登记的群众热情接待、详细讲解相关婚姻法律法规,对前来办理离婚的群众真情开导,耐心劝说,成功挽救了近百户将要离婚的家庭。

3.勤俭节约 热心公益。张瑞国家庭注重科学理财、合理

消费、勤俭节约。家里面的每样东西能修复利用的,从不轻易地丢弃。但对公益事业,他们却从不含糊,社区道路上污水井盖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一家人在父亲的带领下,购买水泥、沙子等材料,一起动手对污水井盖进行维护和加固。

十六、县委办金向阳家庭

金向阳,男,44岁,县委办公室副主任,家有4口人。

1.爱岗敬业,做好本职工作。20多年来,金向阳同志不论是综合文字、信息报送还是精准扶贫或者担任办公室副主任,他总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圆满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妻子从教20多年来,一直坚持在教学一线,从未有过怨言,她带的班级多次取得十分优异的成绩,本人也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

2.夫妻互尊、和睦平等。县委办公室工作任务重、经常加班加点。妻子总是理解、支持,独自担起家庭重担。自结婚起,他们对双方老人十分尊敬和孝顺,无论多忙,总是挤时间陪老人聊天,帮助干家务。

3.率先垂范,做儿子的楷模。金向阳与妻子追求淡泊,从不浪费。他们教育孩子从小具有诚实、谦虚、勤劳、勇敢、朴素、有礼的良好品德。大儿子从小学习成绩优良,但从不骄傲,在家里经常帮父母干家务,在学校也是积极帮助同学,今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西北工业大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弑母案宇为什么不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