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逆变器哪个生产厂家的设备质量好?

光伏逆变器十大品牌依托大数据技术,综合品牌实力、产品销量、用户口碑、网友投票等近百项指标评选出了2022年光伏逆变器十大品牌排行榜。光伏逆变器十大品牌榜单可供您作为选购参考,我们致力于用最真实的用户数据推荐口碑最好的光伏逆变器品牌,让您选得放心。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全球新能源企业100强,产品畅销全球150多个国家,目前全球逆变设备装机累计超224GW。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始于1987年,以创新力科技著称,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员工持股的民营科技公司,在电信运营商/企业/终端和云计算等领域构筑了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优势。

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电气-变压器品牌,始于1988年,行业标准起草单位,大型变压器产品研制基地,全球能源事业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

  • 上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电力电子电能变换和控制领域,为用户提供光伏并网逆变、电能质量控制、储能双向变流等产品和解决方案,集电力电子产品研发、制造与销售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 深圳科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科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UPS不间断电源十大品牌,高新技术企业,中国大陆本土规模较大的UPS研发生产企业之一,机房一体化系统集成制造商,中国领先的新能源电力转换技术创新厂商。

  • 江苏固德威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高新技术企业,国内著名逆变器品牌,专注于太阳能光伏逆变器及其监控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的企业。

  • 江苏兆伏爱索新能源有限公司,全球领先的逆变器生产商德国SMA集团旗下,专注于逆变器研发与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和软件企业。

  • 广州三晶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通用变频器、水泵变频控制器、太阳能水泵系统及分布式光伏电站逆变器及监控的企业。

  • 深圳古瑞瓦特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国内逆变器知名供应商,专注于太阳能逆变器、储能逆变器及其监控系统等新能源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

  • ChintPower正泰电源,属于上海正泰电源系统有限公司,正泰集团旗下,为用户提供高性能、高可靠的电源系统类变流设备及一站式的电源系统解决方案,致力于光伏逆变设备、储能变流设备及电能质量管理设备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

榜单说明:光伏逆变器十大品牌数据由品牌网品牌数据研究部门通过资料收集整理,基于大数据统计、人为根据市场及参数条件变化的分析研究专业测评而得出,是大数据、云计算、数据统计真实客观呈现的结果。品牌网是国内较早专注于一站式品牌服务的平台,历史悠久且权威公正的测评机构/大数据云计算公司,通过广泛收集整理汇编全球权威数据,定期发布更新客观公正的排行榜!

   在单逆变器系统中,仪表直接与逆变器相连。如果您的变频器有一个内置的收入等级表 (RGM;该变频器被称为收入等级变频器),您可以在 RGM 的同一总线上连接一个外部仪表。



外置罗氏线圈和开合式互感器的导轨式多功能电力仪表,适用于冶炼、钢铁、电焊、半导体等高能耗行业的节能改造工程,也适用于分布式光伏并网柜的功率监测、电力需求侧管理等应用。具有无需拆一次母线、接线简单方便、施工安全,为用户节约改造成本、提率等特点。它集成全部电力参数的测量(如单相或者三相的电流、电压、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频率、功率因数)以及的电能监测和考核管理。同时它具有多种外围接口功能可供用户选择:带有RS485通讯接口,采用MODBUS-RTU协议可满足通讯联网管理的需要;带开关量输入和继电器输出可实现断路器开关的“遥信”和“遥    控”的功能,采用LCD显示界面,通过面板按键来实现参数设置和控制,非常适合于实时电力监控系统。


   退换货有保障,收到货后当场验货查收

   全国包邮,收到货后请当场验货查收;我们的合作快递:顺丰、德邦、安能、圆通、速尔

安科瑞电子商务(上海)有限公司是安科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安科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2012年在创业板上市,股票代码:300286。公司总部位于上海嘉定,是一家为企业微电网能效管理和用能安全提供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和软件企业,现有各类***及软件著作权500多项。(截止到2021年12月,发明***22项、实用******132项、外观设计***150项、软件著作权251项。) 设于无锡江阴市的生产基地--江苏安科瑞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是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拥有获得国家实验室认证认可的产品测试中心,配合信息化管理系统,为公司产品产业化、规模化实施提供保障。新成立的安科瑞微电网研究院致力于企业端微电网技术的研发,进一步为用户建设安全、可靠、绿色的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提供解决方案。 安科瑞现有研发工程技术人才500多人,聚焦用户侧能效系统和能源互联网,具备从云平台软件到终端元器件的一站式服务能力,形成了“云-边-端”的能源互联网生态体系,目前已有14000多套系统解决方案运行在全国各地。公司在全国主要城市就地配置销售、技术支持团队,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电子商务团队面向全国并稳步拓展海外市场,线上线下结合为用户提供良好的服务体验。 公司现有各类云平台及系统解决方案涵盖电力、环保、消防、新能源、数据中心、智能楼宇、交通、市政工程等多个领域。 电力运维云平台为用户提供变电所集中监测、运维派单等功能,提高电力运维效率。 能源管理云平台为建筑或工业企业提供能耗数据,协助用户梳理能源流向和碳排放趋势,为能耗双控提供数据支持。 智慧消防云平台通过物联网技术采集建筑消防信息,感知异常及时预警消除火灾隐患。 预付费云平台为物业人员高效管理租户水电费收缴和用能安全提供解决方案。 环保用电监管云平台协助***对企业环保设备运行工况实现***在线监测,提高环保监察效率; 餐饮油烟监测平台协助环保和城管部门监管规模餐饮企业油烟处理和排放,充电桩云平台可以帮助用户实现充电结算和资产管理,分布式光伏运维云平台提供分布式光伏电站运行数据采集及收益分析。 系统解决方案还包含电力监控系统、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数据中心能效管理系统、电能质量治理系统、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消防设备电源监控系统、防火门监控系统、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医用隔离电源系统等系统解决方案及边缘计算网关,覆盖企业配电系统各个环节,打造***感知、边缘智能、共建共享、开放合作的电力物联网体系。 公司将秉着“***、高效、团结、诚信”的理念,坚持稳健经营、持续***,为用户安全、可靠、高效用能提供解决方案,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数据支持。

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
上海市嘉定区育绿路253号2幢4层
一般项目:电子商务(不得从事增值电信、金融业务),电子元器件、仪器仪表、电子产品、电气设备、计算机、软件及辅助设备、消防设备、照明设备、充电桩、物联网设备、信息安全设备、先进电力电子装置、智能输配电及控制设备的销售,合同能源管理,从事节能设备的技术检测,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智能控制系统集成。(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2021年公司逆变器三大类产品均保持高增长态势,其中储能逆变器实现销售收入53,245.5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65.27%,组串式并网逆变器实现销售收入53,851.5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65.53%,微型并网逆变器实现销售收入10,652.5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57.94%。公司整体毛利率是22.3%较去年增加了0.12%。热交换器的毛利率是12.23%,较同期降低了5.06%。主要是价格上升导致的毛利率下滑。除湿器的毛利率是32.27%,较同期降低了1%。逆变器的毛利率是37.19%,较同期提高了2.37%,是高毛利的储能逆变器占比上升导致。整体的费用利用率来看的话去年整个费用总额是3.26亿,占销售收入比例7.83%,维持了一个较低的水平。然后是逆变器全年的销售数据:2021年销售了38.83万台,其中储能逆变器7.03万台,组串式逆变器21.5万台,微型逆变器10.29万台。按照金额占比,微型逆变器占了9%,组串式占了45.7%,储能占比45.2%。毛利率方面,微型逆变器32%,组串式34%,储能41%,平均毛利率是36.88%。单瓦价格,微型逆变器单瓦价格0.66元,平均瓦数1580瓦,平均售价1039元;组串逆变器单瓦价格0.29元,平均瓦数8659瓦,平均售价2520元;储能逆变器单瓦0.69元,平均瓦数7887瓦,平均售价7580元。目前以海外市场为主,国内市场占10%左右,海外市场占90%。海外市场主要是巴西占36%,美国占17%,南非占16%,波 兰6%,印度4%,巴基斯坦2%。自主品牌占比43%,贴牌占比57%。微逆的自主品牌占比为73%,贴牌27%;组串的自主品牌占比为62%,贴牌38%;储能的自主品牌占比为18%,贴牌82%。

22年一季度销售收入为8.41亿,同比增长2.72%,净利润为1.32亿,同比增长31.81%,扣非后是1.2亿,同比增长25.64%。一季度的分布销售,热交换器是3.61亿,同期下滑41.3%,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43.24%,同比降低27.44%,除湿机销售1.18亿,同比增长37.96%,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14.12%,同比增长4.3%,逆变器收入3.3亿,同比增长102.29%,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39.59%,同比增长20.81%。其中储能逆变器实现销售1.7亿,同比增长193.92%,组串逆变器销售1.7亿,同比增长33.71%,微逆销售0.39亿,同比增长123%。这个和之前透露的有差异,因为之前透露的是出货的口径,现在的是收入确认的口径,因为还有六七千万发货了但是没有确认收入,所以一季度实际发货4亿左右。一季度整体毛利率24.03%,同比上升4.88%;热交换器毛利率13.03%,下滑1.19%,除湿机毛利率21.42%,降低了3.49%,主要是一季度销售少,单位成本高以及汇率升级的影响;逆变器毛利率36.34%,同比提高了2.47%,主要是规模化效应后单位成本降低。一季度费用率去去年一致。一季度逆变器销数量售10万台,其中储能2.7万台,组串3.4万台,微逆4万台。销售额占比12%,组串36%,储能 52%。毛利率微逆31%,组串36%,储能39%。平均毛利率36.6%,和去年差不多。微逆每瓦0.59元,平均瓦数1676瓦,平均售价996,组串每瓦0.29元,平均瓦数12000瓦,平均售价3466元,储能每瓦0.96元,平均瓦数6656,平均售价6396元。一季度市场份额巴西28%,南非21%,国内15%,巴基斯坦8%,西班牙5%,黎巴嫩5%,美国3.5%。自主品牌占比46%,贴牌54%。微逆自主品牌87%,贴牌13%,组串自主品牌46%,贴牌54%,储能自主品牌34%,贴牌65%。

Q:国内的产品毛利率普遍比海外低,像阳光也在往组串方向发展,如何看待将来市场的竞争以及行业的毛利率走势?

A:我们的销售渠道,包括售后售前的团队在欧洲、南美每个市场都有自己的办事处,我们也有自己独特的产品,在储能这块的技术优势比较明显,目前的竞争力比较有优势。我们产品更新迭代的速度能够适应市场竞争。我们对产品成本的控制也做的不错,毛利率应该会控制的不错。

Q:如何评价组串式逆变器和微型逆变器将来的发展趋势,也没有可能微逆将来会替代一部分组串的市场份额?组串+直流优化器会不会还是在某些领域优于微逆?

A:微逆的成本是可以做到越来越低的,我们现在有一拖四的,未来功率上会有一拖八的。它面向的主要市场还是单相、小功率、三相,30千瓦或50千瓦以下的。组串加直流优化器也是一个可选的方案。但相比之下成本应该差不多,如果没有优化器的组串相对市场竞争力肯定弱一点,因为安全性不够。加上优化器最终还是通过串联达到400、500伏的直流高压,存在直流拉伏的安全隐患,微型逆变器就不存在危险的电压层级。

Q:一季度的欧洲市场占比不是很高,能不能结合产品,分功率段,分储能微逆,介绍一下产品的近阶段变化,比如在欧洲哪些市场能够突破?

A:一季度的美国占比不是很高,主要是气候原因以及一些客户想更换为15千瓦的机型,我们在机型的证书上花了一些时间,美国市场在二季度会有改善。欧洲市场占比一直都比较小,主要是德国等西欧市场没有打开,从去年开始我们发展了一些市场比如英国、捷克、西班牙、意大利,可能增长速度不明显,但也有明显的提升。英国德国西班牙和意大利主要是5千瓦和3.6千瓦的储能,德国可能有很大的微逆的量,因为德国并网的需求,功率段在500瓦、600瓦的微逆。我们希望今年欧洲市场的收入能提高15%-20%。

Q:有产业链的人反应我们是离网的产品比较好,所以我们的产品跟欧洲的匹配度不是很够,这个看法对吗?

A:这个看法不是很准确,因为我们的储能逆变器把并网的这块做好的同时把离网的性能也强化了。我们提高离网性能是为了提高竞争力,而不是只注重离网的性能,不做并网这块。其实我们并网的性能也是相当好的。

Q:关于未来的费用率,我们的友商在渠道扩充过程中费用率提升很明显,而我们费用率很低,我们未来费用率会如何变化?

A:去年我们主营收入50%-60%都是热交换器的产品,本身费用率就低,实际上我们处理逆变器的公司德业变频的费用率也不高。我们比较了友商,发现一个很重要的区别是外销的毛利率比我们高,而我们这一块费用比较低,可能和经营模式有关。我们海外的渠道都是类似经销的模式,价格上已经考虑了费用,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外销的毛利率可能比其他公司还要高,其他公司可能费用反映在三费里面,我们的销售费用已经体现在售价里了。还有一个原因很多友商的产品基本上都是逆变器,而我们股份公司管理的费用没有由逆变器的公司承担,都是由股份公司承担,我们有三块产业,所以其他产业一起承担费用。所以我们一方面销售费用本身就不高,另一方面由于公司的从上到下的管理模式导致整体的费用也不高,其实不但是逆变器,我们其他业务的费用率都不高。今年一季度利润和我们的费用也有关,去年因为外汇的情况,我们整体锁汇做的比较成功,这一块费用也很少。原来热交换器的业务要占到70-80%,今年已经降到了40%,同时一季度热交换器业务大幅下滑,毛利率下降也很多,导致这部分利润下降了70%-80%,其实这个情况去年下半年已经出现了。这也不一定是坏事,其实也能看出我们的转型比较成功了。转型后我们逆变器的增长也是很快,但这种情况下整体费用的提高也不多。我们做的是低毛利的产品,对费用的控制更敏感。

Q:我们海外的业务结算是美元,成本是人民币来算的,而锁汇又做的不多,是否二季度从这个角度看利润是受益的过程?

A:看起来是这样,但作为企业从财务的角度看,不应该过多指望汇率,虽然这是应该考虑的问题。去年汇率整年都低的情况下我们都坚持做。今年我们一直在征询银行的建议,银行给我们的建议是必须维持中性风险,我们也是在这么做。美元上涨最近确实很高,既是受益,又是一种风险,应该谨慎对待,这个对我们四月份的收入影响还是很大的,我们不会被逼去结汇,我们会有自己的规划和打算。但我觉得至少今年对我们这种出口为主的企业还是一种利好。我们不指望汇率,更多关注的是成本控制,产品迭代上来增加利润。

Q:公司Q1毛利率为什么可以做得那么高?

A:我们的毛利率确实是挺好的,优于同行业。我们开销最少的一块是组串式,储能逆变器的增长这块更高。但这么说不全面,其实微逆的毛利率比新上市的友商要低很多。假如把经营方式的因素扣除,实际上我们的毛利确实要比想象高,这体现在技术和成本上。我们觉得这两块,特别是储能和微逆:微逆我们技术沉淀时间更长,我们原先就已经在微逆上花了很长时间,储能也是我们起步比较早的产品,这两块无论是从技术上还是从成本控制上我们都做的很好。

Q:各家的微逆毛利率差异很大,请问这种差距公司有分析过吗?今年供应链形势和去年变化很大,很多原料有不同的国产化程度,按照今年形式哪些产品放量会更多?具体细分产品毛利率的趋势会怎么样?

A:我们产品一开始做一拖四,功率2kw,其他几家做的是1.5kw,说是4路实际上只有两路MPPT。我们之前的产品做的功率太大了,其他家的产品输出功率不够,这在去年四季度比较明显,市场上组件从450w升级到550w,原先450w组件只需要1.5KW的微逆。但随着组件升级至550w到600w,我们产品的性价比会进一步提升。卖到一样价格的话,我们的毛利率会逐渐提升,而友商会下降的比较明显,这可以从二季度和三季度的毛利率看出来。而关于放量,我们会从价格方面入手,通过价格优势打开市场。后面随着igbt市场竞争会越来越激烈,这个原材料的价格也会逐渐下降。最主要还是看公司的研发、生产、技术、市场的综合实力。我们做的产品要有特色,更新迭代速度要快,让产品具备持续近竞争力,从而综合控制毛利率。我们公司控制毛利率做的比较到位,相信我们公司会有总体竞争优势,而且会长远的进行下去

Q:在今年,储能光伏和微逆三类产品的毛利率有哪些会增长?

A:今年同比会持平,如果汇率上升,毛利率会有所改观,各个产品之间差距不大。公司毛利率比较稳定,年度和季度的变化主要是收到汇率影响,有接近2个点,Q1各种产品毛利率都有所下降。但平均毛利率和去年比差距不大,一个是36.8%,一个是36.3%。大家都很关心IGBT涨价,但我们分析成本组成,IGBT占比不到10%,反而是一些非电子元器件,比如外壳包装等,占比达到10%。这些是本公司强项,因为我们传统产业就是做这些的。不只是电子元器件,其他可以降低成本的部件还是有很多,所以我们除了技术更新还有传统产业的优势,这对我们降低成本有很大帮助

Q:公司去年非经常损益大概有五千万左右,主要来源是什么?公司募投项目有变更,固定资产和在 建工程一季度跟去年底相比有增长,请问公司现在逆变器的产能,和年底的产能相比会增加多少?

A:非经常损益主要是锁汇,当然也包括政府补贴。我们每个月会按照公允价格变和汇率变动对锁汇进行重算,锁汇在6.5元左右锁的比较多。到今年三月份我们已经兑现锁汇了。关于募投变更,我们在发年报的时候做了清楚的说明,变更与业务变化有很大的关联。我们是在17、18年形成募投的,当时热交换器和家电增长很好,所以当时的投资这类领域。我们公司的募投有很大特点,就是哪怕我们是在做传统行业,总体上我们公司设备投入非常少,整个投入里大头在厂房上,公司投入可以理解为轻资产的投入,除了逆变器的设备在急需的扩大,其他主要还是厂房为主。目前主要是投资在厂房上,在慈溪有一个工地,投入已经有4到5亿,最近刚刚公告过要变更的募投是全面做逆变器产品的,公告都有告示。老厂区的产能我们在慢慢转移,因为热交换器业务的量和利润都在下滑,占比已经从七成下降到一成左右,所以我们老厂区有很多车间已经被我们改成生产逆变器了,包括最近一条新的微型逆变器的生产线。新的投入大多是在厂房上,投资在设备上很少。逆变器项目上我们的投资强度很大,有40亩地,投入大概有4到5个亿,但是它的产能很高,远超出老厂区加上技改后的产能。我们今年工程要建完,明年设备陆续到位投产。目前已经投产的是我们老厂区变更后的厂房,明后年可以满足目前产能,但明年后年的产能要靠新建的厂房支持。慈溪那边17万平米的厂房还有一年时间竣工,设备也会慢慢投入。逆变器项目计划在今年完成土建,设备都已经开始下订单了。整体几个募投项目进展比较顺利,现在只需要让逆变器的产能尽快达产,这是我们的重点。

Q:公司关于新产品的覆盖,一年新产品生产的款数布局如何?如何展望当前时点上公司对于储能逆变器全球化布局的目标?

A:首先是关于新产品的规划。我们微型逆变器的新产品规划是已经规划了无功补偿的2kw机器,这一机器主要是应对要求微型逆变器需要在无功输出的场合,比如美国加州、澳大利亚和欧洲一些地区。我们还会推出一拖八的4kw微型逆变器,用来覆盖组串逆变器的单相、三相的户用市场,因为这是未来微型逆变器的发展趋势。关于组串逆变器,我们规划进行机型的更新迭代和降本升级,包括原先的三相机和单相机,一些降本后的第五代产品都在相继推出,还包括150kw和136kw的大功率并网逆变器。储能逆变器这一块,我们对未来展望目前主要有几方面,首先是新品的开发,在高压电池方面,我们做了和友商类似的10kw三相储能逆变器,还有50kw的小型工商业产品我们也正在研发中。老产品方面,我们原先一直有在做8kw,5kw的单向储能机,还包括12kw的三相储能机,研发上我们在做降本和迭代升级工作,从去年年底到今年一季度二季度都还在持续优化。后续随着竞争加剧,我们还需要更新一代的产品去提升公司的毛利率和产品竞争力。

Q:一拖八的微逆产品和组串式产品为什么能成为趋势?一拖八的配备的路数是多少?

A:一拖八的功率等级会达到4kw,因为单相的组串机有5kw,8kw,10kw,现在南美和拉美市场较大,而国内欧洲亚洲的市场主要是单相和小三相的组串逆变器是户用市场最大的。如果有了八路输入的4kw微型逆变器的话,它的安全性能会优于组串逆变器,单位瓦数相比2kw的微逆性价比更高。它的路数是4路,两路组串并联四路的MPPT。对于现有的5kw、10kw组串,它组串的MPPT只有两路,单相机组串的路数每一串需要串8块到6块,对于工艺优化有一定损失,但微型逆变器可以弥补这类工艺损失。

Q:公司二季度的出货和全年出货指引?

A:一季度是我们全年出库量最少的一个季度,后面会逐期环比增长。从在手订单来看,我们预计二季度环比增速会很快,逆变器全年目标还是维持翻倍以上的目标。微逆增速今年会更快,去年就10万台,今年预计可以做到四十万台,增长三到四倍。储能也会相对快一点,预计全年占比会是微逆占15%,组串占35%,储能占50%,大概是这样一个收入比例。

Q:后续逆变器公司在国内规划是怎么样的?当前国内毛利率情况和海外毛利率情况相比如何?

A:关于国内并网业务的拓展,我们在去年进行了布局,现在还是和国内一些头部EPC公司合作,比如正泰、阿特斯等等,做户用业务方面。国内毛利率要低于国外,具体没有统计,目前具体要低十几个点。

Q:国内同比增速会是多少?

A:我们公司以海外业务为主,去年国内占比10%,今年提升不会太多,最多占到15%左右。

Q:美国市场的需求是否会受到美国调查影响?

A:我们在美国卖的储能产品主要是替换柴油发电机的,不一定是要用在光伏领域,所以美国的政策对我们影响不会太大。而且我们在美国产品的销售毛利率和产品溢价做的比较好,所以关税对于我们影响不大。

Q:一季度发出商品较多,是因为疫情对物流和供应链的影响吗?

A:这个其实是和船期相关的,我们一般都集中在月底发货,如果月底没有开船我们就无法确认。疫情对逆变器影响不大,因为我们以出口为主,现在供应链保障做的也比较好,所以对出口影响比较小。但是对其他两块业务影响较大,比如热交换器主要在国内销售,现在物流方面会有影响,但后续疫情缓解,也会好转,所以不用太多担心。

Q:逆变器中IGBT成本不高,外壳塑料成本较高,这种成本结构和友商比有何区别,是如何做到的。

A:逆变器成本优势体现在:生产的角度,外壳是自制的,在自有的钣金车间生产,外壳是自己设计自己制造的。该车间为原有为美的做的配套设施,有二三十年的实践经验,除了专业设备,拥有很多通用的设备和相关的技术人员与工人,所以在生产的成本控制方面存在优势;研发的角度,机器散热结构设置前期技术有很多投入,因此外壳成本相较友商成本更低。

Q:热交换器这块会用到铜管铝箔,那原材料方面是否用套保来规避风险?

A:德业不直接采购原材料,美的通过套期保值规避原材料风险,德业会在材料出现上涨时就产品价格与美的商谈,加上超出规定的幅度。一季度利润下滑原因包括:规模减少,热交换器毛利几个点到10个点,当规模下降,会极大影响毛利铜管铝箔这些原材料的影响没有很大;客户需求,如房地产市场不行。德业并未因为铜管铝箔上涨遭受压力,主要是国内外市场不景气。因此德业也在通过与客户交流,转型减少压力。一季度的毛利已经降到低点了,这个业务主要还是依靠量,材料对这个产品的盈利影响不是很大。

Q:一些友商向户用分布式光伏系统转型,与逆变器渠道品牌有协同,但都属于重资产模式,请问德 业在战略布局上如何看待这种商业模式?

A:目前没有电站业务方面的规划,公司的发展方向还是根据企业特点,结合储能产品去发展。德业会向电池方向发展,对电池配合储能产品,会考虑销往海外市场。在国内大型地面电站和工商业屋顶来消纳自己的逆变器方面没有规划。

Q:疫情对原材料端供应与产品发运有何影响,德业产品时从哪个港口发运的以及是否做了一些保障性措施?

A:物料影响不大,虽然部分上海供应商受到影响,但是公司会及时进行调整,但我们二供、三供都是正常的。公司主要通过北仑港发货,出口无太大问题。除湿器与热交换器受疫情影响较大,但除湿机上半年是淡季,下半年是旺季,因此影响不大;热交换器本来下滑较多,目前有所好转,等待后期大客户订单量。

Q:德业在IGBT国产化研发进展如何?使用下来看国产与海外IGBT在性能参数上是否存在差异?

A:去年一整年都在导入国内厂家,包括、斯达、、,对各家产品性能基本了解,做了详细的寿命实验。进口不足时,国内可以替代,现有份额国产和进口各占一半。国产与海外MPPT的性能是有差距的,国产转化效率低,开关损耗大,相当于进口的第二代水平,现在国外的英飞凌、安胜美已经是第三代水平。

Q:下游客户对国产IGBT接受程度如何?产品使用寿命是多少?

A:客户不会对转化效率特别关心,主要是德业自身比较重视产品质量,德业现有三个寿命实验室,专为测试国产器件,会用一年多的时间检验国产IGBT寿命。国内外客户当前更为关心IGBT寿命问题,目前国内组串户用并网客户较为谨慎,但当国产IGBT得到验证,并验证报告充分的情况下也是允许使用的,因为进口的产品越来越紧张。国外客户并未要求使用进口或国产的产品。产品寿命设计按照20年设计,保修则分为五年一档,十年一档进行。

Q:热交换器和除湿机营收占比逐步降低,毛利率下降,如何看待这两块业务未来的市场增速以及公司对之的业务定位与规划?

A:除湿机一季度增长很好,按照单位销售收入有几个月可以达到50%以上。除湿机1-3月份集中在华南地区,4月份到华东地区,除了受两季交接的影响,也受到上海疫情的影响,快递受限,货仓受限,因此销量受限。德业在淘宝、天猫、销量连续七八年保持第一,在几个重要的节日中,前五的产品我们能够占到三四个,品牌粘度很高,不是靠价格战就是品质优势。随着生活质量要求变高,除湿机在家用场景中将会越来越普及,所以十分看好其未来市场前景,除湿机工业机增长速度快于家用,将会成为未来发展方向。热交换器领域去掉美的格力,德业是国内最大的。热交换器业务已经做了二十多年,其高壁垒在于热交换器主要用于空调,空调是淡旺季的产品,所以一般企业是较难进入的。只要这个行业还在,德业会一直坚持做下去的。行业发展比较平稳,很难出现爆发,现在国外消费需求受挫,国内房地产因素影响,短期内也是一个困难时期。但德业生产链非常成熟,在供货、客户关系很有优势。公司会持续做下去,这不会对公司有很大的影响。

Q:公司一季度短期和长期借款有明显增长,是因为产能投放吗?

A:借款增加是因为去年美元汇率低位运行,因此未对外币作结汇处理,所以短期内出现资金需求。公司一直和国家几大行进行合作,甚至包括政策性银行会提供低利率的短期借款,部分合作银行提供短期的免息贷款。有的银行对企业是有一些支持的,和银行的合作还是从长期的角度去考虑的。

Q:逆变器的长期发展思路,国外如Enphase这类企业,除了做逆变器硬件,还会做软件服务,德业对逆电器软硬件的迭代方向如何看待。

A:软件运营维护实际上我们也是与逆变器相配套的,只是我们没有进行大的方案布局。我们有专门的APP,后台监控、运维,我们有团队在后台进行软件维护与硬件故障分析,应对全球市场,我们会设立很多办事处,为客户提供线上技术支持与售后维护。我们主要以硬件设备为主,储能逆变器主要是要稳定发电,客户通过手机APP了解发电情况就可以了,我们后期会对储能逆变器进行联网,因为随着每个国家的标准发生变化,一些国家需要对储能逆变器进行一个宏观的统一调控,对逆变器发一些指令,在峰电时间段对电网能量的支撑。

Q:是否会考虑与下游的经销商或安装商进行合作,帮助其更好的拓展客户例如设计软件进行排布电站,排布逆电器?

A:这一块公司没有设计。这一块在光伏领域里已经有专门的软件公司在做了,例如PVsys对坐标、角度已经有很完善的技术,所以我们没有做。在微型逆变器中,软件会提供光伏板的布局,方便安装商在现场维护的时候能够找到某一块组件的问题点。

Q:美国市场,今年储能逆电器中,15kw和20-50kw产品出货台?

Q:欧洲市场今年的增量主要是储能产品,公司在欧洲也是贴牌吗?还是在当地建立了安装商、渠道商的营销体系?

Q:西欧对产品定位要求高,我们针对不同国家设计不同的产品吗?例如前面所说公司有板金架优势,但在产品定位较高的国家会采用直接压铸的外壳?

Q:微逆、组串式和储能三个产品对经销商来说,获益能力如何?

Q:公司在自有品牌和贴牌产品上的定价和毛利率有无差异?

Q:微逆、组串式和储能这三个逆变器的细分产品在技术上的主要差别?技术上的主要差别给公司带来了什么竞争优势?

Q:低压低功率产品的技术难度是否比高压高功率产品低?阳光原来做高压高功率的地面电站产品,如果想做户用小功率产品,是否是降级操作?

Q:逆变器领域通常所说的技术迭代,都是哪些方面的迭代?新产品表现在开发细分领域还是技术上的具体进步?

Q:户储和微逆在海外各个地区的渗透率如何?在海外渗透的天花板是什么程度?今年增速较快,对未来市场的增速展望如何?

Q:公司微逆产品与国内其他厂家的差别在哪?比如昱能认为他们的优势在于大电流入栅,16A。

Q:微逆用于光伏系统一般控制在多少容量以内比较合适?

A:30KW以下的系统微逆甚至可以完全取代组串、并网逆变器的市场,在这巴西市场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Q:30KW的户用是不是都可以考虑用微逆?微逆与组串加优化各自适用的功率段如何?

A:对,微逆组成30KW的系统和组串加优化形成这个系统其实一样,但是微逆组成的系统不存在直流高压,但直流优化器组成的系统最终还是会串联到四五百伏甚至七八百伏进入到组串式逆变器里,现在的组串式逆变器内部还存在继电器及各种机械部件,可能存在寿命问题,但是微型逆变器不存在此问题,而且微型逆变器是完全灌风的,不需要分散/风扇散热,系统的寿命可以与组件的寿命匹配。

Q:其他公司要不就做并网,有一些也开始做户储,要不就是做微逆,而德业跨了三个产品。公司的研发架构上的优势体现在什么方面?

A:微型逆变器技术核心是软件算法的研究。这部分的研究我们已经有七八年了,最初我们没有做微逆的市场拓展,因为当时精力放在储能逆变器和组串式逆变器的研发上。公司研发人员虽然没有达到三四百人的规模,但研发人员的质量高,对产品技术的认知非常深入,公司对核心技术以及研发人员的培养做得比较到位。内部分类微逆、组串和储能三组,从人员划分来看,储能组人员最多,微逆其次,最后是组串。产品是否跨三个行业不重要,关键是要把握核心技术和产品经验。

Q:公司有没有途径降低单位成本,是否有成本下降幅度相关量化数据?

A:要看产品在市场上面临的竞争。公司目前每年的降本规划为成本的10%,从结构、硬件、相继追溯一代二代三代产品,每代产品降本规划为10%-15%。

Q:后续成本下降的难度会越来越大吗?能保持目前的降本幅度吗?

A:1)储能逆变器有很大的降本空间。组串式逆变器和微型逆变器主要通过结构上的调整、功率上的升级来降本。2)针对单个产品来看,成本不可能一直下降,目前通过结构优化或从另外的角度来处理问题。比如原来8KW的产品有一定的成本,现在12KW的产品和之前8KW产品的成本差不多,虽然表面上成本没有降低,但给用户带来了更高的价值。3)行业发展到最后会走向成品竞争。比如组串式逆变器已经成熟,大家技术差不多就只能拼价格。有些友商通过光伏电站为以后做准备,我们一方面通过产品性能的提高给客户带来价值,另一方面可能会向储能发展。我们认为未来国内会向国外一样拉大峰谷价差,对储能逆变器的应用是很好的机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产逆变器品牌排行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