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不懂别人的言外之意是智商低还是情商低?

很多人被自己情商低所困扰,因为自己“没眼力见”、“不会说话”、“不会拍马屁”,“社交能力差”等等,

以上这些问题,都属于“人情”的情,不是“情绪”的情。

有没有和我一样很神奇的人?一方面情商很高,体现在很敏感地发现别人的情绪、能够与他人的情绪共情,被其他人认为是“理解我”的人

但是另一方面又,经常得罪人、没有眼力见、不懂怎么social、感觉不怎么机灵

我也是迷惑了很多年之后才知道,这是因为,共情(情商)分为两种,一种是情感共情,一种是认知共情:

“情感共情指的是对他人情绪的感知和响应”

“认知共情指理解他人的目的、想法”

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呢?我按照自己的理解说下我自己的情况吧。能够情感共情,是因为自己对情感有很好的感受力,在人类与生俱来的基础情感方面(基础情感:比如被尊重的需要、被接受认可的需要,依赖和依赖的需要……这是与生俱来的,连小狗这样的小动物也具备这样的情感和情商)比较充沛,于是能敏锐地捕捉到他人的情绪

但是,认知共情(有眼力见、会说话)更像是后天发展出来的,它的本质是,你和大部分人的价值观相同时,才能发展出来这种共情能力。说的有些模糊,我来举个例子吧:

假设,我们一大群人聊天,一个人总是插不上话很沮丧,我能够捕捉到他的这一点,因为我有感受“不被集体接受很痛苦”的能力,这种情感是天生的,即使动物被集体排斥也是会很沮丧的。 这种就是“情感共情”

另外一个例子,比如大家一起和领导吃饭,其他人主动去给领导敬酒,领导就很开心,但我可能就没有这个主动性,除非我看别人都做了才会去做。我为什么没有呢?因为“我作为一个领导,大家都来给我敬酒、我感受到了我的地位,我非常开心”——这种感受,是非常社会化的,是相对来说不那么与生俱来的,而我本人是没有这种价值观的,我并不需要当我是领导的时候别人来给我敬酒,我自然就很难去共情这一点。“认知共情”弱的人,往往是,与群体价值观差别较大的人。(这种价值观虽然是后天发展出来的但是天生的性格也会占很大部分)

我对“认知共情”解释的不够好因为我的认知共情非常差哈哈,但是“情感共情”和“认知共情”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能力,我是情感共情强,认知共情差,但有的人是反过来的,认知共情强,情感共情差,比如很圆滑世故很会“来事”但是却比较理性甚至冷漠的人。当然也有很多这两种能力都强的人。

看到楼里一些回复,补充说明:

我要给一些人泼泼冷水。

1. “我们年轻人团结起来,这些世俗规则就不会存在了”,——人情世故、世俗规则是不会消失的,一些旧的恶习会被迭代,但只要人性与过去几千年没什么变化,就又会发展出新的规则出来。

这些规则是“凭空出现”、“人为制造”出来的吗?不是的。任何一个被大部分认同,能够经过时间洗礼的“学问”,“认知”,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一定依托于自然规律。因此它(本质的那一部分)就不会消失。

2. “什么’认知共情’,我只是懒得回应他们而已”——认知共情强和认知共情弱的人的区别,可不止是“是否懒得回应”那么简单哦。

认知共情”确是一种能力/天赋。仔细观察身边“情商”高(擅长于人情世故、不一定擅长情绪共情)的人,他们本身,都是非常认可这些人情世故的规则的。因为这些规则十分符合他们的人性(无褒贬),因为这些规则不是凭空被制造出来的,而就是有这些人性特点的人,通过彼此制衡而发展出来的。——一套游戏规则的制定,符合大部分游戏参与者的利益,越是符合利益的代表性人物,就越能赢。

我在评论区里看到,有人说自己“认知共情”比较强,因为自己擅长于分析。——通过分析人性得发展的认知共情能力,属于“模仿”,而不是天赋。有些人,天生懂人性,天生就在规则之中了,因为这些规则就是他这样的人定出来的。这里结合我之前写过的帖子一起食用更佳:

《我发现了天赋的本质:有天赋的人能领悟到内在逻辑;没有天赋的人靠模仿》

不过不用在评论区找,这样的人不太会看到我这样的帖子,甚至不会来豆瓣的,哈哈。

一个聪明的人会说话,一个有智慧的人知道何时说话。

说话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一句话说好了,与人相处就愉快了,一句话说不好,与人相处就麻烦了,或者没有办法与人相处了。

真正厉害的人,说话不多,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放低姿态。说话的时候,考虑到当时的环境和别人的感受。

有人说:“一个人学会说话,一年半载就可以了;学会闭嘴,却要一辈子的时间。”话多并不见得是好事,因为理解话的内容,一百个人,就有一百种经历,有一百种观点,不会感同身受。

我们常常把说话多的人,比喻成“泼妇、大嘴巴、乌鸦嘴”,可见话多的人,会令人深恶痛绝,敬而远之。

职场上,真正情商低的人,不是嘴巴很笨,而是“嘴多”。职场是一个人赚钱的地方,学会好好说话,不要和自己的钱过意不去;职场也是感情交流的地方,但同事之间的感情,离开职场,往往什么都不是,别高估了你在别人心中的位置。

作家大冰说:“职场不交友,这是不用多言的规矩。”人在职场混,别把同事当成了朋友,否则就拉低了你的情商,别人还会利用你。单位里,那些老好人,往往是最累的那个人,但也是费力不讨好的人。

朋友交往,可以“直言不讳”,但也要看朋友是谁,不能一概而论。同事多数不是朋友,而是你的竞争对手,是你生意上的合作伙伴,是你赚钱的帮手。大家都是在一条船上往前走,不得不一起用力,如果你把同事当成了无话不说的好友,那么你就会得罪人。

哪怕是你和别人聊天的时候,别人对你说:“但说无妨,我都能接受。”事实上,你说得太直白了,还是会令人不舒服,导致人与人的矛盾,在无形之中就产生了。

每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工作中总是有缺点,甚至有纰漏。如果你直接就指出来了,别人不见得会感激你,而是觉得你这个人“太挑剔了、太看别人不惯了”,还以为你在嫉妒别人。你应该知道,并不是谁都很大度,都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尤其是那些虚伪的同事和上司,听多了阿谀奉承的话,你的“直言”,就很刺耳。

一件事情搞砸了,你首先想到的是“责怪别人、推卸责任”,还是从自身寻找原因?你多半是找了一堆的客观原因,然后把事情的责任推出去,这是一个人“趋利避害”的本能。真正有本事的人,才会常常反思自己,主动把错误的责任揽到自己身上。

一次责怪别人,是因为你害怕担责,一次次责怪别人,就是负能量爆表。你说责怪别人的话,往往样子很难看,甚至和别人吵架,闹得不欢而散。

我的同事李娟,前天下午,被上司批评了几句,因为她把上个月的仓库管理数据弄错了。本来这是一件小事,只要积极改正,调整一下数据就可以了。但是李娟却气呼呼地指着王洲说:“看看你,报了什么数字给我,你知道吗?你想起来了吗?”王洲真正清点货物,听到这句话,一脸懵逼。李娟见状,就更生气了:“下次你再这样,我就状告你。”

其实,李娟的脾气,大家都明白,就是有点“犟”,还不明事理,遇到事情,都推三阻四。现在,大家都不喜欢和李娟在一起共事,害怕她的负能量,感染了自己。

高情商的人,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也会懂得和同事相处的方式,就是遇到麻烦的事情,也会好言好语,给别人一个台阶,争取大家一起来解决麻烦。

在开职工会的时候,是不是有人“抢话题、打岔、急于表达观点”的行为呢?我想,在很多单位,都有这样的人,兴许你自己就这样做过。

上个月末,我们单位销售部组织了一次全体职工会议,参会的人有二十多个。销售部经理总结了一下一个月的成绩,也指出了一些不足的地方。经理说:“下面是自由发言的时间,大家围绕销售情况,展开讨论。”张文第一个举手发言:“我认为,我们的销售成绩,真的不太好,看看人家沿海地区......”就在张文口若悬河的时候,经理打断了他的话:“控制一下发言的时间,多谈工作。”言外之意,就是张文的话,不靠谱,还有些跑题了。

在职场,商议工作的时候很多,如果你总是抢着发言,本以为自己能力强,说的话有见解,但是往往说不到点子上,如果是“抢话题”,就令人讨厌。情商高的人,不会“插嘴”,也会多听别人说,如果自己没有说话的机会,就不说;如果硬是要发言,就稍微等一等,观察一下局势,理清思路,再说也不晚。

有的人,把“无话不说”理解成为了“信口开河”。遇到任何事情,马上就要说出来,不经过大脑思考;任何心理状态,都会“写”在脸上,不吐不快。

不经过思考的话,一说出来,就会得罪别人,就容易引起矛盾,甚至变成谣言。比方说,年初的时候,办公室做了工作安排表,但是还没有“敲定”,你就马上找到上司,认为自己的工作太多,压力太大,或者认为某项工作安排不合理。你的话,似乎有道理,其实一点道理都没有,你要相信,上司不是愚蠢的人,对于单位的工作状况应该比你更了解。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口若悬河不是好事,往往是害人害己。在职场上,言多必失,对自己不是好事。做人,要学会“沉默”,有的场合,要装聋作哑。

说话是你的权力,但在行使权力的时候,不要伤害了别人的权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会说话是情商低还是智商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