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露地八月忙豆角什么时间种合适?

2021年首届油豆角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日前举办,黑龙江油豆角产业研究院在兰西成立 随着油豆角品种、种植面积和产值的增加,我省正积极探索油豆角乡村振兴赋能之路

  北安市二井镇建革村孙鹏文家小园种了8亩油豆角。

  油豆角是东北特色铁锅炖必不可少的食材。

  冯国军(右)和刘大军(左)在探讨豆角纤维问题。

  北安市大棚油豆角。

  这个季节,是油豆角的“主场”:回乡的人,总要先来顿排骨炖豆角;离家的人,大包小裹中,往往都夹着一袋子油豆角,作为东北宝藏菜送给南方亲友。

  “油豆角是美食,是乡愁,更是我们终身追求的事业。”黑龙江大学现代农业与生态环境学院书记、二级研究员冯国军,研究油豆角近30年,他和他的科研团队,已收集油豆角菜豆种质资源近500份,育成新品种21个,申报品种保护权6个。

  就在前几天,冯国军和他的团队做了两件对油豆角产业发展极具开创性的大事:举办了“2021年首届油豆角产业发展高峰论坛”,邀请我国蔬菜研究领域高层次专家,为油豆角产业发展把脉定向;在兰西创办了黑龙江油豆角产业研究院,全国首家!不仅选育研发新品种,更整合油豆角产业发展各链条力量,为我省油豆角产业发展蓄势聚能。

  A 龙江油豆角如何壮大“家族”

  种质入库数占全国26%

  从哈尔滨出发,穿过静静流淌的呼兰河,再向呼兰区东北行进十多分钟,就到了黑龙江大学呼兰校区。

  黑龙江大学现代农业与生态环境学院的繁育基地,就在校区里。一条马路,把基地分成了两部分——北面是大片的农田,种着各种各样的油豆角,“这个是玉冠,这个是绿冠,这个是霞冠……”冯国军一路介绍着,早年他们培育的种子,多冠以“冠”字——黄冠、丰冠、吉冠、巨冠、皇冠、祥冠、盛冠、青冠、辉冠、粉冠、黛冠、锦冠……如今,他们改变了命名思路,“以前老百姓种的油豆角,名字都透着一种黑土地的质朴。你像‘兔子翻白眼’‘家雀蛋’,一说就能让人想起豆角种子的性状,‘大马掌’‘后弯钩’‘秤钩子’,形象描绘出豆角荚的形状,‘一挂鞭’‘一窝蜂’,一听人们就能想到这豆角高产,而‘九月青’简洁明了地告诉人们,它九月成熟。”冯国军说,“现在,我们的新品种命名方式也改了,力求简单、形象。你看那架豆角,黄里带红,多喜庆,这是我们的最新品种,叫‘满堂彩’。”

  在马路南面,是一栋栋温室和大棚,是油豆角的育种基地。

  走进一栋温室,50多垄豆角形态各异,“这里是我们的新品种选育研发基地。刚种一个来月,一共100多个新配制的杂交组合。你看它们,有的爬蔓,有的矮生,有的分枝多,有的开花早,有的叶子厚,有的略显单薄。”就像看自己最心爱的孩子,冯国军的眼神中充满慈爱,“从品质、丰产、抗病、株型等多方面进行选择,我们从中选育表现最佳的株系,就这样经过5~6代,就可以选育出新的品种了。 ”

  冯国军介绍,他和他的科研团队积极开展育种应用理论研究,采用菜豆“矮生+蔓生”育种模型取得了很好的育种成效。利用“温室大棚——露地——海南南繁基地”模式,在一年内完成菜豆的三个育种世代工作,提升菜豆育种效率,同时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高选择效率。

  据统计,我国入库的食荚类菜豆种质资源有3224份,其中东北地区入库达到704份,占入库总数的26%。

  亩产1200公斤 种植期仅需48天

  记者在兰西县榆林镇矮生油豆角新品种与新技术展示示范基地看到,这里种植着超早熟黄金荚矮生油豆角品种“黑大金冠”和超早熟纯黄荚矮生油豆角新品种“黑大吉冠”。

  据黑龙江油豆角产业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刘大军介绍:“这片地采用‘配套轻简化栽培技术’,机械化播种、机械化覆膜、机械化铺设滴灌带、水肥一体化、富营养栽培技术、富硒栽培技术、最后统一机械化采收。其中,‘黑大金冠’品种生长势中等分枝多,播种到采收仅50天左右,花淡粉色,总状花序,荚黄色,熟荚有红色条纹,具有肉质面、无纤维、油豆角香味浓等特点,适宜条件下种植,亩产可达1500公斤左右。而‘黑大吉冠’从播种到采收仅48天,亩产可达1200公斤左右。”

  B 油豆角如何成为头牌东北菜

  在首届油豆角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冯国军饶有兴致地向参会嘉宾介绍起油豆角的“前世今生”,“自从明末清初引入我国后,油豆角在我国产生了软荚品种,我国也成为了菜豆次生起源中心。食荚菜豆引入东北后,在寒温带气候下进一步选择,形成了丰富的东北油豆角品种,资源占全国近30%。”

  关于油豆角名称的由来,黑龙江油豆角产业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刘大军说,目前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很久以前,条件艰苦,吃不到肉,嫩豆角炖熟后,肉质面而鲜嫩,像肉一样美味,老百姓叫它“肉豆角”,之后根据谐音便叫成了油豆角。另一种说法是做豆角人们喜用荤油爆锅,出锅时荤油的油珠布满豆角的表面,使得豆角仿佛出油一般,因此称为“油豆角”。

  随着时间的流逝,油豆角成为生活在这片黑土地上的龙江人最割舍不掉的乡愁。北大荒的屯垦官兵、下乡的知识青年,在他们的迁徙中,油豆角也被带到了祖国各地。尤其随着北菜在全国的推广,油豆角当仁不让地成为了东北菜的头牌,逐渐受到全国消费者的追捧。

  C 油豆角如何为乡村振兴赋能

  在北安市,“黑大油豆角”成了很多人的致富秘籍。

  52岁的孙鹏文是二井镇建革村的农民,家里有8亩小园,过去一直种玉米。“今年都种了油豆角,这结的才厚呢。初步估算,我家小园能收1万多斤油豆角,就打上门收1斤3块5,你算算我得多收入多少钱,要是去市场卖赚得就更多了。”

  二井镇村民张忠良也是这样,年龄大了,出门打工挣不到几个钱,在自家小菜园种了2亩地油豆角,总共卖了1.4万多元。

  北安市城郊乡乡村振兴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吴福来说,棚室油豆角一年能种两季,第一季采收亩收入达到7000元,比其他品种亩效益增收15%以上。

  在城郊乡新华村蔬菜基地,脱贫户杨恩梁一直在忙着挑豆角。“棚室豆角摘下来后,我就坐这里挑就行,1天70块钱。”因病他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油豆角产业发展能保证他不那么辛苦还能赚到钱。

  “虽然脱贫户都摘掉了贫帽子,但巩固脱贫成果、促进脱贫户持续稳定增收还需要继续努力,要为更多群众提供在家门口增收的机会。”北安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组组长刘本东说。

  “我们考察了乡村产业发展需要和市场需求,最后把油豆角作为有效衔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接力棒,与黑龙江大学深入对接,依托近郊乡镇农民传统种植蔬菜的优势,选择城郊、二井两个乡镇发展菜园经济, 打造了建民屯、新华屯、建富屯、自民三屯12个油豆角示范基地,兴一个产业,富一方村民。”北安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霍立东介绍。

  为畅通油豆角销售渠道,保证卖个好价钱,他们还多次与北安市的食品公司对接,以村屯为单位签订“黑大油豆角”回收合同。

  北安市华升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东升告诉记者,他们的油豆角在网上很畅销,通过今年试种,明年准备大规模铺开订单种植,“农民种多少,我们收多少。”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省以露地、大棚、温室等形式栽培的油豆角面积约为30万亩,产值近20亿元。

  D 油豆角如何延伸产业链

  省农业农村厅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沈铁恒非常看好油豆角产业,“我省气候冷凉,非常适合油豆角生长。这几年以冯教授为主的研发团队选育了很多优秀品种,促进了油豆角产业的发展,作为‘北菜南运’的重要产品,油豆角在南方很受欢迎。”

  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庞海涛认为,油豆角是黑龙江特色农产品的一张名片,除了鲜食外还可速冻加工和干制加工,实现农头工尾,将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同构,全产业链发展。

  “我们成立产业研究院,就是要合力攻关油豆角全产业链技术瓶颈。”刘大军介绍,目前黑龙江大学冯国军园艺团队、孙庆申食品加工团队、宋福强教授土壤生态团队、孙来军智能检测团队、刘勇教授智能灌溉团队,齐齐哈尔大学王志刚教授专用肥料团队,东北农业大学王傲雪教授生态防病团队,黑龙江省农科院园艺分院陈立新研究员设施园艺团队,以及黑龙江禾煦丰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等都已入驻黑龙江油豆角产业研究院,从事油豆角相关的品种选育、土壤改良、智能灌溉、智能选种、病虫害防治、绿色种植、产品深加工等方面的研究。

  “我们就是要搭建一个‘政府+公司+科研院所+企业’的开放式平台,协同作战,聚力攻关。下一步我们将联合省内外的大学及业内专家、企业等,从全产业链的角度开展深入合作,将油豆角的种子、肥料、植保、农机、采购加工以及销售等有效链接,逐个层面进行创新,助力黑龙江油豆角产业发展。”冯国军说。

  “油豆角产业研究院落户兰西,因为这里是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是全国(蔬菜)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县,也是哈尔滨乃至全省的菜篮子。”兰西县委副书记慕海军对未来充满信心,“我们打造了一处油豆角新品种新技术展示示范园区,196栋大棚240多亩地,从此美丽的呼兰河西畔因为黑龙江大学油豆角技术的落地而变得更加令人向往和期待。”

东北油豆角 将军一点红油豆角栽培技术

该品种产量高,抗寒,抗病,存放时间长,是客户喜欢收购,菜农种植的好品种。中早熟,蔓生,生长旺盛,分枝性强,从出苗到结英60天左右,英长17-20厘米,宽30厘米左右,青绿色,有光泽,成长后有红纹,无纤维,耐老化,肉质厚有清香,口感好,全国各地均有栽培,适应性广,大棚、露地均可种植,一般亩产7000公斤以上,效益非常可观。
【栽培要点】株行距50×60cm,每穴播种3粒,留健壮苗2棵,种植前施足有机肥,大棚种植可喷施叶面肥,以利保花保英,苗期加强大水大肥管理,预防病虫害,以提高品质及产量。


黑龙江省委书记吉炳轩视察我校“北菜南运”露地绿色蔬菜生产基地

    7月4日上午,黑龙江省委书记吉炳轩赴双城市兰陵镇“东北农业大学北菜南运露地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对基地建设及蔬菜生产最新进展情况进行视察并作重要讲话。副省长孙尧、吕维峰,哈尔滨市委副书记、市长宋希斌等省市领导随同视察。省委政研室、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委、省商务厅、省农垦总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随同视察。

    一走进蔬菜基地,吉炳轩书记就询问周围百姓来基地看的多不多。当得知当地农户不仅来基地看,还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后,吉炳轩指出,这就是蔬菜基地的示范作用,要让更多农民了解、参与进来。

黑龙江省委书记吉炳轩视察我校“北菜南运”露地绿色蔬菜生产基地

    吉炳轩一边察看基地蔬菜种植情况,一边询问青椒、茄子等蔬菜的亩产和市场价格。我校党委书记、校长徐梅为吉炳轩书记介绍了目前基地各种蔬菜的采收和销售情况。

在菜豆栽培模式及品种示范区,吉炳轩兴致勃勃地与我校专家讨论各品种豆角的种植生长特点及口感。
    在甘蓝和白菜示范区,看到我校示范种植的甘蓝和包菜品质好,产量高,吉炳轩高兴地说,在大地上搞实验,叶菜能成功不简单,应该让大型超市来实地看看,争取签销售订单。

黑龙江省委书记吉炳轩查看我校蔬菜基地黄瓜挂果和生长情况

在黄瓜种植区,吉炳轩仔细查看了黄瓜挂果和生长情况,对我校种植的各品种黄瓜给予高度评价。吉炳轩亲手摘下一根黄瓜说,你们这个黄瓜不错,植株不高,但每一寸都开花,每一节都挂果,营养成分都在果上。

徐梅向吉炳轩介绍我校蔬菜基地茄子品质及产量

吉炳轩与正在田间劳动的承包户宋生(前排左二)亲切交谈

在茄子种植区,吉炳轩与正在田间劳动的承包户宋生亲切交谈。吉炳轩询问了宋生承包地的面积、产量等基本情况。宋生介绍说自己是第一年种蔬菜,种了7万多株茄子,昨天一天收了门茄1000多斤,估计今年能收20万斤左右。吉炳轩听到这里认真为他算了一笔账,过去宋生种玉米,每亩地收入1000元左右,今年种茄子每亩收入3000元以上,而且品种、地膜、技术都是农大管,可以说挣钱又省心。再过20多天茄子进入高产期,就怕你到时候摘都摘不过来!宋生说,我们家五口人,就种了这一种菜,就怕卖菜难,学校管收,不用怕了。
    吉炳轩还视察了蔬菜基地的西瓜示范区、豆角种植区和番茄种植区。并对我校李景富教授提供秧苗和负责指导的番茄给予了高度评价。在仔细察看了番茄挂果和田间管理情况后,吉炳轩托起一串累累的番茄幼果说,这番茄长得好,品种好,农户管理的也好。这一亩地应该不到4000株,看行距就能看出来。应该再打打叉,保证番茄品质。
    此次是吉炳轩书记继5月份莅临我校蔬菜基地视察后第二次来视察。在步行视察40多分钟后,吉炳轩说,现在看,你们种菜成功了。今后,东北农业大学还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户的技术指导,并重视把技术和实践相结合,这是真正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吉炳轩及随行省市领导听取我校
“北菜南运”基地蔬菜生产及销售情况汇报

我校党委书记、校长徐梅汇报我校“北菜南运”基地蔬菜生产及销售情况

视察结束后,吉炳轩及随行省市领导在蔬菜基地听取了我校“北菜南运”基地蔬菜生产及销售情况汇报。徐梅在汇报中介绍了蔬菜基地建设的目的、建设情况、运行模式、销售情况及预期成效和后期工作设想。我校“北菜南运”露地绿色蔬菜生产基地是2012年黑龙江省政府农业重点示范项目。基地占地1230亩,包括示范区60.4亩,生产区995.3亩,共种植露地番茄、青椒、茄子、黄瓜、甜瓜、西瓜豆角、马铃薯、胡萝卜、粘玉米10种蔬菜,预计年产绿色食品蔬菜350万公斤以上,年产值预计在490万元以上,年收益可达120万元以上。基地采取的是“大学+政府+合作社”的三方合作模式,为更好地发挥基地的示范辐射作用,基地正在积极探索建立“大学+政府+合作社+农户+公司”“五位一体”的运行模式,以求实现“工厂化育苗、模式化生产、集约化管理、品牌化销售”的良性发展。“五位一体”的运行模式推行后,基地每年还可同时辐射和带动周边1万亩以上蔬菜产业发展,实现人均增收不少于1400元。

双城市委书记鲁志民在会上发言

哈尔滨市委副书记、市长宋希斌在会上发言

省教育厅厅长张永洲在会上发言

省商务厅厅长孟祥军在会上发言

省农垦总局党委书记、局长隋凤富在会上发言

副省长吕维峰在会上发言

    双城市委市政府、省财政厅、省教育厅、省商务厅、省农委、省交通运输厅、省农垦总局分别表示将对基地蔬菜的后续生产、品牌化销售、出口销售渠道开辟、基础设施建设、道路修建等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孙尧、吕维峰、宋希斌等省市领导对蔬菜基地建设取得的成果给与肯定并提出相关建议,同时也纷纷表示要大力支持蔬菜基地的建设与发展。

黑龙江省委书记吉炳轩在会上作重要讲话

    汇报会上,吉炳轩书记作重要讲话,对我校露地蔬菜基地的生产管理、运行机制、产品销售、道路维修、远期规划等提出了指导意见和具体要求。
    吉炳轩指出,东北农业大学北菜南运蔬菜基地有示范性、代表性,有科技含量支撑,可以作为全省示范龙头,实现科研生产销售一条龙,以科技龙头带动全省露地蔬菜产业发展,推动我省种植结构调整。同时东北农业大学露地蔬菜应该发展为一个品牌,农垦总局在这方面应利用自身优势给予大力支持,培养品牌,带动蔬菜基地快速发展。
吉炳轩对今年我校露地蔬菜基地的建设与生产情况给予了肯定。吉炳轩指出,蔬菜种植要求高于大田作物,属于精细农业、高度技术密集的集约化农业,东北农业大学蔬菜基地今年蔬菜种植取得成功,比预料的要好。目前,番茄、黄瓜、茄子、辣椒等第一批蔬菜已经开始采摘,估计20天后即可进入丰收期,丰收期将一个半月左右。同时,吉炳轩要求我校进一步加强对农户的技术指导,帮助农户解决草荒和密植度不够等问题,提高蔬菜的精细化管理程度,并根据我省优势和市场需求在蔬菜品种上进行优选。此外,还要求各媒体在蔬菜集中采摘期进行集中宣传报道,让广大市民和更多地区了解到我省蔬菜的优势和特点,对蔬菜基地的发展和产品销售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吉炳轩在讲话中对蔬菜销售渠道、市场定位提出了具体要求。吉炳轩说,今年是露地蔬菜生产的第一年,东北农业大学负责把技术问题和体制问题解决好,蔬菜销售问题交给政府和企业,各部门要全力支持,把蔬菜顺利销售出去,我们就成功了。对于不同品种蔬菜的销售渠道和市场定位吉炳轩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番茄、洋葱、甘蓝在俄罗斯很受欢迎,由商务厅研究打入俄罗斯市场;二是黑龙江露地蔬菜有机质含量高,农药污染少,打质量牌,争取进入北京市场;三是广开哈市市场,让应季露地绿色蔬菜走上百姓餐桌,让市民吃上放心菜。同时,为解决蔬菜运输问题,吉炳轩要求省交通厅对我校蔬菜基地的道路修建给予大力支持,并建议采用煤灰砖铺路,为蔬菜采摘后运输提供有利条件。
对于蔬菜基地的下一步发展吉炳轩指出,蔬菜是科技含量高的产业,高校及科研院所是重要的科技力量,农大有专门研究蔬菜的科技人员,有种植、培育、嫁接、栽培、管理等人才,希望东北农业大学能够使成为以科技为龙头带动产业发展的典范,探索出科研、生产、流通、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化运行模式。谈到未来发展,吉炳轩说,搞好了,明年你们直接示范再种一万亩,争取在全省推广到十万亩。
    最后,吉炳轩说,我还要再来一次,看看下一步工作的进展情况。

黑龙江省委书记吉炳轩与我教师亲切握手话别

    视察结束后,吉炳轩书记对我校专家、教师表示慰问并与现场教师亲切握手话别。
    我校副校长胡宝忠、纪委书记孙立军、项目负责人及相关专家陪同视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豆角几月开始种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