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著作权的保护期限是什么?

  著作人(自然人或法人)依法对科学研究、文学艺术诸方面的著述和创作等所享有的权利。又称版权。世界上第一部著作立法是英国1709年的《版权法》。中国于1990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著作权的主体因创作成果而享有著作权的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少数情况下也可以是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还规定非法人单位也能享有著作权。就自然人来看,包括从事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的专业人员及业余人员;成年人、未成年人以及少数创作了作品(如绘画、书法、表演)的少年儿童。著作权主体还有个人(独立创作作品)和集体(两人以上的作者合著作品)之分。
合著中,有的是一部完整的著作,其中各组成部分不能独立存在,全体合著人是 版 权主体 ;有的是各组成部 分可以分别存在(如歌词与歌谱),全体合著人或各组成部分的作者可分别成为整 部作品或组 成部分作品的版权的主体 。就 法人来看,作为著作权的主体有编辑刊物、辞书等集体作品的编辑出版单位;也有制定写作计划,组织人员创作并以法人名义发表作品的机构。
著 作 权的主体还可分为原始的或继 受的主体。前者是直接以创作活动完成作品的人,享有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益的完整著作权利;后者是依据合同、继承等方式承受著作权利的人,只享有获得财产权益的部分著作权。   著作权的客体 表现创作活动的某种客观形式。
它首先是创作,而不是抄袭。其次,必须使作品的内容运用一定形式加以表现,包括文字形式(论著、创作、翻译、注解等);口头形式(演讲、报告、说唱等);其他形式(乐谱、绘画、书法、雕塑、舞蹈、电影、摄影、录像、图表等)。   著作权的产生、内容及消灭 就世界多数国家而言,著作权根据作者创作出作品的事实而产生,即“无手续主义”。
但有些国家规定,只有在著作完成注册手续后,著作权才能产生 。作 者享有的著 作 权可分为人身权和财产权两个方面:人身权由作者终生享有,作者死后,其人身权利可由作者家属或作者遗嘱指定人加以保护。人身权包括发表权、署名权和维护作品完整权。财产权通常是作者在他人依合同利用创作成果时(出版、上演、制片、广播等方式)所取得的报酬,主要是稿酬收入,也可包括赠书、赠票、上演税、奖金等酬劳。
多数作品的作者可以终生享有财产权利,作者死后可由继承人享有若干年。各国立法对此规定20年至90年不等,以规定50年的居多。   著作权的保护 著作权受国家法律的保护。如发生剽窃等情况,应视作侵权行为。著作权受到侵犯时,作者可以通过诉讼程序请求排除妨害、恢复人身荣誉、赔偿财产损失。
  著作权的国际保护 为了保护著作权不在国外受到侵犯,一国可以通过同其他国家缔约等方式而享有国际保护。   公约及形式 最早的双边版权协定出现在19世纪初的西欧。1886年签订了第一个多边协定《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其后,双边协定的重要性下降,但在非缔约国之间以及在缔约国与非缔约国之间,仍然广泛地订有双边协定。
在多边协定中,影响最大的是《伯尔尼公约》和1952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下签订的《。

一、个人作品著作权的财产权利保护期限为多久

1、 一般作品的著作财产权保护期。

绝大多数国家著作权法均规定,公民的作品的著作财产权保护期为作者有生之年加死后50年。我国在制定著作权法时,参照《伯尔尼公约》要求的最低标准,规定了作者有生之年加死后50年的著作财产权保护期。

2、 特殊作品的著作财产权保护期。

第一,计算机软件的著作财产权保护期。我国《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14条规定,软件著作权,自软件开发完成之日起产生。自然人对软件享有著作权的,保护期为自然人的终身至其死亡后50年,截止于自然人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软件是合作开发的,截止于最后死亡的自然人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单位对软件享有著作权的,保护期为50年,截止于软件首次发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但软件自开发完成之日起50年未发表的,《条例》不再保护。

第二,匿名作品和假名作品的保护期。我国《著作权法》规定,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其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为50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作者身份一旦确定,适用著作权法一般保护期的规定。

二、作品著作权保护期满的后果

我国对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保护期分别加以规定。著作人身权中的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永久受到法律保护。发表权的保护期与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利的保护期相同。作为作者的公民死亡,法人或非法人单位变更、终止后,其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仍受著作权法保护。

在著作权的期限内,作品的著作权受法律保护;著作权期限届满,就丧失著作权,该作品便进入公共领域,不再受法律保护。

著作权是知识产权的典型代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能经常接触的到著作权,比如文章、画作、音乐作品、影视作品等等很大的领域范围都属于著作权法的保护范围。国家现在也越来越重视对著作权的保护,不仅增加了知识产权法院,还明确了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

个人作品著作权的财产权利保护期限为多久延伸法律知识

一、美术作品著作权侵权怎么认定

美术作品著作权侵权案件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侵权案件可较直接的通过对证据的认定加以解决,在本文主要针对第二类侵权案件,即典型的需要对双方的作品进行对比来认定被控侵权人是否有剽窃行为的美术作品著作权侵权案件进行论述。

对于此种美术作品著作权侵权认定的步骤和方法,我们应以拿来主义的观点,吸取任何值得借鉴的思路和方法,这也正是许多学者研究美国版权保护制度的原因。但在研究和借鉴国外版权保护制度的同时,也要注意要符合中国的国情和社会价值观。

第一步,确定美术作品著作权人的权利有效存在;

第二步,确定美术作品著作权人著作权的保护范围,其中包括对思想与表达、独创性、整体与部分等问题的认定;

第三步,确定被控侵权人的行为,包括对权利人作品的接触、剽窃的认定、合理使用等问题;第四步,侵权的最后认定和对侵权责任的确认,包括对停止侵权和赔偿数额的认识等。

二、美术作品委托创作注意事项

关于委托创作,比如某个单位委托艺术家创作和定制一个作品的,这就要通过双方的委托创作合同来约定双方各自享有什么权利。

对于壁画作品,就可以约定作品创作完成后,虽然画家不是财产所有权人,但是拆的时候要注意到如何保护画家的著作权。说到美术作品和载体之间的关系问题,实质就是美术作品载体原件的转让、转移是否影响著作权的行使。按照著作权法的规定,美术作品财产权转移后只对作品的展览权有所涉及,其他的权利没有规定,那就是说这些权利仍然属画家所有。比如画家给出版社投稿,行使的是著作权,原稿的财产权没有给出版社,可以要求出版社退回。而把美术作品卖给饭店或是拍卖,卖的是财产权,著作权还是画家自己的。到目前,这在法律上应该没有疑问了,之所以出现问题主要是法律意识方面的原因。

目前的《著作权法》虽然还需要完善,但是艺术家维权基本上已经有法律上的依据了。在和画家之间如何约定上,如果是一项国家项目,要求画家来完成主题的创作,就应该把各种可能性考虑充分。比如,委托画家画的画是由委托人独有,还是允许作者再画?这是美术作品和其他作品的最大区别,作者再画不叫“复制”,而叫两个原件。我接触过一个摄影家,他的摄影作品不都是直接拍摄的,有复制的,他在每一张摄影作品上都有签字。这和画家重画一幅自己的作品不一样,画家重复画的作品实际上都是原件。

所以,项目组织者和画家要有明确规定,是否允许在项目之外有另外一个作品出现。如果没有这样的约定,委托者就无权禁止画家再画。

以上便是整理的关于美术作品著作权侵权怎么认定的相关知识,相信大家已经比较清楚该如何对美术作品著作权侵权进行认定了吧,一般只有对相关行为认定属于美术作品著作权侵权后,才能依据法律规定,追究侵权人的责任。要是你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成都合同纠纷律师的在线律师。

    美术作品著作权,又称之为美术作品版权。通常美术作品包括书法绘画作品、LOGO商标图案、纺织花样设计、卡通动漫设计、产品外包装设计等,由于美术作品与美术作品原件不可分离,美术作品著作权的保护成为著作权领域的特殊问题,美术作品著作权必须面对美术作品原件所有权。我国目前相关著作权理论与实践存在严重误区,由此导致美术作品原件所有人侵害美术作品著作权人利益的事件频频发生。为了让自己的版权和利益得到更好的保护,所以我们还是有必要去申请美术作品的著作权。

版权保护的期限是多久?

版权保护期限,个人自其作品创作完成之日起,至作者死后第50年的1231日止。法人或其他组织作品自该作品发表之日起,到发表之日后第50年的1231日止。作品始终没有发表的,自作品创作完成50年内未发表的,著作权法不再保护。

哪些作品可以获得版权保护?

我国著作权法第三条规定的各类作品均可申请登记。包括:文字作品;口述作品;音乐、 戏剧、 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美术、建筑作品;摄影作品;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计算机软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它作品。

办理美术作品版权登记的优势是什么?

1)性价比高:版权只需登记一次,期间不需续费,保护时间长;

2)申请时间快,2个月左右可以拿到证书;

3)在注册商标同时登记版权,是使自己的LOGO获得全面保护的最简便、有效、价廉的手段。

1、哪些作品可以获得版权保护?

答:我国著作权法第三条规定的各类作品均可申请登记。包括:文字作品;口美述作品;音乐、 戏剧、 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美术、建筑作品;摄影作品;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计算机软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它作品。

2、哪些作品不能申请登记?
答:(1)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2)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 (3)时事新闻;(4)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5)超过保护期限的作品。

3、版权与商标的区别
答:版权与商标是知识产权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所保护范围和申请保护的意义上来看,二者有相同也有不同。版权所保护的是以各种形式创作出来的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作品,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文字作品、美术作品、摄影作品、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计算机软件的源程序等等。而商标权所保护的主要是用于某种商品或服务上的标志性的图案或者文字,包括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和颜色组合。由此可见,二者的构成元素有所重叠,版权除了保护文字或图案外,还保护其他作品类型;而商标仅限于图形或文字。版权保护虽不以必须登记为要件,但办理了版权登记的作品受法律保护的力度更大,保护效率更高;而商标不登记注册则不受法律保护(驰名商标除外)。由于商标申请注册的周期长,不确定因素较多,风险大,因此建议在商标设计时或商标办理注册申请时就申请做商标图案或文字的版权登记。这样的话,如果商标得以注册,则版权和商标构成双重保护,日后被撤销或无效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如果商标未得以注册,也可以基于在先申请登记的商标图案或文字的版权而对他人的相同或类似的商标提出异议、无效甚至撤销。因此版权与商标权的全方位知识产权保护对于企业来讲是非常有必要的。

4、版权保护的费用是一次性费用么?
后续有没有年费?答:版权保护是一次性费用,后续没有年费。

5、版权保护的期限是多久?
答:版权保护期限,个人自其作品创作完成之日起,至作者死后第50年的12月31日止。法人或其他组织作品自该作品发表之日起,到发表之日后第50年的12月31日止。作品始终没有发表的,自作品创作完成50年内为发表的,著作权法不再保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民著作权保护期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