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分析一下儿童体适能运动馆的市场需求怎么样吗?

孩子每天都在运动,为什么还要参加少儿体适能

时间: 来源:体能运动馆 关注度:54329

说起少儿体适能训练一些父母简单粗暴的概括“:不就是运动吗?孩子每天的运动已经很大了,干什么还要花钱买运动?

事实上,我们平时谈到孩子的体能发育,有两个常见的误区:

1、孩子体能训练不是单纯的成为大力士

孩子的体能发育,不仅关乎孩子的身体能力,更是心理能力,不仅仅是让孩子变成“大力士”那么简单。

而专业的体能训练给孩子的是在生活上的改变、内驱力的改变,是一个健康的体格和强大的内心,更是开朗、乐观的心态。

2、少儿体适能训练并不是跑跑跳跳

体能不仅包含爬走跑跳等大运动的发育,还有精细动作的发育。

所以,家长在给孩子做体能锻炼的时候,要两者相结合,因为精细动作的发育会影响到大运动的质量。

比如孩子如果想爬的更快,就需要手部更好的抓握滑梯的边缘,脚部更准确的踩住滑梯上的脚蹬,包括大拇指抓握的方向,手部肌肉群的控制能力,这些都需要精细动作发育的好才能做到。

多父母都让孩子通过学习运动技能去培养孩子的身体素质,如:羽毛球、篮球、击剑等;

却不知道,6岁以下的小盆友往往在下肢力量不足的问题,骨骼尚未发育完全;

长期练习单一专项运动,不断重复的使用相同的肌肉群、相同的动作模式,很容易打破孩子的发育平衡,造成孩子前期学习技能不顺畅;

从而导致孩子逐渐对这项运动失去信心,而婴幼儿时期的体能训练,作用则是孩子在学习运动技能之前,就为孩子储备好出色的身体素质。

所以在孩子早期的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应该遵循孩子身体素质的窗口期特性,锻炼孩子全身系统的身体素质。

7月12-13日,《2019全国儿童体适能教育行业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主题为“我为梦想创造可能”,由北京趣动旅程体育发展有限公司和中国(北京)国际妇女儿童产业博览会联合主办。本次发展论坛针对如何推动我国儿童体适能教育行业的发展提出专业见解,就儿童体适能所涉及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讨论,包括学术理论、训练规划、运营、营销、管理、赛事等多个板块。

论坛由北京市妇女联合会社会工作部部长李雪松致开幕辞,早期教育发展促进会副会长李启生发表了致辞,对儿童体适能行业的发展给予了美好祝愿。素质教育新媒体权威机构睿艺创始人CEO刘芮伊发表了题为《少儿体教育行业的趋势与发展》的主题演讲,她从媒体的角度分析了儿童体育教育行业的发展趋势。维宁体育创始人纪宁分享了《体育产业需要全球视野》的演讲,就体育培训事业如何做大做强给出了全面分析。

儿童体适能培训,不光是儿童的身体发展,更重要的是儿童的心理发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儿童精神医学首席专家郑毅教授,分析了2.5-12岁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育的特征。美国春田大学体育和健康系终身正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刘展教授详细分析了幼儿动作技能与大脑执行功能协同发展对健康成长的促进作用,使儿童体育专业理论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为期两天的论坛,除了行业专家的精彩分享,还有圆桌会议的交流碰撞,既有行业分析、儿童心理、体育产业、运动表现等多方面的分享,也有击剑、篮球、橄榄球、平衡车等体育项目的分析,又有如何开展好儿童体适能教育培训的经验和方法,以及痛点、管理、运营、营销策略的深度探讨,还有激动人心的抽奖互动环节,可以说是干货满满。

在目前教育领域中,体能的提升和身体素质的开发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直接导致肥胖孩子不断增加、素质达标率很低的结果。7岁前是儿童发展运动习惯、运动心理和技巧的关键期,各种运动都不妨让他们试试,而且儿童的模仿能力也很强,羽毛球、足球等看似简单的运动,如果儿童有兴趣参与,只要方法恰当,对于提高身体的灵活性、柔韧性、协调性都非常有益。

据了解,西方国家非常重视儿童早期的体育教育,儿童每天都有1-2小时形式多样的体育锻炼时间,让儿童从小形成“运动惯性”,当他们长大之后,就会对运动形成上瘾式的“依赖”,实现长期坚持锻炼的习惯,这对孩子今后一生都有益处。只有有了健康的身体,才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情,实现自己的梦想。

趣动旅程创始人、北京早期教育发展促进会体验教育专业委员会专家张化冰作为压轴发言人,发表了题为《走出儿童体适能的漩涡》的演讲,他从趣动旅程一路走来的历程以及多年来在这个行业所做的探索和实践,深度剖析了儿童体适能行业的痛点,并提出了解决这些痛点的方向和举措,使在座的同行从业者受益匪浅。

据不完全统计,有近2000家儿童运动馆在全国开展业务,儿童体适能行业任重道远。2019年或将成为儿童体适能行业发展的新起点,全国儿童体适能教育行业发展联盟在国家新政的助力下,积极整合行业优势资源,共同为儿童体适能行业赋能,协力发展,为改变中国儿童的身体现状而努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体适能运动馆和早教的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