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转盘可以作弊吗

  近年来随着公众健康意识嘚提升,人们越来越注意到过量摄入糖分的危害控糖、戒糖成为新潮流。2019年7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將开展15个重大专项行动促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其中文件提倡,到2030年人均每日添加糖摄入量不高于25克

  无糖成為饮料界的新风口,背后是“既要好喝过瘾又得健康不胖”的新需求根据中科院日前公布的一项调查,近80%的消费者选择无糖饮料的原因昰认为“更健康”消费者们一边享受着“小甜水”带来的快乐,一边又充满疑惑――0糖食品饮料的不含糖吗的更健康吗?

  1 0糖的鈈含糖吗

  “我不吃饭都可以,但是不能不喝饮料”网友“大胃”在某社交媒体上创建“饮料达人”小组,“不能不喝饮料”是该小組宣言

  而在豆瓣的另外一个小组“今天我也坚持住了没喝含糖饮料”,不少豆瓣用户在小组中讨论各种无糖饮品每日打卡“不喝飲料”“戒糖”等。

  “没有减肥时不会特别注意饮料的含糖量”来自南京的90后上班族喻美丽(化名)说,0糖饮料的口感不如含糖饮料但喝起来让人心安。像喻美丽一样的人还有很多他们无法戒掉喝饮料的习惯,但又害怕长胖无糖饮料似乎成了他们的“最佳选择”。

  数据显示2020年无糖饮料市场规模达117.8亿元,较2014年翻了7倍无糖饮料在饮料市场中的占比逐年攀升。但在市场上出现各类无糖饮品后消费者开始意识到所谓的“无糖”“0糖”或许只是品牌的“文字游戏”。

  今年4月某网红饮品品牌发布致歉声明,承认在产品的标識和宣传中没有说清楚0蔗糖与0糖的区别“看到这个道歉声明的时候,特别生气就像被骗了一样。”喻美丽说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一些品牌利用了大众对营养学知识的匮乏“日常生活中说的糖和营养学上的糖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通常指白砂糖、冰糖、蔗糖等后者往往指的是单糖,譬如葡萄糖、果糖等”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临床营养科临床营养师李世阳说,蔗糖摄入人体后会很快分解为葡萄糖和果糖对血糖的影响和刺激特别大。

  为何在致歉声明发布后很多品牌依旧在饮品包装上写着“无糖”“0糖0脂0卡”,这是否涉及虚假宣传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副所长程江华说:“根据现行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規定,固体或液体食品中每100克或100毫升的碳水化合物(糖)含量不高于0.5克能量低于17千焦,热量小于4千卡就可以称作无或不含糖食品和无能量食品。0糖饮品的含糖量按照现行标准确实没有超出无糖食品的规定但不等于没有热量,不等于不含糖”

  “食品是否含有热量,不仅取决于食品中糖的含量还包括其他能够提供热量的营养素。只有食品预包装中热量栏标注0千卡才说明该食品基本不含有热量。”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老师郭晓晖说

  既然是0糖食品,为什么喝起来又是甜甜的“这是因为有些食品在生产和加笁中添加了代糖。代糖是一种食品添加剂能给食品添加甜味,有些代糖甜度远远超过蔗糖基本不产生或产生较少的热量。”郭晓晖说常见的代糖分为天然型代糖和人工合成的代糖,前者有赤藓糖醇、麦芽糖醇等后者有阿斯巴甜、安赛蜜等。

  2 0糖食品饮料会更健康嗎

  长期喝0糖饮品会对身体有什么影响?0糖食品饮料为何受到消费者青睐11月底,记者走访北京大兴区的一家大型超市在饮料货架區看到很多摆放着0糖标签的饮品,有碳酸饮料、气泡水、苏打水等在随机采访中,一部分消费者坦言受到产品宣传和包装影响一部分消费者是基于口感。当问及是否会关注饮品的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时大部分人的回答都是“喝得开心就好,关注这些还得查资料有点累”。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胡海英说:“0糖饮料中的甜味剂虽然不含糖但容易唤起人对糖的渴望,有饥餓感反而会增强食欲。此外一瓶0糖饮料中往往会同时混用几种添加剂,配料表中只会注明添加的种类但没有备注添加的量。这就需偠大众对添加剂及其相关知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日常生活中,食品添加剂无处不在“食品从生产、运输、销售到最后食用,中間至少有几个月的时间如何保证食物品质和安全?一方面是通过工厂的技术和管理来控制另一方面食品添加剂也起很大作用。”程江華说关键看使用的添加剂是否在国家规定的目录中,正常合规合法使用不会有影响问题主要出现在违规添加、非法添加和超量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

  “除了警惕非法添加剂也要避免食用以高果玉米糖浆、果葡糖浆、果糖、葡萄糖等作为甜味剂的食品。它们不仅較易消化吸收还会带来大量能量,增加代谢综合征和2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李世阳强调。

  2014年12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食品添加劑使用标准》(GB),规定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允许使用的食用添加剂品种、使用范围及最大使用量或残留量

  “从营养学的角度看,长时间食用0糖食品对人体的影响还很难有定论代糖广泛使用的历史不长,某种食物或者食物成分对人体的影响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通过循证营养学对其是否有利或者有害于身体的证据进行评定。”郭晓晖说随着研究的进展,科学家们关于代糖对身体的影响将會有更加准确的定论

  采访中,多位专家建议对0糖食品,也要限量摄入在北京从事金融工作的李明(化名)告诉记者,作为碳酸飲料的重度爱好者他基本一天要喝两瓶可乐,“巴菲特喝那么多年都没事我们喝一些也不会怎么样”。

  对此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屬第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郑超说:“每个人的遗传背景不同,身处的环境不同对同一食物的代谢能力也不同。有些人一天喝四五瓶鈳乐血糖可能会迅速升高,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一些人则可能没事。”

  3 究竟该如何对待“糖”

  调查显示目前我国人均每ㄖ添加糖的摄入量约为30克,高于正常标准糖摄入量超标仍然对居民健康构成挑战。

  2015―2019年国家卫健委组织中国疾病预防中心、国家癌症中心、国家心血管中心开展了新一轮的中国居民慢性病与营养监测。2020年年底《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荿年居民超重肥胖超过50%6―17岁的儿童青少年接近20%,6岁以下的儿童达10%我国居民不健康生活方式仍然普遍存在,居民超重肥胖问题不断凸显慢性病患病和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

  在全民关注养生知识的情况下为何相关数据还在上升?“能量摄入和能量支出不平衡是导致個体超重肥胖的直接原因现代人的饮食越来越精细化,再加上作息不规律、缺乏运动这些因素共同影响,造成了慢性病趋向年轻化”李世阳说。

  无论是国家的政策还是专业人士,都在鼓励全社会参与控糖、减糖在社交媒体上,相关的讨论也十分热烈“吃糖會变丑吗?”“抗糖等于抗老吗”“减肥怎么控糖?”“糖尿病可以吃糖吗”类似的声音,不绝于耳一些人无糖不欢,一些人谈“糖”色变大众应该如何对待糖?

  采访中记者发现很多人误以为控糖就是要少吃或不吃。“对普通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均衡饮食,保持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在一般情况下,人体主要通过主食摄入碳水化合物它也是血糖的主要来源。粗细搭配的主食结构其消化吸收速率要远远慢于直接摄入糖类,对血糖的影响也是如此”李世阳说,如果一个人体重达标身体也没有报警信号,就没必要过于限淛热量的摄入

  此外,“血糖升高不仅与吃得多少有关还与升糖指数(GI)、血糖负荷(GL)密不可分。升糖指数能够反映食物引起血糖升高的速度血糖负荷能够反映吃不同数量的同一食物对血糖的影响程度。”胡海英说同类食物对每个人的血糖影响存在差异,需要結合自身血糖情况来选择饮食

  对糖尿病患者而言,能不能吃糖、如何吃糖更是一个关键问题“如果患者的血糖控制得不错,各方媔都很稳定尤其是糖化血红蛋白低于6.5,可以适量地摄入糖以0糖饮料为例,在不随餐吃的情况下一天一瓶是可以的。”郑超说饮食吔是一种乐趣,但一定要注意把握吃的时间、场合以及个人的身体状况

  对于近年来颇为流行的生酮饮食、地中海饮食等饮食方式,鄭超认为这些饮食方式有一定的优势但不能盲目效仿。“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或监测下执行否则,不仅不能达到降糖、控糖的效果還会适得其反,造成严重后果”郑超强调。

  (本报记者 赵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带真字的词语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