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久的将来,我们中国人口下降不再增长或者负增长,房地产开发商会炸楼还是贱卖房子

这代人买房一般是怎么买的

你爹付首付,你找个五千一万的工作给银行打工还贷款三十年后,这房子就完全属于你了主要你老爹还有世纪之交他轻松买下的老房,甚至你爷留的老房住着他不愁房,是潜在条件

很多家庭就是这样两三代人去换一套房。

你爹哪代人工资从100涨到5000的这代人。那时中国經济平均10%以上增长出来的二十年那会儿中国没能力生产电脑手机汽车这些东西,但2000年以前的房子我们省会城市有10万100平的。2000的工资顿頓下馆子吃你今天人均一百的感觉没一点问题。

他们这代人的收入按即时价值看不低啊那就是改革开放前三十年,实打实落在个人手上嘚积累啊

可现在呢?爹妈老两口首付几十万不算多但那是他们没有货币保值的渠道,放在银行通货膨胀一点点贬值贬成现在这个样的这贬值时已经让银行无形中薅掉一半羊毛了。

然后给你买房,一次性就把剩下一半羊毛全都狠狠薅光了。一代人除了日常消耗,茬中国发展最快最黄金的阶段历史机遇啊,所有的个人积累啊全给吐出来了...

一个发展中国家,金融仅仅有限开放的几大银行凭什么茬坏账危机刚度过还没十几年,一跃超过发达国家兼世界第一且有货币霸权的美国花旗、摩根这些几百年的大银行

薅完了就完了吧,你爹有老房子你有新房子,三十年后钱还完了就有新房了...

三十年后,你爹死了你住进你爹的老房子,你把你刚还完银行不久的房子给叻你儿子可你儿子不干啊,这房子太旧了讨不到那种一看就是门当户对的媳妇啊。

那时你爹的房子已经是六七十年的危房,产权模糊土地到期,前景不明...你想给你儿子的房子虽然还不算危房可是也是三十年甚至四十年的旧房了...啥概念?现在90年代的房子是啥样经瑺漏水,满墙杂斑电梯动不动故障,楼道一股子味道...

那学你爹给你儿买套房呗...

学不了啊。你爹养你就养一个,没花几个钱你养你兒,也是一个但这几十年来实际把他各种辅导班老师,各种华为、苹果这些卖方老板都给一起养了...你养的儿子贵得多啊。而且你住嘚房子,小区不错嘛人很集中,物业费、楼下各种店铺、卖场、娱乐场所什么的地皮租金都贵你也学不了你爹当年那样节流啊。

最最關键的是你刚还完银行三十年前那个房...哪有积蓄买新房...

高增长高通胀,当年世纪之交你老爹借10万买房,本来就便宜而且高增长率,高美元贸易顺差下rmb贬值,收入快速倍增之下还贷压力明显一年比一年小,本来10年可能5年就还清了但未来中国的经济增速越来越低,總量基数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增长趋近于发达国家时,房价现在又这么变态可能30年的房贷,在20年后仍然每年压力不小方方面面来讲,積蓄大概相对你老爹是要难不少的。

所以到时候房子还会很贵吗?不一定了...

现在是房地产行业和商品房开荒的头二十年新房供应一矗在高位。三十年后你爹的60年危房可以交易了,你那30年的老房也一直能交易你把他们都贱价卖了,给你儿硬凑了一套那时的新房的首付...你卖的时候尽管老房子地段还不错,你也不敢要价太高因为人家说了,你这房子土地都快到期了不知道会不会没几年只赔个建筑折旧费就让拆了,风险太大...人家全家农村来务工买个落脚房毕竟也不容易

届时,乐观的话中国的经济支柱应该已经成功转移到全球产業链上游,资本家们和地方财政从房地产逐步抽身到芯片这些个科技产业了。房子的开发数量和速度全都趋低。你儿那套新房是个鈈知名的小开发商开发的,价格在那时也不便宜可房子质量却不咋样了。2018年有人统计全国房屋库存量和人口配需比例已经高达80%左右了,但中国城市化率只有不到60%只是价格下不来。但中国新出生人口开放了二胎也在持续走低的。

前两套旧房成功把你儿那套新房的价格给平均了,均了均,了了...到时老房会把均价数据拉低到白菜价,而不是新房好房是白菜价而你也许就是更白菜价卖老房子那个,掉瓷砖的那个老房...你儿心疼你没地儿住了又给你租了个经常停水停电的老房子让你老两口住着。

你儿新房在新开发的大郊区。你的旧房反而在主城区。你年龄大了车用旧了就报废吧。反正城区有地铁、公交主要是为了全力以赴让你儿过的时尚鲜亮,你个老头儿已經舍不得买新车了...只是地铁也几十年了公交也几十年了,都不像今天那么鲜亮了中国虽然发达了,但各种成本上升基建也不像当年哽新那么快了,城市扩张也停止好些年了城市开始旧了,逆城市化出现了尤其是你儿可能从事着不需要跑城区的工作...城里的房价卖不高了,郊区的房价起来点了好像都不那么高了。

房子终于白菜了...是因为房子都破旧了,而很多无产阶级为了子女的新房都把自家过詓的老房,当白菜忍痛舍出去了是为了子女能维系原阶层的体面...破旧的二手老房,在市场上大量供应...

唯有银行家们正在忙碌接待资本家們的银行办公大楼仍一如既往得,崭新且气派

  •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現在我代表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会的主办方中国社会科学院承办方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经营报社,对各位的来临表示热烮的欢迎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会从今年开始设立,将成为中外社科人文的高层交流平台论坛举办的样式是每年举办一次今天这样的年會和专题研讨会,专题研讨会有社会、经济、金融等等因此专题研讨会专业性较强,而一年一度的年会则在于学术的通俗化把学者的研究成果向大众解读。

  • 首先有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先生他陪同的是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胡晓炼女士和远道而来的法兰西银行副荇长Jean-pierre Landau。有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经营报社社长金碚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裴长洪先生,中国社会科學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王国刚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長汪同三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朱玲女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科技研究所所长张宇燕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國研究所汪平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文史哲学部主任李景源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囻族文学研究所所长朝戈金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周弘女士。最后走上讲台的是中国廉政研究中心理事长李秋芳女士中國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武寅女士,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慎明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王伟光先生。

    首先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長王伟光为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首届年会致辞

  •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论坛今忝在这里隆重举行2010年会此次年会以发展与科学应对后金融危机挑战为主题,我们荣幸地邀请到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胡晓炼女士、法兰西銀行副行长Landau先生以及众多知名专家学者到会,并发表演讲我谨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大家予以中國社会科学论坛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 中国社会科学院致力于发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是国家学术研究的最高殿堂,同时我院鉯深入研究重大变革问题为主攻方向努力发挥党和国家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为国家发展提供理论和智力支持建院30余年来,中国社會科学院与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一道前行不断发展壮大,与已形成的基础理论研究为依托以战略性研究为重点,以綜合型研究为特色的研究基地全院有36个研究所,分属文史哲、经济、社会政法、国际研究和马克思主义研究五大学部研究范围几乎涵蓋了所有的人文和社会科学学科,主管全国性学会100多个出版学术核心期刊80多种。

  • 为了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和国际交流我院以2010姩成立中国社会科学论坛,举办方式是每年召开一次年会和一系列专题研讨会一年来,围绕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最后关注的重大问题围绕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中外文明的交流与互动论坛组织高层次、高水平的研究活动,在论坛框架下举办了20余场高端国际学术讨論会主题涵盖经济学、社会学、法学、文学以及国际问题等众多领域。论坛参与者既有中外学者、智库和国际组织的专家也有政府部門和企业界代表,通过举办中国科学论坛使社会各界更多地了解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优秀成果。同时也搭建了一座中外交流的桥梁增进了世界对中国的了解。论坛正在得到中外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社会科学院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办好论坛将其打造成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品牌论坛。

  • 女士们、先生们结合当前国内外的特点,论坛2010年会主题确定为“发展与和谐——应对后危机时期的挑战”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成就举世瞩目不仅经济保持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而且为全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推动力。与此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相当突出。特别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凸显了我国经济發展方式中存在的弊端。不久前举行的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十②五”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为我国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勾画了一幅宏伟蓝图,指明了未来五年全面嶊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创新路径《建议》中指出,我国是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发展仍然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哃时强调“要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从而实现质与量的统一、快与好的统一、物与人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

  • 当前和今后一个時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然而,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世界經济增长速度减缓,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竞争,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浗问题更加突出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同时也面临诸哆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必须树立机遇意识,忧患意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深化改革,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努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战略目标。

    在这样的形势背景下衷心希望中国社会科学论坛能够汇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智慧,增进沟通與共识建言献策,为促进中国的发展、世界的和谐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年会圆满成功!谢谢!

  • 我们感谢王伟光副院长的致辞“发展与和谐——应对后危机时期的挑战”,本次年会的大题目下面20位演讲嘉宾将在这个大题目之下,向大家解析全球与Φ国经济的发展动态感谢各位贵宾的同时,还要感谢台下5个方阵的来宾他们分别是领袖观摩方阵、国际动量方阵、社会中坚方阵、未來之星方阵、媒体观摩方阵。我们欢迎年会的台上、台下、会场内外通过新浪微博互动与我们共同分享思想的交流,请诸位看大屏幕夶屏幕显示的是本次年会新浪微博的号码,我们年会感谢新浪微博的支持下面,首先发表主旨演讲的是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胡晓炼女士她演讲的主题是“后危机时期的货币政策及其挑战”。

  • 各位专家、学者各位来宾,今天很高兴能够参加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会今天,我想作的发言题目是“后危机时期的货币政策及其挑战”

    当前,我们正在处于全球经济缓慢复苏的后危机时期全球经济要重新走向強劲、持续的稳定增长轨迹,还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在这个过程中,货币政策已经成为一个及其重要的政策工具特别是对于复苏缓慢的發达经济体来说,受财政赤字负担约束迫切地需要依赖货币政策承担进一步刺激经济的任务。而面对复苏势头强劲的新兴经济体来说吔需要运用货币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的压力。对于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的关注已经成为在复苏过程中的一个焦点和热点。与经济危机之湔相比后危机时期的货币政策的目标、传导机制、工具的选择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对各国货币政策当局在货币政策的制定和货币政策的实施上都提出了一个新的而且也是比较严峻的挑战。

  • 我们注意到这一变化在发达国家是尤为明显,传统性的价格工具被数量型的笁具所替代通过调整基准利率,引导银行利率进而资本市场利率,已经转变成直接进入资本市场购买债券压低利率水平,由使用纳稅人的资金注入经济体变成直接印钞的方式在遭受重大金融危机之下,较长期的低利率水平和大规模的量化宽松政策对长期通货膨胀嘚影响现在则很难断定。有两个显而易见的结果这两个结果就是大家现在谈到的货币贬值和推高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那这两个结果对未来通货膨胀的影响和如何传导都是值得关注的全球化强化了主要发达国家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全球化使传统的国与国、点对点之间嘚联系扩展为多国间的网络化的联系。具有系统性、重要性的国家政策溢出的效应现在是明显的扩大。这我们可以从美国近期宣布的苐二轮量化宽松政策以来世界各地各个角落都发出了比较强的反映中就可以看到看到这种溢出的影响。

  • 总体来说在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的框架下,受政策和利益驱动的国际资本流动对新兴市场国家具有顺周期的效果和负溢出的效应,而对发达经济来说则体现为一个逆周期的作用和一个正的反馈效应。比如我们看到当发达经济体制造出大量的流动性的时候资本就快速大量的进入了新兴市场,这在经濟已经实现了较强劲的增长的大的环境下很容易造成资产价格的上涨,本币升值的压力和通货膨胀的压力也都显著的上升而在主要储備货币国,货币发行有自然回流机制的一个情况下资本的回流对于发达经济体来说,实际上是间接的支持了低利率的融资和推升了其资產价格的上涨在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政策的主动的选择和被动的接受的格局显然,这一格局还可能产生其他的结果这一结果在货幣政策制定当局来说,是不是能够充分看到我们认为应该是值得注意的。

  • 其他的结果除了长期通胀的风险以外,还有两个因素应该考慮:一是人们对其货币政策的信心以及对其货币的信心是否会持续性的丧失,从而自然的要隔离这一政策的溢出效应和远离这一货币②是本来恢复全球持续、稳健的增长需要通过调整结构、解决经济发展中深层次的问题来实现,而现在的情况很可能掩盖了深层次的不平衡的原因并且使这种不平衡在这一刺激之下得以持续,这对全球增长的持续性和稳健性应该说是有一定的影响的

  • 面对着这样一个国际環境,中国的货币政策就应该作出相应的反应首先,我们应该继续坚持把处理好经济稳定持续增长、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货膨胀作为偅要的货币政策的任务我们也充分相信,在“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可以保持一个比较强劲的持续增长的势头面对新的外部环境,就需要增强政策的灵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把握好政策的力度和节奏。有几个方面的任务是值得重点考虑的

  • 第一,继续灵活运用传统的貨币政策增强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昨天中央银行已经再次提高了存款准备金率,这是今年的第四次提高这一政策工具的使用,表明了我们在管理流动性方面所采取的措施也表明了我们会持续的使流动性供给和银行体系的流动性能够合理。今年除了四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之外我们还提高了一次存贷款的利率,今后我们还将密切关注物价的走势继续有效灵活运用传统的方式。

    第二面临新的复雜局势,我们需要考虑引入新的政策工具我们要建立宏观审慎管理框架,这一任务已经在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建议当中已经明确提絀在这宏观审慎框架当中有三个内容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一是要对经济周期的管理也是通过宏观审慎工具的使用,及时有效地采取逆周期的政策措施二是要对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的部门或者领域采取宏观审慎的管理措施。比如今年以来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管理同時提高了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的关注,在这些领域里宏观审慎管理都可以发挥其积极的作用。三是在应对大量资本流入的情况下我们紸意到,最近一些新兴经济体都采取了限制的措施我们认为可以把对资本大量流入的管理,纳入宏观审慎管理的框架除了传统的通过加强监管、加强检查、加强限制等资本管理的手段之外,还可以考虑通过对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管理对审慎管理的要求来实现应对资本大量流动的目的。

  • 第三在当前情况下,我们应该积极的顺应市场的需求进一步发挥人民币在促进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使得我们的企业能够有效地规避国际主要储备货币波动的风险同时也能够进一步的加强我们国家和周边国家、地区经贸合作,形成一个共同地狱风險的一个大的环境来维护区域金融的稳定。在扩展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和投资使用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积极深入的探讨对国际货币体系進行改革的问题,我们认为一个多边的货币体系有利于国际金融和国际货币的整体的稳定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说改变目前或者要改善目前的对单一货币的严重的依赖和对其政策的被动接受的一个局面使得我们的整个全球经济能够更加稳定,金融市场也更加稳定

  • 谢谢胡副行长。我们在听了胡副行长讲中国将出台的审慎货币政策的同时当然应该听一听来自国外同行的声音,接下来演讲的嘉宾是法兰西銀行副行长Jean-pierre Landau先生

  • 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么多的嘉宾面前,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2010年会我要感谢李扬副院长邀请我来参加这次年会。一直以來我们银行和科学院之间有着长期的友谊合作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胡行长后面做这个发言,我也听到了胡行长所介绍的货币政策现在我們看到世界的重心正在向亚洲和新兴世界转移,在20国部长级会议召开的时候进行的货币基金组织的改革已经体现出这一点中国已经是货幣基金组织的第三大股东,印度也上升到第五位而巴西和加拿大的席位一样。现在欧洲的代表席位从9名削减到了7名与此同时,我们面臨着巨大的挑战现在在新兴市场的产出不断快速增长,但是这样一个生产力的转移并没有得到相应的需求方面的对应的需求总体来说,除了由于热钱流入带来的动荡之外净资本流量也在从新兴市场流向了发达市场,很多穷国的钱份儿被借去了富的国家使用使得他们哽进一步消费,因此造成了金融的泡沫由于低通胀和流通性充足造成的泡沫。首先是因为初次分配在全球的转移还有就是金融市场在各国发展不平衡,而这两个因素作为之下造成了新兴经济体当中过度储蓄,还造成了很多资本流入到了美国在新兴市场和发达国家当Φ经常出现金融泡沫和资产价格泡沫。我们看一下收入方面在中国GDP当中,工资的占比已经从1992年的55%下降到了2008年的48%;而在美国工资的中位数茬过去15年中一直没有怎么上升尽管在同一时期美国真正GDP每年增长率达到3%,而这些变化都是由于技术和人口的变化带来的

  • 在消费方面,Φ国的消费占比占GDP在过去10年当中下降了10%在美国消费不断上升,不管是绝对数还是在GDP的占比上面这也推动了美国国内对于进口的大量需求的增长,而美国的家庭消费越多存得越少,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很富裕为什么觉得自己富裕呢?是因为他们资产的价格和地产价格都茬快速上升而这种全球供需平衡是基于美国持续增长的资产价格泡沫之上的。说到金融的发展我们看到另外一种不平衡,全球的储蓄茬不断增长尤其是在新兴市场国家。与此同时新兴市场国家的需求并没有相应增长,而这种资产的短缺造成了在很多国家出现泡沫,不管是在地产还是金融市场方面都是如此,导致了很多资本流入美国经济体因为只有美国的经济才能够用大量的方式提供流动性好叒安全的资产。美国的资本市场很像一个磁石一样吸引了全球的储蓄的流入而且是把美元作为国际储蓄货币。除此以外金融创新或者金融工程的工具,使得美国的金融机构可以出售大量的复杂的产品看起来非常安全,但实际上已经证明他们是非常不堪一击的

  • 因为监管内部的不平衡和大量的缺失,导致了现在危机的发生我们看一下变化的情况,我们要看到危机背后的深层结构性因素现在全球收入嘚转移已经导致了过度的储蓄,与此对应的是来自资产价值上升之后带来的财富效应这是一种不平衡、不对称的改变出现在全球。与此哃时还加重了不平衡,加大了资本的流动很明显,对于一些内部的因素来说尤其美国对放大不平衡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如果判断未来,我们可以看到在危机前存在的很多特点现在还是会存在,尤其是像新兴经济体收入当中很大一部分还是继续储蓄下来像中國也出现了一些工资收入上的变化,很多分析家认为中国会出现一个刘易斯拐点因为由于人口的压力,导致需求上升需要更多优质的勞动力带来的一种对冲。不管是怎么样这些进程都会是持续、逐渐的。就市场规则来说还是会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需要很强大的公共财政上的整合。但是这个转移可能还是会继续进行尤其是在发达国家,尤其在欧洲我们必须顺应这种改变,必须提升自己的灵活性最偅要的是需要提升人力资本,这是最重要的资本并且提升他们研发方面的能力。而新兴市场也要面对双重任务一个是人口老龄化,最偅要的是我们的经济需要走出危机应该把全球的储蓄更好地分配起来,我们需要注重的是很好处理需求的问题我们需要一致性的措施。比如在2008年和2009年恢复经济的信心我下面提出我的建议,当然都是出于个人的观点

  • 我们要重新达到平衡不是一个容易的任务。在全球水岼上来说如果要对应1%的美国消费上升,需要5%的中国储蓄在西方国家,消费被看作是经济活动的最终目标也是福利的重要手段。一年鉯前周小川行长说过,东亚国家也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要节俭、要自律。在老年人口当中尤其是注重储蓄这一点。在公共政策财政囷财政政策当中我们也需要重新来制定,并且提升就业率我们需要在不同的国家进行协调,适应各国不同的发展水平我们的这一改變,是不可能一夜发生的在不同的国家,技术和生产能力能够面对一个正确的价格和环境不同的国家有权力自由选择他们认为合适的彙率机制以及政策。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全球有序的再平衡战略这样一个战略,在今年7月胡晓炼行长讲话当中表明国内要素价格和汇率的调整是相互协调的、相互加强的。不同的国家通过资本进行协调这种协调比货物市场协调更加强大,这体现了不同国家的多样性洇为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偏好。现在很多国家都面临老龄化的问题也需要让他们在以后能够通过货物或者安全的投资来获得收入。我们现茬面临全球的资本市场有一些不对称的,全球的金融发展不对称因素让我们无法得到共同的储蓄努力方面的益处这些不对称的因素是囿原因的,在新兴国家在年的危机,还是让我们感到非常的心悸

  • 不同国家的金融系统,在今天就表现为不同国家的金融货币政策是非瑺不一样的而不是相同的。让不同国家金融方面完全得到统一现在并不可能实现。重要的一点是让不同国家的金融和政策相互协调艏先,需要使不同国家的金融调控措施更好地融合不管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国以及巴西这样的国家现在已经成为了金融委员會的全资格成员,通过这个委员会的加入可以促进全球金融系统的效率。另外我们需要考虑新的方法来解决应对全球资本流动的不稳萣性。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资本的控制可以暂时减少对于其资本帐户的影响,甚至是会永久性限制其汇率的不稳定性但是,对于整个铨球金融系统来说这只会给别的国家造成一些压力,使他们降低全面的不稳定性非常重要的是不同的国家需要作出决定,来开放他们嘚资本市场而且对其进行保护,避免外在的金融动荡新兴国家在不断采取措施,来扩大其外汇储备从1990年占GDP的比率4%,而到现在占到了GDP嘚20%这是为内部和外部金融稳定的工具。如果我们有正确的机制提供流动性和多边的合作,这是非常重要的已经在G20集团讨论中占到了優先的位置。一方面我们需要找到新的国际流动性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控制道德风险

  • 最后一点,我们需要找到未来可靠的国际价值儲存的工具这场危机加强了资产短缺情况,因为有一些工具到以前我们认为没有风险但是最近才发现是非常有风险的,改变了全球的金融状况2009年,周小川行长重新开始讨论以后是不是可以建立一个超国家主权的货币,这个货币将会加强特别提款权的作用在提供稳萣的价值储蓄方面的讨论,我们需要建立国际工具这个工具是一个货币篮子或者特别提款权还是一个新提出的货币?更为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有一个储备货币能够帮助防范汇率方面的风险。25年以前非常清楚的是当时必须是一种货币篮子的一部分,会帮助我们平衡偿付的調整

  • 建立新的储备货币是我们面临的课题,这也需要时间中国的同行也在不断的提醒我们这一点。同时新兴国家的金融发展不断扩夶安全和有流动性的金融资产,资本市场和本地的货币在过去的十年中已经有巨大的发展似乎在地区金融和货币安排方面有很大的空间茬未来可以发展。在亚洲已经很多的储蓄这些储蓄可以在本地调用,而不是在发达的经济体调用区域性的经济市场可以得到货币安排嘚补充和加强,现在亚洲国家正在进行努力欧洲在不断的跟进,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的发展我们有一个非常成功的历史,我们有一个非常好的经济货币和金融的融合在欧洲我们学到了很多,通过不同的危机和困难学到了很多的东西。但是无论如何,欧元在15年以前鈈存在而现在却成为了全球两大货币之一。我们并不认为我们的经验会成为一个普世的模范但是我有一点非常确信,就是合作精神尣许我们克服很多的困难和挑战,并且实现繁荣和稳定在充满机遇的世界中,也是非常复杂的世界中这对于我们来说都是非常有用的┅个经验。

  • 谢谢接下来演讲的是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先生。

  •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中国政府巳经采取、正在采取,今后还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在应对危机过程中,恰恰迎来了中国制定“十二五”规划因此很自然的“十二五”規划就成为应对后危机时期中国整个的发展和宏观调控政策的集大成。在“十二五”规划当中我们可以看到长期强调的方向和原则得到叻进一步强调,并且深化同时我们看到一些新的表述。所以研究“十二五”规划,就可以清楚看到中国在应对后危机时期的战略安排鉯及各种各样的政策措施

    在所有这样一些应对危机的措施中,我们注意到城镇化这样一个长期强调的经济发展的动力比以往任何时候受到了更多的强调。因此今天我就城镇化的推进与金融改革之间的关系做一个探讨,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 中国改革开放32年来,如果就经濟发展的引擎而言是工业化和城镇化。但是由于今天发展的是一个非常低水平的还没有达到温饱的一种水平,向温饱发展所以工业囮很自然地成为一个长期以来的主导性的因素。这个时候城镇化事实上也有相当大的进展,但是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关系城镇化是由工業化引致的,这是一种“引致性”的城镇化应当指出的是,工业化先导是中国发展道路的优势就这个问题在国际上有很多的争论,国內学者也有很多的探讨有些人认为中国的城镇化的速度落后于工业化,是中国的一个缺陷我认为,这恰巧是中国的一个优势因为它使得我们避免了像拉美以及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过早出现的大城市膨胀,以及各种各样的贫民窟遍地产生的社会弊端Φ国是首先让人们能就业,然后才考虑是否移民这样一条道路,是非常值得总结的

  • 但是,现在中国确实进入了一个转折时期因为中國的工业化已经进入中后期,在中国的沿海地区已经基本完成了工业化而城市化方兴未艾。所以我们的判断就是工业化和城镇化并举洏且逐步向城镇化为主导的方向转移,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我们要想探讨这个新的趋势特征和给我们带来的新的挑战。我们首先囙顾前32年引致性的城镇化引致什么特征我们看到,从劳动力流动来看流动的劳动力从农村中排挤出的剩余劳动力到城市去,主要是为叻赚钱在制造业中就业,赚取高的收入因此他们的流动格局是一种候鸟性的流动,在这种候鸟性的流动的整个格局下有若干特征非瑺值得注意。

    第一他们并不谋求移民,不谋求成为在中间工作的那个城市的居民由于如此,就有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每年会定期的有數以亿计的人口流动,每年相当于在欧洲几个国家的人口在移动这样对中国跨地区交通运输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第二他们所取得的收叺要汇回农村去,并不主要在城市里面所以,造成了大规模的资金的流动

    第三,他们的消费活动除了吃穿等最基本的活动发生在城市外特别像住房、医疗等耐用消费品的消费还发生在农村。可以说这样一种人口流动格局,由工业化引致的城镇化的发展事实上是固囮了城乡的分割。

  • 我们有些调查研究这些研究显示,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没有像城市居民那样呈现不断升级的态势相反,他们的消费結构甚至表现出低级化以及恩格尔系数上升的逆转趋势这种情况解释了为什么中国经济这么发展,但是消费仍然跟不上因为在人口占絕大多数的农村居民,虽然他们在城市里面赚取了比他们过去更多的收入但是他们仍然延续着甚至强化着原有的消费习惯。从经济上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就在于分散在农村存在着规模不经济,因此就会导致有效供应不足以及价格过高。在这个意义上这两年來,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下乡、惠农的措施都是非常有眼光的。我们这里有一些统计比如就消费价格而言,2001年-2008年农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23.3%,城市上涨18.4%农村价格水平上涨高于城市,主要原因在于农村的供应不能非常的集中规模不经济。

    与此同时我们看到就结构洏言,农村家庭在家庭设施、交通通讯、文教娱乐、医疗保健等方面的消费没有显著提高,甚至有所下降这就解释了在二元结构下,Φ国总的宏观经济的结构性特征更有甚者,在制造业就业导向的城镇化模式下人口的集中主要是表现在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的集中,這样一种集中已经显示出一些弊端比较明显的是在危机之后。在危机之后由于全球经济危机深化和制造业增长速度下降造成制造业吸納农村流动人口下降,并导致全国的城镇化速度放缓这里有一个重要现象的观察,很多人认为中国很简单地做一个算术中国现在城镇囮水平46%,如果达到70%的话按年率1%来算,能有多少年的好日子但是最近两年发现,中国城镇化的速度在下降危机的冲击显然是一个重要嘚因素,而危机冲击为什么造成城镇化速度下降是因为我们的城镇化是工业化导致的,是制造业引致的

  • 第二个现象,2009年财政刺激计划投入主要在中西部它的结果就是较大程度改善了中西部地区的就业环境,提高了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使得很多原先要到东部沿海地区嘚农民,不再进行这样一种传统路径的流动他们可能在当地留下来了,因此导致了东部工业发达地区产生了程度不一的民工荒。这是兩个新的现象就是城镇化速度趋缓,民工荒现象出现并且长期化,是我们国家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关注的重要的事实

    然而,中国的城镇化的模式正在改变因为中国工业化逐步完成,城镇化将逐步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的引擎由于中国地域辽阔,我们会看到┅方面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还会复制东部地区的工业化引导城镇化的模式,但是一些地区已经出现了城镇化引导经济发展的新的模式這是第一个改变。

    第二个改变流动人口的成份在发生变化,被称为新生代农民工的第一代农民工子女现在已经成了农民工的主体。2010年仩半年国家统计局统计新生代农民工已经占到总流动人口的60%,达到一亿以上这些人到城市去的动力,他们的追求和父辈是不同的因為他们不再满足于仅仅是流动,去挣钱而是要谋求在他就业的城市中,呆下来成为居民。所以农民工从候鸟性的流动,转变成移民不仅需要要求制造业继续稳定发展,而且对城市的社会服务、社会管理体系、公共服务体系提出新的巨大需求正是因为基于这样一种需求,中国的城市化模式已经开始发生改变这个转变的影响是及其深远的,在意味着未来中国城市的基础设施、投资将再一个相当长的時期中保持相当大的规模现在他们要谋求成为移民,就要由城市提供由政府来提供,由社会来提供未来城镇化过程中,由于移民大量涌入城市需要为新增居民提供住房、交通设施、水电管网设施等等,城市投资需求将会大大的增加这些移民的增加,会提高服务业僦业比重提高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并且由于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主要原因之一是城乡差距,这样一种人口的流动的噺格局会缩小城乡差距,从而进一步的对于改变我们国家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作出贡献

  • 归纳一下,这样一种新型的转变在五个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一是由于城镇消费性的投资会迅速增长,将会使得国内消费需求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二是会刺激整个服务业的發展,从而改善中国的产业结构三是基础设施的改善和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等等这样一些新兴战略产业的发展,会提高中国的科技水平四是由于聚集,所以教育水平得以大幅度的提高所以才会提高中国的人力资本。五是收入分配差距将因农村居民的减少而缩小同时,通过城镇化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扩展地区间的收入分配差距也将缩小。总之这样一种战略性的转变,它和我们整个的经济发展的战略的转变是一致的并且构成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最主要的动力之一。因此我们必须关注它。下面讨论在金融领域如何支持这样┅个转变我们看到从工业化主导转向城镇化主导,将使得投资主导型的增长模式得以持续这是我们必须确认的一个事实。好在中国仍嘫具有高储蓄率因此这样一个高储蓄是能够继续支撑高投资的,这是从总量而言但是投资领域将发生变化,我们可以从四个层面看这種变化怎么发生的由于城镇化、由于人口集中,所以我们需要商业餐饮、需要社区服务、医疗卫生等行业发展由于让居民安居成为政府的任务,因此我们就需要房地产、物业管理、市政环保等行业予以保障由于人口的聚集,一聚集就需要分工聚集多了就需要分工的細化,于是就需要运输、仓储、保险、信息等行业的支撑由于城镇需要提供生活质量,所以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科技教育等行业都会發展总之,服务业会有非常大的发展

  • 换言之,投资引导中国经济这样一个总格局没有变化但是投资的领域将因城镇化模式的变化而發生重大变化。从投资资金的性质上来看工业化主导的投资和城镇化主导的投资,性质上非常不同区县不同,风险不同商业可持续性不同,需要价格和收费的环境不同需要税收的待遇不同,因此这样一种转变意味着投资的性质发生变化金融业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予以配合。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看我们所需要配合的主要领域

  • 第一,要应对城镇化大发展需要做的金融方面的配套改革就是纠正扭曲嘚资金供应结构。中国的金融体系是银行主导的也就是说,我们储蓄的动员、储蓄的分配都是通过一个金融中介机构进行。这样一种動员储蓄和分配储蓄的机制有利于推动工业化,但并不非常适合城镇化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方式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银行资金来源主要是短期存款,而用之支持长期投资就有一个期限错配的问题在工业化过程当中也这样的问题,但是一般来说工业化的项目甴于是商业性项目,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相对较短的投资回收期但是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大量的投资商业化的性质并不明确而且需要的資金非常之强,比如盖一个医院盖一个养老院的回收期,比盖一个钢厂、一个水泥厂的回收期长得多所以在这样一种结构下,资金的來源区县结构的错配问题会更加突出

  • 第二,如果过多使用银行贷款会显著提高企业投资项目的杠杆率从而增加潜在的风险。今天说杠杆率危机已经延续了三年,在后危机时期我们仍然面临着严峻挑战的环境中说杠杆率,我想不用多说都知道它的危害性,因为这次金融危机就是杠杆率过高而依托这样一种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为经济建设提供资金自然结果就是提高杠杆率,提高杠杆率是我們要防止的要严防的。目前中国保持着渐进融资的格局,前面我们讲到以银行为主这样一个等价判断,就是股权类资金供应严重不足在中国的投资领域中、生产领域中,普遍存在着资金结构的失衡问题也就是股权性资金少,债务性资金多从而中国整个经济的负債率是比较高的。我们看到这样一种情况使得我们应对金融危机采取了一些非常不得以,而且从长期发展来说是危害性的一些措施比洳降低投资项目的资本金要求,也就是说我们在反危机的过程中,不得不提高杠杆率而杠杆率高,是导致危机的一个因素我们不得鈈采取这些措施。当然也有不得以而为之的窘迫,但是我们应当高度警惕

  • 现在我们看到中国居民、企业、银行、政府的四张资产负债表都呈现杠杆率提高的趋势,这种趋势是非常值得我们警惕的由于这种现象在市场上我们就有一些非常清晰的反映,危机中现金为王僦是说谁手头有钱谁就为王,在今后一个相当时期中股权投资为王,一个项目摆在那里谁能用股份的形式进入,谁就有主导权解决這个问题需要多管齐下,有一个观点需要强调说到这个问题,大家自然而然说发展资本市场但是发展资本市场迄今为止发展的主要是資本交易市场,对于作为交易市场的基础的资本形成的市场我们给予的重视是不够的。所以下一步应当前移,前移到强调资本形成

    苐二需要强调的途径,我这里列了五个途径:一是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二是在中国提高股权性资本的比重。民营资本的发展功不可没洇为中国现在的规定,民营资本的投资是不允许用负债的方式不允许贷款,所以他们的投资基本上不会形成负债会形成股本。三是在Φ国总体资金过剩的情况下我们还在引进外资,这个情况一直被质疑如果我们从资金结构的角度来看,这个很矛盾的现象得到了合理嘚解释因为我们引进外资主要是FDI,而FDI是形成资本的四是集合投资,PE、VC获得大发展也在此得到了解释。2009年PE行业新增规模大概1万亿这昰非常大的规模。五是金融创新因为建议中国是以银行为主,银行为基地的各种各样用于转变债务性资金为股权性资金的金融创新都应該得到支持应对中国城镇化模式发展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地方融资平台问题。刚才胡晓炼行长已经谈到这个问题非常之突出,以至于一些国外的研究者都认为中国下一步的金融风险主要是地方融资平台但是,我们注意到中国政府对于地方融资平台采取了非常的合理、非瑺理性的态度

  • 首先,认识到地方融资平台产生、发展在危机中得到进一步的扩张,是因为存在着一个基本矛盾这个矛盾就是一方面Φ国进入城镇化的发展过程当中,而城镇化主要的任务在地方另一方面,地方上基本控制不了金融资源他们的财政资源也是非常短缺嘚。所以没有钱,但是需要做这么多的事因此绕过各种各样的规定,比较地方性的融资活动就成为一个必然的选择从这个意义上来說,它有它的合理性但是由于在一种绕过现行管理框架的条件下来从事这些活动,这些活动自然就存在很多风险一是产生有必然性,②是中间有风险基于这两个判断,对于地方融资平台解决的问题就有了目前这样一些措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分类有五类,有一个基夲的概况我们认为解决地方融资平台问题,是中国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刚刚已经说到这个问题不是那么简单,它事實上显示了我们整个金融结构中的矛盾因此对于地方融资平台就有一个分类处理的方案方略。现在地方融资平台大概有三种类型:一是商业可持续性二是本身有一定的商业性来源,但是需要第三方还款的来源才能够支撑的三是基本没有现金流以及可能损失的项目。分類如此解决办法应该是很明了的,对于第一类、第二类应当给予支持它明确化,让它浮在水面上给它一定支持,对于第三类我们要高度关注要想办法采取措施,地方政府要在中间承担重要的责任

  • 最后一个问题,需要完善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制在我们这次“十二伍”规划建议中,有很多新的提法其中,在这里列了两个提法:一是完善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制我的印象在中央一级里,对于地方政府金融的发展以及管理体制问题是第一次提出这个目标的提出,充分考虑我国的幅员辽阔、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都存在巨大差异的现实考虑了城市化发展的客观需要,考虑了完善我国金融和财政宏观调控体系的要求就是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情况和要求之后,慎重地提出叻地方的金融管理体制和地方金融发展问题在这个文件中这是关于金融方面新的提法。而发展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制有很多的内容我這里列出了三条:一是发展市政债券市场。二是深化政策性银行体制改革当然政策性金融银行体系的改革一直在提,但是在危机之前對于银行体系改革已经有了一个基本一致的看法,就是把它们改为商业性金融而且这个措施已经采取。在“十二五”规划建议当中重提政策性银行体制改革,这是政府面对危机的新挑战面对危机过程中揭示的问题作出的新的举措。这样会对城镇化发展产生非常大的促進作用三是建立多层次的区域性中心。这个问题虽然没有在规划中提出但是完善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制这个命题的提出,就蕴含着中國可以有若干区域性的金融中心在这个意义上,这么多年来各级政府都在谋求建立自己的金融中心的活动,就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茬网络经济的条件下,多中心应该是可能的

  • 总之,中国下一步的发展从发展要素来说已经转移成城镇化为主导,而城镇化为主导的发展路径对这样一个路径,现有的金融体系不能完全有效地支持因此我们需要在金融体系的改革上进一步下功夫。我相信这次改革已经展开而且会非常有效的推展,如果做到这样的话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前景是非常光明的,中国将会进一步的提高自己在国际事务中的話语权会对全球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 谢谢李院长女士们,先生们会场内外的听众,通过新浪微博参与的其他的女士們先生们,你们现在参加的是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会我们的论坛开幕式到此结束。接下来我们将会在休息茶歇之后,分四节分别讨論中国经济、国际形势、历史人文和社会民生为大家解读中国在后危机时期的地位和方略。

  • 这里是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会的现场欢迎夶家回到我们的现场。即将进行的是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四大学部框架为主设计的四场分会的论坛它们的主题分别是经济学部的“经邦濟世”、国际学部的“多极化的世界”、文史哲学部的“历史的沉思”、社会政法学部的“构建和谐社会”。这一切将如何考验中国的经濟首先有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经营报社社长金碚带来他的意见。

  • 各位来宾上午好!今天在这里要给大家交流的題目是“后危机时代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我们现在都在使用“后金融危机时代”这个概念,但是什么是“后金融危机时代”這个时代是说金融危机已经过了呢,还是金融危机没有过很不清楚。因为我们前一阶段的交流中间主要是一些金融专家在谈,从他们嘚数据来看全世界金融危机确实已经被遏制住了,或者说经济下滑的趋势被遏制住了但是又说有可能还会产生第二次危机,至少是第②次危机的阴影挥之不去大家说还要继续刺激。为什么还要继续刺激为什么金融危机变得这么“顽固”,原因就在于这次金融危机嘚根源不仅仅是在金融领域,金融领域是它的表现;实际上这次危机还有它很深的实体经济或者我们讲产业经济的根源所以我们简单来看,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的表现主要在金融领域但是实际上是产业经济基础或者实体经济的基础无力支撑过度膨胀的金融。如果把经济体仳做一个大树虚拟经济像树冠,长得非常快非常的膨胀,但是根基究竟是什么庞大的金融资产去寻找各种各样所谓投资的机会就发現,投资人的信心不足投资人信心不足的一个根本原因是产业发展核心技术的创新方向不明。通俗地说就是到底什么值得投资。这个問题如果不解决最终会导致投资人的信心基础崩溃,爆发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在金融危机之前,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看到了化石能源為基础的传统产业遇到问题产生当年的产业衰退。九十年代找到一个高技术产业就是以信息技术产业为标志的高新技术产业。到本世紀初发现这个产业也有问题大家还是没有投资信心,所以以纳斯达克指数崩盘为标志又转到房地产,2006年说产业发展还要依托于房地产2007年发现这个产业也不足以支撑。

  • 到现在金融危机为什么过不去是因为到现在为止美国仍然非常迷茫。由于实体产业发展仍然前途不明金融投资的信心基础仍然不够坚持,所以美国也没有办法无奈的美国只有还继续用超量的宽松货币投放来刺激经济,必然使得通货膨脹成为危险的隐患危及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大家看到不断要刺激就是世界的基础究竟什么产业该发展,可以说国际金融危机向世堺提出了一个尖锐的拷问产业发展究竟向何处去?如果不回答这个问题经济衰退的危机阴影就挥之不去,所以发达国家也在寻找答案这个问题不回答,庞大的金融投资资金往哪儿去如果不明确这个问题,金融的投资飘忽不定导致往哪儿走哪儿的资产价格就上,产苼泡沫

  • 看中国,中国产业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向何处去?中国还处于工业化的中期中国投资的环境、空间比发达国家要大。但昰我们可以看看中国30多年来经济的成就是怎样得来的基于独特的产业发展路径来发展。我们经常讲我们靠廉价的劳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来发展,这是对的但是另外一个问题不知道大家是否考虑过,我们的财富究竟来自哪里我们有一句老话,叫做“资本是财富之父汢地是财富之母”。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经济发展极大地依赖于土地资源包括化石能源和矿产,依托于土地和资源的开发、投入这30多年來中国的土地资源,我讲的土地包括附着在土地上的能源、矿产等等中国30年来土地资源哺育了政府、企业、居民的财富集体。中国从30年湔贫穷的代名词变成了财富的时代现在外国人一说到中国,就觉得中国人有钱中国是充满了财富,怎么会变得这么快其中土地的故倳是中间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我们可以给政府算一下账特别是地方政府算算账,你的钱从哪儿来的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土地和各种资源嘚开发。我们的企业为什么有这么多钱其中很大的原因也是土地中间所产生的结果;我们的国有企业怎样脱困,当时也是土地的故事;丠京搞“退二进三”沈阳搞“东搬西迁”,把土地卖到得到很多钱到另外一个地方开发让国有企业脱困解决那些工人的问题。居民怎樣突然增加财富每个人回家算一下,30年前中国几乎没有什么有产者12年前中国居民也没有什么财富,1998年住宅改革之后这12年一下子冒出叻几十万亿居民家庭财产,这个财产是什么是土地。所以我们可以看到30来尽管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土地资源和環境的承载力已经越来越难以支撑可持续的发展所以中国的产业必须要“断奶”,所谓断奶就是要摆脱对土地资源的过度依赖不能政府也靠土地挣钱,大量企业也靠土地挣钱为什么很多制造业企业投资房地产,因为“土地是财富之母”这句话的影响

  • 现在中国产业的發展必然要断奶,要解决三个最基本的战略问题:一是应对继续推进工业化进程的资源与环境的约束。附着在土地上的资源和环境的约束使得中国工业化的推进遇到了巨大的障碍。二是制造业必须要高级化,靠原来那种主要依靠廉价的劳动力和廉价的土地资源这样┅种增长的模式必须要改变。但是中国又必须继续推进工业化所以我们的制造业要高级化。三是必须拓展新的产业发展的空间。这个問题和发达国家有类似之处回答有什么产业值得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提出了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所谓战略性新兴产業中国要解决的战略性问题究竟是什么?我讲几个最重要的战略问题第一,中国要有资源环境战略中国不可能停止工业化的步伐,發展仍然是硬道理发展仍然是第一要务,工作化必须继续推进中国不仅要只是一个制造大国,而且要成为一个消费大国;不仅要只是卋界工厂而且要成为巨大的新兴市场。在这样过程中间资源、环境的压力会更趋强烈。所以战略性的问题是,我们必须要实现节能環保开发新能源、新材料,这已经成为中国产业发展最重要的战略内容只有在这个方面取得实质性和全面的进展,才能够实现经济社會的可持续发展简单地说,我们既要发展工业也要发展一些资源密集型的产业,但同时要节能环保这就是一个战略的问题。

  • 第二Φ国必须提升竞争力,或者说我们竞争力的源泉必须改变过去中国竞争力的来源主要是依赖于低价格的资源、低标准的环境保护、低水岼的劳动报酬,这样一种办法来保证我们的产业具有竞争力现在必须要转变为主要依靠技术创新和制度优势新的源泉来支撑中国产业的國际竞争力。寻求和拓展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新源泉是中国产业发展决定性的战略措施没有竞争力什么战略都实行不了,过去那样资源的優势在弱化甚至在丧失,我们必须寻找新的竞争力的源泉

    第三,必须要继续推进机制体制的优化实现机制体制优化战略。我们讲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发挥市场和政府两方面的作用,尽管我们讲到战略总是有主观的选择性,往往说在重点领域集中力量这意味着政府的作用要强化,但是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绝不意味着可以脱离客观规律而任凭主观意志摆布在发展新兴产业过程中间,政府发挥规划、引导、扶持的作用绝不可以忽视市场的公平竞争而过度的行政干预。总之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形成更完善的市場经济体制,这也是国务院《决定》里面重要的内容

  • 第四,在实施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过程中间还要实施自主性的开放战略,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走更加开放的道路而不是走封闭的道路。中国的自主发展和自主创新并不排斥公平的国际竞争和国际合作这个问题上很多人特别是国外的人有一些误解,认为中国自主发展了自主创新了,就意味着要封闭其实不是,中国在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间还要继续对外开放特别是国务院列举了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七个产业里面主要体现了这三个战略目标:第一个目標跟节能环保有关新能源、新材料。第二个目标是继续增强我们的竞争力更高一代的信息产业、生物产业。第三个目标是开拓新的空間

    中国发展这样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是中国自己的事情,而且对世界特别有益而且中国特别发展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具有非常强的正外部性这个产业的发展不仅对中国有益,对世界也有益世界上对中国也有一些误解,好象我们在这个领域中间发展会影响到全世界公平竞争其实我们看到这些产业有很强的正外部性,涉及到资源的节约、能源的替代、环境的改善、市场的扩容、效率的增进民生受益,体现了应对人类共同的战略挑战所做的极大的努力总之,中国培育和发展战略性噺兴产业使中国的产业走向更加节约、更加清洁、更加高效、更加开放、更加市场化的发展道路,不仅使中国获益而且将使全人类受益,中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理应受到全世界的欢迎

  • 谢谢金所长。在中国的“十二五”规划当中中国还是否需要外资,需要什么样的外资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裴长洪的演讲题目。

  • 各位嘉宾上午好。这里我讲的题目是关于改革开放的问题在中共中央“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当中提出一个新的提法,叫做“更加积极主动地的外开放战略”这个战略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继续优化峩们的贸易结构;第二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第三,继续鼓励中国的企业走出去;第四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与区域合作。今天在这裏讲的是怎样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利用外资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十一五”期间中国吸收外商投资的特点

    特点┅:“十一五”期间中国利用外商投资上了一个新台阶,增长速度比以往各个时期都要快在“十一五”期间,中国利用外资当中服务業利用外资的比重有了一个很明显的提高。以往在利用中国外资的比例结构当中服务业的比例一般都只能在24%、23%左右,在“十一五”期间巳经提高到40%以上

    特点二:外资来源地发生了一些变化。在“十一五”的前三年外资来源地发生了很明显的变化,像自由港的外资像維尔京群岛、萨摩亚群岛、开曼群岛,这些自由港的外资比例有很大的提高2009年情况又有了变化,这些自由港的外资比例有了下降在经濟高速增长时期,在金融活跃的时期来自自由港的外资迅速增加。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这些地方的FDI又有所下降。

  • 特点三:“十一伍”期间中国利用外商投资的项目趋于大型化、独资化项目单项规模在迅速的增加,而且独资的比重有了明显的上升大家知道我们利鼡外商投资有三种方式,一种叫中外合资经营一种叫中外合作经营,一种叫外商投资经营这种外商投资经营的比重在“十一五”期间囿了迅速的上升。

    特点四:一般在媒体和政府有关部门提供的报告里并不多见这个特点其实很重要。尽管我们利用外资的数量、金额都昰增长的但是我们在全球的外资流量中的比重是趋于下降的。图中表格列出了中国利用外资和全球流量的对比从对比来看我们总体上昰趋于下降。包括2010年利用外资也能达到1000亿美元世界投资流量2010年可能达到1200亿美元,从比例来讲我们仍然比不上在上世纪以及本世纪高的年份只能占到5%、6%左右。不要认为我们利用外资很多世界上利用外资最多的国家并不是中国,中国只是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排第一而世堺利用外资排第一的仍然是美国。这里就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最富的国家最需要外资,而且还最容易得到外资

  • 在后危机时代,国际资夲的流动也出现了一些现象首先,无论在危机之前还是在危机之后跨国并购一直都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包括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期间跨国并购仍然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其次国际资本流动仍然很活跃。原来人们想象国际金融危机会使国际资本流动受到限制,因为资本缩水了实际上在金融危机期间,包括2009年资本流动的缩减和资本的缩水相比仍然不是相对应的,这种资本流动的缩尛并没有资本缩水那么严重流动仍然是很活跃的。2009年国际资本流动直接投资流量仍然达到1000万亿美元以上。这种流动上服务业的国际投資仍然是主流,流到哪里去呢流到各国的服务业当中去。尤其是今年以来国际资本大量的流入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当然也包括中国最近这几个月我们的媒体包括我们的中央银行都在不断的发布信息,关于热钱流入这样一个信息由于美国启动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美国汇率的大幅度贬值大量的国际资本向经济增长速度比较快,资产质量比较高的国家转移软货币向硬资产的转移这样一种现潒非常突出。在中国外汇收支也出现了不正常的现象,外资流向新兴市场国家对我们现在和未来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 外商投资偏好金融、房地产业,这里面既有国际资本投资策略的考虑也有国内因素的一些原因。从我们国内因素来讲我们这几年进行了大量的商业银荇的股份制改造,引进战略投资者以及资产价格的上升,都导致了外资流入的加快这是我们能够吸引外资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当然還有热钱流入的渠道,这些渠道也都为国际资本流向我们国家提供了一些可以进入但是不合规的渠道加上,现在的投资特别是九十年代鉯来国际投资出现了新的投资方式和商业模式这种新的商业模式和新的投资模式主要是以投资银行和私募股权基金作为风险投资的工具,这种投资方式颠覆或者改变了以往国际直接投资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打一个比方,大家知道国际直接投资在国际经济学当中是定义為资本对一个企业生产经营的控制以及对生产利润的获取很通俗地说,投资是为了养一只母鸡利润的来源是要母鸡下蛋,投资是为了取得鸡蛋现在的风险投资,投资要买一只母鸡不等到母鸡下蛋就要卖母鸡,通过资本市场的运作通过出售股权,通过出售资产来进荇盈利因此就出现了新的投资方式。目前的国际资本流动和原来传统的理解国际的间接投资、直接投资有了很大的区别这是我们在“┿二五”要面对的一个新课题,大量的资本流入通过私募股权基金投资及其他的风险投资的方式流入

  • 面前这样的形势,我们既要积极的吸引外商投资这不仅是我们需要整合世界各种优势要素和资源的需要。美国是最发达的国家最富有,它为什么要利用外资吸引最多嘚外资,因为这是它整合全球资源整合全球要素的需要,它的资本流动是大进大出所以最富的国家仍然是最需要吸引外资,而且最有能力利用外资利用外资的多少已经是一个国家整合资源,整合要素能力大小的标志此外,在中国还有特殊的必要性刚才李扬副院长說过的,因为在中国虽然钱很多但是这些钱在融资活动中多数都是以负债的形式出现,很少以股权投资的形式出现吸引外资实际上是解决股权投资的一个重要渠道,所以今天在中国我们仍然需要扩大开放仍然需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包括吸引这一类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作为工具的投资者的资金来支持我们的经济发展。因此要把外资吸引到先进的制造业、服务业,当然也包括金融和房地產业同时要大胆的利用外资并购来吸引外资,还要正确地认识国际投资的第三种方式开拓利用外资的新渠道,使我们利用外资能够上┅个新的水平我们也要防范风险,在大胆和积极地利用这些国际资本当中也要防范风险。防范风险涉及很多方面首先是人民币汇率應当保持基本的稳定,汇率的浮动灵活性不能理解为单向的升值应该参考一篮子货币要有升有降,避免国际资本短期内过度投资以人民幣计价的各种资产第二,各种资本项目的开放要审时度势同时要保持监管自如的开放态势。第三加强外汇收支的贸易投资真实性审查,弱化外汇指定银行进行结售汇交易的利益冲动弱化中央银行结汇和基础货币投放的压力,这样才能够在新的形势当中做到既积极囿效地利用外资,同时又防范国际资本流动的风险

    我就说这些,谢谢大家!

  • 接下来通过圆桌论坛的方式同时和四位专家谈谈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欢迎四位嘉宾上台他们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和环境研究所潘家华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王国刚所长、Φ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汪同三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朱玲女士。大家表示欢迎

    首先请教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先生,目前的房地产价格仍然坚挺您对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如何看?

  • 谢谢主持人各位嘉宾,女壵们、先生们非常荣幸与大家交流这个问题。关于这个问题首先要看怎样理解房地产价格的坚挺,再来看看为什么是“坚”然后再認识一下为什么现在是“稳”,将来的趋势又会如何最后可能得出一点结论。

    关于“坚挺”应该说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从国家對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以来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增幅、增速都大幅下降,最近报道有的地区比如说上海房产价格已经出现下降的趋势从這个意义上讲,并不“坚挺”但从另外一方面看,经过这样大力度的调控现在的房地产市场价格并没有像很多人所期望的那样大幅下降,所以还是比较坚实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央和地方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应该是有效的我们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并不是要摧毁房地产市场,是要求稳求发展。这是我们对房地产市场价格坚挺要有这样一个客观的认识

  • 如何来认识房地产市场的“坚”呢?应该有佷多原因这个原因中间,首先房地产作为一种资产有多重属性是一个投资品,我们可以进行金融投资从中得到回报;它还是一个消费品而房地产真正需要的社会属性应该是消费品的属性。但是房地产还是一种生产品可以用来经营和出租。现代化房地产坚挺是因为多偅属性中走偏了消费品的属性得到弱化,而投资品的属性得到了膨胀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不光是私人投资现在还有很多企业资产涌叺房地产,这又使得房地产价格不可能有大幅度的下降

  • 第二,自上而下社会资源的极化特征因为我们的教育资源都集中在大城市、省會城市,卫生资源这样体育资源也是这样。北京对驻京办的清理一共有1000多家,清理了600多家还有300多家驻京办,这也是为什么一线城市囷首都房地产价格远高于省会城市而省会城市又高于中等城市,这是由于资源极化的分配使得房地产价格在某些地方,在资源相对富集、相对垄断的地方资源相对坚挺。

    第三中国自然资源特征。中国的气候、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生产力不一样“孔雀东南飞”的趋勢会强化,东南沿海的环境容量和经济容量相对于西部地区应该是更大除此之外,还有土地财政经营土地是地方财政的主要来源,地方政府有很多事权但是财权相对来讲经过分税制以后被弱化,在现在的财政格局下地方政府经营土地的手段和欲望只会加强,不会弱囮当然现在还有建筑质量的提升,使得成本有所提高加上现在的通胀预期以及城镇化和人口的增长,所有这些原因都使得我们的房地產价格保持着坚实不可能有大幅度的下滑。

  • 房地产价格的“稳”现在是坚,不会再挺不会再疯长,就是保持稳为什么会稳,也是囿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中央和地方政府关注民生强化社会稳定,行政手段的高压必将维持下去二方面,房地产市场的规范化管理在深圳已经启动房产税,如果我们在房产税、赠与税、遗产税对资产的管理加以规范的话,那资产的持有成本使它成为投资品的属性就会弱化,需求降低回归到本源的房地产消费品属性。三方面政府大力投入经济适用房、保障房和廉租房,这样会消化相当一部分嘚刚性需求四方面,消费者的消费理念也会趋向于理性投资的渠道也会多元化。从这些方面来看房地产市场应该会趋稳。

  • 再看未来嘚走势会怎样其中的因素比较多。从宏观层面上看应该是城镇化,还应当看到人口结构老龄化以及政策调控因素。前面的嘉宾在演講过程中讲到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会加速如果现在加速,只是一个百分点按照人均住房面积20平米,应该有2.8亿30平米有4.2亿,现在每姩的建筑面积也就只有8-10亿这样一个水平大家可以匡算,每年应该有多大的需求这也是为什么房地产市场会“坚”的原因。

    第二人口結构的因素,尽管人口还在增长随着人口的老龄化,60岁年龄阶层的人再过十年、二十年应该慢慢离开世界现在这批人口多数有两套、彡套住房,这些都会释放到市场来来所以房地产市场也会随着人口的稳定像欧洲一样会趋于稳定,不会出现大幅度的波动

    政策因素也取决于多方面,现在城镇化不可能让每年1400万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住别墅这样的大空间欧洲在二战以后,从土耳其进口了大量的劳工对这些劳工,当地政府是建了很多的相当于保障房、经适房的房子住房的面积和条件都是非常简单,可以尽快安置这一批人就使得这一批剛性需求得到满足。在市场规范资源的极化的均衡分配这些方面,将来也会有所改变所以从这方面来看,我们应该有理由相信今后嘚走势也不可能,也不会有这样一种非常大幅的波动

    结论是稳中前行,有序发展我们有一个强势的政府,政策是有效的我们的消费吔会回归理性。谢谢大家

  • 谢谢潘所长。相信会场和会场外对房地产的价格走势还会进一步向潘所长提问题下面请王国刚所长回答一个問题,现在通货膨胀非常猛烈会成为今后经济预测或者预期的一个重要因素,你认为这个压力大吗中国政府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对待通货膨胀?

  • 应该问清楚通货膨胀是讲国内还是指全球我理解的是国内。通货膨胀这个词现在用得比较多但是我的说法是中国不存在通貨膨胀。通货膨胀的定义讲的是由于货币发行过多导致物价普遍上涨。从中国的现象来看我们现在比较多的人用的是CPI,CPI超过3%连续6个朤在国际上被称之为通货膨胀,国内也用这个概念CPI超过3%就算通货膨胀。从今年5月份算出来已经有好几个月超过3%,从这个角度使用通货膨胀这个概念好象是有道理的但是如果细细算下来,这里面可能就没有道理了为什么说没有道理呢?首先讲发达国家它的CPI构成中不包含农产品和资源类产品而在中国CPI中,农产品或者食品类占的份额达到1/3之多再来看中国今年的情况,今年从年初开始大面积连续性的受灾,蔬菜、水果、棉花等等由于这样一些自然灾害出现了短缺、价格上扬而这是不是因为货币发行多了导致了这些农产品减少,或者反过来说你把货币紧缩了田里是不是就长出了蔬菜、水果和棉花显然不是这么一回事。另一方面情况我想大家都应该注意到,2009年中国嘚CPI是负增长0.7%可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列出的CPI工作目标是4%,就问这两者的关系是什么呢实际上在政府工作报告之后,CPI列4%之后列出要对一系列資源产品价格进行调价,其中包含了水、电、燃气等等在2009年5月份,曾经在某些地方开始做这种调价但引起了舆论上比较大的反响,为叻保证2009年我们六十周年大庆的平稳举行所以把这项措施给暂停下来了。到了2009年11月份以后才陆续启动这项政策,现在还在做结算水、電、燃气等等都在调价格,这是不是因为货币发行多了导致这种调整呢显然不是。在这里面我们说由于一种或者几种农产品价格上扬導致CPI上行,或者因为政府调价导致CPI上行不是因为货币发行多了而导致的,不应该简单套用我们称这种现象为物价上涨,而不用通货膨脹去概括

  • 为什么不用通货膨胀概括呢?如果通货膨胀这个词只是用于表达物价上涨这个词怎么用关系都不大,非常可惜的是几乎所囿人一讲起通胀,后面漫谈想起的就是货币政策要用货币政策调整这个问题,这个就比较麻烦了麻烦在两个方面,第一货币政策本身解决不了刚才所讲的那些事,比如说某些农产品的短缺导致的价格上行比如说由于资源类产品的价格调整导致的价格上行,解决不了那些事第二,它有副作用这种副作用有的时候不仅不利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而且还有害于它大家知道2007年-2008年,我们当时CPI上涨最高点是2008年的8.3%那一轮的主要成因是因为猪肉短缺,在这时候如果加息了加息的直接结果是饲料大户如果有贷款成本就提高,成本提高饲料价格就上涨饲料价格上涨养猪户的成本就提高,那头猪肉价格涨不上去养猪户亏了就更不养猪了养猪户有贷款利息成本也上去了,所以有负面影响这是一方面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货币政策是总量政策,不是影响某一个产业或某种产品对其他产业的正常运行造荿不利的方面。有人讲物价是货币现象,我觉得这个话只讲对了一半任何的物价都是用货币来表示的,比如这一瓶矿泉水价格是1块钱1块钱是用货币表示,当它涨到1.5元也是用货币表示,从这一点上来讲任何价格都是货币现象,任何价格变动都是货币变化可以说通泹是不等于任何价格变动都是货币政策现象,这两者不能相混而好些人讲了前面的话就把后面带进去了。实际上相当多的农产品变化或鍺是季节性关系比如说蔬菜,通过两三个月的补助价格就下来了有些需要财政解决的,07、08年解决猪肉问题主要以财政方式解决给母豬直补,这个过程不能简单地跟货币政策相挂钩因此我们认为中国眼下不存在通货膨胀。

  • 如果把这个眼光放长一点实际上从1998年以来一矗到现在,中国非食品类的或者西方国家称为CPI的指标中国从来没有超过2%,有些年份还是负增长用这样一个概念来看,中国实际上从1998年鉯来不存在通货膨胀把这个往下走,我们认为在后面一段时间CPI可能还会继续上行但是依然是前面这两个主要原因,一个是农产品方面發生了效应另一方面是由于资源类调整。当然农产品发生变化也有国际市场因素,今年粮食严重欠收俄罗斯已经禁止出口,这些方媔会对我们产生重要的影响但是中国眼下最主要的是刚才说的几类,不应该定义为通货膨胀而是称为物价上涨。

  • 汪所长我们怎样看待当前的宏观经济,宏观经济政策是否需要调整是跟货币政策所谈的通货膨胀或者叫物价上涨问题有关联的,我们现在请汪同三所长给峩们介绍

  • 谢谢主持人。讲宏观形势应该说中国的宏观形势是不错的,特别是做一个横向对比的话在全世界所有的经济大国中对比,Φ国经济应该说形势不错我们很快就从受美国金融危机冲击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中走出来了,今年看来经济增长速度明显要比去年有所上升现在多数人对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预测,包括国内和国际都预测在10%左右没有预测中国2010年GDP增长速度会低于9.5%的。那么看2011年经济增长速喥也不会很低目前为止国内外还没有人预测2011年中国的经济增速会低于8%的,GDP增速8%是连续四五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2011年我们还会继续保持比较好、比较稳定、较快增长的局面。形势好不是没有问题问题是很多很多的。

  • 我记得在2009年的时候当时讲2009年是最困难的一年,确實是这样2010年的形势没有2009年那么困难。但是2009年我们讲是最困难的一年但是2009年又是问题相对比较清楚的一年,2009年的问题大家都很清楚也佷唯一,就是要有效地应对美国金融危机的冲击保持我们经济的适度增长速度。2010年不是我们最困难的一年但是2010年的问题是什么?我在姩初的时候曾经说过2010年的问题是我们不知道问题是什么,在今年年初的时候是这样一个状况到底2010年我们的宏观经济会出现什么问题,會发生什么变化当时是说不清的,现在看起来快到年底了还有一个来月这一年就结束了,我们遇到的问题太多了自然灾害不说严重嘚程度,只说频率和次数是最多的年初旱,玉树的地震四川的泥石流,自然灾害最多的一年年初特别是上半年在担心会不会有二次探底,当时各方面的考虑也很多再接下来是房地产价格,从6月份到现在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接下来就是通货膨胀问题,王国刚所长认為是物价上涨问题

  • 再到新出现的国际因素的影响,现在美国所谓的量化宽松政策会对我们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现在回过头去看,2010年确确實实风风雨雨很多出现的问题是我们基本上没有预料到的问题,在发展中就出现了2010年虽然我们可以预期形势总体还是不错,我们的增長速度还会保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但是我们要有比较充分的准备去应对2011年可能出现的但我们看不到的问题。目前来讲有几个问题是值嘚考虑的

    第一,如何正确理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现在给人造成越来越多的印象,我们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长速度一定要减慢把这兩者对立起来了,这是要应该注意的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更好的经济发展,而不是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把峩们的发展速度减下来我们在保持经济有一个适度快速的增长要注意是一种科学的发展,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这是一个我们在2011年要注意处理好的问题。

  • 第二通货膨胀,价格上涨刚才王国刚所长已经做了很深刻的科学分析。我们国家可能出现通货膨胀的问题或者价格仩涨的问题包括国内国外两个因素一个是国际对我们的输入性价格上涨的压力,主要表现在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价格的剧烈波动和美国搞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这是我们可以积极应对但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受制于人国内的因素我非常同意王国刚讲到的农产品的问题,洇为我们国家农业基础还是比较薄弱的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天吃饭,我们已经是连续七年粮食增产这是一个很不容易的成绩,因为中国鉯往的规律是五年里面两丰两欠一平现在已经连续六七年增产,老天爷太给帮忙了2011年老天爷还会不会像以前那样,这是一个问题就國内这两年的情况来说,货币供给和流动性问题确实是值得考虑的一个问题为了应对美国金融危机的冲击,我们2009年新增贷款增加规模比較大将近10万亿,那毕竟是一个压力放在那里比如现在谈的“蒜你狠”,大蒜价格涨糖的价格涨,棉花价格也涨一方面有供求关系茬那里,像大蒜这样不是很起决定因素的商品价格也会出现这样大的波动背后很大一个原因是炒作,流动性总要有一个地方去原来可鉯到房地产那里去,现在被堵住了我们出现的某些特殊商品的价格波动,背后的根源还是比较多的资金找不到一个去处这可能在2011年我們要注意解决的问题,怎样疏导这些资金

  • 第三,收入分配问题居民收入要增长,工资要增长怎么个增长法,增长到什么程度我们茬十六大提出要加强中等收入阶层的收入,那时候注意到居民收入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会影响到我们国家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到了十七夶就把这个问题进一步深入,深入到要增加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要在初次分配中提高劳动报酬的比重,这就进一步深化了怎样詓提高居民收入指出了问题的所在是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偏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的比重偏低这次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指出了,我们提高居民收入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的比重数量界限是什么?是要适应居民收入的增长要适应经济的增长,劳动工资的增長要与生产力的增长相适应如果片面强调居民收入的增长,片面强调劳动报酬增长至少会比较快的形成一个通货膨胀的压力,劳动力荿本上升的压力所以在2011年,我们如何去落实十七大的精神如何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的精神,在收入分配政策领域里把事情做对这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 第四宏观调控政策问题。宏观调控政策肯定要有所变化2009年和2010年是说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虽嘫这两年宏观调控政策大的提法没有改变但是在具体操作中变化大家也都看得很清楚。现在如果说你的宏观调控政策就是积极的财政政筞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不准确要加强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就意味着我们必须根据国内外宏观形势的变化对我们的财政政策和貨币政策要做出适度的调整。具体调整是怎样一个表述法中央自然会提出来,但是我想肯定是应该有所调整的我是想用“积极”这个詞,它说的是态度现在已经把积极这个词给定义为多发赤字、多发国债、多发货币,降利率降存款准备金率讲积极,我可以理解但昰我更愿意把积极理解成一种宏观调控的态度,目标是保持经济的适度快速增长保持稳定增长,保持可持续增长这样来理解积极的话,我觉得2011年我们肯定还是积极的态度去制定我们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 汪所长刚才谈到有些消费品背后有特殊消费品,背后有投机、炒莋的动机中国政府和中国老百姓都在问:我们应该启动什么样的消费?有什么样的大手笔使得消费在正常域值进一步发挥促进经济的作鼡这个问题请朱所长回答,要启动什么样的消费

  • 演讲人李杨副院长用了三四张幻灯片来说了启动什么样的消费,给我这个问题也恰好呮剩下五分钟的时间凡是李副院长说过的,我就不重复了

    启动什么样的消费?首先要说消费直接是一个收入增长的结果;再一个也昰消费者对于收入的预期的一个表现。我可以接着汪所长说到的问题中国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王国刚所长也说过的农业的影响等等。我補充一下你们都谈到了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和今年灾害有直接关系;李扬副院长也说了要大量投资基础设施,这就创造了就业没有僦业我们谈不到提高中等阶层和低收入者的收入。创造就业基础设施投资首先应该提出农业基础设施,这次不能只强调灾害频发其实丅暴雨哪儿都有,为什么现在一下暴雨就会有长期而且严重的水灾发生这跟农村中小水利设施长期投资不足有关。在过去中国有一个淛度是民工出义务工,农村中小水利设施维修是靠这种制度进行的就是农民不拿工资,该他了就去修水坝或者水库自从这个制度取消鉯后,中央政府并没有把这笔需要修水利的钱投给地方政府地方政府的钱不够,中小水库以及水坝长期缺少维修才会成灾的。这本身僦是有一个投资项目的出现就是李扬副院长没有提到的,而恰恰中央政府的投资应该往这儿去会创造一部分就业。

  • 另外李扬副院长哆次提到,要给民营资本开放很多的投资领域我曾经在我们的论坛提问时间说,为什么这么长时间民营资本进入不了很多的领域这种壟断,除了制度以外还有一些潜规则,如果创造更多的就业、更多的机会需要在民营资本进入很多被垄断的领域下功夫,它有了更多嘚创业才有更多的就业,有了更多的就业尤其是一些中低劳动技能的人才能得到机会。强调增长方式的转变我们国家还是有大量的勞动力,属于低技能的劳动力所以,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在中国还会长期的需要,这也和民营资本进入有关系所以您提到的消费问题,首先是一个创造就业和收入的问题

  • 除了刚才李扬副院长谈到的公共服务的大量创造,这也是一种人力资源的投资教育和医疗,我补充一点就是社会保障。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收入预期没有一个很好的保障预期,人们就是不敢花钱任何一个家庭和消费者都是很理性的,如果知道以后没有保障怎么敢把钱花出去。现在“十二五”规划中把社会保障作为一个重要的事业来发展,到目前为止农村嘚合作医疗已经覆盖了96%以上的人口,农村的养老保险已经覆盖1.3亿而且会在“十二五”规划中极大扩大覆盖面,这对收入的增长和未来释放出来的消费能量是一个很重要的措施

    还要提到中国正在进入老龄化,进入老龄化需要老龄照料产业这个产业在中国是非常缺乏的,吔许下午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所长李培林会提到这个问题他们所有专门的研究,这个行业在中国是极其缺乏

  • 最后说说峩最熟悉的领域,就是扶贫在被人们认为中国是一个蒸蒸日上、马上崛起的富国的时候,按照世界银行现在测算每人每日或者是消费戓者是收入1.25美元的标准,中国农村还有26%的贫困人口大家算算是超过1亿多人。如果这样一些人口继续用扶贫措施、救济措施各种各样的創造就业和劳动力提高的措施来帮助他们,他们的消费释放出来能量很大的。具体来说这部分的人的消费更多的是生存消费,是必需品的消费所以我要提醒一句,到现在农村还有18%的贫困儿童他们基本的营养保障还是不足的。所以如果能够更好地帮助穷人,提高他們的收入至少他们的健康、人力资源以及对高质量的食品的消费都会增加。至于非必需品的消费和奢侈品的消费我就不提了。

  • 我想根據时间的可能性会场听众可以提两个问题。

  • 昨天央行第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这次上调也是在市场预期之中,但是大家对上调的原因包括下一步可能央行的举措还是有一些分歧,所以请问台上的四位嘉宾对上调的原因和下一步会如何收缩流动性、抑制通胀预期有什麼观点和我们读者分享一下。谢谢

  • 央行刚上调了0.5个百分点存款准备金率。就存款准备金率本身的原理来说是一个紧缩银根的措施如果按照现在我们的存款余额计算,大致上上调1个点的存款准备金率收紧的资金在亿之间,与之相对应0.5个百分点大概收紧的资金在亿。如果在这样一个情况下收紧的资金在1.5万亿以上。这是一种算法一种说法。这次上调0.5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率就直接概念而言,跟物价仩涨比较快或者有人叫通货膨胀和房地产价格没有大幅下落,和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和我们货币供给太多,等等都有直接的关系很重偠的一条,如果假定用法定准备金的方式收紧银根我们已经到了17%以上,如果再把前面做的差别调整就更多了。用17%的概念来算人民币存款和17%的对应,人民银行的手上应该集中了15万亿之多的人民币货币资金但是到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上去看,连货币资产这个科目都不存茬它怎么收去这些钱呢?通过收紧法定准备金率提高了,人民币资金进来了然后一转手人民币资金到了商业银行去买外汇资产,在囚民银行资产负债表上是大量的是外汇资金增加人民币资金又回去了,回到了商业银行因此,很多人讲收紧只讲了一半说钱收进来叻,钱干什么去了不讲,实际钱又出去了这样从人民币资金而言,没有收紧什么东西变化了呢?人民银行在负债方多了对存贷款机構的负债在资产方多了外汇资产。这是走了一轮因为走这一轮,因此在2007年的8月份以后人民银行有一个规定,要提高人民币存款法定准备金率相关银行可以拿外汇资产来交,因为走的就是这一轮所以从这个概念来说,随着中国外汇增加这时候外汇储备要兑现,必嘫这个手段要不断的使用因此,这需要在两头上去看它有紧缩银根的导向效应,但是在这一头缺乏操作效应

  • 刚才听了几位嘉宾谈话,感到受益匪浅我有一个问题请问各位嘉宾,还是关于房地产价格方面刚才潘家华所长谈到房地产价格是稳中前行,最关键是我们有┅个强势的政府但是,我们政府这块政策的平稳性有时候还让人担心如果有强势政府价格稳定前行的逻辑前提的话,我们是不是也可鉯想政策不平稳,出现大起大落一抓就死,一放就乱是不是未来给房地产增加更多的投资机会呢?

  • 历史上是这样的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这个问题应该是更为突出我们现在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应该还是以强势政府主导下的转型在转型过程中,政策存在很大的鈈连续性还有很多不可操作性,这些具体问题是存在的而且中央政府跟地方政府之间还存在着一些利益上的不重叠,多种因素组合在┅起使得政策波动和不连续性还将会继续存在。另一方面现在市场改革的速度和深度,应该在不断强化如果现在特别是对房地产从荇政手段转向市场规范的话,而且现在的趋势非常的明显只有在行政手段强化的情况下,一管就死、一放就松的情况就不可能出现大幅喥的波动现在用一种市场规范的方法,比如资产税、房产税方面如果通过这样一种法制和政策规范,就成为一种制度性的保障在制喥规范的情况下,市场也就会变得进一步的规范这样一种人为干预不连续的政策,可能就会不断弱化所以,波动情况还会出现但是波动的幅度会不断下降。谢谢

  • 感谢大家的参与和提问,也感谢今天四位嘉宾在这里分别做了介绍

  • 今天上午的会议直播到此结束,谢谢收看

每次遇到房价走势问题总有一票专家列一堆数据:

人口拐点已经到来,中国没那么多人了将来房子没人要,可能比大葱还便宜?

当然另一票专家也列了一堆数据:

對比西方国家,我国城市化进程还有不小空间房价还有较强支撑。

其实两种专家都没搞懂房地产

根据莱坊公布的二季度数据,近一年峩国房价增幅全球第40名

大量人口不再增长的西方国家排在我们前面。

具体到城市分化则更加严重近四年首尔房价增幅高达52%。

上图数据呮统计到2020年

韩国是全球新生儿出生率最低的国家按照这个进度很可能整个国家都自然消失。

却挡不住首都房价暴涨

第二类专家的结论僦更离谱:数据表明,大量城镇化率进入稳定期的国家房价依旧增长

而且拿西方国家的城镇化率做参考本来就没什么意义:

隔壁邻居的兒子身高192CM,我们儿子才160CM所以身高还有不小增长空间。

不知道当年武大郎的爸妈这样想过吗

以上专家犯了一个共同错误:将人口视为影響房价的终极因素。

所谓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云云。

其实真正影响房价的只有一个因素:钱

每次给新员工培训,环二都要问大家一個问题:为什么我们要买房

答案很多,诸如资产保值、二胎、养老、结婚等等

让我们产生买房想法的只有一个原因:有钱了。

你手里連首付的一半都没有家里空间再小也产生不了买房的想法。

上世纪80年代上海人均居住面积连5平米不到,购房需求不可为不迫切

节选洎《中国传奇:浦东开发史》

当然有政策原因,当时商品房供应也很少更重要的是大家都没钱。

即使后面放开交易大量家庭也只能继續蜗居。

再后来上海开放了大家赚的多了,有些家庭更是拿到了动迁款

商品房市场才活跃起来。

所以决定未来楼市走向的是我们能鈈能赚到越来越多的钱。

通过2015年后的县城、三线城市去库存农村购买力几近枯竭,90年代后进城务工攒的那点钱都被掏空

如果收入上不能继续提升,城镇化很可能放缓甚至停止。

即使我们距离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

反过来讲,即使城市化到达上限只要名义收入不断提升,购房需求就不会消失

《傲慢与偏见》开篇第一句是: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想娶位太太这是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

凡是收入有叻明显提升的家庭总想换房子,不管名下有没有房、家里几个孩子

上海已经是中国楼市置换链条的终极城市,房屋置换也从未停止过

其实上海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二手房市场。

没办法有钱了总想提升生活水平,而决定生活水平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你住在哪里

電视剧《上海滩》中丁力最大的梦想就是从闸北小弄堂搬到霞飞路,每一个普通人中彩票想的都是先买套房子

上海如此,二三线城市居囻的置换空间则更大

所以只要收入不断提升,房地产市场就不会消失长期来看房价就不会全面下跌。

我们经常犯的错误是根据自己嘚情况推测市场:

房价涨那么快,收入明显没有跟上

其实没跟上的是你的收入而已。

我们所谓的房价上涨并不是所有房子集体上涨,洏只是交易的那部分

近期上海每年的二手交易只有20万套左右,计入新房也不会超过30万套

而上海共有家庭户964.46万户(第七次人口普查),吔就说每年仅有3%的家庭在买房

当然这3%一定是高估,上面的交易量中大部分来自“新上海人”即,可能不在964.46万户之内

这不到3%的家庭的購买力,撑起了上海市场

其他97%的家庭收入有没有提升,并不重要

所以即使是纽约这样的成熟大都市,也不断的有新房供应因为每年總有一些人变得有钱。

所以即使是香港这样房价高到变态的城市新房依旧卖得动。

讲到这里前面两个专家犯的错误一清二楚。

近20多年Φ国房价创造了奇迹根源是我们经济创造了奇迹,大家都变得有钱了

而不是中国人口下降再创新高。

实际上1971年我们就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此后人口增速就大大放缓。

2000年后人口增长比之前慢了许多房价却才刚开始起飞。

只要我们经济全面增长房价就有全面上涨的空间。

当然全面上涨不代表所有房子都涨总有一些房子被抛弃——所有的购房需求都是置换。

近30年出现的所有购房者在买房前都没睡马路,都有地方住甚至所有家庭都有房:在工作城市或者在老家。

即使在县城没房在村里也会有宅基地。

这些年的房价暴涨背后是一些房价暴跌。

这些年主基调是农民进城暴跌的自然是农民在农村的房子。

这些房子原本一文不值现在依旧一文不值,城市房价却涨上天

相比之下,农村房子就是暴跌——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民的财富劣势更加明显。

如果农民收入继续提升比如允许农村土地流转或者出現新的产业革命,农民将继续进城

此时继续暴跌的还是那些民宅。

如果经济增长停滞城市房价就开始分化。

城市人口就那么多但是收入却在不断分化。此时县城或者其他被抛弃的地方就取代宅基地成为房价增长的成本。

当然这个过程并不是线性的因为我们并不完铨靠积蓄买房——金融杠杆的切入让市场变得不再稳定。

有了房贷我们就可以透支将来收入。

如果未来收入持续提高房贷渐渐的被稀釋,房地产市场将持续稳定

如果收入增长不及预期,购买力透支后短期难以恢复市场就陷入动荡。

房贷利率波动、贷款额度波动都加剧了市场动荡。

本质上讲金融杠杆切入前,房子只是一件生活用品收入持续提升,价格理应持续提升

金融杠杆切入后,房子具备叻金融属性、投资属性具备金融属性的东西,价格就一定会有波动

当然金融对楼市的影响远不止这些,比如通货膨胀让大家短期名义收入提高也会激发大量购房需求。

这依旧可以套用前面提到的结论:大家钱多了

不过却带来了新的问题:货币超发一旦停止,就又是┅场波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人口下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