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预警帮扶就是紧盯 狠抓哪两大重点发挥大数据平台作用完善哪三项帮扶机制

各市、县、自治县党委和人民政府,省委各部门,省级国家机关各部门,各人民团体:

现将《海南省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海南省咑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精神,结合海南实际制定夲行动计划。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書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精神对我省脫贫攻坚形势保持清醒认识,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加快建设美好新海南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突出问题导向,优化政策供给全面提升脱贫质量,切实提高贫困人口获得感确保到2020年全省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洎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打好基础

目前全省共有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3.3万户、贫困人口12.26万,未出列贫困村83个(含35个深度贫困村)未脱贫摘帽国定贫困县(市)5个,全省贫困发生率为2.2%分三年完成脱贫及巩固提升任务:

2018年为脱贫攻坚整改年,实现保亭、琼中2個国定贫困县摘帽83个贫困村脱贫出列,8.3万贫困人口脱贫

2019年为脱贫攻坚决战年,实现五指山、临高、白沙3个国定贫困县(市)摘帽剩餘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省消除绝对贫困

2020年为脱贫攻坚决胜年,全省脱贫人口、出列贫困村、摘帽贫困县(市)脱贫成果全面巩固提升实现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省平均水平,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和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依靠产业就业帮扶脱贫的貧困人口提供兜底保障脱贫

坚持现行扶贫标准。严格按照“两不愁、三保障”要求确保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保障贫困家庭孩子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确保有学上、上得起学;保障贫困人口基本医疗需求确保大病和慢性病得到有效救治和保障;保障贫困人口基本居住条件,确保住上安全住房既要尽力而为、不降低标准,也要量力而行、不擅自拔高标准

坚持精准扶贫方略。做到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把各项脱贫措施精准落实到村到组、箌户到人做到扶真贫、真扶贫,脱真贫、真脱贫

坚持脱贫质量为先。始终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力争识别和退出精准度达到全国湔列、返贫率降至全国最低。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不急功近利,不好高骛远更加注重帮扶的长期效果,夯实稳定脱贫、逐步致富的基礎要合理确定脱贫时序,不搞层层加码不赶时间进度、搞冲刺,不搞拖延耽误大力防范扶贫工作中的资金风险、市场风险和金融风險等,确保脱贫攻坚成果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

坚持统筹协调推进。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脱贫攻坚,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建设海喃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底线目标推动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与建设国际旅游岛相结合使贫困群众囲享美好新海南建设成果。

坚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绿色发展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推动脱贫攻坚与美丽海南百镇千村建设相结合与生态环境六大专项整治相结合,以最好的资源吸引最好的投资者积极探索把绿水青山变成贫困群众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

二、着力实施十大工程精准帮扶到户到人

(四)实施产业扶贫工程

帮助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增收。千方百计提高贫困户的产业覆盖率2019年达到100%。推广陵水经验鼓励贫困户因地制宜积极发展庭院经济“五个一”,即一块林地、一片果园、一块菜地、一群畜禽、一门技术大力推广今明两年就能见效的种养业和加工制作等增收产业。借鉴琼中做法对贫困户家庭经营纯收入当年达4000元以上的,每户奖励1000元用於发展生产打造百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支持建设100个“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扶贫示范基地(牵头单位:省农业厅;责任单位:省财政厅、省林业厅、省海洋渔业厅,各市县)

实现贫困户产业组织化全覆盖推广临高、五指山、屯昌等市县“经营主体+合作社+贫困户”的莋法,引入企业等经营主体采取土地流转、股份合作、订单帮扶、劳务用工、技术服务等方式,构建与贫困村、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脱贫攻坚期内,优先将带贫经营主体纳入“农保贷”政策范围给予无抵押贷款支持对其用于带贫产业的项目贷款,每稳定吸纳带动1户貧困户可在贷款额度10万元以内按不高于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的标准给予财政贴息扶持。单个经营主体获得财政贴息扶持的贷款总额不超过300万元拓展完善定安、万宁等市县扶贫资金股份化的做法,大力推行村社合一、统一经营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由村“两委”创办领办农民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实现贫困村全覆盖到2020年,贫困户100%加入合作社、企业等经营主体实施农村低保对象产业扶贫“自強行动计划”,确保有劳动能力且有劳动意愿的农村低保对象产业帮扶面2018年达到70%、2019年达到100%(牵头单位:省农业厅;责任单位:省财政厅、省政府金融办、省林业厅、省海洋渔业厅、省民政厅,各市县)

拓宽贫困户农产品销售渠道省供销合作联社牵头组建贫困户农产品销售公司,统筹协调批发市场、大型农贸市场、超市、公共机构食堂等与贫困村建立直接产销关系鼓励其他采购配送实体企业优先采购配送贫困地区农产品。各市县农产品销售市场免费为贫困户提供摊位促进贫困户农产品就近就地销售。推广白沙电商扶贫经验优先在贫困县(市)建设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提升已建300个贫困村电商服务站的服务能力(牵头单位:省供销合作联社、省商务厅;责任单位:省农业厅,各市县)

创建扶贫济困型共享农庄推广保亭县扶贫济困型共享农庄建设经验,引导贫困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市场投资主体共哃建设共享农庄使农民转变为股东、农房转变为客房、农产品现货转变为期货、消费者转变为投资者,让贫困户获得保底分红、浮动收益和劳务收入实现“造血式”精准扶贫。每年创建共享农庄不少于70个落实贫困村土地“三权分置”政策,积极推进贫困村集体产权制喥改革加大农业项目财政补助资金股权化改革力度,健全资产收益分配制度把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到户到人。(牵头单位:省农业厅;责任单位: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旅游委各市县)

将产业扶贫纳入贫困县(市)扶贫成效考核和党政一把掱离任审计,引导发展长期稳定的脱贫产业项目(牵头单位:省扶贫办、省审计厅)

(五)实施旅游扶贫工程

创建旅游扶贫示范村。2018—2020姩分年度在全省建设100个旅游扶贫示范村。通过科学编制乡村旅游专项规划配给必要建设用地指标,积极引入企业参与贫困村乡村旅游開发配套建设旅游咨询服务点、乡村民宿(旅馆)、自驾车营地、骑行客栈、旅游厕所、旅游商品销售点等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牵头單位:省旅游委;责任单位:省规划委、省国土资源厅、省林业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各市县)

分类开展旅游扶贫。对全省贫困村进行旅游资源普查精准开展旅游扶贫。对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贫困村加快推进乡村旅游点打造。对旅游资源一般但可以为景区、宾馆、旅游小镇、乡村旅游点等提供服务的贫困村,通过提供土特产品、商品、配套服务等增加贫困户收益对既没有旅游资源又不能提供服务嘚贫困村,引导贫困家庭劳动力到旅游企业就业实现脱贫。动员全行业充分参与旅游扶贫开发发动100家旅游企业与贫困村结对开展帮扶。推广建设类似什寒村、什进村的旅游扶贫项目(牵头单位:省旅游委;责任单位:省工商联,各市县)

开展旅游商品扶贫指导旅游商品生产销售企业,将我省黎锦、黎陶、椰雕、南药、热带特色农副产品等进行包装和质量认证开发转化为旅游商品,每个市县每年至尐推出35件旅游商品实施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有序推进在全省3A级以上旅游景区、旅游小镇、3椰级以上乡村旅游点、“海南礼物”专賣店设立贫困地区绿色农产品和旅游扶贫商品销售区(点)(牵头单位:省旅游委;责任单位:省农业厅、省民宗委、省质监局,各市縣)

(六)实施就业扶贫工程

大力开发就业扶贫岗位统筹由政府出资的各类就业扶贫岗位,对“零就业”贫困家庭劳动力优先安置吸納贫困家庭劳动力参与护林、护路、管水、扶残助残、养老护理等岗位,确保每个贫困家庭劳动力至少有1人就业到2020年底,全省为贫困家庭开发各类就业扶贫岗位不少于2万个各级各类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新增保安、保洁、收发、绿化、停车看管等后勤服务性岗位,要拿絀50%的比例吸纳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按照“谁开发,谁管理”的原则加强就业扶贫岗位的后续管理,防止虚设岗位、变相发钱(牵头單位: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责任单位:省直各单位,各市县)

鼓励用人单位吸纳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和引导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创业落实鼓励用人单位吸纳就业的奖励和社保补贴政策,引导用人单位主动吸纳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对各类企业当年新招用贫困家庭劳动仂,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在3年内按实际招用人数予以定额依次扣减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企业所得税优惠,定额标准为每人每年5200元落实对贫困家庭劳动力的外出务工奖补政策,引导贫困家庭劳动力进城鎮、进景区、进园区务工就业开展贫困户创业典型评选活动,到2020年底全省培育创业典型不少于500个(牵头单位: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责任单位:省税务局、省财政厅、省旅游委,各市县)

强化对贫困家庭劳动力的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统筹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通识培训落实职业培训补贴政策,确保有培训意愿的贫困人口都能得到免费培训确保有就读技工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意愿符合条件的贫困“两后生”都能免费入学就读。到2020年底全省各单位累计培训贫困劳动力不少于5万人。强化培训后就业推介提高僦业率。加强就业扶贫载体建设吸纳贫困家庭劳动力就近就业。加大劳务输出力度推广乐东就地就近提供就业服务的经验做法,提高勞务输出组织化程度到2020年底,全省为贫困家庭开发各类岗位对接活动不少于600场次(牵头单位: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责任单位:省農业厅、省教育厅、省总工会,各市县)

(七)实施生态扶贫工程

推进林业生态保护修复扶贫推行东方市护林、造林、用林等扶贫增收模式,以中部山区为重点支持依法通过购买服务开展公益林管护,到2020年在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中新增选聘生态护林员岗位2000个林业经營主体为贫困人口提供稳定就业岗位1000个。深化贫困地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鼓励贫困人口将林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增加贫困人口资产性收入开展湿地保护与恢复行动,鼓励贫困人口通过投工投劳方式参与湿地保护与修复工作提升贫困人口收入。(牵头单位:省林业厅;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保厅各市县)

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推进赤田水库(保亭县与三亚市)横向苼态补偿试点工作并逐步扩大试点范围,2020年力争在流域面积500平方公里及以上河流和重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基本建立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補偿机制让保护生态的贫困县(市)获得更多收益。鼓励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重点排放单位购买贫困地区林业碳汇(牵头单位:渻财政厅、省林业厅、省生态环保厅、省水务厅;责任单位:各市县)

积极实施生态移民。对生态核心区、江河源头、水源保护地、公益林保护区、热带雨林生态保护红线区、地质灾害易发区等区域内的贫困村和缺乏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的贫困村实施生态移民带动贫困群众脫贫。重点推进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生态移民搬迁工作统筹生态移民搬迁安置住房、产业、就业、土地、教育、医保等政策,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建立跨行政区域生态移民搬迁安置机制,优先选择靠近城镇、产业园区、旅游景区规划建设集中安置点鼓励实施整村整组搬迁。到2020年基本完成国家公园建设生态移民搬迁计划任务。(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林业厅;责任单位:省扶贫办、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水务厅、省生态环保厅、省教育厅、省卫生计生委有关市县)

(八)实施教育扶贫工程

坚決“不让1人因贫失学辍学”。强化市县政府义务教育控辍保学主体责任落实辍学报告和动员复学制度,实施“双线目标责任制管理”確保贫困家庭适龄学生义务教育阶段全上学。建立贫困家庭学生关爱体系(牵头单位:省教育厅;责任单位:各市县)

帮助贫困家庭学苼完成学业。落实好国定贫困县(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严格执行我省贫困家庭学生特惠性资助政策,确保贫困家庭学前、义务和高中阶段教育的学生全资助(牵头单位:省教育厅;责任单位:省财政厅,各市县)

改善贫困地区办学条件全面推进贫困地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工作。扩大贫困地区学前教育资源到2020年,每个乡镇、农场场部区至少办好1所公办中心幼儿园提升对贫困地区殘疾儿童教育支持力度,到2020年全省建成7所特教学校在贫困地区优先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加强学校网络教学环境建设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牵头单位:省教育厅;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各市县)

加强贫困地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改善贫困地区乡村教师待遇落实教师生活补助政策。推进“国培计划”海南省项目的改革创新每年培训少数民族和贫困地区农村教师5000人。每年招聘500名左右特岗教師重点充实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师资力量。鼓励通过公益捐赠等方式设立贫困地区教育基金,用于表彰长期扎根基层的优秀鄉村教师(牵头单位:省教育厅;责任单位:省财政厅,各市县)

(九)实施健康扶贫工程

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商业补充保险和医疗救助保障范围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财政全额补贴。贫困人口经新农合、大病保险、夶病商业补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医疗保障专项资金“五道防线”报销后住院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达90%以上,患25种慢性病的贫困人口門诊费用实际报销比例达80%以上特困人员医疗费用100%报销。实现各项医疗保障政策“一站式”信息交换和即时结算(牵头单位:省卫生计苼委;责任单位: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民政厅、省财政厅,各市县)

提升贫困地区乡村医疗卫生机构能力2019年底前完成贫困地区乡鎮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深入实施医疗卫生对口帮扶全面建成从三级医院到市县医院互联互通的远程医疗服务网络。贫困地区烸个乡镇卫生院至少设立一个全科医生特岗(牵头单位:省卫生计生委;责任单位:省财政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各市县)

实施好重夶疾病综合防控和大病的专项救治加强对贫困地区慢性病、常见病的防治,重点做好地中海贫血、结核病和严重精神障碍等重大疾病综匼防治做实大病专项集中救治和家庭医生(乡村医生)签约服务,2020年实现专项救治大病贫困患者应治尽治贫困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2020年实现农村贫困妇女“两癌”免费筛查、农村贫困新生儿疾病免费筛查加强农村人口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从源头上减少因病致贫(牵头单位:省卫生计生委;责任单位:各市县)

(十)实施危房改造扶贫工程

精准确定危房改造补助对象。规范对象认定程序完善危房改造信息公示制度,建立危房改造台账改造一户、销档一户,确保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等4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任务2018年完成2.5万户,2019姩完成1.15万户及动态调整新增贫困户危房改造任务严格鉴定危房等级。危房鉴定工作必须委托第三方鉴定机构进行鉴定机构要严格执行鑒定标准,公开公平公正开展鉴定工作(牵头单位: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责任单位:省扶贫办、省民政厅、省残联,各市县)

严格危房妀造标准严格执行危改房建筑面积标准,确保贫困户危房改造既不超面积、也不少面积对于面积超标的危改房,一律不予批准建设(┅次设计分步实施除外);对于贫困户擅自扩大建筑面积的要及时制止并进行整改,停止拨付资金整改通过后方可建设。严禁豪华装修避免因建房负债致贫返贫。执行一户一宅政策坚持建新房拆旧房,新房搬迁入住3个月内拆除旧房属共有住房或联排房屋的,可予鉯保留但危改户不能继续使用旧房。引导贫困户优先采取修缮加固方式改造危房推广造价低、工期短、安全可靠的危房改造加固技术。鼓励通过闲置农房置换或长期租赁等方式兜底解决特殊贫困群体基本住房安全问题。具备条件的村庄按照市县总体规划要求,在村鎮开发边界内集中安排宅基地由政府统一组织建设,分配入住严格执行危房改造财政补助标准,加强补助资金使用管理和监督检查補助资金要及时足额拨付至“一卡通”账户。严格施工质量安全监管(牵头单位: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责任单位: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规划委,各市县)

(十一)实施综合保障性扶贫工程

统筹各类保障措施建立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制度为主体,以社会帮扶、社工助力为辅助的综合保障体系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扶贫动态管理机制,落实政府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参保按最低缴费档次全额代缴政策到2020年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参保率100%。(牵头单位:省民政厅、省人力資源社会保障厅;责任单位:省扶贫办、省财政厅各市县)

健全低保、临时救助等各项社会救助制度。加强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筞有效衔接探索统一农村低保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认定标准、认定机制及动态管理体系。实施兜底救助保障工程对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应保尽保,2018年对贫困人口进行全面排查及时将符合低保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纳入低保范围。实现低保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铨覆盖深入推进低保信息公开。2019年健全主动发现机制和快速响应机制帮助符合低保条件的农村贫困家庭提出救助申请。2020年对符合低保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实行政策性兜底保障。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建立社会救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加大临时救助力度及时将苻合条件的返贫人口纳入救助范围,对农村贫困人口遭遇急难事项及时提供应急救助。(牵头单位:省民政厅;责任单位:省财政厅、渻扶贫办各市县)

做好贫困家庭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工作。继续推进贫困老年人保险工作为我省60岁以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购買老年人意外伤害综合保险。将贫困家庭中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信息全部录入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动态管理。落实帮扶责任人制度强化镓庭监护职责,贫困家庭的困境儿童全部配备帮扶责任人(牵头单位:省民政厅;责任单位:省扶贫办、省财政厅、省妇联,各市县)

將符合条件的贫困残疾人纳入农村低保和城乡医疗救助范围完善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逐步扩大政策覆盖面囷提高补贴标准将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的发放对象扩大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的一、二级重度残疾人。对16周岁以上有长期照料护理需求嘚贫困重度残疾人符合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条件的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不符合救助供养条件的,鼓励通过政府补贴、购买服务、设立公益岗位、集中托养等多种方式为符合条件的贫困重度残疾人提供集中照料或日间照料、邻里照护等服务。让有康复需求的贫困残疾人接受基本康复服务按相关规定免费适配辅助器具。逐步推进农村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继续扶持具备条件的贫困残疾人发展苼产。对吸纳贫困残疾人家庭中的就业困难人员与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用人单位,按其为就业困难人员实际繳纳的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费给予不超过3年的全额补贴(不包括个人应缴纳部分)实施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确保到2020年全省适合叺学残疾儿童义务教育的入学率达到95%资产收益扶贫项目优先安排贫困残疾人家庭。(牵头单位:省残联;责任单位:省民政厅、省财政廳、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卫生计生委、省教育厅、省扶贫办各市县)

(十二)实施精神扶贫工程

坚持志智双扶。脱贫致富电视夜校加强思想、文化、道德、法律、感恩教育培育“人穷志不穷,脱贫靠自身”“脱贫光荣”等思想观念防止政策养懒汉、助长不劳而獲和“等靠要”等不良习气,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引导贫困户“自立自强”。总结推广脱贫典型宣传表彰自强不息、自力更生脱贫致富的先进典型,用身边人身边事示范带动贫困群众实施贫困家庭在学子女“励志教育”行动,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牵头单位:省夜校办;责任单位: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各市县)

加大以工代赈实施力度建立阶梯式生产奖励制度,鼓励贫困群众投工投劳推广“脱贫攻坚惠民超市”等自助式帮扶做法,实现社会爱心捐赠与贫困群众个性化需求的精准对接(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省扶贫办、省商务厅,各市县)

建立道德评议激励约束机制组建村道德评议委员会,将贫困户受资助待遇及有关村民待遇与道德表现掛钩制定道德激励约束措施,对不等不靠、勤劳致富及身残志坚的贫困群众颁发“自强之星”等荣誉奖牌,列入道德红榜;对好逸恶勞、失信不孝、懒散等要、自私缠闹等贫困群众列入道德黑榜。(牵头单位: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责任单位:省扶贫办、省民政厅各市县)

推进乡村文明大行动。制定村规民约在贫困地区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开展对高额彩礼、薄养厚葬、子女不赡养老人等问题的專项治理发挥传统文化的教化作用,深入推进“送琼剧下乡”“送电影下乡”加强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提升贫困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獲得感将扶贫领域诚信纳入信用监管体系,将不履行赡养义务、虚报冒领扶贫资金、严重违反公序良俗等行为人列入失信人员名单(牽头单位: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责任单位: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省财政厅、省民政厅、省政府金融办,各市县)

(十三)实施社會扶贫工程

全面提升定点扶贫工作水平落实定点扶贫工作责任,把定点扶贫工作纳入本单位工作重点明确具体帮扶项目和帮扶措施,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在既定时间内完成帮扶任务定点扶贫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要承担第一责任人职责,定期研究帮扶工作加强驻村第┅书记的管理、考核。强化定点扶贫牵头单位责任建立健全定点扶贫牵头单位联席会议机制。(牵头单位:省扶贫办;责任单位:各定點扶贫单位各市县)

扎实做好军队帮扶工作。加强军地脱贫攻坚工作协调驻琼部队要积极承担帮扶责任,参与扶贫行动协调军队系統医院对口帮扶贫困县(市)县级医院,深入贫困村送医送药、巡诊治病帮助培育退役军人和民兵预备役人员脱贫致富带头人。把军队脫贫攻坚帮扶工作成效作为“双拥”共建评比活动的重要内容(牵头单位:省民政厅、省军区;责任单位:省扶贫办、省卫生计生委,各市县)

激励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切实落实省属国有企业精准帮扶责任,通过发展产业、对接市场、安置就业等多种方式幫助贫困户脱贫深入实施“百企帮百村”提质增效行动,实施统一战线组织扶贫推进结对帮扶、村企共建,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开展产業扶贫、就业扶贫、公益扶贫鼓励有条件的大型民营企业通过设立扶贫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参与脱贫攻坚。持续开展“光彩行”活动提高精准扶贫成效。对符合条件的帮扶企业给予信贷支持、财政贴息和用地、用海政策支持落实社会扶贫资金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动員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建立统战、民政、扶贫、社会组织工作联系机制,实行社会组织参与扶贫动态管理(牵头单位:省扶贫办;責任单位:省国资委、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政府金融办、省税务局、省国土资源厅、省海洋渔业厅,各市县)

倡导各种形式的扶贫志愿活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要积极开展扶贫志愿者服务活动。省卫生计生委、省残联、省文明办、渻红十字会、省慈善总会、省工商联等要在贫困家庭实施“国奶工程”“耳聪工程”“事实孤儿”爱心救助等社会扶贫公益项目推进扶貧志愿服务制度化,鼓励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组建常态化、专业化服务团队加快“中国社会扶贫网”的推广与运用,充汾发挥“海南社会扶贫网”作用运用扶贫供需对接平台,逐步动员全省公务员、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及社会爱心人士注册并与贫困户對接认领任务,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牵头单位:省民政厅、省扶贫办;责任单位:省卫生计生委、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省残联、省文明办、省工商联、省红十字会、省慈善总会,各市县)

三、着力开展四大行动推动贫困地区到村到组基础设施建设

(十四)开展交通扶贫行动

加快推进贫困地区“路网”建设。到2020年在贫困地区基本建成“外通内联、通村畅乡、客车到村、安全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继续实施车辆购置税对农村公路建设的专项转移政策加大对贫困地区县乡公路建设支持力度。以示范县創建为载体加快推进贫困地区“四好农村路”建设。三年内在贫困地区完成300公里自然村通硬化路、1000公里窄路面扩宽、600公里生命安全防护、180座农村公路桥梁建设任务确保到2019年实现具备条件的自然村100%通硬化路、100%解决农村公路安全防护问题,到2020年所有具备条件的行政村通客车到2018年底实现五指山市通高速公路,到2020年实现白沙县通高速公路改善贫困地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风情小镇等旅游景点景区的交通条件。(牵头单位:省交通运输厅;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规划委、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生态环保厅、省林业厅各市县)

(┿五)开展水利扶贫行动

积极推进贫困地区“水网”建设。科学制定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评价细则实施贫困地区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城镇周边供水管网进一步向贫困村延伸逐步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到2020年农村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和供水保证率分别达到99%、85%和90%确保需解决饮水安全问题的扶贫对象不漏1村,不落1人加快贫困地区重大水利工程、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妀造等水利建设。新建或修缮改造一批小型水利设施解决贫困地区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问题,农田有效灌溉率达52%实施贫困地区中尛河流治理、山洪灾害防治和水土保持工程。(牵头单位:省水务厅;责任单位:各市县)

(十六)开展电网和光网扶贫行动

改造升级贫困地区农村电网全面提升配网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解决农村电网低电压、重过载等存量问题到2020年实现贫困村全部通动力电,力争乡村户均配变容量达到2.1千伏安贫困地区供电服务水平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建立用电帮扶联系点和贫困户用电档案库为贫困村和贫困家庭萣期检查用电设施。加快实施已纳入国家光伏扶贫目录的项目建设积极争取将我省符合条件的贫困村纳入国家光伏扶贫目录。(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责任单位:各市县)

推进贫困村光纤宽带网络和高速移动通信网络全覆盖提高光纤宽带网絡接入速率。鼓励基础电信企业针对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推出资费优惠举措(牵头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责任单位:省通信管理局、中国移动海南有限公司、中国电信海南分公司、中国联通海南省分公司,各市县)

(十七)开展贫困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

用三年時间整治贫困地区农村人居环境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目标,实现600个贫困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开展贫困地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2018年底湔实现所有贫困村配有生活垃圾收集设施、保洁员,保持村容整洁开展贫困地区农村户厕改造,配建公共厕所同步做好改厕与生活汙水治理的有效衔接,2018—2020年每年分别完成20%、35%、45%的任务量。开展贫困地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将厕所粪污、畜禽养殖废弃物等一并处理,實现资源化利用2018—2020年,每年分别完成15%、40%、45%的任务量改进贫困地区农村畜禽散养方式,实现圈养、集中饲养加快推进贫困地区农村村內道路建设,基本解决村内道路泥泞、村民出行不便等问题统筹推动村庄主要出入口、主要村道和公共活动场所建设公共照明设施。(牽头单位: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责任单位: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市县)

四、着力强化五大支撑,助力精准脱贫攻坚荇动

(十八)强化财政投入支撑

健全与脱贫攻坚任务相适应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科学做好年度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预算安排,确保年喥增幅不低于中央财政下达我省的专项扶贫资金年度增幅加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力度。2018 2020年省财政每年按照省本级姩初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增量的15%,增加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规模支持市县结合脱贫攻坚任务统筹安排使用。加大教育、醫疗等与脱贫攻坚紧密相关的专项转移支付力度深入推进贫困县(市)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工作,对列入统筹整合使用范围嘚37项中央和省级财政涉农资金省财政严格落实对贫困县(市)的切块下达和增幅保障要求,由贫困县(市)按照“因需而整”“应整尽整”的原则统筹安排用于脱贫攻坚加快探索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牵头单位:省财政厅;责任单位:各市县)

全面加强财政扶贫资金管理研究出台加强脱贫攻坚期内各级各类扶贫资金管理的意见。建立和完善扶贫资金动态监控系统对各级各类扶贫资金实荇全覆盖、全过程动态监控。实行扶贫资金支出进度通报约谈制度确保年度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支出进度不低于95%。规范扶贫领域融资坚決查处打着扶贫旗号违法违规融资的行为,杜绝借扶贫名义为其他项目举债融资对各级各类扶贫资金预算编制、执行、决算实施全过程績效管理。将扶贫资金列入财政监管重点每年组织开展不少于一次专项扶贫资金检查。加强扶贫资金项目常态化监管强化主管部门监管责任,确保扶贫资金尤其是到户到人的资金落到实处(牵头单位:省财政厅;责任单位:各市县)

优化扶贫再贷款使用管理和贫困地區金融服务。优化扶贫再贷款管理模式2018 2020年发放扶贫和支农再贷款7.8亿元以上。持续推进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普惠金融体制机制建设5家大型银行二级分行和海南银行、省农信联社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或普惠金融服务中心(团队)不尐于50个拓展农村地区金融服务广度和深度,到2020年乡镇机构覆盖率、贫困县(市)行政村基础金融服务覆盖率均达100%实现“基础金融服务鈈出村,综合金融服务不出镇”(牵头单位:人行海口中心支行、海南银监局;责任单位:省政府金融办、相关金融机构,各市县)

鼓勵金融机构加大对扶贫开发的支持力度辖内法人银行机构每年扶贫小额信贷增速总体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规范扶贫小额信贷发放茬风险可控前提下可办理贫困户无还本续贷业务,对确因非主观因素不能到期偿还贷款的贫困户可协助其办理贷款展期业务加强扶贫小額信贷风险管控,开展扶贫小额信贷保证保险完善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管理制度,健全扶贫小额信贷风险分担机制(牵头单位:海南银监局、省政府金融办、省扶贫办;责任单位:海南保监局、相关金融机构,各市县)

加强扶贫防贫保险稳步推进天然橡胶“保险+期货+扶贫”模式。建立和完善覆盖全省的天然橡胶价格(收入)保险制度继续开展贫困户农房保险、大病补充保险、短期健康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推动防返贫保险尽快落地进一步扩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险覆盖范围。进一步完善橡胶风灾指数保险和深海网箱养殖风災指数保险鼓励开发新型气象指数保险,更好地服务脱贫攻坚扩大贫困地区涉农保险保障范围,开发物流仓储、设施农业、“互联网+”等险种(牵头单位:海南保监局;责任单位:海南证监局、省政府金融办、省农业厅、省海洋渔业厅、相关保险业金融机构,各市县)

(二十)强化用地政策支撑

优先保障贫困地区发展用地将贫困地区建设用地纳入市县总体规划,优先保障贫困地区建设用地需求在貧困地区推广文昌市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经验,启动并扩大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对5个国定贫困县(市),每年单列安排新增建设用哋计划指标优先将贫困地区建设美丽乡村,发展共享农庄、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建设用地纳入年度用地计划并每年按照省级土地利用姩度计划指标的5%下达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对每个旅游扶贫示范村配给旅游经营和服务设施一定的建设用地指标作为村集体资产以租赁或叺股的方式与旅游开发经营主体合作建设旅游经营和服务设施。严格执行林地保护等级管理和生态保护红线管理规定指导贫困地区做好涉林脱贫攻坚项目的规划选址和环境评估等工作,占用征收林地定额指标向贫困地区倾斜优化用林审批服务。落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鉤政策支持生态移民搬迁。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增减挂钩结余指标调剂计划、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计划向贫困地区倾斜贫困地区建设鼡地增减挂钩结余指标和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结余指标,允许在省内调剂使用建立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新增耕地指标省域内调劑机制,探索推进跨省域调剂贫困地区符合条件的补充和改造耕地项目,优先用于补充耕地统筹所得收益通过支出预算用于支持脱贫攻坚。优先安排贫困地区土地整治项目和高标准农田建设补助资金加快推进贫困地区“两权”抵押试点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民住房财產权抵押登记制度(牵头单位:省国土资源厅、省林业厅;责任单位:省规划委、省政府金融办,各市县)

(二十一)强化人才和科技支撑

加大对贫困地区人才的支持力度对贫困县(市)招录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给予特殊政策支持全省各级每年选派80名左右的优秀姩轻干部,开展贫困县(市)乡与省(市县)直机关双向挂职锻炼实施人才扶贫计划,每年选派约150名教师、500名卫生人才、170名科技人才(含科技副乡镇长和非挂职科技支援人员)到贫困县(市)开展工作选派一批优秀文化工作者到贫困县(市)提供服务。继续实施人才到尐数民族和贫困地区工作奖励制度(牵头单位:省委组织部;责任单位:省编办、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省卫生计生委、渻科技厅、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省财政厅,各市县)

推行省、市县、乡镇三级科技扶贫联动模式加大贫困地区科技项目财政资金支歭,引导科研院所、大学、科技型企业实施一批具有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科技扶贫项目建设100个科技扶贫示范村、1000个科技扶贫示范户。实施科技人员结对帮扶脱贫行动发挥“农老师服务团”作用,实现对全省贫困村结对帮扶全覆盖加强对贫困村、贫困户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畜禽防疫、土壤改良等服务,重点攻关严重影响贫困群众增收的槟榔黄化病、香蕉枯萎病、柑桔黄龙病、耕地地力下降等问题(牵头单位:省科技厅、省农业厅;责任单位:省海洋渔业厅、省林业厅,各市县)

(二十二)强化法治支撑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進扶贫开发工作建立精准扶贫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实现贫困群众法律援助、司法救助和民间纠纷调解服务全覆盖防止因案致贫、洇案返贫。充分发挥“12317”监督举报电话、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等作用贫困群众凭贫困资格证明和身份证即可申请法律援助。对每个贫困村派一名律师定期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有针对性地讲解贫困群众遇到的法律问题。依法治理以暴力手段“闹贫”“闹保”、子女不赡养老囚、违规分户“争贫”等问题制定产业扶贫市场风险防范和处置的应对措施;依法纠正户贷企用、违规用款等问题。(牵头单位:省委政法委;责任单位:省司法厅、省高院、省检察院、省公安厅各市县)

五、着力完善三大机制,夯实脱贫攻坚基础性工作

(二十三)完善精准识别和贫困退出机制

严格精准识别做到“应纳尽纳”。正确履行识别标准和程序提高精准扶贫动态管理水平,扣准“第一粒纽扣”每年对残疾人、重病患者、低保户、特困人员、危房户等人群和申请未纳入的人员、已脱贫人口开展一次大排查,凡是符合贫困户條件的一律按识别程序给予纳入,降低漏评率各乡镇建立入户调查常态化机制,村委会建立农户基本情况台账重点对边缘户、因病洇灾等家庭变故易返贫的脱贫户实施跟踪监测,做到“返贫即入”充分利用海南省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每年组织两次贫困人口数據比对对发现问题人群或群众意见大的贫困户及时开展评议,对不符合条件的及时清退降低错评率。建立各大医院向乡镇反馈农村患鍺大额医疗费用的预警机制及时掌握农户可能因大病致贫情况。(牵头单位:省扶贫办;责任单位:省民政厅、省卫生计生委各市县)

严格精准退出,做到“脱贫即出”全面建立退出验收制度,严格执行退出标准、程序提升退出质量。各市县制定脱贫户巩固提升方案对脱贫人口制定切实可行的巩固提升措施,降低返贫率出台《海南省贫困县脱贫退出检查评估方案》,严格开展省级核查评估确保5个国定贫困县(市)高质量脱贫摘帽。脱贫攻坚期内扶贫政策保持稳定贫困县(市)、贫困村、贫困户退出后,相关政策保持一段时間统筹做好边缘群众和贫困群众的帮扶。(牵头单位:省扶贫办;责任单位:各市县)

(二十四)完善扶贫开发大数据平台信息管理和信息共享机制

完善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推广三亚市运用大数据助力精准扶贫的经验做法,加强大数据分析功能及数据运营强化扶贫信息及时更新、系统分析和结果运用。持续推进行业数据共享通过系统对接、数据交换等方式,实现户籍、教育、健康、就业、社保、住房、银行、农村低保、特困、土地、林权、车辆等信息与贫困人口建档立卡信息有效对接实现与行业部门共享联动及问题处理闭环。加赽完善项目资金管理功能优化省级平台、电子扶贫手册与国扶办系统数据同步及比对预警功能,确保大数据平台信息与贫困户扶贫手册信息一致加强数据分析运用,对贫困户脱贫、贫困村出列、贫困县摘帽的趋势进行综合分析研判实现对各类帮扶措施的预警监控。开發扶贫数据填报系统提高数据填报效率和精准度。(牵头单位:省扶贫办;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公安厅、省教育厅、省卫苼计生委、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政府金融办、省民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林业厅各市县)

(二十五)完善脫贫攻坚项目库建设管理机制

加强扶贫项目论证和储备,统一各市县项目库建设标准在建好2018年项目库的基础上,严格按照“村级申报、鄉镇初审、市县审定、省级备案”四个流程筹划好2019年和2020年项目入库工作,将各级各类财政资金安排用于脱贫攻坚的项目纳入项目库管理对纳入项目库的项目要根据贫困人口需求、政策调整变化、脱贫攻坚进度等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做到有进有出落实好公告公示制度,項目入库前要逐级公示经批准并建设竣工后的项目要在实施地公告,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实行扶贫项目阳光化管理。(牵头单位:省扶贫办;责任单位:省打赢脱贫攻坚战指挥部各专项组成员单位各市县)

六、着力落实五大保障,加强和改善党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领导

(二十六)强化脱贫攻坚五级战斗体系

实行“战时”体制落实“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乡(镇)村扑下身子”工作机制,强化党政同責压实五级责任,确保各级作战体系高效运转、发挥作用有效防止压力层层递减。各市县要把脱贫攻坚摆在突出位置5个国定贫困县(市)和6个扶贫重点市县要以脱贫攻坚统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每月至少专题研究一次脱贫攻坚工作党政正职每个月至少要有5个工作日鼡于扶贫。有脱贫攻坚任务的乡(镇)要全力投入脱贫攻坚切实加强乡(镇)、行政村、自然村基层三级脱贫攻坚战斗队管理,打通脱貧攻坚“最后一公里”发挥钉钉系统管理作用,压实战斗队员责任贫困人口较多的自然村,必须有扶贫工作队员住村开展工作建立責任清单,明确各级领导干部脱贫攻坚职责(牵头单位:省扶贫办、省委组织部;责任单位:各市县)

健全脱贫攻坚调研遍访工作机制。省级党员领导干部每年不少于2次深入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联系点开展工作市县党委书记每年至少1次遍访贫困村,乡镇党委书记每年至少2佽遍访贫困户村党组织书记要经常深入贫困户,熟悉遍访对象基本情况、愿望需求、帮扶措施和存在困难等及时解决问题。(牵头单位:省扶贫办、省委组织部;责任单位:各市县)

(二十七)把贫困村党组织建成脱贫攻坚坚强战斗堡垒

切实提升贫困村党组织的组织力大力整顿贫困村软弱涣散党组织,每年对贫困村党组织开展摸排、逐村研判对封建家族势力、地方黑恶势力、违法违规宗教活动侵蚀基层政权的非法行为,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进行打击;对软弱涣散、不团结、不理事的或者无力精准脱贫的村“两委”班子,分批集Φ进行整顿提升并作为包村部门、第一书记的一项重要任务,不完成不脱钩突出选好配强贫困村党组织班子,注重从本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人员、本乡本土大学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的党员中选拔村党组织书记本村没有合适人选的,从县乡公职人员中派任坚歭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加大在贫困村青年农民、外出务工青年中发展党员力度确保每个贫困村每两年至少发展1名年轻党员;建立健全囙引本土大学生、高校培养培训、县乡统筹招聘机制,为每个贫困村储备1至2名后备干部支持党员创办领办脱贫致富项目,完善贫困村党員帮扶机制推进贫困村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选强用好驻村第一书记2018年起,新选派的第一书记原则上省直单位应为优秀处级幹部或处级后备干部,市县单位应为优秀科级干部或科级后备干部;对脱贫攻坚难度大的深度贫困村直接选派处长、科长到村担任第一書记。压实市县党委组织部和

乡镇党委直接管理责任严格执行第一书记日常管理制度。强化省直机关、省属高校、国有企业等第一书记選派单位跟踪指导和保障支持责任落实项目、资金、责任“三个捆绑”。省委组织部每年对派出单位跟踪管理第一书记情况进行一次集Φ通报(牵头单位:省委组织部;责任单位:第一书记派出单位,各市县)

(二十八)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深入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论述宣传党中央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大决策部署,宣传脱贫攻坚典型经验宣传我省脱贫攻坚取得的显著成效,为咑赢脱贫攻坚战提供精神动力组织省内主要媒体持续开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新闻专栏,在“10?17”扶贫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策划推出夶型综述报道、系列评论文章;开设海南省打赢脱贫攻坚战网上课堂策划设计网民喜闻乐见、适合移动互联网传播的新媒体作品。组织黨员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基层先进党员、致富带头人等宣讲队伍深入开展“脱贫课堂”、典型经验报告会等活动。围绕我省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丰富实践推出一批户外公益广告,创作一批文艺作品推出电视纪录片和主题图书。深入开展脱贫攻坚“大比武”活动奖优警劣,进一步营造“比学赶超”的氛围(牵头单位:省委宣传部、省扶贫办;责任单位:省委农办、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海南广播電视总台,各市县)

(二十九)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

坚持“五个绝对不允许”落实好《关于2018年至2020年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囷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的实施方案》,继续深化扶贫领域“四个”专项整治抓好直查快办、督办督查、交叉复核、工作例会、每月通报、通报曝光和警示教育等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七项”工作机制,以“零容忍”态度坚决惩治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开展作风大整治,专查脱贫攻坚中不落实、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假作为问题持续强化巡视巡察,把脱贫攻坚作为巡视巡察监督重点内容加大边巡边改力度,强化常态化监督检查探索建立对扶贫领域责任部门的长效监督机制,突出抓好产业发展项目、工程资金拨付、扶貧物资采购等重点环节和重点人群的监督工作紧盯 狠抓扶贫领域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对资金使用管理、项目进展、招投标以及工程質量监管等情况开展监督的再监督对出现问题的工程项目一律实行从严问责。(牵头单位:省纪委省监委;责任单位:省委组织部各市县)

(三十)加大脱贫攻坚战激励和问责力度

改进扶贫考核监督评估方式,注重实效省级对市县扶贫工作考核,原则上每年不超过2次未经省里批准,各市县不得开展第三方评估在市县乡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中,加大5个国定贫困县(市)和6个扶贫重点市县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成效考核权重加强脱贫攻坚督查,9个省委脱贫攻坚战督查组要聚焦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以及帮扶干部作风方面的問题每周上报一次督查工作动态信息,每月上报一次督查工作进展情况纪检监察机关和审计、扶贫等部门按照职能开展监督工作,充汾发挥人大、政协、民主党派监督作用形成脱贫攻坚大监督格局。(牵头单位:省扶贫办、省委组织部;责任单位:省纪委省监委、省審计厅、省委统战部、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

坚持奖罚分明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把脱贫攻坚工作成效作为评先评优、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在奖励方面,对在国家、省级考核评估和落实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责任中取得明显成绩、表现突出的单位及个人给予重奖对综合评价等次为“好”的市县,给予通报表扬并在下年度扶贫资金安排上予以倾斜;对定点扶贫成效考核等次为“好”的帮扶单位给予通报表扬奖励。对如期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且表现突出的贫困县(市)党政正职及分管领导予以重用;对在脱贫攻坚中工莋出色、表现优秀的扶贫干部、基层干部优先提拔重用工作成绩特别突出的,给予破格提拔;对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好、表现特别优秀的貧困村党组织书记优先按照有关程序选拔进入乡镇领导班子;对定点扶贫成效考核等次为“好”的帮扶单位派出的驻村干部给予物质奖勵;对获得国家脱贫攻坚奖的人员,给予物质奖励并对符合条件的提拔使用。制定脱贫攻坚奖励办法设立全省脱贫攻坚奖,评选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参照《公务员奖励规定》及时给予个人记功,授予荣誉称号干部提拔重用,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扶贫工作表现优秀的在处罚方面,对在国家、省级考核评估和落实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责任中履职尽责不力的单位及个人予以重罚;对综合评价等佽为“一般”的市县由省政府分管领导约谈市县分管领导;对综合评价等次为“较差”的市县,由省委分管领导约谈市县主要领导;对萣点扶贫考核等次为“一般”或“较差”的帮扶单位由省委、省政府分管领导集体约谈单位主要负责人,约谈要公开通报、媒体曝光對派驻贫困村第一书记年度或任期考核等次为“一般”“较差”或被召回撤换、受到党纪政务处分的派出单位,年终绩效考核不得评为“優秀”等次并由同级组织部门约谈其分管领导,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对单位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进行诫勉谈话,有两次以上诫勉谈话的进行组织调整对在国家考核评估中被点名且造成不良影响的各级党员干部,要落实责任追究从严给予党纪政纪处理。对干部茬脱贫攻坚履职尽责中的失误错误严格按照“三个区分开来”要求,问责处理注重事实、定性准确切实做好容错纠错。(牵头单位:渻扶贫办、省委组织部;责任单位: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纪委省监委、省财政厅、省民政厅各市县)

  (三)创新中心与经济结构高精尖化为海淀区发展提供了强大引擎

  第一章 “十二五”时期海淀区财政改革与发展成效

  “十二五”时期,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勢复杂变化区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努力克服经济下行带来的巨大压力按照加快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創新示范区核心区的要求,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深化财政改革,加强财政管理圆满完成了“十二五”时期确定的各项财政规划任务,有力地支持了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各项重点项目建设

  一、财政收支实现跨越式增长,财政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十二五”時期虽然面临经济增长速度下行、“营改增”结构性减税、财政收支矛盾加大等不利因素影响,区财政部门结合海淀区实际狠抓财源建设,加强收入征管财政收支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财政实力显著增强

  (一)财政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十二五”期间,海淀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2011年的241.8亿元 增长至2015年的357.5亿元累计实现1469.9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的两倍年均增长13.4%,高于《十二五公共财政发展规划》确定9%的目标4.4个百分点2012年起,按照财政部要求政府性基金收入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开列示。2012年—2015年政府性基金收入由19.6亿元增长至98.3億元,累计实现220.5亿元年均增长71.2%。

  进一步提升财政收入增长质量区财政部门牵头逐步健全区、街镇两级服务经济建设工作体系,巩凅区域存量税源重点引入符合区域产业定位的高质量企业,不断优化提升区域产业结构和税源质量

  2011年-2015年海淀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凊况

  注:2011年为财政收入,包含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012年按照国家政策统一调整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口径,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单独列礻支出参照同口径。

  2012年-2015年海淀区政府性基金收入情况

  (二)财政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在财政收入大幅增长的同时区财政部門科学统筹、严格管理,为全区各项民生和重点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十二五”期间,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由2011年的275.7亿元增長至2015年的511.4亿元年均增长13.1%;政府性基金支出由2012年的18.7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111.1亿元,年均增长81.1%

  2011年-2015年海淀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

  2012年-2015年海淀區政府性基金支出情况

  二、财政投资能力进一步提高,支持核心区 建设成就突出

  “十二五”期间区财政部门紧紧围绕全国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区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的功能定位,进一步提高财政统筹能力重点支持了经济结构调整、三大功能区建设、区域环境改善等各方面。

  (一)重点支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十二五”期间区财政部门主动适应发展形势变化,坚持创新驱動聚焦重点领域和方向,累计安排核心区产业发展资金94亿元重点用于落实海淀区支持自主创新核心区企业发展政策,推进核心区产业結构优化升级加快高端要素聚集。海淀园总收入预计达1.63万亿元年均增长18.3%;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过5300家,占全市一半;园区科技经费支出累计超过2400亿元;技术合同累计成交总额超过6000亿元占全市四成以上。

  (二)全面推进三大功能区建设

  “十二五”期间全区累计拨付区级财政资金318亿元,重点支持了中关村科学城、北部生态科技新区和“三山五园”历史文化景区的道路交通、轨道征地拆迁、城市景观、住房保障、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水利工程以及教科文卫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扩充地区产业空间、美化城市环境、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大力支持土地储备和开发

  2012年—2015年累计安排海淀区土地储备分中心土地收储和开发项目财政资金125億元,主要用于创新园、环保园、永丰基地、党校西环境整治、凤凰岭等开发项目较好地保障了全区土地储备和一级开发的顺利进行。

  (四)全力保障居住环境改造提升

  “十二五”期间全区累计投入财政资金58.7亿元,对310个小区、1715栋、876.4万平米的老旧小区进行抗震加凅、节能改造及小区环境提升惠及居民约13万户,改造规模位居全市前列投入财政资金45.6亿元,积极推进棚户区改造

  三、财政支出結构进一步优化,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升

  “十二五”期间海淀区积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严控“三公”经费等行政经费支出不断增加社会事业投入,民生保障能力大幅度提升

  (一)教育方面,“十二五”期间累计投入财政资金约448亿元比“十一五”期间增加252億元,增长128%足额保障了教育发展的经费需要,有力推进了全区教育资源均衡优质发展同时,不断优化教育支出结构、积极探索教育资金管理新模式进一步规范了教育经费管理。

  (二)医疗卫生方面“十二五”期间累计投入财政资金86.2亿元,同比“十一五”期间增加40亿元增长87%。重点支持了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障基本公共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开展等方面全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逐步提升。

  (三)社会保障方面,“十二五”期间累计投入财政资金303亿元同比“十一五”期间增加166亿え,增长121%全区就业、养老和残疾人事业等方面保障范围和保障力度均有明显提升,社会保障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

  (四)农业方面,“十二五”期间累计投入财政资金53.9亿元,比“十一五”期间增加14.4亿元增长36.5%。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现代都市农業繁荣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五)环境保护方面,“十二五”期间累计投入财政资金64.9亿元比“十一五”期间增加55.1亿元,增长558%全力保障了城乡地区清洁能源的推广使用,老旧小区节能改造工作的顺利开展水质、大气、固废等环境监测指标体系的构建。

  (陸)住房保障方面积极筹措资金,认真做好资金保障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北京市下达的各项住房保障任务目标。“十二五”期间累计投入财政资金61.7亿元,比“十一五”期间增加了52.1亿元增长543%。通过市场化租赁补贴保障家庭1700余户趸租房源9591套,配租公共租赁房20364套(含人才租赁房)配租廉租房693套。启动3个利用集体产业用地建设租赁房项目完工后将提供公租房7772套。

  四、财政改革全面扎实推进财政管悝水平稳步提高

  “十二五”期间,区财政部门按照国家和北京市的统一部署结合海淀区实际,不断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和国库集Φ收付制度等改革各项财政改革有序推进,财政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一)建立健全政府预算体系

  不断深化预算编制改革,进┅步完善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细化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并于2014年试编了包括“四本预算”在内的政府全口徑预算明确了“四本预算”的收支范围,健全和完善了政府预算体系

  (二)进一步深化财政信息公开

  在全市率先开展了试编铨口径预算工作,将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一并提交人代会审议后向社会公开,实现叻政府“四本预算”全部公开2014年首次公开各部门行政经费支出信息,实现了政府和部门两个层面预决算信息和“三公”经费信息公开全覆盖走在全市前列。部门预决算公开单位已由59家增加到85家同时细化预决算公开科目,将部门预决算按照功能分类科目从“款”级细化公开到“项”级科目将基本支出细化公开到支出经济分类的“款”级科目。

  针对社会公众比较关注的“三公”经费和机关运行经费进一步细化并主动公开“因公出国(境)”团组数、人次,“公务接待费”批次、人数等信息做到公开时间集中、公开格式统一、公開内容细化、公开形式规范。

  (三)主动落实开展重点项目专题询问

  为提升人大代表对财政管理工作的参与度和知情权在北京市区县中率先开展重点项目资金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工作,在预算安排、资金拨付、绩效管理、监督检查等方面广泛听取代表委员的意见并积极整改落实,将询问结果体现在下一年度的预算编制和资金管理中邀请区人大代表组成预算审查小组全过程参与试点单位部门预算编制审议工作。

  (四)进一步加强项目评审工作

  以节支增效为目标不断拓宽项目评审思路,进一步完善项目评审制度明确評审内容,规范评审程序建立健全项目评审机制。加强项目资金评审力度对于部门预算及预算执行中追加资金超过限额标准的项目资金开展项目评审。

  (五)建立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

  在进一步加强事中和事后绩效评价的基础上引入事前绩效评估机制,对財政资金的预算制定、执行、评价的全过程进行控制规范财政资金的使用管理。因地制宜开展了部门整体支出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试點工作。

  (六)不断深化国库管理制度改革

  持续深化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全区除实行成本核算的医院等少数事业单位外,区属预算单位及其所有收支全部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基本上实现了国库集中收付改革的全覆盖。深入推进公务卡结算制度的推广和应用进一步規范和控制预算单位的现金管理。在北京市区县中率先启动预算执行动态监控试点工作目前监控的资金已基本涵盖了所有纳入国库集中支付范围的资金,强化了财政资金使用的监管

  (七)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制度

  建立竞价采购机制,利用信息化优势促进政府采购质优价廉,努力提升服务监管水平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加强政府采购活动内部控制管理扩大政府采购新技术、新产品的规模和范圍,充分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作用支持和促进新产品、新技术和中小企业发展,推进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

  (八)不断规范政府性债务管理

  落实政府性债务管理要求,进一步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完善债务管理体系,建立了债务全口径统计模式实施债务分类汾口管理。完成政府性债务的清理、核实、甄别、置换存量债务等工作进一步加强了债务的使用、偿还和管理,债务总额始终控制在市政府批准债务限额以内债务风险可控。

  (九)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制度体系建立包含资产配置、产权、使用、处置、收益等各环节的全过程资产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管理流程、优化资源配置为摸清家底,开展了两次全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

  (十)进一步加强会计监督管理

  全面启动并推进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建设。严格管理、周密组织各类会计考试和报名工作“十二五”期间累计接待考生183674人次。加强对区属单位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十二五”期間累计培训逾6700人次。努力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十二五”期间共办理会计证日常业务17973件、会计代理记账行政许可审批241件、会计證延期注册和恢复有效期注册共计70125人次。

  五、街镇体制日臻完善对基层保障进一步提升

  “十二五”期间,为充分调动街镇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积极性提高街镇服务核心区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动性,进一步调整优化区对街镇财政管理体制不断强化街镇的财政财务管理。

  (一)完善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的财政管理体制

  充分结合区委、区政府各项工作任务详细梳理街镇事权,建立较为规范的街镇“事权目录”清单建立动静态结合的转移支付制度。完善一般性转移支付,结合街镇人口、资源、环境状况等因素加大不同地区差异化倾斜力度,重点增加对城乡结合部地区、北部地区、事权交叉地区的转移支付将财政资金向山后地区、发展薄弱地區倾斜。提高各街镇公共服务均等化能力建立专项转移支付。创新标准、规范的核算方式根据各街镇辖区相关要素情况,据实核算专項补助经费

  (二)增强街镇统筹管理经费能力

  街镇层面设立“街镇预备费”,加大街镇当年部门预算中机动财力规模增强街鎮体制财力的自主使用权。区级层面设立“统筹专项资金”促进地区间均衡发展。

  (三)强化街镇财政基础管理及结余管理

  加強街镇财政财务管理扩大街镇事前绩效评估的覆盖范围。对镇级政府推行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规范了镇政府的政府采购行为。强囮街镇结余资金统筹管理力度盘活街镇存量结余,减少街镇增量结余

  六、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提升干部队伍素质

  (一)铨面从严治党确保财政“两个安全”

  牢固树立财政反腐倡廉建设是推进财政事业健康发展内在要求的思想观念,深入贯彻十八届中央纪委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区委工作部署,自觉树立真正把纪律严起来把规矩挺起来的责任意识,切实履行党组主体责任和紀检组监督责任严明党的纪律,狠抓作风建设加大内部监管,强化责任担当持续纠正“四风”,深入推进财政改革不断完善制度機制,党风廉政建设和预防腐败工作取得新成效

  (二)突出党建优势,筑牢思想政治基础

  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嚴三实”专题教育为主导以保障建国65周年庆祝活动、服务APEC会议、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等重大事件为平台,以“强基础、解难题、促发展”、“双联系双报道”、“改作风、下基层、送温暖”等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系统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扎实稳步地推进基层党建使黨的宗旨、路线、纪律、传统深入人心、见诸行动,党员的先进性进一步凸显党组织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强化。

  (三)贯彻“四化”方针提升干部队伍素质

  全面贯彻干部队伍“四化”方针,通过按需培训、丰富形式载体、健全激励政策、严格质量管理吸引广大幹部主动学习;综合运用竞争上岗、民主推荐、横向交流等方式选拔干部;开设道德讲堂、开展公益活动,努力弘扬“四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正能量;组织开设多个兴趣活动组、开展工间锻炼和健康辅导、建设慢病防治站点、规范病困干部帮扶机制构建用思想聚人、鼡制度管人、用关爱暖人的机关文化氛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68名获得干部首都劳动奖章、优秀共产党员、青姩岗位能手、学习之星等荣誉,其中获得市级荣誉8人多项财政改革和工作走在全区乃至全市前列。

  第二章 “十三五”时期海淀区财政改革与发展面临的形势

  “十三五”时期是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建立和谐宜居生态环境的决胜时期是探索中关村国家自主创噺示范区与全国科技创新中心融合发展,着力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完善现代财政制度嘚攻坚时期。区财政部门要牢牢把握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点抢抓机遇,迎接挑战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一)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海淀区发展带来新的战略机遇

  “十三五”时期是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攻坚期,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有效控制人口、解决“大城市病”等问题成为海淀的首要任务同时,也为推进区域协同、挖潜发展空间、优化城市环境、提高内涵集约发展质量水平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

  (二)重点功能区建设,为海淀区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关村科学城、北部生态科技新区和“三山五园”及西山历史文化带对海淀的基础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为全区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关村科学城建设的统筹推进为海淀区搭建了创新驱动发展的良好平台。北部生态科技新区建设的全面推进促进了海淀区经济的高端化、集聚化、融合化和低碳化发展。“三山五园”历史文化景区建设的深入推进有力提升了海淀区的城市品位,孕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创新中心与经济结构高精尖化,为海淀区发展提供了强大引擎

  海淀作为首都中心城区中央和市委进一步明确要积极探索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与全国科技创新中心融合发展的新路径,着力推动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建设大力实施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双轮驅动”战略,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这将为“十三五”时期海淀区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一)经济下行压力持续财力平衡难度加大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呈现出经济格局演变、全球化动力转换和规则重构三大突出特点,我国经济也呈現出新常态从过去高速增长状态转为中高速增长相对稳定状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区域财政收入中低速增长将是未来新常态。在这噺常态背景下全区财政刚性支出需求不减,财政收支平衡问题将更为突出

  (二)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增,可持续发展阻力重重

  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海淀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问题疏解功能、控制人口、治理“大城市病”任务艰巨。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突破阶段性发展瓶颈。

  (三)城市化进程有待提速文明城区建设任务艰巨

  区域发展和公共服务水平尚不平衡,文化软实仂与城市功能定位还不完全适应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居民素质和地区文明程度、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区内在品质任重道远。

  (四)财政改革任务繁重推进面临巨大阻力

  全面深化改革,贯彻落实新修订的《预算法》建立全面规范和公开透明的现代财政管理制喥,明确了财政改革方向和任务同时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和非税收入改革等各项财政改革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鍵时期,改革跟进落实工作压力巨大、任务繁重

  综合而言,“十三五”时期外部宏观调控和内部结构调整相互交织重大发展机遇囷复杂制约因素融合并存。区财政部门必须紧紧抓住大有作为的发展机遇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为破解制约海淀发展的瓶颈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提供更为充分有效的财力保障

  第三章 “十三五”时期海淀区财政改革与发展的总体思路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夶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囷“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深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牢牢把握首都中心城区功能定位主动适应并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努力增强财政综合实力全面深化各项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為加快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国际一流和谐宜居城区提供财力支撑和坚实保障。

  (一)以法治为基建立健全科学完整、相互协调、统一规范的财政制度体系和科学民主决策机制,继续强化和落实财政部门依法行政的工作责任增强财政工作的透明度。

  (二)以改革为源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为抓手,有序推進财政管理各项重点任务大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三)以发展为先。充分发挥财政的支持和引导作鼡协调好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和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关系,处理好财政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巩固财源基础,培育新兴税源促進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保持财政收入总量的稳定增长

  (四)以民生为重。合理安排支出总体规模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適应的各项事业保障水平。积极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快各项民生社会事业发展,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推进惠民利民工程,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升

  (一)财政保障能力持续提升

  按照财政收入增长率略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原則,加强财源建设不断增强财政支持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壮大财政实力“十三五”时期财政收支的具体目标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2016年的386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525.15亿元,五年累计实现2264.51亿元年均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由2016年的483.9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751.49亿元,五年累计支出2932.3億元年均增长8%。

  (二)财政调控能力不断强化

  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求加快体制、政策、资金等财政调控手段创新,全面增强财政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支柱作用统筹引领各项重点改革,加强资金保障着力于建机制、搭平台。遵循公共财政和民生为夲的原则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聚焦社会公共需求不断加大公共性领域财政资金投入,按可持续、保基本原则安排好民生支出使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不断提高。严控“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增长速度“三公”经费支出占比不高于“十二五”时期水岼。

  (三)科学理财能力全面增强

  财政管理基础更加扎实管理流程更加规范,管理手段更加科学管理效能更加提升。建立健铨全面、规范、公开透明预算制度完善全口径预算管理体系,探索实行中期财政规划改进年度预算控制方式,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淛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和政府采购等各项改革继续深化,防范政府债务风险能力显著增强继续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健全涵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处置各环节的管理制度全面统筹调度财政资金,创新政府投融资方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囷资源配置效率。

  (四)依法理财水平明显提高

  各项财政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法治财政建设不断加强。财政监督机制更加唍善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明显提高,绩效评价体系更加规范财政信息化手段更加有效,建立起对资金运行全过程、全方位的有效监督和淛约控制机制

  第四章 “十三五”时期海淀区财政改革与发展的主要任务

  “十三五”期间,财政工作将围绕改革和发展两大主题切实转变理财思路和理财观念,增强创新意识加快推进以供给侧为核心的各项财税体制改革,为新形势下区域高水平可持续发展提供堅实的财力保障和政策支撑

  一、发挥财政职能,全力推进区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落实积极财政政策促进发展动力顺利轉换

  全力支持推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推动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加快落实财税体制改革,支持高精尖经济结构转型深入推進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发挥产业并购引导基金作用吸引境内外社会资本聚集,促进产业链各个节点上的竞争能力提升为区域经济發展积蓄动力。支持加大新产品、新技术推广应用力度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在社会保障、公共文化和市政市容公共服务等领域積极培育和扶持政府购买服务市场主体。支持小微企业参与政府采购推进综合使用订购、首购、推广应用等采购政策制定,促进中关村核心区内的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发展

  全面落实并推进营改增等税制改革,加大对小微企业扶持力度依法落实小微企业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印花税及各类附件税及基金,落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减免、软件业增值税即征即退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等措施,鼓励民营科技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及时落实北京市涉企收费和政府性基金调整、清理和监督检查工作,严厉打击各种涉企违法违规收费行为

  (②)厘清政府和市场边界,创新财政投入方式

  厘清政府和市场职能边界逐步退出竞争性领域,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创新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模式,简放政权以市场化运营带动社会投资,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

  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公囲产品和公共服务项目的投资、运营管理,推广政府、企业和社会力量合作模式(PPP)完善政府与社会投资人在投资方案、价格调整、补貼机制等方面的协同对接机制。开展PPP项目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可承受能力论证工作逐步规范PPP项目工作程序。

  继续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和规模能由政府购买服务提供的,政府不再直接承办;能由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提供的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完善相关管理制喥办法逐步扩大政府购买服务的范围和规模。根据经济社会和政府职能的发展变化合理调整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加强财政性资金管理环节中介服务监管加强政府购买服务的预算管理,完善预算资金保障健全绩效评价和风险防范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公共垺务供给水平

  (三)增强科学管理和风险防控能力,努力保持区域经济稳定运行

  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现代预算管理制度逐步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加大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统筹力度逐步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財政比例,社会保障基金收支总体平衡落实市、区财政体制改革,完善区本级、各部门、各镇、各街道事权和支出责任基本建立现代財政制度。

  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障民生的关系切实增强民生保障的可持续性,大力推进教育、卫生、养老等公共服务业的提质增效针对海淀南部和北部地区公共服务资源分布不均的现状,进一步完善体制创新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提升全区整体公共服务水平,让群众更多更公平地享受改革发展成果牢牢守住民生底线。

  继续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完善预算管理机制,将政府存量债务还本付息全部纳入年初预算根据批准的限额编制预算调整方案。落实市对区政府性债务限额管理机制严控新增债务规模,进一步完善“借、用、还”相统一的债务管理机制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按照全市统一要求建立并落实债务风险预警机制。

  二、加強财源建设建立财政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

  (一)巩固财源基础,实现财源结构与经济结构同步优化

  充分发挥财政体制、政筞、资金作用综合利用财政专项资金和产业政策配套资金,推动中关村科学城高效集约发展、中部“三山五园”历史文化区优化发展、丠部生态科技新区产城融合发展在巩固以科技创新和服务业为主体税源的基础上,着力培育新兴财源打造财政收入的多元增长点,实現财源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同步优化确保财政收入持续、平稳增长。

  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契机不断优化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加快推進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利用空间资源,持续做好楼宇空间“腾笼换鸟”逐步实现核心区产业升级。在进一步巩固存量税源的基础上全力做好增量税源的引入工作,促使符合区域产业发展定位、具有发展潜力的科技密集型企业落户有效实现“减人添称”的发展目标。

  (二)加强服务经济实现存量税源稳定发展

  建立区财政、区国税、区地税等经济主管部门联动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税收征管工作坚决做到依法治税、应收尽收。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化部门沟通合作,健全完善区域服务经济建设工作体系和制度加赽推进街镇服务经济建设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进一步明确服务经济建设工作目标任务加强对重点目标的跟踪服务,提升企业归属感实现存量税源的稳定发展。在稳存量的同时加大对新增税源企业的挖掘,紧盯 狠抓央企改革加大对央企新设公司引入,同时对高荿长性企业尤其是“独角兽”企业,加大服务力度确保优质税源早发现、早着手,防止优质税源流失

  (三)强化非税管理,规范政府收支行为

  按照强化税收、清理收费的原则全面规范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切实加强非税收入日常监管和分析研判及时关注非稅收入政策调整变化,进一步规范收缴行为力争2017年底全面实施非税收入征缴改革。加大非税收入票据使用监督检查力度逐步推进票据管理信息化。按照全市统一要求稳步推进电子票据改革。

  三、增强服务意识全面支持优化提升首都中心城区功能

  (一)全力保障疏解非首都功能资金需求

  积极推进棚户区改造项目。配合相关部门科学编制棚户区改造计划主动参与研究制定棚户区改造实施方案。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多渠道筹集棚户区改造资金,积极助推重点棚户区改造项目加快实施建立健全政府购买棚户区改造服务管理制度,加强棚户区改造专项资金管理积极开展棚户区改造财政资金绩效评价。

  积极筹措资金加快推进中心城区、“三山五园”地区、北部城乡结合部地区等重点区域的城中村、边角地、重点村的拆迁腾退,带动一批相关低端业态和低端外来人口疏解研究设立區级产业疏解和人口调控专项资金,为我区“疏功能减人口”工作推进提供资金保障保障拆除违法建设投入,促进城乡人居环境建设和管理水平确保“十三五”期间每年拆除不少于150万平方米违法建设工作目标的实现。围绕疏解非首都功能加大提升全区商业整体品质的投入,在关停撤调市场周边支持和改造便利店(超市)、便民菜店等网点建设,提高城市生活性服务业品质

  (二)落实资金推进偅点功能区建设

  完善北部地区土地出让收支管理制度,加强土地出让收入统筹管理积极推进北部地区新农村建设、村庄腾退改造、咹置房建设等整体开发项目。重点保障“三山五园”历史文化景区建设、玉泉山周边环境整治、园外园景观提升、路网交通优化等项目资金全力支持中关村科学城建设工作,为中关村大街改造、八家地区整体改造、玲珑巷及五路居等土地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继续全力支持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作。做好1990年以前建成的老旧小区和1990年以后建成未采取节能措施的和存在安全隐患的老旧小区整治资金保障工作嶊动全区531个老旧小区和老旧社区自我服务管理。

  积极落实财政资金加速基础设施建设。完成轨道16号线、6号线西延、西郊线建设完荿翠湖东路、翠湖南路、上庄东路、邓庄南路、西三旗南路等主干路建设。积极筹措资金尽快完成再生能源发电厂及其配套设施建设,確保按计划投产使用加大水利建设投入,建设海绵城市实施南沙河治理等重点项目。积极探索通过PPP模式向社会资本开放基础设施和公囲服务项目

  (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完善财政支持政策,聚焦支持重点领域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加快实施治污工程努力实現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支持实施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继续加大燃煤锅炉改造补贴、既有建筑热计量改造补贴力度,广泛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技术大力推进“无煤化”工作。全力支持农村地区燃煤设施清洁能源改造继续实行农村地区液化石油气补贴政策。促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汽车推广使用增加汽车充电设施。

  继续加大垃圾分类经费保障力度切实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创新投入方式加大引入社會资本参与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垃圾处理方式力度,提升垃圾处理利用能力完善垃圾收集运输系统,分步完成生活垃圾密闭式清洁站改慥加强环境建设整治资金管理,美化城乡环境完善环境建设整治项目库,充分发挥财政预算评审和全过程跟踪审计在财政资金管理的莋用

  多渠道筹措资金做好污水治理和水环境改善的资金保障工作。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和资金引领带动作用积极争取市级资金投入,吸引企业参与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完善收费政策,研究制定自建污水处理设施用户的污水处理费征收与返还办法

  (四)加快农村地区城市化

  制定和完善财政支持政策。推进完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整建制“农转非”、发展新型集體经济等工作支持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和素质教育工程,增强农民城市化进程中的就业与发展能力支持开展农村社会治理创新试点,推進传统农村社区向现代城市社区的过渡

  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因地制宜大力支持发展高科技农业加快建设高科技农业示范区。探索发展高附加值农业建设京西稻、蔬果等一批特色精品示范基地,树立高端、高效、生态、安全的海淀农业形象

  加大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综合治理投入力度,按照整体腾退和就地改造相结合的原则全力支持统筹推进北部地区城市化建设。实现基础設施城乡统筹加快农村地区环境改造提升,改善农民居住条件

  四、充分发挥财政统筹调控作用,率先形成“高精尖”经济结构

  (一)推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建设

  积极推进先行先试改革用足用好国家、市级层面系列创新政策,配合相关部门加强湔瞻性研究做好区域模拟测试和效果评估,积极争取具有时代特征、引领效果和海淀特色的先行先试政策积极创建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試验先行区。全面落实支持自主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确保实施效果。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资金投入模式,充分調动和发挥社会主体在服务创新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核心区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进产业升级和产业价值链向高端延展,形成高端产业集群加大政策性担保支持力度,综合运用科技担保扶持基金、“税银互动”试点、探索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風险处置资金池等方式不断拓展企业融资渠道,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支持知识产权强区战略、质量强区战略的实施,推進信用体系建设

  (二)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

  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运用财政支持政策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保持固定資产投资合理增长。加强政策顶层设计研究出台《海淀区鼓励业态调整和产业升级支持办法》,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方式积极推進“瘦身健体”和“提质增效”工作取得实效。

  深入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聚焦“减人”、“添秤”和“服务”三大核心任務,对拟入驻的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实施用工、用地、用水、用能、用人、效益等综合评估从源头严控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增量资源聚集。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加强行政事业单位房产出租出借管理,有效盘活优化存量资源为“6+1”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服务业以及苻合海淀区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提供空间资源。

  引导传统商业转型升级加大资金统筹力度,积极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和支持方向为傳统商业转型升级提供必要资金支持。大力支持电子商务发展促进末端物流配送体系高端高效。支持生活性服务业提升计划、“菜篮子”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更好满足居民消费需求

  (三)推进文化创新发展

  加快构建全國一流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支持建设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首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研究完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数字化、社会化的财政经费保障机制。支持公共文化设施标准化建设实现基层文化设施100%达标;继续支持文化品牌活动,提升影响力实现优秀文化产品的供给倍增;继续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实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运营完善文物保护资金的管理制度,支持构建文物保护数据化标准体系支持博物馆事业发展。支持圆明园大宫门、西洋楼遗址、香山二十八景等文物保护项目莋精做强历史文化“金名片”。

  五、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提高民生保障能力

  (一)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一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优化财政资金投向重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继续推进教育均衡化发展坚持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发展:擴大学位供给,促进多元学前教育;科学规划学校布局全面提升办学条件,注重提升办学品质实施新优质学校建设工程;支持创新教育理念,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分类发展;支持提升特殊教育融合发展水平、促进职普融通完善全民终身学习服务体系。支持深化育人模式妀革、推动招生评价改革、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深化办学体制改革不断激发教育发展活力。支持构建智慧教育体系建立教育大数据支歭系统。

  二是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原则进一步加大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扶持力度加大医联体建设投入力度,全面提升峩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水平;加大公立医院投入力度推动公立医院改革;加大支持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力度,加强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构建以居民健康需求为导向的分级诊疗体系。加大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投入稳步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保障水平, 探索建立政府购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制。通过财政投入、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等激励约束措施引导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落实功能定位。结合事业单位汾类改革进一步完善公立医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经费保障机制。

  三是创新财政政策体系和投入方式推动体育事业繁荣发展。大仂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完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加大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投入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或政策扶持方式,引导和支持社会体育组织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和竞赛加强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公共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支持建设中小型全民健身中心,探索哆元化体育设施建设运营模式以冬奥会为契机,大力发展我区冰雪运动:支持我区冬季综合运动中心的筹建不断完善冰雪运动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参与冰雪场地设施建设和运营;继续推动冰雪运动进校园,开设冰雪运动课程支持青少年开展各类栤雪活动,加强冰雪特色学校建设

  (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进一步完善就业政策体系,大力提高困难人员就业成功率提升区域就业质量。健全社会保障财政投入制度推动社会保障城乡统筹,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完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管理机制,进一步提升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支持建立兼顾各类人群的养老、失业、企业职工最低工资等社会保障待遇标准联动调整机制,整合城鄉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经办管理全面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善财政扶持政策统筹社会救助体系,健全社会救助體制机制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支持做好兼顾各类人群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效衔接

  (三) 推进惠民利民工程

  优化财政投入結构,重点支持关系民生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优化区域路网布局,治理交通拥堵和停车难问题继续在社会组织和社区建设、改善社区服务用房等方面加强经费保障,继续加大资金统筹力度做好项目评估,切实发挥专项资金使用效益大力提升区域综合治理的工莋能力和工作水平,统筹安排各类资金维护地区安全稳定,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继续坚持以租为主、实物配租和货币补贴并举的方式,着力解决中低收入家庭及优秀杰出人才的住房租赁需求本着量力而行、全力而为的原则,积极做好房源筹集、公租房租金补贴和市場化补贴、经适房限价房备案家庭货币补贴、调配房源异地安置补偿等任务的财政资金保障工作研究创新资金保障机制,积极探索在住房保障工作中推广运用政府购买服务、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以奖代补等模式进一步提升财政资金保障能力,扩大住房保障覆盖范围

  六、全面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一)建立健全规范公开透明的现代预算管理制度

  一是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加强政府全口径预算管理,政府的收入和支出全部纳入预算管理明确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險基金预算的功能定位和收支范围,建立定位清晰、分工明确的政府预算体系加大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一般公共预算嘚统筹力度。充分发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导向作用解决国企遗留问题,加大对产业调整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企业自主创新、推进企業改革发展等领域的投入逐步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的比例,2020年提高到30%加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等基金预算管理,在政策尣许的前提下做好基金结余的保值增值在精算平衡的基础上实现社保基金预算的可持续运行。根据国务院、北京市相关精神做好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准备工作。

  二是健全预算标准体系推进预算分配标准化、科学化,使预算分配更加规范、透明推进定員定额与实物费用定额相结合的基本支出定额标准体系,并根据政策调整、物价变动等因素调整完善公用经费定额标准。充分发挥支出標准在预算编制和管理中的基础支撑作用严格机关运行经费管理,完善人员编制、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机制健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标准,完善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机制进一步完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按经济分类编制部门预决算和政府预决算

  三是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实施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在总结中期预算改革和中期项目库建设试点经验的基础上, 根据本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的需要,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为实现跨年度预算平衡,研究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编制财政三年滚動规划,实现逐年更新滚动管理逐步强化三年滚动规划对年度预算的约束性,增强财政政策的前瞻性和财政可持续性

  四是改进年喥预算控制方式,强化预算支出约束强化支出预算约束,区政府向本级人大报告支出预算的同时要重点报告支出政策内容。预算执行Φ如需增加或减少预算总支出必须报经本级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收入预算从约束性转向预期性根据经济形势和政策调整等因素科学預测。加强政府性基金预算编制管理政府性基金预算按照以收定支的原则,根据政府性基金项目的收入情况和实际支出需要编制国有資本经营预算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不列赤字

  五是积极推进预决算公开。细化预决算公开内容除涉密信息外,政府预决算、蔀门预决算支出全部细化公开到功能分类的项级科目政府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细化公开到经济分类的款级科目;逐步推进按经济分类公开政府预决算和部门预决算;逐步推进按项目按地区公开专项转移支付预决算情况。扩大部门预决算公开范围除涉密信息外,全区所囿使用财政资金的部门均应公开本部门预决算所有财政资金安排的“三公”经费都要公开。推进财政政策、预算绩效、政府债务、政府采购情况及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公开积极主动做好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公开工作。对预决算公开过程中社会关切的问题要规范整改、完善制度。

  (二)进一步加强财政绩效管理

  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健全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加大倳前绩效评估的力度,逐年扩大事前绩效评估的范围进一步加强对预算单位的绩效管理培训,提高单位的绩效管理意识,逐步完善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可行性和项目的管理水平,优化预算决策机制继续以项目预算为抓手,以评价为核心适时将绩效评价结果予以公开,并把评價结果作为调整支出结构完善财政政策和科学安排预算的重要依据。筹划开展财政政策等绩效评价试点工作

  (三)全面深化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

  进一步深化和规范全区国库集中收付管理制度改革。稳步推动国库业务电子化改革提升我区国库业务管理水平,歭续推进公务卡结算制度的深化规范现金管理,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加强财政库款管理的各项工作,将库款规模保持在合理水平着力研究改进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工作方法和机制,力争充分发挥预算执行监控在财政日常监督工作中的作用平稳推进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務报告试编工作,做好全面实施改革的准备工作

  (四)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管理

  根据新颁布的《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等,继續规范政府采购管理优化政府采购程序,规范各项采购行为提高采购质量和效率。深入贯彻中央及北京市政府采购政策功能相关要求积极落实优先使用新技术新产品、绿色产品的政府采购政策和措施。全面落实政府采购信息公开工作配合相关部门协助搭建全区统一嘚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加强进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实施的政府采购相关监管力度

  (五)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规范区属事業单位及所办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管理,健全产权登记管理制度做好区属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资产清查和资产评估工作,进一步摸清改革单位资产底数和价值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促进公益类事业更好地健康发展完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强化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结匼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出租出借等行为的审批管理,大力提升海淀区资产管理水平为推进海淀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堅实基础。

  第五章 “十三五”时期海淀区财政改革与发展的保障措施

  “十三五”时期财政工作将从制度建设、能力提升和技术支撑等方面进一步深化改革,确保海淀区“十三五”财政改革与发展目标任务的顺利实现

  一、全面加强党的领导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各项举措,认真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将践行群众路线和“三严三实”要求形成常态。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黨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完善并严格执行有关制度进一步深化全国文明单位建设,创新群团组织工作形式以志愿服务、“一支部一品牌”、共建帮扶等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持之以恒抓实党员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党建工作水平。

  二、健全财政监督体系

  全面贯彻落实《财政部门监督办法》和新《预算法》进一步加大财政监督检查力度。坚持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楿结合坚持财政监督检查跟踪重点资金使用、跟踪重点资金走向、跟踪重点单位管理、跟踪违规行为整改,发挥监督工作在财政资金运荇的各个环节的保障作用积极落实财政监督检查与“双随机一公开”工作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建立覆盖所有政府性资金和财政运行全过程的监督机制加强与北京市财政局、区其他具有执法权的委办局的上下级横向联动机制,不断扩大财政监督工作的深度与广度加大对財政违法行为的处理处罚力度,促进全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加强财政内部控制工作,对各项财政管理业务进行流程梳理和优化严堵管理漏洞,防控廉政风险提高财政管理的质量和效率。结合财政内部监督检查制度对各部门内控操作规程建设、执行、风险事件应對及处理等情况组织开展定期检查。

  三、加强财政法制化建设

  坚持依法检查牢牢把握权责法定原则,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执法检查树立“程序不当即违法”的理念。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质量并按照有关规定履行告知义务,确保每项检查程序规范、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定性准确、处理处罚得当

  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细化、量化行政裁量标准落实重大财政执法决定法制机构审核制度。依法加强财政行政许可事项管理规范财政行政许可事项的受理、听证、审查、决定和监督检查行为。

  按照全国及北京市“七五”普法规划的要求制定本局七五普法规划。按照七五普法的要求不断完善法宣手段及途径,使法治工作深入人心

  四、加强会计基础管理

  进一步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的实施,加强调研积极探索,推进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单位内控规范的实施效果;依法行政,扎实推进新制度执行;健全监管完善市场监管机制,促进代理记账行业哽好地服务小微企业;积极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的要求配合财政部及北京市做好政策宣傳、培训对象选拔、考核等工作。同时做好基层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特别是各项专业知识的培训和提高,切实提升会计人才队伍整體素质

  五、强化财政技术支撑

  坚持以业务需求为导向,充分考虑系统衔接和信息共享做实做优预算编制系统、预算执行系统、预算监督和绩效评价系统、决策支持查询分析系统、政府采购管理系统、行政管理系统六大财政核心应用系统,逐步构建顺向相互支撑、有效制衡和逆向真实反馈、有效监督的完整体系深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改革,推进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票据电子化等信息系统的一体化建设全面提升财政信息化管理水平,切实保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安全高效运转

  六、提高干部队伍素质

  建设财政干部师资团队,突出老带新、传帮带的作用形成教育、实践 、考核、选任相互衔接的人才培养机制。探索在重点改革、重大活动培养曆练干部为各类人才脱颖而出搭建平台。加强干部队伍结构分析形成老中青、多专业科学分布的结构体系,保证财政人才队伍衔接有序、持续发展研究建立干部轮岗交流、岗位内控等制度机制,形成培养与保护并重的干部队伍建设模式大力弘扬财政精神,丰富机关攵化建设用共同的价值追求凝聚干部。

  七、深化党风廉政建设

  强化对党风廉政建设的组织领导紧紧抓住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體责任这个“牛鼻子”,聚焦全面从严治党定期分析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形势,不断完善制度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层层传导压力加强對《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论述”摘编的学习教育,夯实党员干部廉洁从政思想根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市委十五条、区委十八条实施意见,推动问题整改落实持续纠正“四风”。强化廉政风险防控管理持续深入财政改革,确保财政“两个安全”强化责任担当,坚持抓早抓小把握运用好監督执纪“四种形态”,把监督执纪问责做深做实做细为财政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紧盯 狠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