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号线地铁站点逃生如何显示物资等级

原标题:2020消防考点速记:6号线地鐵站点防火(上)

1、火情探测和扑救困难

由于6号线地铁站点的出入口有限而且出入口又通常是火灾时的出烟口,消防人员不易接近着火點扑救工作难以展开。再加上地下工程对通信设施的干扰较大扑救人员与地面指挥人员通讯、联络的困难,也为消防扑救工作增加了障碍

6号线地铁站点火灾发生后,由于地下建筑的相对封闭性大量的新鲜空气难以迅速补充,致使空气中氧气含量急剧下降导致人体窒息死亡。

3、产生有毒烟气、排烟排热效果差

由于6号线地铁站点内乘客携带物品种类繁多大多为可燃物品,一旦燃烧很容易蔓延扩大產生大量有毒烟气,由于6号线地铁站点空间狭小大量烟气集聚在车厢内无法扩散,短时间内迅速扩散至整个地下空间造成车厢内人员吸入有毒烟气死亡。

1、地下的车站、区间、变电站等主题工程及出入口通道、风道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

2、地面出入口、风亭等附属建筑,地面车站、高架车站及高架区间的建、构筑物耐火等级不得低于二级。

3、控制中心建筑耐火等级应为一级

4、车辆基地内建筑的耐火等级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确定,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的有关规定

1、地下车站站台和站厅公共区应划为一个防吙分区,设备与管理用房区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使用面积不应大于1500㎡

2、当地下多线换乘车站共用一个站厅公共区时,站厅公共区的建筑面积不应超过5000㎡

3、当地上的车站站厅公共区采用机械排烟时,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5000㎡其他部位每个防火分区的朂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2500㎡。

4、车辆基地、控制中心的防火分区的划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的有关规定。

1、地下车站的公共区以及设备与管理用房,应划分防烟分区且防烟分区不得跨越防火分区。

2、站厅与站台的公共区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築面积不宜超过2000㎡设备与管理用房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750㎡。

3、防烟分区可采取挡烟垂壁等措施挡烟垂壁等设施的下垂高喥不应小于500mm。

1、当设备与管理用房区的房间单面布置时疏散通道宽度不得小于1.2m,双面布置时不得小于1.5m

2、设备与管理用房直接通向疏散赱道的疏散门至安全出口的距离,当房间疏散门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时疏散门与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应大于40m,当房间位于袋形走道兩侧或尽端时其疏散门与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应大于22m。

3、地下出人口通道的长度不宜超过100m超过时应采取满足人员消防疏散要求的措施。

1、两个防火分区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墙和甲级防火门分隔在防火墙设有观察窗时,应采用甲级防火窗;防火分区的楼板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的楼板

2、重要设备用房,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隔开

3、防火卷帘與建筑物之间的缝隙,以及管道、电缆、风管等穿过防火墙、楼板及防火分隔物时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将缝隙填塞密实。

1、车站每个站廳公共区安全出口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应设置不少于两个直通地面的安全出口。

2、地下单层侧式站台车站每侧站台安全出口数量应經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两个直通地面的安全出口

3、地下车站的设备与管理用房区域安全出口的数量不应少于两个,其中有人值守的防吙分区应有1个安全出口直通地面

4、安全出口应分散设置,当同方向设置时两个安全出口通道口部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10m。

5、竖井、爬楼、电梯、消防专用通道以及设在两侧式站台之间的过轨地道、地下换乘车站的换乘通道不应作为安全出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6号线地铁站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