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制蛟龙号潜航员是工作人员遇到了怎样的困难他们又是怎样破解难关

     北京时间7月26日上午蛟龍号潜航员在第二次下潜试验中成功突破5000米水深大关。CFP供图

     蛟龙号潜航员完成5000米潜水大关潜航员胜利归来。(右一为声学所楊波)CFP供图

  从水下3000米、4000米直到5000米伴随着蛟龙号潜航员载人潜水器不断冲击深潜新纪录,被誉为“深海中的宇航员”的潜航员日益引起公众的瞩目:他们是如何下潜的?在海下的境况如何他们又是如何选拔、怎样训练的?

  现在我们一同“下海”,了解潜航员嘚深海生活

  一大桶冰凉的海水从头顶浇下来,叶聪和同伴崔维成、杨波浑身湿得通透心情却是开心得通透,压力顿时随之释放

  北京时间7月21日早上8点,辽阔无垠的东北太平洋公海上从水下4027米回到向阳红09船甲板,蛟龙号潜航员三名潜航员受到泼海水的“礼遇”以庆祝4000米新纪录的产生。

  北京时间7月26日上午10点这回迎接三名潜航员叶聪、杨波和付文韬的是鲜花、拥抱和香槟。5000米!中国载人深潛的新纪录再次诞生为未来的7000米深潜试验打下坚实基础。

  载人深潜器的潜航员就像深海里的“宇航员”。他们承受的“压力”和難度也是随着深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加。突破5000米水深也意味着蛟龙号潜航员承受的水压相当于每平方米负重5000吨,潜航员承受的心理压力吔是“5000米”级别的

  深海世界很精彩潜水器里很无奈

  深海海底世界,神奇无比刚刚从5000米海底返回的叶聪说,海底世界让人大开眼界许多生物的学名都无法确定。

  但呆在潜水器里却不是一件好受的事。潜航员所说的深海是指海面1000米以下,那里没有氧气沒有阳光,非常寒冷而且深度越深,压力越大

  每次下水,内径为2.1米的球体舱都载有3个人一个是潜航员,还有两名试航员负责科研项目

  叶聪说,“进舱的第一感觉就是载人舱空间太小刚刚能容下3个人,但3个人很难同时站立起来在下水过程中潜水器摇晃得厲害,舱内会非常热挥汗如雨。随着深度增大潜水器周围会逐步变暗,直至漆黑一片温度很低,作业时间长了会比较寒冷”

  付文韬的经验是,由于潜水器舱内狭小他们要贴着舱壁原地不动地坐着,经常是贴着的一半身体冰凉另一半却非常热。长时间驾驶潜沝器手都有些冻僵了。

  除了温差付文韬说,下潜时气压也会逐渐降低氧气会越来越稀薄。虽然每次下潜他们都会准备充足的诸洳巧克力、压缩饼干等高热量的食物和饮用水但是为了减少排泄,他们不敢多吃将近10个小时都不能喝水。

  每次下潜前下水人员嘟不能吃刺激性味道和容易导致肠胃不适的食品。“我一般不吃早饭中午出海前吃一点,因为舱内不方便上厕所”叶聪说,以下潜3700米為例上浮100分钟,下潜也要100分钟工作300分钟,中间还安排了在舱内就餐

  在去年一次深度为3757米的下潜中,在下潜的100分钟里操作任务楿对少的潜航员可以给同伴拍个照,让舱内的气氛轻松、融洽中间三个人开心地吃顿午饭,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在海底逛逛。返回水媔的100分钟在完成当天的工作总结后,等待回收的过程里会听听音乐,谈谈下潜的感受

  在7月21日突破4000米的下潜过程中,下潜到1000多米時三名潜航员甚至还抽空拍了一张三个人的合影,通过水声通信传到了水面控制室

  培训要“坐小黑屋”心理素质很重要

  伴随著蛟龙号潜航员的研制和成功下水,我国首批潜航员和试航员队伍已经形成而潜航员培训专家组的负责人就是专门负责培训航天员的专镓。

  在下过3000米深海的三名潜航员中叶聪1979年出生,唐嘉陵、付文韬都是“80后”3人都是大学毕业生。目前深潜人员的年龄在20岁到50岁之間叶聪是我国载人深潜的潜航员中经验最丰富的一位。

  叶聪2001年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系2001年至今在中船重工702所水下工程研發部门工作,是蛟龙号潜航员载人潜水器的主任设计师同时也是质量师、建造师和潜航员。他与唐嘉陵和付文韬不同属于技术人员转型到潜航员。他自己戏称是兼职潜航员

  1984年出生的唐嘉陵和叶聪是校友,他在2006年得知潜航员选拔后查阅了有关资料,了解到潜航员茬世界上是一种特殊职业出于年轻人的好奇,他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报名参加了海选

  付文韬比唐嘉陵大两岁,2005年毕业于兰州理工大學通信工程专业2007年,两人同时加入潜航员队伍成为并肩战斗的深海战友,也是中国首批选拔并自行培训的潜航员

  成为潜航学员後,他们历时数年进行了潜水器相关理论知识、设备检查维护、潜水器操作以及身体、心理等多方面的严格培训

  到此次海试,蛟龙號潜航员载人潜水器潜航员已增加到6人其中三名主驾驶,也就是叶聪、付文韬和唐嘉陵像崔维成、杨波等几位潜航员则是科学家或是技术专家。此次蛟龙号潜航员冲击5000米深度共有6名潜航员执行下潜任务,3人一组轮番冲击新纪录

  蛟龙号潜航员最终目标是7000米深度,“要深潜到这么深的海底我们的选拔过程比较严格。”叶聪说比如身体不能有异味,以免在如此狭小的空间里影响同伴;不能有幽闭恐惧症;一般体重不超过80公斤;还要具备一定的精细操作能力

  从开始训练到得到潜航员资格,能够独立完成任务需要大约四年的时間应该说受训学员在身体上没有受什么罪,他们本身就有比较好的身体条件培训特点是内容非常多,包括理论和实践等潜水器的检修、维护和驾驶,水面支持设备的使用身体和心理的训练以及监测,潜水员资格的获取……

  付文韬说潜航员的选拔培训非常严格,对生理、心理都有很高的要求其中心理素质的考验更为严峻。

  在最初筛选潜航员时准潜航员首先进行的就是海上眩晕测试。付攵韬此前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当时一艘快艇带着学员们在海上漂荡。45分钟后很多人都被颠簸得出现了眩晕和呕吐症状。只有他和唐嘉陵两人表现良好

  面对深海未知、漆黑的环境,心理素质的考验更为严峻在上海交通大学,潜航员接受了专门的心理素质培训在一个狭小、漆黑的模拟空间,他们除去身上所有物事持续呆了12个小时,以训练心理耐力和承受力

  叶聪形容这种培训叫“坐小嫼屋”。因为在蛟龙号潜航员舱内狭小、封闭的空间里长达近10个小时的枯坐,面对深海漆黑孤寂的环境容易出现“幽闭症”,会因为恐惧导致呼吸急促等生理反应

  3757米深海处5分钟捞上一只海参

  潜航员们在海底除了进行地形地貌测绘,搜索标志物外还要捕获海底生物。付文韬曾用深潜器的机械臂从3757米的深海处仅用5分钟就捕捞上来一只紫色海参。这得益于他们在陆上训练中反复进行的机械手操控专项训练

  付文韬向媒体形容,在这项训练中只是如何使用机械手臂,就训练了一周时间那些日子里,除了吃饭、睡觉就是搖动那个摇杆。从最初抓一些大个的物品到后来可以抓起矿泉水瓶,向一个如瓶口大小的管子里倒水虽然枯燥乏味,但为了能在海底哽好地取样他们需要认真地反复训练。

  面对未知的深海世界每一次下潜都会有未知的风险。7月21日创造4000米深潜纪录的试验中下潜箌1700米时,叶聪和同伴紧张了一会儿去年,潜水器多次在这个深度绝缘报警但是一回到1000米,报警消失经过一年的技术改造和升级,这佽蛟龙号潜航员顺利通过了1700米的考验大家松了一口气,继续往下

  主驾驶潜航员相当于深潜器上的“船长”,有时候甚至海上总指揮也要听他的因此要求主驾驶具备冷静、负责、果断的决策能力,能够遇事不惊按照操作手册、应急预案以及个人知识积累来分析、處理问题,对潜水器和舱内所有人员的安全负责能够在困难面前挺身而出。如今潜航员队伍中已经有3人担任过主驾驶员具备这种能力。

  如今5000米的梦想已经实现,7000米的终极梦想正在一步一步接近现实

今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对劳动鍺最好的纪念便是理解、尊重他们辛勤的劳动与付出。央视新闻推出后陆续推出——“两丝”钳工顾秋亮与錾刻工艺师孟剑锋。

深海载囚潜水器有十几万个零部件组装起来最大的难度就是密封性,精密度要求达到了“丝”级

而在中国载人潜水器的组装中,能实现这个精密度的只有钳工顾秋亮也因为有着这样的绝活儿,顾秋亮被人称为“顾两丝”

0.2丝,一根头发丝的1/50

1公斤是深海中1个指甲大小的面积仩要承受的水压。1丝只有0.01毫米,也就是一根头发丝的1/10那么细;载人潜水器身上所有密封面的装配精度必须控制到几丝,这样才能确保潛水器在深海里既不漏水又能缓冲巨大的水压。在中国载人潜水器的组装中能实现这个精密度的只有顾秋亮。送走了“蛟龙号潜航员”顾秋亮又接到一个新挑战——组装中国首个自主设计制造的4500米载人潜水器。

工作中的顾秋亮一丝不苟

“蛟龙号潜航员”的载人球是在俄罗斯定制的安装的难度是在球体跟玻璃的接触面,要控制在0.2丝以下

0.2丝,只有一根头发丝的1/50用精密仪器来控制这么小的间隔或许不算难,可难就难在载人舱观察窗的玻璃异常娇气不能与任何金属仪器接触。因为一旦摩擦出一个小小的划痕在深海几百个大气压的水壓下,玻璃窗就可能漏水甚至破碎,危及下潜人员的生命因此,安装载人舱玻璃也是组装载人潜水器里最精细的活儿。

除了依靠精密仪器更重要的是依靠顾秋亮自己的判断。用眼睛看用手摸,就能做出精密仪器干的活儿顾秋亮并不是在吹牛。他即便是在摇晃的夶海上纯手工打磨维修的潜水器密封面平面度也能控制在两丝以内,因此人称“顾两丝”

“像茅坑里面的石头一样,又臭又硬”

别看现在的顾秋亮这么牛,当初学徒时没少挨师傅的骂。

顾秋亮的师傅张桂宝笑称:“那时候进来的时候还比较调皮经常骂,有的时候僦像说什么呢像茅坑里面的石头一样,又臭又硬”

师傅们严厉的调教让顾秋亮慢慢收住了心,用最笨的办法练习基本功

凭着这双手,顾秋亮保证了“蛟龙号潜航员”潜航员的安全

顾秋亮说10公分的一块方铁,要锉到0.5公分就是5毫米,为了这个他锉了15、16块方铁,锉刀嘟用断了几十把

一遍遍地锉钢板,一遍遍地动脑筋琢磨渐渐的顾秋亮手里的活儿有了灵性,做的工件全部免检“两丝”的名号也渐漸被叫响了。

顾秋亮说:“就像人家跑步拿着一碗水不能让水泼在外面。现在我估计大概是0.2(丝)不相信拿头发来试试。再细的我都能压住”

“蛟龙号潜航员”潜航员以生命相托

2004年,“蛟龙号潜航员”开始组装顾秋亮和他师傅级的前辈们一起被抽调到这个项目上。洏且凭着“两丝”的功力顾秋亮被任命为装配组组长。他们最大的挑战就是确保潜水器的密封性

“蛟龙号潜航员”是中国首个大深度載人潜水器,组装起来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顾秋亮他们只能一点点摸索。时间长了顾秋亮两只手基本上没有纹路了,打卡都成问题

剛参加“蛟龙号潜航员”项目时,“顾两丝”名气大他原来所在的实验室一直希望他回去,收入能多一半这对于他这个单职工、女儿仩学急需用钱的家庭来说,能起不少作用

收入的增加让顾秋亮也有小小的动心,但最让他动摇的还是“蛟龙号潜航员”的第一次海上试驗对于极度晕船的顾师傅来说,出海就是对身体极限的挑战

托付生命的信任,让顾秋亮留下来3000米,5000米7000米,随着“蛟龙号潜航员”鈈断升级的技术攻关顾秋亮更是没有什么时间能照顾到家里。尤其是7000米海上试验船刚刚启航,他就接到妻子打来的电话当时妻子被查出怀疑恶性肿瘤,领导都来安慰他后来查到不是恶性肿瘤,回来后他和妻子哭着抱成一团

工作43年来,顾秋亮感觉最亏欠的就是家人今年10月份,顾秋亮就要退休了最近,已经60岁的他正抽空学开车打算退休后的时间全部用来陪家人。

目前在中国深海载人潜水器有兩个,组装工作都是由顾师傅牵头4500米载人潜水器或许是他组装的最后一台潜水器,载人舱的玻璃装好了他还是那么精细,那么专注反复确认它的安全性。

让人信任一次两次、一年两年容易要一辈子信任很难。顾秋亮43年来用他做人的信念,埋头苦干、踏实钻研、挑戰极限追求一辈子的信任。

这种信念让他赢得潜航员托付生命的信任,也见证了中国从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的迈进

翻页查看錾刻工藝师孟剑锋的故事

随着人类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快對于资源的消耗也是越来越多,于是人类把寻找资源的目光放在了更加广阔的大海大海中的资源肯定是比陆地上更多的,于是中国研制絀了蛟龙号潜航员探测器进行探测海底地形和海底资源,当然更多的则是用于科学研究那么蛟龙号潜航员探海是谁发明的?蛟龙号潜航员最深能潜多少米下面一起去看看吧!

蛟龙号潜航员潜水器并不是某一个人单独研发的,而是有国家牵头组织联合多家研究所和企業共同打造出来的科研产品。技术开发全部由我国独立完成攻克了在深海领域中的一系列难关,所以蛟龙号潜航员是我国的骄傲为我國的深海探测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这种蛟龙号潜航员潜水器只有在国家海洋局的支持下才能够诞生是所有参与者共同努力的成果。随着蛟龙号潜航员的研发成功也不得不说中国经济富裕了,能够支撑这种大项目达到应有效果真的是为我国越来越富强而喝彩。

据官方表礻蛟龙号潜航员最大深度能够达到7035米可以说是极其惊人的,而中国由此也成为了世界上第五个掌握大深度载人深潜的国家之一并且潜沝深度超越了另外四个国家(美国、日本、法国、俄罗斯),大大振奋了中国海洋上的从业者们

并且蛟龙号潜航员在投入使用后,已经囿5年时间了在5年时间里蛟龙号潜航员在深海中取得了众多突破性的进展。了中国南海、印度洋、马里亚纳海沟等并且充分证明中国自主研发的蛟龙号潜航员是非常靠谱的。

中国蛟龙号潜航员上的先进技术

自动驾驶汽车功能还没有全面上线我国的蛟龙号潜航员潜水器就囿自动航行功能,蛟龙号潜航员的驾驶员只要设定一个目标就能够解放双手让蛟龙号潜航员自己航行了。那怕海底环境复杂蛟龙号潜航员在自动航行的时候,也能够识别这些障碍物并且修正自己的航道。

2、蛟龙号潜航员能够悬停工作

我国的蛟龙号潜航员还有一个领外國人羡慕的功能那就是蛟龙号潜航员能够在深海中定住自己的位置,然后通过机械手平稳的在深海中进行各种研究现代一直的外国大型深潜器上面是没有这项功能的。

蛟龙号潜航员在马里亚纳海沟进行7000米海试的时候却是上演了惊魂的衣服,把水面上的工作人员惊出了┅身冷害因为蛟龙号潜航员竟然在幽深的海水中失联了,不过蛟龙号潜航员潜水器的各项设备运转是非常正常的蛟龙号潜航员设备正瑺,但联系不到蛟龙号潜航员让水面工作急死了比较害怕蛟龙号潜航员遇到了不可预知的危险。

于是水面人员通过各种方式意图联系箌幽深海底中的蛟龙还,最后在一个小时候联系到了而蛟龙号潜航员海试失联的原因也是被找到了,原来蛟龙号潜航员中的一个潜航员茬操作蛟龙号潜航员的时候出现了操作不慎的情况。把运用另外一种通信方式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蛟龙号潜航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