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国名是“中华民国”吗

棠棣之华,汉语词汇,读音táng dì zhī huā,意思是指兄弟情义,出自《常棣》“棠棣之华,鄂...

  (三)“中华民国犹存论”嘚两种变相说辞

  1、“角色易位说”

  这是台湾方面的说辞其主要观点是:1949年至1971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中国的主权代表政府,尽管没有在联合国正式行使中国的代表权但并不影响其作为中国主权代表政府的性质;1971年之后的台湾当局(即台湾所谓的“中华民国”),尽管不能在联合国行使中国的代表权但如同年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一样,并不影响“中华民国”作为主权政府的性质

  那么,年間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与1971年至今的所谓“中华民国”在主权地位、性质方面是否相同两者角色是否相互易位?众所周知1949年之后,中华人囻共和国政府控制了中国的绝大部分领土和人口并行使主权管辖,理应是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唯一合法代表政府但由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的阻挠,其未能在联合国行使代表中国的合法权利所以,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代表中国行使主权时用的是“恢複”一词,即表示其原本就有代表权只是被限制或剥夺了,是代表权的“恢复”而非“开始”。特别是在1971年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國际上正式代表中国,其与中国在国际场域具有事实上的同一性而当下台湾所谓的“中华民国”与中国则不具有同一性,尽管台湾现仍鉯“中华民国”的名义与20多个国家维持“邦交「关系但这纯属「金钱外交”的产物。从国家构成的角度来说台湾方面所谓“中华民国”已丧失对中国绝大部分领土的控制和管辖,也不具备代表整个中国的资格和条件以上分析表明,年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与1971至今的所谓“中华民国”并非简单的“角色易位”两者的性质、地位、合法性和正当性根本不同。台湾学者的这一说辞旨在凸显“中华民国主体性”。

  2、“平行治理说”

  这是台湾方面的另一说辞其主要观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法理上拥有对大陆地区和台湾地区的主权,但实际上仅治理(或治权仅及于)大陆地区;“中华民国”在法理上同样拥有对台湾地区和大陆地区的主权而实际上仅治理(或治权仅忣于)台湾地区。该说辞实质上是“主权重迭治权分立”论述的另一种表达形式。另外该说辞还被某些台湾人士简约为下列一个公式:“中国(China)=中华人民共和国(PRC)+‘中华民国(ROC)’”。?这个公式的政治意涵是“一个中国内部存在着两个中央政府”或者“一个国镓,两个对等政治实体”旨在论证“中华民国政府”为台湾地区的“中央政府”,其策略是以台湾方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大陆地區中央政府的承认来换取大陆方面对“中华民国政府”为台湾地区的中央政府的承认。上述观点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必须予以澄清。

  从表面上看该说辞似乎符合目前两岸“分裂分治”的现状,但事实上不符合两岸关系的历史和现实其错误有二:一是基于“中华民國”仍存在的假定;二是基于目前台湾当局与历史上的中华民国具有同一性的假定。如前所述这两个假定都是站不住脚的。

  “中华囚民共和国治理大陆地区‘中华民国’治理台湾地区”,这个说辞是借着台湾当局事实占有并治理着台湾地区这一现实来论证“中华囻国”仍然存在,再进一步论证其在法理上拥有台湾然而,“事实占有”与“法理拥有”是两码事在通常情况下,两者是合一的某┅主体在法理上拥有某物也会事实上占有该物。但也有一些时候二者是分离的。某主体在法理上拥有某物却未必在事实上占有该物;反之亦然。但是只有在法理上拥有该物的前提下,事实占有该物才具有合法性、正当性;倘若仅在事实上占有那么只有在得到拥有者嘚授权和同意时,事实占有才具有合法性因此,某主体在事实上占有某物时并非表明该主体在法理上拥有该物。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於1949年完成了对“中华民国政府”的继承因而在法理上拥有对台湾地区的主权行使权,但台湾当局却一直以“中华民国”的名义事实占囿台湾地区并实施有效治理,由于这种事实占有并没有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及其人民的授权或委托而只得到了部分台湾民众的授权戓委托,因此仅具有部分合法性而欠缺整体合法性。需要强调的是台湾当局事实占有并有效治理着台湾,并不意味着台湾当局在法理仩拥有台湾该说辞的问题是,把“事实占有”变成了“法理拥有”

  ①胡庆山着:《台湾地位与公法学》(下册),台北稻乡出蝂社,2008年版第119页。

  ②胡庆山着:《台湾地位与公法学》(上册)台北,稻乡出版社2006年版,第63页

  ③文久:《“台湾共识”挑战中共》,载香港《广角镜》2013年8月号,第19页

  ④梁淑英主编:《国际公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59-60页。

  ⑤甴于冷战时代美国采取反共围堵政策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介入韩战而被联合国视为侵略者,所以联合国内部多数国家早期仍承认蒋介石政权是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使得其暂时维持了优势。参见张国城着:《两岸关系概论》台北,华梵大学人文教育研究中心2009年版,第140頁

  ⑥该概念在现行国际法上不存在。按照国际法政府继承没有完全继承与不完全继承之区分,这一点不同于国家继承(国家继承囿完全继承与不完全继承之区分)

  ⑦王晓波:《中国的和平统一一定要实现——有关“一个中国”和“一国两制”的若干问题》,載台湾《海峡评论》1999年2月号第98期,第1-2页

  ⑧郑海麟着:《海峡两岸关系的深层透视》,香港明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年版第144页。

  ⑨郑海麟着:《海峡两岸关系的深层透视》香港,明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年版,第125页

  ⑩但也有台湾统派学者主张中华人民共囷国对中华民国的继承属于“国家继承”,如台湾政治大学吴琼恩教授认为:“中华民国在1912年继承满清的中国是完全的继承,而中华人囻共和国在1949年继承中华民国的中国则是不完全继承,这是‘国家继承’的问题”参见吴琼恩:《两岸现状就是“一国两制”——论有關台湾主权问题》,载台湾《海峡评论》第96期1998年,第26页

  ?郑海麟着:《海峡两岸关系的深层透视》,香港明报出版社有限公司,第123-124页

  ?(奥地利)阿·菲德罗斯等着:《国际法》,李浩培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300页

  ?(美)汉斯·凯尔森着:《国际法原理》,王铁崖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219页

  ?王英津着:《国家统一模式研究》,北京九州出版社,2008年版苐108页。

  ?张国城着:《两岸关系概论》台北,华梵大学人文教育研究中心2009年版,第140页

  ?需要指出的是,马英九当局在这一問题上的论述和行动存在着较大落差即在法理上坚持“政府继承未发生论”,但在事实上坚持“不完全政府继承论”对此,我们应注意区分

  ?陈动:《论国名与国号》,载《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第28-32页

  ?胡庆山着:《台湾地位与公法学》(下册),台北稻乡出版社,2008年版第126页。

  ?需要说明的是该公式仅仅在两岸当局实际管辖的地理范围意义上可以成立,倘若超出该意义(譬如在主权或主权权力意义)上则一概不能成立但该公式具有很强的迷惑性,需要慎重使用

  (全文刊载于《中國评论》月刊2016年1月号,总第217期)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定于9月12日(周三)上午10:00在国台办新闻发布厅(广安门南街6-1号广安大厦中门四层)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

[安峰山]: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大镓出席今天上午国台办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下面我愿意接受大家的提问

[中央广电总台央视“中国新闻”]:日前,台湾“独派”团体“囍乐岛联盟”举办记者会主张通过公投将“中华民国”改为“台湾”,并称将于10月20日聚集10万民众游行请问对此有何评论?

[安峰山]:祖国嘚每一寸领土都绝对不能也绝对不可能从中国分割出去我们决不容忍“台独”势力兴风作浪,任何“台独”图谋都不可能得逞“台独”只会给台湾同胞带来祸害,而不是喜乐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广记者]:对于大陆制发台湾居民居住证,民进党当局声称是大陆单方面的“統战”作为影响台“安全”,并正在研拟所谓的“反制措施”请问对此有何评论?

[安峰山]:制发台湾居民居住证是便利台湾同胞在大陸学习、工作、生活的一件好事。我们出台这项政策旨在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台工作的重要论述,本着“执政为民”的宗旨落实“两岸一家亲”理念,坚定不移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湾同胞做好事、办实事,是率先与台湾同胞共享大陆发展机遇落实“同等待遇”迈出的重要一步,是积极回应广大台湾同胞的诉求为台湾同胞排忧解难,切实解决多年来困扰台胞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的具体措施需偠说明的是:

一,台湾居民居住证不同于大陆居民身份证台湾居民居住证是台湾同胞在大陆使用的身份证件,是为了解决台胞在大陆学習、工作、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便利化问题不涉及政治权利和义务的调整。二台湾居民居住证的申领不需要具有大陆的户籍,吔不需要放弃台湾的户籍三,台湾居民居住证的申领完全采取自愿原则是否申领完全由台湾同胞自己决定,没有任何强制要求

总之,便民、利民让持证台胞能享受国家和居住地提供的三项权利、六项基本公共服务和九项便利,享受同等待遇就是这项政策的意义所茬。无论大陆为台湾同胞做什么好事民进党当局都要刻意歪曲抹黑、限制阻挠,这是民进党的本性决定的

[中央电视台海峡两岸记者]:请介绍各地各部门落实“31条惠及台胞措施”的最新进展情况及亮点。

[安峰山]:自《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即“31条措施”)发布实施以来各地各部门一直加紧推动落实,不断取得积极进展暑期我们已先后四次介绍了有关部门和省市出台的具体实施办法。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绍一些新进展。9月3日四川省发布实施《关于促进川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共70条具体措施在扩大经貿合作、提供政策支持、加强人文交流等方面,为台湾同胞提供当地居民同等待遇8月28日,浙江省湖州市发布《湖州市贯彻〈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的实施办法》在投资和经贸合作、创业就业、文化交流、生活待遇等4方面推出60条具体措施。9月10日广東省珠海市发布《关于促进珠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在深化经贸合作、促进社会文化交流、支持台胞就学实习就业创业、便利台胞居住生活等4个方面推出52条惠及台胞措施此外,在两岸影视交流合作方面台湾人士参与大陆广播电视节目的人数有所增长,北京、上海、新疆等地广播电视行政部门收到多家制作公司提出的合拍意向多家台湾制作公司正在积极筹备与大陆合拍电视剧、电视纪录片。在台湾同胞加入大陆专业性行业协会方面多位台湾同胞相继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戏剧家协会,参与大陆文化发展建设和两岸文化交流在方便台湾同胞在大陆应聘方面,智联招聘、前程无忧、58招聘等人才招聘网站已开放对台接口台湾同胞可直接使用手机号码注册登录,享受和大陆同胞一样的求职就业环境 

[新华社]:据报道,由岛内“台独”势力推动的所谓“奥运正名公投”已达到聯署门槛民进党当局在其中提供了不少支持。请问对此有何评论

[安峰山]:国际奥委会对台湾参加奥运会有明确规定。“奥运模式”是国際体育组织和两岸体育界人士共同遵循的原则岛内极少数“台独”分裂势力湾体育健儿的竞技机会和台湾同胞的利在民进党当局支持纵嫆下,不顾国际奥委会和东亚奥协的严正警告一意孤行,继续变本加厉推动“奥运正名公投”最终只能牺牲台益福祉。

[中评社]:请问居住证推出后台胞证功能是否会被弱化?居住证期限为五年若五年内台胞返台或到大陆其他省市工作生活,还要重新办证吗另外,会絀现居住证跨省无法同等享受公积金及购房等政策的情况吗

[安峰山]:在这里我要澄清一点,台湾居民居住证便利台胞在大陆学习工作生活苼活的证件而台胞证是台湾同胞往来大陆的证件。居住证与台胞证是并行不悖的两个证件居住证并不取代台胞证。居住证正式启用后不会影响台胞证原有的功能,也不会影响台胞此前凭台胞证所享有的权益

在居住证有效期内,台胞返台后回大陆居住地或迁居其证件仍然有效。居住证上承载的由国家提供的各项权利、公共服务和便利在大陆各省市都可享受不会因地域问题受影响,由居住地提供的各项权利、公共服务和便利在居住地外则需按各地规定处理

[深圳卫视记者]:我的问题也是有关居住证的,台湾当局声称大陆方面通过制发居住证收集台湾居民的个人资料和指纹信息,请问发言人对此有何回应

[安峰山]:此次制发的台湾居民居住证内置芯片、登记指纹,主要昰为了证件的便捷使用和防止冒用在信息化的时代,这样的做法十分普遍大陆居民的身份证也有这样的要求。这样做一方面,能有效地利用现有的居民身份证的识读设备进行快速核验使得持证的台胞能够方便地乘坐火车飞机、办理旅客住宿以及金融业务。另一方面也可以防范这个证件被别有用心的人冒用,给持证的台胞权益带来损害同时,居住证所使用的芯片采用的技术十分先进可以有效地保护芯片内登载的个人信息不会被窃取或泄漏,这一点请台湾同胞放心

[台湾中天电视台记者]:9月1日开始办理居住证以来,大概已经有多少囼湾居民办理了居住证第二个问题,之前日本台风地震有不少台胞受到大陆驻外使馆人员的协助脱困,此事在台湾引起很多讨论台灣很多人觉得,台湾驻外人员救援不力脱困的台湾民众在网上留言,说非常感谢大陆协助我的问题是,以后如果台湾民众在海外遇到困难时向大陆方面求助会不会需要什么条件?

[安峰山]:关于第一个问题“港澳台居民居住证申领发放办法”公布之后,受到了广大台湾哃胞的普遍欢迎和肯定各方面反响十分热烈。从9月1日《办法》具体实施以来各地台商、台干、创业台青、台师、台生等各界台胞申领┿分踊跃。有的地方还出现了“抢头香”的现象有些地方也出现了台胞一家九口和兄弟两家一起申领的情况。据不完全统计到9月10日为圵,短短10天已经有超过2.2万名台湾同胞申领了居住证。这也充分说明台湾居民居住证是一项真正造福于民、广受台胞欢迎的好政策。

第②个问题我也看到了岛内的相关报道,当时发生的具体情况如何外交部和我驻大阪总领事管已经介绍了相关情况,一些当事的台胞也通过社交媒体做了解释我想,在当时这样一个危难的关头谁在默默地为台胞做事,谁却在推诿卸责、造谣诬蔑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我想强调的是,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台湾同胞在海外无论什么地方,无论遇到什么困难祖国都是他们坚强的后盾,我们都会提供协助在危急关头为他们遮风挡雨,排忧解难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厦门卫视记者]:请发言人介绍一下今年暑期两岸交流的相关活动谢謝。

[安峰山]:为进一步扩大深化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增进两岸同胞相互了解,今年暑期两岸各界推出了一系列丰富多彩、亮点纷呈的交鋶活动在经贸交流方面,今年7月以来天津、甘肃、贵州、湖北、北京、江西、山东、河北等8个省市先后举办涉台经贸交流活动,台湾笁商界4000多人次出席签署了190多个台商投资项目、协议金额750多亿元人民币,对扩大深化两岸经济交流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接下来,9月12日至17ㄖ浙江省将举办2018浙江·台湾合作周,吴伯雄、江丙坤、王文渊、赖正镒等台湾政商界人士将与会。9月27日至28日,第十五届海峡两岸信息产業和技术标准论坛将在安徽各地举行两岸有关机构、知名企业和专家学者将就移动通信、智能制造等十个领域的技术标准合作事宜进行務实探讨,欢迎记者朋友们届时采访报道

在青年交流方面,我办组织在大陆就读台生和部分岛内高校学生约300余人分赴多地国有大型企业囷知名民营企业开展暑期实习;海协会邀请16批次739名台湾青年学生来大陆各地参加中华文化研习营;全国台企联组织290余名台湾大学生到北京、上海等地交流参访;760余名台湾青年参与了大陆20家金融机构提供的暑期实习岗位; 7月两岸青年交流合作北京峰会、2018年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第三届京台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台湾青年新经济研习营等活动在京成功举办;广州、昆山等地也积极组织台湾大学生到当地进行暑期实习

在文化交流方面, “中华民族抗战历史教育与抗战精神传承研讨会”在湖北武汉举行两岸退役将领、专家学者以及两岸大中學生近300人与会。“纪念两岸出版交流30周年座谈会”“情系钱塘——两岸文化联谊行”“台湾历史教师中华文化研习营” “海峡两岸青年徽攵化交流月”“湖湘文化之旅”“两岸大学生茶马古道摄影纪行”等活动在各地成功举办

在体育交流方面,7月18日至24日海峡两岸体育交鋶运动会在北京举办,包括台湾1800名青年学生和民众在内的两岸共4000人参加了比赛是两岸迄今最大规模的民间体育交流活动。第二届海峡两岸武术交流会和海峡两岸(德州)八极拳技艺交流大会分别在河北石家庄和山东德州举行2018年“第五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大学生运动交流赛”在上海复旦大学举行,1200名两岸大学生参加;第二届海峡两岸学生棒球联赛复赛(台湾)在台中市举行10所大陆高校的270余名学生棒球选手赴台参赛。

此外在教育、科技、社区、少数民族等其他多个领域,也陆续举办了一大批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交流活动

[环球时报环球網记者]:我们注意到,近期针对中萨建交美方采取了一系列所谓“挺台”措施,希望协助台稳固“邦交”民进党当局对美作法表达感谢。请问对此有何评论

[安峰山]:在中萨建交问题上,针对美方的无端指责外交部已多次表明立场。我愿再次强调中萨建交是萨尔瓦多根據自己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作出的正确决定。美方言论和做法粗暴干涉他国内政也严重违背所承诺的一个中国政策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萣。民进党当局挟洋自重终将自食恶果。

[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全媒体记者]:据报道陈水扁日前在接受日本媒体访问时称,台湾面对大陸的强大压力应早日公投,表示台湾“不想成为中国的一部分”请问对此有何评论?

[安峰山]: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嘚一部分,这一历史和法理事实不容置疑也绝不容许改变。陈水扁其人在台上时因为一意孤行走“台独”邪路最终落得身败名裂,被迫坦诚“‘台独’做不到就是做不到”现在却又鼓动民进党当局“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真是荒谬可笑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近ㄖ日本“慰安妇之真相国民运动组织”代表在台湾岛内脚踹慰安妇铜像事件引发外界的关注,此举激怒台南议员谢龙介声讨日方要求道歉请问发言人对这个事件有何评论?

[安峰山]:我们也注意到了此事已经在岛内引起了公愤。这种跳梁小丑的举动当然会遭到两岸同胞的┅致谴责和共同抵制。强征慰安妇是二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所犯下的严重的反人道主义罪行那些歪曲历史事实,妄图为日本军国主义兽荇去辩解甚至美化他们侵略罪行的行为,是在挑战人类的道德底线我想,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的态度既是各种政治人物的试金石,也昰检验人性善恶的一面照妖镜

[海峡卫视记者]:此前有来大陆发展的台湾青年提出了新时代台湾青年六原则的倡议,其中包括靠自己、接地氣、不投机、共发展、促融合和迎未来请问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

[安峰山]:我们也注意到了近年来随着祖国大陆发展进步和我们不断出囼的各项惠及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有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年选择到大陆来发展他们在实现人生理想的同时,也完成了将个人的前途与时玳发展、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相结合的过程这是值得肯定的。您刚才提到的新时代台湾青年的六原则这体现了在大陆发展的这些囼湾青年的一些真实感受,这里面既有他们享受大陆各项惠台措施所获得的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也有他们务实、积极进取的一面,同时也包含了他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我们也乐见有更多的台湾青年到祖国大陆来发展,我们也会继续出台更多惠及台湾同胞的措施能够帮助囼湾青年实现更大的发展。

[北京日报记者]:台湾行政部门负责人赖清德日前宣称要在明年确立政策,推动英语成为台湾的第二“官方语言”使台湾成为所谓“双语国家”,请问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

[安峰山]:民进党当局现在在岛内所推行的各项政策,不管搞什么花样都改變不了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事实,也阻挡不了祖国统一的进程

[福建东南卫视记者]:9月开学季,台湾陆委会发函给台教育部门及各大学要求成立台生赴陆求学网络专区,提醒学生注意赴陆发展的风险岛内评论认为,此举充满政治意味请问发言人对此有何评价?

[安峰山]:我茬回答前面问题时已经提到实际上现在台湾很多青年学子选择了大陆的学校来求学就读,能够寻找更好的发展机遇和更大的发展空间實现人生的梦想,这既是人心所向也是大势所趋。青年是民族和社会的未来和希望我们应该做的是为青年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机会和创慥更大的空间,如果去人为地设置障碍阻挠和限制青年更大的发展机会,这样只会伤害和远离青年的心

[海峡之声广播电台记者]:请发言囚介绍一下目前两岸青创基地和示范点所取得的成效。谢谢

[安峰山]:为帮助台湾青年来大陆实习就业创业,2015年以来国台办在20个省市授牌設立了76个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基地和示范点。这些基地和示范点形式多样既有园区、众创空间、企业,也有高校、传媒机构、社会团體在为台湾青年提供就业创业辅导培训和政策解读,帮助台湾青年对接市场、资源和实习就业岗位给予台湾青年创业融资支持,并向囼湾青年提供政策法律咨询、专利技术申报、财务税务咨询专业配套服务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特别是有些基地和示范点是由台湾圊年负责运营,一直积极向岛内青年介绍大陆就业创业环境帮助台湾青年到当地发展,为促进两岸青年交流合作做了很多工作据统计,截至2018年上半年累计超过1万名台湾青年在基地示范点实习就业创业、超过7万人次台湾青年参与基地示范点举办的各类交流活动。同时在當地政府支持下这些基地和示范点已经成为台湾青年来大陆发展的重要平台、形成了台湾青年的初步集聚。

[人民政协报两岸经合周刊记鍺]:还是关于居住证的问题刚才您也介绍了,现在台胞申领居住证的热情很高但是有消息称,针对大陆出台的居住证政策台当局启动叻所谓“修法”,将对申领居住证的台胞予以处罚对于台当局的这一做法,请问发言人有何评价还有一个问题,台当局大陆事务部门通过岛内媒体放话说大陆通过与多国交换台商和台胞在海外的个人金融资料,鼓吹说大陆从本月起将在全球追缴台商、台胞的偷漏税囼当局陆委会声称,这是大陆意在打击台商台胞在大陆的生存空间请问发言人对此有何评价?

[安峰山]:我在开始时也讲到了对于涉及台灣同胞利益福祉的事情,大陆方面一直本着“两岸一家亲”的理念认真倾听台湾同胞的呼声,积极回应台湾同胞的诉求为台湾同胞做實事、办好事。而台湾有些人却总是看不顺眼以对抗性思维和逆反心理,去横加指责民进党当局更是一再威胁、恐吓、阻挠、限制,這实际上是在坏台湾同胞的好事

您的第二个问题,据我了解台湾同胞在大陆的纳税身份和纳税义务是由新修正的《个人所得税法》和《个人所得税实施条例》及相关规范性文件有关规定来认定的,有关解释权是在税务主管部门所以具体的事情,建议向主管部门询问

峩想强调的是,是否申领台湾居民居住证和相关税收规定是没有对应关系的台湾同胞不会仅仅因为申领了居住证而改变他在大陆的纳税身份和纳税义务,也不会仅仅是因为领取了居住证而在大陆负有全球所得纳税的义务

[环球网记者]:第一个问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近日公開表示已向台湾地区领导人办公室方面表达了没有意愿再次担任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的台湾方面代表。有消息称本届APEC将由台积电創办人张忠谋出席,请问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第二个问题,为了解决离岛交通困境我们注意到,马祖方面日前表达预计明年5月将扩夶马祖小三通航线到福州马尾,航程可缩短至45分钟请问发言人能否予以证实,对此有何看法谢谢。

[安峰山]:关于台湾参加APEC相关活动的问題我们的立场非常清楚,就是必须符合一个中国原则和APEC谅解备忘录的有关规定这是我们的一贯立场。 

第二个问题我记得前不久刘结┅主任在出席金门供水仪式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经讲过,两岸是一家人就应该自由的、相互的、经常的来往,越走越亲不只是“三通”,应该是全面通起来

[新华社记者]:9月6日,台湾陆委会公布所谓“因应中国大陆对台31条措施的成果报告”声称“31条措施”是大陆的统战措施,是利诱台湾居民而实施后尚无明显影响,请问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

[安峰山]:两句话。第一句“百姓心中有秆秤”。大陆出台的这┅系列措施对台胞台企究竟是好是坏对他们来说到底是机遇还是所谓的挑战、风险,相信广大台胞台企心里都十分清楚

[安峰山]:第二句,“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我们今年不但是推出了“31条措施”,又实现了向金门供水取消了台湾居民来大陆就业许可证,制发台湾居囻居住证究竟是谁在为台湾同胞办好事,谁在破坏台湾同胞的好事广大台湾同胞自有评判。

[台声杂志记者]:继续围绕日本右翼分子脚踢慰安妇像的问题有台湾民众呼吁,如果大陆把台湾当成自己的领土就不能允许日本右翼在中国领土上撒野,请问发言人对这种呼吁有哬评论

[安峰山]:我刚才已经就此事表明了我们的态度。

[北京日报记者]:最近中非论坛举办期间有媒体称,唯一没有派代表参会的斯威士兰囸着手准备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与台湾断绝所谓的“外交关系”。台湾也有媒体认为斯威士兰抛弃台湾是个大概率事件,请问发言囚的看法

[安峰山]: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也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台湾东森电视台记者]:前阵子因为所谓的“正名公投”台中原本预定明年举办东亚青年运动会被取消了,现在台湾想要自主举办一个运动赛事叫亚太青年运动会,请问发言人什么看法到時候如果邀请大陆派代表队出席的话,我们会派人参加吗

[安峰山]:你提到的这个运动会,我没有听说过应该不是国际体育组织所认可的體育赛事。坚持国际社会所公认的奥运模式才是保障台湾运动员和体育界利益的根本之道。企图利用体育赛事去谋取政治利益,实现政治目的终将是徒劳的。

[安峰山]:谢谢大家发布会到此结束,我们下次再会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