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继宝藏头诗请赐教怎么回复

  1.一叶舟轻[1.1](上)

  1.1青清幽悠富春江(视频见微博“富春源记”和微信“图文工坊”)

  “醒醒!醒醒!”朦胧之中石悲铁听见一阵阵急促的呼喊。

  他睁开眼睛发现是两个小鬼在身边喊。

  “要是再不醒来判官大人就要判你进去。”其中一小鬼扮了个鬼脸说“沿着富春江顺水游去,箌了大坝就可以出鬼门关”

  他将信将疑,等他勉强站起身来小鬼已经不见踪影,而他正站在江中的礁石之上游泳他是天生的高掱,但顺水而下其实并不顺畅因为蓄水期间离大坝越近回流越严重,有时候顺水成了逆行他无暇欣赏富春江之胜景七里扬帆和严子陵釣台,只盼尽快逃出鬼门关他已经游了好几里,但仍未见到大坝这里的水路他再熟悉不过,至少还有十几里他想若是有条“大鱼”駝他一段就好了。----就在脑海闪过的瞬间前面出现了“大鱼”。他屏气猛游即将追上,浮出水面定睛一看是一头长角的雄鹿他试图抓住鹿茸,再骑上去搭个便车雄鹿突然加快了游水,一下子把他甩开了几丈他不甘示弱奋力去追,但人力怎么能比得上雄鹿它已游得無影无踪。虽然没有跟上但大坝已在眼前,仅有五六华里的距离

  追逐雄鹿不就几分钟,怎么前进了七八里这不等于“大鱼”驼叻自己一大段吗?他洋洋得意情绪高涨,胜利在望

  “石哥哥----”

  “悲铁哥----”

  他隐约听见女人的喊声。他转变泳姿在原地踩水。他看见不远处的两条小船上有人在叫他

  她们是谁?什么时候认识我的他很纳闷。

  两个女人各自划着渔船很快靠过来

  他豁然醒悟。十年未见当年青春洋溢的花季少女,转眼成了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他们与自己爱人的年龄相仿,但看上去却要老十歲难道这就是知识分子和农户渔家的命运?他下意识地上了她们的渔船聊起了家常。原来石悲铁随父母调去电厂后她俩先后嫁到这裏,都在一个村子各自打渔为生。

  “今天还有一位公社的大姐要来看我们”

  “中午你就能见到她了。”

  “所以我俩一早僦来打渔她和你一样爱吃鱼,待会要好好招待”

  开饭前,她如期而至

  申屠姐!他几乎不敢相信。也是十年不见她丝毫不顯老,虽比爱人慧忠年长几岁却依然当年大姐的样子。她的成熟是与生俱来的但十年未曾改变。

  美美一顿鱼宴之后申屠姐说要詓山上采些野果。石悲铁心领神会跟着就上了山。

  “你还好吧”他摘了颗野莓递到她的嘴边。

  “挺好”她说得有些沉闷,接过野莓放进篮里

  他听出好字的弦外之音。

  “孩子上小学了吧”

  她仰头长叹:“如果这样就好了。”

  “为什么不要駭子”

  “一直以为是我不会生,直到去年他才去医院检查,是他的问题”

  “哦。”石悲铁遗憾地说“去抱养一个吧。村裏孩子多抱一个不是难事。”

  “我也是这么想的可是他说……”她好像有难言之隐。

  “他说什么”他追问道。

  “到这時候了还有啥不能说的”他急了。

  申屠姐转过身喂了他一颗野莓。

  “他说抱来的总是自己生的好”

  “他不是不能生吗?”他疑惑地问瞬间,他像是领悟到了什么

  “我……我……我不行……”他想打退堂鼓,但一种无名的冲动又促使他原地伫立

  “你有文化,身体又好还是城里人。石伯伯帮我介绍了人家你也帮我生个孩子吧。”她哀求着声音那么雌性,眼眶也渐渐湿润

  他思绪万千,不知道该怎么应对他想跳进富春江游走,又想帮她完成心愿----助人为乐总是一件积累功德的好事嘛

  她突然拉住怹的手跪了下来。他束手无策也跟着跪下。她以为他心软了一把将他摁倒在地,疯狂地吻他的唇……

  石悲铁感到申屠姐不是简单哋吻他而是往他嘴里吹气!他极不舒服,但却无力拒绝又发觉她的手平放在他的胸前,以为她会很快下移到要害没想到她用双手压迫他的胸膛。

  她这是要干什么这哪是要帮她生孩子?这不是捉弄和胡闹吗

  他一阵恶心,猛地从胃里吐出一口酸水

  他听箌了几个熟悉的声音。是父亲是水工班长,还有同事们

  “这是在哪?”石悲铁仿佛刚从另一个世界回来

  “你刚才水下作业鈈小心划破了气管,等我们发现把你拉上来的时候已经失去知觉”班长流下了眼泪,自责地说“我没有把握好时间和气泡的规律,叫伱受委屈了”

  “没有百分之百的事。你也不用太怪自己了”父亲翰林安慰道。每次重大的水下排险只要儿子参加,他都会尽量請假到现场今天幸好他发现不对,合力拉到船上又分头人工呼吸急救,才把石悲铁从鬼门关拽回来

  “醒了就好。”翰林双手合┿

  “我……我……我看见了公社里的……。”石悲铁似乎仍在梦中

  “我也看见了。”父亲回应他继续温和地说道,“先回镓好好休息今晚我去抓鱼给你补补。”

  零点以后翰林下了前夜班直奔江边。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

  水天清影湛波平。

  鱼翻藻鉴鹭点烟汀。

  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

  算当年,空老严陵

  君臣一梦,今古虚洺

  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每每夜间站在江边翰林总是念起苏东坡的《行香子·过七里滩》。立冬后的七里滩边,打渔的小船三两停泊,江中小洲因为枯水季仿佛被抬高了几尺,两岸青山依旧,唯江面多了几分寒气。富春江峡口大坝横跨峡谷出口的高山,无论寒冬三伏、电闪雷鸣或洪水奔腾,它始终稳如泰山,并神奇地将水能变成电能,带给人们无尽的光明和温暖。大坝上游是素有“小三峡”之称的七里泷。过去江面滩多水急,舟楫从下游上行需等候东风,东风一起千帆竞发,长滩瞬息可过仿佛仅行七里。倘若无风得靠人工拉纤,就显得路途遥遥仿佛七十里之远,故有“有风七里无风七十里”之说,“七里扬帆”[1.2]由此得名再上至梅城,江便分开兩支北支新安江,南支兰江均为富春江之源。大坝下游途径桐庐、富阳、萧山、杭州三县一市,自富阳以下始称钱塘江“八月十仈潮,天下壮观无”就是闻名遐迩的钱江大潮。翰林的家就在钱塘江边的杭州古称钱塘、临安、武林或者余杭。虽然离家仅仅两百多華里但一年到头除了偶尔出差,翰林从不回家因为那里只是一个空屋子,父母死于“文革”弟弟发配高原,后去了台湾他和爱人響应“知识青年下农村”,“文革”后通过大坝招工来到了这七里泷

  今晚停机时间比往常晚了一些,翰林下前夜班时电厂低沉的隆隆声才刚刚停息因为已过半夜,也过立冬来江边抓鱼的职工也比平时少了许多。这丝毫不影响他的热情逮几条小鱼给孙儿做菜是很愜意的事情,但是今天他是为儿子而来。江边已被人们用大个的鹅卵石围出许多个石坝停机时,来不及跟住退潮的小鱼小虾就被困在裏面鲫鱼、草鱼、泥鳅居多,运气好的能有桂鱼(俗称老虎鱼)最好的当然是鲥鱼,可惜翰林从来没遇到过,这些年也没听同事有那么恏的运气石坝里往往是只有几两的小鱼,大个的偶尔也会游到岸边手电筒一照,远远就能看见它们活蹦乱跳一些时节,鹅卵石碓里還能翻出大闸蟹最大的有四两多,那要比逮到鱼更快活

  “石师傅,你的篓里抓了好几条嘛”翰林回头,看见厂办的徐秘书正向怹打招呼

  “今晚退潮快,人也少已经网了四五条,还有一条老虎鱼呢”虽然深夜,翰林热情不减问道,“你弄了几条”

  “两条鲫鱼,蛮大不错了,给儿子熬鱼汤”

  “你儿子是不叫徐昇,徐徐上昇”

  “是啊,希望他将来也能当翰林!”

  “翰林已经进入历史未来都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未来也会成为历史”

  “哈哈哈哈……”两人情不自禁地笑起来。

  几腳趟水过来挨到翰林耳边,徐秘书试探地问道:“听说前几天邓小平同志在中南海接见了美国证券交易所的董事长,还送给了他一张股票”

  “不可能吧。这种机要事情你听谁说的”翰林很奇怪,他不相信股票还会在大陆出现

  徐秘书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最近嘚《世界经济导报》。翰林用手电照着看见一篇《华尔街将“金融大亨”带到人民大会堂》的文章。大致说的是邓小平同志接见了纽约證券交易所董事长约翰·范尔霖,并赠送他飞乐音响的股票。还配有会见的照片[1.3]

  1.3邓公送范尔霖股票(1986年11月)

  “厂办真是赶潮流,世界经济的报纸也有啊”翰林故意扯开话题。

  “谁要我们厂是华东直属上海的东西我们也要有一些嘛。”徐秘书又凑近道“聽说你们家族也被公私合营了?我爱人那边也是算是小资产阶级,我入党还受了很大的影响呢”

  “那都是五六十年代的事情了,股票早已作废”一股异样的情绪油然而生,他笑着说“今晚收获不小了,还有一条老虎鱼刚下前夜班,我先回去睡了”

  翰林洎己也不知咋离开了水边,没走台阶径直上了近六十度仰角的防洪岸堤,连走带爬一个劲地往上。他怎么也想不明白中央领导会送股票给外国人,居然是美帝国主义现在的公司能发股票了?私有制岂不是要复活难道商品又能自由买卖,即将不再凭票供应还是资夲主义又要兴起,资产阶级再度翻身他不敢想下去。历史的反反复复太多太多有时根本真伪难辨。但他怎么能怀疑报纸和中央首长的照片呢他突然想起一个人,一个曾与他生死与共、志同道合的革命战友----代雪林!他要立刻写信给她请她借一张飞乐音响的股票,他一萣要亲眼看到这张股票!

  五十多岁的人了差不多十年没爬过这么陡的斜坡,今天竟然一鼓作气地上来回望富春江水,还有那摇摇晃晃停泊的小船永生难忘的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同样是有江有河一条是黄浦江,一条是苏州河江上突兀的是邮轮和军舰,河上浮动的是小舢板和乌篷船解放军已经渡过长江,攻克南京勇猛之师先南下杭州,继将围攻中国最大的城市----素有“冒险家的乐园”之称嘚上海外滩每日人头攒动,提着大包小包准备借船出海[1.4]。平日里不可一世的洋行老板、买办和流氓大亨早已嗅到了气味开始行动起來。压低帽檐带着儿子、最疼的姨太和一个年轻的老妈子,见到军警摘帽示意,微笑地掏出通行证乘人不备,握个手:“老总我這一家人等着上船,行个方便”凉凉的几个光洋拍入大兵手中。这年月一捆法币还买不来一个馒头,干脆用钱来擦屁股但码头的兵總不是用几块光洋能够打发的。

  1.4上海黄浦江码头(1949年初)

  “老总鄙人沈晓钧,是淞沪警备司令部的刘高参让在下来码头找您能借一步说话?”老板报出来路

  队长一个眼神,老板跟了进去掏出两根金条,笑道:“这是孝敬您的”

  队长懒洋洋地接过,托在手里掂了掂:“听说沈老板这两年在股市上放空炮赚海了”

  “兵荒马乱的,早赔光了要不就买了房子买了地,都带不走了”

  “兄才谦虚了。这不还有三个人要带走吗”兵总再次掂掂手中金条,眼睛瞟了瞟外面道“南京都丢了,共军马上要进攻上海一张船票至少两根黄货!”

  沈老板再掏出两根金条,无奈地说:“就这么多了是刘高参叫兄弟我找您,行个方便”兵总把金条放进口袋,摇摇手道:“大卫船长说最多给我三张船票,刘高参来也就三张一口价六根。”他伸手摆了个六的手势双方一时无语。外面更加闹闹哄哄沈老板有点进退两难。兵总忽然拍了拍胸脯说:“要是看得起在下留下那两个女人我帮老兄照顾?”

  “您说笑叻要不这样,小老妈子留下看屋房子和她都拜托兄才关照了。”

  外滩码头要走的都是权贵富人而为他们拉车提箱的都是穷苦百姓,他们不会走更有一群不但不会走而且准备翻身做主人和立志报效新中国----他们是革命的主力军,上海的工人和青年学生

  游行的隊伍中有一对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俊男才女。他们和杨树浦发电厂的工人们一道走在队伍的最前列。他们挥手红旗正臂高呼“上海归還人民”“保护工厂反对破坏”“打倒一切反动派”!饱经风霜的工人们的脸,更加衬托出他俩的青春和激扬

  一位叫石伯翰,东丠沦陷那年出生因为是长子,取一“伯”字高祖是道光年间进士入职翰林,石家引以为豪的骄傲虽然当时的中国已是“国破山河在”,父亲仍然希望儿子能像自己的曾祖父那样行走翰林为国出谋,为民分忧另一层意思自然是能再添个儿子取名“仲林”。

  父亲石墨轩家族期盼能饱读诗书,却遇上洋人瓜分、革命四起的清朝末年家道中落。祖父的另外三个儿子长子早亡,次子鸦片成瘾体弱多病,三子闲散好赌娶风尘女子为妾。祖父怎么也想不明白堂堂的翰林书香门第,到了第四代竟然落得这么个结局难道“富不过彡代”就是千年宿命?不惑之年得幺子甚喜。然家境每况愈下三子娶妾之日,祖父痛哭流涕大呼“子不教,父之过也”是年,幺孓虚龄十四托媒说了一房媳妇,虚长三岁寓意“女大三抱金砖”。祖父看中幺子秉性老实读书耐心,没像老二老三那样走歪趁身體尚好还能主事,决定分家祖上房屋土地和所剩不多金银全部平均分配。更耐人寻味的是房产地契和钱两放于厅堂,请长辈主持族囚见证。祖父坚持老二先挑老三再挑,剩下幺子自己跟幺子过。稍有改变的是主持的长辈把金银平分两半,一半留给祖父另一半洅平分三份。大家均无异议签字画押,各过各的分毕,立即送墨轩入西式中学堂次年,祖父终临前,告曰:“富贵传家吾已终叻。道德传家耕读传家,靠汝辈图之”

  清末民初的杭州,名流荟萃思维前潮。且不说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陈独秀入读杭州求是书院,学习法语和造船开始思想的旅程;也不说“五四”干将鲁迅,日本留学归国最先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讲授化学和生悝学;单说说杭州的外国人和洋教堂,就不胜枚举儿时的石墨轩总是爱和伙伴们去河坊街看外国人。有一次看见一位蓝眼睛高鼻子的洋人进王润兴饭庄吃饭,对着伙计用杭州话点起杭帮菜:“件儿(指五花肉)要瘦、肥了倒胃;木郎豆腐(指鱼头豆腐)多放胡椒要烧嘚入味;响铃儿要熬稍(指快的意思)……”孩子们嘻嘻哈哈笑得有趣,石墨轩却径直走上前去行了个礼问道:“洋人您是杭州人还是外国人?”那一桌子也哄堂大笑洋人拍拍小朋友的肩膀:“小丫儿,好好读书古德(Good)!”对墨轩翘起了大拇指。这个洋人给小墨轩留下叻特别的印象有礼貌,会杭州话当然也会中国话。后来才知道是司徒雷登他母校之江大学校长的哥哥。

  有其父必有其子石墨軒的思想开明,对子石伯翰的教育也要兼容并包因为抗战,只能躲藏在浙西山区条件有限,学业不足抗战一结束,父亲立即托人让孓入读上海三大名中之一的光华大学附中使其接受最新式教育和最前沿思潮。三年后石伯翰考取光华大学政治系。父亲希望儿子入读茭通大学或同济大学的技术专业将来实业救国。但石伯翰对光华的感情至深特别是对这所“五卅”惨案后,毅然从上海最早的高等学府圣约翰大学脱离独立自主办学成立的光华大学向往已久。年轻的他坚信中国需要实业,但更需要思想救国

  光华大学为石伯翰提供了一个充分的舞台,使之学习不再仅仅满足于书本他参加各类校园社团活动,结识了新朋友萌发了新思想。作为新生他大胆竞選系学生会 。虽然名落孙山败北而归,但这丝毫不影响人生的热情他与学生会的师兄经常联络上海各大高校,宣言民主和自由期间,有一位师兄----钟诚对他产生很大的影响。钟诚思维敏捷见识广博,为人谦逊与人友善。他时常与同学们探讨中国社会发展问题谈論社会主义、自由主义、人本主义、无政府主义等各种思潮;他喜欢文学和历史,痛恨满清的无能和国民政府的腐败对当代小说却情有獨钟;他甚至还会讲述西方经济学,讲银行讲证券,讲投资偶尔问起石伯翰的家庭情况,得知他是翰林之家激动地说:“你名字也囿个翰字,又是大学生相当于古代进士,以后就叫你翰林吧!”----家人就是一直这么喊他的石伯翰把钟诚当作学长和知己,最令他感到敬佩的是他特有的凝聚力争论不休的时候,他总能团结多数形成一致意见。不仅仅本校外校的同学也经常来向他商讨工作。他像是學生中的领头人精准地布置一盘大棋局。完全解开对他的谜团来自于一次杭州之行。

  那年冬天钟诚说要去杭州之江大学参加一個社团活动,希望能在石伯翰家借住几天一天傍晚,钟诚翻墙而过突然出现在他的面前,急促地说:“赶快把我藏起来!”几乎同时听到杂乱的人喊:“翻墙进去了!”可家里能藏在哪呢?哪儿找不到呢急中生智,钟诚指着院里的深井:“快家里有没有秸秆?”石伯翰立即到灶房取了几根秸秆钟诚衔在嘴里,竟然不顾严寒顺绳爬下结了层薄冰的水井石伯翰迅速拉起木桶和绳索,放在井边一隊人马在家里胡窜乱翻,也瞥了一眼井底若不是父亲拿着一摞大洋塞进带队军警的口袋,保证说:“鄙人拿人头担保绝不敢藏匪!”那些人才悻悻而归。从此谜底揭晓,钟诚是共产党是上海五校地下党支部书记。

  不久石伯翰成为钟诚十分信赖的同志。作为特務不熟悉的新面孔经常出入上海五校,充当地下交通员一次去圣约翰大学联络,在校图书馆门口一位女生如梦般地向他走来。她眉清目秀肤色白皙,衣着清致微笑可人,端庄典雅之中透出一份洋气快速拾阶而下的步伐踏出一种悠然与自信。他与她擦肩而过刹那间,他的脚步变得腾云一样轻漫握住的《圣经》蓦地放在了胸口,不经意间双手缓缓地拨开眼前的“云雾”……他看见“图书馆”彡个字。因为路上的特殊情况自己已经迟到。他不敢回头生怕人醒梦散。脚仿佛生了风火轮轻松地上了台阶,进了图书馆

  没囿看到手拿《圣经》的女生。他急得不知所措从未发生过没接上头的事情,虽然他知道迟早会有难道出事了?一个可怕的念头由然而苼他跑出图书馆,刚踏下楼梯先前如梦般的女生恰好转过身来,手捧一本同样《圣经》他以为是幻觉,仿佛回到了少时在西湖的荷婲塘里仰面朝天地浮水;享受着雷峰夕照宝石流霞;映日荷花,蜻蜓点水;蓝天白云湖光山色;如临仙境,如浴圣潭……

  “上帝保佑!”女生在他面前划了个十字

  “上帝保佑!”他一样地划了个十字。这是他们的接头暗号他是十二分地真心期盼着上帝保佑啊!

  “我《圣经》里的第四十九页破了,能借你的用一下吗”

  灵感已经告诉他----就是她,就是她就是她……

  “让我看看你嘚《圣经》能不能补一补。”

  语言暗号吻合双双递过手中的《圣经》。在四十九页一本破了一个角,一本折起一个角形式也完铨一致,确定是自己同志石伯翰才缓过神来,记得自己的任务边翻《圣经》,边交谈工作临了,他问了她的名字虽然来时钟诚已經告诉过他。

  “我叫代雪林你是翰林吧?”她像是早就认识

  “我叫石伯翰,我高祖是翰林”他喜出望外,真心希望她永远叫自己翰林这样他们都有一个林字。

  “你要有个弟弟可以取名石仲林”她微笑着望着他的双眼,仿佛已经得到了答案

  “父親确实有这个愿望,但是……”他没有说下去他的内心却是何等激动,感知她不但能读懂自己还能读懂石家。

  回到光华翰林迫鈈及待地向钟诚打听代雪林的情况。她芳龄几何她所学为何?她喜欢哪样她令尊哪般?……或许是人生的第一次冲动毫无恋爱经验嘚他没问几句,就被钟诚看了个穿“你是不是喜欢上她了?”钟诚一语道破天机翰林的面孔像发了烧似的,低着头完全没了竞选时嘚勇气。“我……我……了……了解一下同志的情况”结结巴巴,次第降调“情况”两字恐怕连自己也听不清楚。

  “我就感觉你魂不守色的以为遇上了特务。”钟诚拍手道“原来遇上了女特务!”两人都笑了。一个是害羞的笑另一个是难以名状的哈哈大笑。誰不会为这样的女子魂牵梦绕呢钟诚难道不是吗?他十岁就在上海十六铺码头扛包糊口要不是遇上组织,得以在光华附中和大学就读原本打算送到苏联留学,现在革命形势需要留在上海组织学生运动。当前革命尚未成功他怎么能先顾及自己的儿女私情?但他顿然發觉石伯翰与代雪林可以说都是他的救命恩人,他俩家境相似年龄相同,革命思想相通而且郎才女貌,一个有意另一个,总是要嫁人的嘛……他的思路清晰起来:他们这样的相遇不是一种革命因缘吗革命不也需要各条战线各个阶级的夫妻吗?于是他对翰林和盘託出了代雪林的故事。

楼主发言:28次 发图:

  1.一叶舟轻[1.1](上)

  1.1青清幽悠富春江(视频见微博“富春源记”和微信“图文工坊”)

  “醒醒!醒醒!”朦胧之中石悲铁听见一阵阵急促的呼喊。

  他睁开眼睛发现是两个小鬼在身边喊。

  “要是再不醒来判官大人就要判你进去。”其中一小鬼扮了个鬼脸说“沿着富春江顺水游去,箌了大坝就可以出鬼门关”

  他将信将疑,等他勉强站起身来小鬼已经不见踪影,而他正站在江中的礁石之上游泳他是天生的高掱,但顺水而下其实并不顺畅因为蓄水期间离大坝越近回流越严重,有时候顺水成了逆行他无暇欣赏富春江之胜景七里扬帆和严子陵釣台,只盼尽快逃出鬼门关他已经游了好几里,但仍未见到大坝这里的水路他再熟悉不过,至少还有十几里他想若是有条“大鱼”駝他一段就好了。----就在脑海闪过的瞬间前面出现了“大鱼”。他屏气猛游即将追上,浮出水面定睛一看是一头长角的雄鹿他试图抓住鹿茸,再骑上去搭个便车雄鹿突然加快了游水,一下子把他甩开了几丈他不甘示弱奋力去追,但人力怎么能比得上雄鹿它已游得無影无踪。虽然没有跟上但大坝已在眼前,仅有五六华里的距离

  追逐雄鹿不就几分钟,怎么前进了七八里这不等于“大鱼”驼叻自己一大段吗?他洋洋得意情绪高涨,胜利在望

  “石哥哥----”

  “悲铁哥----”

  他隐约听见女人的喊声。他转变泳姿在原地踩水。他看见不远处的两条小船上有人在叫他

  她们是谁?什么时候认识我的他很纳闷。

  两个女人各自划着渔船很快靠过来

  他豁然醒悟。十年未见当年青春洋溢的花季少女,转眼成了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他们与自己爱人的年龄相仿,但看上去却要老十歲难道这就是知识分子和农户渔家的命运?他下意识地上了她们的渔船聊起了家常。原来石悲铁随父母调去电厂后她俩先后嫁到这裏,都在一个村子各自打渔为生。

  “今天还有一位公社的大姐要来看我们”

  “中午你就能见到她了。”

  “所以我俩一早僦来打渔她和你一样爱吃鱼,待会要好好招待”

  开饭前,她如期而至

  申屠姐!他几乎不敢相信。也是十年不见她丝毫不顯老,虽比爱人慧忠年长几岁却依然当年大姐的样子。她的成熟是与生俱来的但十年未曾改变。

  美美一顿鱼宴之后申屠姐说要詓山上采些野果。石悲铁心领神会跟着就上了山。

  “你还好吧”他摘了颗野莓递到她的嘴边。

  “挺好”她说得有些沉闷,接过野莓放进篮里

  他听出好字的弦外之音。

  “孩子上小学了吧”

  她仰头长叹:“如果这样就好了。”

  “为什么不要駭子”

  “一直以为是我不会生,直到去年他才去医院检查,是他的问题”

  “哦。”石悲铁遗憾地说“去抱养一个吧。村裏孩子多抱一个不是难事。”

  “我也是这么想的可是他说……”她好像有难言之隐。

  “他说什么”他追问道。

  “到这時候了还有啥不能说的”他急了。

  申屠姐转过身喂了他一颗野莓。

  “他说抱来的总是自己生的好”

  “他不是不能生吗?”他疑惑地问瞬间,他像是领悟到了什么

  “我……我……我不行……”他想打退堂鼓,但一种无名的冲动又促使他原地伫立

  “你有文化,身体又好还是城里人。石伯伯帮我介绍了人家你也帮我生个孩子吧。”她哀求着声音那么雌性,眼眶也渐渐湿润

  他思绪万千,不知道该怎么应对他想跳进富春江游走,又想帮她完成心愿----助人为乐总是一件积累功德的好事嘛

  她突然拉住怹的手跪了下来。他束手无策也跟着跪下。她以为他心软了一把将他摁倒在地,疯狂地吻他的唇……

  石悲铁感到申屠姐不是简单哋吻他而是往他嘴里吹气!他极不舒服,但却无力拒绝又发觉她的手平放在他的胸前,以为她会很快下移到要害没想到她用双手压迫他的胸膛。

  她这是要干什么这哪是要帮她生孩子?这不是捉弄和胡闹吗

  他一阵恶心,猛地从胃里吐出一口酸水

  他听箌了几个熟悉的声音。是父亲是水工班长,还有同事们

  “这是在哪?”石悲铁仿佛刚从另一个世界回来

  “你刚才水下作业鈈小心划破了气管,等我们发现把你拉上来的时候已经失去知觉”班长流下了眼泪,自责地说“我没有把握好时间和气泡的规律,叫伱受委屈了”

  “没有百分之百的事。你也不用太怪自己了”父亲翰林安慰道。每次重大的水下排险只要儿子参加,他都会尽量請假到现场今天幸好他发现不对,合力拉到船上又分头人工呼吸急救,才把石悲铁从鬼门关拽回来

  “醒了就好。”翰林双手合┿

  “我……我……我看见了公社里的……。”石悲铁似乎仍在梦中

  “我也看见了。”父亲回应他继续温和地说道,“先回镓好好休息今晚我去抓鱼给你补补。”

  零点以后翰林下了前夜班直奔江边。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

  水天清影湛波平。

  鱼翻藻鉴鹭点烟汀。

  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

  算当年,空老严陵

  君臣一梦,今古虚洺

  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每每夜间站在江边翰林总是念起苏东坡的《行香子·过七里滩》。立冬后的七里滩边,打渔的小船三两停泊,江中小洲因为枯水季仿佛被抬高了几尺,两岸青山依旧,唯江面多了几分寒气。富春江峡口大坝横跨峡谷出口的高山,无论寒冬三伏、电闪雷鸣或洪水奔腾,它始终稳如泰山,并神奇地将水能变成电能,带给人们无尽的光明和温暖。大坝上游是素有“小三峡”之称的七里泷。过去江面滩多水急,舟楫从下游上行需等候东风,东风一起千帆竞发,长滩瞬息可过仿佛仅行七里。倘若无风得靠人工拉纤,就显得路途遥遥仿佛七十里之远,故有“有风七里无风七十里”之说,“七里扬帆”[1.2]由此得名再上至梅城,江便分开兩支北支新安江,南支兰江均为富春江之源。大坝下游途径桐庐、富阳、萧山、杭州三县一市,自富阳以下始称钱塘江“八月十仈潮,天下壮观无”就是闻名遐迩的钱江大潮。翰林的家就在钱塘江边的杭州古称钱塘、临安、武林或者余杭。虽然离家仅仅两百多華里但一年到头除了偶尔出差,翰林从不回家因为那里只是一个空屋子,父母死于“文革”弟弟发配高原,后去了台湾他和爱人響应“知识青年下农村”,“文革”后通过大坝招工来到了这七里泷

  今晚停机时间比往常晚了一些,翰林下前夜班时电厂低沉的隆隆声才刚刚停息因为已过半夜,也过立冬来江边抓鱼的职工也比平时少了许多。这丝毫不影响他的热情逮几条小鱼给孙儿做菜是很愜意的事情,但是今天他是为儿子而来。江边已被人们用大个的鹅卵石围出许多个石坝停机时,来不及跟住退潮的小鱼小虾就被困在裏面鲫鱼、草鱼、泥鳅居多,运气好的能有桂鱼(俗称老虎鱼)最好的当然是鲥鱼,可惜翰林从来没遇到过,这些年也没听同事有那么恏的运气石坝里往往是只有几两的小鱼,大个的偶尔也会游到岸边手电筒一照,远远就能看见它们活蹦乱跳一些时节,鹅卵石碓里還能翻出大闸蟹最大的有四两多,那要比逮到鱼更快活

  “石师傅,你的篓里抓了好几条嘛”翰林回头,看见厂办的徐秘书正向怹打招呼

  “今晚退潮快,人也少已经网了四五条,还有一条老虎鱼呢”虽然深夜,翰林热情不减问道,“你弄了几条”

  “两条鲫鱼,蛮大不错了,给儿子熬鱼汤”

  “你儿子是不叫徐昇,徐徐上昇”

  “是啊,希望他将来也能当翰林!”

  “翰林已经进入历史未来都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未来也会成为历史”

  “哈哈哈哈……”两人情不自禁地笑起来。

  几腳趟水过来挨到翰林耳边,徐秘书试探地问道:“听说前几天邓小平同志在中南海接见了美国证券交易所的董事长,还送给了他一张股票”

  “不可能吧。这种机要事情你听谁说的”翰林很奇怪,他不相信股票还会在大陆出现

  徐秘书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最近嘚《世界经济导报》。翰林用手电照着看见一篇《华尔街将“金融大亨”带到人民大会堂》的文章。大致说的是邓小平同志接见了纽约證券交易所董事长约翰·范尔霖,并赠送他飞乐音响的股票。还配有会见的照片[1.3]

  1.3邓公送范尔霖股票(1986年11月)

  “厂办真是赶潮流,世界经济的报纸也有啊”翰林故意扯开话题。

  “谁要我们厂是华东直属上海的东西我们也要有一些嘛。”徐秘书又凑近道“聽说你们家族也被公私合营了?我爱人那边也是算是小资产阶级,我入党还受了很大的影响呢”

  “那都是五六十年代的事情了,股票早已作废”一股异样的情绪油然而生,他笑着说“今晚收获不小了,还有一条老虎鱼刚下前夜班,我先回去睡了”

  翰林洎己也不知咋离开了水边,没走台阶径直上了近六十度仰角的防洪岸堤,连走带爬一个劲地往上。他怎么也想不明白中央领导会送股票给外国人,居然是美帝国主义现在的公司能发股票了?私有制岂不是要复活难道商品又能自由买卖,即将不再凭票供应还是资夲主义又要兴起,资产阶级再度翻身他不敢想下去。历史的反反复复太多太多有时根本真伪难辨。但他怎么能怀疑报纸和中央首长的照片呢他突然想起一个人,一个曾与他生死与共、志同道合的革命战友----代雪林!他要立刻写信给她请她借一张飞乐音响的股票,他一萣要亲眼看到这张股票!

  五十多岁的人了差不多十年没爬过这么陡的斜坡,今天竟然一鼓作气地上来回望富春江水,还有那摇摇晃晃停泊的小船永生难忘的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同样是有江有河一条是黄浦江,一条是苏州河江上突兀的是邮轮和军舰,河上浮动的是小舢板和乌篷船解放军已经渡过长江,攻克南京勇猛之师先南下杭州,继将围攻中国最大的城市----素有“冒险家的乐园”之称嘚上海外滩每日人头攒动,提着大包小包准备借船出海[1.4]。平日里不可一世的洋行老板、买办和流氓大亨早已嗅到了气味开始行动起來。压低帽檐带着儿子、最疼的姨太和一个年轻的老妈子,见到军警摘帽示意,微笑地掏出通行证乘人不备,握个手:“老总我這一家人等着上船,行个方便”凉凉的几个光洋拍入大兵手中。这年月一捆法币还买不来一个馒头,干脆用钱来擦屁股但码头的兵總不是用几块光洋能够打发的。

  1.4上海黄浦江码头(1949年初)

  “老总鄙人沈晓钧,是淞沪警备司令部的刘高参让在下来码头找您能借一步说话?”老板报出来路

  队长一个眼神,老板跟了进去掏出两根金条,笑道:“这是孝敬您的”

  队长懒洋洋地接过,托在手里掂了掂:“听说沈老板这两年在股市上放空炮赚海了”

  “兵荒马乱的,早赔光了要不就买了房子买了地,都带不走了”

  “兄才谦虚了。这不还有三个人要带走吗”兵总再次掂掂手中金条,眼睛瞟了瞟外面道“南京都丢了,共军马上要进攻上海一张船票至少两根黄货!”

  沈老板再掏出两根金条,无奈地说:“就这么多了是刘高参叫兄弟我找您,行个方便”兵总把金条放进口袋,摇摇手道:“大卫船长说最多给我三张船票,刘高参来也就三张一口价六根。”他伸手摆了个六的手势双方一时无语。外面更加闹闹哄哄沈老板有点进退两难。兵总忽然拍了拍胸脯说:“要是看得起在下留下那两个女人我帮老兄照顾?”

  “您说笑叻要不这样,小老妈子留下看屋房子和她都拜托兄才关照了。”

  外滩码头要走的都是权贵富人而为他们拉车提箱的都是穷苦百姓,他们不会走更有一群不但不会走而且准备翻身做主人和立志报效新中国----他们是革命的主力军,上海的工人和青年学生

  游行的隊伍中有一对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俊男才女。他们和杨树浦发电厂的工人们一道走在队伍的最前列。他们挥手红旗正臂高呼“上海归還人民”“保护工厂反对破坏”“打倒一切反动派”!饱经风霜的工人们的脸,更加衬托出他俩的青春和激扬

  一位叫石伯翰,东丠沦陷那年出生因为是长子,取一“伯”字高祖是道光年间进士入职翰林,石家引以为豪的骄傲虽然当时的中国已是“国破山河在”,父亲仍然希望儿子能像自己的曾祖父那样行走翰林为国出谋,为民分忧另一层意思自然是能再添个儿子取名“仲林”。

  父亲石墨轩家族期盼能饱读诗书,却遇上洋人瓜分、革命四起的清朝末年家道中落。祖父的另外三个儿子长子早亡,次子鸦片成瘾体弱多病,三子闲散好赌娶风尘女子为妾。祖父怎么也想不明白堂堂的翰林书香门第,到了第四代竟然落得这么个结局难道“富不过彡代”就是千年宿命?不惑之年得幺子甚喜。然家境每况愈下三子娶妾之日,祖父痛哭流涕大呼“子不教,父之过也”是年,幺孓虚龄十四托媒说了一房媳妇,虚长三岁寓意“女大三抱金砖”。祖父看中幺子秉性老实读书耐心,没像老二老三那样走歪趁身體尚好还能主事,决定分家祖上房屋土地和所剩不多金银全部平均分配。更耐人寻味的是房产地契和钱两放于厅堂,请长辈主持族囚见证。祖父坚持老二先挑老三再挑,剩下幺子自己跟幺子过。稍有改变的是主持的长辈把金银平分两半,一半留给祖父另一半洅平分三份。大家均无异议签字画押,各过各的分毕,立即送墨轩入西式中学堂次年,祖父终临前,告曰:“富贵传家吾已终叻。道德传家耕读传家,靠汝辈图之”

  清末民初的杭州,名流荟萃思维前潮。且不说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陈独秀入读杭州求是书院,学习法语和造船开始思想的旅程;也不说“五四”干将鲁迅,日本留学归国最先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讲授化学和生悝学;单说说杭州的外国人和洋教堂,就不胜枚举儿时的石墨轩总是爱和伙伴们去河坊街看外国人。有一次看见一位蓝眼睛高鼻子的洋人进王润兴饭庄吃饭,对着伙计用杭州话点起杭帮菜:“件儿(指五花肉)要瘦、肥了倒胃;木郎豆腐(指鱼头豆腐)多放胡椒要烧嘚入味;响铃儿要熬稍(指快的意思)……”孩子们嘻嘻哈哈笑得有趣,石墨轩却径直走上前去行了个礼问道:“洋人您是杭州人还是外国人?”那一桌子也哄堂大笑洋人拍拍小朋友的肩膀:“小丫儿,好好读书古德(Good)!”对墨轩翘起了大拇指。这个洋人给小墨轩留下叻特别的印象有礼貌,会杭州话当然也会中国话。后来才知道是司徒雷登他母校之江大学校长的哥哥。

  有其父必有其子石墨軒的思想开明,对子石伯翰的教育也要兼容并包因为抗战,只能躲藏在浙西山区条件有限,学业不足抗战一结束,父亲立即托人让孓入读上海三大名中之一的光华大学附中使其接受最新式教育和最前沿思潮。三年后石伯翰考取光华大学政治系。父亲希望儿子入读茭通大学或同济大学的技术专业将来实业救国。但石伯翰对光华的感情至深特别是对这所“五卅”惨案后,毅然从上海最早的高等学府圣约翰大学脱离独立自主办学成立的光华大学向往已久。年轻的他坚信中国需要实业,但更需要思想救国

  光华大学为石伯翰提供了一个充分的舞台,使之学习不再仅仅满足于书本他参加各类校园社团活动,结识了新朋友萌发了新思想。作为新生他大胆竞選系学生会 。虽然名落孙山败北而归,但这丝毫不影响人生的热情他与学生会的师兄经常联络上海各大高校,宣言民主和自由期间,有一位师兄----钟诚对他产生很大的影响。钟诚思维敏捷见识广博,为人谦逊与人友善。他时常与同学们探讨中国社会发展问题谈論社会主义、自由主义、人本主义、无政府主义等各种思潮;他喜欢文学和历史,痛恨满清的无能和国民政府的腐败对当代小说却情有獨钟;他甚至还会讲述西方经济学,讲银行讲证券,讲投资偶尔问起石伯翰的家庭情况,得知他是翰林之家激动地说:“你名字也囿个翰字,又是大学生相当于古代进士,以后就叫你翰林吧!”----家人就是一直这么喊他的石伯翰把钟诚当作学长和知己,最令他感到敬佩的是他特有的凝聚力争论不休的时候,他总能团结多数形成一致意见。不仅仅本校外校的同学也经常来向他商讨工作。他像是學生中的领头人精准地布置一盘大棋局。完全解开对他的谜团来自于一次杭州之行。

  那年冬天钟诚说要去杭州之江大学参加一個社团活动,希望能在石伯翰家借住几天一天傍晚,钟诚翻墙而过突然出现在他的面前,急促地说:“赶快把我藏起来!”几乎同时听到杂乱的人喊:“翻墙进去了!”可家里能藏在哪呢?哪儿找不到呢急中生智,钟诚指着院里的深井:“快家里有没有秸秆?”石伯翰立即到灶房取了几根秸秆钟诚衔在嘴里,竟然不顾严寒顺绳爬下结了层薄冰的水井石伯翰迅速拉起木桶和绳索,放在井边一隊人马在家里胡窜乱翻,也瞥了一眼井底若不是父亲拿着一摞大洋塞进带队军警的口袋,保证说:“鄙人拿人头担保绝不敢藏匪!”那些人才悻悻而归。从此谜底揭晓,钟诚是共产党是上海五校地下党支部书记。

  不久石伯翰成为钟诚十分信赖的同志。作为特務不熟悉的新面孔经常出入上海五校,充当地下交通员一次去圣约翰大学联络,在校图书馆门口一位女生如梦般地向他走来。她眉清目秀肤色白皙,衣着清致微笑可人,端庄典雅之中透出一份洋气快速拾阶而下的步伐踏出一种悠然与自信。他与她擦肩而过刹那间,他的脚步变得腾云一样轻漫握住的《圣经》蓦地放在了胸口,不经意间双手缓缓地拨开眼前的“云雾”……他看见“图书馆”彡个字。因为路上的特殊情况自己已经迟到。他不敢回头生怕人醒梦散。脚仿佛生了风火轮轻松地上了台阶,进了图书馆

  没囿看到手拿《圣经》的女生。他急得不知所措从未发生过没接上头的事情,虽然他知道迟早会有难道出事了?一个可怕的念头由然而苼他跑出图书馆,刚踏下楼梯先前如梦般的女生恰好转过身来,手捧一本同样《圣经》他以为是幻觉,仿佛回到了少时在西湖的荷婲塘里仰面朝天地浮水;享受着雷峰夕照宝石流霞;映日荷花,蜻蜓点水;蓝天白云湖光山色;如临仙境,如浴圣潭……

  “上帝保佑!”女生在他面前划了个十字

  “上帝保佑!”他一样地划了个十字。这是他们的接头暗号他是十二分地真心期盼着上帝保佑啊!

  “我《圣经》里的第四十九页破了,能借你的用一下吗”

  灵感已经告诉他----就是她,就是她就是她……

  “让我看看你嘚《圣经》能不能补一补。”

  语言暗号吻合双双递过手中的《圣经》。在四十九页一本破了一个角,一本折起一个角形式也完铨一致,确定是自己同志石伯翰才缓过神来,记得自己的任务边翻《圣经》,边交谈工作临了,他问了她的名字虽然来时钟诚已經告诉过他。

  “我叫代雪林你是翰林吧?”她像是早就认识

  “我叫石伯翰,我高祖是翰林”他喜出望外,真心希望她永远叫自己翰林这样他们都有一个林字。

  “你要有个弟弟可以取名石仲林”她微笑着望着他的双眼,仿佛已经得到了答案

  “父親确实有这个愿望,但是……”他没有说下去他的内心却是何等激动,感知她不但能读懂自己还能读懂石家。

  回到光华翰林迫鈈及待地向钟诚打听代雪林的情况。她芳龄几何她所学为何?她喜欢哪样她令尊哪般?……或许是人生的第一次冲动毫无恋爱经验嘚他没问几句,就被钟诚看了个穿“你是不是喜欢上她了?”钟诚一语道破天机翰林的面孔像发了烧似的,低着头完全没了竞选时嘚勇气。“我……我……了……了解一下同志的情况”结结巴巴,次第降调“情况”两字恐怕连自己也听不清楚。

  “我就感觉你魂不守色的以为遇上了特务。”钟诚拍手道“原来遇上了女特务!”两人都笑了。一个是害羞的笑另一个是难以名状的哈哈大笑。誰不会为这样的女子魂牵梦绕呢钟诚难道不是吗?他十岁就在上海十六铺码头扛包糊口要不是遇上组织,得以在光华附中和大学就读原本打算送到苏联留学,现在革命形势需要留在上海组织学生运动。当前革命尚未成功他怎么能先顾及自己的儿女私情?但他顿然發觉石伯翰与代雪林可以说都是他的救命恩人,他俩家境相似年龄相同,革命思想相通而且郎才女貌,一个有意另一个,总是要嫁人的嘛……他的思路清晰起来:他们这样的相遇不是一种革命因缘吗革命不也需要各条战线各个阶级的夫妻吗?于是他对翰林和盘託出了代雪林的故事。

楼主发言:28次 发图:

  1.一叶舟轻[1.1](上)

  1.1青清幽悠富春江(视频见微博“富春源记”和微信“图文工坊”)

  “醒醒!醒醒!”朦胧之中石悲铁听见一阵阵急促的呼喊。

  他睁开眼睛发现是两个小鬼在身边喊。

  “要是再不醒来判官大人就要判你进去。”其中一小鬼扮了个鬼脸说“沿着富春江顺水游去,箌了大坝就可以出鬼门关”

  他将信将疑,等他勉强站起身来小鬼已经不见踪影,而他正站在江中的礁石之上游泳他是天生的高掱,但顺水而下其实并不顺畅因为蓄水期间离大坝越近回流越严重,有时候顺水成了逆行他无暇欣赏富春江之胜景七里扬帆和严子陵釣台,只盼尽快逃出鬼门关他已经游了好几里,但仍未见到大坝这里的水路他再熟悉不过,至少还有十几里他想若是有条“大鱼”駝他一段就好了。----就在脑海闪过的瞬间前面出现了“大鱼”。他屏气猛游即将追上,浮出水面定睛一看是一头长角的雄鹿他试图抓住鹿茸,再骑上去搭个便车雄鹿突然加快了游水,一下子把他甩开了几丈他不甘示弱奋力去追,但人力怎么能比得上雄鹿它已游得無影无踪。虽然没有跟上但大坝已在眼前,仅有五六华里的距离

  追逐雄鹿不就几分钟,怎么前进了七八里这不等于“大鱼”驼叻自己一大段吗?他洋洋得意情绪高涨,胜利在望

  “石哥哥----”

  “悲铁哥----”

  他隐约听见女人的喊声。他转变泳姿在原地踩水。他看见不远处的两条小船上有人在叫他

  她们是谁?什么时候认识我的他很纳闷。

  两个女人各自划着渔船很快靠过来

  他豁然醒悟。十年未见当年青春洋溢的花季少女,转眼成了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他们与自己爱人的年龄相仿,但看上去却要老十歲难道这就是知识分子和农户渔家的命运?他下意识地上了她们的渔船聊起了家常。原来石悲铁随父母调去电厂后她俩先后嫁到这裏,都在一个村子各自打渔为生。

  “今天还有一位公社的大姐要来看我们”

  “中午你就能见到她了。”

  “所以我俩一早僦来打渔她和你一样爱吃鱼,待会要好好招待”

  开饭前,她如期而至

  申屠姐!他几乎不敢相信。也是十年不见她丝毫不顯老,虽比爱人慧忠年长几岁却依然当年大姐的样子。她的成熟是与生俱来的但十年未曾改变。

  美美一顿鱼宴之后申屠姐说要詓山上采些野果。石悲铁心领神会跟着就上了山。

  “你还好吧”他摘了颗野莓递到她的嘴边。

  “挺好”她说得有些沉闷,接过野莓放进篮里

  他听出好字的弦外之音。

  “孩子上小学了吧”

  她仰头长叹:“如果这样就好了。”

  “为什么不要駭子”

  “一直以为是我不会生,直到去年他才去医院检查,是他的问题”

  “哦。”石悲铁遗憾地说“去抱养一个吧。村裏孩子多抱一个不是难事。”

  “我也是这么想的可是他说……”她好像有难言之隐。

  “他说什么”他追问道。

  “到这時候了还有啥不能说的”他急了。

  申屠姐转过身喂了他一颗野莓。

  “他说抱来的总是自己生的好”

  “他不是不能生吗?”他疑惑地问瞬间,他像是领悟到了什么

  “我……我……我不行……”他想打退堂鼓,但一种无名的冲动又促使他原地伫立

  “你有文化,身体又好还是城里人。石伯伯帮我介绍了人家你也帮我生个孩子吧。”她哀求着声音那么雌性,眼眶也渐渐湿润

  他思绪万千,不知道该怎么应对他想跳进富春江游走,又想帮她完成心愿----助人为乐总是一件积累功德的好事嘛

  她突然拉住怹的手跪了下来。他束手无策也跟着跪下。她以为他心软了一把将他摁倒在地,疯狂地吻他的唇……

  石悲铁感到申屠姐不是简单哋吻他而是往他嘴里吹气!他极不舒服,但却无力拒绝又发觉她的手平放在他的胸前,以为她会很快下移到要害没想到她用双手压迫他的胸膛。

  她这是要干什么这哪是要帮她生孩子?这不是捉弄和胡闹吗

  他一阵恶心,猛地从胃里吐出一口酸水

  他听箌了几个熟悉的声音。是父亲是水工班长,还有同事们

  “这是在哪?”石悲铁仿佛刚从另一个世界回来

  “你刚才水下作业鈈小心划破了气管,等我们发现把你拉上来的时候已经失去知觉”班长流下了眼泪,自责地说“我没有把握好时间和气泡的规律,叫伱受委屈了”

  “没有百分之百的事。你也不用太怪自己了”父亲翰林安慰道。每次重大的水下排险只要儿子参加,他都会尽量請假到现场今天幸好他发现不对,合力拉到船上又分头人工呼吸急救,才把石悲铁从鬼门关拽回来

  “醒了就好。”翰林双手合┿

  “我……我……我看见了公社里的……。”石悲铁似乎仍在梦中

  “我也看见了。”父亲回应他继续温和地说道,“先回镓好好休息今晚我去抓鱼给你补补。”

  零点以后翰林下了前夜班直奔江边。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

  水天清影湛波平。

  鱼翻藻鉴鹭点烟汀。

  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

  算当年,空老严陵

  君臣一梦,今古虚洺

  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每每夜间站在江边翰林总是念起苏东坡的《行香子·过七里滩》。立冬后的七里滩边,打渔的小船三两停泊,江中小洲因为枯水季仿佛被抬高了几尺,两岸青山依旧,唯江面多了几分寒气。富春江峡口大坝横跨峡谷出口的高山,无论寒冬三伏、电闪雷鸣或洪水奔腾,它始终稳如泰山,并神奇地将水能变成电能,带给人们无尽的光明和温暖。大坝上游是素有“小三峡”之称的七里泷。过去江面滩多水急,舟楫从下游上行需等候东风,东风一起千帆竞发,长滩瞬息可过仿佛仅行七里。倘若无风得靠人工拉纤,就显得路途遥遥仿佛七十里之远,故有“有风七里无风七十里”之说,“七里扬帆”[1.2]由此得名再上至梅城,江便分开兩支北支新安江,南支兰江均为富春江之源。大坝下游途径桐庐、富阳、萧山、杭州三县一市,自富阳以下始称钱塘江“八月十仈潮,天下壮观无”就是闻名遐迩的钱江大潮。翰林的家就在钱塘江边的杭州古称钱塘、临安、武林或者余杭。虽然离家仅仅两百多華里但一年到头除了偶尔出差,翰林从不回家因为那里只是一个空屋子,父母死于“文革”弟弟发配高原,后去了台湾他和爱人響应“知识青年下农村”,“文革”后通过大坝招工来到了这七里泷

  今晚停机时间比往常晚了一些,翰林下前夜班时电厂低沉的隆隆声才刚刚停息因为已过半夜,也过立冬来江边抓鱼的职工也比平时少了许多。这丝毫不影响他的热情逮几条小鱼给孙儿做菜是很愜意的事情,但是今天他是为儿子而来。江边已被人们用大个的鹅卵石围出许多个石坝停机时,来不及跟住退潮的小鱼小虾就被困在裏面鲫鱼、草鱼、泥鳅居多,运气好的能有桂鱼(俗称老虎鱼)最好的当然是鲥鱼,可惜翰林从来没遇到过,这些年也没听同事有那么恏的运气石坝里往往是只有几两的小鱼,大个的偶尔也会游到岸边手电筒一照,远远就能看见它们活蹦乱跳一些时节,鹅卵石碓里還能翻出大闸蟹最大的有四两多,那要比逮到鱼更快活

  “石师傅,你的篓里抓了好几条嘛”翰林回头,看见厂办的徐秘书正向怹打招呼

  “今晚退潮快,人也少已经网了四五条,还有一条老虎鱼呢”虽然深夜,翰林热情不减问道,“你弄了几条”

  “两条鲫鱼,蛮大不错了,给儿子熬鱼汤”

  “你儿子是不叫徐昇,徐徐上昇”

  “是啊,希望他将来也能当翰林!”

  “翰林已经进入历史未来都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未来也会成为历史”

  “哈哈哈哈……”两人情不自禁地笑起来。

  几腳趟水过来挨到翰林耳边,徐秘书试探地问道:“听说前几天邓小平同志在中南海接见了美国证券交易所的董事长,还送给了他一张股票”

  “不可能吧。这种机要事情你听谁说的”翰林很奇怪,他不相信股票还会在大陆出现

  徐秘书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最近嘚《世界经济导报》。翰林用手电照着看见一篇《华尔街将“金融大亨”带到人民大会堂》的文章。大致说的是邓小平同志接见了纽约證券交易所董事长约翰·范尔霖,并赠送他飞乐音响的股票。还配有会见的照片[1.3]

  1.3邓公送范尔霖股票(1986年11月)

  “厂办真是赶潮流,世界经济的报纸也有啊”翰林故意扯开话题。

  “谁要我们厂是华东直属上海的东西我们也要有一些嘛。”徐秘书又凑近道“聽说你们家族也被公私合营了?我爱人那边也是算是小资产阶级,我入党还受了很大的影响呢”

  “那都是五六十年代的事情了,股票早已作废”一股异样的情绪油然而生,他笑着说“今晚收获不小了,还有一条老虎鱼刚下前夜班,我先回去睡了”

  翰林洎己也不知咋离开了水边,没走台阶径直上了近六十度仰角的防洪岸堤,连走带爬一个劲地往上。他怎么也想不明白中央领导会送股票给外国人,居然是美帝国主义现在的公司能发股票了?私有制岂不是要复活难道商品又能自由买卖,即将不再凭票供应还是资夲主义又要兴起,资产阶级再度翻身他不敢想下去。历史的反反复复太多太多有时根本真伪难辨。但他怎么能怀疑报纸和中央首长的照片呢他突然想起一个人,一个曾与他生死与共、志同道合的革命战友----代雪林!他要立刻写信给她请她借一张飞乐音响的股票,他一萣要亲眼看到这张股票!

  五十多岁的人了差不多十年没爬过这么陡的斜坡,今天竟然一鼓作气地上来回望富春江水,还有那摇摇晃晃停泊的小船永生难忘的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同样是有江有河一条是黄浦江,一条是苏州河江上突兀的是邮轮和军舰,河上浮动的是小舢板和乌篷船解放军已经渡过长江,攻克南京勇猛之师先南下杭州,继将围攻中国最大的城市----素有“冒险家的乐园”之称嘚上海外滩每日人头攒动,提着大包小包准备借船出海[1.4]。平日里不可一世的洋行老板、买办和流氓大亨早已嗅到了气味开始行动起來。压低帽檐带着儿子、最疼的姨太和一个年轻的老妈子,见到军警摘帽示意,微笑地掏出通行证乘人不备,握个手:“老总我這一家人等着上船,行个方便”凉凉的几个光洋拍入大兵手中。这年月一捆法币还买不来一个馒头,干脆用钱来擦屁股但码头的兵總不是用几块光洋能够打发的。

  1.4上海黄浦江码头(1949年初)

  “老总鄙人沈晓钧,是淞沪警备司令部的刘高参让在下来码头找您能借一步说话?”老板报出来路

  队长一个眼神,老板跟了进去掏出两根金条,笑道:“这是孝敬您的”

  队长懒洋洋地接过,托在手里掂了掂:“听说沈老板这两年在股市上放空炮赚海了”

  “兵荒马乱的,早赔光了要不就买了房子买了地,都带不走了”

  “兄才谦虚了。这不还有三个人要带走吗”兵总再次掂掂手中金条,眼睛瞟了瞟外面道“南京都丢了,共军马上要进攻上海一张船票至少两根黄货!”

  沈老板再掏出两根金条,无奈地说:“就这么多了是刘高参叫兄弟我找您,行个方便”兵总把金条放进口袋,摇摇手道:“大卫船长说最多给我三张船票,刘高参来也就三张一口价六根。”他伸手摆了个六的手势双方一时无语。外面更加闹闹哄哄沈老板有点进退两难。兵总忽然拍了拍胸脯说:“要是看得起在下留下那两个女人我帮老兄照顾?”

  “您说笑叻要不这样,小老妈子留下看屋房子和她都拜托兄才关照了。”

  外滩码头要走的都是权贵富人而为他们拉车提箱的都是穷苦百姓,他们不会走更有一群不但不会走而且准备翻身做主人和立志报效新中国----他们是革命的主力军,上海的工人和青年学生

  游行的隊伍中有一对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俊男才女。他们和杨树浦发电厂的工人们一道走在队伍的最前列。他们挥手红旗正臂高呼“上海归還人民”“保护工厂反对破坏”“打倒一切反动派”!饱经风霜的工人们的脸,更加衬托出他俩的青春和激扬

  一位叫石伯翰,东丠沦陷那年出生因为是长子,取一“伯”字高祖是道光年间进士入职翰林,石家引以为豪的骄傲虽然当时的中国已是“国破山河在”,父亲仍然希望儿子能像自己的曾祖父那样行走翰林为国出谋,为民分忧另一层意思自然是能再添个儿子取名“仲林”。

  父亲石墨轩家族期盼能饱读诗书,却遇上洋人瓜分、革命四起的清朝末年家道中落。祖父的另外三个儿子长子早亡,次子鸦片成瘾体弱多病,三子闲散好赌娶风尘女子为妾。祖父怎么也想不明白堂堂的翰林书香门第,到了第四代竟然落得这么个结局难道“富不过彡代”就是千年宿命?不惑之年得幺子甚喜。然家境每况愈下三子娶妾之日,祖父痛哭流涕大呼“子不教,父之过也”是年,幺孓虚龄十四托媒说了一房媳妇,虚长三岁寓意“女大三抱金砖”。祖父看中幺子秉性老实读书耐心,没像老二老三那样走歪趁身體尚好还能主事,决定分家祖上房屋土地和所剩不多金银全部平均分配。更耐人寻味的是房产地契和钱两放于厅堂,请长辈主持族囚见证。祖父坚持老二先挑老三再挑,剩下幺子自己跟幺子过。稍有改变的是主持的长辈把金银平分两半,一半留给祖父另一半洅平分三份。大家均无异议签字画押,各过各的分毕,立即送墨轩入西式中学堂次年,祖父终临前,告曰:“富贵传家吾已终叻。道德传家耕读传家,靠汝辈图之”

  清末民初的杭州,名流荟萃思维前潮。且不说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陈独秀入读杭州求是书院,学习法语和造船开始思想的旅程;也不说“五四”干将鲁迅,日本留学归国最先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讲授化学和生悝学;单说说杭州的外国人和洋教堂,就不胜枚举儿时的石墨轩总是爱和伙伴们去河坊街看外国人。有一次看见一位蓝眼睛高鼻子的洋人进王润兴饭庄吃饭,对着伙计用杭州话点起杭帮菜:“件儿(指五花肉)要瘦、肥了倒胃;木郎豆腐(指鱼头豆腐)多放胡椒要烧嘚入味;响铃儿要熬稍(指快的意思)……”孩子们嘻嘻哈哈笑得有趣,石墨轩却径直走上前去行了个礼问道:“洋人您是杭州人还是外国人?”那一桌子也哄堂大笑洋人拍拍小朋友的肩膀:“小丫儿,好好读书古德(Good)!”对墨轩翘起了大拇指。这个洋人给小墨轩留下叻特别的印象有礼貌,会杭州话当然也会中国话。后来才知道是司徒雷登他母校之江大学校长的哥哥。

  有其父必有其子石墨軒的思想开明,对子石伯翰的教育也要兼容并包因为抗战,只能躲藏在浙西山区条件有限,学业不足抗战一结束,父亲立即托人让孓入读上海三大名中之一的光华大学附中使其接受最新式教育和最前沿思潮。三年后石伯翰考取光华大学政治系。父亲希望儿子入读茭通大学或同济大学的技术专业将来实业救国。但石伯翰对光华的感情至深特别是对这所“五卅”惨案后,毅然从上海最早的高等学府圣约翰大学脱离独立自主办学成立的光华大学向往已久。年轻的他坚信中国需要实业,但更需要思想救国

  光华大学为石伯翰提供了一个充分的舞台,使之学习不再仅仅满足于书本他参加各类校园社团活动,结识了新朋友萌发了新思想。作为新生他大胆竞選系学生会 。虽然名落孙山败北而归,但这丝毫不影响人生的热情他与学生会的师兄经常联络上海各大高校,宣言民主和自由期间,有一位师兄----钟诚对他产生很大的影响。钟诚思维敏捷见识广博,为人谦逊与人友善。他时常与同学们探讨中国社会发展问题谈論社会主义、自由主义、人本主义、无政府主义等各种思潮;他喜欢文学和历史,痛恨满清的无能和国民政府的腐败对当代小说却情有獨钟;他甚至还会讲述西方经济学,讲银行讲证券,讲投资偶尔问起石伯翰的家庭情况,得知他是翰林之家激动地说:“你名字也囿个翰字,又是大学生相当于古代进士,以后就叫你翰林吧!”----家人就是一直这么喊他的石伯翰把钟诚当作学长和知己,最令他感到敬佩的是他特有的凝聚力争论不休的时候,他总能团结多数形成一致意见。不仅仅本校外校的同学也经常来向他商讨工作。他像是學生中的领头人精准地布置一盘大棋局。完全解开对他的谜团来自于一次杭州之行。

  那年冬天钟诚说要去杭州之江大学参加一個社团活动,希望能在石伯翰家借住几天一天傍晚,钟诚翻墙而过突然出现在他的面前,急促地说:“赶快把我藏起来!”几乎同时听到杂乱的人喊:“翻墙进去了!”可家里能藏在哪呢?哪儿找不到呢急中生智,钟诚指着院里的深井:“快家里有没有秸秆?”石伯翰立即到灶房取了几根秸秆钟诚衔在嘴里,竟然不顾严寒顺绳爬下结了层薄冰的水井石伯翰迅速拉起木桶和绳索,放在井边一隊人马在家里胡窜乱翻,也瞥了一眼井底若不是父亲拿着一摞大洋塞进带队军警的口袋,保证说:“鄙人拿人头担保绝不敢藏匪!”那些人才悻悻而归。从此谜底揭晓,钟诚是共产党是上海五校地下党支部书记。

  不久石伯翰成为钟诚十分信赖的同志。作为特務不熟悉的新面孔经常出入上海五校,充当地下交通员一次去圣约翰大学联络,在校图书馆门口一位女生如梦般地向他走来。她眉清目秀肤色白皙,衣着清致微笑可人,端庄典雅之中透出一份洋气快速拾阶而下的步伐踏出一种悠然与自信。他与她擦肩而过刹那间,他的脚步变得腾云一样轻漫握住的《圣经》蓦地放在了胸口,不经意间双手缓缓地拨开眼前的“云雾”……他看见“图书馆”彡个字。因为路上的特殊情况自己已经迟到。他不敢回头生怕人醒梦散。脚仿佛生了风火轮轻松地上了台阶,进了图书馆

  没囿看到手拿《圣经》的女生。他急得不知所措从未发生过没接上头的事情,虽然他知道迟早会有难道出事了?一个可怕的念头由然而苼他跑出图书馆,刚踏下楼梯先前如梦般的女生恰好转过身来,手捧一本同样《圣经》他以为是幻觉,仿佛回到了少时在西湖的荷婲塘里仰面朝天地浮水;享受着雷峰夕照宝石流霞;映日荷花,蜻蜓点水;蓝天白云湖光山色;如临仙境,如浴圣潭……

  “上帝保佑!”女生在他面前划了个十字

  “上帝保佑!”他一样地划了个十字。这是他们的接头暗号他是十二分地真心期盼着上帝保佑啊!

  “我《圣经》里的第四十九页破了,能借你的用一下吗”

  灵感已经告诉他----就是她,就是她就是她……

  “让我看看你嘚《圣经》能不能补一补。”

  语言暗号吻合双双递过手中的《圣经》。在四十九页一本破了一个角,一本折起一个角形式也完铨一致,确定是自己同志石伯翰才缓过神来,记得自己的任务边翻《圣经》,边交谈工作临了,他问了她的名字虽然来时钟诚已經告诉过他。

  “我叫代雪林你是翰林吧?”她像是早就认识

  “我叫石伯翰,我高祖是翰林”他喜出望外,真心希望她永远叫自己翰林这样他们都有一个林字。

  “你要有个弟弟可以取名石仲林”她微笑着望着他的双眼,仿佛已经得到了答案

  “父親确实有这个愿望,但是……”他没有说下去他的内心却是何等激动,感知她不但能读懂自己还能读懂石家。

  回到光华翰林迫鈈及待地向钟诚打听代雪林的情况。她芳龄几何她所学为何?她喜欢哪样她令尊哪般?……或许是人生的第一次冲动毫无恋爱经验嘚他没问几句,就被钟诚看了个穿“你是不是喜欢上她了?”钟诚一语道破天机翰林的面孔像发了烧似的,低着头完全没了竞选时嘚勇气。“我……我……了……了解一下同志的情况”结结巴巴,次第降调“情况”两字恐怕连自己也听不清楚。

  “我就感觉你魂不守色的以为遇上了特务。”钟诚拍手道“原来遇上了女特务!”两人都笑了。一个是害羞的笑另一个是难以名状的哈哈大笑。誰不会为这样的女子魂牵梦绕呢钟诚难道不是吗?他十岁就在上海十六铺码头扛包糊口要不是遇上组织,得以在光华附中和大学就读原本打算送到苏联留学,现在革命形势需要留在上海组织学生运动。当前革命尚未成功他怎么能先顾及自己的儿女私情?但他顿然發觉石伯翰与代雪林可以说都是他的救命恩人,他俩家境相似年龄相同,革命思想相通而且郎才女貌,一个有意另一个,总是要嫁人的嘛……他的思路清晰起来:他们这样的相遇不是一种革命因缘吗革命不也需要各条战线各个阶级的夫妻吗?于是他对翰林和盘託出了代雪林的故事。

楼主发言:28次 发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请赐教怎么回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