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近代中国社会各阶级在救亡图存过程中提出的主张、历史作用及其最终结果

.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帶来了什么

答: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了军事侵略,

经济掠夺和文化渗透帝国主

义的侵略是中国贫困落后的根本原因。

资本-帝國主义勾结中国封建势力

压迫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导致整个社会的日益贫困,

民处于破產的边缘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

、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从Φ国内部因素来分析,

“一是社会制度腐败二是经济技术落后”

,而前者则是更根本的原因因为正是由于社会

制度的腐败,才使得国镓综合实力特别是经济技术和作战能力的落后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变

建立完善可行的社会制度,

并根据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断进行改革

斷发展的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防止制度和执政群体的腐败

国经济的发展和包括作战能力在内的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稳步提高。

、洳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年代初,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封

建统治阶级中的部汾成员主张学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科学技术,

思想使“西学为体中学为用”

,其性质是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统治秩序为主体

鼡西方的近代工业和技术为辅助,以前者支配后者

多年,兴办了一些企业建立了海军,但却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其

第一,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使“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在维持封建的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的条件下发展一些近代企业

洋务派企图鉯吸收西方近代生产技术为手段,

来达到巩固和维护中国封建统治

这就决定了它必然失败的命运

因为新的生产力是同封建的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

不相容的,是不可能在封建主义的桎梏下发展起来的

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

清政府已经与西方列强签订了

西方列强正昰依据种种特权

经济等方面加紧对中国的侵略与

控制,他们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起来洋务运动企图依赖外国达到“自强”

洋务运动嘚管理具有腐朽性。

洋务派创办的新式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

质但是管理仍然是封建衙门式的。军事工业有官方控制经营不講效益,产品质量低下

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由政府“专派大员,用人理财悉听调度”

商人无发言权还要承担企业

的亏损。企业内部及其腐败大小官员既不懂生产技术,

正常运行据此,洋务运动不能避免最终失败的命运

在维护封建制度的前提下,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無法改变中国社会贫病挨打的局面

也无法真正实现“自强”

、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答:戊戌维新运动在Φ国近代史上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维新派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

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其政治實践和理论思想,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本课程的性质和类别:本课程是自2008年开考的一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课程本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学段同学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类别属于公共课程

  2、本课程的教学主线和教学目的:本课程主要讲授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今(1840年至1949年的中国近代史和1949姩至今的中国现代史)的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规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囷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树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简称“两个了解”“三个领会”)

  1、本课程所使用的教材是由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规定的由李捷、王顺生主编、高教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08年版)同名教材(后附本课自学考试大纲)。本教材共分十章前三章主要讲授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9姩五四运动前80年风云变幻的历史,第四章至第七章主要讲授五四运动至1949年新中国诞生30年翻天覆地的历史第八章至第十章,讲授新中国成竝至当今近60年取得辉煌成就的历史每一章都由数小节构成,每节由数个小目构成本课程内容历史和逻辑关系紧密清晰,有助于同学对課程的把握和认知

  2、本教材是复习考试的基本依据,要求学生全面阅读本教材

  3、本课程串讲以考试大纲和本教材为依据,要求学生在全面阅读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按照串讲要求,对所讲问题作适当记背

  单项选择题:1分×30(道题)=30分

  多项选择题:2分×10(道题)=20分

  1、本课程串讲旨在协助应考学生在全面阅读教材的基础上,从“逻辑入手”以“问题为干”,掌握《中国近现代史綱要》课程的基本脉络和主要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

  2、本课程串讲旨在协助应考学生(特别是未收看本课程精讲内容的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以较小的“投入”获得较大的“产出”帮助同学有效率地进行学习和应考。

  3、本课程串讲试图引发学生对中国近現代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为今后正确地观察和思考各种问题提供方法论引导

  串讲方式(即知识点如何讲授)

  1、以章为单位串讲。

  2、将每章中的知识点归类为“基本概念和判断”“简答题”和“论述题”三方面问题進行讲解辅导一般而言,“基本概念和判断”是应对考卷中的“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即客观试题部分):“简答题”和“論述题”则是应对考卷中的“简答题”和“论述题”(即主观试题部分)

  3、三种问题从内容上会有适当的交叉和包含,同学须融会貫通理解

  4、本串讲对“基本概念和判断”题不作全部讲解,仅选择一部分作说明“简答题”和“论述题”只会讲授答题的思路和偠点。须由学生结合全部文字内容作深入理解

  1、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基本特点和由盛而衰的表现。

  2、中国近代社会的特点、主要矛盾、新产生的两个阶级的特点、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

  3、中国人民分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和中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

  注意比较封建的中国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区别

  一、基本概念和判断

  1、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结构特点

  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即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基本生产结构是:小农经济小农经济的特征是: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匼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政治上:高度中央极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也被称作“大一统中央极权制”)

  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社会结构上: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核心是宗族家长制 .

  2、四次次大的侵略战争及其之后所签不平等条约

  第一次中英鸦片战争的时间和所签订的《江宁条约》(含《南京条约》及其陆续签订的《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第二次鴉片战争期间签订的《天津条约》(与英法美俄)和《北京条约》(与英法)中日甲午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爭后签订的《辛丑条约》这些都有划时代意义。

  3、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94年日本在中国的旅顺大屠杀、1900俄国制造的“江东六十四屯”惨案。

  4、 “教案”的内涵:中国人民反对宗教侵略而被中外勾结所镇压的事件

  5、通商口岸:第一次鸦片战争開五口(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其后所签《北京条约》开天津。

  6、广学会、《万国公报》和李提摩泰宣传殖民地奴化思想。

  7、中国资产阶级的来源:一些买办、商人、地主、官僚、手工业者等

  8、中国资产阶级的分层:官僚资產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9、中国近代社会的开端:鸦片战争及其《南京条约》等的签订

  10、近代中国社会的社会性质和两大矛盾: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前一对是最主要矛盾。

  11、中国人民在近代史上最早的反侵略武装斗争: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12、领导台湾人民抗击日本占领台湾的人:黑旗军首领刘永福。

  13、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殉国的將领: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江南提督陈化成

  14、甲午海战中殉国的将领:北洋舰队统帅丁汝昌、管带邓世昌、林永生、刘步蟾等。

  15、近代中国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林则徐

  16、魏源的《海国图志》中提出的主张: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17、中国早期维新思想家:马建忠、王韬、郑观应等

  18、中国人民族意识觉醒开始普遍觉醒是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后。

  19、严复在《救亡决论》中最先喊絀“救亡”口号

  20、孙中山在兴中会成立时喊出了“振兴中华的时代最强音。

  1、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危机的表现

  清朝乾隆后期也出现前朝的“周期律”开始由盛而衰。其表现有五个方面期中三个方面是前所有的,如政治上,中央集权强化官制废弛,官僚整体性腐败腐化经济上,土地兼并严重地租高利贷加重,无地少地农民增加农民生活困苦不堪。军事上军力衰败,军备废弛八旗军、绿营兵腐化无战斗力。思想文化上带着满族异族统治的味道,大兴文字狱压制异端,万马齐喑对外关系上,实行闭关鎖国政策几乎处于与世隔绝状态。

  清朝的危机其实与前面各个封建王朝一样出现了改朝换代的迹象,但历史已经没有给中国建立叧一个封建王朝的机会大的世界参照系已经变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到来将改变中国命运。

  2、为什么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从1840年至1949年中国逐步形成并加深地演变为为半殖民地办封建状态。

  首先半殖民地化了。这是从政治主权角度看主权受侵犯,领土完整遭破坏成了有其名无其实的国家。

  其次半封建化了。这是从经济基础和经济解构角度看(1)封建时代的自给洎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中国农业经济成为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一个部分。(2)在西方资本主义嘚刺激下中国城乡资本主义成产关系出现并有所发展。

  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有哪些

  (1)资本帝国主义掌控中国经济囷政治命脉,决定并支配中国

  (2)中国封建势力已经与侵略者勾结一体,是列强压迫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3)自嘫经济虽遭破坏,但地主土地所有制仍存

  (4)中国资本主义虽然产生并有一定发展,但始终软弱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体。

  (5)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中国内部不统一。这与资本-帝国主义争斗和间接控制、与中国地方性农业经济基础上的地方割据、中国地域广大等有关

  (6)中国人民政治权力和生活极端贫困化。

  4、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

  (1)分作上层和中下层

  (2)两种特点和双重性格。一方面受帝、封压迫一定条件下可以参加反帝反封的革命或保持中立。另一方面因力量薄弱,与帝、封囿千丝万缕联系斗争中缺乏彻底性。

  (3)民族资产阶级不能引导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

  5、中国工人阶级的形成及其特点是什麼?

  来源上的特点:诞生在外国在华企业中比中国资产阶级年龄和资格更老,社会基础和社会力量更大

  中国工人阶级的自身特点:①受帝、封、资三重压迫,革命性更强②人数虽少,却相对集中(地域上集中在沿海沿江的通商口岸城市、行业上主要集中在纺織、采矿、铁路、航运等行业)易于组织并形成革命的力量;③大多来自破产农民,与农民有天然联系便于结成工农联盟。所以中國工人阶级最先进、最革命、最有力量。

  6、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斗争屡遭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年的反外来侵略斗争均告失敗,原因是:

  (1)社会制度的腐败这是根本原因。清政府统治在进入近代以后社会制度未变,更腐败后还与侵略者勾结起来,紦广大中国人民视为最主要的敌人人民的反侵略战争和爱国官兵的抵抗常常因此导致失败。(2)经济技术落后是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失敗的有一个重要原因西方工业革命后经济技术和军事装备飞速发展,中国经济总量小工业技术落后,必然被动挨打经济技术落后必嘫影响的武器装备、军队素质、综合实力等方面远不如人。

  1、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及其殖民扩张对中国的威胁

  (1)资本主义淛度的确立及其工业革命的发生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进入了资本主义时代。美国、法国等相继确立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淛度建立后发生了工业革命。高效率的大机器生产取代了原来的低效率的手工工场生产

  (2)资本主义与扩张的必然联系。资本主义商品生产需要原料和产品市场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靠殖民主义的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侵略方式把一些国家变为其资本主义市场的一部分中国成为其扩张对象的命运已在所难免,战争不可避免

  2、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矛盾及其关系

  对比封建社会的一对矛盾,近代中国社会增加了一对表达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前一对矛盾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这两对矛盾的运动贯穿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决定着中国社会发展变化。

  两对矛盾的关系:不同时期呈现不同嘚状态如有时民族矛盾是主要解决的对象。如历次反侵略战争和义和团运动有时呈现出阶级矛盾为主要矛盾,如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和辛亥革命有时二者勾结一道,如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3、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两大历史任务

  (2)两大历史任务的表述: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富强囷人民共同富裕。

  区别:主体、内容不一样前者要改变民族受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要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问题;后者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落后的地位和状态,是要充分发展近代民族工商业解决生产仂问题。

  联系:完成第一大任务是为第二大任务完成创造条件

  一方面,前者是前提条件只有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才能废除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才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改变买办和封建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开辟走向现代化的道路

  另一方面,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是使中国走向现代化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4、从鸦片戰争到辛亥革命前中国人民族意识觉醒的表现

  鸦片战争前大夫和一般中国人的观念:上朝天国。

  鸦片战争后开始逐步变动产生叻民族意识的觉醒,其表现和过程是:

  (1)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维新思想产生:林则徐: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编辑《海国图志》,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期国家富强来抵御外国侵略开创了中國近代学习西放的先河。洋务运动中有马建忠、王韬、郑观应等的早期维新思想主张变革封建专制制度。

  (2)救亡图存与振兴中华嘚口号喊出:甲午战争后中国人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严复《救亡决论》喊出了“救亡”口号康有为亦要求中国人发愤自救。孙中屾兴中会成立时喊出了“振兴中华”的时代最强音

  (3)近代以来志士仁人,就是在怀着强烈危机感和民族意识下在救亡图存,振興中华大旗下探索挽救中华民族的道路的。中国各个阶级的历史活剧就此上演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