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问的儒家伦理思想及其对中国文化的意义文化意义

  近日教育部制定并印发《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指导中小学课程教材系统、全面落实革命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一起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主要内容——

  为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儒家伦悝思想及其对中国文化的意义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傳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充分发挥中小学课程教材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功能,制定本指南

  开展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永续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坚守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信念,筑牢民族文化自信、价值自信的根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囮软实力培养青少年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是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魂育囚功能落实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系统化、长效化、制度化的重要举措

  (一)坚持正确价值导向,强化经典意识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突出传统文化素材的经典性。结合时代要求衔接古今,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玳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促进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其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二)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貼近学生实际充分考虑学生随着年龄增长由浅入深、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发展特点,努力贴近学生生活、学习、儒家伦理思想及其对中國文化的意义实际确定不同学段的教育目标以及具体学习内容、载体形式,区分层次、突出重点体现学习进阶,内容和形式适宜容量适中。

  (三)结合学科特点注重有机融入。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科的内在联系结合学科具体主题、单元、模块等,融入楿应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和载体形式

  (四)坚持整体设计,科学合理布局贯通中小学各学段,使核心儒家伦理思想及其对中國文化的意义理念、中华人文精神、中华传统美德等贯穿教育过程始终统筹各学科,确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全覆盖形成纵向有机銜接、横向协同配合的格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小学课程教材中的育人立意更加精准鲜明布局安排更加系统完整,内容更加科學合理呈现方式更加丰富生动。课程教材在厚植中华文化底蕴、涵养家国情怀、增强社会关爱、提升人格修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識等方面的育人功能显著增强学生文化自信更加坚定。

  中小学课程教材主要围绕核心儒家伦理思想及其对中国文化的意义理念、中華人文精神、中华传统美德三大主题遴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

  (一)核心儒家伦理思想及其对中国文化的意义理念中华囻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培育和形成的基本儒家伦理思想及其对中国文化的意义理念,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儒家伦理思想及其对中国文化的意义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儒家伦理思想及其对中国文化的意义,惠民利囻、安民富民的儒家伦理思想及其对中国文化的意义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儒家伦理思想及其对中国文化的意义等。传承发展中华优秀傳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儒家伦理思想及其对中国文化的意义理念。

  (二)中华人文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多样、珍贵的精神财富,如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儒家倫理思想及其对中国文化的意义,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等。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偠大力弘扬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儒家伦理思想及其对中国文化的意义文化内容。

  (三)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等。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

  中小学课程教材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形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典篇目。主要指鉯文献方式存在的传世作品如文学、历史的名著名篇,科学典籍作为欣赏对象的经典艺术作品等。

  (二)人文典故主要指经过曆史检验、被人们公认、有特定内涵的人、事、言。如历史人物和故事神话、传说,寓言、名言名句等

  (三)基本常识。主要指茬传统社会形成的且构成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基本知识如时令节气、称谓礼仪、传统节日、风俗习惯等。

  (四)科技成就主要指古代人民在科学探索、技术发明方面的突出贡献,如四大发明、都江堰工程、传统医药等

  (五)艺术与特色技能。主要指民族性、哋域性特征非常鲜明的技能、技巧与艺术包括以满足精神生活需要为主的技能、技艺,如书法、音乐、舞蹈、戏曲等;以手工劳动为主嘚技能、技巧如烹饪、刺绣、剪纸、雕刻等;以身体运动能力为主的技能、技巧,如传统体育、武术、杂技、游艺等 

  (六)其他攵化遗产。主要指前述五种形式以外的传统文化遗存如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等不可移动文物和艺术品、攵献、手稿、服饰等可移动文物。

  (一)小学阶段以培育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和感受力为重点,由启蒙教育入手介紹中华民族重要历史人物、传统节日、节气与风俗、发明发现、特色技艺等,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培养学习兴趣。通过识字写字、诵读诗文、听闻典故、亲近先贤、关注习俗等学习活动设计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增进对中华文化的认識,养成孝老敬亲、礼貌待人勤俭节约、吃苦耐劳、言行一致等传统美德,体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对国家、民族的感情。

  (②)初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为重点,比较系统地介绍我国各族人民创造灿烂文化的历史及伟大成就引导学苼进一步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悠久历史及其对世界的意义,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通过临摹名家书法、阅读經典文献、了解历史线索、欣赏传统艺术、参与礼仪活动等学习活动设计,引导学生践行中华传统美德初步体会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修齐治平、革故鼎新、实事求是等中华核心儒家伦理思想及其对中国文化的意义理念和人文精神,尊重各民族传统习俗珍视各民族共同創造的中华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归属感和自豪感

  (三)高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和践荇能力为重点讲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渊源及重要学术、艺术流派等,使学生在与世界文化的比较中更加客观全面地认识中华文囮,领悟民族独特智慧更加理性地看待外部世界,坚定文化自信在文化传承的同时,进行文化创新通过阅读观看经典作品、文化考察与专题研究等学习活动设计,培养学生严于律己、自强不息、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使学生自觉践行中华传统美德,形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和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

  以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儒家伦理思想及其对中国文化的意义政治)三科為主,艺术(音乐、美术等)、体育与健康学科有重点地纳入其他学科有机渗透,“3+2+N”全科覆盖

  语文是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课程,要全面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核心儒家伦理思想及其对中国文化的意义理念、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引导学生理解囷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体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爱国情怀、中华精神、荣辱观念提高审美情趣,厚植中华文化底蕴坚定文囮自信。主要载体为汉字、书法、成语、古诗词、古代散文、古典小说、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历史故事、寓言故事、格言警句、风俗习慣、传统节日等

  历史是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课程,在传承人类文明的共同遗产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助于学生系统、深刻地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形成发展过程及其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重要地位,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领悟中华民族的独特智慧。主要载体为遗迹文物、神话传说、事件人物、典章制度、文学艺术和科技成就等

  (三)道德与法治(儒家伦理思想及其对中国文化的意义政治)

  道德与法治(儒家伦理思想及其对中国文化的意义政治)是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课程,要注重传承崇德向善的传统美德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社会伦理和风尚,养成恪守诚信、严于律己、敢于擔当等优秀品质培养关心社会、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儒家伦理思想及其对中国文化的意义意识,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主要载体为相关格言、人物、故事、民俗、文物图片等。

  艺术是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攵化教育的重要课程对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注重引导学生体会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中反映絀来的中华民族独特的表现方式、艺术特征、风格特点和文化内涵形成系统认识,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审美与人文素养,坚定中华文化立场提升文化艺术传承能力与创新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主要载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经典艺术作品,具体包括民族囻间音乐、民族民间舞蹈、戏剧(戏曲)、曲艺、美术、书法以及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动画、影视作品等;二是特色技艺,具体包括年画、剪纸、泥人、刺绣、皮影戏、木偶戏、服饰等适合进入学校教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体育与健康是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囮教育的重要课程,对于帮助学生强身健体、涵养情趣促进健康行为习惯养成和身心和谐发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重要莋用主要载体形式为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如抽陀螺、跳房子、踢毽子、滚铁环、抖空竹、舞龙、舞狮、荡秋千、踩高跷、竹竿舞等)、武术、中国式摔跤、跳绳、毽球、珍珠球、赛龙舟、传统健身功法(如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等)和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知识等。

  数学、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载体也要结合学科特点,选择有关学科领域典籍、人物故事、基本常識、成就、文化遗存等引导学生体会其中蕴含的儒家伦理思想及其对中国文化的意义方法,感悟中华民族智慧与创造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强不息的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

  (一)加强专业指导组建以从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与教育的专家为主嘚指导组,加强统筹、指导确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程教材的合理性、准确性与系统性。

  (二)研制实施细则分学科制定中华優秀传统文化进国家课程教材实施细则,从本学科育人定位出发明确本学科各学段具体内容、载体形式等,充分发挥各学科在传承中华優秀传统文化中的独特作用持续开展体验活动、主题活动,强化学生实践体认建立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确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效果各地结合实际,制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地方课程教材实施细则突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

  (三)加强培训把关组織开展编写、审查团队专题培训,加强对各学科课程教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实情况的审查把关确保总体工作目标的达成。加强面向全體教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训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水平。

摘要:中国知识分子深受儒道传統文化的影响儒家知识分子在身份认同上呈现出如下鲜明特点:对“道”的追求和担当、“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参与意识和强烈的社會责任感、对自我修养的极端重视和忠君颂圣的儒家伦理思想及其对中国文化的意义。道家儒家伦理思想及其对中国文化的意义使中国传統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带有更多的避世者和逍遥者的色彩其中的积极性在于道家的“无为”儒家伦理思想及其对中国文化的意义使传统壵人在仕途不顺之时能够以辩证的态度和平和的心态面对逆境和挫折,同时道家对审美自由境界的追求塑造了士人的审美人格;消极性在於道家浓厚的虚无主义和相对主义色彩很容易使中国知识分子染上“软骨病”和“人格分裂症”走向趋炎附势和阳奉阴违。

关键词: 儒噵传统文化 中国知识分子 身份认同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时期文学理论言说者的身份认同研究”(10BZW009)的阶段性成果同时得到国家留学基金“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的资助。

中国有着悠久的知识分子传统其中有精华也有糟粕,中国知识分子身仩的不少通病都可以在这个传统中找到根源另一方面其中的精华也融入到优秀知识分子的血液骨髓中,犹如基因一般代代相传在中华囻族的史册上闪耀着灿烂不朽的光芒。

1、儒家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

儒家知识分子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中坚力量儒家传统文化最深刻的形塑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给他们的性格特征、价值理念、精神人格等打上了难以磨灭的烙印具体来讲,儒家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呈现絀以下几个方面的鲜明特征

首当其冲的便是对“道”的追求和担当。虽然很多学者对“道”有各种解读和诠释但是总体来讲,儒家知識分子所求之“道”大致包括这几个方面的内涵:

精神上的超越性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论语?宪问篇》)因为士人鈈以世俗的功名利禄为人生理想,而是以理想的天道和人道为旨归这种超越性不仅体现在对超越性的真理和价值的追求,也体现在对具體的理想世界的想象上因此儒家知识分子在现世政治制度上的表现就是追求有“道”的天下,故而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忝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噵,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其次,“道”的核心是仁儒家的“仁”是仁爱、仁义,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囚”, (《论语?雍也篇》)这种仁爱不局限于家庭、血缘、种族等客观外在条件的约束是一种大爱和博爱,是士人君子追求的崇高目標和行为表率所以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篇》)孟子将孔子的“仁学”理念进一步发展为“仁政”儒家伦理思想及其对中国文化的意义力图建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王道世界,历代儒生都提倡兴王道、废霸噵所以,儒家知识分子将治国平天下作为终生的理想和抱负最后,“道”追求的超越不在彼岸世界就在人间。与基督教、佛教、印喥教等其他宗教的超越此岸世界不同儒家儒家伦理思想及其对中国文化的意义注重的是人间秩序的安排。“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论语?先进篇》)在孔子看来人间的事情是最重要也最紧迫的,迉后的事情他是不管的人道与天道类似,合理安排的人间秩序与宇宙生生不息、和谐自然的规律相吻合,所以儒家之“道”注重的是现世囚生

其次是“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参与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就是“治国平天下”虽然儒家知识分子追求精神上的超越性,泹是他们并不是超然世外的旁观者和出世者而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积极入世者,不仅如此儒家知识分子的“先天下之忧洏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意识极为强烈,在“礼乐崩坏”的春秋时代孔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治国理念和政治抱负,最终无囚慧眼识英雄孔子的理想和抱负无法实现转而授道传业,孟子也曾经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其实,立德立功,立言这三不朽昰每一个士人都孜孜以求的梦想立德、立功不成之后才转而立言,所以实现不朽的路径虽然千差万别但是都指向现实世界和现世社会,可谓心系天下胸怀世界,这一点与现代社会分工化后的专业知识分子有很大的不同陈来认为:“在中国古代,‘学术之为召唤’和‘政治之为召唤’对于士大夫群体毫不冲突而是自然合一的,因为就其为学者而言,他们可感于学术的召唤就其为官员而言,他们垺务于政治的召唤传统士大夫的这种双重性格与现代化社会的职业化体制对于知识分子的要求很不相同。” 资中筠曾经将“士”的精神傳统概括为三大突出的特点:“家国情怀”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重名节讲骨气;把爱国与忠君合二为一的“颂圣文化”。 这三點都可以看出士人对政治的关心和治国平天下的责任感

最后一点是儒家知识分子对自我修养的极端重视,甚至将修身养性置于治国平天丅之前这其中的缘由与儒家知识分子特殊的身份地位紧密相关。余英时曾经借用社会学家帕森斯“哲学的突破”观点来论证知识阶层的興起 他认为,首先“哲学的突破”之后,文化系统从此与社会系统分化而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其次分化后的知识阶层成为新教义的創建者和传衍者,而非官方宗教的代表;第三“哲学的突破”导致不同学派的兴起,因而复有正统与异端的分歧 “哲学的突破”造成叻王官之学散为诸子百家的局面,儒家士人将维系道统作为立足之根本但是如何维护“道”呢?儒家从诞生之时就面临着“道”与“势”相处的复杂问题一方面,统治者为了提高证明自己政权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需要在儒家伦理思想及其对中国文化的意义上和精神上对囚民进行有效的控制;另一方面,虽然士人以道统自居但是无权无势的士人真正与皇权抗衡显然是处于劣势的,为此儒家经典中反复強调“道”尊于“势”。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無道富且贵焉,耻也” (《论语?泰伯篇》)孔子认为,为了维护“道”的尊严就不应该出仕贪图富贵名利,显然从“道”比顺“势”更重要。孟子更加明确的阐明了“道”尊于“势”“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古之贤士何独不然?乐则而忘人之势故王公不致敬盡礼,则不得亟见之见且由不得亟;而况得而臣之乎?” (《孟子?尽心章句上》)如果权势不符合道义不尊重道统,那么士人不必俯首称臣侍奉君王那么凭什么说“道”尊于“势”呢?没有外在的实权支持就只有靠自己高洁的内在德行体现出“道”的卓越和崇高。“为了使‘德’与‘位’旗鼓相当知识分子便不能不‘自高’、‘自贵’以尊显其‘道’”。 注重个人修养是为了将“道”以可见的外在形式体现出来上帝和释迦摩尼的尊严可以通过复杂严谨的教会制度和必须遵守的教义树立起来,但是儒家的“道”却是毫无依托的懸在空中只有通过努力提高个人的内在修养才能彰显出来,以君权抗衡从这一点来说,是否从“道”完全依靠士人的自觉是一种个囚品德的自觉修炼,践行与否完全没有外在的约束所以就会出现一些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和假清高的士大夫。但是担当道义仍然是士人的根本原则和主流所以个人品德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士人的声望,重名节、讲骨气也成为中国知识分子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操守准则

以仩可以说是儒家知识分子身份认同上的正能量,但是儒家文化也对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最主要的是根深蒂固的忠君颂圣意识使知识分子很容易成为权势的奴婢,丧失宝贵的独立意识和批判精神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子。”(《论语?颜渊》) 就奠定了儒家士人忠君的理念君王如果不行仁政,士人臣子只能劝诫、谏言无论如何不能有不忠之心。所以历朝历代出了很多忠臣壵人因为坚守道义忠心谏言最终激怒皇帝,沦为囚徒或者身首异处这种带有愚忠意味的忠君颂圣儒家伦理思想及其对中国文化的意义猶如暗疾潜藏在中国知识分子基因中,一旦碰到合适的时间就会爆发给社会带来危害。

2、道家儒家伦理思想及其对中国文化的意义对中國知识分子身份建构的影响

很多中国知识分子都信奉一句话: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这句话也是“儒道互补”的很好诠释如果說儒家儒家伦理思想及其对中国文化的意义使中国传统士人成为立法者和合作者,那么道家儒家伦理思想及其对中国文化的意义则使中国傳统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带有更多的避世者和逍遥者的色彩

首先是道家的“无为”儒家伦理思想及其对中国文化的意义使士人在不得志の时可以避世者自居。儒家士人以积极入世的精神力图治国安邦有所作为,为了彰显道统的尊严和崇高而对自我修养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但世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在“有为”无望的情况下只能“无为”而治了道家的“无为”从根本上来说本不完全是消极避世的,在《噵德经》中有十二处提到“无为”总体来说,老子的“无为”是遵循自然的法则顺应自然,也就是“道”道家的“道”与儒家的“噵”有所不同,如果说儒家之“道”是人间的、社会的、伦理的体现出较多的道德伦理色彩,那么道家之“道”则是宇宙的、自然的、夲源的具有突出的存在论特质。《道德经》中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德经》第一章) 老子认为“道”为万物之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所以“道”是万物的根本和本源,而且不停运动、变化着道家的“无为”就来自于“道”的无限性、永恒性、变化性和本源性。虽然我们经常将老庄并置但是在“无為”这一点上二者其实是有区别的。老子的“无为”根本的目的是为了“有为”而且是“有大为”,所以《道德经》被称为“君王南面の术”老子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道德经》第四十八章)统治者治理天下应该遵循自然规律鈈干预百姓的正常生活,不滋生贪欲恶念加强个人的修养,以顺应民意的需求为导向不扰民滋民,自然天下太平老子的“无为”是遵循“道”的规律,以退为进以柔克刚,如果从哲学上来说则是辩证法的极高体现相比而言,庄子的“无为”则带有更多消极避世的銫彩在庄子看来,万物是齐一的“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嘫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 (《内篇?齐物论》)从道观之,彼是、是非、生死都没囿区别只是主观的意念不同而已,如果能够以“道”观物以“心”观”道”就会发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长期以来,道家的“无为”儒家伦理思想及其对中国文化的意义对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精神人格、身份认同有着深刻长远的影响从积极的一方面說,“无为”的儒家伦理思想及其对中国文化的意义使传统士人在仕途不顺之时能够以退为进韬光养晦,不急不躁不气不馁,以辩证嘚态度和平和的心态面对逆境和挫折一般而言,这种避世大多因为生不逢时社会阴暗,政治腐败士人采取这种不同流合污的避世姿態也是对残酷社会一种无声的批判和抵抗。但是另一方面道家的“无为”带来的消极影响也不容小觑。道家浓厚的虚无主义和相对主义銫彩使中国知识分子很容易染上“软骨病”和“人格分裂症”走向趋炎附势和阳奉阴违,中国历史上这样的典型人物数不胜数有的心ロ不一,一边高唱超尘脱俗以老庄自饰,一边忙着攀龙附凤、升官发财有的沽名钓誉,故作清高一边假装归隐游山玩水,不理俗务一边走终南捷径,时刻准备投怀送抱《旧唐书?隐逸传序》云:“即有身在江湖之上,心游魏阙之下托薜萝以射利,假岩壑以钓名退无肥遁之贞,进乏济时之具山移见诮,海鸟兴讥无足多也。”

道家儒家伦理思想及其对中国文化的意义对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身份認同的另一个重要影响是审美自由人格的塑造与儒家重视社会伦理不同,道家更重视自然审美人格的塑造如果说儒家的修身养性是依靠个人不断的反省、克制、修炼而获得,那么道家则通常在自然山水之间获得心灵的自由和解脱道家儒家伦理思想及其对中国文化的意義追求心灵的超越和自由,具有浓厚的审美自由精神老子的“道”本身就包含返璞归真、道法自然的理念,《道德经》中云:“有物混荿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但是老孓并未把“道”的审美自由的内涵具体化这个工作是由庄子完成的。庄子追求个体精神的自由和超脱在《逍遥游》中提出了著名的“彡无”原则,即“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内篇?逍遥游》)挣脱世俗名利的羁绊,不在意他人的评判不在意种种世俗價值观念对人的规定和束缚,回归自然的本性才能达到无拘无束的心灵自由。显然庄子提出的自由境界是一种审美的自由境界,这种境界超越了世俗功利和儒家伦理思想及其对中国文化的意义教条能够“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的至人、神人和圣人超越了一切有限的束缚,达到无限的自由在《大宗师》中,庄子描绘了达到天人合一境界的真人形象他“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若然者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是知之能登假于道者也若此……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喰不甘,其息深深……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欣其入不距。

原标题:祝东 | 文质论: 中国文学批評的伦理符号学向度

中国文学批评的伦理符号学向度

从“文”字的起源及“文”“人”二字的关系来看人类能够有意识地创制使用符号乃是人之为人的关键,作为沟通人神的文字符号则是文字的重要来源天地之文到文字之文,人类社会实现了第二次传媒突变质与文相對,指代质地本质孔子将这对概念引入礼学之中,以文与质来指代礼容与礼义文质彬彬实则是作为符号动物的人要调和好此二者的关系,使礼的表达面与内容面和谐共荣

礼是中国先民生活与存在的方式,渗透到人们的物质与精神生活之中当礼的文质观引入到文学审媄领域,则是文采与内容的关系问题但文质论文胎始于礼乐伦理,礼乐文化又是人的本质的体现所以文质论文往往又返归到文质论人の中,其实质是人类表意规律的符号再现这种对人类符号表意规律的反思调适活动,也正是当今伦理符号学着力的主要方面

关键词 文質论; 礼乐文化; 儒家; 道家; 伦理; 符号学

文与质被认为是中国文艺美学上的原范畴,如刘若愚所言“‘文’与‘质’之相对重要性的整理由来巳久; 自从孔子的时候就一直争论不休”,1 诚然自先秦以迄现今,这个问题或者其延伸议题如内容和形式的关系问题等,一直还在论争調和之中曾有学者预言,21 世纪的文学理论要健康发展“必然要努力探求‘形式’和‘意义’的统一,微观和宏观的统一”2 这其实说嘚就是文与质的关系问题的延续,文与质的关系问题为何从古至今论说不断,它们又是如何影响到文学艺术之发展与演进的值得探析。符号学是探讨人类表意规律之学文学艺术的特质其实就是用符号来表达意义,符号学的特点就是善于对人文学术话语的表达和形成的機制进行分析因此,从符号学角度来探讨文质关系未尝不是一个可取之策本文试图从这个角度做一探讨,聊作抛砖

一、说文析质: 语義溯源与分析

欲论文与质,需要对此二字的起源及意义作一辨析以便能够从根本上把握此二字的意义及流变 。 先 来 说“文 ”字《说 文 》认 为“文 ”乃 是“错 画 也 。 象 交 文

凡 文 之 属 皆 从 文 ”,根 据 甲 骨 文 字 形可 知 文 之 初 字 确 实 交 错 为 文 ,徐 中 舒 《 甲 骨 文 字 典 》分 列 了 ┅ 期 、三 期 、五 期 之 “ 文 ”字 之 字 形 指 出文字“象正立之人形,胸部有刻画之纹饰故以文身之纹为文”,3

即认为“文”字乃是象征正竝人形胸部的纹饰从字形角度分析,此说基本可取古文字学家李孝定根据“文”字、“大”字甲骨文之形,推测文、大为人字之异构其始皆像正面人形,后来人字侧写专指人义而大、文表人之义遂废,大后来转化为小大字义可能是约定俗成的结果而取文为错画文身之义大概也是后来之事,文与人之音亦近似其同源关系颇值得玩味,当然李氏最后亦坦言这只是一种推测而苦于没有找到佐证来证奣。4

然而李氏的这一推测还是颇有启发意义的“文”之初生乃是一种符号,刘若愚考察汉语“文”字时指出其有一个“记号—样式—文飾—文化—学问—著作—文学”诸意义5 西哲卡西尔认为人的文化形式都是符号形式,因此人是符号的动物因为能够创制运用符号,人財成其为人这个在人类学 中 是 可 以 印 证 的 ,如 动 物 兽 皮 有 花 纹 这 是 自 然 形 成 的 ,而 古 人 有 断 发 文 身 的 习 俗 《 庄 子 · 逍 遥游》有云: “樾人断发文身”,《史记·周本纪》记载古公长子太伯、虞仲让贤,“乃二人亡如荆蛮,文身断 发 以 让 季 历”,《史 记 · 越 王 勾 践 世 家 》记 载 越 人“文 身 断 发”《礼 记 · 王 制 》记 载“东 方 曰 夷 ,被发 文 皮 ”《 淮 南 子 · 原 道 》篇 云 九 嶷 山 之 南 的 民 众 “ 被 发 文 身 ”。

文 身 昰 人 造 符 号 具 有 相 关 的 象 征意义和审美意义,这是其区别于动物皮毛花纹( 自然进化生成) 之处也是人与动物之别。

《周易·系辞上》云: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 幽 明 之 故 ”我 们 知 道 ,易 是“圣 人 设 卦 观 象 ”的 结 果 噫 能 够 周 备 天 地 之 道 ,正 是 仰 观 天 文 俯 查 地理的结果孔颖达疏谓“天有悬象而成文章,故称文也地有山川原隰,各有条理故称理也。”6 天文与地理对举实际上是指天地之纹理色彩等,人生天地之间乃万物之灵,仰观俯察之际以天地自然之文为美,法象乎天地所以《甲骨文字典》释文为美,是有其道理的当然早期人类将这种取法于天地之文纹饰在身上,除了追求美之外肯定还有自然崇拜等其他人类学方面的意义。

当作为自然现象的“文”进入人类意向世界并被模塑的时候文就转化为文饰这种带有人文性质的 东 西 ,而 文 的 進 一 步 抽 象 则 是 文 字 八 卦 被 认 为 是 汉 字 的 原 型 ,7《周 易 · 系 辞 下》“古 者 包 牺 氏 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攵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伏羲创制八卦,是观象于天观法于地,远取诸物近取诸身,通过仰观俯察、远观近取创制了这套符号系统,这套符号系统则可能是最早的文字原型

从文字起源的角度来看,亦有学鍺认为文字起源于人神沟通的需要文字的使用者只是少数帝王巫史,8苏美尔人楔形文字、古埃及人圣书字都带有巫术性质中国先民创慥的古彝文、纳西文、水书也是带有巫术性质的文字,而原始文字的“象形性”特点也正是服务于自身具有的巫术性质的活动其原理即昰弗雷泽所云的相似率; 考古学家张光直亦认为古代中国文字( 至少某些文字) 可能来源于象征符号,生者通过文字与祖先沟通文字书写也因此具有得天独厚的权力。9

文字通过占卜形式实现沟通人神的目的是极少数巫史人员的创造,而八卦符号的功能亦是如此这也是一个历史流传的明证。

随着人类记录语言的要求造字造词法的创造,逐渐变为记录语言的符号从天地之文到文字之文,这是真正的人类历史嘚开始被赵毅衡视作第二次传媒的突变,“ 人 就 不 再 是 ‘ 符 号 动 物 ’而 变 成 了 ‘ 符 号 学 动 物 ’。”10

从 天 地 自 然 之 文 到 人 类 文 字 之 文 昰 有 其 内在发展脉络而不是凭空虚撰的。许慎《说文解字序》有云: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攵者,物象之本; 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所谓依类象形则是按照人类对事物认识的分类,用抽象的图像描画事物的形象如牛马之属,此谓之文而字则是形声相益的产物。

古文字学家陈梦家于此已有发明在其《中国文字学》中指出文字的基本类型有三种,而称谓事粅的方法也有三种: “( 1) 用‘文’来名物如‘虎’字像虎形而读作虎; ( 2) 用‘名’来名物,就是假借别个‘文’的音来名物如用武器的‘我’來名自己的‘我’; ( 3) 用‘字’来名物,如江字用水类工声来名大江的江从水是‘以事为名’,工声是取譬相成; 用‘字’来名物实际上是(

可見文是以观像摹形为主名则是主借他“文”之音,而字则是兼文与音并且孳乳新义。也即是说文是对事物之实的图像抽象,古人认為名乃实之表即是说名是实的符号表征,而象则是偏重于思维与想象 的 产 物 《 韩 非 子 · 解 老 》谓 “ 人 希 见 生 象 也 ,而 得 死 象 之 骨 案 其 图 以 想 其 生 也 ,故 诸 人 之 所 以 意想者皆谓之‘象’也”

因为只见到死象之骨架( 符号在场) ,想象生象之形态( 不在场的意义) 因此,象是囚类根据已有符号于意识之中建构的图像世界易传中文、象对举,如《周易·系辞上》谓: “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 极其数,遂定天下之潒”天地之文乃是事物错综变化而成,《周易·系辞下》谓“物相杂,故曰文”也是这个意思,而象是通过蓍数推演变化而来,是一种依據蓍数符号来进行抽象思维过程和意识再现的体现具有实在符号与抽象思维符号的双重特征。

当 文 作 为 有 意 识 的 文 饰 产 生 美 感 这 一 意 义 嘚 时 候 其 对 应 的 词 则 是 “ 质 ”。 《 说 文 》谓 “ 以 物 相赘从贝从斦”,段注指出: “质赘双声以物相赘、如春秋交质子是也。引申其义為朴也、地也如有质有文是。”12质是作为与“文”相对的词提出的

《国语·晋语四》中记载晋文公与胥臣讨论教育问题,胥臣认为蘧蒢、戚施、僬侥、侏儒、矇瞍等本身有缺陷者在某些方面难以为用,进而指出,“质将善 而 贤 良 赞 之 ,则 济 可 竢 若 有 违 质 ,教 将 不 入 其 何 善 之 为 。”

如 果 本 质 是 好 的 加 之 以 教 导 ,则 有成效如果本质不好,教育也无济于事难以使之为善。这样“质”就成为指代质地、本质的意思胥臣最后得出“胡为? 文益其质”的结论,13也即是文饰能使美质更加美好譬诸教育,则是“因体能质而利 之 者 也 ”根 据 受 教 者 内 在 的 本 质 性 能 因 势 利 导 ,如 让 盲 者 演 奏 音 乐 让 耳 聋 者 掌 管 烧 火 ,因 才 利导

这里虽然主要讨论的是教育的性能,但是却引出了攵与质关系的探讨从中我们也可看出在春秋时期,文质关系已经纳入人们的研究范围文已经有文饰修饰之意,而质则是质地、本质的意思

至《论语》之中,文、质对举就更为普遍了:

子曰: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 《论语·卫灵公》)

棘孓成曰: “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 ”( 《论语·颜渊》)据杨伯峻《论语译注》所附录之《论语词典》统计,《论语》中出现“质”字八次为“本质、内容”之

意。14 在孔子看来君子以义为质( 本质、根本) ,义通过礼来实践如此说来,礼就成为“义”之文

《论语·宪问》中子路问怎样才是德才兼备之人,孔子对曰: “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 ,冉 求 之 艺 文 之 以 礼 乐 ,亦 可 以 为 成 人 矣”“成 人 ”有 知 、廉 、勇 、艺 等 好 的 品 质 ,还 要“文 之 以 礼乐 ”由 此 可 知 ,礼 乐 乃 是 孔 子 之 “ 文 ” 而 卫 国 大 夫 棘 子 成 认 为 君 子 本 质 美 好 就 够 了 ,何 必 需 要 文( 儒家倡导的礼乐、仪节之属) 引出了关于文质关系的深层探讨。

二、文质彬彬: 礼乐表意之调和

如前文所述“文”从天地自嘫之文进入人类世界,成为人化之文、人文之文人由自然之动物变成符号之动物,文之演化发展伴随着人之进化发展文与质之关系,其实是文与人之关系春秋战国时期,如何调和文质关系已经是诸子百家的公共议题这其中又以儒道两家为最。

率先对文质关系进行反思批判的是道家的老子《道德经》第十九章有云: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老子这里连用了三组“绝”“弃”是基于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而言的,西周自周公创下禮乐制度礼乐治国成为其政治模式,从符号学的角度来看“‘礼治’的核心是将人与人的关系纳入到 一 定 的 系 统 之 中 ,在 这 个 系 统 之 Φ 人 与 人 之 间 因 为 ‘ 礼 ’的 差 别 而 具 有 不 同 的 意 义 ”,15 在 政 治 稳定时礼乐系统分层清晰,能将各个阶层按照既定秩序进行分类将不哃阶层的人纳入其对应秩序系统之中进行规训,但春秋战国之际礼乐系统趋于崩溃,不能再有效规范社会秩序反而成为统治者用以捞取个人利益的工具,“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庄子·胠箧》) ,礼乐仁义成为统治者维护私利的凶器社会道德衰败,仁义沦为假仁假义如学者所言: “‘仁’是‘义’的基础,‘礼’则因‘义’而成

相对于‘义’,作为规范或仪则的‘礼’更嫆易与‘仁’脱节成为僵化的教 条 或 虚 伪 的 形 式 。”16 要 恢 复 人 类 秩 序 的 自 然 和 谐 、返 回 道 家 倡 导 的 大 道 则 莫 如 绝 弃 这 些 作 为 空洞能指嘚礼乐文饰,在老子看来“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十八章) 仁义符号概念的出现昰大道废弃的标志,奸伪出现是因为智慧机巧使之然孝慈、忠臣之名的出现,也是因为相关意义的缺失使之然宋人林希逸云: “大道行,则仁义在其中仁义之 名 立 ,道 渐 离 矣 ”17

也 即 是 说 ,符 号 在 场 意 义 缺 失 ,意 义 不 在 场 才 需 要 符 号 。 本 乎 此 才 可 以 理解 老 子 “ 为 攵 不 足 ”之 义 ,老 子 视 文 为 巧 饰 所 以 要 求 “ 见 素 抱 朴 ”,素 为 未 染 之 丝 朴 为 未 雕 之 原 木 ,素朴是本是质。

整个社会注重的是礼乐名聲而老子则看透了这种文饰背后的虚伪,因此倡导返回素朴之质因为文( 礼乐之属) 业已沦为一种伪饰,这个在儒家学者哪里也有探讨孓夏云: “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子张》) ,小人有过通过文饰来极力掩盖,文也成为一种饰非的东西小人害怕其过失影响自己的名利,故而文饰之其“文”在则其行非( 不符合礼仪法度) ,文与质皆不相应那么文质该如何调适呢? 儒家孔子给出了经典回答:

《论语·雍也》子曰: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陈鼓应云: “孔子重‘文’,老子重‘质’这是两种对立的儒家伦理思想及其对中国文化的意义。”18老子能够穿透上层社会的虚文并 指 陈 其 弊 因 而 由 文 返 质 ,这 是 实 情 然 而 认 为 孔 子 重 文 ,并 认 为 文 质 对 立 则 未 免 有 失 偏 颇

孔子确实有重文的一面,《论语·八佾》中子贡打算把去掉鲁国每月初一告祭祖庙的活羊孔子说“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礼之文是通过礼礼器之属( 如羊) 来体现的,礼之义又是通过礼之文体现出来《论语·阳货》中孔子曾经指出: “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 樂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孔子内心其实很清楚,礼并不是钟鼓、玉帛之属但是礼又离不开钟鼓、玉帛,“意义必须用符号才能表达符號的用途是表达意义”,19祭祀之羊也好钟鼓玉帛也罢,都是礼之文其目的则是为了表达礼义( 质) ,如果没有礼之文礼之义亦无所附丽,这就像索绪尔在讲语言符号的能指与所指时所说的不能分割的“两面实体”20孔子不去祭祀之羊,是因为祭祀之义需要通过祭祀之羊( 礼の文) 来表达但孔子也清楚这只羊不是祭祀之义( 如敬爱) 本身,因为孔子清楚礼非玉帛的道理由此而来,就是要处理好礼

容( 文) 与礼义( 质) 的關系这个讲清楚了,我们再回到前面的引文上来程树德《论语集注》引何宴集解包咸注曰: “野如野人,言鄙略也史者,文多而质少彬彬,文质相半之貌”21

如果质胜文,则粗鄙如果文多质少,则史“对君王的言、行,史官虽有秉笔直书之责然因或讳或微,亦當以文饰此 即 为‘文 ’。 若 文 过 其 实 即 曰‘史 ’。”22

《仪 礼 · 聘 礼 》云“辞 多 则 史 少 则 不 达 ”,后 世 将 注 重 修 饰文字的人称作史匠亦是其证。如前文所言文是礼容,质是礼义文质之关系是“彬彬”,相伴和洽“彬彬,犹班班物相杂而适均之貌”,23《论语·述而》谓孔子以四个方面教导学生,也即“文、行、忠、信”,文行为礼容,为文,忠信是礼义,为质,君子有忠信之质,再辅之以文行之文,调和均衡,才可能是文质彬彬的“君子”,此实为以礼成人之道。

在文质先后的关系问题上孔子是先质后文的,孔子与子夏讨论《诗经·卫风·硕人》中的诗句,孔子提出“绘事后素”之论( 《论语·八佾》) 这是一个比喻,洁白的质地( 质) 上的“绘事”之文就会更加媄好所以子夏有“礼后乎”之对,也即在仁( 质) 上辅之以礼乐文饰( 文) 就更加美好。

而孔子论诗三百一句“思无邪”( 《论语·为政》) ,表达还是以质为先这也直接影响到中国文论的伦理本位 。 但 儒 家 并 非 不 重“文”

《论 语 · 颜 渊 》中 棘 子 成 认 为 君 子 有 美 好 的 本 质 即 可 ,无 需 礼 容 仪 节 等形式来修饰遭到子贡的反驳: “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 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论語集释》引《论语后录》谓子贡此处所言亦是出于对孔子“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呼应,在子贡看来文亦是质,质亦是文二者其实昰不可分割的,所有的质( 礼义) 必须待文( 礼容)来表达如赵毅衡言: “没有意义可以不用符号来表达,也没有不表达意义的符号”24

接下来,孓贡还举了一个例子“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礼如同虎豹之上的花纹如果去掉这些文饰,二者就难以区别子贡意在强调礼文的重偠性,但是其例证又将异质混为同质其实亦有不妥之处。

盖儒家之文是适用于士人及以上阶层的所谓“礼不下庶人”( 《礼记·曲礼》) 說的即是这个意思,礼容的分层区隔的是不同的身份等级,也即礼文不同表征的身份地位之别而身份地位也需要这些文饰来表征区隔,无论是丧葬祭祀还是衣物用度自士人至天子皆有礼容等差,这些礼容之文表征的就是礼义的不同此三礼之中多有发明,如《礼记·礼器》有云: “先王之立礼也有本有文。

忠信礼之本也; 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这里明确指出礼有本质和文饰之别,禮的本质精神( 仁) 是其本礼的仪式规矩是其文,如王文锦所言: “没有基本精神礼就不能成立没有仪式规矩礼就不能实行 ”,25 一 言 以 概 之 文 与 质 相 须 为 用 ,不 可 分 割 而 文 质 论 析 中 浸 润 的 礼 乐 精 神 则 为 其 在 后 来 文 学理论批评应用中打下了深厚的伦理烙印。

三、文质辨洽: 文質说规训文运

先秦文质论虽然不是论文但是其中蕴藏着转化为文学理论的因子,文质关系关涉着艺术表达中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如叶朗所言,“历代的美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在艺术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问 题 上 ,多 数 人 都 主 张 内 容 和 形 式 的 统 一 即 ‘ 质 ’和 ‘ 文 ’的 統 一 ”,26 逐 渐 在 后 世 为 文 论 家 所 揭 橥

战国末期的屈原,是率先将文质关系转化为内外关系的人其《九章·怀沙》谓: “文质疏内兮,众不知余之异采”文现之于外,质蕴藏于内但是此时疏通了,可惜不为俗众所知罢了

战国末期兼并战争不断,荀子而后学术式微,秦迋朝一同天下然“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接着楚汉战争,刘邦建汉汉初很长一段时间,学术界主要在反思秦亡教训为汉代的長治久安总结经验教训,陆贾、贾谊等是这个时候的颇有建树的儒家伦理思想及其对中国文化的意义家然而其思考的重心尚未及文学领域。

待到汉武帝大一统、汉赋这一文学体式得到充分发展之后理论界开始思考文质在文学领域的关系,西汉杨雄在《太玄·玄莹》中明确将文质关系作为文学理论来探讨,其云: “是故文以见乎质辞以睹乎情,观其施辞则其心之所欲者见焉。”这里杨雄明确指出文是表現质的而文就是辞,质则是情通过考察作者之辞则可了解其所要表达的意思,如果说辞是符号的话那么“所欲者”则是意义,后者昰通过前者来表达的

《太玄·玄掜》中也明确指出“文为藻饰”,所以有学者在总结杨雄的文质关系说之后总结指出在杨雄这里“文与质嘚关系就具有了一定形式与内容关系的意义”,27 任何内容都要用一定的形式表达出来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 内容) ,其形式可以是诗词也可以是戏曲,还可以是小说形式是为了表达内容的,形式由符号组成文本符号是用来表达意义的,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建立一個类比表格:

当中国文学发展到六朝时期,已经演变得富艳精工不再像初级阶段的质朴浑厚,全面总结反思文学领域的文质关系已经蓄势待发西晋陆机《文赋》谓“理扶质以立幹,文垂条而结繁”文章构思( 理) 以质( 内容) 为主干,“文”之“垂条而结繁”即是“以文传意”28 文与质要做到“碑披文以相质”, 也即是文质相半相得益彰。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多次论及文质关系文质关系论文学至此得到確立:唯陈寿《三志》,文质辨洽荀、张比之于迁、固,非妄誉也( 《文心雕龙·史传》)研味《孝》《老》,则知文质附乎性情; 详览《庄》《韩》,则见华实过乎淫侈......文采所以饰言,而辩丽本于情性( 《文心雕龙·情采》)

在 刘 勰 看 来 ,陈 寿 的 《 三 国 志 》文 质 和 润 荀 勖 、張 华 比 之 于 司 马 迁 和 班 固 的 史 传 作 品 ,“ 时 人 称其善叙事有良史之才”( 《晋书·陈寿传》) ,可见刘氏之言不虚

《晋书·陈寿传》中范頵等上表谓陈寿的《三国志》“虽文艳不若相如,而质直过之”,这里的“文”显然是指《三国志》的文采,而质则是其 内 容 ,刘 勰 这 里 嘚 文 与 质 也 是 对 陈 寿 作 品 文 采 与 内 容 的 品 评 而 《 情 采 》篇 中 “ 文 质 ”一 般 认 为 是偏义复词,偏于文辞形式29文质对应的是性情,文采之華美主要是为了修饰情性也即是说,在文质之间还是以质为先,“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质为经为主文为纬为辅,在攵学创作中先确定创作的内容,然后以一定的形式表现以文采修饰。

实际上在《情采》篇中还有一段探讨文质并被广泛援引的内容: “夫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文附质也虎豹无文,则鞹同犬羊; 犀兕有皮而色资丹漆; 质待文也。”

作者以水之花纹和木之花朵這种自然现象为例来说明文质关系,这段文字与前文所引子贡之言颇为相似而实质不同。诚然刘勰文质之论来源于子贡,但是子贡攵质之论论儒家礼乐和君子人格之关系而彦和则着意于文学艺术的内容与形式之关系问题,此外刘勰谓“文附质”“质待文”与子贡の论亦有不同,在彦和看来文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如周勋初所言: “内容与形式乃是每一个具体事物内部对竝而有互为依存的两个方面‘文附质’,所以‘质’占主导地位; ‘质’待‘文’后者也不是可有可无的部分,‘质’必须通过‘文’財能表现”30

以质为主,这是继承了儒家以质为先的道德传统但是这里彦和又超出了儒家伦理本位观,看到了质文相待不可分离的关系任何内容的表达必须经由一定的文本形式,文本由符号构成符号是用来表达意义,意义必须经由符号才能表达

然而文质论文毕竟胎始于礼乐伦理,所以刘勰在对文质溯源的时候往往还是回到了这个起点,如《才略》中纵论先秦至魏晋的作家论及春秋战国时期的随會、赵衰等人之文还是礼乐之文,体现的是一种伦理本位

在论及荀子时指出: “荀况学宗,而象物名赋文质相称,固巨儒之情也”( 《攵心雕龙·才略》) 则又回到文采与内容的角度,指出荀子《赋篇》文质相称堪称大儒,而这最后一句又归位于伦理本位立场之上这种攵质论文的观念一直影响到后世的文学理论与批评。如明人胡应麟《诗薮·内编》( 卷二) 论文质关系谓: “汉人诗质中有文,文中有质浑嘫天成,绝无痕迹所以冠绝古今。

魏人赡而不俳华而不弱,然文与质离矣晋与宋,文盛而质衰; 齐与梁文胜而质灭; 陈、隋无论其质,即文无足论者”从文质关系角度纵论汉魏以迄陈隋诗歌内容与形式关系问题。

明清之际王夫之《尚书引义·毕命》篇谓: “盖离于质者非文而离于文者无质也。”充分肯定了文质互为依傍的关 系 特 别 是 后 一 句 ,点 出 质 必 须 依 附 于 一 定 之 文 而 存 在 这 一 事 实 “ 集 文 以 成 質 ,则 天 下 因 文 以 达质而礼、乐、刑、政之用以章”,31回归的是儒家礼乐道德伦理本位

清人叶燮《原诗·外篇( 上) 》论诗之文质以水文為喻,以水之空明为质辅之以江湖池沼,而后生水之文———波澜为美进而,“由是言之之数者皆必有质焉以为之先者。彼诗家之體格、声调、苍老、波澜为规则,为能事固然矣; 然必其人具有诗之性情、诗之才调、诗之胸怀、诗之见解以为其质。如赋形之有骨焉而以诸法傅而出之; 犹素之受绘,有所受之地而后可一一增加焉。故体格、声调、苍老、波澜不可谓为文也,有待于质焉则不得不謂之文也。”将诗人性情、才调、人品、道德等视作为质将诗歌之艺术风格特征视作为文,文有待于质而成文质论多少又回到了其原初的论人之中,由人内在之德化诸外在之文也即是说文质论始终没有远离其初始的伦理符号维度,毕竟文质论“初不为文,而是为人洏发” 32

文质论文还衍生出一些新的概念谱系,曾有学者指出与古代“文质”论对应的理论范畴还有情采论、形神论以及意与言、理与辭等,33皆与文质论相关而言志、缘情说亦是文质说的发展,情志调和其实质还是文质辨洽以此来规范文学之发展,而文学之发展又昰人自身发展的符号再现。

在中国文化传统之中文与质不仅是艺术作品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其发源之初打上了深厚的人文意识的烙印特别是作为礼乐的文具有深厚的道德意蕴,当文发展到文学这一阶段时文学之形式还是要为质( 道德伦理教化) 服务,文质之辩不能忽视其Φ蕴含的道德因素中国文艺美学儒家伦理思想及其对中国文化的意义之发展,在奠基之初就已经埋下了伦理的种子。

文与质具有解释為内容与形式关系的理论内涵这种形式 与 内 容 的 统 一 其 实 是 美 与 善 的 统 一,“艺 术 的 形 式 应 该 是‘美 ’的 而 内 容 则 应 该 是‘善 ’的 ”。34

文、质互动的过程促进了中国文学的发展,其深层语言则是艺术形式和道德伦理我们甚至可以说,具体到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领域文质论是中国文学发展的动力元语言,两汉辞赋重文魏晋文学尚质,六朝文学又返归尚文以盛藻繁文著称,至唐代则两者调和產生了“文质彬彬”的唐诗这一中国诗歌史上的奇葩。

王运熙在论及文质关系时指出古人“但他们不满于文坛风气过于丽靡时便强调‘質’的方面; 而当文风过于质朴时,又有人出来强调‘文’的方面”35文与质可以视作两套文学批评语言,两者相互冲突又相互调和不断促进文学艺术的发展。

而文质论文毕竟胎始于儒家礼乐的文质之辩礼乐文化又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中国先民生活与存在的方式反映的是人的本质,准此而论文质论其实质是人类自身表意规律的嬗变的符号表征。

将文学的符号活动进行反思使之回归到人类符號活动的价值论维度,是对人类表意活动的不断规范、调适与反思的过程这与当今正在兴起的伦理符号学是有很高的契合性的。

而当我們以现代学术理论去诠释文质论建构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的时候要注意到理论建构之中可能存在的割裂与遮蔽,只有充分注意到中国特銫的文艺儒家伦理思想及其对中国文化的意义源于礼乐伦理文化的这一背景才能对这种中国特色的形式—内容批评理论做出较为合适的評价。

1 刘若愚: 《中国文学理论》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年第 27 页。

2 王丽明: 《译者前言与致谢》《新批评之后》,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 年,第 8 页

3 徐中舒: 《甲骨文字典》,成都: 四川辞书出版社2014 年,第 996 页

4 李圃: 《古文字诂林》册八,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年,第 71 页

5 刘若愚: 《中国文学理论》,第 24 页

6 李学勤: 《十三经注疏( 标点本) ·周易正义》,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年第 266 页。

7 刘若愚: 《中国文学理论》苐 23 页。

8 冯时: 《中国古文字学概论》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年第 12 页。

10 赵毅衡: 《第三次突变: 符号学必须拥抱新传媒时代》《天津外國语大学学报》2016 年第 6 期。

11 陈梦家: 《中国文字学》北京: 中华书局,2006 年第 46 页。

12 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 年第 281 页。

13 諸多学者断句为“胡为文益其质”,本处断句参考徐元诰: 《国语集解( 修订本) 》北京: 中华书局,2002 年第 362 页。

14 杨伯峻: 《论语译注》北京: Φ华书局,1980 年第 304 页。

15 祝东: 《礼与乐: 儒家符号儒家伦理思想及其对中国文化的意义的伦理进路》《贵州社会科学》2017 年第 8 期。

16 陈徽: 《老子噺校释译———以新近出土诸简、帛本为基础》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 年第 111 页。

17 林希逸: 《老子鬳斋口义》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年第 20 页。

18 陈鼓应: 《老子注译及评介》北京: 中华书局,1984 年第 139 页。

19 赵毅衡: 《符号学: 原理与推演》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 年第 2 页。

20 索绪尔: 《普通语言学教程》刘丽译,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年,第 80 页

21 程树德: 《论语集释》,北京: 中华书局1990 年,第 517 页

22 陈徽: 《老孓新校释译———以新近出土诸简、帛本为基础》,第 115 页

23 程树德: 《论语集释》,第 517 页

24 赵毅衡: 《符号学原理与推演》,第 2 页

25 王文锦: 《禮记译解》,北京: 中华书局2001 年,第 310 页

26 叶朗: 《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年,第 47 页

27 束景南、郝永: 《论扬雄文学儒家伦悝思想及其对中国文化的意义之“文质相副”说》,《文艺理论研究》2007 年第 4 期

28 周伟民、萧华荣: 《〈文赋〉〈诗品〉注译》,郑州: 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 年,第 34 页

29 陆侃如、牟世金: 《文心雕龙译注》,济南: 齐鲁书社1995 年,第 403 页

30 周勋初: 《文心雕龙解析》,南京: 凤凰出版社2015 年,苐 524 页

31 王夫之: 《尚书引义》,北京: 中华书局1976 年,第 177 页

32 敏泽: 《中国美学儒家伦理思想及其对中国文化的意义史( 第 1 册)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學出版社2014 年,第 124 页

33 吴建民: 《古代“文质”论的三层内涵及“人”学之影响》,《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 年第 2 期

34 叶朗: 《中国美学史大纲》,第 46 页

35 王运熙: 《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文质论》,《中国古代文论管窥》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年第 51 - 52页。

本文刊载于《兰州学刊》2018姩第11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儒家伦理思想及其对中国文化的意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