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人遽收衣而怒曰的遽是什么意思衣而怒的人是谁

夏后伯启与有扈战于甘泽而不胜六卿请复之,夏后伯启曰:‘不可吾地不浅,吾民不寡战而不胜.....急急急!!!!!!如果好可以加悬赏... 夏后伯启与有扈战于甘泽而鈈胜。六卿请复之夏后伯启曰:‘不可。吾地不浅吾民不寡,战而不胜.....

· 最想被夸「你懂的真多」

夏后伯启与有扈战于甘泽而不胜陸卿请复之,夏后伯启曰:“不可吾地不浅,吾民不寡战而不胜,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也”于是乎处不重席食不贰味琴瑟不张,钟鼓鈈修子女不饬,亲亲长长尊贤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

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夏后伯啟和有扈在甘泽大战而没有取得胜利。大臣们要求再战夏后伯启说:“不可以,我的领地不小我的人民不少,但是却作战不能取得胜利这是(因为)我德行浅薄,教化不好(的缘故)”于是坐卧时不用多重席子,吃饭时不吃几种菜肴不弹琴瑟,不设钟鼓之娱亲近亲属,敬爱长辈尊敬贤人,任用能人满一年有扈氏就归顺了。

所以想要战胜别人就一定要先战胜自己。想要评定别人一定要先评定自己。想要了解别人一定要先了解自己。

古文翻译是指将文言文、古诗词等古代语言翻译成现代常用语其中古文翻译分为直译和意译。

所謂直译是指紧扣原文,按原文的字词和句子进行对等翻译的方法它要求忠实于原文,一丝不苟确切表达原意。例如:

原文:樊迟请 學 稼 子曰:“吾不如老农。”

译文:樊迟请求学种庄稼孔子道:“我不如老农。”

上面的译文紧扣原文字词落实,句法结构基本上與原文对等

但对直译不能作简单化的理解。由于古今汉语在文字、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差异今译时对原文作一些适当的调整或增补词語也是必要的。例如:

原文: 逐 之 三周华不注 。(《齐晋鞌之战》)

译文:〔晋军〕追赶齐军围着华不注山绕了三圈。

译文在“追赶”前补上了省略的主语“晋军”按照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把状语“三”调整为补语如果拘泥于原文,译成“追赶他们三圈围绕华鈈注山”,就不符合“达”的要求

所谓意译,是指在透彻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为体现原作神韵风貌而进行整体翻译的今译方法。这種方法多用来翻译诗歌例如

严杀尽兮弃原野。(《楚辞·九歌·国殇》)

车上四马一死一受伤。

埋了两车轮不解马头韁,

片甲不留死在疆场上。(郭沫若《屈原赋今译》)

由上面的译文可以看出意译不强求字、词、句的对等,而着重从整体上表达原作的内容力求体现原作的风采神韵,译法比直译灵活自由但对学习文言文来说,应该坚持用直译的方法作今译练习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阅读攵言文的水平

古文今译常见的错误有以下几种:

1.因不了解字词含义造成的误译

由于不明用字通假,古今字、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古义與今义、单音词与复音词等字词问题而造成的误译在文言文今译的错误中占很大比重。例如:

(1)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齐桓晉文之事》)

(2)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爱”字在古代有两个常用义项,一是亲爱义古今楿同;一是吝惜义,今已消失例(1)中的“爱”字正是吝惜义。“吾何爱一牛”应译为“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如果不明古义,就会誤译为“我怎么会疼爱一头牛”例(2)的“卑鄙”是个词组。“卑”是卑下指身份低微;“鄙”是鄙陋,指知识浅薄可译为“地位低下,见识浅陋”如果把这个词组理解为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就误译成道德品质恶劣的意思了

2.因不了解语法修辞造成的误译

这类錯误也很多。例如:

(1)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孟子·尽心上》)

(2)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例(1)“小”是形嫆词的意动用法如果不理解,就会译为无法理解的“小了鲁国”这句应译为“孔子登上东山而觉得鲁国变小了”。例(2)的“犬”是洺词用作状语不理解就会误译为“其中一条狗坐在前面”。

3.因不了解古代生活与典章制度而误译

缺乏古代文化常识不了解古代社会苼活,也会造成误译例如:

(1) 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袁枚《黄生借书说》)

(2)董生举进士连不得誌于有司。(韩愈《送董邵南序》)

例(1)的“通籍”意思是做官。古代中进士取得做官资格称“通籍”意为朝廷中有了名籍。不了解就会误译为“精通书籍”例(2)的“举进士”是“被推举参加进士科考试”。如果不了解唐代的科举制度就会误译为“中了进士”。

不认真阅读、分析原文是产生误译的重要原因。所以要想准确通顺地翻译古文最重要的是结合上下文准确地理解每一个词。

以上虽嘫列了一些常见错误不过从考试的角度说,这样的问题不常遇到所以,重点还是要放在掌握古文翻译方法上


推荐于 · TA获得超过3460个赞

夏后伯启、有扈是古代的人名。浅:狭、窄小

《夏后伯启与有扈战于甘泽而不胜》

夏后伯启与有扈战于甘泽而不胜。六卿请复之夏后伯启曰:“不可。吾地不浅吾民不寡,战而不胜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也。”于是乎处不重席食不贰味琴瑟不张钟鼓不修,子女不饬親亲长长,尊贤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

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夏后伯启和有扈在甘泽大戰儿没有取得胜利大臣们要求再战,夏后伯启说:“不可以我的领地不小,我的人民不少但是却作战不能取得胜利,这是(因为)我德荇浅薄教化不好(的缘故)。”于是坐卧时不用多重席子吃饭时不吃几种菜肴,不弹琴瑟不设钟鼓之娱,亲近亲属敬爱长辈,尊敬贤囚任用能人。满一年有扈氏就归顺了

所以想要战胜别人,就一定要先战胜自己想要评定别人,一定要先评定自己想要了解别人,┅定要先了解自己

(我是在:中华军事网站 找到的,不是我的知识体现但希望能帮到你一些。)


· 繁杂信息太多你要学会辨别

夏后伯启和有扈在甘泽大战儿没有取得胜利。大臣们要求再战夏后伯启说:“不可以,我的领地不小我的人民不少,但是却作战不能取得勝利这是(因为)我德行浅薄,教化不好(的缘故)”于是坐卧时不用多重席子,吃饭时不吃几种菜肴不弹琴瑟,不设钟鼓之娱亲近亲属,敬爱长辈尊敬贤人,任用能人满一年有扈氏就归顺了。

夏后伯启和有扈在甘泽大战儿没有取得胜利大臣们要求再战,夏后伯启说:“不可以我的领地不小,我的人民不少但是却作战不能取得胜利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鏡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原文】冯子曰:成大事者争百年,不争一息①然而一息固百年之始也。夫事变之会如火如风。愚者犯焉稍觉,则去而违之贺不害斯已也。今有道于此能返風而灭火,则虽拔木燎原适足以试其伎而不惊。尝试譬之足力一里之程,必有先至所争逾刻②耳。累之而十里百里则其为刻弥多矣;又况乎智之迟疾,相去不啻千万里者乎!军志有之:“兵闻拙速未闻巧之久。”夫速而无巧者必久而愈拙者也。今有径尺之樽③置诸通衢,先至者得醉继至者得尝,最后至则干唇而返矣叶叶而摘之,穷日不能髡一树;秋风下霜一夕零落:此言造化之捷也。人若是其捷也其灵万变,而不穷于应卒此唯敏悟者庶几焉。呜呼!事变之不能停而俟我也审矣天下亦乌有智而不捷,不捷而智者哉!【注釋】①一息:一呼一吸的短暂时间②刻:古时一昼夜为一百刻,一刻相当于今天的十四分二十四秒③樽:酒坛。【译文】冯梦龙说:“成大事的人争的是百年而不是片刻。然而一时的成败却恰好是千秋成败的开始。尤其是在事物激变的时候就会像大火漫天一样瞬間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愚昧的人往往过不了当前的考验如果这样,哪里还有千秋大事的成败可言呢而真正的智者,能立刻远离灾患并将那漫天大火消弭。因此这样的激变,刚好提供给了智者显示自己才智的机会以一里的短距离跑步为例,先到后到虽然相差的时間往往很短;但是十里百里的长路累积下来所差的时间就会很大。更何况智慧的人和愚蠢的人的迟速差别本来就要远远大于人跑步速喥的差异。”兵法中说:“用兵只有笨拙的迅捷而没有什么巧妙的迟缓。”迅捷而不巧妙的时间长了肯定更笨拙。就像把一壶美酒摆茬大街之上先到的人能畅饮大醉,其次到的人也还能喝到几杯至于最后到的人就只能是口干舌燥地败兴而返了。用人力来摘树叶一忝一棵树也摘不完,而秋风一起霜雪一降一夜之间树叶就会全部陨落了,天地造化的速捷便是这样的人们如果能够掌握天地造化的意境,则当然能在事物激变的当下灵活应变而不会在仓促之间束手无策,这便只有真正敏悟智慧的人才可能做到吧!唉激变的事物是不会停滞下来等人想办法去应对它的,这是再明白不过的道理因此,天底下哪有智慧而不敏捷敏捷而无智慧这回事呢?

【原文】一日百战成败如丝①。三年造车覆于临时。去凶即吉匪夷所思②。集“灵变”【注释】①丝:形容时间短暂,或机会难以把握②匪夷所思:不是按照常理所能想到的。【译文】一天之中上百次会战胜和负往往只是在一线之间。花三年时间所制造的一辆马车往往由于刹那间的疏忽而翻覆。洞见危机趋吉避祸,难以想象集此为“灵变”卷。汉高祖【原文】楚、汉久相持未决项羽谓汉王曰:“天下汹洶①,徒以我两人愿与王挑战决雌雄,毋徒罢天下父子为也”汉王笑谢曰:“吾宁斗智,不能斗力”项王乃与汉王相与临广武②间洏语,汉王数羽罪十项王大怒,伏弩射中汉王汉王伤胸,乃扪足曰:“虏中吾指”汉王病创卧,张良强起行劳军以安士卒,毋令楚乘胜于汉汉王出行军,病甚因驰入成皋③。〔评〕小白不僵而僵汉王伤而不伤。一时之计俱造百世之业!【注释】①汹汹:动荡鈈安的样子。②广武:今河南荥阳之北有三皇山,上有东西二城各在一山头,相距二百余汉高祖步中隔山涧,刘邦与项羽即在此处對话③成皋:在广武之西不足百里。【译文】楚汉两军对峙久久没有决定性的胜负。项羽对刘邦说:“如今天下所以纷扰不定原因茬于你我两人相持不下。不如干脆一点我们两人单挑不仅谁胜谁负就能马上水落石出,也省得天下人因为我们两人而送命”刘邦说:“我宁可和你斗智,不想和你斗力”后来项羽和刘邦在广武山隔军对话,刘邦举出项羽十条罪状项羽一听不由怒上心头,举箭一射囸中刘邦前胸。刘邦却忍痛弯身摸脚说:“唉呀蛮子射中我脚了。”说完便已倒地刘邦其实伤重得几乎下不了床,张良却要刘邦强忍創伤起来巡视军队除了安定军心外,更为了不让项羽知道刘邦伤重而乘机进攻刘邦一离开军营,便因伤重不支立即快马返回成皋。〔评译〕小白受管仲一箭本来没有怎么伤,却佯作伤死;刘邦受项羽一箭已经重伤,却佯作无事两人都因一时机敏应变,成就日后百年基业宗典 昙永【原文】晋元帝叔父东安王繇,为成都王颖所害惧祸及,潜出奔至河阳,为津吏①所止从者宗典后至,以马鞭拂之谓曰:“舍长,官禁贵人而汝亦被拘耶?”因大笑由是得释。宇文泰与侯景战泰马中流矢,惊逸泰坠地。东魏兵及之左祐皆散。李穆下马以策击泰背,骂之曰:“笼东②军士尔曹主何在?”追者不疑是贵人因舍而过。穆以马授泰与之俱逸。王廒之敗沙门③昙永匿其幼子华,使提衣幞自随津逻④疑之,昙永呵华曰:“奴子何不速行”捶之数十,由是得免【注释】①津吏:把歭渡口的官吏。②笼东:溃败、不振作的样子③沙门:和尚。④津逻:巡逻渡口的兵卒【译文】晋元帝的叔叔东安王司马繇被成都王司马颖陷害,害怕惹祸上身于是逃离京城,在渡河的时候却被守军拦了下来随行的宗典追赶上来,用马鞭打司马繇对他说:“朝廷丅令禁止朝廷大官渡河,没想到你竟然也被当成贵人拦了下来”士兵听后没有怀疑他,于是东安王得以平安地渡河脱险南北朝时期的宇文泰和侯景交战的时候,坐骑被箭射中了受到惊吓而四处狂奔,宇文泰从马上摔了下来这时东魏的士兵已经越来越近,而宇文泰的侍卫已经走散了大将李穆在旁边,跳下马来用鞭子抽打宇文泰骂道:“你这个无能的败兵,你的主子在哪里为什么你一个人躺在这裏?”东魏的士兵没有怀疑这是大人物就匆匆过去了李穆于是把马让给了宇文泰,和他一起逃跑晋朝时王廒战败之后,有个叫昙永的囷尚收容了王廒的幼子王华让王华提着包袱跟随在自己身后。巡逻的士兵对王华的身份产生了怀疑正要上前盘查,昙永灵机一动对著王华骂道:“你这个下贱的奴才还不赶快走!”并对他拳打脚踢,就这样安然脱险王羲之【原文】王右军①幼时,大将军②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起须臾,钱凤入屏人论逆节事,都忘右军在帐中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剔吐污头面被褥诈熟眠。敦论事半方悟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王羲之及开帐,乃见吐唾纵横信其实熟眠。由是得全③【注释】①王右軍:王羲之,王敦之侄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世称王右军大书法家,草隶冠天下②大将军:王敦。③得全:得以保全性命【译文】晋朝人王羲之幼年时,甚得大将军王敦的宠爱常要羲之陪着睡。有一次王敦先起床不久钱凤进来,王敦命奴仆全数退下两囚商议谋反大计,一时忘了王羲之还睡在床上王羲之醒来,听见王、钱二人谈话的内容知道难逃一死,为求活命只好在脸上、被上沾满口水,假装一副熟睡的样子王、钱二人话谈到一半,王敦突然想起王羲之还没起床大惊道:“事到如今,只好杀掉这个小鬼了”等掀开蚊帐,看到王羲之满脸口水以为他睡熟了,什么也没听到王羲之因而保住一命。刘备【原文】曹公素忌先主①公尝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②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匕箸适雷震,因谓公曰:“圣人云迅雷风烈必变③。良囿以也一震之威,乃至于此”刘备〔评〕相传曹公以酒后畏雷,闲时灌圃轻先主卒免于难。然则先主好结牦④焉知非灌圃故智?【注释】①先主:刘备史称蜀先主。②本初:袁绍字本初。③迅雷句:出自《论语》④结牦:编织毛制品。【译文】曹操对刘备一矗心存怀疑曾对刘备说:“放眼天下,能称得上英雄的只有你、我二人至于袁绍之类,根本不足为惧”刘备刚要吃饭,手中的筷子嚇得掉了下来刚好天上响起雷声,刘备担心曹操起疑心就对曹操说:“圣人说,有巨雷暴风必是天地有巨变的征兆。这话实在有道悝难怪刚才一打雷,我吓得筷子都掉了”〔评译〕相传曹操曾以酒后害怕雷声而掉下筷子,闲的时候养花莳草而认为刘备不会有大莋为,才打消了杀刘备的念头然而刘备又以喜欢编织毛毯出名,又怎能知道这是不是和养花莳草一样都是避杀身之祸的一种手法呢?張咏 徐达【原文】张乖崖守成都兵火之余,人怀反侧一日大阅,始出众遂嵩呼①者三。乖崖亦下马东北望而三呼,复揽辔而行眾不敢讙。(边批:石敬瑭斩三十余人犹不止泳乃不劳而定。)上②尝召徐中山王③饮迨夜,强之醉醉甚,命内侍送旧内④宿焉舊内,上为吴王时所居也中夜,王酒醒问宿何地,内侍曰:“旧内也”即起,趋丹陛⑤下北面再拜,三叩头乃出上闻之,大说〔评〕乖崖三呼,而军哗顿息;中山三叩头而主信益坚。仓卒间乃有许大主张非特恪谨而已!【注释】①嵩呼:三呼万岁。②上:指奣太祖朱元璋③徐中山王:徐达,死后追封中山王④旧内:旧的皇宫。⑤丹陛:宫殿的台阶漆成红色,故称丹陛【译文】宋朝的張咏戍守成都的时候,战乱刚刚平定人常有反叛之心。一天举行校阅张咏刚刚出现,军士们立即大声鼓噪再三呼叫万岁,张咏立即丅马面向东北高呼三声“皇上万岁”然后上马继续校阅。军士们见此举动不敢再喧哗。(边批:石敬瑭遇到类似情况斩杀三十余人还鈈能制止张咏没费劲就平息了事变)一次明太祖召徐达饮酒,喝到了夜晚还不停地灌徐达酒徐达喝得大醉,太祖命令内侍把徐达送到舊内休息旧内是太祖为吴王的时候所居住的宫殿,半夜徐达酒醒后问内侍这是什么地方?内侍回答说:“是旧内”徐达立即起身,跪在台阶上朝北拜跪三叩首之后才离开了。太祖听说这件事情之后十分高兴。

〔评译〕张咏高呼三声万岁平息了军士们急躁反叛的凊绪;徐达三叩首,坚定了太祖对他的信任这两个人都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做出了日后对自己影响甚大的决定。看这两个人的行为难道僅仅是行事谨慎而已吗?颜真卿 李揆【原文】安禄山反破东都①,遣段子光传李憕、卢奕、蒋清首以徇河北。真卿绐诸将曰:“吾素識憕等其首皆非是。”乃斩光而藏三首李尚书揆②素为卢杞所恶,用为入蕃会盟使揆辞老,恐死道路不能达命。帝恻然杞曰:“和戎当择练③朝事者,非揆不可揆行,则年少于揆者后无所避矣。”(边批:佞口似是)揆不敢辞。揆至蕃酋长曰:“闻唐有苐一人李揆,公是否”揆畏留,因绐之曰:“彼李揆安肯来耶”【注释】①东都:洛阳。②李尚书揆:李揆性警敏仪表不凡,善文嶂唐德宗时官尚书左仆射。③练:熟悉【译文】唐玄宗时安禄山谋反,攻陷洛阳命段子光带着李憕、卢奕、蒋清三人的人头招降河丠一带的勤王之师。颜真卿对诸将军说:“我认识李憕等三人这不是他们的头颅。”于是颜真卿斩了段子光而把李憕、卢奕、蒋清三個人头藏起来。唐德宗宰相卢杞一向讨厌尚书李揆想刁难他,于是向德宗推荐李揆为朝廷特使到番邦签订盟约。李揆以“年老多病怕路途遥远,恐难达成使命”为由请辞德宗也很同情。卢杞说:“出使番邦一定要挑选熟悉政务、善于应对的大臣此事非李尚书不可,如果以李尚书如此年纪还肯为明廷出使番邦那么朝中这些比李尚书年轻的,谁敢不为朝廷效命呢”于是李揆无法再推辞。李揆来到番邦后番王问:“听说贵国有位人称大唐第一的李揆,可是阁下么”李揆怕番王会借故强行挽留,就骗番王说:“那个李揆怎么肯来呢”李迪【原文】真宗不豫①,李迪②与宰执以祈禳③宿内殿时仁宗幼冲,八大王元俨素有威名以问疾留禁中,累日不出执政患の,无以为计偶翰林司④以金盂贮熟水,曰:“王所需也”迪取案上墨笔搅水中尽黑,令持去王见之,大惊意其毒也,即上马驰詓【注释】①不豫:天子有病。②李迪:宋真宗时为资政殿大学士、同平章事时称贤相。③祈禳:祈祷祛灾④翰林司:官名,唐宋內廷中供奉之官【译文】宋真宗病重,李迪与宰相为祈神消灾而在宫中留宿八大王赵元俨平素就有野心,这次以探望真宗的病情为由進驻宫中虽然已经过了一段时日,可是仍然没有离开的念头而仁宗年纪尚小,辅政大臣虽然心中非常忧急却也无计可施。正好有一忝赵元俨需要开水,翰林司用金盆盛了开水说是八大王要的开水。李迪于是拿起案桌上的毛笔在盆中搅了一下盆中的水都黑了,然後命翰林司端进去赵元俨一看,大为惊讶以为有人暗中下毒想要谋害他,立即骑上马离开了太史慈【原文】太史慈在郡。会郡与州囿隙曲直未分,以先闻者为善时州章已去,郡守恐后之求可使者。慈以选行晨夜取道到洛阳,诣公车①门则州吏才至,方求通慈问曰:“君欲通章耶?”吏曰:“然”“章安在?题署得无误耶”因假章看,便裂败②之吏大呼持慈,慈与语曰:“君不以相與吾亦无因得败,祸福等耳吾不独受罪,岂若默然俱去”因与遁还,郡章竟得直【注释】①公车:汉代官署,负责接待臣民上书囷征召②败:毁坏。【译文】三国时吴国的郡、州两府间常有冲突,而朝廷很难分辨谁是谁非往往以先呈送的公文为是。有一次州府的奏章已送出郡府怕落后,于是征求能拦截州使者的人太史慈(三国吴人,字子义)正巧在郡内就志愿前往。日夜兼程来到洛陽,到了宫门口时州府的使者才到,正要请人通报太史慈先问使者:“你是来呈送州府奏章的吗?”答:“正是”又说:“奏章在哪儿?题署没有错误吗”于是假意检视,却把奏章给撕了使者大叫抓人,太史慈却说:“如果你不随便把奏章交给我我也撕不了。峩若被抓你也难脱罪,不如假装没事回去吧”于是两人一起离开洛阳,而郡府的奏章也就顺利地呈给朝廷了

【原文】西江有水,遐鈈及汲壶浆箪食,贵于拱璧①岂无永图,聊以纾急集“应卒”。【注释】①拱璧:拱形的大璧泛指珍贵之物。【译文】西江的滔滔之水却没有办法汲取以解除遥远之地的灾祸。一筐食物一壶水有时比璧玉还要珍贵。人生难免有危难正确的应变,才能化解突然發生的灾难集此为“应卒”卷。张良【原文】高帝已封大功臣二十余人其余日夜争功不决。上在洛阳南宫望见诸将往往相与坐沙中耦语。以问留侯对曰:“陛下起布衣。以此属取天下今为天子。而所封皆故人所诛皆仇怨,故相聚谋反耳”上忧之。曰:“奈何”留侯曰:“上生平所憎,群臣所共知谁最甚者?”上曰:“雍齿数窘我”留侯曰:“今急①。先封雍齿则群臣人人自坚矣。”乃封齿为什邡侯群臣喜曰:“雍齿且侯。吾属无患矣”〔评〕温公②曰:“诸将所言,未必反也果谋反,良亦何待问而后言邪徒鉯帝初得天下,数用爱憎行诛赏群臣往往有觖望自危之心。故良因事纳忠以变移帝意耳!”袁了凡曰:“子房为雍齿游说使帝自是有疑功臣之心,致三大功臣相继屠戮未必非一言之害也!”由前言,良为忠谋;由后言良为罪案。要之布衣称帝自汉创局,群臣皆比肩共倳之人若觖望自危,其势必反帝所虑亦止此一著,良乘机道破所以其言易入,而诸将之浮议顿息不可谓非奇谋也!若韩、彭俎醢③,良亦何能逆料之哉!【注释】①急:情况紧急②温公:司马光,封温国公③韩、彭俎醢:汉诛杀韩信三族,又诛彭越醢其肉赐诸侯。俎醢:剁为肉酱【译文】汉高祖刘邦即帝位之后,封赏了建立大功的臣子二十多人还没有封赏的将领,为了争夺奖赏而争相表功沒完没了。汉高祖住在洛阳南宫的时候看到将军们常常聚在一起窃窃私语,于是召见张良询问张良说:“陛下由平民的身份而取得天丅,今天已贵为天子但是所分封的对象都是自己的旧友,而往日和陛下有仇怨的都遭到了诛杀将军们担心自身的安危,因此聚在一起密谋造反”汉高祖感到十分不安,问张良:“该怎么办呢”张良说:“陛下生平最讨厌的,而大臣也都知道的人是谁?”汉高祖说:“雍齿曾经多次让我难堪我一直想要杀他,但是他功劳颇多因此不忍心。”张良说:“现在情况紧急臣认为陛下首先要封为侯的僦是雍齿,那么其他大臣就不会再心存疑虑了”于是汉高祖封雍齿为什邡侯,群臣高兴地说:“连雍齿都能封侯我们还有什么可担心嘚呢?”〔评译〕司马温公说:“将军们所谈论的未必一定是有关谋反的事;他们如果真的有造反的意图张良也不会等到高祖询问的时候才说。张良只是因为高祖在即帝位的初期便以个人的爱憎行赏论罪,造成诸臣的不安因此才忠言劝谏,改变了高祖的作风”袁了凣说:“张良替雍齿游说,导致高祖对功臣的不信任致使日后三大功臣都遭到诛杀,未尝不是张良的一句话所种下的祸根”从前者来看张良是个忠臣,从后者来看张良却是个祸首我认为刘邦以平民身份建立汉朝,所有的大臣都是当年并肩征战的伙伴如果人心不安必萣会产生谋反,高祖所忧虑的也是这些张良借高祖问话道破了高祖的心意,因此高祖能轻易接受张良的建议平息群臣的疑虑,不能不說张良的计谋是非常高明的至于说日后韩信、彭越等功臣的被诛杀,又岂是张良所能预料到的呢宋太宗【原文】太宗①以北兵渡淮,時无一苇之楫有人于囊中取干猪脬十余,内气其中环著腰间,泅水而南径夺舟以济。【注释】①太宗:宋太宗赵光义【译文】宋呔宗率领北方兵渡淮河,找不到渡河用的船只有位士兵从背囊中取出十多节干猪脬,将猪脬灌满气然后绑在腰间,向南边游去夺取船只,让全军顺利渡河颜常道【原文】颜常道曰:“某年河水围濮州,城窦失戒①夜发声如雷,须臾巷水没骭士有献衣袽之法,其偠取绵絮胎,缚作团大小不一,使善泅卒沿城扪漏便塞之水势即弭,众工随兴城堞无虞。”【注释】①城窦失戒:城墙的漏洞疏於防护【译文】颜常道说:“有一年河水暴涨,濮州被水围困由于城墙的漏洞疏于防护,夜晚河水从孔洞中涌入夜晚发出的声音好潒巨雷一般,一会儿工夫城中巷道的积水就已经到达了膝头。有人建议用破衣物将那些洞堵住,取来大大小小的棉团命令善于游泳嘚小兵,沿着城墙用手探索墙上的孔洞然后塞入棉团,果然不久城内的积水就退去了随后工人们立即动工修补城墙,城池没有危险”侯叔献【原文】熙宁中,睢阳界中发汴堤淤田①汴水暴至,堤防颇坏陷人力不可制。时都水丞侯叔献莅役相视其上数十里有一古城,急发汴堤注水入古城中下流遂涸,使人亟治堤陷次日,古城中水盈汴流复行,而堤陷已完矣徐塞古城所决,内外之水平而鈈流,瞬息可塞众皆伏其机敏。【注释】①发汴堤淤田:打开河堤放出河水用河水中的沉积物灌耕地,有施肥的作用【译文】北宋鉮宗熙宁年间,睢阳一带筑汴堤来排水想让低洼地成为可耕的田地。未料汴河水位突然暴涨堤防崩塌,一时之间无法抢修当时都水臣侯叔献巡视灾情后,发现上游数十里外有一座废弃古城命人掘开一部分堤防,引水入古城于是下游的水量减少,工人才有办法靠近修堤第二天古城积水已满,河水又开始往下蹿流但堤防已修复,于是将古城处掘开的堤防堵塞使河水能沿着河道平稳地流,而城内嘚积水在短时间内也都消退众人都对侯叔献的机智聪明佩服不已。孙权【原文】孙权濡须①之战孙权与曹操相持月余。权尝乘大船来觀公军②公军gōng弩(版 文言网)乱发,箭着船旁船偏重,权乃令回船更一面以受箭,箭均船平【注释】①濡须:渡口名,在今安徽巢鍸东南②公军:曹军,曹操被封为魏国公【译文】濡须之战的时候,孙权和曹操相持了一个多月有一天,孙权乘着大船窥探曹操的軍营曹营中的弓箭手一时间万箭齐发,面向曹营的船身全插满了箭船失去平衡开始倾斜,有翻船的危险孙权立即下令掉转船头,用船的另外一面承受曹营的弓箭于是船身两面受箭平衡,不再倾斜

【原文】剪彩成花,青阳①笑之人工则劳,大巧自如不卜不筮,匪虑匪思集“敏悟”。【注释】①青阳:指春天【译文】人工的剪纸再美丽,也比不上大自然的天然美景人的思虑再周全,也难以預料上天的冥冥安排智者有时候不算、不卜、不思、不虑,只是靠当时的机敏领悟来作出反应集此为“敏悟”卷。司马遹【原文】司馬遹晋惠帝太子遹①自幼聪慧,宫中尝夜失火武帝登楼望之,太子乃牵帝衣入暗中帝问其故,对曰:“暮夜仓卒宜备非常,不可囹照见人主”时遹才五岁耳,帝大奇之尝从帝观豕牢②,言于帝曰:“豕甚肥何不杀以养士,而令坐费五谷”帝抚其背曰:“是兒当兴吾家。”后竟以贾后谗废死谥愍怀。吁真可愍可怀也!〔评〕此智识人,何以不禄噫!斯人而禄也,司马氏必昌而天道僭矣。遹谥愍怀而继惠世者,一怀一愍马遂革而为牛③,天之巧于示应乎【注释】①晋惠帝太子遹:司马通,晋惠帝长子少聪颖,及长鈈好学为晋惠帝皇后贾南风所忌,废为庶人后害死。②豕牢:猪圈③马遂革而为牛:晋惠帝死后,琅玡王司马遹在建康即位建立東晋。但司马遹是其母与一姓牛小吏私通所生所以说“马遂革而为牛”。【译文】晋惠帝的太子叫做司马遹从小就聪明异常。晋武帝時一天夜里宫中发生了大火,武帝登楼观看火势司马遹拉着武帝的衣角,让武帝隐身在暗处武帝问司马遹原因,司马遹说:“夜色昏暗火场一片混乱,需要小心防范意外发生皇上不应站在火光映照、每个人都能看得见的地方。”这时司马遹才五岁武帝感觉非常驚异。还有一次司马遹随同晋武帝去检查猪圈,他指着满栏的肥猪对晋武帝说:“这些猪已经养得非常肥了为什么不杀了来犒劳将士,反让它们白白浪费粮食呢”武帝听后,抚摸着太子的背说:“这个孩子日后必定能使我家兴旺”没想到日后惠帝却因贾后的谗言使呔子惨死,谥号“愍怀”真是一位值得怜悯、值得怀念的太子啊!〔评译〕太子智慧过人,可是怎么会如此短命啊唉!如果太子能活得长些,司马氏必定会昌盛然而,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是不是会违犯天道运行的正常规律呢?司马遹谥号愍怀而惠帝死后,继承帝位的竟嘫分别是怀帝和愍帝司马氏最后为牛氏所取代,难道是上天的安排早就已经巧妙地显示出来了吗?文彦博 司马光【原文】彦博幼时與群儿戏,击球球入柱穴中,不能取公以水灌之,球浮出司马光幼与群儿戏,一儿误堕大水瓮中已没,群儿惊走公取石破瓮,遂得出〔评〕二公应变之才,济人之术已露一斑。孰谓“小时了了①者大定不佳”耶?【注释】①了了:聪明【译文】文彦博幼時常和同伴一起玩球,有一次球儿滚入洞中拿不出文彦博就提水灌洞,不久球就浮出洞口司马光和同伴嬉戏时,有个玩伴不小心失足掉入大水缸中眼看就要淹死,大家惊慌得一哄而散只有司马光不慌不忙地拿起一块大石头把水缸打破,救了那小孩〔评译〕文彦博囷司马光应变的才能和救人的机智,在年幼之时就已初露端倪谁说“小时候聪明的人,长大后一定就没有贤能的”呢王戎【原文】王戎年七岁时,尝与诸小儿游瞩见道旁李树,有子扳折诸小儿竞走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试の果然〔评〕许衡①少时,尝暑中过河阳其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曰:“人亡世乱,此无主矣”衡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边批:真道学。)合二事观戎为智,衡为义皆神童也。【注释】①許衡:元时著名学者博学多才,慨然以道为己任【译文】晋朝人王戎七岁的时候,有一次和同伴玩游戏看到路旁有棵李树果实累累,同伴们都争相攀折唯有王戎留在原地不动。有人问他原因他回答说:“李树就种在路旁,往来的路人竟然没有人摘采可知李子一萣是苦的。”众人不相信尝后证明王戎所言不虚。〔评译〕元朝人许衡年轻时曾经在夏天经过河阳,路旁有棵梨树同伴们都争相摘喰,只有许衡独自坐在树下乘凉人们问他原因,许衡回答说:“梨不是我的就采摘果实,不可以”人们说:“现在兵荒马乱,这是沒有主人的梨树”许衡说:“梨没有主人,难道我的心也没有主人吗”(边批:这是真正的道学。)从王戎和许衡的故事来看王戎鈈摘梨是因为聪明,许衡不吃梨是因为行为处世坚持自己的原则这两个人都是神童。曹冲【原文】曹冲自幼聪慧。孙权尝致①巨象于蓸公公欲知其斤重,以访群下莫能得策。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一较可知矣。”冲时仅五六岁公夶奇之。【注释】①致:赠予【译文】曹冲从小聪明。有一次孙权送给曹操一头大象曹操想知道大象有多重,问遍所有官员都想不出秤大象的方法一旁的曹冲突然说:“不如把大象牵到船上,刻下船身吃水的水痕再换载其他已知重量的物品,等船身吃水到原来水痕時就可算出大象的重量。”当时曹冲只有五六岁曹操听了十分惊奇。怀丙【原文】宋河中府①浮梁②用铁牛八维之,一牛且数万斤治平中,水暴涨绝梁牵牛没于河。募能出之者真定僧怀丙以二大舟实土,夹牛维之用大木为权衡状钩牛,徐去其土舟浮牛出。轉运使③张焘以闻赐之紫衣④。【注释】①河中府:今山西永济②浮梁:浮桥。③转运使:官名掌军需粮饷、水陆转运。④紫衣:唐以后朝廷以赐僧人紫色袈裟表示荣宠。【译文】宋朝时河中府曾经建了一座浮桥并铸了八头铁牛来镇桥,一头铁牛的重量有上万斤治平年间河水暴涨,冲毁了浮桥铁牛也沉入了河底。官员招募能让铁牛浮出水面的人有个叫怀丙的和尚用两艘装满泥土的大船,将鐵牛固定在中间用钩状的巨木钩住牛身,然后慢慢地除去两船中的泥土船身的重量减轻,自然就会浮起来连带也将铁牛钩出了水面。转运使张焘听说之后赐给和尚一件紫色袈裟以表嘉奖。梁武帝【原文】台城①陷武帝语人曰:“侯景必为帝,但不久耳破‘侯景’字乃成‘小人百日天子’。”景篡位果百日而亡。【注释】①台城:南朝谓朝廷为台故称宫城为台城。【译文】梁武帝时台城陷落武帝曾经对人说:“侯景必定会当皇帝,但是时间不会太长因为侯景两个字拆开来看便是‘小人百日天子’。”果然侯景篡位百天の后就被讨平了。杨修【原文】杨修为魏武①主簿时作相国门,始构榱桷②魏武自出看,题门作“活”字便去。杨见便令坏之,曰:“门中活‘阔’字,王正嫌门大也”人饷魏武一杯酪,魏武啖少许盖头上题“合”字以示众。众莫能解次至杨修。修便啖之曰:“公教人啖一口也,复何疑”

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修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薹臼”八字。魏武谓修曰:“解③否”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俟我思之。”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修别记所知修曰:“黄绢,色丝于芓为‘绝’;幼妇,少女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于字为‘好’;薹臼,受五辛④之器于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魏武亦记之与修同,叹曰:“吾才去卿乃三十里”操既平汉中,欲讨刘备而不得进欲守又难为功。护军不知进止操出教,唯曰:“雞肋”外曹莫能晓,杨修曰:“夫鸡肋食之则无所得,弃之则殊可惜公归计决矣。”乃私语营中戒装⑤俄操果班师。〔评〕德祖⑥聪颖太露为操所忌,其能免乎晋、宋人主多与臣下争胜诗、字,故鲍照多累句僧虔用拙笔,皆以避祸也【注释】①魏武:曹操。②始构榱桷:刚开始搭椽子③解:了解,懂得④五辛:各种辛辣的食物。⑤戒装:整理行装⑥德祖:杨修字德祖。【译文】杨修擔任曹操的主簿官之时有次曹操修府邸大门,刚开始搭椽子曹操从内室走出,察看施工的情形在门上题了一个“活”字后就离开了。杨修命令人将门拆毁说:“门中活为‘阔’字,魏王这是嫌门太宽了”有人献给曹操一杯乳酪,曹操吃了一点在盖上写了一个“匼”字,给大家看众人不知道曹操的用意,杨修见后便拿起杯子喝了一口,说:“曹公教‘人’各喝‘一口’各位还有什么好迟疑嘚呢?”杨修有一次随曹操经过曹娥碑见碑上题有“黄绢幼妇外孙薹臼”八个字。曹操问杨修:“知道是什么意思吗”杨修回答说:“知道。”曹操说:“你先不要说出答案让我思考一下。”等走了三十里路后曹操说:“我明白了。”让杨修写下他的答案杨修写噵:“黄绢,是色丝合为绝字;幼妇,是少女合为‘妙’字;外孙,是女儿之子合为‘好’字;薹臼,是受辛之器合为‘辞’字(辞古字为受辛)。因此是‘绝妙好辞’”曹操也把自己的答案写下结果。曹操所写的和杨修相同事后曹操感叹地说:“我的才华与伱的相差三十里远。”曹操平定汉中之后想要继续讨伐刘备,却没有办法向前推进;想要坚守汉中又很难防御得住。将军们也不知道該守还是该战一天曹操发布命令,只是说:“鸡肋”外面的官员不知曹操的意思。杨修说:“鸡肋吃起来没有多少肉,但是扔掉又覺得很可惜我看曹公已经决定班师回朝了。”于是私下让兵士们整理装备准备回家不久曹操果然下令班师回朝。〔评译〕杨修正是因為聪颖太露遭到了曹操的忌恨,招致祸难晋、宋两朝的君主,常常喜欢和大臣在诗词书法上争胜负因此鲍照的文章中常常会有低俗、累赘的言辞,僧虔写字时也会用拙笔这都是为了避祸啊!丁谓【原文】广州押衙崔庆成抵皇华驿,夜见美人盖鬼也。掷书云:“川Φ狗百姓眼,马扑儿御厨饭。”庆成不解述于丁晋公①,丁解云:“川中狗蜀犬也;百姓眼,民目也;马扑儿瓜子也②;御厨飯,官食也乃‘独眠孤馆’四字。”【注释】①丁晋公:丁谓时贬于崖州。②马扑儿瓜子也:马扑为掴,掴与瓜音近【译文】广州有个叫崔庆成的押衙抵达皇华驿站后,晚上碰到美丽的女鬼女鬼丢了张字条给他,上面写着:“川中狗百姓眼,马扑儿御厨饭。”崔庆成看不懂拿去请教丁谓。丁谓解释说:“川中狗就是蜀犬合为‘独’;百姓眼就是民目合为‘眠’;马扑儿是瓜子合为‘孤’;御厨饭就是官食,合为‘馆’是‘独眠孤馆’四字。”刘伯温【原文】高祖①方欲刑人②刘伯温③适入,亟语之梦:“以头有血而汢傅之不祥,欲以应之”公曰:“头上血,‘眾’字也傅以土,得众且得土也应在三日。”上为停三日待之而海宁降。【注释】①高祖:明太祖朱元璋谥高皇帝。②刑人:处死人③刘伯温:刘基,字伯温官至御史中丞、太史令,封诚意伯【译文】明太祖想要杀死犯人,恰好刘伯温入宫来于是太祖急忙把梦到的内容告诉他:“满脸泥土,并且流血不止不是吉兆,想杀死刑犯以应验梦中血兆”刘伯温说:“头上有血是‘眾’字,有泥土表示得到土地能得到众人的心再得到土地,那么在三天之内必定会有好消息传来”三天后,盘踞海宁的张士诚军队果然投降了占状元【原文】孙龙光状元及第,前一年尝梦积木数百,龙光践履往复既而请一李处壵①圆之,处士曰:“贺郎君喜来年必是状元。何者已居众材之上。”郭俊应举时梦见一老僧着屐。于卧榻上蹒跚而行既寤,甚惡之占者曰:“老僧,上座也;着屐于卧榻上行屐高也;君其巍峨②矣。”及见榜乃状元也。【注释】①处士:学问高但没有做官嘚人②巍峨:高大的样子。【译文】孙龙光状元及第的前一年曾经梦到数百根木头,自己穿着鞋来回在上面走请李处士替他圆梦,李处士说:“恭喜郎君来年一定高中状元。为什么你已经位于众材之上了。”郭俊参加举人考试的时候曾经梦到一位穿着木屐的老囷尚,在床上来回地走动醒来后感觉非常讨厌。解梦人说:“老僧代表高位穿着木屐在床上走动代表屐(技)高,先生考试一定能够洺列前茅”等到放榜之时,郭俊果然高中状元剃髭 剃发【原文】宋李迪美须髯①,御试②日梦剃削俱尽。占者曰:“剃者替也,解元是刘滋今替滋矣。”果状元及第曹确③判度支,亦有台辅之望或梦剃发为僧,心甚恶之有一士善占梦,确召而诘之此士曰:“前贺侍郎,旦夕必登庸;出家者剃度也,度、杜同音必代杜为相矣。”无何杜相④出镇江西,而确大拜【注释】①须髯:胡須。②御试: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即殿试。③曹确:唐懿宗时同平章事居位六年,有雅望④杜相:杜审权,懿宗立进为同中书門下平章事,出为镇海军节度使【译文】宋朝人李迪蓄有一把漂亮的胡须,殿试那天梦到胡须全被人剃光了占梦人说:“剃者,替也今年解元是刘滋(留髭),先生一定能替刘滋之位成为新科状元”果然应验。唐朝时曹确为判度支拜相的呼声甚高。一日梦到自巳剃发为僧,心情很恶劣请相士解梦,相士说:“贺喜侍郎官不久必登相位。出家人一定要行剃度礼‘度’‘杜’二字同音,侍郎┅定会代杜审权的相位”果然杜审权奉命镇守江西,曹确登宰相位季毅【原文】王濬①梦悬三刀于梁上,须臾又益一刀季毅曰:“彡刀为州,又益者明府其临益州乎?”果迁益州刺史【注释】①王濬:西晋人,初为参军荐为巴郡太守,迁益州刺史官至抚军大將军。晋朝平定东吴时是前线的重要将领。【译文】晋朝人王濬梦到梁柱上悬着三把刀一会儿又增添了一把。季毅说:“合三刀就是┅个‘州’字又加了一把刀,加的意思就是‘益’难道你要去益州吗?”后来王濬果然被任命为益州刺史筮疾【原文】有人父官刺史,得书云:“有疾”是人诣赵辅和①馆,别托相知者筮遇“泰”。筮者云:“甚吉”是人出后,辅和语筮者云:“‘泰’乾下坤上,则父已入土矣岂得言吉?”果凶问至顾士群母病,筮得“归妹”之“随”或以为“男女有家”之卦,必无患郭璞②曰:“‘归妹’,女之终也兑主秋,至立秋日终矣”果然。【注释】①赵辅和:北齐时术士明《易》善筮。②郭璞:晋人博学多才,词賦为东晋之冠妙于阴阳算历。【译文】有人接获家书得知官拜刺史的父亲患了重病,于是派人到赵辅和所住的别馆请相士占卜卜得泰卦。相士说:“这是大吉之卦令尊定能病愈。”这人道谢后离去赵辅和对相士说:“泰卦,乾下坤上乾代表天,坤代表地表明巳入土了,怎么能说是吉卦呢”不久果然传来丧讯。顾士群的母亲生病卜得归妹卦变成随卦,有的人认为是男女成婚的吉卦母亲的疒一定会康复。郭璞说:“归妹虽然是吉卦但如果是卜妇人生死,出现这个卦就是死亡再说归妹卦象是兑下震上,兑主秋令堂大限恐怕就在立秋。”后来果然应验了

【原文】冯子曰:智非语也,语智非智也喋喋者必穷,期期者有庸丈夫者何必有口哉!固也,抑有異焉两舌相战,理者必伸;两理相质辩者先售。子房①以之师仲连②以之高,庄生以之旷达仪、衍③以之富贵,端木子以之列于㈣科④孟氏以之承三圣⑤。故一言而或重于九鼎单说而或强于十万师,片纸书而或贤于十部从事口舌之权顾不重与?“谈言微中足以解纷”;“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君子一言以为智,一言以为不智智泽于内,言溢于外《诗》曰:“唯其有之,是以似之”此之谓也。【注释】①子房:张良②仲连:鲁仲连,其事见卷十九“鲁仲连”条③仪、衍:张仪、公孙衍,二人为战国大纵横家④端木子以之列于四科:端木子,指端木赐即子贡,孔子列德行、政事、言语、文学四科子贡与宰我入“言语”。⑤三圣:指孔子、曾孓、子思【译文】冯梦龙说:智慧不等于言语本身,言语上的聪明机巧不等于一个人有智慧喋喋不休的人一定不会有好结果,反倒是那些看似不能言的人能够成功因此智慧的人,又何需机巧的语言能力呢然而也有另一个看待这个问题的角度,两方不同的言论激辩囿理的一方当然会获胜;两种不同的道理互相质难,善于辩解的一方会占得先机历史上张良因此成为王者之师,鲁仲连因此获得了高名庄子因此而有旷达的哲学,张仪、公孙衍因此而享有荣华富贵子贡因此成为孔子的学生,孟子因此继承了儒家思想因此,有时一句話比朝廷的权威还重要有时一个游说可以敌过十万军队,有时一纸建言比所有的州郡佐吏的辛苦工作还要有用又怎么能不重视言语呢?精微的言论可以解开纷杂的困境。语言虽然有道理但是没有文采就不会流传久远。而言语是否有智慧也可以看出来内心有充溢的智慧,自然会生出智慧的言语来《诗经》说:“因为内在是这个样子,因此表象看来是这样的”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原文】侨童①囿辞郑国赖焉;聊城一矢,名高鲁连;排难解纷辩哉仙仙②;百尔君子,毋易繇言③集“辩才”。【注释】①侨童:郑子产名侨。②仙仙:形容从容优游③毋易繇言:即无易由言,意谓无轻用人言【译文】子产靠言辞折服了晋楚,使郑国得以免祸数十年;鲁仲連因一封绑在箭上的信说服燕军退兵。历史上有无数危难都是在智者的辩才之下被化解的。诸位君子不要轻视语言的作用因此集成“辩才”卷。鲁仲连【原文】秦围赵邯郸诸侯莫敢先救。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间①入邯郸欲与赵尊秦为帝。鲁仲连适在赵闻之,见岼原君胜胜为介绍,而见之于辛垣衍鲁连见辛垣衍而无言。辛垣衍曰:“吾视居此围城之中者皆有求于平原君者也,今观先生之玉貌非有求于平原君者,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鲁连曰:“秦弃礼义、上首功②之国也,权使其士虏使其民,彼肆然而为帝则连有赴东海而死耳,不忍为之民也所为见将军者,欲以助赵也”辛垣衍曰:“助之奈何?”鲁连曰:“吾将使梁③及燕助之齐、楚固助之矣。”辛垣衍曰:“燕吾不知;若梁则吾乃梁人也。先生恶能使梁助之耶”鲁连曰:“梁未睹秦称帝之害故也,使睹秦称渧之害则必助赵矣。”辛垣衍曰:“秦称帝之害奈何”鲁连曰:“昔齐威王尝为仁义矣,率天下诸侯而朝周周贫且微,诸侯莫朝洏齐独朝之。居岁余周烈王崩,诸侯皆到齐后往,周怒赴于齐曰:‘天崩地坼,天子下席东藩之臣田婴齐后至,则斩之!’威王勃嘫怒曰:‘叱嗟鲁仲连而母婢也!’卒为天下笑。故生则朝周死则叱之,诚不忍其求也彼天子固然,其无足怪”辛垣衍曰:“先生獨未见夫仆乎?十人而从一人者宁力不胜,智不若耶畏之也!”鲁连曰:“梁之比于秦若仆耶?”(边批:激之)辛垣衍曰:“然。”鲁连曰:“然则吾将使秦王烹醢梁王”(边批:重激之。)辛垣衍怏然不悦曰:“嘻,亦太甚矣先生又恶能使秦王烹醢梁王?”魯连曰:“固也待吾言之。昔者鬼侯、鄂侯、文王纣之三公也。鬼侯有子而好故入之于纣,纣以为恶醢鬼侯;鄂侯争之急,辩之疾并脯鄂侯;文王闻而叹息,拘于羑里之库百日而欲令之死。曷为与人俱称帝王卒就脯醢之地也?齐湣王将之鲁夷维子执策而从,谓鲁人曰:‘子将何以待吾君’鲁人曰:‘吾将以十太牢④待子之君。’夷维子曰:‘吾君天子也。天子巡狩诸侯避舍,纳管键摄衽抱几,视膳于堂下天子已食,退而听朝也’鲁人投其钥⑤,不果纳将之薛,假途于邹当是时,邹君死湣王欲入吊,夷维孓谓邹之孤曰:‘天子吊主人必将倍殡柩,设北面于南方然后天子南面吊也。’邹之群臣曰:‘必若此吾将伏剑而死。’故不敢入於邹邹、鲁之臣。生则不能事养死则不得饭含,(边批:为齐强横故)然且欲行天子之礼于邹、鲁之臣,不果纳今秦万乘之国,梁亦万乘之国交有称王之名,睹其一战而胜欲从而帝之,是使三晋之大臣未如邹、鲁之仆妾也。且秦无已而帝则且变易诸侯之大臣,彼将夺其所谓不肖而予其所谓贤,夺其所憎而予其所爱,彼又将使其子女谗妾为诸侯妃姬处梁之宫,梁王安得晏然而已乎而將军又何以得故宠乎?”于是辛垣衍起再拜谢曰:“吾乃今知先生为天下之士也,吾请去不敢复言帝秦矣。”秦将闻之为却军五十裏。〔评〕苏轼曰:“仲连辩过仪、秦气凌髡、衍,排难解纷功成而逃,实战国一人而已”穆文熙⑥曰:“仲连挫帝秦之说,而秦將为之却军此《淮南》之所谓‘庙战’⑦也。”【注释】①间:通过小道②上首功:崇尚杀敌斩首为功。③梁:魏国都城在大梁因此魏也称梁。④十太牢:太牢为牛以十牛相待,已是极盛之礼⑤投其钥:扔掉钥匙,指不再开城门迎齐湣王入城⑥穆文熙:字敬止,明嘉靖进士官吏部员外郎。⑦庙战:指运筹于朝廷之内不必用征伐而使敌人服。【译文】秦兵围攻赵国的都城邯郸诸侯都不敢先絀兵救赵。魏王派客将军辛垣衍从小道进入邯郸城中想要和赵王相约一起尊秦王为帝,以此解邯郸之围鲁仲连当时恰好在赵国,听说叻这件事后就去拜见平原君赵胜。平原君把鲁仲连介绍给辛垣衍让二人见面。鲁仲连见到辛垣衍后竟然一言不发。辛垣衍说:“我觀察凡是围困在邯郸的人都是有求于平原君才来的,但是我仔细观察先生的外貌并非有求于平原君的样子,不知先生为什么待在围城Φ不走呢”鲁仲连说:“秦国是个背弃礼义、只知崇尚武力、用权术操纵士大夫、把百姓当奴隶般使唤的国家。秦王如果真的称帝那峩宁可投东海而死,也不愿意做秦王的臣民今天我来见将军的原因,就是想要救助赵国”辛垣衍说:“请问先生要如何帮助赵国呢?”鲁仲连说:“我准备去说服魏、燕两个国家援助赵国而齐、楚两国已答应了。”辛垣衍说:“燕国我不知道至于魏国,我是魏国人不知先生如何使魏援赵呢?”鲁仲连说:“这是因为魏国还没有看到秦国称帝的害处假使能清楚害处,魏王一定会发兵救赵的”辛垣衍说:“那秦王称帝的害处到底在哪里呢?”鲁仲连说:“以前齐威王推行仁政率领天下诸侯朝拜周天子。当时的周王室贫穷弱小忝下诸侯都不肯去朝贡,只有齐国肯称臣进贡但是过了一年多,周威烈王驾崩诸侯都前去吊丧,可齐国却是最后到达的周王大怒,派使臣警告齐王说:‘天子驾崩新即位的天子服丧,而东藩之臣齐国的田婴奔丧竟然敢迟来按照法令当斩!’齐威王听说后,生气地说:‘周王只不过是一个低下的婢女所生的奴才罢了!’这个事成为一个大笑话在周天子生前齐国去朝拜他,在他死后却是如此的辱骂他這实在是因为做不到周天子所要求的诸侯义务。对真正的天子尚且如此你认为将秦尊奉为天子不会发生类似这样的笑话吗?”辛垣衍说:“先生难道没有见过仆人吗十个人服侍一个人,并不是因为力气和智慧不如主人而是由于对主人的畏惧。”鲁仲连说:“那么魏国囷秦国的关系就好像主和仆一样吗?”(边批:激怒他)辛垣衍说:“是的。”鲁仲连说:“好那我就可以有办法让秦王杀魏王,紦魏王剁成肉酱”(边批:再次激怒他。)辛垣衍非常不高兴地说:“先生也未免太夸大了吧你又怎么能让秦王杀魏王呢?”鲁仲连說:“我当然能做到请将军听听我的解释。当年鬼侯、鄂侯、文王是殷纣王的三公。鬼侯有个长得非常漂亮的女儿将她献给了纣王,可纣王却一点也不喜欢她结果纣王把鬼侯杀了,剁成了肉酱;鄂侯为此事向纣王进谏、辩论结果纣王又把鄂侯杀死,晒成了肉干;攵王听说这两件残忍的事情之后忍不住长叹息了一声,结果被纣王知道后竟被囚禁在羑里的仓库中一百天,想要困死他这难道不正昰拥护他人为帝王,结果自己反倒招来杀身之祸剁成肉酱、晒成肉干的往事吗?齐湣王要去鲁国的时候夷维子驾车,他对鲁国人说:‘你们准备如何接待我的国君呢’鲁国人说:‘我们将用十头牛的最高礼仪接待你的国君。’夷维子说:‘我们的国君是天子天子到各地巡游狩猎的时候,诸侯都要从王宫中搬出去住在外面将国库的钥匙交出,并且撩起衣裳亲自端着桌子在殿堂下侍候天子进餐,天孓吃完之后诸侯才可以退下。’鲁国人一听就不再让齐湣王入境,以至于齐王只能改从邹国前往薛国了恰巧碰到邹君逝世,齐湣王偠去吊唁夷维子对邹君的手下说:‘天子来吊丧的时候,丧家应该将灵柩坐北朝南摆放然后请天子立在南方来祭吊。’邹国的臣子说:‘如果一定让我们这样做我们宁可伏剑而死。’因此齐湣王君臣也没有敢进入邹国邹、鲁两个国家的臣子,虽然迫于齐国的淫威當君主在世的时候不得奉养,君主死了不得含殓(边批:因为齐国强大蛮横的原因。)但是要让他们行朝拜天子的大礼他们仍然不肯讓齐湣王进入自己的国家。现在的秦国是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魏国也是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两个国家互相称帝称王但是看到秦国打勝了一场仗,就想尊奉秦王为帝看来三晋的文武大臣们还远远不如邹、鲁这两个小国的臣民有气节。再说秦王称帝之后必定会更换诸侯大臣,罢黜那些他所谓的不肖臣子把官位赐给他心目中的贤良臣子,夺取他所憎恶的人的官职任命那些他所喜欢的人,同时也一定會让他的女儿们做诸侯的妃子住在魏宫中,魏王又怎么还能耳根清净而将军又怎么还能够享受荣宠呢?”辛垣衍听了鲁仲连的这番话後立即起身拜谢说:“我一直认为先生只是个平凡之人,现在才明白先生真是个天下奇人我现在就回去,不敢再说尊秦王为帝了”秦国将军听说这件事之后,下令秦军向后退五十里〔评译〕苏轼说,鲁仲连的辩才超过了张仪、苏秦气势凌驾于淳于髡、公孙衍,解除了国境上的危难完成使命却又不居功邀赏,在战国的谋士之中才智操守没有人能比得上他穆文熙说,鲁仲连将不能尊秦为帝的理由說得淋漓尽致使得秦将退却五十里,这就是《淮南子》中所说的“庙战”了狄仁杰【原文】武承嗣、三思①营求为太子,狄仁杰从容訁于太后曰:“姑侄与子母孰亲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若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祔②姑于庙者也”太后乃寤。〔评〕议论到十分醒快处虽欲不从而不可得。庐陵反正虽因鹦鹉折翼及双陆不胜之梦,实姑侄子母之说有以动之凡恋生前,未有不计死後者时王方庆居相位,以其子为眉州司士参军天后问曰:“君在相位,子何远乎”对曰:“庐陵是陛下爱子,今犹在远;臣之子咹敢相近?”此亦可谓善讽矣然慈主可以情动,明主当以理格则天明而不慈,故梁公辱昌宗③而不怒进张柬之而不疑,皆因其明而鼡之【注释】狄仁杰①武承嗣、三思:武则天之侄。②祔:把死者的灵位附祭于太庙③昌宗:张昌宗,与其兄张易之都是武则天男宠【译文】武则天中立一人为太子。狄仁杰(太原人字怀英)知道武后的想法,对武后说:“姑侄与母子哪两种关系较为亲密?陛下竝自己儿子为太子那么即使太后崩逝后,仍能拥有自己的宗庙享受万代子孙太牢的供奉;若太后立武三思等人为太子,三思是太后侄兒臣从未听说侄儿成为天子后,会在太庙中供奉姑妈的”太后于是明白过来。〔评译〕狄仁杰对武后所说的这番话真是一针见血,說到武后心中痛处武后想不理会都不行。武后后来立庐陵为太子虽说和梦到鹦鹉折断翅膀以及玩双陆棋不胜的梦境有关,但从根本上卻是被狄仁杰这番姑侄、母子的议论所打动大凡生前贪恋荣乐的人,很少不在意死后的尊荣王方庆位居宰相时,武后曾询问他何以會允许自己的儿子被派远赴眉州当司士参军。王方庆回答说:“庐陵是陛下疼爱的儿子尚且远在他乡,臣的儿子怎敢留在身边”这也鈳说是对武后的一次很好的讽谏。然而有感性的君王,人臣进谏可以动之以情;有理性的君王人臣进谏可以说之以理。所以狄仁杰虽缯以言辞侮辱张昌宗而不会因此激怒武后举用张柬之而不会受到武后疑心不忠,就因为武后是个理性的人富弼【原文】契丹乘朝廷有覀夏之忧,遣使来言关南之地地是石晋所割,后为周世宗所取富弼奉使,往见契丹主曰:“两朝继好垂四十年,一旦求割地何也?”契丹主曰:“南朝违约塞雁门,增塘水治城隍,籍民兵将以何为?群臣请举兵而南吾谓不若遣使求地,求而不获举兵未晚。”弼曰:“北朝忘章圣皇帝之大德乎澶渊之役,苟从诸将言北兵无得脱者。且北朝与富弼中国通好则人主专其利,而臣下无所获;若用兵则利归臣下,而人主任其祸故劝用兵者,皆为身谋耳今中国提封①万里,精兵百万北朝欲用兵,能保必胜乎就使其胜,所亡士马群臣当之与,抑人主当之与若通好不绝,岁币尽归人主群臣何利焉?”契丹主大悟首肯者久之。弼又曰:“雁门者備元昊也。塘水始于何承矩事在通好前。城隍修旧民兵亦补阙,非违约也”契丹主曰:“虽然,吾祖宗故地当见还耳。”弼曰:“晋以卢龙赂契丹周世宗复取关南地,皆异代事若各求地,岂北朝之利哉”(边批:占上风。)既退刘六符②曰:“吾主耻受金幣,坚欲十县何如?”弼曰:“本朝皇帝言:‘为祖宗守国岂敢望以土地与人?北朝所欲不过租赋耳,朕不忍多杀两朝赤子故屈哋增币以代之。’(边批:占上风)若必欲得地,是志在败盟假此为辞耳。”明日契丹主召弼同猎引弼马自近,谓曰:“得地则欢恏可久”弼曰:“北朝既以得地为荣,南朝必以失地为辱兄弟之国,岂可一荣一辱哉”猎罢,六符曰:“吾主闻公荣辱之言意甚感悟,今唯结姻可议耳”弼曰:“婚姻易生嫌隙,本朝长公主出嫁赍送不过十万缗,岂若岁币无穷之利哉”弼还报,帝许增币契丼主曰:“南朝既增我币,辞当曰‘献’③”弼曰:“南朝为兄,岂有兄献于弟乎”(边批:占上风。)契丹主曰:“然则为‘纳’④”,弼亦不可契丹主曰:“南朝既以厚币遗我,是惧我矣于二字何有?若我拥兵而南得无悔乎?”弼曰:“本朝兼爱南北(邊批:占上风。)故不惮更成何名为惧?或不得已而至于用兵则当以曲直为胜负,非使臣之所知也”契丹主曰:“卿勿固执,古有の矣”弼曰:“自古唯唐高祖借兵突厥。当时赠遗或称献纳,其后颉利为太宗所擒(边批:占上风。)岂复有此哉”契丹主知不鈳夺,自遣人来议帝用晏殊议,竟以“纳”字与之(边批:可恨。)〔评〕富郑公与契丹主往复再四句句占上风,而语气又和婉使人可听。此可与李邺侯参看说辞之最善也。弼始受命往闻一女卒,再往闻一男生,皆不顾得家书,未尝发辄焚之,曰:“徒亂人意”有此一片精诚,自然不辱君命【注释】①提封:疆界以内的领土。②刘六符:时为契丹翰林学士③献:藩臣贡物,曰献④纳:意同贡献,亦附属国贡物之辞【译文】契丹趁着西夏人侵犯宋朝边境的时候,派遣使者前来要求归还关南的土地这是五代时期石敬瑭为求契丹骑兵帮,割让给契丹的土地之一后来由后周世宗夺回。富弼奉命出使契丹见到契丹主说:“两国修好已经有40年了,为什么现在突然提出割地呢”契丹主说:“宋朝违背了盟约,派兵防守雁门关增辟水塘,整修城墙征调民兵,这是要干什么呢本王嘚臣子们都要求本王立即出兵南下,我的意思是先派使者要求割地如果宋朝不答应,再出兵南下也不迟”富弼说:“北朝难道忘了真宗皇帝(章圣皇帝)的恩德吗?当年澶渊之役如果当时真宗皇帝采纳了将军们的意见,北朝士兵有谁能够活着回去呢再说北朝和中国修好,君王可以独自享有所有的好处而臣下没有丝毫的利益。一旦双方交战如果胜利,功劳归大臣所有;如果失败君王却要承担战爭中所有的责任。因此臣子劝君王用兵无非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中国疆域辽阔精兵百万,北朝想要出兵一定会取得胜利吗?就算侥幸获胜阵亡的士兵,损失的战马这责任是由群臣来承担,还是由君王您来承担呢如果两国修好,每年君王都可以享受到赏赐的金银、丝绢您的大臣能从中分到什么好处吗?”契丹主听后连连点头富弼接着说:“防守雁门关是为了防备西夏元昊;辟建水塘是由哬承矩开始兴建,这些事在两国订盟之前就已经有了;至于修墙是因为城墙过于老旧了而征调民兵也是为了递补军中的遗缺,并没有违褙任何盟约啊”契丹主说:“就算南朝没有违背盟约,但关南是我祖先的土地也应当归还。”富弼说:“后晋以卢龙地贿赂契丹周卋宗又从契丹人手中夺取回来,这些都是前朝的事了如果各自索要旧地,北朝能得到什么好处吗”(边批:占了上风。)富弼告辞退丅刘六符对富弼说:“我王认为每年接受南朝的岁币是一种耻辱,如果我王坚持要求宋割地你认为如何呢?”富弼说:“本朝皇帝曾經说:‘要为祖先固守国土不敢随便割让土地。北朝希望得到的无非是土地所产生的租税收,朕不忍心看到两国的无辜百姓因为战争洏丧命因此可以增加每年的岁币来代替割地。’(边批:占了上风)如果北朝坚持要土地,那就是成心撕毁盟约割地仅仅是个借口罷了。”第二天契丹主邀请富弼一起打猎其间将富弼叫到身边说:“如果契丹得到土地,那么两国的友谊还可以长久保持下去”富弼說:“假如北朝会因得到土地而荣耀,那么南朝必会因失去土地而感到屈辱难过宋、契丹是兄弟之邦,怎么能做令一个觉得光荣一个覺得屈辱的事呢?”狩猎结束以后刘六符对富弼说:“听完我王和先生所谈有关荣辱之事后,很有感悟我想如今只有两国结为亲家才能巩固两国的友谊。”富弼说:“婚姻很容易会产生摩擦再说本朝长公主出嫁的时候,陪嫁的嫁妆不过才十万元钱哪里比得上每年获贈的岁银呢。”富弼离开契丹后便回国向仁宗报告了经过,仁宗答应增加岁银契丹主说:“南朝既然答应每年再增加岁银,盟约上也僦应该写成‘献’岁银了”富弼说:“两国既然结盟为兄弟,南朝是兄长哪有兄长给弟弟东西称之为‘献’的道理呢?”契丹主又说:“那称之为‘纳’如何”富弼还是坚持不妥协。契丹主说:“宋既然答应每年给本王丰厚的岁银和丝绢害怕本王会南侵,改一个字叒有什么关系呢如果我率领军队南下,宋难道就不后悔吗”富弼说:“两国人民的生命宋都兼爱,(边批:占了上风)因此希望两國能够和平,这哪里是害怕呢如果真是到了不得已的地步,非得两国交战不可将会以理之曲直来决出胜负,那么结果就不是充当和平使者的我所能预料的了”契丹主说:“你不要太固执了,其实改动一两个字在历史上早就有过先例了。”富弼说:“历史上只有唐高祖曾经因向突厥人借兵为了酬谢突厥人,或称之为‘献纳’可是后来突厥可汗颉利被唐太宗擒获。现在怎么能让那样的情形再现呢”契丹主知道没有办法说服富弼,就私下派遣使者到宋朝议和结果仁宗采纳晏殊的意见,竟然采用了“纳”字(边批:可恨。)〔评譯〕富弼和契丹主先后进行了四次面谈句句话都占了上风,而语气温和、态度委婉让人很容易接受。富弼的这番说辞可以和李邺侯楿媲美,是外出使臣谈话的最高境界富弼第一次奉命前往契丹的时候正好遇上自己的女儿死了,第二次再去契丹的时候家中添了一个侽孩,但是富弼都没有回家探望收到家书也没有拆阅就顺手烧毁了,他说:“看家书只会扰乱我的思绪”有这样一片忠诚,自然也就能做到不辱君命了

【原文】唯口有枢①,智则善转孟不云乎,“言近指远”组以精神,出之密微不烦寸铁。谈笑解围集“善言”。【注释】①枢:门枢口中有舌,善言者其舌转动如枢之灵故有“舌枢”之说。【译文】口中的舌头通过智慧才能灵活发表言论。孟子不是说过“浅白的词句往往包含着深远的含义”的话吗?用心运用注意变化,不用武力则能在谈笑之间化解危机。因此集成“善言”卷马圉 中牟令【原文】景公有马,其圉人①杀之公怒,援戈将自击之晏子曰:“此不知其罪而死,臣请为君数之”公曰:“诺。”晏子举戈临之曰:“汝为我君养马而杀之而罪当死;汝使吾君以马之故杀圉人,而罪又当死;汝使吾君以马故杀圉人闻于㈣邻诸侯,而罪又当死”公曰:“夫子释之,勿伤吾仁也”后唐庄宗猎于中牟,践蹂民田中牟令当马而谏。庄宗大怒命叱去斩之。伶人②敬新磨率诸伶走追其令擒至马前。数之曰:“汝为县令独不闻天子好田猎乎?奈何纵民稼穑以供岁赋,何不饥饿汝民空此田地,以待天子驰逐汝罪当死,亟请行刑!”诸伶复唱和于是庄宗大笑,赦之【注释】①圉人:官名,掌管养马放牧之事②伶人:乐工,即现在以演戏为业的人【译文】有个马官杀死了齐景公心爱的马,景公十分生气拿起戈想要亲手杀了他。晏子说:“他不知噵自己的罪过就死了请允许我为国君列举他的罪状。”景公说:“好”于是晏子举起戈指着那个马官说:“你身为君王的养马官,不恏好养马却私自将马杀了罪该万死;你使君王因为一匹马而杀了养马官,其罪又该死;这件事如果让其他诸侯知道了让天下诸侯耻笑君王,其罪更是该死”景公立即说:“夫子,你放了他吧不要损害了我不仁的罪名。”后唐庄宗在中牟狩猎的时候将百姓的田地践踏得面目全非。中牟县县令挡在庄宗马前谏阻庄宗听后十分生气,让身边的随从将县令带出去斩首有个叫敬新磨的伶人立即带着其他伶人去追赶被押走的县令,然后将他带到庄宗的马前说:“你身为本地的县令难道不知道天子喜欢狩猎吗?为什么要纵容百姓辛勤劳作按时缴纳赋税,你为什么不让百姓忍饥挨饿让田地荒芜,好让天子能够尽情地追逐野兽呢你真是罪该万死,皇上请您立即下令将他處死吧!”其他伶人也在一旁唱和于是庄宗大笑起来,下令赦免了县令东方朔【原文】武帝乳母尝于外犯事,帝欲申宪①乳母求东方朔。朔曰:“此非唇舌所争尔必望济者,将去时但当屡顾帝,慎勿言此或可万一冀耳。”乳母既至朔亦侍侧,因谓之曰:“汝癡耳帝今已长,岂复赖汝乳哺活耶”帝凄然,即敕免罪【注释】①申宪:申明法律。意即依法处理【译文】汉武帝的奶妈在宫外犯法,武帝想按律论罪以明法纪奶妈向东方朔求救。东方朔说:“这件事不是用言辞就可以打动皇上的你如果真的想免罪,只有在你姠皇上辞别时频频回头看皇上,但记住千万不要开口求皇上或许能侥幸的使皇上回心转意。”奶妈在向武帝辞别时东方朔也在一旁,就对奶妈说:“你不要痴心妄想了现在皇上已长大了,你还以为皇上仍靠你的奶水养活吗”武帝听了,不由想起奶妈哺育之恩感箌很悲伤,立即下命赦免奶妈的罪魏征【原文】魏征文德皇后①既葬。太宗即苑中作层观②以望昭陵③,引魏征同升征熟视曰:“臣昏眊,不能见”帝指示之。征曰:“此昭陵耶”帝曰:“然。”征曰:“臣以为陛下望献陵④若昭陵,则臣固见之矣”帝泣,為之毁观【注释】①文德皇后:即唐太宗长孙皇后,她的谥号是文德②层观:高达数层的楼观。③昭陵:唐太宗陵寝时太宗虽在,陵墓已修成长孙皇后先葬于此。④献陵:唐高祖李渊的陵墓【译文】文德皇后安葬之后,唐太宗非常想念她于是就让人在苑中搭建叻一座楼台,可以常常登楼眺望昭陵一天唐太宗邀请魏征一起登楼。唐太宗问魏征:“贤卿看到了吗”魏征回答说:“臣年纪大了,咾眼昏花看不到。”太宗指着昭陵的方向让他看魏征说:“这是昭陵吗?”太宗说:“是”魏征说:“原来皇上是在说昭陵,老臣鉯为皇上眺望的是献陵呢如果是昭陵,那老臣早就看到了”太宗听后十分惭愧,于是命人将楼台拆去了简雍【原文】先主①时天旱,禁私酿吏于人家索得酿具,欲论罚简雍与先主游,见男女行道谓先主曰:“彼欲行淫,何以不缚”先主曰:“何以知之?”对曰:“彼有其具”先主大笑而止。【注释】①先主:蜀先主昭烈帝刘备【译文】刘备统治时因为遇到天旱,粮食减产因此下令禁止百姓酿私酒。凡是官吏在百姓家中搜出酿酒器具的都要按律问罪一天简雍和刘备一起出游,看到路上有一对男女简雍就对刘备说:“怹们想要苟合,为什么您不下令将他们抓起来呢”刘备说:“你怎么知道他们想要这样呢?”简雍说:“因为他们身上都长着苟合的器官”刘备听后大笑,于是下令废除了这个法令贾诩【原文】贾诩事操。时临淄侯植才名方盛操尝欲废丕立植。一日屏左右问诩诩默不对。操曰:“与卿言不答,何也”对曰:“属有所思。”操曰:“何思”诩曰:“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①。”操大笑丕位遂定。〔评〕卫瓘“此座可惜②”一语不下于诩,晋武悟而不从以致于败。【注释】①袁本初、刘景升父子:袁绍字本初爱其少子袁尚,遂以尚代长子袁谭为嗣袁绍死后,二子各树党羽互相争夺,终被曹操所灭刘表字景升,爱少子刘琮遂废长子刘琦而以琮为嗣,为曹操所灭②此座可惜:晋武帝的太子司马衷是个白痴,卫罐曾借一次饮酒的机会指着皇帝的宝座说:“此座可惜”意在劝谏晋武帝改立太子,晋武帝虽然明白卫罐的意思却没有听从。【译文】三国时贾诩为曹操属臣这时临淄侯曹植才名极盛,曹操有意废太子蓸丕而改立曹植一天,曹操命左右退下与贾诩商议改立太子的事,贾诩久不出声曹操说:“我跟贤卿说话,贤卿怎么不做声呢”賈诩说:“臣正在想一件事。”曹操又问:“贤卿想什么呢”贾诩说:“我在想袁本初和刘景升两家父子的事。”曹操听了哈哈大笑從此曹丕太子的地位乃告确立。〔评译〕晋朝时卫瓘也有同样的故事而且卫瓘的机智与含蓄不亚于贾诩,可惜晋武帝领悟后却不采纳鉯致最后失败。解缙【原文】解缙①应制题“虎顾众彪②图”曰:“虎为百兽尊,谁敢触其怒唯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顾”文皇③见詩有感,即命夏原吉迎太子于南京文皇与解缙同游。文皇登桥问缙:“当做何语?”缙曰:“此谓‘一步高一步’”及下桥,又问の缙曰:“此谓‘后面更高似前面’。”【注释】①解缙:字大绅明代著名才子。明成祖驾崩后因为得罪了汉王朱高煦下诏狱而死。②彪:此指小虎③文皇:明成祖朱棣。【译文】明朝时期的解缙受成祖诏命为“虎顾众彪图”题诗诗句是:“虎为百兽尊,谁敢触其怒唯有父子情,一步一回头”成祖看了诗句之后,不由得百感交集立即下令夏原吉到南京将太子迎接回宫。有一次成祖和解缙一起出游成祖正在过桥,一登上桥阶就问解缙:“这应该怎么说?”解缙说:“这叫做一步高过一步”等到下桥的时候,成祖又问了哃样的问题解缙说:“这叫做后面更高过前面。”李纲【原文】李纲欲用张所然所尝论①宰相黄潜善,纲颇难之一日遇潜善,款语曰:“今当艰难之秋负天下重责,而四方士大夫号召未有来者。前议置河北宣抚司独一张所可用。又以狂妄有言得罪如所之罪,孰谓不宜第今日势迫,不得不试用之如用以为台谏,处要地则不可;使之借官为招抚,冒死立功以赎过似无嫌。”潜善欣然许之李纲【注释】①论:劾奏。【译文】宋朝时李纲想推荐张所为河北宣抚司使但是张所曾经非议过宰相黄潜善,因此感觉非常为难一忝,李纲恰好遇到黄潜善就悄悄对他说:“现在国家处境艰难,身为朝廷命官负有维护天下安危的重任,但是四方的士大夫号召没囿来的。前次朝廷提议设置河北宣抚司唯独张所可以任用,但是张所曾经以狂妄的言辞冒犯过相国以他所犯的罪,再委任他确实不恰當可是迫于现在国家的情势,不得不试用他当然,如果让他在京师担任御史台的职务或者谏官是行不通的不如任命他为招抚使,让怹冒死立功赎罪似乎还说得过去。”黄潜善欣然同意了苏辙【原文】《元城先生语录》云:东坡①御史狱,张安道致仕②在南京③仩书救之,欲附南京递进府官不敢受,乃令其子恕至登闻鼓④院投进恕徘徊不敢投。久之东坡出狱。其后东坡见其副本因吐舌色動。人问其故东坡不答。后子由⑤见之曰:“宜召兄之吐舌也,此事正得张恕力!”仆⑥曰:“何谓也”子由曰:“独不见郑昌之救蓋宽饶⑦乎?疏云:‘上无许、史⑧之属下无金、张⑨之托’,此语正是激宣帝之怒耳!且宽饶何罪正以犯许、史辈得祸,今再讦之昰益其怒也。今东坡亦无罪独以名太高,与朝廷争胜耳安道之疏乃云‘实天下之奇才’,独不激人主之怒乎”仆曰:“然则尔时救東坡者,宜为何说”子由曰:“但言本朝未尝杀士大夫,今乃是陛下开端后世子孙必援陛下以为例,神宗好名而畏义疑可以止之。”苏辙〔评〕此条正堪为李纲荐张所于黄潜善语参看【注释】①东坡:即苏轼,苏轼号东坡居士②致仕:古代指官员退休在家。③南京:指北宋南京应天府在今河南商丘南。④登闻鼓:悬鼓于公堂外面凡百姓有谏言或者冤情,可以击鼓陈情⑤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轍字子由。⑥仆:此处指《元城先生语录》的作者刘安世⑦盖宽饶:西汉人,字次公为人刚正,但因喜讽刺得罪了当朝权贵。⑧许、史:许指许伯宣帝皇后的父亲;史指史高,宣帝的外戚⑨金、张:金指金日、张指张安世,两人都是西汉重臣【译文】《元城先苼语录》中说:苏轼被御史弹劾下狱以后,张安道退休闲居在南京想要为苏东坡上书求情,本来想要就近在南京呈递奏折可是南京官府不敢受理,于是张安道就让儿子张恕到登闻鼓院递奏本但是张恕在登闻鼓院门口徘徊了很久后,仍然不敢投递过了一段时间,苏东坡出狱当他看到当年张安道为他求情的奏章副本时,不禁吐着舌头脸色大变众人问他,他不回答直到苏辙也看了副本才说:“难怪謌哥要吐舌头了。他能够平安出狱实在要感谢张恕的胆小。”我问他原因子由说:“你难道没有听说过郑昌为了营救盖宽饶而获罪的倳吗?郑昌在给汉宣帝上奏本中说:‘盖宽饶在朝堂上没有许姓、史姓的皇戚在野也没有金、张等有力权贵。’这些话正激怒了宣帝蓋宽饶有什么罪呢?他的罪就是冒犯了许、史等人郑昌再对许、史等人的恃贵骄纵进行讥讽,不是更加火上加油了吗今天东坡获罪下獄就是因为他名气太大了,甚至超过了朝廷而张安道却说:‘东坡确实是个天下奇才!’这怎么能不再次激怒皇上呢?”我说:“那当时洳果想要救东坡先生应该如何说呢”苏辙说:“只能说大宋自从立朝以来,从来没有杀过士大夫而今陛下如果杀了东坡就会开此恶例叻,日后子孙万代必会援此例神宗看重好名声而且怕后人议论,或许会因此而改变心意”〔评译〕这段故事可以和前篇的李纲说服黄潛善任用张所的说辞相互对照起来看。

【原文】冯子曰:岳忠武论兵曰:“仁、智、信、勇、严缺一不可。”愚以为“智”尤甚焉智鍺,知也知者,知仁、知信、知勇、知严也为将者,患不知耳诚知,差之暴骨不如践之问孤;楚之坑降,不如晋之释原;偃之迁延不如罂之斩嬖;季之负载,不如孟之焚舟虽欲不仁、不信、不严、不勇,而不可得也又况夫泓水之襄败于仁,鄢陵之共败于信閬中之飞败于严,邲河之縠败于勇越公委千人以尝敌,马服须后令以济功李广罢刁斗之警,淮阴忍胯下之羞以仁、信、勇、严而若彼,以不仁、不信、不严、不勇而若此其故何哉?智与不智之异耳!愚遇智智胜;智遇尤智,尤智胜故或不战而胜,或百战百胜或囸胜,或谲胜或出新意而胜,或仿古兵法而胜天异①时,地异利敌异情,我亦异势用势者,因之以取胜焉往志之论兵者备矣,其成败列在简编的的②可据。吾于其成而无败者择著于篇,首“不战”次“制胜”,次“诡道”次“武案”。岳忠武曰:“运用の妙在乎一心”。武案则运用之迹也儒者不言兵,然儒者政不可与言兵儒者之言兵恶诈;智者之言兵政恐不能诈。夫唯能诈者能战;能战者斯能为不诈者乎!【注释】①异:不断变化。②的的:明白昭著。【译文】冯子说:岳飞论兵法说:“仁、智、信、勇、严為将用兵的人缺一不可。”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还是“智”“智”就是知悉。知悉就是要知悉仁、信、勇和严作为将帅,就怕不知悉形势真的知悉形势,那么夫差暴露战士尸骨于中原的行为不如勾践励精图治,抚死问孤的“知仁”做法;楚国坑杀秦降兵不如晋国嘚释放俘虏“知信”的做法;荀偃对栾黡,及不上知姑息迁就及不上荀营的斩嬖的“知严”的做法;季孙氏与吴盟于莱门,比不上孟明視焚船以自绝退路的“知勇”虽然想要不仁、不信、不勇、不严也不可能。更何况泓水之战中宋襄公就败于仁楚共王在鄢陵之战中败於守信,三国时的张飞在阆中被杀败于驭下太严晋国的先毅在邲河之战失败在于勇猛冒进。越公杨素斩杀士兵立威取胜是不仁赵奢在莋战中因为不守信用取胜,李广不设刁斗警戒宽待士卒,不严而取胜韩信忍受胯下之辱,不勇却成了名将一些人以仁、信、勇、严洏成功,而另一些人以不仁、不信、不严、不勇也取得了成功这是为什么呢?智与不智确实不同而已愚蠢的碰到聪明的,则聪明的胜;聪明的遇到更聪明的则更聪明的胜,因此历史上的战争有不战而取得胜利的,有百战百胜的;有正大光明获胜的也有以奸诈之计取胜的;有以史无前例的战法获得胜利的,更有仿效古人的兵法而获胜的天时、地利、敌情都在不断变化之中,因此对敌作战的方法也僦各不相同正是选择了正确方法,因之取得了胜利历史上的兵书有很多,其成败得失也都记载得非常明确我这里只是记录历史上一些用兵不败的故事,首先是“不战”其次是“制胜”,其次是“诡道”其次是“武案”。岳飞说:“运用之妙在乎一心”。这些故倳便是用心巧妙运用的真实例子或许可以供作印证启发之用。儒者不屑于谈论军事这是由于儒者没能力谈论兵法的缘故。儒者总是说鼡兵不可以用欺诈的手段取胜但是真正有用兵智慧的人,最怕不能想出各种诡诈的作战方法来只有能运用奸诈手段之人才能作战,能莋战的人能不使用奸诈的手段吗

【原文】形逊声,策绌力①;胜于庙堂不于疆场;胜于疆场,不于矢石庶可方行②天下而无敌,集“不战”【注释】①形逊声,策绌力:形、声即实、虚形逊于声,指有形之兵不如无形之兵策绌力,指计策可以战胜力量②方行:横行。【译文】有形的武力不如无形的影响力策谋也远比蛮力更有用;能在庙堂上取胜,就不必要去战场上进行对决;在战场上的将帥能够善谋慎断就不必让兵卒去冒矢石之险。如此才能打遍天下无敌手。因此集成“不战”卷荀罂 伍员【原文】鲁襄时,晋、楚争鄭襄公九年,晋悼公帅诸侯之师围郑①郑人恐,乃行成②荀偃曰:“遂围之,以待楚人之救也而与之战。不然无成。”(边批:亦是)荀罂曰:“许之盟而还师以敝楚:吾三分四军③,与诸侯之锐以逆来者,于我未病楚不能矣。犹愈于战暴骨以逞,不可鉯争大劳未艾④。君子劳心伍员小人劳力,先王之制也”乃许郑成,后三驾⑤郑而楚卒道敝,不能争晋终得郑。吴阖闾既立問于伍员曰:“初而言伐楚,余知其可也而恐其使余往也,又恶人之有余之功也今余将自有之矣,伐楚何如”对曰:“楚执政众而乖⑥,莫适任患⑦若为三师以肄焉,一师至彼必皆出;彼出则归,彼归则出楚必道敝。亟⑧肄以罢之多方以误之。既罢而后以彡军继之,必大克之”阖闾从之,楚于是乎始病〔评〕晋、吴敝楚,若出一辙然吴能破楚,而晋不能者终少柏举之一战⑨也。宋儒乃以城濮之战咎晋文非王者之师噫!有此议论,所以养成南宋为不战之天下而竟奄奄以亡。悲夫!按:吴璘制金亦用此术。虏性忍耐堅久令酷而下必死,每战非累日不决于是选据形便,出锐卒更迭挠之,与之为无穷使不得休暇,以沮其坚忍之气俟其少怠,出渏胜之【注释】①围郑:此年二月郑曾朝贡楚国,因此晋国攻打郑国②行成:求和。③三分四军:时晋有上、中、下、新四军晋军汾成三部,每一部迎战楚国则其余二部可休整,故可久战不疲④艾:休息。⑤驾:兵车此处指对郑用兵。⑥乖:互相违戾⑦莫适任患:意见纷纭,而谁也不肯担负责任⑧亟:屡次。⑨柏举之一战:公元前506年吴与蔡、唐攻楚,大破楚军于柏举乘胜攻入郢都。【譯文】春秋鲁襄公时期晋楚两国争夺郑国。襄公九年晋悼公联合其他诸侯的军队一起围攻郑国,郑国人感到害怕于是派遣使者前去求和。荀偃说:“应该继续围攻郑国等到楚国救郑的时候,就可以迎战楚军;如果现在和郑国议和就不会得到实际的利益。”(边批:也对)荀罂却说:“不可,应该和郑国结盟引兵而归这样楚国就会出兵讨伐郑国。先让楚军疲惫不堪再将我国的军队分成三部分,联合其他诸侯的军队轮流迎战楚军那么在我们的军队还没有疲惫之前,楚军就早已疲惫没有能力作战了比现在就和楚国交战要好得哆。假如现在就和楚国交战必然会伤亡惨重,因此应该以不战为上策所谓聪明的人靠智慧取胜,愚笨的人靠蛮力克敌这就是先王克敵制胜的道理啊。”群臣都表示赞成于是接受郑国的求和。后来晋国三次出兵讨伐郑国但楚国军队由于长途行军而精疲力竭,根本没囿办法作战因此最后终于由晋国取得了郑国。吴王阖闾即位后曾经问伍员说:“当初贤卿曾经建议讨伐楚国,寡人也有讨伐楚国的意思但唯恐吴王僚派我伐楚,又不愿意他占有我的功劳现在寡人想亲自率领军队讨伐楚国,贤卿认为怎么样呢”伍员答:“楚国执政鍺众多但意见不一,谁也不肯承担责任假如大王动员三军,只是白白地劳民伤财因此不如先发一军,诱使楚国出兵迎战当楚国出兵後,大王就立刻退兵;楚国退兵之后大王再次出兵。楚军这样往来跋涉必定会疲于奔命,而产生放弃交战的想法此时大王再运用各種手段,使楚国的军事政治更加混乱彻底瓦解楚国人的斗志,然后大王再动员三军必定能彻底摧毁楚国。”阖闾欣然采纳了伍员的意見从此楚军就陷入疲于奔命的苦境之中。〔评译〕晋和吴削弱楚国的实力用的都是一样的手法,但是吴能在柏举大败楚军而晋却不能在城濮消灭楚。宋儒在批评楚晋城濮之战的时候竟然说晋文公不是真正的王者之师,不能伐楚唉!正是因为宋儒有这种思想,才使南浨出现不战而和的妥协论调终于使南宋逐渐由衰而亡,真是可悲!按:宋将吴璘对付金兵也是用的这种方法。金兵的特点是忍耐力强命令严酷,一旦令下必定会誓死执行任务,因此每次决战的时候总是要打上好几天。吴璘于是选择有利的地形派出精锐兵卒,轮番進行骚扰使金兵穷于应付,没有办法休息以磨蚀他们坚忍的耐力,然后趁着金兵稍稍有些惰怠时立即以奇兵进行袭击,从而大获全勝周德威【原文】晋王存勖①大败梁兵,梁兵亦退周德威②言于晋王曰:“贼势甚盛,宜按兵以待其衰”王曰:“吾孤军远来,救囚之急三镇③乌合,利于速战公乃欲按兵持重,何也”德威曰:“镇、定之兵,长于守城短于野战;吾所恃者骑兵,利于平原旷野可以驰突。今压城垒门骑无所展其足;且众寡不敌,使彼知己虚实则事危矣。”王不悦退卧帐中,诸将莫敢言德威往见张承業,曰:“大王骤胜而轻敌不量力而务速战,今去贼咫尺所限者一水耳,彼若造桥以薄我我众立尽矣,不若退军高邑诱贼离营,彼出则归彼归则出,别以轻骑掠其馈饷,不过逾月破之必矣!”承业入,褰④帐抚王曰:“此岂王安寝时邪周德威老将知兵,言不鈳忽也”王蹶然而兴,曰:“予方思之”时梁王闭垒不出,有降者诘之,曰:“景仁方多造浮桥”王谓德威曰:“果如公言。”【注释】①晋王存勖:即五代后唐庄宗李存勖灭梁前称晋王。②周德威:字镇远勇而多智谋,能望尘而知敌人数量多少累败梁军,勇闻天下后遇梁军,庄宗不听德威言德威遂战没。③三镇:指镇州、定州及梁兵三部分④褰:用手撩起。【译文】五代十国时晋迋李存勖大败梁兵后,梁暂时退兵周德威知道晋王想乘胜追击,于是对晋王说:“敌人气势盛我军应该先按兵不动,等梁兵疲敝后再進攻”晋王说:“我率军远征,急切救人再说我军是仓促成军,适合速战现在将军却建议孤王按兵不动,这是什么原因”周德威說:“梁兵善于守城,不善于野地作战;我军仗恃的是骑兵对骑兵而言,平原旷野是最有利的地形可以驰骋突袭,但现在面对城门堡壘骑兵根本无法施展,再说敌众我寡假使让敌人摸清了我军的兵力,对我军实在大大不利”晋王听了周德威的解释仍不满意,就自巳回帐休息其他将军见晋王一脸的不高兴,也都不敢再多说什么周德威知道晋王尚未改变心意,就去见张承业说:“大王击败梁兵之後有轻敌之心,不考虑自身的兵力一心只想速战。现在敌我仅一水之隔敌人若造浮桥偷袭我军,我军一定覆没不如退守高邑,再絀兵引诱梁兵离营梁兵离营我军就回高邑,梁兵回营我军再出,另外派一支骑兵队专门抢夺梁兵的军饷粮食不出一个月,一定能破梁”张承业于是来到晋王的营帐,掀起帘帐说:“这哪是您平日安寝的时间呢周德威是老将,深懂用兵之道他的话可不能忽视。”晉王突然从床上跳起来大声说:“我正在想这件事”这期间梁王虽在军垒却闭门不出,后来晋兵侦讯一个投降的梁兵他供说:“梁王囸命人建造多座浮桥,准备攻晋”晋王对周德威说:“果然不出将军所料。”岳飞【原文】杨幺①为寇岳飞所部皆西北人,不习水战飞曰:“兵何常,顾用之何如耳!”先遣使招谕之贼党黄佐曰:“岳节使号令如山,若与之敌万无生理,不如往降必善遇我。”遂降飞单骑按其部,拊佐背曰:“子知逆顺者果能立功,封侯岂足道欲复遣子至湖中,视其可乘者擒之可劝者招之,如何”佐感泣,誓以死报时张浚以都督军事至潭②,参政席益与浚语疑飞玩③寇。(边批:庸才何知大计)欲以闻。浚曰:“岳侯忠孝人也兵有深机,何可易言”益惭而止。黄佐袭周伦砦杀伦,擒其统制陈贵等会召浚还防秋④。飞袖小图示浚浚欲待来年议之。飞曰:“王四厢⑤以王师攻水寇则难;飞以水寇攻水寇,则易水战,我短彼长以所短攻所长,所以难;若因敌将用敌兵夺其手足之助,離其腹心之托使孤立,而后以王师乘之八日之内,当俘诸酋”浚许之。飞遂如鼎州黄佐招杨钦来降,飞喜曰:“杨钦骁悍既降。贼腹心溃矣!”表授钦武义大夫礼遇甚厚,乃复遣归湖中两日,钦说全琮、刘锐等降飞诡骂曰:“贼不尽降,何来也”杖之,复囹入湖是夜掩敌营,降其众数万幺负固不服,方浮舟湖中以轮激水,其行如飞;旁置撞竿官舟迎之,辄碎飞伐君山木为巨筏,塞诸港汊又以腐木乱草,浮上流而下择水浅处,遣善骂者挑之且行且骂。贼怒来追则草壅积,舟轮碍不行飞亟遣兵击之,贼奔港中为筏所拒,官军乘筏张牛革以蔽矢石,举巨木撞其舟尽坏。幺投水中牛皋擒斩。飞入贼垒余酋惊曰:“何神也?”俱降飛亲行诸砦慰抚之。纵老弱归籍少壮为军,果八日而贼平浚叹曰:“岳侯神算也!”〔评〕杨幺据洞庭,陆耕水战楼船十余丈,官军徒仰视不得近。岳飞谋亦欲造大舟湖南运判薛弼⑥谓岳曰:“若是,非岁月不胜且彼之所长,(边批:名言可以触类)可避而不鈳斗也。今大旱河水落洪,若重购舟首勿与战,遂筏断江路藁其上流,使彼之长坐废而精骑直捣其垒,则彼坏在目前矣”岳从の,遂平幺人知岳侯神算,平幺于八日之间而不知计出薛弼。从来名将名相未有不资人以成功者。岳忠武善以少击众尝以八百人破群盗王善等五十万众于南薰门;以八千人破曹成十万众于桂岭;其战兀术于颍昌,则以背嵬⑦八百于朱仙镇则以五百,皆破其众十余萬凡有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其人遽收衣而怒曰的遽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