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从国家,国民两个角度加入apec成员主要分布在组织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影响

1.下列不属于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湔提假定的是()
A.生产要素存量一定在国与国之间不流动
B.生产要素得到充分利用
C.生产中存在特定生产要素
D.生产要素在一国范围内各部门间自甴流动

2.下列()不属于重商主义的观点


A.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式
B.通过国际贸易可以提高所有贸易参与国的福利水平
C.出口意味着贵金属的流入
D.进口意味着贵金属的流出

3.假定A国生产单位X产品和单位Y产品分别需要投入6单位劳动与2单位劳动,B国生产单位X产品和单位Y产品分别需要投入15单位劳動与12单位劳动则()


A.A国在X产品和Y产品生产中都具有绝对优势
B.B国在X产品和Y产品生产中都具有绝对优势
C.A国在X产品生产中具有比较优势
D.B国在Y产品生產中具有比较优势

4.封闭条件下,中国和美国的小麦与布的交换比率分别为1:4、2:5那么在两国之间展开贸易后,小麦与布之间的交换比率可能為()

5.里昂惕夫之谜是对()进行实证研究时得到的结论


6.下列哪一项不是构成倾销的条件()


A.企业面临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
B.企业在国内与国外两个市场面临的需求曲线弹性不同
C.该企业生产的边际成本不变
D.国内与国外两个市场是完全分割的

7.根据国际收支调整的货币方法如果初始状态時国内货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则该国紧缩信贷会导致()


D.对国际收支的影响不确定

8.开放经济条件下按照国际收支调整的吸收理论,以下哪┅项不属于贬值对吸收的直接影响()


9.已知自由贸易时一国进口原料成本为32美元成衣价格为40美元。假定该国对进口成衣征收10%的从价关税对進口布料及其它制衣原料不征收关税,则该国关税对服装生产的有效保护率为()

10.根据凯恩斯的乘数论下列关于国际收支调整的叙述正确的昰()


A.乘数论机制实现的前提是国内尚未实现充分就业,但利率水平可变动
B.政府购买增加与同等的出口增加所引起的收入增量不同
C.可以同时通過调节政府购买和出口消除贸易逆差
D.政府购买、出口和进口均是外生变量

11.作为开放型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代表apec成员主要分布在不具有哪┅项特征()


12.进口替代战略的理论基础是()


13.罗伯津斯基定理描述了()之间的关系。


A.商品价格变动与要素价格变动
B.要素禀赋变动与生产结构变化
C.要素價格变化与要素密集度变化
D.生产结构变动与消费结构变动

14.罗伯津斯基定理是指()


A.对进口竞争品的保护会提高该部门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收叺
B.对进口竞争品的保护会降低该部门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收入
C.在生产两种产品的情况下如果商品的国际比价保持不变,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所导致的密集使用该生产要素的产品产量的增加会同时减少另外一种产品的产量
D.在生产两种产品的情况下,如果商品的国际比价保歭不变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所导致的密集使用该生产要素的产品产量的减少,会同时增加另外一种产品的产量

15.可以帮助一国缓解失业压力囷改善国际收支逆差的政策组合是()


16.下列关于技术差异论的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分为绝对技术差异论与相对技术差异论
B.劳动力在国内两个蔀门之间自由流动而且机会成本保持不变
C.参与贸易的两个国家福利水平都得到提高
D.一国比另一国家的技术优势越大,则通过国际贸易获嘚的福利增加越大

17.按照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


A.在新产品阶段通常需要投入高度熟练的劳动力
B.当产品大量进入市场并被标准化后技术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也可以生产并出口这种商品了
C.产品标准化以后创新国通常转为该产品的净进口国
D.产品标准化阶段以前创噺国的产品出口是不断增长的

18.根据蒙代尔的政策搭配理论,可以帮助一国缓解失业压力并同时收缩国际收支顺差的政策组合是()


A.紧缩财政緊缩货币
B.紧缩财政,放松货币
C.放松财政紧缩货币
D.放松财政,放松货币

1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悲惨性增长的发生条件()


A.增加的生产要素是用于生產偏向出口商品的
B.国外市场对该产品的需求弹性无穷大
C.本国在该产品国际市场上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
D.本国供应量的增长会影响到该产品的國际市场价格

20.贸易提供曲线的含义是()


A.一国在某一贸易条件愿意进口和出口的数量
B.一国在不同贸易条件愿意进口和出口的数量
C.一国在某一贸噫条件下的福利水平
D.一国在不同贸易条件下的福利水平
1.按照调节机制划分属于国际收支收入调整论的是()

2.在货币主义的汇率决定理论中与彙率(直接标价法)呈正函数关系的变量是()


3.下列关于产业内贸易程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技术要求高的行业产业内贸易程度高
B.产品多样化嘚行业,产业内贸易程度高
C.资本密集度高的行业产业内贸易程度高
D.规模收益不变的行业,产业内贸易程度高

4.根据国际收支调整的吸收论下列属于货币贬值对吸收产生的直接影响效应的是()


5.下列选项中属于“大国”征收进口关税效应的是()


6.采取进口替代战略的国家一般具有的特征包括()


A.拥有较大的国内市场规模
B.一般会对进口商品实施关税或非关税壁垒
D.低估本国货币的汇率

7.一般而言,适合选择出口导向战略的国家所应具有的特点包括()


A.内部市场相对比较狭小
B.国内自然资源比较稀缺
C.具有“二元经济”特征
D.具有廉价劳动力的优势

8.下列哪些情况下加入关稅同盟使本国福利增加的可能性更大()


A.本国对贸易商品的供给弹性较大
B.本国对贸易商品的需求弹性较大
C.本国与同盟伙伴国之间贸易商品的生產成本差别较大
D.同盟伙伴国与非成员国之间贸易商品的生产成本差别较大

9.在面临下面()冲击的时候,浮动汇率制能够比固定汇率制更好地起箌稳定经济的作用


C.进口原材料价格上升

10.下列属于国际收支自发交易项目的是()


1.一国实施出口补贴会使得国内价格下降,从而导致该出口国消费者剩余增加、生产者剩余减少

2.由于休谟所提出的价格—铸币流动机制是金本位制下的贸易收支自动调节机制,所以这种调节机制不適用于其他的汇率制度

3.在相对技术差异论的理论模型中,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基础在于两国机会成本的差别

4.根据克拉克分配原理,生产偠素的价格决定于该要素的边际产出

5.从货币供求均衡的角度来看,一国国际收支逆差实际上来源于该国货币存量的过度需求

6.古典贸易悝论的一个共同前提假定是生产要素在一国范围内各部门间自由流动,同时在各国之间也可以自由流动

7.相互倾销贸易理论表明,不完全競争企业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原则也会导致国际贸易产生

8.在金本位制度下,贸易收支逆差将使得本国货币供应量下降与本国商品价格提高

9.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作为国际主要储备货币的国家货币分析法的调整机制是不适用的。

10.在国际收支调整的货币理论中大卫·李嘉图是最早提出价格—铸币流动机制的学者。

11.国际交换比价的确定是由两个贸易参与国的企业各自生产成本来共同决定的。

12.战略性贸易政策強调政府的“积极干预”

13.国际比价确定的原则是,要使参加贸易的国家都获得利益必须将国际比价定在两个参加贸易国家贸易前的国內比价之下。

14.由于国际贸易使商品价格发生了变化从而引起贸易参加国可支配收入水平的提高,这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国际分工效应”

15.GATT与WTO的区别之一在于GATT没有争端解决机制,WTO的争端解决机制使得贸易纠纷有效率地解决

16.由于浮动汇率制度本身对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作用,各国多倾向于扩张的货币政策而并不担心货币供给的国内部分供给过多。如果每个国家都持有这种观点整个世界将面临着通货膨胀嘚危险。

17.在国际贸易利益的分解中由于国际贸易使商品的价格发生了变化而带来的利益称为“专业化利益”。

18.在要素价格实现均等化的哃时两国生产同一产品的要素密集度也会实现均等化。

19.降低进口关税高估本国货币币值是与出口导向战略相配合的政策。

20.在要素禀赋悝论中要素价格均等化会使两国生产同一产品的要素密集度均等化。

全国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考国际贸易試题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題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Φ只有一个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 一国对外贸易额或国际贸易额占國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这是指

A.对外贸易依存度 B.出口贸易依存度

C.进口贸易依存度 D.净贸易依存度

2.假设A国向B国出口 500万美元纺织品,同时从B国进口100万美元计算机此时A 国的贸易状况是

3.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提出者是

4. 工艺过程的分工属于

A.垂直型国际分工 B. 水平型国际分工

C.混匼型国际分工 D. 平台型国际分工

5.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 一书的作者是

A.里昂惕夫 B.亚当? 斯密 C. 赫克欺尔 D. 穆勒

6. 下列世界市场价格种类中.不屬于企业市场营销价格的是

A.成交价格 B.国外市场定价 C. 协议价格 D. 出口报价

7. 根据对外贸易乘数理论,若投资的增加量为4 边际消费倾向为1/5, 则国民收入的增加为

8.《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初始缔约方有

9.在较长时期内以低于国内市场价格在国外市场出售产品.打击竞争对手,以占领并垄 断市场这是

A.偶然性倾销 B.掠夺性倾销 C.持续性倾销 D.外汇倾销

10.在国际市场上某种电脑的售价为每台1300美元,某国对其进口征收15%的关税则该 国对电腦的名义保护率为

11. 一个税目下订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税栏,对来自不同国家的进口商品适用不同的税率,则该税为

A.自主税则 B.协定税则 C.单式税则 D.复式税则

12.下列内容中属于按商品流向分类的关税类别是

A.进口关税 B.从量关税 C.从价关税 D.优惠关税

13.根据《补贴和反补贴措施协议》第31条,有关不可诉补贴只在世贸组织协议生效后几年内临时适用

14、进口押金制是一种

A.进口鼓励措施B.进口限制措施C.出口鼓励措施 D.出口限制措施

A.國际货币基金组织B.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16.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规定,印度某大学生在中国北京大学求学两年对于中国 而言,这属于

A.服務出口 B.服务进口

C.商品出口D.商品进口

17.下列内容中不属于贸易制裁效应影响因素的是

A.贸易依存度 B.制裁的时期性

C.被制裁国的区位性 D.制哉的群体性

18.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英文缩写是

19.关税同盟一成员方在关税同盟建立前从生产成本较低的非成员方进口,在关税同盟建 立后转而从生产成本較高的同盟内其他成员方进口这种效果被称为

A.贸易创造 B.规模经济 C.范围经济 D.贸易转移

20.从中国申请“复关”到最终加入WTO,历时

二、多项选择题(夲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下列内容中属于国际分工发展条件的有

A.自然条件 B.社会生产力 C.人口与市场

D.交通与通信业 E.资本流动

22.按照茭易国家的类型划分,当代世界市场可以分为

A.发达国家市场 B.发展中国家市场 C.经济转型国家市场

D.欧美市场 E.亚太市场

23.超保护贸易政策的特点包括

A.保护对象从幼稚产业扩大到成熟产业

B.保护范围从国内转向国外市场

C.保护目的从防御转为进攻

D.保护的企业从一般企业转向大企业

E.保护的措施从关税延伸到非关税

24.自由贸易区又被称为

D.自由区 E.工商业自由贸易区

25. WTO《政府采购协议》规定政府采购行为必须坚持

A.非歧视原则 B.透明度原則 C.公平竞争原则

D.差别化原则 E.非互惠原则

26. 20世纪末以来,国际贸易中绿色贸易壁垒幵始盛行其形式主要有

A.技术标准 B.环境标志 C.包装制度 D.管制制喥 E.卫生检疫制度

27.关于国际知识产权交易的范围,以下属于工业产权技术范畴的有

A.技术诀窍 B.发明专利 C.外观设计专利

D.商标权 E.设计图纸

28.影响中间產品市场交易成本和企业实现中间产品市场内部化的因素包括

A.行业特定因素 B.国别特定因素 C.地区特定因素

D.企业特定因素 E.人力特定因素

29.下列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中属于进取类型的有

A.开辟新市场 B.获取更大的利润 C.为本国市场提供新产品

D.扩大企业规栈 E.保护国内市场

30.根据关税同盟理论,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经济效果有

A.贸易创造效果 B.贸易转移效果 C.实现规模经济

D.刺激投资和技术创新 E.提商对外谈判的地位

用黑色宁迹的签宁筆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2.国际贸易地区分布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尛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36.简述产业内贸易的主要特点。

37.简述WTO《补贴与反补贴措施的协议》中补贴的基本类别

38.简述国际服务贸易的主要形式。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39.试述李斯特幼稚产业贸易保护理论的主要内容并对其做简要评价。

40.试述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國公司的基本理论丼谈谈你对目前跨国公司在华发展的认识。

扫码加入重庆自考交流群

提醒本次报考同学可以免费领取自考课程

02197概率论與数理统计[本月免费]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全国英语等级考试(PETS3)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apec成员主要分布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