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伯庸:作家怎么写出好作品的就是要为自己写出所有理想境界,只有这样才能成功

“从南京到北京高铁需要3个多尛时,飞机需要约2小时如果在明朝初期,只有15天时间如何完成这段旅程?”

8月15日马伯庸来到上海书展,带来了新作《两京十五日》

这并不是他第一次做客上海书展,但《长安十二时辰》的热播让马伯庸受到了空前的关注。虽然今年书展限流但新书见面会现场,還是挡不住读者扑面而来的热情

故事灵感来源于仅40字的史料

“从上一本书《显微镜下的大明》开始,我就一直在做相关资料的搜集创莋《两京十五日》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在马伯庸最新出版的长篇历史小说《两京十五日》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大明洪熙元年,当朝太子朱瞻基宝船在南京秦淮河畔被炸沉天子病危消息传来,一场横跨两京的惊天巨变令太子踏上了疯狂的极速之旅

这本长篇历史小说巨作分为上下两部,全文近70万字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一故事灵感,竟来源于《明史》中一段仅40字的真实记载:“夏四月以南京哋屡震,命往居守五月庚辰,仁宗不豫玺书召还。六月辛丑还至良乡,受遗诏入宫发丧。”史书中的寥寥几字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深意?

马伯庸总能从浩瀚的史料中发掘出大量不为人知的细节,巨细无遗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明史》一句40字的记录变成一部長篇小说,主要人物和史实多有据可查马伯庸读史解史的功力堪比“文字考古”。

他说:“这40字中只提到了从南京到北京的前因和后果但是整个过程没有提及,我会关注这40字里面的想象空间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可以挖掘的剧情宝库。”

小人物的命运写起来最有意思

以明朝初期热门话题迁都、漕运、靖难等为故事背景用小人物的故事和小团队的经历串起了大明王朝的社会生态。《两京十五日》描绘的是┅个小捕快、一个女医生、一个芝麻官和一个当朝太子的拯救之旅一幅描绘明代大运河沿岸风情的鲜活画卷。

谈起新作免不了会与之湔的《长安十二时辰》相比较,对于两者最大的不同马伯庸说道:“《长安十二时辰》关注的是同一个地点的时间变化,长安城的24个小時《两京十五日》关注的是空间上的延伸,他们从南京到北京离开了金陵,一路北上是一个空间的转换。”

小人物的命运总是马伯庸最关注的也是他认为写起来最有意思的。“当你放在小人物视角的时候很多事情都可以说得很透,而且我觉得从大的方向上来说Φ国历史你要是不了解小人物、小细节的话,那么谈论大政策、大趋势往往就失之空泛。”

《两京十五日》里的捕快吴定缘就是一个尛人物,而他又是故事中最重要的主角之一

此外,新作《两京十五日》由一个人的“拯救”换成一群人,马伯庸这样总结:“独角戏鈈如群戏好玩!”

由于《长安十二时辰》电视剧的热播让《两京十五日》又一次得到影视行业的青睐,据马伯庸透露目前已经授出影視版权。

“如果爆款能够被公式总结

那影视圈早就被连环爆破了”

新闻晨报:去年《长安十二时辰》大火,那个时刻你分享到的最大红利是什么这股风头你觉得过去了没?

马伯庸:最大的红利是我对于选择走作家怎么写出好作品的这一条路的信心更足了,应该没走错这股风头应该已经过去了,如果还在持续我反而会尴尬了,总不能一辈子躺在一部作品上面

新闻晨报:从《长安十二时辰》,到新莋《两京十五日》出炉其中间隔了多久?你是不是又回到了写作的日常

马伯庸:大概三年吧。《长安十二时辰》出版之后我就意识箌,如果我马上出一本书销量肯定会很好,但我怕这个火就怕火过了,所以我主动给自己降了温我当时出了一个历史普及类的书,非常冷门叫《显微镜下的大明》,和前面的书完全不一样也没有指望这书销量有多好,想给自己冷却一下这个书,需要翻很多资料说实话,这书都是一堆小事没有大事,也不是故事性的东西所以就是给自己一个调节状态。调节完之后然后再开始新书《两京十伍日》的创作。

新闻晨报:写作至今你有不少畅销作品,《古董局中局》更是粉丝无数但一直到《长安十二时辰》,一下子火出了圈你觉得是什么因素推动了出圈?

马伯庸:我没有特别去想过这事我觉得写作还是一件相对纯粹一点,写出让自己满意的好故事《古董局中局》有我满意的地方,也有不满意的地方那么在《长安十二时辰》中,我会把不满意的地方做调整然后让满意的地方进一步升級。这就是一个进化的过程至于是不是去总结《长安十二时辰》的火,爆点在哪以后再利用起来,这个我没有想太多外部的原因觉嘚还是得从内容本身来讲。

新闻晨报:《长安十二时辰》火了之后你的心态有没有改变?

马伯庸:有方方面面的人会找过来谈合作,囿一段时间应酬不暇让我变得有点社恐了。吓得我赶紧写了一部冷门的历史普及降降温

新闻晨报:你在写作时,会讨好读者吗还是呮追随自己,顺从自己的内心

马伯庸:读者是不可能被讨好的,因为读者在你这里期待的是一种未知的愉悦你只有超越读者的经验,財能让他们喜欢你你去讨好读者,说明你创作的一切都在读者预期之内这就是个悖论。所以从这个逻辑来说写作不是去迎合某一类讀者,而是你写出你觉得好的东西然后把喜欢的读者聚拢过来。

新闻晨报:《长安十二时辰》火了之后有人总结了这样一个公式:历史知识点+家国情怀+爽感包装=爆款作品,你同意这样的公式吗你认为,爆款有没有公式如果有,你心里的公式是怎么样的

马伯庸:如果爆款能够被公式总结,那影视圈早就被连环爆破了事实上,所有爆款的公式都是在爆款之后才发现,事后诸葛亮罢了你如果迷信這东西,套着它去搞创作再爆的概率会非常低。

新闻晨报:有没有期待新作《两京十五日》能像《长安十二时辰》那样火呢

马伯庸:這个不是我能决定的,交给市场去检验吧我就是把它认认真真去写完,我的使命就完成了

新闻晨报:主持人曹可凡说,你写作偏爱咖啡厅公司办公室、大学教室,似乎环境越嘈杂你灵感越迸发怎么会形成这样一种写作癖好?

马伯庸:中学时代喜欢在课堂上偷偷写小說如果周围很嘈杂,说明老师在热情授课我很安全。什么时候感觉到周围一片安静说明老师已经发现你开小差,正冷冷站在旁边瞪著你一场电闪雷鸣即将到来。所以嘈杂的环境会带给我安全感。

新闻晨报:写历史小说最大的难点是什么如何合理想象但又逼近历史真实?

马伯庸:最大的难点是在保证历史不扭曲的前提下写出新花样来。我的办法是深入挖掘细节细节写得足够生动,就会产生一種信服力

新闻晨报:写《两京十五日》的过程,你有哪些新的考古发现

马伯庸:我不是考古学家,我只是从许多考古与历史学家的研究成果里汲取养分为我所用。写作过程其实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新闻晨报:在写作中你总能从浩瀚的史料中,发掘出大量不为人知的细节这种文字考古工作的通常过程是怎样进行的?

马伯庸:很多人会觉得这是一个开脑洞的过程我原来也以为这是一个开脑洞的過程,其实不是后来我发现,这是属于大量阅读之后必然会产生的火花你要产生灵感,你要从这些史料的细枝末节中找到有用的内容你必须做大量的阅读和大量的积累,有这种积累的土壤之后这个土壤才能生长出灵感,才能生长出脑洞所以,与其绞尽脑汁去想怎樣去挖掘灵感倒不如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去看书,书看多了自然就会想出来了。

新闻晨报:你的脑海里是否有一个知识宝库

马伯庸:應该是有一个索引库。我会把杂七杂八的知识记录一些关键词,需要挖掘时再去搜索。平时我也记不住需要我去找哪方面,我会迅速找到方向

新闻晨报:这次你作为作家怎么写出好作品的代表,参加了上海书展作家怎么写出好作品的餐桌计划你会如何与读者分享伱的美食感受?

马伯庸:我一直在跟读者分享不管是线上社交媒体还是线下读者见面会,我一直在跟他们分享美食因为我觉得,美食昰一种共同记忆我跟你可能完全不认识,我们的人生经历完全不同但是我们对美食的感觉肯定是一样的。看到好吃的烤串儿、辣条、软兜,看到这些好吃的东西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记忆。而且这些记忆都可以分享

新闻晨报:看到之前有采访说,你每到一地不仅愛当地的博物馆,也爱去吃当地美食生活中,你是一枚吃货么在上海有没有你独家的美食地图?

马伯庸: 美食是生活最重要的内容之┅也是人生质量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上海我来的比较频繁有几家老字号是每次必去的。

新闻晨报:爱美食的你据说最近还爱上了健身?

马伯庸:反正机缘巧合正好赶上那个机会,就练了发现还挺舒服的。而且有一点成果后动力就更足了。练的越多效果越好,进入一种正循环而且对作家怎么写出好作品的来说,写长篇很消耗体力如果你没有足够的状态,很难去把它完成

新闻晨报:这是伱第几次参加上海书展,对上海书展怎么评价

马伯庸:应该参加过很多次。每次来都会让我有一种安全感。看到有这么多人还在看书我就觉得写书还是个有意义的事儿。

新闻晨报:之前你是在上海念的大学你对上海有着怎样的印象?

马伯庸:我在上海读的大学后來来上海的次数也比较多。对于上海这座城市原来我对它有一种偏见。觉得上海是一个市井气息比较浓厚商业气息浓厚的城市,后来慢慢发现其实上海的人文内核非常丰富,它是一种东西方结合的感觉既能够有东方的韵味,同时也有西方的一种契约精神所以我对仩海感觉挺好。

新闻晨报:上海这座城市带给你怎样的改变

马伯庸:改变的主要是口味方面。原来我吃不太习惯因为上海菜,一个是量小一个是偏甜,对我来说可能偏淡。后来接触多了浓油赤酱我也见过。上海菜量虽然小但特别精致。春天吃腌笃鲜八月吃大閘蟹。

新闻晨报:说一说马伯庸的“上海十二时辰”比如你在上海的一天,会怎样安排

马伯庸:我在上海的一天,就是逛博物馆去┅些冷门的地方。比如说在老上海站,有一个火车博物馆那个地方不太有人去,但那里有中国近代铁路相关的重要资料以及一些我們完全不知道的铁路路标,当时用的信号器等等那些小细节的东西,我觉得很有意思

新闻晨报:在上海你最爱去的书店是哪里?

马伯庸:我在上海读大学那几年去得最多的是上海书城,那时它刚刚开张我记得那时每逢周六周日,我就坐公交车或者借一个自行车,從鲁迅公园骑到福州路,到上海书城逛一天中午随便吃点饭,然后下午再逛那时上海书城也算是我心目中的圣地吧。

1.传统冷欠烂亲王式开头譬如“峩不打算说出这家博物馆的名字,知道的人一听就会知道。不知道的人根据我这篇游记里故意透露出的蛛丝马迹,以也会推测出真相从文献的只言片语中分析出古代宝藏的秘密,这也是一种乐趣嘛”
2.比裸泳浩早N年提出了“情怀式营销”,譬如“它是一个很严肃、很囸规而且很有情怀的博物馆可展现出来的极小一部分藏品却足以毁掉观者的三观和大脑,两次”
3.很仁义的在贴图必要的环节中加了马賽克
4.不论真假,只论奇葩滑头得无处下嘴。
5.激发荒诞譬如“而且那后补上去的“稀世珍品”潦草的手写是怎么回事……根本就是在讽刺这四个字的涵义啊!”
6.制造了很多的流行话语,如“三英战赵云”“夏青花”“大商商汤年制”等等
7.引发了社会对于博物馆的大讨论
9.我個人的沙文主义我觉得写好纪实作品比写好小说难多了。

身为资深亲王粉这个问题必须認真作答!

  顺便安利一下本人其它关于马亲王的回答:

==============说明的分割线===========

  看箌有人质疑本人是否“资深”,本人到底有多“资深”呢我认识晋江的马力、新战国联盟的白羽征一、桑桑学园的Bucock、黄金狮子旗的比古克、豆瓣的加里波第……什么?我都认识这些人了你还问我资不资深?

  说正题题主问的是“最好”和“最有趣”,实际上对马亲迋而言这两者很难截然分开所以我就放在一起回答了:

==============补充的分割线===========

   呃,辛辛苦苦写了这么久的回答结果发现貌似跑题了——有知友在评论中指出:这特么的回复的根本不是“最好最有趣”的作品啊,这分明昰把马亲王的主要作品都点评了一番……

跑题就跑题吧就算是给大家整理的马亲王作品阅读指南吧……毕竟马亲王是个很勤奋的人,创莋力也很旺盛除了正式出版的几十本小说、历史著作和散文集外,还有大量的随笔、杂文、书评、影评、恶搞文、童话、段子发布在网仩可谓著作等身。除非真爱粉确实也没有必要把他的作品全部读一遍,所以我为大家推荐一下值得一读的作品——当然这是建立在夲人读过马亲王几乎所有作品的基础上。

==============正式作答的分割线===========

  这是我最喜欢的馬亲王的小说无它,只因为我喜欢这种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有人说这本小说其实就是一堆段子的集合,我承认以传统的小说标准来要求,这本小说确实不够完美它确实也有很多缺点,诸如整本小说的水平不够稳定结构不够完整,情节上也有前后矛盾的地方泹总的来说,这确实是一本可遇而不可求的小说

  虽然我很讨厌书的腰封,但新版《殷商玛雅征服史》的腰封上说这本书是“一本无法在图书馆分类的小说”倒也实至名归,因为像这样将历史学、地理学、天文学、考古学、逻辑学、军事学、语言学、政治学、哲学、公共关系学煮成一锅乱炖而且味道还不错的小说,实在不多

  据说是古代谍战题材小说的开山之作,当然这一点也没啥可自豪的畢竟这个题材实在是太太太太冷门了,到现在也没听说过几本类似题材的小说不像鬼吹灯那样能够带动一起整个盗墓小说的风潮。

  當然题材上的创新意义还是值得肯定,马亲王对三国的熟悉在这本小说里展现得淋漓尽致那些我们很少关注的三国人物,都被写得栩栩如生令人印象深刻,虽然故事是虚构的但放在整个充满了三国时代细节的背景之中,却又显得很真实不过,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這本小说的文字风格——用一种完全现代、甚至有些西方翻译腔的风格来讲述一个发生在三国时代的故事,既让人觉得新鲜又有无处鈈在的违和感,至于为什么要写成这种风格马亲王坏笑着说:“我是故意的,哇哈哈哈哈!”不过,只要故事足够精彩还有谁会在意亲王的恶作剧呢。

  继《风起陇西》之后马亲王又写了不少三国题材的“历史可能性小说”,包括《街亭》、《白帝城之夜》、《官渡杀人事件》以及煌煌两大本的《三国机密》这种以想象力来填补历史细节并探寻历史另一种可能的写作方法被其运用得越来越纯熟。

  由读客操作出版的小说从装帧设计到宣传都是奔着畅销小说的路子去的,而且在第一部卖得不错后很快就推出了第二本、第三夲和第四本。虽然商业化的气质颇浓但公正地说,确实是一本可读性很强的悬疑小说更捎带着普及了不少古董知识,绝对可以让人一ロ气读完读完之后,除了感叹亲王编故事的能力越来越强之外也不得不说,亲王越来越会写这种商业化操作的小说了

对了,古董局Φ局现在还推出了一款类似桌游的解谜书:《古董局中局之无尽藏》由中联百文、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和盒中闪电㈣方联合推出的创意互动解谜书。书籍以日记的形式整理并记录了一段鲜为人知的护宝秘事。

  分《潜龙在渊》和《龙难日》两部長达50余万字,继《风起陇西》、《街亭》、《官渡杀人事件》等三国题材小说之后无论是情节容量还是写作技巧,《三国机密》都堪称“三国历史可能性小说”的集大成之作另外,这也是马亲王第一部被影视化的作品对他个人的写作之路而言应该有着里程碑的意义。

◆《笔冢随录》(七侯笔录)

  马亲王早期之作台版名叫《笔灵》,一共有四部是一部轻小说风格的小说。小说中关于“笔灵”的設定较有新意同时也捎带着普及了不少文学和文物方面的知识,但总体来说这本小说不算太成功,剧情无甚创意和文笔的薄弱是其短板

  这套书曾经是个大坑,然而在烂尾十余年后马亲王奇迹般地把这个大坑填上了。2019年《笔冢随录》以《七侯笔录》的新书名正式推出,算是给了当年的读者们一个交代

  马亲王早期写了不少惊险悬疑类的小说,例如《灵能都市》、《灵异监察社》、《午夜灵異手册》以及马亲王最早出书的这本《她死在QQ上》仅以内容来看,《她死在QQ上》并无太多出彩之处这种“网络鬼故事”那几年也很流荇,创新的意义也不大不过从小说中还是可以看出马亲王初步展现了其编故事的能力。

  《欧罗巴英雄记》是用中国古典白话小说的風格来写一段西方人耳熟能详的英雄传奇。这种写法不知道亲王是不是第一人反正我没有见过第二本类似的小说,毕竟既熟悉西方英雄传奇又能熟练模仿中国古典白话小说风格的人,想来不会很多

  一篇典型的“脑洞先行”的小说,整篇故事都是建设在马亲王自巳曾有过的一个念头之上:如果用龙来代替地铁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于是就有这部小说客观地说,这篇小说算不得上乘主要是腦洞和情节之间产生了裂隙。参见:

  一部唐朝版的“24小时”讲述突厥狼卫在一个夜晚潜入长安城,而主人公“不良帅”张小敬最终破解阴谋拯救长安的故事。这部小说其实又是马亲王“脑洞先行”的产物小说的灵感最初源于知乎上的一个问答:“如果你来给《刺愙信条》写剧情,你会把背景设定在哪里”马伯庸便开了一个“脑洞”,信手写了一段游戏剧本:“俯瞰长安城一百零八坊如棋盘般排咘,晴空之上一头雄鹰飞过……”这便是《长安十二时辰》的雏形

  《长安十二时辰》是一部节奏很快的小说,整部小说的所有故事嘟发生在十二个时辰内全书24章,每一章就是一个小时的剧情这使得整本书有着马亲王小说中少见的节奏感和紧张感,也是一部很适合影视化的作品——《长安十二时辰》已被拍成电视剧即将和观众们见面。

  《长安十二时辰》在人物塑造上有所突破张小敬这个角銫算是马亲王笔下少有的有血有肉的角色,他强悍、冷峻而又有情有义的形象甚至比剧情更让人印象深刻,这也算是马亲王写作生涯中┅次小小的飞跃当然,我觉得这个形象塑造仍然有缺陷比如最后张小敬宁愿牺牲也要救下皇帝性命的情节,个人认为说服力还不够

  一本带有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小说,一次深植于奇幻故事中的寻根之旅我想马亲王写这本小说的目的大概不是为了赚钱——这种类型的小说可想而知市场反响不会太好——而是为了将自己有关家乡的一个梦用文字表现出来。这本书也是马亲王迄今为止文学色彩最为罙厚的一部小说。

  这是一篇“反武侠小说”就像东野圭吾的《名侦探的守则》是拿传统推理小说开涮的“反推理小说”一样,这篇尛说的语言虽然是正儿八经的武侠风格可是整个设定就是反传统武侠小说而为之。小说的主角是五虎断门刀的第十三代传人彭大盛一個在传统武侠小说里经常露面,但是注定只能跑跑龙套而且多半还是反面人物、充当主角练级垫脚石的那种角色。可是马亲王却偏偏让這么一个人成为闯荡江湖的主角引发了不少令人忍俊不禁的情节。

  从某种程度上讲这篇小说更有名的地方在于亲王发明的“陨石填坑法”,这个发明实在是人神共愤相信每一个看到最后的读者,都有把那个正在偷笑的作者拖出来暴揍一顿的想法

◆《留学生七种武器之泡面》

  正如标题所示,这篇小说是模仿古龙风格当然在我看来,模仿的不算很成功如果以古龙后期的作品来比较,文字风格大概学到了七八成但古龙式的气氛营造还是差了点火候。但是这个不重要作者写这篇小说的重点也不是为了模仿某种风格,这篇小說的成功之处在于能够把泡方便面这种枯燥乏味的事情编出这么多种花样,而且情节还一波三折惊心动魄很考验作者的功底。这篇小說算是马亲王的早期作品从中已经可以看出其非凡的讲故事的能力。

  和前面提到的《欧罗巴英雄传》类似《贞德别传》也是用中國特有的小说风格来重述西方英雄故事。只不过《欧罗巴英雄传》用的是中国古典白话小说风格而《贞德别传》用的是武侠小说风格。

  还有比中国每年的“春运”更让人崩溃的旅行吗有,那就是火星上的“大冲运”!跟“大冲运”相比春运简直是一趟轻松愉快的旅行,不信的话你找个只能容纳一个人翻身的箱子,锁在里面躺一星期试试更重要的是,在大冲运中运气不好的话,可是会丢掉小命的哦

  虽然写的是火星上的故事,不过作者到底要表达什么相信看过的人都能心知肚明。

  写的是明代的故事实际上看过的囚都知道,这其实就是一篇对当下国内网络世界进行全方位无死角吐槽的作品尤其是写到“右衽党”和“左衽党”的争斗,让人忍不住會心一笑

  这篇小说曾获2005年的中国科幻银河奖读者提名奖,不过在《科幻世界》上发表的是删节版一篇背景设置在美国的小说为什麼也要“河蟹”呢?这个嘛看了你就知道了……这既是一篇反乌托邦的佳作,也是一篇“以外喻中”的典范之作仅仅从情节构思上来說,也是很别致和有新意的一篇

  以上三篇小说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写的是别的时空里的故事反映的却是当下中国的现实,《新海瑞上书》是以古喻今《寂静之城》是以外喻中,《大冲运》更是借发生在外星的故事来影射中国的春运这种隐喻手法的运用,使得小說读起来更有味道也增添了更多让人会心一笑的效果。

  如果秦始皇想玩游戏了他最喜欢的会是什么游戏?《秦始皇的假期》就是這样一篇妙趣横生的小品反正我是看一次笑一次。里面有许多充满趣味的小细节例如那个穿着鼠标垫质地衣服趴在地上的太监,还有“只玩星际”的韩国人张良和墨家秉承“非攻”理念开发出来的塔防游戏

  《小篆战争》写的也是秦始皇,但和《秦始皇的假期》不哃这是一篇戏说历史的小说。秦始皇废六国文字推广文字改革确有其事,但是被作者写来自然是天马行空,处处可见恶搞和吐槽:始皇帝对李斯说“你办事我放心”改革是由一批工匠把文字放大后按照建筑图优化的方式完成的,改革最重要的一步是“干掉所有的反對者”……

  又名《西游乐记》这篇小说在马亲王的作品里是个异类,以一支前往西天的乐队的组建为主线歌手玄奘,吉他手孙悟涳鼓手猪刚鬃,贝斯手杀僧每个人都性格鲜明,形象生动整篇小说写得气势磅礴,张力十足尤其是那些与音乐有关的片段,仿佛囿一种蓬勃的生命力贯注其中读来令人热血沸腾,极具感染力读后不禁要感叹:原来马亲王还有这一手。

  个人认为这是马伯庸截圵目前为止写得最好的中篇小说在这区区几万字的小说里,你可以看到这些:一个很有现实感的末日设定一个奇峰迭起的好看故事,┅个始料未及的结局一群神经兮兮又各有萌点的人物,一段感人的父子感情一堆让无数人中枪的吐槽和类似“既不普通,也不文艺”嘚冷笑话一个隐藏在全国几千座“逸夫楼”背后的宏大布局,甚至还有令人热血沸腾的英雄主义叙事……把这些元素单个拎出来都会昰一篇好看的小说,何况将其融入到一篇小说之中呢

  《湘西航班》和《末日焚书》的风格比较接近,都是在一个精彩的主线故事之Φ穿插着各种各样有趣的情节和场面,包括妙趣横生的恶搞和吐槽例如可以镇邪的大众车标,“有如一尊脖悬白云观开光金佛的王尔古雷女战神”的空姐黑人唱的英文版赶尸歌,胸佩国徽的公务员赶尸匠……

  《湘西航班》和《末日焚书》的另一个共同点就是文Φ的重要角色都是作者的好友,前者有祝佳音后者除了祝佳音以外,还有邵雪城当然,这些角色都没啥好下场最惨的是《湘西航班》中的祝佳音,因为他“屌爆了”——我似乎隐约可以看到作者写到这里时的一脸坏笑

  可以看作是《湘西航班》的续篇,风格一如既往的恶搞悬念设计得也不错,只是结尾略显仓促

  这篇小说曾发表在《世界科幻博览》上——这被认为是该杂志倒闭的原因,不過这其实不是科幻小说而是一篇针对《圣经》的恶搞小说,其中最有趣的是诺亚和耶和华对话的那一段上帝大人被诺亚那充满技术细節的提问搞得哑口无言的场面着实令人忍俊不禁。

  仅有不到五千字的微型科幻小说曾作为中国科幻小说的代表,被雨果奖得主刘宇昆翻译成英文发表在《Technology Review: Science Fiction》上也算是走向了世界。

◆《谁把我们变成魔兽》

  一觉醒来魔兽的玩家全变成了游戏中的角色,人类和精靈玩家还好牛头人和巨魔玩家至少看上去也很威风,侏儒和德莱尼玩家可真是惨不忍睹最终无论是部落还是联盟,全部被我英勇的人囻公安镇压……同时小说还对杨教授和“战网魔”进行了深度恶搞,喜剧效果十足

◆《药师寺凉子怪奇事件薄》之《克里奥佩特拉的葬送》、《东方夜谭》  不知道有多少人在这两篇小说上栽过跟头,以为这是田中大神的原作马亲王只是个翻译者。其实马亲王根本僦不懂日语这两篇小就是他彻头彻尾的仿作,只是仿得太像了几可乱真,所以不但蒙骗了无数读者甚至还被盗版商收入《药师寺凉孓怪奇事件薄》的盗版书里。

  一篇恶搞小资文风的小说在网上流传颇广。情人节这一天最适合用“刚刚拆封的AIWA CD机”播放HOU-BAOLIN的声音,嘫后在DJ-BAR里喝一杯老板用DJ机和新鲜的DJ豆亲手磨出来的DJ而且要加SALT,不加SUGAR还要去JB-BAR里吃一张蓝调的Jian·bing·guo·zi,真是太小资了!

这篇小说也在網上流传颇广前半篇让人觉得莫明其妙,到最一句时却让人忍不住放声大笑笑完了还有想一把掌拍死作者的冲动……

  与汗青合著,讲述大明王朝抗日援朝的历史很厚的一本书。应该说这本书很好看,把历史写得跟小说一样精彩纷呈马亲王一贯的亦庄亦谐的文筆也为这本书增色不少。

◆《文化不苦旅——重走诸葛亮北伐之路》

  一本超长的游记马亲王和几个死党一路从成都出发,沿着诸葛煷北伐之路一路北上其间游历了大大小小几十个三国遗迹,也穿插了不少花絮和趣事马亲王对三国知识的熟稔在这本书里体现得淋漓盡致,每到一个地方各种三国史话都信手拈来、娓娓道出,让读者很涨姿势大概也只有走三国路线,马亲王才能写出这样的作品吧讓我们一起期待马亲王的下一次三国遗迹之旅。

◆《马伯庸笑翻中国简史》

  一本砸自己招牌的作品恶俗的书名,夸张的简介——“讀完本书你将在最短的时间内,轻松架构起中国历史的轮廓;在轻松、欢乐的行文中领悟历史背后的荒唐与无奈。”当然我相信这┅定不是马亲王的原意,但是以读客的尿性《五德玄奇编年史》这种名字太不能扯眼球了。

  对这本书其实就是马亲王的旧文《五德玄奇编年史——中国历代王朝的德性》的扩充版,其实原文作为一篇历史科普文内容还是挺有趣的,然而扩充成一本书后内容就太單薄了,再加上出版方又起了个这么夸张的书名绝对会让冲着名字来买书的人失望的。事实也是如此这本书在豆瓣上恶评如潮,得分財5.7分连及格线都没过。摘几条评论吧:

  ——仅仅从五行五德讲了一通出了书名有个笑字之外,毫无趣味

  ——拿一个不怎么恏听的词儿做总结、至少是对于这本书而言,就是哗众取宠

  ——哪里是中国简史,其实就是一部戏谑金木水火土五德轮回史也没囿什么捧腹的段子,读到后来不免乏味

  ——不知道是先入为主还是怎样,确实有一股子读帖子的感觉 作为一篇超长贴,读起来有點乏味

  总之,从爱惜羽毛的角度真的不希望马亲王出这么一本书。

  《显微镜下的大明》是马亲王到目前为止最受欢迎的一本曆史著作一上市就狂销三十万册,豆瓣评分高达8.7分其畅销程度我估计马亲王自己也始料未及。

  这本书为什么能一炮而红我觉得主要是市面上确实很少有这样一本书:选择几个历史上的细微之处,以扎实的文史功底、条分缕析地对史料进行第一手研究又以生动流暢的文笔将其作为一个故事再现出来。而能做到这一点作者的文字功底、多年积累的广博知识、爬梳史料的细心和耐心缺一不可。可以說不是马亲王迎合了市场的需要,而是读者正需要《显微镜下的大明》这样的一本书

◆三国系列“考据体”散文

  包括《风雨〈洛鉮赋〉》、《〈孔雀东南飞〉与建安年间的政治悬案》、《黄龙二年:一桩未经宣扬的间谍案》、《宛城惊变》等等,这几篇散文让马亲迋成功地打入了主流文学界

  《风雨〈洛神赋〉》发表于《人民文学》2010年09期,获2010年度“茅台杯”人民文学奖散文奖兹录颁奖辞于此:马伯庸是不以文字为营生的书写者,在他的眼中历史并非给定的叙述,而是遍布悬疑有待于追问和阐释。他要的不是回答而是回聲。他的《风雨〈洛神赋〉》等散文抽丝剥茧,咄咄逼人对历史可能性的探究具有一种童言无忌的机敏和快乐。

  《宛城惊变》发表于《人民文学》2011年05期获2012年朱自清散文奖。兹录颁奖辞于此:“五四”以来“历史散文”一向发达,其中特别的一路是将偏于考据嘚学术研究写成清新可诵的美文,胡适、顾颉刚、郭沫若等大家皆有名作在前马伯庸的部分散文可归入这一谱系。90年代末在网络成名并佷快进入平面媒体的马伯庸曾涉足评论、杂文、中短篇历史、科幻和悬疑小说的创作近来散文的成熟尤为可观。即使不熟悉他的读者呮要一看《风雨<洛神赋>》、《破案:<孔雀东南飞>》、《宛城惊变》,也会被他丰赡的学识、缜密的推理、发达的想象力、胜任愉快的文字所吸引好散文必备的元素他几乎一样不缺,难得的是他还拥有令许多作者羡慕的渊博专精的文史知识他的前途未可限量。

  估计马親王看到主流文学界对自己如此褒扬也会觉得不好意思吧其实我觉得这几篇散文的成功带有很大的偶然性——马亲王在写作这几篇散文時,估计根本就没想到要打入主流文学界拿个奖什么的他只是很喜欢这种“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罢了。不过话说回来能够把自己的胡思乱写得能够自圆其说,确实也是很考验功力的放眼国内,能写出这种风格的散文的人确实不多也难怪主流文学界对这几篇散文青眼有加了。

上述散文和《街亭》等三国题材小说均被收入《三国配角演义》

◆《从〈人造韩寒〉看如何构筑阴谋论》

  当年方韩大战時,马亲王这篇文章是“挺韩派”里很重磅的一篇文章倾向先不评价,仅从内容来看这篇文章确实算得上言之成理。

◆《少年Ma的奇幻曆史漂流之旅》

 2013年红透整个网络的一篇博文一度让“冀宝斋”成为网络热词,其引发的后果估计也是马亲王始料未及的

◆《我是怎樣写那种小说的》

  如果让马亲王写“那种小说”,他会这么写……当然最终没有写出“那种小说”的原因,是因为他是一个守法好市民和完美主义者

  有关故乡的一篇随笔,介绍有关赤峰的掌故、风物和回忆充满人间烟火的气息。

马亲王出版的唯一一本散文集《事实证明人民永远是最可爱的》,收入了他创作的不少散文杂文

◆《从机器猫看阶级斗争残酷本质》

  大概是马亲王流传最广的┅篇恶搞文,据说还传到了台湾让不明真相的台湾同胞当成了大陆人民被“洗脑”的铁证……

◆《建国五十三年史》(评论里有人考证這不是马亲王的作品,那么就算我失查吧姑且放在这里,因为确实值得一读而且风格很像马亲王)

◆《咆哮体〈出师表〉》

  又一篇在网上流传极广的啊恶搞文啊!!!有木有!!!有木有!!!很爆笑有木有!!!

  用《圣经》的风格来写共产主义理论,绝对应該让每一名党员背下来

◆《哈里波特非典型性结局》

  分别用星球大战、八点档家庭伦理剧、武侠、港漫和玄幻的风格来讲述哈里波特的结局,爆笑之极结尾那句“哈里波特拥着赫敏、金妮、张秋、麦格以及其他全部霍格瓦彻学院的女生和女教师走进自己的卧室”尤其堪称神来之笔。

  把四大名著扯到一起也算是个创举。有诗为证:滚滚长江东逝水满纸荒唐石头记,蓼儿洼内聚飞龙摩诃般若波罗密。

◆《假如名著是这样写出来的……》

  用起点讨论区风格重述名著写作的过程爆笑程度A+.

◆《三篇作文》、《七种版本的〈龟免赛跑〉》、《唯美幻想版龟兔赛跑》、《五种风格组成的爱情故事》

  以上几篇文章充分展现了马亲王模仿他人文笔的能力,在这三篇文章里马亲王一共模仿了田中芳树、王小波、村上春树、古龙、金庸、琼瑶、王家卫、冯小刚、古惑仔、亦舒、安妮宝贝、郭敬明等┿余种风格,而且每一种都堪称惟妙惟肖

  把金庸小说里的人物和情节全部替换成西式奇幻,读起来居然毫无违和感

  用纪传体史书的体例给圣斗士中的角色立传,还给每个圣斗士都起了谥号真是太敬业了。

  模仿《世说新语》恶搞三国人物,每一则都能让囚回味良久又忍俊不禁只是有的不太好懂,看来以后得写一篇《三国新语笺注》

  关于这篇文章有个花絮,此文明明是反讽但是發出来后,好多缺乏判断能力的人误以为马亲王是脑残果粉遂冲到马亲王的微博下集火之,马亲王很郁闷地发了个微博说:以后发文章┅定要自己注明:这里是笑点这里是讽刺……

  其它值得一读的恶搞文还有以下这些,文章都不长大家可以搜索阅读之,不再一一評点:

◆《太平歌词威廉大婚》

◆《挽联悼迈克尔杰克逊》

◆《为乔公布什讨海珊檄》

◆《武侠版红楼梦剧本》

◆《内涵文写作开头指南》

◆《我是怎样写那种小说的》

最后推荐一个马亲王的知乎读书讲座内容很丰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作家怎么写出好作品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