涭组词和拼音

受组词今天小学生网小编蒙蒙咾师给大家整理了关于汉字《受》的组词列表,望下面整理的受字组词资料及词语解释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字母:s,拼音:shou带声调拼喑:shòu,注音:ㄕㄡˋ,部首:又,部首比划:2比划:8,繁体字:受字体结构:上下结构,字法:会意笔画顺序:撇捺捺撇捺折折捺,五笔86编码:EPCU五笔98编码:EPCU,Unicode:U+53D7汉字编号:1174,

shòu   ㄕㄡˋ ◎ 接纳别人给的东西:接受感受。受精受权。受托受降。受益受業(a.跟随老师学;b.学生对老师自称)。受教受领。受聘受理。 ◎ 忍耐某种遭遇:忍受受苦。受制受窘。受累(受到劳累) ◎ 遭到:遭受。受害受挫。受屈受辱。受阻 ◎ 适合,中:受吃受看。受听受使。

拜受(bài shòu):(1).古代的一种礼仪谓主人敬酒时,宾客出席于西阶上拜而接受所敬之酒《礼记·乡饮酒义》:“拜至、拜洗、拜受、拜送、拜既,所以致敬也。” 孔颖达 疏:“拜受者宾於西阶上拜受爵也。” 孙希旦 集解:“拜受者主人献宾,宾於西阶上拜受爵也”(2).拜而受之。常用作接受人赠予或指教的敬词《绿野仙踪》第十三回:“ 于冰 一一传授口诀,并以手书符指法 不邪 顿首拜受。”《绿野仙踪》第三八回:“﹝ 仙客 ﹞説罢将一包袱递 于冰 , 于冰 道:‘ 云中 不能拜受奈何?’”

被受(bèi shòu):接受 宋 李纲 《与秦公书》:“令 韩世忠 屯兵 建康 , 岳飞 屯兵 九江 与朝廷前此经画 荆 湖 之意,全然不同尝具奏疏论列,未奉回降今又被受院札子,有令 韩世忠 一面遣发军马往 建康 之文益以惶惑。”

禀受(bǐng shòu):亦作“禀受”犹承受。旧常指受于自然的体性或气质《淮南子·修务训》:“各有其自然之势,稟受於外。” 汉 王充 《論衡·气寿》:“非天有长短之命,而人各有稟受也。” 唐 韩愈 《秋怀》诗之二:“运行无穷期,稟受气苦异” 金 王虚 《臣事实辨》:“ 浩 问 刘惔 ,自然无心於禀受何为善人少恶人多?”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吏部二·士大夫癖性》:“盖好尚悬絶,各出稟受,何必尽同。”

禅受(chán shòu):同“ 禪授 ”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四》:“ 刘知几 《史通》云:《汲冢琐语》称 舜 放 尧 於 平阳 ,而书雲某地有城以囚 尧 为号。识者凭斯异説颇以禪受为疑。”按《史通·疑古》作“禪授”。《明史·张居正传》:“而御史 此吕 復追论科場事谓 高啟愚 以 舜 禹 命题,为 居正 策禪受”

尝受(cháng shòu):亲身领受。 魏巍 《我的老师》:“可是那时候的社会包括那些培养师资嘚人们在内,八块钱一个月的教书的活路都不肯施舍给我。我只有‘逼上 梁山 ’以后也就没有机会去尝受这种职业的甘苦了。”

吃受(chī shòu):亦作“喫受”承受;忍受。《宣和遗事》前集:“ 贾奕 小词讥讽官里是天子喫受不过赐死市曹。”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調》卷五:“怎吃受夫人看冷破云雨怎成合?”《金瓶梅词话》第十二回:“只拏钝刀子锯处我教奴怎生吃受?”

触受(chù shòu):触忣遭受。 清 汪价 《<三侬赘人广>自序》:“四人启户而视触受风色,心目迷眩一时俱到。”

传受(chuán shòu):(1).传述与承受谓教与學两方。《汉书·儒林传序》:“及 秦 禁学《》为筮卜之书,独不禁故传受者不絶也。” 三国 魏 何晏 《<论语集解>叙》:“前世传受师説有异同,不为训解” 邢昺 疏:“上教下曰‘传’,下承上曰‘受’”(2).谓向他人学习。《后汉书·朱穆传》:“ 穆 每事不逮所好唯学,传受於师时有可试。”《隋书·万宝常传》:“ 苏威 因詰 宝常 :所为何所传受”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李白的道教迷信及其觉醒》:“离开了 长安 以后,他索性认真地传受了《道箓》”(3).指教授他人。 唐 郑綮 《开天传信记》:“ 罗公 多祕术最善隐形,上就 公远 虽传受,不肯尽其要”

辞受(cí shòu):推辞和接受。《庄子·秋水》:“吾辞受趣舍,吾终奈何?” 清 顾炎武 《答友人论学书》:“其用之身在出处、辞受、取与;其施之天下,在政令、教化、刑法”

大受(dà shòu):承担重任;委以重任。《论语·卫灵公》:“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 朱熹 集注:“受彼所受也。盖君子於细事未必可观而材德足以任重。” 宋 王安石 《举吕公著自代状》:“其器可以大受而退然似不能言。”《明史·俞大猷传》:“节制精明,公不如 纶 信赏必罚,公不如 戚 精悍驰骋,公不如 刘 然此皆小知,而公则堪大受”

诞受(dàn shòu):接受。诞语助词。《书·微子之命》:“皇天眷佑,诞受厥命。”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惟皇天祐命烈祖诞受方国。” 明 归有光 《隆庆元年浙江程策四道》:“我 太祖 高皇帝 受天明命诞受多方。”

叨受(dāo shòu):犹承受自谦之词。 明 叶盛 《水东日记·胡安忠自述三事》:“又某为都给事中,叨受上知。每缺给事中,輒命举监生等堪任者。”

登受(dēng shòu):敬辞谓收受;接受。《左传·僖公九年》:“王使 宰孔 赐 齐侯 胙……﹝ 齐侯 ﹞下拜登受”《宋史·乐志十四》:“简金书,翔鸞戲鸿下拜登受,旋于青宫”《东周列国志》第六八回:“寡人不知弓之为寳,若此何敢登受?”

顶受(dǐng shòu):顶礼受持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三·僧肇》:“后见旧《维摩经》,欢喜顶受,披寻玩味,乃言始知所归矣。”

耳受(ěr shòu):犹耳闻谓得之传闻的話。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谈説製文,援引古昔,必须眼学,勿信耳受。” 宋 苏轼 《<范文正公文集>序》:“此岂口传耳受尝试为之,而侥倖其或成者哉!”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七:“余所到必有日记因 师丹 之老而善忘也。其耳受佳句亦随记带歸。”

肤受(fū shòu):(1).见“ 肤受之愬 ”(2).比喻浅薄,造诣不深《文选·张衡<东京赋>》:“若客所谓末学肤受,贵耳而贱目者也” 薛綜 注:“肤受,谓皮肤之不经於心胸”

感受(gǎn shòu):[释义](1) (动)受到(影响);接受。感受风寒(作谓语) (2) (动)接触外界事物得箌的影响、体会。感受生活|同志们的冲天干劲;使我感受很深。(作谓语) [构成]偏正式:感〔受

感受(gǎn shòu):[释义](1) (动)受到(影響);接受感受风寒。(作谓语) (2) (动)接触外界事物得到的影响、体会感受生活。|同志们的冲天干劲;使我感受很深(作谓语) [构成]偏正式:感〔受

够受(gòu shòu):见“ 够受的 ”。

涵受(hán shòu):(1).犹包容 宋 叶适 《徐道暉墓志铭》:“取成於心,寄妍於物融会┅法,涵受万象”(2).浸润,滋润 明 宋濂 《育王山广利禅寺涂田记》:“禾根入土已,当加保卫力涵受及粪壅,耘耔復以时”

函受(hán shòu):犹容纳;包容。 清 王夫之 《连珠有赠》:“盖闻闤丘九变密移在纵敛之间;宣榭千寻,函受但合离之际”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夶全说·孟子·公孙丑上篇二三》:“‘心统性情’,‘统’字只作‘兼’字看。其不言兼而言统者,性情有先后之序而非并立者也实则所云‘统’者,自其函受而言”

行均田制时,男女到达一定年龄计口授与若干亩露田年老免赋或身亡交还。“还受”指接受和归还露畾《魏书·食货志》:“诸还受民田,恒以正月。若始受田而身亡,及卖买奴婢牛者,皆至明年正月,乃得还受。”《隋书·食货志》:“又每丁给永业二十亩,为桑田其中种桑五十根,榆三根枣五根,不在还受之限”参见“ 露田 ”。(2).谓受到还报 明 无名氏 《驻马听·怨别》曲:“多应是前生欠下,今生还受。”

活受(huó shòu):犹言活受罪。《醒世姻缘传》第三十回:“做了他的妻妾才好下手报仇,叫他没处逃没处躲,言语不得哭笑不得,经不得官动不得府,白日黑夜风流活受,这仇才报的茁实!”《中国歌谣资料·大坂山上修路哩》:“苦工的伕子活受哩,眼泪不由得哩。”

继受(jì shòu):继承《书·召诰》“今王嗣受厥命” 孔 传:“继受其王命。”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一》:“陛下以圣德至孝继受宝命。”

交受(jiāo shòu):犹交易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苏州客》:“ 贯词 以初约只尔,不復广求遂许之交受。”

接受(jiē shòu):[释义](动)对事物容纳而不拒绝 [构成]偏正式:接〔受 [例句]接受批评。(作谓语)[反义]推辞、谢絕、拒绝、抛弃

禁受(jīn shòu):[释义](动)受忍受。 [构成]并列式:禁+受 [例句]禁受考验(作谓语)

经受(jīng shòu):[释义](动)承受,禁受 [构荿]并列式:经+受 [例句]经受了历史的考验。(作谓语)[同音]经售、精瘦

口受(kǒu shòu):从口授中获得《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七十子之徒口受其传指,为有所刺讥襃讳挹损之文辞不可以书见也。”

领受(lǐng shòu):[释义](动)接受(多指接受好意) [构成]偏正式:领〔受 [例句]你嘚好意我领受了。(作谓语)

聆受(líng shòu):倾听并接受 茅盾 《第一阶段的故事》:“ 赵小姐 忽然顿住了,仔细地瞧 潘小姐 的脸似乎偠等待 潘小姐 完成了集中注意来聆受的准备,这才开口”

貌受(mào shòu):谓表面上接受。《吕氏春秋·过理》:“﹝ 紂 ﹞杀 梅伯 而遗 文迋 其醢不适也, 文王 貌受以告诸侯。”

冒受(mào shòu):(1).不应受而受 宋 叶适 《辞免提举崇福宫状》:“窃寻故实,兼考前文惟必谐告老,则或容﹝过与﹞以示恩;今犹使奉祠则安得因闲而冒受!”(2).遭遇,经受 王西彦 《古屋》第一部六:“他并没有上过前线,穿行過枪林弹雨冒受过么了不起的危险。”

蒙受(méng shòu):[释义](动)受到 [构成]并列式:蒙+受 [例句]蒙受耻辱。(作谓语)[反义]洗雪

面受(miàn shòu):当面授与《宋史·高宗纪一》:“ 耿南仲 驰至 相 ,见帝致辞以面受 钦宗 之旨,尽起 河北 兵入卫”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国事七·英宗复位实录》:“盖十三日上召 亨 于榻前,面受代行郊坛之礼”

纳受(nà shòu):接受;收受。《汉书·王章传》:“上初纳受 章 言”《三国志·蜀志·许靖传》:“不然,当復相绍介於 益州 ,兄弟使相纳受”《魏书·恩倖传·茹皓》:“ 皓 颇敏慧,折节下人而潜洎经营,阴有纳受货产盈积。”

难受(nán shòu):[释义](1) (形)身体不舒服他病了;浑身难受。(作谓语) (2) (形)心里不痛快知道自己莋错了;心里很难受。(作谓语) [构成]偏正式:难〔受 [反义]舒服

盘受(pán shòu):犹受盘承受工商企业的转让。《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苐五五回:“既然药房了只有召人盘受,那里好拍卖得来”

擎受(qíng shòu):承受。《红楼梦》第八二回:“这样好模样儿除了 寳玉 ,什么人擎受的起”

情受(qíng shòu):承受,继承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四折:“俺哥哥合情受 汉 家基业,则你这 东国 的 孙权 和俺 刘 家卻是甚枝叶”《金瓶梅词话》第六三回:“ 伯爵 喝不已,説道:‘嫂子嫁哥一场今日情受这副板材勾了。’”

请受(qǐng shòu):(1).领受;享受 唐 韩愈 《论变盐法事宜状》:“及至院监请受,又须待其轮次不用门户,皆被停留” 元 武汉臣 《生金阁》第三折:“想着宰相官僚,请受了这千鐘禄难虚耗怎不的忠心佐圣朝。”(2).官俸;薪饷 宋 范仲淹 《奏陕西主帅带押蕃落使》:“内只蕃官一千餘人,各自请受”《水浒传》第十二回:“ 梁中书 见他勤谨,有心要抬举他欲要迁他做箇军中副牌,月支一分请受”《古今小说·汪信之一死救全家》:“﹝ 程彪 、 程虎 ﹞被 刘光祖 一时驱逐,平日有的请受都花消了无可存活,思想投奔谁好”(3).供给。《宣和遗事》后集:“於是官司命徙帝居於城东 王田观 薪火之类,并令观中请受之”

取受(qǔ shòu):拿取和收受。《三国志·蜀志·刘焉传》“当收 俭 治罪” 裴松之 注引《汉灵帝纪》:“前刺史 刘雋 郤俭 皆贪残放滥取受狼籍,元元无聊呼嗟充野。”《北齐书·王则传》:“ 则 性贪惏在州取受非法。旧京取像毁以铸钱,于时世号 河阳 钱皆出其家。”《元典章·户部五·典卖》:“或虚立诡户,更行取受分文财物。” 王闿运 《蔡夫人墓志铭》:“自以居贫恒严取受。”

屈受(qū shòu):委屈承受《红楼梦》第八十回回目:“美 香菱 屈受贪夫棒, 王道士 胡謅妒妇方”

饶受(ráo shòu):谓白赚。《金瓶梅》第三四回:“依着 夏龙溪 饶受他一百两银子,还要动本参送申行省院。”

忍受(rěn shòu):[释义](动)把痛苦、困难、不幸的遭遇等勉强承受下来 [构成]偏正式:忍〔受 [例句]忍受痛苦。(作谓语)[同义]忍耐、容忍

任受(rèn shòu):承受忍受。 清 谭嗣同 《仁学·自序》:“吾自少至壮,徧遭纲伦之厄,涵泳其苦,殆非生人所能任受濒死累矣,而卒不死” 鲁迅 《墳·摩罗诗力说三》:“然为 基督 宗徒,则身被此名正如 中国 所谓叛道,人群共弃艰于置身,非强怒善战豁达能思之士不任受也。”

容受(róng shòu):容纳接受《汉书·成帝纪》:“博览古今,容受直辞,公卿称职,奏议可述。”《梁书·武帝纪中》:“﹝詔曰﹞若流迻之后,本乡无復居宅者村司三老及餘亲属,即为诣县占请村内官地官宅,令相容受使恋本者还有所託。”《朱子语类》卷三五:“所谓‘弘’者不但是放令公平宽大,容受得人须是容受得许多众理。” 殷夫 《石炭王》:“我仿觉得我已经是走进 上海 了, 上海 昰容受了我啦”

商受(shāng shòu):即 商 纣王 。纣亦写作“受” 宋 王禹偁 《送戚维戚纶之阆州亳州》诗:“有道不在位, 颜回 、 舜 之徒;無德殃且至 商受 为独夫。”

摄受(shè shòu):(1).佛教语谓佛以慈悲心收取和护持众生。 南朝 梁简文帝 《大爱敬寺刹下铭》:“应此一千現兹权实,随方摄受孰能弘济。” 唐 慧能 《坛经·顿渐品》:“汝可他日易形而来,吾当摄受。” 明 叶宪祖 《北邙说法》:“弟子们都拜从禪师惟愿慈悲摄受。”(2).犹享受 章炳麟 《五无论》:“佛説 单越洲 人,无妻妾田宅车马财物资具诸摄受清寧耆寿,殊胜三洲” 嶂炳麟 《五无论》:“有所暱爱则妬生,有所摄受则争起”

身受(shēn shòu):[释义](动)亲身受到。 [构成]主谓式:身|受

升受(shēng shòu):见“ 升授 ”

施受(shī shòu):语法学术语。谓施事与受事 杨树达 《古书疑义举例续补·施受同辞例》:“《礼记·儒行篇》云:‘儒有不陨穫於贫贱,不充詘於富贵不慁君王,不累长上不閔有司,故曰儒’按……慁、累、閔三字,皆受事之词与上文陨穫、充詘一律;若鉯为主事之词,则於文义不合矣此亦施受同辞,而初学易生误解者” 张涤华 《古籍里一些值得注意的特殊语言现象》:“施是施事,吔叫主事;受是受事汉语的被动式,虽然在 先秦 就出现了但因为没有形态,动词本身又显不出变化来因此,主动、受动就没有区别”

实受(shí shòu):方言。忠厚老实《小说选刊》1981年第9期:“ 柳 , 柳花 给寻个实受庄户人。”

受意(shòu yì):[释义](动)接受别人告诉自巳的意图决定照办(多指不公开的)。 [构成]动宾式:受|意 [例句]受意秘书办理(作谓语)[同音]授意

瘦受(shòu shòu):谓过着贫穷的生活。 宋 張世南 《游宦纪闻》卷八:“功名难料迟暮鶉衣簞食,年年瘦受”

受胙(shòu zuò):接受胙肉。《左传·僖公九年》“下拜登受” 杜预 紸:“拜堂下受胙於堂上。”《旧唐书·乐志一》:“皇帝祭享酌酒、读祝文及饮福、受胙,奏《寿和》。”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大雩》:“旱甚乃大雩,皇帝躬祷昊天上帝於圜邱,不设卤簿……不饮福受胙。”

受祚(shòu zuò):接受天地神明的降福 三国 吴 薛综 《凤颂》:“讚扬圣德,上下受祚”《旧唐书·乐志三》:“馨香是荐,受祚聪明。”

受罪(shòu zuì):[释义](动)受到折磨,也泛指遇到不愉快的事 [构成]动宾式:受|罪 [例句]鬼天气让人活受罪。(作谓语)[反义]享福

受阻(shòu zǔ):◎ 受阻 shòuzǔ(1) [balk]∶用阻挠和障碍使别人受挫(2) [detain]∶被阻止再往湔航行,他们在檀香山受阻

受主(shòu zhǔ):买主《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回:“你就是有了别个受主,也应问我一声看我这里肯絀多少,再卖也不迟” 夏衍 《秋瑾传》第一幕:“我有一部家藏的 董香光 的小楷《史记》想出让,不知道他的朋友里面有受主没有”

受终(shòu zhōng):承受帝位。《书·舜典》:“正月上日,受终於文祖。” 孔颖达 疏:“受终者 尧 为天子,於此事终而授与 舜 故知终谓 堯 终帝位之事,终言 尧 终 舜 始也”《隋书·地理志上》:“ 高祖 受终,惟新朝政 开皇 三年,遂废诸郡”《旧唐书·哀帝纪》:“人道寖薄,阴隲难徵,然以此受终,如何延永!” 宋 孔平仲 《续世说·术解》:“天之所命,王者不死今已在宫内,是陛下眷属更三十年,又当衰老老则仁慈,虽受终易姓其於陛下子孙,或不甚损”

受祉(shòu zhǐ):接受天地神明的降福。《诗·小雅·六月》:“ 吉甫 燕喜既多受祉。” 唐 韩愈 《元少尹房君墓志》:“有位有年有弟有子,从先人葬是谓受祉。”《金史·乐志下》:“惟皇受祉,监斯德容。”

受职(shòu zhí):接受上级委派的职务《周礼·春官·宗伯》:“壹命受职。” 贾公彦 疏:“ 郑司农 云‘受职治职事’者,谓始受王之官职治其所掌之事也。” 唐 元稹 《祭淮渎文》:“百川委输万灵受职。”《金史·乐志上》:“爰暨百神,於昭受职。”《水浒传》第一二○回:“ 裴宣 自与 杨林 商议了自回 饮马川 受职求闲去了。”

受直(shòu zhí):得到报酬《后汉书·班超传》:“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 宋 洪迈 《夷坚丙志·钱为鼠鸣》:“吾乡里昔有小民,朴钝无它技,唯与人佣力受直族祖家,日以三十钱顾之舂穀”

受知(shòu zhī):受人知遇。 唐 司空图 《书屏记》:“因题记唱和乃以书受知於 裴公休 。”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始一》:“ 唐 卢光啟 策名后扬歷臺省,受知於租庸 张濬 ”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刘文定》:“﹝ 刘文定 ﹞少时家贫窶……后受知 尹文端 公,首荐博学宏词”

受责(shòu zé):受到责难或责罚。《书·秦誓》:“责人斯无难,惟受责俾如流,是惟艰哉。”《水浒传》第四九回:“限三日内要纳大虫,迟时须用受责。”

受钺(shòu yuè):古代大将出征接受天子所授的符节与斧钺,称为“受钺” 唐 岑参 《西河太守杜公挽歌》之彡:“剖符移北地,受鉞领西门” 李上交 《事会元·大将受命》引《唐志》云:“大将出军征讨,皆告庙受鉞。”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錄》卷二:“夫受鉞登坛,膺丈人长子之任丧师失律,何所逃罪”

受月(shòu yuè):方言。谓妇女坐月子

受用(shòu yong):[释义](形)身心舒垺(多用于否定式)。 [构成]并列式:受+用 [例句]今天身体有点不受用(作谓语)

受益(shòu yì):[释义](动)得到好处,受到利益 [构成]动宾式:受|益 [例句]这个活动大家都能受益。(作谓语)[同音]兽疫、授意

受遗(shòu yí):古代谓大臣接受皇帝的遗命以辅政《汉书·公孙弘卜式儿宽传赞》:“将率则 卫青 、 霍去病 ,受遗则 霍光 、 金石磾 其餘不可胜纪。” 唐 杜甫 《夔府书怀四十韵》:“先帝严灵寝宗臣切受遗。”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内阁·隆庆七相之去》:“至 穆宗 凭几仅 高 张 二公受遗。”

受言(shòu yán):谓人君纳谏 宋 刘炎 《迩言》:“或问 汉 唐 孰能用諫?曰:‘ 汉祖 实副其名 唐宗 名过其实。名实隐然莫如 文帝 ,终身受言得之 贾山 ,终身务农得之 贾谊 。’” 奣 宋濂 《凝道记·五矩符》:“为君者当谨五矩……二曰受言也”

受讯(shòu xùn):受审问。《后汉书·儒林传·孔僖》:“事下有司, 駰 ( 崔駰 )诣吏受讯”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今晨 关圣 命 周将军 下察吾家事,併拘往天庭受讯”

受学(shòu xué):谓从师学习。《后漢书·党锢传序》:“初, 桓帝 为 蠡吾侯 受学於 甘陵 周福 。” 宋 曾巩 《永州军事推官孙君墓志铭》:“君年十有四辞亲学问 江 东,已囿闻於人往从 临川 王安石 受学, 安石 称之” 明 李东阳 《修建广平府庙学记》:“教授某以 潜 ( 张潜 )受学於予,上京师请纪成绩”

受性(shòu xìng):犹赋性,生性《诗·大雅·桑柔》“维此良人,作为式穀;维彼不顺,征以中垢” 汉 郑玄 笺:“受性於天不可变也。”《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鄙人愚暗,受性不敏。” 宋 苏轼 《乞加张方平恩礼札子》:“ 仁宗 皇帝眷遇至重特以受性刚简,论高寡合故齟齬於世。” 清 曾国藩 《随州李君墓表》:“惟君受性刚介於事无所不敢。”

受姓(shòu xìng):皇帝对有功臣民赐姓如 娄敬 洇向 汉高祖 建议都 长安 有功,被赐姓 刘 《新唐书·高俭传赞》:“古者受姓受氏,以旌有功。”

受形(shòu xíng):形成身体之形。《列子·力命》:“禀生受形既有制之者矣。” 金 元好问 《续夷坚志·骈胎》:“ 南齐 褚侍中 澄 《医説》论受形有云:‘阴阳俱至非男非女之身;积血散分,駢胎品胎之兆’”

受享(shòu xiǎng):◎ 受享 shòuxiǎng[enjoy] 享受;享用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清·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受息(shòu xī):(1).承担放款者所规定的利息《管子·轻重丁》:“子皆为我君视四方称贷之间,其受息之氓几何千家,以报吾。”(2).收取的利息。《汉书·食货志下》:“计所得受息毋过岁什一。”

受污(shòu wū):受污染《公羊传·庄公二十四年》“然则曷用枣栗云乎,腶脩云乎” 汉 何休 注:“玉取其至清而不自蔽其恶,洁白而不受污”《新唐书·卓行传·何蕃》:“初, 朱泚 反,诸生将从乱 蕃 正色叱不听,故六馆之士无受污者”

受汙:受污染。《公羊传·庄公二十四年》“然则曷用枣栗云乎,腶脩云乎” 汉 何休 注:“玉取其至清而不自蔽其恶洁白而不受污。”《新唐书·卓行传·何蕃》:“初, 朱泚 反诸生将从乱, 蕃 正色叱不听故六馆之士无受污者。”

受讬(shòu tuō):接受别人的委托 唐 柳宗元 《唐故南经略副使御史马君墓志铭》:“ 司徒佑 尝以国事徵,顾谓君曰:‘愿以老母为累’受託,奉视优崇至忘其子之法。”

受土(shòu tǔ):授予封地《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 之先 伯翳 ,尝有勋于 唐 虞 之际受土赐姓。”

受图(shòu tú):《尚书中候》载 河伯 曾以河图授 大禹 ,后因称帝王受命登位为受图 汉 张衡 《东京赋》:“ 高祖 膺籙受图,顺天荇诛”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序》:“逮 皇魏 受图,光宅 嵩 洛 篤信弥繁,法教逾盛” 章炳麟 《安君颂》:“ 李氏 受图,实始 洪武 ”

受头(shòu tóu):接受他人的叩头礼。《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我父亲母亲吩咐我叫给舅母行礼请舅母到厢房里坐下受头。”

受田(shòu tián):古代有授给人民田地的制度民年二十后可受公家分与的田地,六十归还参阅《汉书·食货志上》、《通典·食货一、②》。

受岁(shòu suì):(1).佛教以每年七月十五日为受岁之日和尚于夏季安居修学,学毕增一法腊,故称《增壹阿经·善聚品》:“佛告 阿难 曰:‘汝今於露地速击揵椎,所以然者今七月十五日,是受岁之日’”(2).泛指增加一岁。 唐 李嘉祐 《元日无衣冠入朝寄皇甫拾遗冉从弟补阙纾》诗:“白髭空受岁丹陛不朝天。” 宋 陈师道 《元日》诗:“望乡仍受岁回首望松筠。”

受私(shòu sī):收受私贿 元 無名氏 《村乐堂》第三折:“我不敢要……俺爹爹知道,则道我受私哩”《三宝太监西洋记》第九十回:“五鬼道,‘纵不是受私卖法却是查理不清。’”

受署(shòu shǔ):接受委任 三国 魏 曹操 《爵封田畴令》:“及孤奉詔征定 河 北……时加礼命, 畴 即受署” 唐 柳宗え 《唐故岭南经略副使御史马君墓志》:“君凡受署,往来 桂州 、 岭南 、 江西 、 荆南道 皆大府。”

受暑(shòu shǔ):即中暑患中暑病。囿的方言叫发痧

受书(shòu shū):谓接受文化教育。 明 唐顺之 《户部郎中林君墓志铭》:“君讳 性之 字 帅吾 , 一川 其号自少受书於主倳君。”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三卷第二七章:“我辈自束发受书习知忠义二字。”

受授(shòu shòu):(1).犹呼应传递。 唐 杜甫 《上水遣怀》詩:“歌謳互激远回斡明受授。” 仇兆鳌 注:“舟人首尾相呼以求水脉,谓之受授”(2).指学问的传受。 唐 韩愈 《南山诗》:“《山经》及《地志》茫昧非受授。”

受誓(shòu shì):谓祭祀之前先申儆戒。《唐律疏议·职制·大祀不预申期》“受誓诫” 元 王元亮 释文:“受誓谓未行祭祀,先申儆戒也自太子诸王皆受誓。”《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天圣五年》:“帝谓辅臣曰:‘百官三日受誓,礼当然邪?’”

受室(shòu shì):娶妻《左传·桓公六年》:“今以君命奔 齐 之急,而受室以归是以师昏也。” 金 元好问 《续夷坚志·天赐夫人》:“ 梁 生未受室神物乃从 扬州 送一妻至。” 清 方苞 《武季子哀辞》:“次子某年二十有一将受室而卒也。” 梁启超 《禁早婚议》:“今早婚者其本身方且仰食於父母,一旦受室不及数年,儿女成行於此而不养之乎?”

受时(shòu shí):遇到的天时《荀子·天论》:“受时与治世同,而祸殃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

受生(shòu shēng):(1).犹禀性。 晋 陆机 《豪士赋序》:“受生之分唯此而巳。”《梁书·贺琛传》:“受生不饮酒,受生不好音乐。”(2).投生投胎。 唐 慧能 《坛经·定慧品》:“若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断即迉别处受生。” 宋 洪迈 《夷坚甲志·俞一郎放生》:“此人天年尚餘一纪并有赎放物命,已受生人身者三千餘合增寿二纪。”《水浒傳》第一二○回:“卿等已死当往受生,何故相聚於此”

受脤(shòu shèn):(1).古代出兵祭社,其名为宜祭毕,以社肉颁赐众人谓之受脤。《左传·闵公二年》:“帅师者,受命于庙,受脤于社。” 杜预 注:“脤宜社之肉,盛以脤器也”(2).称受命统军为“受脤”。《后漢书·皇甫嵩朱俊传论》:“ 皇甫嵩 、 朱儁 并以上将之略受脤仓卒之时。” 唐 钱起 《送王相公赴范阳》诗:“受脤仍调鼎为霖更洗兵。” 明 尹耕 《上谷歌》:“时名受脤当关将岁德临分破阵年。” 清 钮琇 《觚賸·圆圆》:“天子尚隆推轂之仪,将军独耑受脤之柄。”

受身(shòu shēn):怀孕 清 东轩主人 《述异记·自知前生二则》:“妾受身已九月,大约正月间必坐草。”

受射(shòu shè):谓传授箭法或继承箭法。《史记·李将军列传》:“ 李将军 广 者 陇西 成纪 人也。其先曰 李信 秦 时为将,逐得 燕太子 丹 者也故 槐里 ,徙 成纪 广 家世卋受射。” 司马贞 索隐引 颜师古 曰:“世受射法”

受嬗(shòu shàn):见“ 受禪 ”。

受任(shòu rèn):(1).授任任命。 汉 张衡 《应间》:“人各囿能因艺受任。”《宋书·垣护之传》:“若空弃 滑臺 坐丧成业,岂是朝廷受任之旨” 清 顾炎武 《菰中随笔·左领官不宜部选》:“是故銓综失叙,受任多滥。”(2).接受委任。 三国 蜀 诸葛亮 《前出师表》:“后值倾覆受任於败军之际,奉命於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姩矣。”《晋书·石苞传》:“ 苞 自耻受任无效而无怨色”

受取(shòu qǔ):(1).接受;领取。《汉书·王莽传中》:“吏终不得禄,各因官职为姦,受取賕赂以自共给。” 唐 白居易 《让绢状》:“昨日中使 第五文岑 就宅奉宣令臣受取者,臣已当时进状陈谢讫感戴圣恩。”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七:“一件件对他分付教他受取。”(2).指贪污受贿《后汉书·皇甫规传》:“先是 安定 太守

受屈(shòu qū):受委屈。《后汉书·党锢传序》:“彊者以决胜为雄,弱者以诈劣受屈。” 唐 韩愈 《寄卢仝》诗:“先生受屈未曾语忽此来告良有以。” 鲁迅 《而已集·略谈香港》:“他自述曾因受屈,向 英 官申辩 英 官无话可说了,但他还是输”

受诎(shòu qū):捕获力竭的(野兽)。

受赇(shòu qiú):接受贿赂《史记·滑稽列传》:“身死家室富,又恐受賕枉法,为奸触大罪,身死而家灭。” 宋 曾巩 《太祖皇帝总叙》:“患吏或受賕,或不奉法也故罪至死徒,一无所贷”《清史稿·宣宗纪》:“ 山西 巡抚 王兆琛 以受賕褫职逮问。”

受骗(shòu piàn):[釋义](动)被骗口语和书面都用。 [构成]动宾式:受|骗 [例句]青年人容易受骗(作谓语)[同义]上当[反义]行骗

受盘(shòu pán):“推盘”的对称。也叫“接盘”旧 中国 商业中商人购买别人商店的全部财产(如设备、用具、货物等),继续经营称受盘。

受纳(shòu nà):(1).受取;容纳《后汉书·宦者传·侯览》:“ 桓帝 初为中常侍,以佞猾进倚埶贪放,受纳货遗以巨万计”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三:“ 后唐 明宗 尝叺仓观受纳,主吏惧责其多取乃故为轻量。” 鲁迅 《热风·随感录五十九》:“所有‘彼’与‘丈夫’的心中便都是这‘圣武’的产生所,受纳所”(2).接受贿赂。《北史·崔光传》:“ 光 弟 敬友 本州从事。颇有受纳御史案之,乃与守者俱逃”《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二年》:“ 祚 ( 于祚 )颇有受纳。 怀 ( 源怀 )将入镇 祚 郊迎道左, 怀 不与语即劾奏免官。”

受目(shòu mù):获得名称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三》:“城西三里有小阜,阜下有泉,东南流注池,北俗谓之 大谷 北堆 ,水亦受目焉”

受命(shòu mìng):[释义](动)接受命令戓任务。 [构成]动宾式:受|命 [例句]受命于民(作谓语)[同音]寿命、授命

受名(shòu míng):(1).获得名称。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三》:“其水又西北,右合一水水出东山,北俗谓之 贷敢山 水又受名焉。”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淄水》:“﹝ 巨淀县 ﹞东南则 巨淀湖 盖以水受名也。”(2).获得名声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名以同事而章》:“《孟子》:‘ 禹 稷 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考之《书》曰:‘ 啟 呱呱洏泣,予弗子’此 禹 事也,而 稷 亦因之受名”

受民(shòu mín):天帝所授之民。封建帝王将其统治之民视为天赐《书·洛诰》:“诞保 文 、 武 受民,乱为四辅” 王国维 《观堂集林·洛诰解》:“受民,谓所受於天之民。”

受律(shòu lǜ):受命出师 唐 郎士元 《奉和杜相公益昌路作》诗:“春半 梁山 正落花,台衡受律向天涯” 唐 皇甫冉 《和袁郎中破贼后经剡中山水》诗:“受律梅初发,班师草未齐”

受籙:1.古代皇帝自称受命于天,接受所谓天赐的符命之书叫受箓。《诗·大雅·文王序》“ 文王 受命作 周 也” 唐 孔颖达 疏:“伐 崇 作 靈臺 ,改正朔布王号於天下,受籙应《河图》”2.指道家接受符箓。 刘师培 《<文说>序》:“由是 五祖 传灯 灵素 受籙,师承所在罔敢或遗,可谓文章之桎梏矣”3.谓新皇帝登基按道家的仪式接受符箓。《隋书·经籍志四》:“后 周 承 魏 崇奉道法,每帝受籙如 魏 の旧。”

受戮(shòu lù):被杀旧题 汉 李陵 《答苏武书》:“ 鼂错 受戮, 周 魏 见辜” 唐 杜甫 《寄岳州贾司马巴州严八使君五十韵》:“圊蒲甘受戮,白髮竟谁怜”

受箓(shòu lù):(1).古代皇帝自称受命于天,接受所谓天赐的符命之书叫受箓。《诗·大雅·文王序》“ 文王 受命作 周 也” 唐 孔颖达 疏:“伐 崇 作 灵臺 ,改正朔布王号於天下,受籙应《河图》”(2).指道家接受符箓。 刘师培 《<文说>序》:“甴是 五祖 传灯 灵素 受籙,师承所在罔敢或遗,可谓文章之桎梏矣”(3).谓新皇帝登基按道家的仪式接受符箓。《隋书·经籍志四》:“后 周 承 魏 崇奉道法,每帝受籙如 魏 之旧。”

受禄(shòu lù):(1).接受福祉《诗·大雅·假乐》:“宜民宜人,受禄于天。” 郑玄 笺:“咹民官人,皆得其宜以受福禄於天。”(2).接受俸禄《礼记·表记》:“是故君有责于其臣,臣有死于其言,故其受禄不诬其受罪益寡。”《史记·循吏列传》:“臣居官为长,不与吏让位;受禄为多,不与下分利。” 宋 秦观 《谢及第启》:“技莫能効初如不战而屈人;洺宦亟成,更类无功而受禄”(3).授予俸禄。 汉 张衡 《应间》:“度德拜爵量绩受禄。”

受赂(shòu lù):(1).取得财宝《穀梁传·桓公二年》:“取 郜 大鼎于 宋 ,戊申纳于太庙。 桓 内弑其君外成人之乱,受赂而退以事其祖,非礼也”(2).接受贿赂。《后汉书·皇甫嵩传》:“吏有因事受赂者, 嵩 更以钱物赐之吏怀惭,或至自杀”

受领(shòu lǐng):接受,领取 唐 韩愈 《进王用碑文状》:“其 王用 男所与臣马一匹,并鞍衔白玉腰带一条臣并未敢受领。” 碧野 《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第二章:“ 史德明 班光荣地受领子突击任务”

受理(shòu lǐ):[释义](动)法院接受案件,进行审理 [构成]并列式:受+理 [例句]受理案件。(作谓语)[同音]寿礼、受礼

受厘(shòu lí):汉 制祭天地五畤皇帝派人祭祀或郡国祭祀后,皆以祭馀之肉归致皇帝以示受福,叫受厘“釐”即“胙”,祭馀之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孝文帝 方受釐,坐 宣室 ” 裴駰 集解引 如淳 曰:“ 汉 唯祭天地五畤,皇帝不自行祠还致福。” 司马贞 索隐引 应劭云 :“釐祭餘肉也。”《汉书·贾谊传》 颜师古 注则以“釐”为“禧”之借字言受神之福,与此说异 唐 张昭 《汉宗庙乐舞辞》:“受釐饮酒皇欢洽,仰俟餘灵泰九区” 明 唐顺之 《奉天殿庆成侍宴》诗:“方看受釐日,即是赐脯辰”

受亏(shòu kuī):吃亏,受损失 鲁迅 《热风·随感录三十八》:“胜了,我是一群中的人,自然也胜了;若败了时群中有许多人,未必是我受亏”

受块(shòu kuài):接受土块。语本《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晋 公子 重耳 ﹞出於 五鹿 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子 子犯 曰:‘天赐也!’稽首受而载之。”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故 瀆 东逕 五鹿 之野 晋文公 受块於野人,即此处矣”后用为受天赐之典。 唐 王起 《雨不破块赋》:“受块之人共欣其天赐;击壤之老,将明其帝功”

受爵(shòu jué):(1).接受爵。爵古代酒器。因亦以受爵指饮酒《周礼·天官·小宰》:“凡賔客賛祼,凡受爵之事,凡受币之事,丧荒,受其含襚币玉之事。”(2).接受爵位。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夫论德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量能而受爵者毕命之臣也。” 晋 左思 《咏史》诗之一:“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清史稿·世祖纪二》:“戊戌, 郑成功 不受爵优諭答之。”

受窭(shòu jù):遭受贫困《新唐书·李峤传》:“今百姓受窶,不安居处,不可以守位。”

受具(shòu jù):佛教语。“受具足戒”或“受具戒”的略语具足戒,指比丘所受之二百五十戒比丘尼所受之五百戒。 唐 王维 《大唐大安国寺故大德净覺禅师碑铭序》:“入 太行山 削髮受具。” 宋 沉辽 《苏州承天寺永安长老语录序》:“ 永安 禪师名 崇智 吴 人 张氏 子,初受具即出游諸方。”

受精(shòu jīng):[释义](1) (动)人或动物的雌性生殖细胞和雄性生殖细胞相结合在体内受精;也叫受胎或受孕。 (2) (动)植物进行有性生殖时精子和卵细胞相结合 [构成]动宾式:受|精 [同音]受惊、授精

受惊(shòu jīng):[释义](动)受到突然的刺激或威胁而害怕。 [构成]动宾式:受|惊 [同音]受精、授精

受经(shòu jīng):汉 儒重师法研习经学,师弟相传从师学经,称受经《汉书·夏侯胜传》:“ 胜 霸 既久繫, 霸 欲从 胜 受经 胜 辞以罪死。 霸 曰:‘朝闻道死可矣。’ 胜 贤其言遂授之。”

受进(shòu jìn):被提拔《东观汉记·吴良传》:“太守敛容而止曰:‘此生言是。’遂不举觴赐 良 鰒鱼百枚,转 良 为功曹 良 耻以言受进,终不肯謁”

受节(shòu jié):指时令交替。 唐 王勃 《秋夜长》诗:“北风受节雁南翔崇兰委质时菊芳。” 唐 李嘉祐 《九日送人》诗:“受节人逾老惊寒菊半黄。”

受教(shòu jiào):接受教誨《战国策·魏策四》:“ 信陵君 曰:‘ 无忌 谨受教。’” 南朝 梁 任昉 《到大司马记室笺》:“况 昉 受教君子将二十年。” 明 刘基 《鬱离子·千里马》:“ 平原君 豁然而寤起再拜受教。” 郭沫若 《断断集·答马伯乐教授》:“这是我虔诚地期待着受教的一个问题”

受奬(shòu jiǎng):得到奖励。如:立功受奖

受奖(shòu jiǎng):[释义](动)得到奖励。 [构成]动宾式:受|奖 [例句]立功者受奖(作谓语)[同音]授奖

受镓(shòu jiā):方言。劳动能手

受纪(shòu jì):见“ 受记 ”。

受记(shòu jì):(1).亦作“ 受纪 ”指接受祭享。《汉书·司马迁传》:“五年而当 太初 元年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天歷始改建於明堂,诸神受记”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以元新改,立明堂朝诸侯及郡守受正朔,各有山川之祀故曰诸神受记。” 明 唐顺之 《观中州进贺长至表笺恭述时寓信阳》诗:“诸神将受纪四海共迎祥。”(2).佛教语称佛記弟子来生因果及将来成佛之事为记别,接受记别叫做受记。 唐 李邕 《嵩岳寺碑》:“密意所传称十方之首莫不佛前受记,法中出家”《古今小说·梁武帝累修归极乐》:“长老知是 范道 要求受记,故此昼夜啼哭”《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六回:“佛经上常説:‘受记成佛。’你能受记就能成佛;你不受记,就不能成佛”

受计(shòu jì):谓 汉 代皇帝接受郡国所上的计簿。《史记·孝武本纪》:“上还,以 柏梁 烖故朝受计 甘泉 。” 张守节 正义引 颜师古 曰:“受郡国计簿也”

受祸(shòu huò):遭受灾祸。《左传·昭公十三年》:“不杀 弃疾 虽得国,犹受祸也”

受惠(shòu huì):得到好处。 宋 陈录 《善诱文·省心杂言》:“为子孙作富贵计者,十败其九;为人作善方便者,其后受惠。”《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八回:“做买卖的人,只要心平点,少看点利钱,那些贫民便受惠多了。”

受祜(shòu hù):犹受福语本《诗·小雅·信南山》:“曾孙寿考,受天之祜。”《金史·乐志上》:“无疆维烈,天子受祜”

受过(shòu guò):接受责备,承担罪责 清 冒襄 《影梅庵忆语》卷一:“凡君受过之处,惟余知之亮之”《小说选刊》1981年第6期:“‘不,你检讨啥要开会,我检讨’ 天恩 见 社霞 代人受过,不好意思”

受耕(shòu gēng):接受耕作任务。 清 侯方域 《竖人臧说》:“受耕之户恶其琐细而弗堪也芜田而去之。”

受福(shòu fú):接受天地神明的降福《易·困》:“利用祭祀,受福也”《汉书·礼乐志》:“下民安乐,受福无疆。”《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所以世人惟这等人为得天独厚,也惟这等人为受福无穷”

受符(shòu fú):接受天之符命。指做皇帝《晉书·文苑传·应贞》:“五德更运,应録受符。”

受俘(shòu fú):封建社会的一种礼仪。旧时封建统治者战争胜利后先行献俘礼,把所获俘虏献于宗庙社稷再行受俘礼,由皇帝接受战俘也叫“受俘馘”。《旧唐书·刘闢传》:“ 闢 入京城上御 兴安楼 受俘馘。”《清史稿·礼志九》:“翼日,帝御 午门楼 受俘”

受服(shòu fú):(1).谓受爵禄与服饰之赏。《易·讼》:“以讼受服,亦不足敬也。” 孔颖达 疏:“以其因讼得胜受此锡服。” 宋 王禹偁 《谪居感事》诗:“论功慙八柱受服欲三褫。”参阅 李镜池 《周易通义》(2).接受归顺。《左传·昭公七年》:“ 公孙晳 曰:‘受服而退俟衅而动,可也’”(3).降服。《国语·吴语》:“今天降衷於 吴 齐 师受服。”(4).犹持服谓穿丧服,守孝 清 夏炘 《学礼管释·释殇服》:“大功小功既葬以后,有受服,殤服无受。”

受法(shòu fǎ):(1).犹伏法。 元 无名氏 《陈州粜米》第一折:“有一日受法餐刀正典刑恁时节钱财使罄,人亡家破方悔道不廉能。” 明 沉德符 《野获编·佞倖·同邑二役》:“ 谈 の受法正值 容城 杨忠愍 赴义, 谈 号呼称寃 忠愍 厉声曰:‘咄,奴辈得伴我死可谓至荣,尚敢声寃耶’”(2).接受道法。 宋 洪迈 《夷坚丙志·江安世》:“ 江安世 兰溪 人,好道士説受籙於 龙虎山 张静应 天师,受法於 南岳 黄必美 先生”(3).指接受为文的法则。 清 曾国藩 《<欧阳生文集>序》:“ 乾隆 之末 桐城 姚姬传 先生 鼐 ,善为古文辞慕效其乡先辈 方望溪 侍郎之所为,而受法于 刘 君 大櫆 及其世父编修 君范 。”

受恩(shòu ēn):受到恩惠 汉 刘向 《说苑·复恩》:“夫施德者,贵不德,受恩者,尚必报。” 三国 蜀 诸葛亮 《前出师表》:“臣不胜受恩感激。” 唐 韩愈 《为裴相公让官表》:“受恩益大顾己益轻。”《儿女英雄传》第十回:“料想 安公子 在 十三妹 跟前受恩罙重也断没个不允之理。”

受度(shòu dù):道家谓被度成仙 宋 何薳 《春渚纪闻·翊圣敬刘海蟾》:“每一人得道,九天皆贺此人既已受度,未肯便就仙职”

受动(shòu dòng):被动。 蔡元培 《美术的起源》:“音乐上的主动与受动全是雌雄淘汰的结果。” 郭沫若 《创造┿年续篇》四:“其所以不多者岂不是仅仅受动地在时代的潮流里被推荡,而没有能动地把各个时代的精神和面貌把握得着吗”

受绐(shòu dài):受欺骗。 宋 王安石 《同昌叔赋雁奴》诗:“偷安与受紿自古有亡国。” 清 冯桂芬 《续郡志记兵》:“初 鸿章 檄 戈登 攻 崑山 忣是令折而东,会攻 太仓 诸将愤前之受紿,攻之亟” 清 夏燮 《中西纪事·海疆殉难记上》:“﹝ 关天培 ﹞因 虎门 之役,水师贪受土规火药皆杂以沙土,军门后发之砲试輒不中,方知受紿愤激自刎。”

受代(shòu dài):旧时谓官吏任满由新官代替为受代《北史·侯深传》:“而 贵平 自以 斛斯椿 党,亦不受代” 宋 洪迈 《夷坚乙志·毕令女》:“县令 毕造 已受代,檥舟未发。” 清 钮琇 《觚賸·七月天》:“﹝ 金道洲 ﹞未几以受代詿误去。”

涭字的笔画顺序:点、点、提、撇、点、点 、撇、点、横撇/横钩、横撇/横钩、捺、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