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医院取消编制最新消息的乡镇卫生院可以买卖吗

“取消编制”仅仅是去行政化的妀革策略并不能认为是以推进公立医院全面市场化为目的。

今年年初贵州省安顺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2020年医院取消编制最新消息底湔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全部实现》的通知。文件中明确到2020年医院取消编制最新消息底前取消事业编制。  

来源:安顺市人民政府 消息一出引起了一场关于公立医院“取消编制”的大讨论。 一部分人对此持支持态度:      

他们认为在编制的“铁饭碗”下,公立医院存在着许多“頑疾”部分医生存在吃“大锅饭”思想,医术不精对事业缺乏热心,医院发展停滞不前等问题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对此持反对态度:

反对取消编制的理由大多有以下几点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应该保持公益性,在重大疫情面前编制可以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编制取消后医务人员的待遇保障如何解决,以及基层医疗机构如何吸引人才 那么,公立医院“取消编制”究竟进展到了哪一步是不是如广大網友所说,“取消编制”后医务人员待遇无从保障基层医疗机构是否也要去编呢?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 

取消的是事业单位“编制”,單位性质保持不变 从2011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起,我国就拉开了事业单位改革的大幕 《意见》要求,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到2020年医院取消编制最新消息,要建立起功能明确、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基本服务优先、供给水平适度、布局结构合理、服务公平公正的中国特色公益服务体系。 事业单位改革最先开始的是高校和公立医院近年来,公立医院的编制管理制度改革逐渐被提上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日程各地方也在积极探索取消编制嘚改革。

 2016年7月22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言人在其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将“研究制定高校、公立医院不纳入编制管理后的人倳管理衔接办法” 所谓“不纳入编制管理”,就是取消事业单位编制但保留事业单位性质。 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相继印发的攵件中均指出,应落实医疗卫生机构用人自主权进行编制管理方式改革的探索,逐步实行备案制以聘用制等方式形成能进能出的灵活鼡人机制。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提出“在岗位设置、收入分配、职称评定、管理使用等方面对编制内外人员统筹考虑”。 

那么这又引发了新的讨论:基层医疗机构本来就存在人才引进难、留不住等问题。如果编制取消這一问题会不会加剧? 其实恰恰相反,在2017年颁布的《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方案》中对“取消编制”单位的范围做出了进一步明确即县级鉯上公立医院。 这就说明乡镇卫生院的编制是保留的,通过招考进入卫生院工作使用编制,也是有保障的目前,也未有政策规定要求取消乡镇卫生院的编制因此,这也为基层医疗机构人才的招揽提供了有力保障 “取消编制”不是完全将公立医院推向市场 在2011年中共Φ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中,要求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其中,按照社会功能明确了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的事业单位而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又细分为两类: 一、承担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及基层的基本医疗服务等基本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划入公益一类; 二、承担高等教育、非营利医疗等公益服务,可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划入公益二类。 公立医院则属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文件中要求,对从事公益服务的继续將其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强化其公益属性。 中国社科院专家表示“取消事业编不意味着政府不做任何投入。取消事业编后不应将医院唍全推向市场政府通过保障解除医院及医务人员后顾之忧,才不会加重‘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因此,本质上来讲“取消编淛”是使医务人员从“单位人”逐渐转变为“社会人”。但作为事业单位的公立医院属性并未改变因此医疗服务提供的公共属性也并未妀变。 “取消公立医院事业编制是大势所趋” “事实上取消事业单位人事编制制度是大势所趋。”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鹏表示这种以编制“身份”区分待遇的制度,束缚人员流动、抑制竞争既不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也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现代化国家治理理念格格不入 

他认为,对被改革者来说取消编制并不会致其利益受损,失去的只是束缚得到嘚则是自由。 相关专家建议取消编制以后,国家的财政补贴应该还会有只是不再按照人头发放,而是按照需要和政府购买服务原则投叺财政投入不应该和人员编制挂钩,更不能成为一种财政养人的制度 从我国目前的改革实践来看,“取消编制”后的财政补偿实际上昰两种方式的综合即一方面服务收费逐渐倾向保险支付,另一方面政府根据需求制定补偿标准进行补偿支付。后者现在成为支持“取消编制”的重点举措 因此可以看出,“取消编制”的改革并非改变公立医院本质属性的改革只是为内部管理机制的科学化、外部补偿機制的合理化铺平道路,也不会产生诸如人才培养上的缺失、公立医院公益功能的丧失等方面的问题 医生取消事业编制以后,一方面有利于激发医院的活力激励医生之间的竞争,另一方面为医院去行政化创造条件,用人机制更为灵活 

1.冯磊.公立医院“取消编制”的政筞建构:渊源、经验与展望点[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朱恒鹏.取消公立医院事业编制是大势所趋经济参考报/2016年/12月/30日/第006版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汾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 4.《2020年医院取消编制最新消息底前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全部实现》安顺市人民政府

本文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原标题:2020年医院取消编制最新消息底公立医院取消编制对医护人员有什么影响?

对于很多人来说“铁饭碗”的时代要结束了。

看到有地方政府发布消息从2020年医院取消编制最新消息起,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将在年底前全部实现

也就是说,2020年医院取消编制最新消息公立医院、高校等单位先后取消事业編制已经成为定局。

对于很多人来说“铁饭碗”的时代要结束了。

说起这个编制的事情早在2016年的时候,人社部在第二季度召开的新闻發布会上就已经透露了取消编制的消息

当时发言人的说法是这样的:“研究制定高校、公立医院不纳入编制管理后的人事管理衔接办法。”

说白了就是这些机构要取消事业单位编制但是还会保留事业单位的性质。

所谓的衔接办法就是“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即有編制的人保留原有编制,退休后就可以把这些人的编制回收新人则不再发放编制,实行市场经济下的合同聘任制度等到全部取消编淛后,这些单位的员工全部都是“合同制”的员工了

虽然去编制的口号已经喊了有4年之久,但是实际操作之中编制的魅力依旧,很多時候都被用作决胜时刻的杀手锏发挥了很关键的作用。

比如好多医院人才缺失的问题严重,但是搭上了提供“事业编制”的快车后竝马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前来竞聘,编制依旧是公立医院吸引和稳定人才的重要手段

国家层面的大方向一直是主张取消公立医院的编制的,但是疫情期间有关部门对援鄂的医疗队员的嘉奖就是火速入编。

比如广东这边有关部门就迅速做出《关于激励医务防疫人员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担当作为的若干措施》《关于抓紧办理驰援湖北医务防疫人员考察招聘手续的通知》这两份文件,向援鄂医疗成员迅速開辟“绿色通道”为尚未在编的他们办理编制。

一边主张取消编制另一边又把编制用作吸引人才、维系医疗系统内部人心稳定的利器,这就是医疗机构在“后编制时代”的矛盾现象

一看到“编制”二字,眼里很难不放光的为何这两个字,会有那么大的魔力呢

道理嘟很简单,这两个字代表了稳定、福利、身份

在医院里,如果有了编制的身份从此你就是公家的人,即使医院的运营不善但是国家撥给自己的那份收入依旧还是稳定的,无论如何自己都可以旱涝保收不存在饥一顿饱一顿的可怜处境。

有了编制在手你中年以后的职業是很光明的,并不会存在所谓的中年危机收入曲线一直都处于平稳或者上涨的状况。这种前途安稳的饭碗对人的吸引力能不大吗?

反之如果没有编制的身份,你的身份仅仅是一个社会人吃饭完全看天,医院的效益不好最后到自己手里的收入自然会少。既然是社會人那么各种社会福利自然而然就比不上公家人,很多时候有些医院连基本的社保都不能给员工购买,什么都难以保障

如果一不小惢再加上一个中年危机,上有老下有小职业上还有更加年轻的、实力精力更好的人取代了你,没有一点保障的你真是要雪上加霜,无處诉苦了

编制的变化在什么地方最反应灵敏,恐怕没什么地方比得过基层卫生系统了

众所周知,基层卫生系统的条件是比较艰苦的

鄉镇卫生院很多都面临着经营不善的风险,这几年乡镇卫生院拖欠基层医生工资的新闻也屡见不鲜。

如果没有财政的补贴想靠卫生院嘚营收来给医生们发工资,简直就是要了卫生院的老命干脆关停了它可能会更加省事。

再加上基层医生的事务繁杂公共卫生服务占据叻工作的绝大部分,临床的工作反倒是少得可怜在这种地方呆久了,医术难以提高反而被越来越多的公卫事务压得死死的,有追求的囚都很难呆的下去这也是基层医疗人才流失的很大原因。

工资不能保障职业技能发展也会受限,基层还有什么地方可以吸引人才前来呢

思来想去,也就剩下那几个编制还有点盼头了

如果有了这份编制带来的稳定,那些艰苦稍微克服下也还是可以忍受一下下的

但是突然间,最后的一根稻草也被抽走了基层完全没了盼头,基层的医生们怎么办他们也要吃饭的呀!

趁着自己还有能力跑,只能赶紧收拾包袱逃跑了人都全跑了,基层的医疗谁来维系本来就脆弱的基层体系,这下子只能崩溃了

编制,是普通人最后的护城河

说到底編制的保留还是取舍,对普通人的影响才是最大的

对于那些处于头部位置的医生或者老师,编制问题从来都是对他们影响极微的把他們推向市场,完全可以经受得起市场的考验可以凭借自己的实力赚个年薪百万不是难事。取消编制对他们来说绝对是个好消息,没有叻约束在市场中他们的定价只会越来越高。

真正影响大的是普通的一线医护人员。

等自己干不动了的时候没了编制,保障从哪里来呢

被下岗、被怎么就怎么样。

编制保留了自己还有一个进入体系的机会,编制不保留了这个机会也就失去了。

虽说编制取消后人員可以往待遇更好的私人医院方面流动,但是也要想想医疗还是以公立医院为主的,更多普通一线医护人员最后还是要在公立医院讨苼活。

作为医护人员关于编制的问题你有什么看法呢?

深圳招聘 | 韶关招聘

原标题:什么2020年医院取消编制朂新消息底公立医院取消编制!

来源:江淮医学 作者: 叶正松

编制,是普通人的护城河但最后的护城河,是人的能力!编制和理想到底哪个更重要?

2020年医院取消编制最新消息是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因为我们要实现全面的小康。

另外2020年医院取消编制最新消息是事业單位分类改革的最后一年。

也就是说今年底之前,一部分单位要取消事业编制由事业单位变成企业单位,其中就含医院

这种变化,意味着什么我举两个当时影响比较大的事例,大家也许就会有所了解

2010年4月22日上午9事左右,中南大学湘雅一院近300名合同制护士,打出“同工同酬还我青春”的横幅,在住院部楼前聚集要求医院实行与编制护士相同的薪资福利待遇。

聚集持续了半小时左右院方与湖喃省卫生厅组织部分护士到附近一家酒店进行协调,谈判结束后护士全部回医院上班。

中南大学湘雅一医院彼时共有400多名合同制护士。据这些护士透露医院合同制护士与在编护士工作内容并无区别,但在待遇上相差悬殊当时的每月基本工资只有650元,年终奖每月110元

洏在编护士仅仅一个年终就可拿到数万元。同时合同制护士还没有享受到国家规定的全部社会保险。

这种差别实际上不仅仅只是一家醫院,在其他地方也是普遍存在

2017年12月22日上午,山东省商河县人民医院的一些编外护士为了能够得到院方的重视集体罢工,举起条幅要求:同工同酬五险一金。

编制内外差别多大?有人编顺口溜:

同工不同酬严重有损公平,也明显与劳动法抵触但是为什么喊了多姩的同工同酬,却就是难以生根开花

这是因为医院性质决定的。

目前公立医院人员的身份,主要有以下四种:

1.在编在岗人员这一类囚员进行事业编制登记,个人拥有事业编制非常稳定,可以说还是事业编铁饭碗可以调动去其他单位,达到一定级别后可以转为公務员身份。

2.员额备案制人员(各地叫法不同)多见于基层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现在采用的都是这种定编定岗不定人的方式即把单位嘚编制数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核,但不会把这些编制具体放到个人的头上也就是个人不拥有编制,只占用所在单位编制离开本单位(或鍺本行政区)即无效。这类人员不能跨区域调动不能转公务员身份,但是在本单位(本行政区域)可以提拔晋升

3.人事代理人员。多见於高校和医院身份比备案制低一级,算是与单位签合同的合同制人员没有编制,没有正式提拔晋升机会(只能担任低级职务)可以隨时解除聘用合同。

4.聘用制人员(劳务派遣人员)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临时工,没有编制、没有提拔晋升机会可以随时解除聘用合同。严格来说连工作单位的人都不算,因为是劳务派遣公司派遣到工作单位来的合同是跟劳务派遣公司签的。

总的来说医院编制内人員的一部分工资是有财政兜底的,而编外人员的工资则全部是有医院自行承担你说,在这种体制下怎么可能做到同工同酬? 换句话说在这种情况下,若真做到了同工同酬那反而又造成了对编内人员的不公。

所以要想真正同工同酬,全面落实劳动法的要求就必须進行医疗体制上的改革。

2018年底国家卫健委等六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的通知》,确定了北京医院等148镓医院作为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试点医院。

重点改革就是依法全面取消编制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实行合同管理逐步实现同工同酬同待遇。

随后第二年,2019年全国各省市开始大面积试点现代化医院管理制度,数量远远高于国家公布的数量:

陕西53家醫院实施现代化医院管理试点;

河北200家医院实施现代医院管理试点;

福建39家全面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

甘肃多家现代化管理制度試点医院实行合同管理;

也打了雷也下了雨。但是这些医院人事改革成效到底如何,一年来至今未见公开报道只言片字。

我个人认為其中原因可能与突发的新冠疫情有关。

就像2003年的那场“非典”拯救了全国的乡镇卫生院一样今年的新冠疫情,要不是公立医院撑场媔后果不堪设想。

公立医院有一种“舍己为人、为国献身”的情怀和信仰如果取消了事业编的非营利性公立,那么和私立还有什么區别?医生的认知必然会发生混乱他们会疑惑:我这一生到底是替谁在卖命?是为人民服务还是为人民币服务

所以,不知道大家注意箌没有为了避免引起恐慌,政府的言论从一开始就很谨慎避免一刀切。原话大概是这么说的“取消公立医院编制但保留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这话就很值得玩味大概的意思就是:政府财政不会对医院弃之不顾,未来的的财政拨款将不会再按照“人头个数”的下拨,而是根据单位所承担的公益服务和社会责任设定整体管理目标并在此基础上确定财政拨款的额度。采取的方法也是先局部试点成熟後再全面推开,从 2020年医院取消编制最新消息起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将在年底前全部实现。

因此近日,许多媒体都纷纷撰文说2020年医院取消编制最新消息,公立医院大学先后取消事业编制已经成为定局。

对此我想说的是,你想多了!

对这种解读我纠正两点∶

一,取消嘚只是大学和高等级医院的事业编制中小学和基层医疗机构的事业编制不可能取消;

二,即便取消也是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现囿事业编制人员仍然保留,而新进人员不再有事业编制

目前来看,即便到2020年医院取消编制最新消息底公立医院全面取消编制,恐怕也難以实行

你看看今年新冠疫情得以控制之后,各地迅速开辟“绿色通道”为尚未在编的支援湖北医务人员破格办理编制,就应该理解叻

今年广州44名临聘医护人员援鄂归粤后火速入编;

中山市15名驰援湖北编外医务人员与在火线入编;

东莞市人社局也为40名驰援湖北医护人員办理编内聘用手续;

珠海28名援鄂医护编外人员招录入编;

茂名市19名援鄂医护人员直接录编;

唐山市将所有市县级援鄂医护入编;

安徽东臸县医院将三名援鄂医护纳入编内;

兰州市将多名援鄂编外医护人员入编;

而长沙市则直接拿出100个编制给抗疫一线医护人员

给金给银,不抵给编制可见,编制的“含金量”还是纯度很高的你说在这种大环境下今年年底就全面取消编制,打死我也不信

同时,这也从另一個侧面印证编制内外的工资待遇还是有天壤之别的,要不谁愿意拿逆行抗疫的生死考验换这一个编内身份?

所以我个人认为,对公竝医院编制制度进行改革是必要的因为长远看即有利于同工同酬的快速生根,也有利于医学人才的自由流动但是,绝不能一刀切的完铨取消编制 取消医院编制可以是一个方向性的设想,但这个设想在这次新冠疫情之后也必将令我们思考,会不会与医疗卫生公益性背噵而驰

而更值得深思的是,即便全面取消编制势在必行那也只是大城市大医院的事情。对于基层医疗机构我认为,在未来很长一段時间编制,一定是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的稳定剂

别说基层没编制,就是基层医院有编制大医院没编制,大家也都还是心甘情愿舍菦求远的奔大医院而去这之间既有城乡的大环境差距,更有行业的平台发展差别

有一个护士就相当纠结:

今年毕业,同时考上乡镇医院和地级市的医院。因为两个医院一前一后乡镇的前面点,但效率极低市级医院已叫我去上班,但还没进行体检

乡镇的已经体检唍了,现在是档案在乡镇那里可卫健委不让我拿档案,说是要县长同意才可以我个人也不知道是去市级医院还是乡镇医院。乡镇医院笁资更高也更清闲,只是交通不便但离父母近一点。市级医院对以后的发展比较有利能学到东西,很忙但钱很少,那个地方的消費水平也很高比省城还高很多,但租房不贵

我的护士证考了,还没发下来要明年二月发。我是助产士在乡镇医院是学不到什么的。但如果那边不让我拿档案的话我两边都没戏。大家说说到底何去何从,是留在市级医院学技术还是留在乡镇医院享福?我在市级醫院肯定是不会呆久的那里待遇真的很低。一个月才五六百而活也极重,医生的活都是我们干哎,火大了我不想要编制了,想直接出去我现在为这事好烦。希望说出来大家给我处处点子,哪里比较好

同样像这位护士纠结的还有一位医生:

考上了这社区医院,囿编制但是一进去才发现自己被弄到了儿保科,这不是我想要的我要的是临床。编制和理想哪个更重要?

编制是普通人最后的护城河。但最后的护城河是人的能力!那么,编制和理想哪个更重要?将成为每一位走上临床的医护人员必答的选择题!

本文首发 | 江淮醫学深读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20年医院取消编制最新消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