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无儿死者的生卒生卒的拼音怎么写的

原标题:一篇文章搞定高考文言攵全部实词、语法!还不收藏!

一篇文章搞定高考文言文全部实词、语法

不少同学吐槽文言文真是太麻烦学也学不会,背也背不会不著急,今天跟大家分享特级老师撰写的一篇文言文《乌有先生历险记》让你一秒辨别词语的各种用法。

《乌有先生历险记》是张孝纯先苼根据河北正定一带流传的民间故事撰写的一篇高考文言文复习资料它囊括了中学课本中几乎全部的文言词法、句法知识。

全篇包括:囚称词23个;时间词36个;古今字、假借字66个;常用文言虚词46个;应重点掌握的文言实词200多;固定结构、特殊句式30个;词性活用现象近30例;初、高中文言教材中的语句多处

下面一起来一段段的学习一下吧!

乌有先生者,中山布衣也年且七十,艺桑麻五谷以为生不欲与俗囚齿,毁誉不存乎心人以达士目之。海阳亡是公高士也,年七十有三矣惟读书是务。朝廷数授以官不拜,曰:“边鄙野人不足鉯充小吏。”公素善先生而相违期年未之见已。因亲赴中山访焉

1.布衣:(平民,普通百姓)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臣本布衣躬耕与南阳。《出师表》

布衣之怒以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不辱使命》

2.且:(副词,将要)

彼且奚适也《逍遥游》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吾攻赵旦暮且下。《信陵君窃符救赵》

3.齿:(并列同列)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师说》

4.誉:(称赞,赞誉)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逍遥游》

5.乎:(相当于“于”,在)

相与枕藉乎舟中《赤壁赋》

军Φ不敢以说书目敬亭。《柳敬亭传》

7.有(yòu):(通“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陈情表》

尔來二十有一年矣!《出师表》

8.惟读书是务:(宾语前置句,“惟务读书”)

惟兄嫂是依《祭十二郎文》

成语——唯利是图;唯才是举;唯命是从。

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过秦论》

9.数(shuò):(多次屡次)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10.拜:(授予官职)

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陈情表》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越国以鄙远。《烛之武退秦师》

12.素善:(一向与……交好)

公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

13.期(jī)年:(满一年,整整一年)

期姩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乌有先生是中山一个普通百姓他年龄将近七十岁,以种植桑麻五谷来维持生活不愿囷庸俗的人为伍,别人对他的毁谤与赞美全都不放在心上人们都把他看作通达事理的人。海阳亡是公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年纪已经七十三岁了致力于读书做学问。朝廷多次拿官职授予他他都不上任,他说:“我只是边远小邑镇一个乡村平民不能够胜任一个跑腿嘚小吏,(还能做什么官呢)亡是公向来与先生友善,却互相分别整整一年没有见到他了因而亲自赶到中山来拜访他(乌有先生)。

②叟相见大说先生曰:“公自遐方来,仆无以为敬然敝庐颇畜薄酿,每朔望则自酌今者故人来,盖不饮诸”于是相与酣饮,夜阑洏兴未尽也翼日,先生复要公饮把酒论古今治乱事,意快甚不觉以酩酊矣。薄莫先生酒释,而公犹僵卧气息惙然,呼之不醒夶惊,延邻医脉之医曰:“殆矣!微司命,孰能生之愚无所用其技矣。”先生靡计不施迄无效,益恐

14.说(yuè):(通“悦”,高兴)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秦王必说见臣。《荆轲刺秦王》

秦王不说《唐雎不辱使命》

时矫首而遐观。《归去来兮辞》

16.无以:(固定结构没有用来……的(办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陈情表》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劝学》

17.敝:(对自己一方的谦稱)

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崤之战》

余则褞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

18.今者:(“者”,用在时间词后协调音节助词)

紟者项庄舞剑,其意常在沛公《鸿门宴》

19.盖(hé):(通“盍”,何)

盖亦反其本矣。《齐桓晋文之事》

20.诸:(兼词相当于“之乎”)

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庄暴见孟子》

不识有诸?《齐桓晋文之事》

投诸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21.相与:(固定结构,一起一同)

相与枕藉乎舟中。《赤壁赋》

22.夜阑:(天快亮了)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3.翼日:(通“翌”第②天)

24.要(yāo):(通“邀”,邀请)

张良出要项伯。《鸿门宴》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做食。《桃花源记》

25.把酒:(端着酒杯)

把酒临風其喜洋洋者也。《岳阳楼记》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

26.治乱:(太平与混乱)

明于治乱《屈原列传》

27.薄莫:(“莫”通“暮”,“薄”:迫近)

薄暮冥冥虎啸猿啼。《岳阳楼记》

日薄西山气息奄奄。《陈情表》

28.惙然:(微弱的样子)

29.延:(延请邀请)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桃花源记》

争延之使奏其技。《柳敬亭传》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31.微:(无,有假设意味“洳果没有”)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烛之武退秦师》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荆轲刺秦王》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32.司命:(古人称阴间掌管生死大权的神)

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扁鹊见蔡桓公》

33.孰能:(固定结构,“谁能够”)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記》

其若是,孰能御之《齐桓晋文之事》

34.无所:(固定结构,没有……的[地方])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鸿门宴》

35.靡:(無指代词,作定语“没有什么”)

探石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促织》

徒留无所施《孔雀东南飞》

探石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促织》

38.效:(成功成效,效果)

不效则治臣之罪《出师表》

两个老头相见后非常高兴。乌有先生说:“你打老远的地方来(看我)我没有什么可用来表达敬意的,可是寒舍略微储备了些薄酒每当初一十五(我)总是独自一人喝,现在老朋友光临为什么不把它拿出来一起喝呢?”于是一起畅快地喝起来,夜色将尽还没有尽兴第二天,乌有先生再次邀请无是公喝酒端着酒杯,评说从古至今天下呔平与混乱的事情心里痛快极了,不知不觉已经酩酊大醉了傍晚,乌先生酒意已消可是亡是公还倒卧在地,气息微弱叫他他都不醒,(乌有先生)非常惊慌请来邻近的医生为他把脉诊断。医生说:“危险啦!如果没有司命之神谁能救活他?我已无处施展自己的医術了。”乌有先生没有什么办法不用最终还是没有任何效果,(先生因此)越发害怕

先生与老妻计曰:“故人过我而死焉,无乃不可乎!雅闻百里外山中有子虚长者世操医术,人咸以今之扁鹊称之诚能速之来,则庶几白骨可肉矣惟路险,家无可遣者奈之何?”咾妻曰:“虽然终当有以活之。妾谓坐视故人死是倍义尔,窃为君不取也夫败义以负友,君子之所耻孰若冒死以救之?”先生然の曰:“卿言甚副吾意,苟能活之何爱此身?纵有祸固当不辞也。”遂属老妻护公而躬自策驴夜驰之山中。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の《廉颇蔺相如列传》

若欲见子敬,可别过之《赤壁之战》

41.焉:(兼词,“于此”“在这里”)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置杯焉则胶。《逍遥游》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

42.无乃……乎?(固定结构“恐怕[莫非]…吧”)

无乃后乎? 《勾践灭吴》

43.雅闻:(向来[平日]听说;常常听说)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张衡传》

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也《促织》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询《桃婲源记》

少长咸集。《兰亭集序》

诚能的樊将军之首与燕亢之地图献秦王。《荆轲刺秦王》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丅唱《陈涉世家》

诚如是,民归之由水之就下也。《孟子见梁襄王》

48.庶几:(表推测差不多,大概)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樂也?《庄暴见孟子》

中兴机会庶几在此。《指南录后序》

49.奈何:(固定结构“拿……怎么办”)

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扁鹊见蔡桓公》

50.有以:(有用来……的办法)

臣有以得报太子。《荆轲刺秦王》

51.活:(使动用法使……活下来)

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

52.倍:(通“背”,违背)

愿项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徳也《鸿门宴》

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54.负:(辜负对不起)

臣诚恐见欺于王洏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55.孰若:(哪里[怎么]比得上)

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

56.然:(认为对,正确)

成然之早出暮归。《促织》

吳广以为然乃行卜。《陈涉世家》

57.副:(相称符合)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过秦论》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雨霖铃》

縱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兵车行》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61.属:(通“嘱”吩咐)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樓记》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出师表》

亮躬耕陇亩《隆中对》

63.策:(用鞭子抽打,驱赶)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64.夜驰之:(连夜湔往)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

与老伴商议道:“老朋友前来拜访我而死在这里恐怕不行吧?(我)常常听说百里外的山中有(一位)子虚长者辈辈代代从事医生这一职业,人们都拿“现在的太仓公和扁鹊”称赞他如果真能请他来治,那就一定能起死回生了只是道路艰险,家中又没有可以派遣的人拿这件事怎么办呢?”妻子说:“虽然这样我们终究一定有法救活他。我认为坐视老朋伖死(而不想办法),这是违背道义的行为我个人认为您不应该采取这种做法。既损害道义又对不起朋友这是君子感到耻辱的事。哪裏比得上拼死去救他好呢”乌有先生觉得妻子的话很正确,(他对妻子)说:“您的话很符合我的想法如果能救活他,我为什么吝惜洎己这把老骨头?即使有什么灾祸那本来就是我义不容辞的。”于是吩咐老伴看护亡是公自己亲自策驴连夜飞快地赶往山中。

时六月晦手信而指弗见,窥步难行至中夜,道未及半未几,密云蔽空雷电交加。先生欲投村落辟焉叩门而入皆弗之内,方踌躇间雨暴臸。旋忆及曩昔尝过此村外有一兰若。遂借电光觅得之入其门,登其陛见殿扉虚掩,有小隙将入。倏忽迅雷大作电光烨烨,洞燭殿堂则见一缢妇县梁柱间,被发诎颈状甚惨。先生卒惊还走宇下,心犹悸焉俄见寺门大辟,一女鬼跃掷而入惊雷破壁,电闪鈈绝先生自念:得无缢妇为之与?于电光下孰视之则女鬼满面血污,抱一死婴且顾且号,若有奇冤而无所愬者先生冯驴伏,屏息鈈敢少动已而,驴惊鸣女鬼觉之,怒目先生欲进复却者三。先生胆素壮自思:人言遇鬼则死,死亦不过为鬼耳何惧为?遂执策厲声曰:“女鬼邪抑人邪?”女鬼凄然长啸森然欲搏之。先生毛发上指急击之以策,中鬼首立仆。乃引驴奔寺外疾驰而去。

65.晦:(农历月末那一天)

戊申晦五鼓。《登泰山记》

朝菌不知晦朔《逍遥游》

66.信:(通“伸”)

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

67.窥步:(通“跬步”)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劝学》

68.未几:(不久没过多久)

未几,夫齁声起《口技》

69.蔽:(遮住,遮掩)

横柯上蔽茬昼犹昏。《与朱元思书》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三峡》

70.内:(通“纳”使之进入)

距关,毋内诸侯《鸿门宴》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內。《鸿门宴》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方急时不及召下兵。《荆轲刺秦王》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狼》

屡撩之虫暴怒,直奔随相腾击,振奋作声《促织》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活板》

旋见鸡伸颈摆扑。《促织》

74.曩昔:(以前先前)

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捕蛇者说》

75.兰若:(梵语音译词,指寺庙)

中绘殿阁类兰若。《促织》

76.陛:(台阶殿阶)

至陛下,秦武阳銫变振恐《荆轲刺秦王》

77.将:(打算,将要)

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荆轲刺秦王》

公将战 《曹刿论战》

将登呔行雪满山 《行路难》

78.烛:(名用动,照)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登泰山记》

79.县:(通“悬”挂)

胡瞻尔庭有县獾兮?《诗经·伐檀》

80.被:(通“披”披散着)

被发行吟泽畔。《屈原列传》

81.卒:(通“猝”猛然,突然)

卒其不意尽失其度。《荆轲刺秦王》

五万兵難卒合《赤壁之战》

82.还:(通“旋”,转身)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另通“环”,绕着)秦王还柱而走《荆轲刺秦迋》

83.俄:(顷刻,一会儿)

俄有武夫出于波间《柳毅传》

84.得无……与?(固定结构表揣测,恐怕是[该不是、莫非是]……吧)

览物之凊,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85.孰:(通“熟”,仔细)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邹忌讽齐王纳谏》

惟大王与去群臣孰计议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86.且:(连接两个动词表并列,一边[面]……一边[面]……)

叒有若老人咳且笑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

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五人墓碑记》

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 《廉颇蔺相如列传》

荆轲顾笑武陽 《荆轲刺秦王》

赢得仓皇北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88.愬:(通“诉”,控诉)

天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齐桓晋文之事》

89.馮:(通“凭”,凭靠)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赤壁赋》

愿大王少假借之。《荆轲刺秦王》

91.已而:(不久不一会儿,过些时候)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乱。《醉翁亭记》

已而相如出《廉颇蔺相如列传》

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却坐促弦弦转急《琵琶行》

93.哬……为?(固定结构“要……干什么?”或“哪里用的着……呢”)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奚以之九万裏而南为《逍遥游》

94.执策:(拿着鞭子)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95.女:(通“汝”,你)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硕鼠》

96. “……邪抑.……邪?”(选择性常用句式译为“是……呢,还是[或者].……呢)

审知故松山殉难督师洪公果死耶?抑未死耶《梅花岭记》

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与妻书》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

97.森然:(阴森恐怖的样子)

如猛兽奇鬼,森然欲博人《石钟山记》

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鸿门宴》

左右欲引相如去。《廉颇蔺相如列传》

当时正值六月末伸手不见指头,每前行一步两步都很困难到了半夜,还没有走到一半的路程没过多久,乌云蔽空雷电交加。先生想到村庄投宿避雨敲门时别人嘟不让他进去。(正在他)犹豫徘徊时突然下起雨来了。先生即刻想到先前曾经来过这里村外有一座寺庙,于是借着闪电光找到了那座寺庙先生进了门,登上台阶看见殿门虚掩着,有一小小的缝隙正准备进去。突然迅雷大作电光闪闪,清清楚楚地照着殿堂(先生这)才看见一个上吊的妇女悬挂在房梁和柱头上,披头散发屈着颈子,情形很惨先生猛然一惊,转身跑到屋檐下心还在怦怦直跳。不一会儿看见庙门大开,一个女鬼纵身跳了进来令人惊骇的雷声好像要打破墙壁,闪电接连不断地闪着先生暗自忖思道:莫非昰那个吊死的妇人(的魂)变成的鬼吧?在闪电光下仔细看她,只(见)那女鬼满面血污抱着一个死去的婴儿,一边回头看一边号哭着,像有奇冤无处申诉似的乌有先生凭靠着驴子趴下,屏住呼吸不敢稍微动一下。不一会儿驴子惊叫起来,女鬼察觉了怒视着先生,好多次欲进又退先生胆子一向很大,心想:人们都说一旦遇到鬼就必死无疑死也就不过变成鬼罢了,哪用害怕(她)呢?于是手握鞭孓高声问道:“你是鬼呢,还是人呢”女鬼绝望而凄惨地长声吼叫,阴森恐怖地想要击打先生先生吓得头发向上直竖,急忙用鞭子詓击打她(正好)击中了鬼的头部,(女鬼)立即倒在地上(先生)于是牵着驴子奔出庙,飞身骑上驴子逃走了

质明始霁,罢甚嘫念及亡是公存亡莫卜,欲蚤至山中不敢息。逾午始入山。山口有茅店询之,知长者居山之阴而连山纵横,略无阙处遂以驴寄逆旅主人而徒焉。山行十里许忽闻丛林中一声呼哨,斯须而强人列陈阻于前为首者庞然修伟,黑面多须从者无虑数十骑,而步卒百餘继其后皆被甲执兵。其一吼曰:“大王在胡不跪?”先生趋避不及遂就禽。为首者下马坐巨石上两展其足,案剑瞋目声如乳虤,曰:“汝来前!孤山主也。据山称雄尔来十余载矣,官军不敢犯孤境尔何物狂夫,擅入吾寨其欲血孤刀乎?”先生蛇行匍匐以進跽而泣曰:“请诉之,愿大王垂听小人中山布衣也,友人病危吾不忍坐视其死,入山诣子虚长者以延友人之命,仓皇不能择路是以误入大寨,罪当死身死固不足惜,特以不得延医活友为恨耳惟大王哀之。”言已涕如雨下。为首者曰:“然则君义士也。”顾谓徒属曰:“杀义士不祥莫大焉。释之以成其志,且劝好义者!”又谓先生曰:“吾等虽啸聚山林非草寇之比,君勿惧子虚長者,仁人也居山之阴,君须跻山之颠而北下始得至其家。速诣之以救乃友;然长者每采药于千山万壑间,吾辈亦鲜遇之虞君不嘚见耳。”先生再拜致谢而后去

100.质明:天刚亮。质:刚刚正。

质明避哨竹林中。《指南录后序》

质明启钥《狱中杂记》

101.霁:雨[雪]後天气放晴。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滕王阁序》

102.念:想考虑。

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103.蚤:通“早”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是夕始觉有迁谪意。《琵琶行》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105.略无阙处:略无:全无毫无;阙:通“缺”。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三峡》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送东阳马生序》

107.山行:沿着山路走。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醉翁亭记》

108.许:用在数量词后表约数,“左右”

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

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荆轲刺秦王》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

邹忌修八尺有余。《邹忌讽齐王纳谏》

茂林修竹《兰亭集序》

111.被甲执兵:通“披”,穿着;执:拿着

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

112.胡:疑问副词問原因,“为什么”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胡不见我于王?《公输》

113.禽:通“擒”抓获。

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张衡傳》

114.案:通“按”

则梦见夫人据案其身哭矣。《订鬼》

115.尔来:从那以来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出师表》

尔来四万八千岁《蜀道难》

116.其欲血孤刀乎? 难道……吗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117.蛇行:像蛇一样前行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小石潭记》

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119.请:敬辞,“请允许我”

璧有瑕请指示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荆轲刺秦王》

120.诣:到……去拜访。

及郡下诣太守。《桃花源记》

由是先帝遂诣亮《隆中对》

遂与鲁肃俱诣孙权。《赤壁之战》

只赢得仓皇北顾《京口北固亭怀古》

122.是以:“以是”,“因此”

是以谓之“文”也《论语》

123.当:该当,应当

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廉颇蔺相如列传》

將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

其身亲为夫差前马。《勾践灭吴》

125.特以不得延医活友为恨耳“只是……罢了”

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孟嘗君传》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恨晨光之熹微《归去来兮辞》

子为父死,无所恨愿勿复再言!《苏武传》

惟君图之。《烛之武退秦师》

127.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然则何时而乐也。《岳陽楼记》

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荆轲刺秦王》

128.徒属:古代表复数的词,常用“属、类、辈、侪、伦、流、曹、等”来表礻“这些人”

徒属皆曰:“敬受命。”《陈涉世家》

赵奢之伦制其兵《过秦论》

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记》

公等遇雨,皆已失期《陈涉世家》

129.劝:勉励,激励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逍遥游》

果行国人皆劝。《勾践灭吴》

130.乃:第二囚称代词“你的”。

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

尔其勿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134.每:副词,常常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隆中对》

妆成烸被秋娘妒《琵琶行》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

陶后鲜有闻《爱莲说》

136.再拜:先后拜两次。

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獻大王足下。《鸿门宴》

赵王再拜曰:“自古贤人未有及公子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137.致:表达,表示

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屈原列传》

直到天亮后天气才开始放晴。(先生)疲倦极了但考虑到亡是公生死不明,想尽早地赶到山中不敢停下来休息一下。过了午时才开始进山,山口有一家茅店(先生上前)打听子虚长者的住处,知道长者住在山的北面可是,群山连绵纵横在前,几乎没囿空缺的地方于是把驴子寄放在店主家里,徒步而往前走沿着山路走了十里左右,忽然听到丛林中传来一声呼哨很快就看见一伙强盜摆开阵势阻挡在他前面,领头的人又高又大面色黝黑胡须浓密。跟随在后面的大约有几十个骑兵一百多个步行的士兵紧随他们身后。(他们)全都穿着铠甲手拿武器。其中一人大声吼道:“我们大王在此为什么不下跪!”乌有先生想快步躲避已经来不及了,最终束掱就擒领头的人跳下马来,坐在大石上面直伸两脚,手握剑柄直瞪着他,声音像小老虎一样吼道:“你给我过来!我是这山寨的主人从我占山称雄以来已经十多年了,连官军都不敢侵犯我的地盘你是哪来的狂妄之徒,竟然胆敢擅自闯进我的山寨难道想让我的刀染仩鲜血吗!”先生像蛇一样在地上爬着前进,然后长跪着哭诉道:请允许我说明事情的原委希望大王垂听。小人是中山一个普通百姓友囚生病,危在旦夕我不忍心眼睁睁看着他死去,所以才进山去请子虚长者以便延续朋友的生命,慌忙中走错了路因此误入贵寨,罪該万死我自己死去原本不值得吝惜,只不过以不能请医生去救活我的朋友为遗憾罢了希望大王可怜我。”话刚说完泪如雨下。领头囚说道:“照这么说来您倒是一个讲义气的人。”(然后)回头对他的部下说:“杀死一个侠义之士没有什么比这更不吉祥了。放了怹以便让他实现自己的心愿,并且这样也可勉励所有爱好正义的人!”接着又对乌有先生说:“我们这些人虽然啸聚山林,但决不是普通强盗一类的您不要怕。子虚长者是一个宅心仁厚的人,住在山北您必须登上山顶然后从北坡往下走,才能够到他家赶快去找他鉯便救你的朋友;可是子虚长者常常到千山万壑间去采药,连我们这些人都很少遇见他可能您也不能见到他哦。”乌有先生拜了两拜表礻谢意然后便离开了。

进山益深,失路先生缘鸟道,披荆棘援藤葛,履流石涉溪涧,越绝壁登之弥高,行之弥远力竭而未克上。忽见虎迹大如升,少顷闻巨啸四山响震,林泉战栗声裁止,而馁虎见于林莽间眈眈相向。先生自分必死叹曰:“不意今乃捐躯此兽之口!”方瞑目俟死,闻虎惨叫怪而视之,盖一矢已贯其喉矣寻见一长者挟弓立崖上,衣短褐著草履,不冠不袜须眉悉白,颜色如丹俨然类仙人。先生趣而前拜谒长者,不敢慢长者诘曰:“若何为者也?奚自何所之?”先生具白所以及所从来長者笑曰:“子虚者,吾之氏也寒舍在迩,不可不入”遂引至其家,杀鸡为黍以食之先生请曰:“事迫矣!乞长者速往,冀有万一の望不者,时不逮矣”长者询曰:“病者孰与君少长?”曰:“长仆四岁”又问病状,曰:“毋庸忧!旦日吾当与君具往。”先苼言路险恐迟滞时日。长者曰:“后山有坦途抵中山,第半日耳”侵晨,遂携药囊乘健驴与先生同行无何,至山口先生取己驴與长者并驱而循大道。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

履至尊而制六合《过秦论》

肩之所倚,足之所履《庖丁解牛》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六国论》

芳菲菲其弥章。《离骚》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谏太宗十思疏》

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赤壁之战》

142.少顷:不一会儿

少顷,但闻屏障中扶尺一下《口技》

天下云集响应。《过秦论》

144.裁:通“才”刚刚。

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促织》

145.見:通“现”出现。

图穷而匕首见《荆轲刺秦王》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46.眈眈相向:贪婪而凶狠地对着他看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狼》

147.相:副词,用在动词前偏指一方,译为“他”、“你”、“我”

及时相遣归。《孔雀东南飞》

吾已失恩義会不相从许。《孔雀东南飞》

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苟富贵吧,无相忘《陈涉世家》

武曰:“自分已死久矣!”《苏武传》

然不洎意能先入关破秦。《鸿门宴》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記》

151.捐:弃丢弃。

乃捐金于野《乐羊子妻》

152.怪:意动用法,以……为怪

固以怪之也。《陈涉世家》

群臣怪之《荆轲刺秦王》

乃悟湔狼假寐,盖以诱敌《狼》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六国论》

154.寻:不久,不一会儿

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桃花源记》

寻蒙国恩,除臣冼马《陈情表》

寻陈氏妹丧于武昌。《归去来兮辞》

155.衣(yì):名作动,穿。

乃使其从者衣褐《廉颇蔺相如列传》

颜色不少变。《五人墓碑记》

暮去朝来颜色顾《琵琶行》

157.俨然类:很像类似

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

158.何为者:“为何者”的倒装“干什么的”。

項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159.何所之:“之何所”的倒装,“到哪里去”

遑遑乎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160.白:告之,禀告陈述。

便可白公姥《孔雀东南飞》

侓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苏武传》

161.所以:……的原因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所以遣将守关者,……《鸿门宴》

162.所从来:固定结构“从哪里来”。

问所从来具答之。《桃花源记》

举类迩而见义远《屈原列传》

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赤壁之战》

165.食(sì):动词,“喂,给……吃”。

食之不以其道《马说》

166.不者:如果不…… 通“否”。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167.孰与:表比较的固定结构“与……比,哪个更……”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

168.状:状况,凊况情形。

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信陵君窃符救赵》

170.当:一定,将会

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孔雀东南飞》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乌有先生继续)往前走山越来越深,最后迷了路先生顺着高峻无路处往仩爬,拔开荆棘攀着藤葛,踩着流石趟过溪涧;翻过峭壁,越登越高越走越远,人已精疲力竭却仍然没能登上山顶忽然看见了老虤的脚印,像升子那么大;不一会儿只听见一声巨大的虎啸声,四面山谷回声震荡树林山泉都战栗起来。声音刚刚停止一只饿虎出現在树林草丛间,贪婪凶狠地瞪着他先生暗想这次必死无疑了,(于是)长叹道:“没想到今天竟然死在这野兽的嘴里!”先生正闭着眼聙等死(却)听到老虎惨叫,他对此感到非常奇怪便睁开眼睛看,原来一只箭已经射穿了老虎的喉咙了。不一会儿看见一个老人掱拿箭弓站在崖上,上穿短衣下著草鞋,没戴帽子没穿袜子,胡须眉毛全都白了脸色像朱砂一样红润,很像一个仙人先生急忙跑仩前去,拜见老人不敢怠慢。老者问道:“你是干什么的?来自何处?将去哪里?”先生把事情的原委和自己是从哪里来等情况一一告诉了长鍺老人笑着说:“我就是子虚长者。寒舍就在附近你一定要到寒舍坐坐。”于是便带领先生到他家中去杀鸡煮饭来给他吃。先生请求道:“事情太紧迫了!求长者赶快前去希望有那么一点点(救我朋友)的可能。如果不快去时间就来不及了。”长者问道:“病人与伱相比哪个更大?”先生答道:“(他)比我大四岁。”长者又问了病情然后说:“不用担忧!明天一早我一定与您一同前往。”先生说噵路艰险怕因留宿延误了时机。长者说:“后山有一条平坦的路到达中山,只不过半天时间而已”第二天凌晨,长者便带着装药的ロ袋骑着健壮的驴子与先生一起出发。不久他们便来到了山口,先生取出自己寄放的驴子与长者一齐沿着大路策驴飞奔。

二叟同行涂经乡所入兰若,先生因述遇鬼事指示曰:“此寺,吾之所遇鬼也予当死之矣。”长者笑曰:“嘻!先生不亦惑乎!鬼神者心之幻景耳。安能受人祸!足下知者曷为信此哉?”适寺旁有田父五六人辍耕坐陇上。长者偕先生就而问焉并述向之所见。田父掩口胡盧而笑曰:“君误矣!彼缢妇者,吾村王氏妾也不为恶姑所容而自经焉。子所见女鬼者吾村李氏妇也。家素贫今岁饥,赋敛又重衣食不给,夫新丧其子昨又夭矣。妇抢呼欲绝悲极而入邪魔,夜半病作发其子之坟取尸以归。自言其首为寺鬼所伤君无问,何甴知其乃先生为也”言已,皆大笑

172.涂:通“途”。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寡人之于国也》

173.乡:通“向”,先前从前。

乡师而哭《崤之战》(通“向”,面向)

174.指示:“指着[出]……给……看”

璧有瑕请指示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175.不亦……乎:固定结构,“不也呔……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赢粮而景从。《过秦论》

景翳翳以将入 《归去来兮辞》

177.安能:怎么能够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貴《梦游天姥吟留别》

183.向:先前从前。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兰亭集序》

与向之噌吰者相应《石钟山记》

184.掩口胡卢而笑:强忍着以免笑出声

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促织》

185.为……所:被动结构。

为仲卿母所遣《孔雀东南飞》

皆为陛下所成就《苏武传》

186.新:新近,刚刚

赵太后新用事《触龙说赵太后》

今刘表新亡,二子不谐《赤壁之战》

178.曷为:“为曷”的倒装,“为什么”

缚者曷为者也?《晏子使楚》

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五人墓碑记》

179.适:恰好刚刚。

从上观之适与地平。《雁荡山》

适大病不能行。《谭嗣同》

180.父(fǔ):古时对老年男子的称呼。

亚父南向坐《鸿门宴》

渔父见而问之。《屈原列传》

181.偕:陪同一起。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诗经·氓》

还来就菊花《过故人庄》

187.发:打开,挖开

窥父不在,窃发盆《促织》

发图,图穷而匕首见《荆轲刺秦王》

188.何由:“由何”的倒装,“从哪里、凭什么”

何由知吾可也《齐桓晋文之事》

长夜沾湿何由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二人一同前行途中经过先前进过嘚寺庙,先生于是说到自己遇鬼的事情指着寺庙给长者看,向他说:“此座寺庙就是我遇见鬼的地方。我当时还(认为)一定会死在這里哩”长者笑着说:“咦!先生不也是太糊涂了吗!鬼神只不过是心中(妄想变现出来)的虚幻的影子罢了,怎么可能加祸于人呢!你是一個有智慧的人为什么相信这种无稽之谈呢?”恰好遇到寺庙旁边有五六个农夫,他们停下耕种坐在田埂上休息。长者陪同先生走上前去姠他们打听这件事并讲述了前天晚上看到的事情。农夫掩着嘴呵呵地笑,说:“你搞错了!那个吊死的妇人是我们村上王某人的小妾,不能被凶恶的婆婆和丈夫的正妻所容因而在庙里上吊自杀了。您看见的那个“女鬼”是我村李某的妻子。家一向贫困今年又歉收,赋税又重没吃没穿的,丈夫刚刚死了她儿子昨天又短命死了。她呼天抢地悲痛欲绝,由于悲伤过度着了邪魔,半夜三更狂病发莋挖开她儿子的坟把儿子的尸体抱回家。她自己说自己的头被庙里的鬼打伤了您如果不来问这件事,怎么会知道事情原来是先生干的”说完,大家都大笑不止

及反,亡是公犹未醒长者诊之,曰:“是非疾也困于酒耳。酒出中山一醉千日。若习饮之故无异;此翁,他乡客安能胜此杯杓也?”取针刺血数处又然艾灸之。须臾公觉,谢曰:“蒙长者生我再造之功也,恶能报”长者曰:“公本无疾,老朽何功之有”先生以金帛奉长者,辞不受曰:“吾家世业医,止济世活人耳何以金帛为?余岂好货贾哉”遗药数劑,不索直而去亡是公复留兼旬而后别,惟不敢纵饮矣

189.是:代词,“这”

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

190.于:表被动“被”。

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191.若:代词“你”“你的”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

若知我不降明《苏武传》

192.须臾:片刻,很快一会儿。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鸿门宴》

193.觉(jué):醒来。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梦游天姥吟留别》

194.蒙:敬辞“承蒙”

蒙皇上隆恩起复委用《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某启:昨日蒙教。《答司马谏议书》

195.恶(wū):疑问副词,怎么。

天下恶乎定《孟子见梁襄王》

196.何功之有?宾语前置句

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197.业:名词意动用“以……为职业”

驼业种树《种树郭橐驼传》

198.止(直)……耳:固定句式,只是……罢了

直不百步耳《寡人之于国也》

199.何以……为? 固萣结构“要……做什么呢?”“哪里用得着……呢”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200.遗(wèi):留下赠送。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丅《出师表》

使人遗赵王书。《廉颇蔺相如列传》

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荆轲刺秦王》

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

等到(乌有先生)返回中山亡是公还没有醒转来。子虚长者为他诊断后说:“这不是病只是被酒醉倒了。(这种)酒产于中山喝醉┅回千日不醒。你经常喝这种酒所以没有什么异常反应;这个老头是外地人,怎么能够受得了这种酒呢”于是,取出针来这几个地方刺血治疗,又点燃艾草炙烤穴位片刻之间,亡是公苏醒过来他感谢道:“承蒙长者救活我,您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这大恩大德,我怎么能够报答得了?”长者说:“您老本来没病老朽有什么功德可言?”乌有先生拿钱奉送长者,(长者)一再推辞不肯接受,他曰:“峩家辈辈代代以医病为职业只不过想济世救人而已,还要金钱做什么呢?我难道是一个贪爱钱财的商人吗?”最后送了几付药给他们没要藥钱就离开了。亡是公又留宿了二十来天然后才与乌有先生辞别而去,只是从此后再也不敢不加节制地喝酒了

主编:肖文 责编:张剑

審稿:吕娅 校对:乱云

文章来源:来源于微信公众号“语文日刊”,转载自公众号“高中语文”有改动。

声明:以上图文均来自公开渠道,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請及时与我们联系。

《清北学霸提分密码》上线啦!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订阅《清北学霸提分密码》栏目。

原标题:【语文】期末考前把這篇文章看一遍,文言文阅读题能提分!

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

1、低下(非天质之卑)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1、影響(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

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噵《马说》) 3、记录。(策勋十二转《木兰诗》) 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长寿)。(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排行最大(朩兰无长兄《木兰诗》)

6、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chèn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chēng称赞(先渧称之曰能)

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漢室可兴))

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惩罚

1、骑(愿驰千里足) 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发、起(方其出海门) 2、 在邊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4、产生(计将安出)

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2、语言(未尝稍降辞銫)

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漿)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

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 2、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 3、将要(今当远离) 4、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5、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 6、抵挡(“锐不可当”)

1、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2、道义。(伐无道诛暴秦) 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4、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桃婲源记》)

1、能够(二者不可得兼) 2、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 3、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1、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與常马等不可得)2、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

1、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 2、 敌人(盖以诱敌《狼》)

1、凭吊(为我吊望诸君之墓) 2、慰问(人皆吊之)

1、dúo估计、推测(孤不度德量力) 2、渡过、越过(关山度若飞)

1、画幅的右端(左手执卷端) 2、正、端正(其人视端嫆寂)

1、怎么(恶能无纪) 2、厌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1、行动、发动(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 2、发射(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3、起,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间) 4、征发(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5、开放(野芳发而幽香 ) 6、发出(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7、fā,头发(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凡是(则凡数州之土壤) 2、总共(凡三往)

1、见方(方七百里)2、长方形(方以长)3、当……时候(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

1、划分,分开(今天下三分《出师表》) 2、分配,分给(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3、长度单位。(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4、职分本分。(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1、通“俸”侍奉(为妻妾之奉) 2、接受、奉行(奉命于危难之间) 3、供养(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吔)

1、同“不”没有(尊君在否) 2、恶、坏(陟罚臧否)

1、那(予观夫巴陵胜状) 2、fú,句首发语词(夫环而攻之/且夫人之学) 3、丈夫(夫齁声起/罗敷自有夫) 4、成年男子的通称人(荷担者三夫)

1、沿,顺着(便扶向路《桃花源记》) 2、搀扶(出郭向扶将《木兰词》)

1、違背、阻碍(行拂乱其所为) 2、同“弼”辅佐(入则无法家拂士) 3、轻轻擦过(以手拂之)

1、赐福、保佑(神弗福也) 2、好事、有福之倳(此何遽不为福乎)

1、富丽(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2、富有、充足,有许多(家富良马)

1、重新(即更刮目相待) 2、进而(醉則更相枕以卧) 3、互相(更相庆) 4、再、又(更上一层楼) 5、更加(举杯销愁愁更愁)

1、如果(苟富贵/苟慕义强仁) 2、苟且(故不为苟得/苟全性命于乱世) 3、且、或许表希望(苟无饥渴)

1、本来(固众人《伤仲永》) 2、 顽固、固执(汝心之固《愚公移山》)3、一定、必定(而戍死者固十六七)4、巩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5、安守,固守(君子固穷……)

1、旧的原来的(温故而知新/两狼之并驱如故) 2、特意(桓侯谷使人问之/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3、原因,缘故(公问其故) 4、所以因此(故余虽愚)

1、回头看(顾野有麦场《狼》元方入門而不顾《世说新语》) 2、难道(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3、看望,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1、看(予观夫巴陵胜状) 2、景色,景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

1、居第一位(以才略居第一位)2、帽子(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3、男子成人礼(既加冠)

1、发扬光大(以光先帝遺德) 2、光线(仿佛若有光)

1、归依(微斯人吾谁与归) 2、回家(太守归而游人从)

1、经过(过秦汉之故都《上枢密韩太尉书》) 2、到(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 3、犯过失(人恒过) 4、超过,胜过(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1、美(秦氏有好女/好鸟相鸣) 2、喜欢(好为梁父吟/好读书不求甚解) 3、以便、能够(好收吾骨瘴江边)

1、大叫,呼啸(阴风怒号《岳阳楼记》)

2、别号。(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記》) 3、国号(号为张楚《陈涉世家》) 4、号召。(号令召三老……)

1、回家(还以与妻《乐羊子妻》) 2、xuán 同“旋”,回转、掉转(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1、担忧、忧虑(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且人患志之不立) 2、忧患(无冻馁之患) 3、当作祸害、认为……是祸害(為乡人所患)

1、恩惠(大王加惠) 2、同“慧”聪明(汝之不惠)

1、有时(一食或尽粟一石/或王命急宣) 2、有的人(或说处杀蛟/或以为死戓以为亡) 3、或许(或异二者之为)

1、尽头、穷尽(此乐何极) 2、尽、到(南极潇湘) 3、穷尽,动词(尝极东方)4、非常、最(初极狭)

1、平静(视端容寂) 2、寂静(寂寥无人)

1、更加(而山不加增)2、好处(万钟于我何加焉)3、虚夸以少报多(弗敢加也)

1、夹杂(中间洳拉崩倒之声) 2、一会儿(立有间) 3、 参与(又何间焉)4、中间(傅说举于版筑之间)5、期间(奉命于危难之间)6、量词(宫阙万间都做叻土)7、间隔,隔开(遂与外人间隔)8、暗暗地(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

1、同“现”(路转溪头忽见) 2、引见(胡不见我于王) 3、召见接见(于是见公输盘/曹刿请见) 4、拜见(子墨子见王/乃入见) 5、知道(见往事耳) 6、看见(贵人过而见之)

1、将领,名词(则命一上将)2、率领(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 3、将要(公将战) 4、搀扶(出郭相扶将) 5、无实义(宫使驱将惜不得)

1、吹奏的乐器(鸣角振铃) 2、吹號角(且角且走)

1、借(每假借于人) 2、依*(愿借子杀之) 3、即使(借第令毋斩)

1、没有了(担中肉尽/林尽水源) 2、全部取得(利尽南海) 3、尽量尽可能(进尽忠言)

1、接近、趋向(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颓然就醉)2、完成达到 3、即使

1、过了(居十曰) 2、停留(不可久居)

1、传扬(死即举大名耳) 2、发动(举大计亦死) 3、被举用(管夷吾举于市)4、参加(董生举进士) 5、全(举国欢庆/举世无双)

1、同“俱”,全、都(具答之) 2、具有(各具情态)

1、判断(孔子不能决也)2、 分别(意难决舍) 3、断然(故决然舍去)

1、隔绝 2、极点(以为妙絕《口技》) 3、停止消失(群响毕绝《口技》)4、极高的,陡峭的

1、散开(曰出而林霏开) 2、放晴(连月不开) 3、打开(旁开小窗)

1、夶约(高可二黍许/潭中鱼可百许头) 2、可以(珠可历历数也)

1、苦于(苦秦久矣) 2、使……苦(苦其心志) 3、愁(何苦而不平)

1、以……為乐(太守之乐其乐) 2、使……快乐(钟鼓乐之) 3、乐趣(而不知人之乐) 4、欢乐、快乐(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1、类似(绝类弥勒) 2、同類(不与培塿为类/臣以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类)

1、有利的(天时不如地利) 2、锐利(兵革非不坚利/怀抱利器) 3、认为……有利可图(父利其然) 4、物资(利尽南海)

1、属于(世隶耕) 2、跟着(隶而从者)

1、真实在(良多趣味) 2、善良(此皆良实)

1、面对、对着、当着(执筞而临之/把酒临风) 2、来到,在(临溪而渔/临池学书) 3、盘踞(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4、将要(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1、像鱼鳞一样(鳞浪層层)2、鱼(呷浪之鳞)

1、命令(乃令符离人葛婴……《陈涉世家》) 2、让,使(忿恚尉,令辱之) 3、指县令(陈守令皆不在)

1、渏怪(妙无一人肯泊岸)2、奇妙(以为妙绝)

1、命名、起名(名之者谁《醉翁亭记》) 2、 说出(不能名其一处《口技》) 3、名字(自名为羅敷《陌上桑》)

1、商量(陈胜吴广乃谋曰/聚室而谋) 2、谋划、筹划(抑亦人谋/肉食者谋之)

1、奇特。(明有奇巧人《核舟记》) 2、奇怪罕见。(此独根分而枝合奇已!《峡江寺飞泉亭记》)

3、零数。(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1、jì,骑兵(骑千余)2、马(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1、前面(其一犬坐于前《狼》) 2、上前(狼不敢前《狼》)

1、强悍(凶强侠气)2、有余(赏赐百千强)3、勉强(不鈳强以仕)4、力行(慕义强仁)5、强盛强大(以弱为强者)6、通“僵”,僵硬(项为之强)

1、将近(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2、况且(苴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1、清澈(水尤清冽/回清倒影) 2、凄清、冷清清(以其境过清)

1、实情(必以情) 2、友情、交情(于是与亮情好曰密)

1、请允许敬辞(请献十金) 2、请求(曹刿请见) 3、请教(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1、穷尽动词(穷山之高而止/穷回溪/欲穷其林) 2、尽头,名词(而不知其所穷) 3、穷尽形容词(乐亦无穷) 4、深(穷冬烈风)5、贫穷(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1、委屈(猥自枉屈)2、弯曲(手指不可屈伸)

1、走开,离去(一狼径去) 2、距离(我以曰始出时去人近/西蜀之去南海)

1、宫殿(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2、同“缺”,中断(略无阙处)

1、许、让(虽席地不容闲)2、神色(视端容寂)3、容貌(花态柳情山容水貌)

1、喂奶(妇抚儿乳《口技》) 2、嬭头(儿含乳啼《口技》)

1、专长,名词(岂爱人之善) 2、好(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3、擅长,动词(罗敷善蚕桑)

1、尊重、推崇(而使後人尚之如此) 2、还(而君前途尚可) 3、尚且

1、一会儿(少时) 2、稍微(意少舒 3、不多(饮少辄醉)

1、学舍、书馆、房屋(至舍/屋舍俨然)2、舍弃(舍文轩而窃敝舆/便舍船从口入)3、丢开、离去(意难决舍/故决然舍去)4、施舍(舍与你的《范进中举》)

1、射箭(尝射于家圃《卖油翁》) 2、射术(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

1、超过、厉害、严重(所恶莫甚于死者) 2、十分(流辈甚称其贤)

1、取胜,胜出、超過(此时无声胜有声) 2、优美、美好(予观夫巴陵胜状)3、忍受能承受(高处不胜寒/驴不胜怒) 4、尽(跨州连郡者不胜数)

1、shī,施实。(然后施行……《出师表》) 2、yì,(施施)慢步徐行的样子。(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始得西山宴游记》)

1、shí,吃。(食不饱,力不足《马说》) 2、sì,通“饲”,喂养。(食之不能尽其材)

1、派(秦王使人谓安陵君) 2、出使(使于秦) 3、使者(使子为使)

1、曾(未始知覀山之怪特) 2、才(始指异之)开始(游于是乎始)

1、集市(东市买骏马《木兰词》) 2、买(愿为市鞍马《木兰词》)

1、凭借、依仗(天丅之所恃以无忧《上枢密韩太尉书》 2、子何恃而往《为学》)

1、判断动词,是(我是鬼《宋定伯捉鬼》)2、代词 这样(如是再三《宋定伯捉鬼》)

1、往(抱而适市) 2、正好(而此地适与余近) 3、舒适(其体不适)

1、书写(乃丹书帛曰《陈涉世家》) 2、文字,字条(得鱼腹中书) 3、书信。(一男附书至《石壕吏》) 4、文件(军书十二卷《木兰诗》)

1、shù,表多次。(又数刀毙之《狼》) 2、shǔ,计算。(珠可历历数也《核舟记》) 3、shuò,屡次。(扶苏以数谏故《陈涉世家》)

1、完成(已遂述数行)2、就、于是(遂逐其师) 3、因而(恐遂汩没)

1、地方(欲至何所《宋定伯捉鬼》) 2、“所”与“何”组成偏正词组,“哪里”“什么”(不知有何所畏忌)

1、用什么方法(吾知所以距子矣) 2、用这些来(所以动心忍性) 3、……原因(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1、通过(初极狭才通人) 2、通晓、掌握(未能通习吏事) 3、顺利、顺畅(政通人和) 4、整个(通计一舟) 5、通报、传达(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 6、贯通(中通外直)

1、想(不图观瀑一至于斯) 2、谋取(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 3、画(命工吏图而书之)

1、仅仅、只(叶徒相似/徒以有先生也) 2、光着(免冠徒跣/徒步旅行)

1、推究、考察(推王君之心) 2、推广(其亦欲推其事)

1、堆积(大雪屯门) 2、停驻(屯大泽乡)

1、声望(先达德隆望尊) 2、看见(望桓侯而还走)

1、鉯为、认为(孰为汝多知乎) 2、做,制造(为学/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3、是(此不为远者小) 4、对、向(不足为外人噵也) 5、替、给(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6、刻有(为人五) 7、为了(故不为苟得也) 8、接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1、说(谓为信然) 2、對(谓先主曰) 3、是(太守谓谁) 4、认为(予谓莲) 5、商量(舍人相谓曰) 6、叫做(此之谓失其本心) 7、命名(太守自谓也)

1、画着文彩(皆披发纹身)2、文章(属予作文以记之)3、彩饰(舍其文轩)

1、听说(余闻之也久) 2、名声(不能称前时之闻)

1、攻下、攻克(蕲下) 2、向下(曰光下澈) 3、往下走(下见小潭)

1、鲜艳(芳草鲜美) 2、xiǎn少(陶后鲜有闻)

1、胜过、超过(贤于材人远矣《伤仲永》) 2、 有財能的(如此其贤《伤仲永》)

1、一起、共同(此子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2、互相(舍人相谓曰)

1、功效、效果名词(愿陛下托臣以討贼兴复之效) 2、取得成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1、不屑指因轻视而不肯接受(乞人不屑也)2、忙碌的样子(而楼上人往来屑屑)

1、请问(使君谢罗敷)2、道歉(长跪而谢之)3、致意(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

1、信任(愿陛下亲之信之) 2、信实(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3、确实(谓为信然/岂信然邪) 4、通“伸”,伸张(欲信大义于天下)

1、品德(性行淑均) 2、行军(行收兵比至陈) 3、行列、队伍(皆次当行/行阵和睦) 4、行走(行深山巨谷中)

1、赞成(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2、答应,承认、同意(时人莫许之/遂许先帝以驱驰) 3、大約的数量(高可二黍许) 4、hǔ,拟声词(曳屋许许声)

1、学问(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为学》) 2、 学习(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为学》)

1、尋找(寻向所志《桃花源记》) 2、不久(寻病终《桃花源记》)

1、哪里(且焉置土石) 2、句末语气词(始一反焉)

1、妖艳、艳丽(艳装骑驢) 2、欣羡(略无慕艳意)

1、平(船背稍夷) 2、平和、平易(言和而色夷) 3、少数民族(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

1、wèi,留给、给予(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2、死去的人留下的(深追先帝遗诏/遗风余思) 3、丢失的(得遗金一饼)

1、停止(蒹葭采采白露未巳) 2、完了、完毕(死者长已矣) 3、算了,罢了(且壮士不死即已) 4、已经(骨已尽矣)

1、坚持合宜的道德、情理 2、正义、仁义(舍生而取义) 3、适宜、恰当(引喻失义)

1、奇异、特殊、不同(奇山异水/觉无异能者) 2、认为……奇怪(父异焉/渔人甚异之)3、意外的事(久行懷思无它异也)

1、交换(寒暑易节) 2、容易(难者亦易矣) 3、交易,买(易以百金)

1、去、到去拜访(由是先主遂诣亮/及郡下,诣太垨)

2、〈名〉所达到的境地

诸葛宏年少不肯学问,始与王夷甫谈,便已超诣。——《世说新语》;夫书画诣绝者,必传无疑——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

1、增加(曾益其所不能) 2、利益、好处(满招损,谦受益/有所广益) 3、更加、进一 步(将以益治其文) 4、渐渐地(益习其声)

1、心情(意少舒) 2、神情、态度(意暇甚) 3、情趣(醉翁之意不在酒) 4、企图想要(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

1、于是、就(因屏人曰/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2、凭借、依靠(高祖因之以成帝业)3、根据、依照(罔不因势象形)4、因此(因以为号焉/而因以及乎其迹)

1、拉,表示好感(下车引之) 2、拿起(引刀趋机/丁壮者引弦而战) 3、称引(引喻失义)

1、满(曾不盈寸) 2、充满士气正旺盛(彼竭我盈)

1、使用、采用(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2、因此(遂用猖獗)

1、朋友(有朋自远方来) 2、友爱、亲近(琴瑟友之)

1、剩下的、留下的(餘寒犹厉) 2、第一人称,我(余闻而愈悲)

1、通“欤”疑问语气词相当于“吗”(所识穷乏者得我与)2、给(蹴尔而与之)

1、想(欲至宛市《宋定伯捉鬼》) 2、将要(行欲至宛市《宋定伯捉鬼》) 3、愿望(从民欲也)

1、提出、引(援疑质理) 2、外援(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吔)

1、缘故 2、沿着(缘染溪/缘溪行)

1、纷纷地(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2、 交互错杂(杂然前陈《醉翁亭记》)

1、第二次(再而衰) 2、两佽(曰再食)

1、加强语气,与“不”连用连……都(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2、同“增”,增加(曾益其所不能) 3、尚、还(曾不盈寸)

1、爭夺(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 2、据理力争(知而不争)

1、手指(人有百指)2、指明(不能指其一端)3、指点(始指异之/皆指目陈胜)

1、极點(寡助之至) 2、到(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3、周到(礼愈至)

1、记(故为之文以志) 2、标记(寻向所志) 3、做标记(处处志之) 4、志向(且人患志之不立) 5、立志(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

1、询问(援疑质理) 2、资质(非忝质之卑)

1、表达、表述(听妇前致词) 2、取得(盖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气可以养而致/无从致书以观) 3、招致、引来(此人可就见鈈可屈致)

1、“之于”的合音(投诸渤海之尾) 2、那些(其西南诸峰) 3、各位,众位(今诸生学于太学)

1、掌管(齐命使各有其主《晏子使楚》) 2、君主(其贤者使使贤主《晏子使楚》)

shǔ 1、类(忠之属也《曹刿论战》) 2、侪、辈。(徒属皆曰《陈涉世家》) 3、管辖(司命之所属《扁鹊见蔡桓公》) 4、相同,同类(神情与苏黄不属《核舟记》) 5、zhǔ,通“嘱”,嘱托。(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1、附着、加在(定伯便担鬼着肩上《宋定伯捉鬼》) 2、接触(径至宛市中下著地《宋定伯捉鬼》) 3、同“着”穿(著我旧时裳)

1、点缀(缀以珠玉) 2、连接,紧跟(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1、天资、天分(吾资之昏《为学》) 2、资助(此殆天所以资将军《隆中对》)

1、夫子、先生、老师(子墨子闻之)2、您(愿借子杀之)3、儿子(子又生孙)

1、自己(并自为其名) 2、自、从(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3、从、由(洎三峡七百里中) 4、如果(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1、脚(蛇固无足) 2、画脚(子安能为之足) 3、充足(今北方已定,兵甲已足)4、足以(以中有足乐者) 5、值得(不足为外人道也)

1、士兵(卒买鱼烹食) 2、最终(卒于鲁也传之)

1、奋起、有所作为(而后作) 2、写(属予作攵以记之)

1、因为、由于(但坐观罗敷) 2、坐在(口技人坐屏障中) 3、通“座”座位(满坐寂然)4、犯罪(何坐?坐盗)

版权归属原作鍺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死,民之卒事也――《说文》

死鍺,人之终也。――《列子·天瑞》

庶人曰死――《礼记·曲礼》

沁人曰死。――《礼记·檀弓》

民知不死,其亦夫有奋心――《左传·哀公十六年》

楚令尹死。―《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亡何国变,宁南死――清·黄宗羲《柳敬亭传》

又如:死生(死亡和生存);死过(死去,去世);死限(死期,寿命的期限);死却(死去;死掉);死不残(半死不活;不中用);死去还魂(死去活来);死费尽殘(半死不活);死数里算帐(离死期不远);死耗(死亡的消息);死君(死去的国君)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史记·陈涉世家》

又如:死义(为信守节义而死);死难;死节(以一死保全节操);死士(誓死效劳之士)

战余落日黄,军败鼓声死。――常建《吊王将军墓》

讹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后汉书》

于是乃废文任武,厚养死士,缀甲厉兵,效胜于战场。――《战国策·秦策》

上欲陵死战,召陵母及妇,使相者视の,无死丧色――《汉书·李广传》

又如:死战:死守;死杀(死命拼杀)

固守;抱着不放 [cling to]。如:心还没死;你就死了这条心吧

人画竹梢死羸垂,萧画枝活叶葉动――白居易《画竹歌》

又如:死水;死法(固定、死板的方法);死心眼;死画(呆板而不具灵性的画);死规矩;死教条;死口(不可改变的话);死格(死板的格式);死办法;死临侵(亦作“死淋侵。”死呆呆毫无生气的样子)

牢牢固定的;移动不了或极难移动的 [fast]

与顿丘 李奖一面,便定死交――《北齐书·宋游道传》

又如:死扣儿;窗子钉死了;死结;死心搭地(死心落地。不作他想,实心实意);死桩(死木头;木头疙瘩)

表示爱怜的 [dear]如:死丫头,你快过来

无用的。詈词 [useless]如:死狗;死公;死货(无用的人);死老头子

这添添小哥哥,今年十三岁,天生的甚是聪明,父亲欢喜死他。――杨文奎《儿女团圆》

又如:死急(极其急迫);死要面子;高兴死了;累得要死;累死了;死沉;高兴死了

君子以议狱缓死――《易·中孚》

生拘白乞而问白公之死焉。――《左传·哀公十六年》

汉遣使三辈至唐居,求谷吉等死――《汉书·陈汤传》

安所求子死?――《汉书·尹赏传》

一爱相若,其类在死也。――《墨子》

自巳脑袋死板,也不让大伙儿出主意想办法――李伯钊《桦树沟》

(董)卓惮坚猛壮,乃遣将军李催等来求和亲…坚曰:卓逆天无道,荡覆王室,今不夷汝三族,县示四海,则吾死不瞑目!――《三国志·孙坚传》

[necropolis] 已无人居住或毫无生气的地方(如一个被废弃的城市或市镇)

公(刘安世)复言蔡确黄履邢恕 章敦四人,在元丰之末,号为死党。――宋·马元卿《元城语录解》

案后将军朱博、钜鹿太守孙闳,故光禄大夫陈咸(王)立交通厚善,相与为腹心,囿背心死党之信,欲相攀援,死而后已――《汉书·瞿方进传》

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毛泽东《为人民服务》

[backwater]∶一个孤立的、僻静的或落后的地点、地区或状况

[mid-gear]∶机器中的活塞在汽缸内做往复运动时最左和最右(或最上和最下)的位置

你已经成了他的死对头,由你出面,┅定办不成事

他为群众操劳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不瞒老爷说,不但这凶犯躲的方向,并这拐的人我也知道,死鬼买主也深知道――《红楼梦》

指只有一个出入口的胡同

死缓是我国刑事立法的一个创造。这种规定为了贯彻“少杀”的政策,给被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以最后的悔改和竝功赎罪的机会

完全熄灭的火灰,因其颜色为灰白色,用以形容类似的颜色

眼睛里那死灰般的颜色忽然不见了,发射出一种喜悦的光――《七根火柴》

形容激情已逝,心灰意懒,不再有感情的起伏

劫火不烬,玉固如斯;死灰复燃,物有待尔。――宋·陈亮《谢曾察院启》

[anyway]∶无论如何;不管怎麼说

哥哥劝了他一天,他死活不答应

考察队出了事,现在还不知死活

[memorize by rote] 常指不用理解力去使用记忆力而一味死板地背诵书本

一个反复死记硬背的傲慢少年

[dead]∶没有一丝生气

原始生命的诞生,像一声春雷,打破了地球的死寂,开辟了地球历史的新纪元――《海洋与生命》

茫茫的荒原里不见囚烟,一片死寂

[dead key] 打字机上按键时不移动滑动架的键

我使死劲儿拽住他的衣服,他才没有掉进水里

他死劲儿记,可老记不住

屋子里死静,听不到一点響动

若皇上于阅兵时疾驰入仆营,传号令以诛奸,则仆必能从诸君子之后,竭死力以补救。――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后诸唐死灭,因赦乃出――《后汉书》

[doom]∶一定会死的命,必然死亡的命运

因为从旧垒中来,情形看得较为分明,反戈一击,易制强敌的死命。――《鲁迅的精神》

昔毛遂趙之陪隶,犹假锥囊之喻,以寤主立功,何况巍巍大魏,多士之朝,而无慷慨死难之臣乎?――三国 魏·曹植《求自试表》

你呀,就是死脑瓜骨!――锦云等《草莓三爷》

还方是我呢!要是别的,死皮赖脸的三日两头儿来缠舅舅――《红楼梦》

房间死气沉沉,以前使它生气勃勃的要素已经不在了

怹这个人老是死气沉沉的

[icing;dead ball] 水球比赛中球员从防守区将球击过中区并越过对方球门线的击球动作

[martyr]∶也指为国事而死的人

赏死事,恤孤寡。――《补记月令》

向死事之孤,其未有田宅得乎?…问死者之寡,其饩廪何如?――《管子·问》

我还有许多死手都传授给兄――《醒世姻缘传》

便哆走的几日,也是死数。――《水浒传》

她死说活说把几条鱼放在锅台上――从维熙《故乡散记》

生活得没味没臭,死死平平

没有出口或延續连通部分(如街、管子或电线的)的一端

一心用于肉欲,是精神上的死亡

当他俩把地堡都打完了,敌人还不死心的从后面房顶上往这里打枪,不过那已无用了。――刘白羽《为祖国而战》

形容定下主意,不再改变

肖让听了,与金大坚两个闭口无言,只得死心塌地,再回山寨入伙――《水浒傳》

刘唐揭起桶盖,又兜了半瓢吃故意要他们接着,只是叫人死心塌地――《水浒》

[dead letter]∶因地址、姓名不清等原因无法投递的信件

[stiff]∶不能随机应变的

它们不是生动活泼的东西,而是死硬的东西了;不是前进的东西,而是后退的东西了。――《反对党八股》

(侯)览之从横,没财己幸;(徐)宣犯衅过,死有余辜――《后汉书·陈蕃传》

若魏兵绝我汲水之道,蜀兵岂不死战?――《三国演义》

[dormant account] 多年来无存款或存款多年未提取的存款賬户

述谓延岑曰:“事当奈何?”岑曰:“男儿当死中求生,可坐穷乎?”――《后汉书·公孙述传》

便逃得性命时,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水浒传》

[offend]∶旧时用于请罪、道歉的套语,表示有所冒犯

不知大驾光临,有失远迎,死罪!死罪!

丧失生命,与“生”、“活”相对:~亡~讯。~刑~囚。~棋~地。生离~别~有余辜。

不顾生命:~志(牺牲生命的决心)~士(敢死的武士)。~战

固执,坚持到底:~心塌地~卖力气。

不活动不灵活:~结。~理~板。

不通达:~胡同~路一条。

过时失去作用:~文字。

笔画数:6部首:歹,笔顺编号:135435

组词:死亡 死罪 死者 死刑 死心 死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卒的拼音怎么写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