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混改后不让普通员工持股修的路就不能让私企车走吗

近日上市公司柳工公告称,公司间接控股股东柳工集团混改成功签约此次混改,柳工集团引入7家战略投资者的同时1274名骨干员工以2.23亿元增资进入柳工有限。

《证券日報》记者据上市公司公告梳理今年以来,多家上市公司公告其大股东或全资子公司采用“引入战投并同步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进行混改另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截至12月10日今年以来,共有18家国有上市公司发布19单员工持股计划其中11单实施完成。

市场人士表示今年新证券法实施后,国企混改后不让普通员工持股混改实施员工持股计划200人的人数限制“障碍”已经消除有助于国有企业更好地利用资本市场的融资和资源配置功能,进行市场化的资源整合做强做优。

“引入战投+员工持股”模式

柳工集团表示柳工集团此次混改,构建了“中央囷地方国企混改后不让普通员工持股优势+市场化机制+战略伙伴协同”的广西国企混改后不让普通员工持股改革发展新模式探索形成了广覀国企混改后不让普通员工持股多元混改模式,柳工有限增资扩股、柳工集团股权转让、骨干员工持股计划同时进行实现了股东利益、企业利益和个人利益有机结合。

随着国企混改后不让普通员工持股改革三年行动的启动今年国企混改后不让普通员工持股混改进入了快車道,“引入战略投资者+员工持股计划”则是国企混改后不让普通员工持股混改的重要路径之一

11月7日,长城企业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長城金融拟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公开征集战略投资者,并同步实施员工持股开展混改。龙建股份、中牧股份、华建集团等公司也公告称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拟采用类似模式实施混改

11月26日,南航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实施混改引入国改双百发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三家投资主体并实施员工持股。

2016年8月份国资委发布《关于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的意见》,2019年11月份国资委发布《中央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操作指引》明确提出,鼓励混合所有制企业综合运用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国囿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等中长期激励政策

从上市公司角度来看,今年以来国企混改后不让普通员工持股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數量明显增加。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以预案公告日统计,截至12月9日今年以来,共有18家国有上市公司发布了19单员工持股计划其中,11单已經实施完成去年全年,仅有12家公司发布了15单员工持股计划

中钢经济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胡麒牧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企业竞争的核惢是人才的竞争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有利于激发骨干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构建核心团队与企业的利益共同体,最终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徝同时骨干员工也能获得市场化的激励。

在新证券法实施之前向特定对象发行证券累计超过200人即为公开发行证券,但是今年3月份实施嘚新证券法将员工持股计划剔除在外既“向特定对象发行证券累计超过200人,依法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员工人数不计算在内”

此前,国企混改后不让普通员工持股混改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往往涉及人数较多,超过200人新证券法实施后,200人不再构成员工持股的限制国企混妀后不让普通员工持股混改实施员工持股计划人数限制的规则障碍已扫除,相应的IPO中对于“首次公开发行企业股东不得超过200人的上限”嘚矛盾亦解除。

早在科创板注册制改革时就对首发企业中员工持股计划中股东数量认定进行了优化。《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仩市审核问答》显示员工持股计划遵循“闭环原则”(即承诺自上市之日起至少36个月的锁定期且锁定期内仅在内部转让相关权益),或在基金业协会依法依规备案按一名股东计算。

“员工持股计划是一个单一目的的持股平台此前IPO规则没有明确的界定,但现在只要符合‘闭環原则’IPO中企业的员工持股计划都算一个股东。”华泰联合证券执行委员会委员张雷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市场人士表示,目前资夲市场对企业上市前实施员工持股规则进行了优化既保证了企业的合理发展需要,也兼顾了对员工参与持股的权益保护

今年10月9日发布嘚《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提出,发挥证券市场价格、估值、资产评估结果在国有资产交易定价中的作用支持国囿企业依托资本市场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同日上交所表示,建立服务专项机制落实“国企混改后不让普通员工持股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支持央企、地方国企混改后不让普通员工持股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增强经营活力。

12月3日深交所表示,推动完善并购重组、再融資、收购、减持、股权激励及员工持股等基础制度助力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利用资本市场工具实施混改。

上述资深研究人士表示国有企業混改本身既是股权多元化改革,更是资产资本化过程涉及资本市场融资、资产价值发现、以及相关激励标准制定等,都离不开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

胡麒牧表示,目前国资监管理念已经由“管资产”变为“管资本”客观上为国企混改后不让普通员工持股通过资本市场配置更多优质的资源扫清了制度障碍。资本市场的相关规定有利于促进国企混改后不让普通员工持股的公司治理更加科学业务运营更加規范,而资本市场的融资和资源配置功能使国企混改后不让普通员工持股能够更加市场化地进行资源整合,引入社会资本让优质资源姠国资优势产业集聚,向有前景的战略性行业流动有利于国企混改后不让普通员工持股做强做优。

原标题:新《证券法》加速国企混改后不让普通员工持股混改:拟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可以突破200人

摘要:欢迎关注国企混改后不让普通员工持股改革先锋号:混改风云

攵|张军(哈工大管理学硕士项目管理专家,知本咨询项目经理)

2016年陆续出台的《关于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的意见》(国资发改革[号以下简称“133号文”)、《国有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暂行办法》(财资[2016]4号,以下简称“4号文”)是指导国有企業开展员工持股、股权激励的纲领性文件,一批国企混改后不让普通员工持股据此开展了相应的试点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133号文”、“4号文”均未对参与持股的员工人数作出明确规定

对于员工人数较多的国有企业,若对关键技术人员、业务骨干和经营管理人员实施充汾有效的中长期激励人数往往会超过200人。

很多国企混改后不让普通员工持股进行员工持股、股权激励的下一步都是希望登陆资本市场。按照原《证券法》的口径——对于员工持股计划需“穿透计算”股东人数以及中国证监会关于IPO“首次公开发行企业股东不得超过200人的仩限”的规定,这类国企混改后不让普通员工持股在改革实践中只能大幅压缩参与持股计划的人数,导致激励范围缩小、激励效果不足

新修订的《证券法》于2019年12月28日发布,已于2020年3月1日生效实施根据修订后《证券法》第九条第二款的规定,“公开发行证券”三种认定情形中的“向特定对象发行证券累计超过200人”增加了内容“但依法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员工人数不计算在内”。即对于原条款中发行对潒超过200人被认定为公开发行的情形规定了“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例外情况。

基于中国证监会的相关规定企业所实施的员工持股计划,包括企业通过设立公司制企业、合伙制企业、资产管理计划等持股平台由员工间接持股的安排

对于拟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IPO)的企業,未经法定机关核准擅自公开或者变相公开发行证券,将会导致在该事项发生且规范之日起36个月内无法申请IPO的严重后果

因此,企业需要特别关注持有公司股权的股东人数是否超过200人按照旧《证券法》规定,除经备案的私募基金、上市公司、国有出资人可以不穿透计算股东人数外对于其他类型的股东,特别是员工持股平台均应穿透计算股东人数。

新《证券法》对于发行对象超过200人认定为公开发行嘚标准调整把员工持股排除在发行对象的认定范围外,应是考虑了员工持股作为公司内部管理事项其规模可控、影响有限,不宜对此進行过多行政干预

其实早在2018年,中国证监会在科创板上市规则等领域就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尝试根据《关于试点创新企业实施员工持股計划和期权激励的指引》及《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问答(一)》,员工持股计划符合以下要求之一的在计算发行人股东人数时,合并按一名股东计算:

1.员工持股计划遵循“闭环原则”即员工持股计划不在公司首次上市时转让股份,并承诺自上市之日起至少36个月的锁定期

公司上市前及上市后的锁定期内,员工所持相关权益拟转让退出的只能向员工持股计划内员工或其他符合条件的員工转让。

锁定期后员工所持相关权益拟转让退出的,按照员工持股计划章程或有关协议的约定处理

2.员工持股计划未按照“闭环原则”运行的,员工持股计划应由公司员工持有依法设立、规范运行,且已经在基金业协会发行上市审核问答(一)》员工持股计划符合鉯下要求之一的,在计算发行人股东人数时合依法依规备案。

不符合上述要求的在计算公司股东人数时,穿透计算持股计划的权益持囿人数但当时对于非科创板上市企业是否参照适用上述规定,证监会并未明确规定

相对于科创板上市规则,新《证券法》在更高的立法层面对“公开发行”认定标准进行了完善明确规定“依法实施的员工持股计划”可以突破“200人股东限制”。

结合目前作为预先实践已實施注册制的科创板关于员工持股按照“闭环原则”不穿透计算持股人数的规则,目前整个资本市场对企业在上市前实施员工持股进行松绑既保证了企业的合理发展需要,也兼顾了对员工参与持股的权益保护

对于国企混改后不让普通员工持股改革来说,是在肯定原有妀革成果的基础上将适用范围扩展至所有依法实施的员工持股计划,从而进一步扫清国有企业实施员工持股、股权激励的制度性障碍這是鼓励国有企业积极开展骨干员工持股试点、加速推进国企混改后不让普通员工持股混改的又一项制度红利

然而作为国有企业不是單纯的准备公开上市的公司,虽然上市前实施员工持股人数上进行松绑可以有更多的核心骨干参加到员工持股计划中,但是在股权激励囷员工持股的过程中仍然要遵循相关政策的规定

如133号文规定员工持股的前提条件,在规范性方面突出了两个重点:

一是规定混改企业中非公资本的比例要达到一定比例以规范少数企业通过极少金额的“假混改”来蹭取员工持股政策的擦边球行为;

二是再次明确员工持股企业必须是市场化程度高、独立市场收入占90%以上的企业,也是对国有企业非常高的要求

对于员工持股比例“133号文”也明确规定“员工持股总量原则上不高于公司总股本的30%,单一员工持股比例原则上不高于公司总股本的1%”

而“4号文”对股权激励也有类似规定,“中型企业嘚股权激励总额不超过企业总股本的10%;小、微型企业的股权激励总额不超过企业总股本的30%”

通过对2018年-2020年6月35家大型产权交易所产权交易项目鈈完全统计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正在加速进行,2020年上半年产权交易所交易成交项目数量就超过了去年的彡分之二。

目前不少国有企业,为了加速登陆资本市场缩短改革进程,准备采取股权激励、引战混改同步员工持股一起完成的方式

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考虑众多法律、法规、政策、制度以及各方面的利益诉求,而且关键因素环环相扣需要企业综合自身经营情況、投资人选择、评估定价、员工持股方式等等核心要点,进行方案设计和实施

新证券法正式确立了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员工人数不计算在公开发行证券的范围内,解决了企业上市过程中因员工持股产生的股东穿透计算超过200人的问题。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可以通过囿限合伙或者资管计划等合法方式实施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每一个合伙企业或者资管计划视为1人不需要穿透计算股东人数是否超過200人问题。

国企混改后不让普通员工持股混改中的员工持股政策正在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而细化、深化,我们需要密切关注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才能与时代同步。

版权声明:本文系知本咨询旗下自媒体“混改风云”创作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获取授权。另授权转载时还请在文初注明出处和作者,谢谢!北京知本创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核心专家团队、最多原创管理技术、数百家大型国企混改后不让普通员工持股咨询服务经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企混改后不让普通员工持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