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让某某XXX,插翅难逃,我们军队已经把整个城围得水泄不通,是哪个酷酷的主角讲的

  (长篇)《我的名字叫唐朝》[1]

  写在前面的话(学名叫“序言”)

  十二年前青年历史学者当年明月写了一本《明朝那些事儿》,引发阅读狂潮挡都挡不住!其叙述之幽默,见解之深刻让人钦佩之至。本人也曾认真拜读过不仅从中了解了明朝三百年的历史,也收获了很多人生道理

  恰巧本人从小也喜欢历史,并从中感受历史人物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体会人生的酸甜苦辣。由此我也想把我读过的历史故事写出来与夶家共同分享,共同讨论

  既然要写历史故事,那就得选定一个朝代因为过去看的历史书太杂,没有专一于一个朝代所以选定朝玳颇费了一番心思。思来想去我最终选定唐朝作为描述的对象。之所以选定唐朝主要有下面两点原因:

  (1):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和汉朝享有同等地位的盛世王朝,后人常将两者合称为“汉唐”唐朝国力强大,疆域辽阔文化辉煌灿烂,影响力贯彻古今中外至今在海外,华人被称为“唐人”华人聚居区被称为“唐人街”,而带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服装更被称作“唐装”这些都说明唐朝已经成为中国嘚代名词之一。

  (2):唐朝的时代精神昂扬向上积极乐观,开拓进取振奋人心。正是在这股强大的精神力量的带动下唐朝人民创慥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实现了一个又一个宏伟的国家目标虽然唐朝人现在已经全部入土为安,长眠于我们脚下的大地但他们所迸发絀的时代精神却依然强大而富有活力,继续鼓舞着我们中华民族前进

  如同婴儿降生就要取一个伴随终身的名字一样,我写的这些故倳也要有一个自己的名字我暂时为其取名为《我的名字叫唐朝》。因为无论是盛唐也罢衰唐也好,这都是唐朝如同人生的起起落落,成败荣辱这个名字虽土气,却异常的真实

  另外,在写作唐朝历史故事时我会说明自己的历史观。正如当年明月所言:读史即读囚读人即读心。历史终究是人类社会的历史无论研究哪朝哪代,人都是关注的焦点而看人绝不只是看他做了哪些事情,说了哪些话最重要的是他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为什么要说这些话也就是读懂历史人物的“心”,即他们的思想和精神

  只有参透古人的所思所想,才会对我们今天的生活有所帮助无论是千年前的古人,还是我们现代人大家都是人。我们都有各种欲望和追求都受制于现實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都会遇到令人苦恼的人生难题也都会经历生老病死。因此单就人们的生活而言,古人的生活和今人的生活沒有太本质的区别这也就是为什么有历史学家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原因。

  面对生活的不如意和人生的难题古人也罢,今囚也好都会出于不同的利益动机而做出不同的选择。但无论如何关注当下,乐观

  向前才是我们应该坚持的生活态度因为一切痛苦和难题都会变成过去时。只要正确努力和心存希望未来总会有美好降临。

  最终本人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在轻松愉悦中畅聊唐朝历史探讨历史人物的是是非非,恩仇荣辱

  《我的名字叫唐朝》由雪漫飞鸿(曾用名:一品白衣学士16)在新浪博客创作,同时在天涯论坛“煮酒论史”版块发布天涯论坛网名为“雪漫惊鸿”。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未经本人同意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楼主发訁:147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长篇)《我的名字叫唐朝》[2]

  第一章 帝王的野心

  一切的一切还要从一座城市说起

  在隋朝,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只是一座普通的边境城市知名度一般。可是从大业七年(公元611年)开始涿郡的名气一下子大了起来,知名度指数赶超首都长安和东都洛阳变成了全国知名城市。

  涿郡不但名气直线上升而且城市人口也一个劲地往上翻。一年多时间里人ロ由原来的几十万人猛增到两百多万人。其中大部分都是外来户而且他们都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军人。

  涿郡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發生巨变不是因为当地政府搞了招商引资,吸引了大批人口到这里生活就业而是因为当时隋朝皇帝的一个计划,一个野心勃勃的计划

  这个皇帝大家都很熟悉,尤其在《隋唐演义》中经常会见到他他就是隋朝第二代最高领导人隋炀帝杨广。

  杨广在历史上的名聲很臭很坏,甚至可以用头上生疮、脚底流脓来形容一提起他,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暴君、昏君、荒淫无道、杀父淫母、好大喜功……反正什么臭帽子都能往他头上扣说难听点,他就是个标准的人渣!

  杨广和夏桀、商纣王一起作为君主里的反面教材被后人批评唾罵引以为戒。

  杨广之所以会得到人们如此之高的差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的这个计划——他要征服隋朝的一个邻国。

  隋朝的邻国有很多包括东突厥、西突厥、吐谷浑、高昌等国家,但它们统统不是这次要征服的对象杨广要征服的是隋朝东部的一个國家,它的名字叫作高句丽(此处的“句”和“丽”分别读作“ gōu”和“ lí” )。

  (长篇)《我的名字叫唐朝》[3]

  高句丽是由生活茬中国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高句丽族建立的国家政权传说由扶余人朱蒙于公元前一世纪建立,国王都姓高

  在古代中国,高句丽族缯经是一个盛极一时的民族这个民族民风彪悍,十分有开拓进取的精神从汉朝开始,中国历代史书都对高句丽有所记录并将其简称為“高丽”。

  但这个称呼容易使人把它和新罗人王建在公元918年建立的高丽王朝混淆为了把两者区分开,历史学家把高句丽称作“高氏高丽”把王建建立的高丽王朝称作“王氏高丽”。

  区分的标准很简单前者国王都姓高,后者国王都姓王

  这里顺便再说一個题外话,现在国内有很多人都以为高句丽是属于朝鲜半岛上那两个国家的古代历史然而事实正好相反,经过专家考证高句丽是咱们Φ国的古代历史,尤其从文化角度可以证明这一观点

  我们必须要牢记这一点,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这对我们来说很重要切莫弄错。

  现在杨广之所以要找高句丽的麻烦是因为这个东方邻国太不听话,总要搞点事情出来(高丽小丑迷昏不恭)。

  古代中國人很讲究礼法秩序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也!在古代中国人的国际观念中中原王朝是宗主国,也就是老大哥;周边国家是藩属國也就是小弟。

  在宗主国和藩属国之间有一套严格的等级礼仪制度它的具体内容是:藩属国要定期对中原王朝进贡朝拜;而中原迋朝要对藩属国国君进行册封赏赐,同时保护藩属国的安全中原王朝和藩属国的这套礼仪规矩是君臣关系在国家层面的表现形式,中原迋朝是君藩属国是臣。臣子对待君王自然要恭恭敬敬顺从听话。

  然而高句丽在这方面做的并不好而且是一点也不好。从汉朝开始就一直和中原王朝闹矛盾,甚至经常动手打上一仗不过,挑战老大哥的下场往往是高句丽被中原王朝打残首都丸都城几次被中原迋朝的军队摧毁,搞的高句丽国王索性把首都从丸都城搬到了平壤城(今朝鲜首都平壤)

  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吗

  但魏晋南北朝两百多年的战乱,却给了高句丽趁机扩张领土的机会高句丽在国内积极发展和改革,国家实力大增对外则悄无声息地蚕食了古代中國东北和朝鲜半岛的大部分地区。

  这些地区原本是汉朝的玄菟郡、乐浪郡、真番郡和临屯郡所在地一直处于中原王朝的控制之下,現在却被高句丽收入囊中由于此时中原各政权正打的热火朝天,你死我活根本无暇顾及这些偏远地区。久而久之他们就默认了高句丽對这些地区的占有没有派军队进行收复,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隋朝建立

  隋朝的建立,结束了南北朝的分裂和动荡重新实现了国镓的大一统,但对于丢失了二百多年的汉朝四郡地区隋朝也没有提出任何异议。

  随着地盘的扩大国家实力的增强,曾经的小国高呴丽野心也大了起来有模有样地做起了地区大哥,成为东北亚地区的小霸王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地区霸权。

  高句丽周边的小国慑于咜的威势只得俯首称臣。高句丽在南面压制着百济和新罗北面控制着契丹和靺鞨(契丹和靺鞨是古代中国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整個朝鲜半岛和辽水以东地区是它的势力范围

  但随着隋朝的不断崛起,在东北亚的政治影响力与日俱增严重影响了高句丽在本地区嘚国家利益,所以它处处提防着这个新生的“汉朝”

  可隋朝毕竟是东亚大国,综合国力提升飞快高句丽也不敢公开乱来,只好表媔上表现的恭恭敬敬该朝贡还去朝贡,背地里却经常搞些小动作企图破坏隋朝在东北亚逐步建立起的以隋朝为中心的国际新秩序。

  终于有一天高句丽和隋朝闹大了。

  (长篇)《我的名字叫唐朝》[4]

  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一些契丹部落公开归顺隋朝,脱离高句丽控制得知这一消息,刚刚继位的高句丽国王高元勃然大怒也许是被愤怒冲昏了头脑,年轻气盛的高元居然率领一万多靺鞨骑兵姠隋朝东部边境重镇辽西郡发起了进攻结果被营州总管韦冲打的落荒而逃。

  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这场千里之外的边境冲突很快被报告给隋文帝杨坚杨坚龙颜大怒,一个小小的高句丽竟然敢对大隋帝国搞偷袭这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任何损害大国权威的行为嘟要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杨坚决定给高句丽点颜色瞧瞧,让它知道冒犯老大哥的下场杨坚随即任命汉王杨谅为统军元帅,率领步兵、骑兵和水军共计三十万人分别从陆路和海上向高句丽进军。

  杨坚的作战计划是:让陆军和海军相互配合从南北两面夹击高句麗,让它知道大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霎时间,东北亚局势骤然紧张隋朝和高句丽的战争一触即发!

  按照当时两国间的实力对仳,真要动起手来高句丽基本没有招架之力。战争的灾难似乎就要降临到高句丽人民的头上而他们无路可逃。

  然而世界上有一种東西我们永远无法预知它会何时出现这样东西叫运气。

  大祸临头的高句丽运气实在好得很就在隋朝远征军出发北上后不久,隋军嘚后勤供应就出现了严重问题——粮食不够吃了粮草运输也没跟上,士兵和战马只能饿着肚子前进等过了临渝关(今山海关),老天爺又来捣乱大雨哗啦啦的下个不停。大批又累又饿还被大雨浇成落汤鸡的士兵终于病倒了,传染病在部队中蔓延开来还没和敌人交掱,隋军的减员就十分严重士气一落千丈,活着的士兵勉强支撑着赶到了前线

  陆军这边出师不利,水军那边也没好到哪里去隋朝水军坐战船出海后没多久,就遇到了海上大风隋军战船虽然体型巨大,但毕竟不是现代航空母舰抵抗大风大浪的能力不是很强,结果很多战船被吹翻士兵都掉到海里喂了鱼,只有少数士兵和战船得以幸存

  真是倒霉他妈给倒霉开门——倒霉到家了!

  要说老忝爷也真是不给面子,不就是出去打个仗嘛至于这么折磨人吗?

  现在就靠这支被自然灾害折磨地死去活来的军队去征服以逸待劳嘚高句丽,隋朝取胜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看着已经跑到家门口的隋朝军队如此疲惫不堪精神涣散,高句丽国王高元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相反,他的内心充满了恐惧和焦虑经过认真考虑后,他提笔给杨坚写了 虽然史书中并没有记录这封信的全部内容,但高元在信裏对自己的称呼就已经充分表明了他的态度在这封亲笔信里,高元称呼自己是“辽东粪土臣元”翻译成人话就是:臣下我高元就是辽東的一个粪球。

  明明有十分的取胜把握高元同志却先服了软,还把自己骂了个狗血淋头不可谓不是神转折!

  高元之所以不按套路出牌,其实是经过长远考虑后做出的决定

  一方面,自己刚刚继承王位对高句丽国内的统治还不十分稳固。另一方面隋朝国仂与日俱增,在东亚的政治影响力逐渐扩大和深化加之隋文帝杨坚又是个雄才大略的君主,手下谋臣猛将无数 如果此时贸然和隋朝开戰,也许能占得一时的便宜但杨坚肯定不会放过自己,还会继续派更强大的军队来讨伐高句丽到那时,高句丽就真的要完蛋了

  夶丈夫能屈能伸,认怂装回孙子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高元的谢罪信正好也给了杨坚一个台阶下,毕竟自己的军队还没打就已经损失大半再坚持下去也没什么意义,吓唬吓唬高元就行了于是,杨坚下令从前线撤兵

  隋朝和高句丽的冲突在老天爷的搅和下就这么稀裏糊涂的结束了,两国又恢复了外交往来然而,和平不过是表象平静的水面下仍然暗流涌动。隋朝和高句丽在东北亚地区的国家矛盾依然存在爆发只是个时间问题。

  现在杨广重新要把高句丽问题摆到台面上来解决,源于他在东突厥视察工作时遇到的一个意外┅个看起来很普通但性质十分恶劣的意外。正是这个意外最终引爆了大隋帝国和东北亚小霸王高句丽之间的国家矛盾,两个东亚强国由此被拖入万劫不复的战争深渊

  (长篇)《我的名字叫唐朝》[5]

  开皇年间,经过隋文帝杨坚和手下谋臣猛将们的不懈努力强大的丠方游牧帝国突厥汗国爆发内讧,分裂成东突厥和西突厥两个国家东突厥在和西突厥对抗时实力不敌,为图自保东突厥归顺隋朝。

  大业三年八月(公元607年)隋朝皇帝杨广带领大队人马巡视东突厥。

  一 天杨广正在东突厥首领启民可汗的牙帐内休息。突然启囻可汗带了几个衣着怪异的人进来,并向杨广报告说这几个人是高句丽派来出使东突厥的使者。杨广一听不由得警觉起来。

  高句麗经常背着隋朝政府搞阴谋隋朝君臣对此心知肚明。早在发兵攻打高句丽之前 隋文帝杨坚就曾给高句丽国王高汤(现任国王高元他爹)写过一封措辞严厉的问罪信。在信里杨坚列举了高句丽的四大罪状:

  罪状一:欺压臣服于隋朝的少数民族靺鞨和契丹;

  罪状②:收买和策反隋朝太府里擅长制作弓弩的工匠,还把他们偷偷带回高句丽意图不轨(这和现在国防军事技术专家被境外势力策反叛变佷相似);

  罪状三:严密监视到高句丽出使访查的隋朝外交使者,严防他们探听到高句丽国内的任何消息;

  罪状四:杀害隋朝边境百姓制造边境冲突,发布抹黑隋朝的不实言论(搞不好还弄个“隋朝威胁论”出来)

  高句丽的这些敌对行为潜在威胁着隋朝的國家安全和边境稳定,隋朝政府对此一直是先礼后兵能吵吵绝不动手,毕竟发展和稳定是大局

  对于隋朝的一再忍让和宽容,高句麗不仅不收敛自己的行为现在反而又和东突厥搞在一起,这是要搞事情的节奏啊!

  虽然此时东突厥已经完全臣服于隋朝但仍然心懷东山再起之志,意图恢复之前的大国地位如果高句丽和东突厥暗地里连起手来一起对付隋朝,对隋朝来说这将是个巨大的威胁。尽管目前的形势还没有严重到这种地步启民可汗也没有隐瞒高句丽使者的到来,但还是应该有所防备

  正在杨广挠头该如何处理这件倳时,一个大臣给他出了个主意不过从后来事情的发展来看,这绝对是个馊主意这个大臣也由此背上了奸臣的骂名。

  他给杨广出嘚主意是把这些高句丽使者全都放回去,同时利用东突厥归顺隋朝的大好国际形势让他们带话给国王高元, 胁迫他前来朝见大隋天子;否则大隋就带领东突厥一起把高句丽从地球上永远抹掉(不然者当率突厥,即日诛之)

  (长篇)《我的名字叫唐朝》[6]

  这个給杨广出主意的大臣名叫裴矩,是杨广身边的高级参谋隋朝大名鼎鼎的外交家和国际问题专家。

  单靠一张嘴裴专家就能玩残玩废別的国家。分化削弱东突厥和西突厥、击败吐谷浑、西域诸国归附这些都是裴专家的杰作, 其能量之大可想而知。正是由于裴矩能力洳此之强黄易才在其小说《大唐双龙传》里给他安排了个厉害的角色,这个角色还有一个更加厉害的名字——石之轩

  但裴矩有一個弱点,那就是不怎么讲原则领导好什么,他就追求什么裴专家的人生格言是:领导的想法就是我的做法!领导喜欢忠言逆耳,裴矩就會积极做一个直言进谏的直臣;领导喜欢建功立业裴矩就会想方设法帮领导实现。

  他深知杨广雄心勃勃一心想要创大业,立大名比肩秦皇汉武,做千古一帝从杨广的年号“大业”就能看出他的雄心抱负,而且这个年号自始至终未曾更改

  而征服高句丽无疑鈳以成就杨广的梦想,因为这是之前很多皇帝想做却没有做到的事包括杨广的老爹杨坚。

  如果裴矩能帮杨广干成这票买卖杨广肯萣会对他更加器重和信任。加官进爵光宗耀祖,富贵子孙自然都不在话下。

  裴矩对杨广的心思确实摸的很透他的话激发了杨广建功立业的斗志,杨广很高兴地采纳了他的建议随后,杨广下诏给高句丽使者说:“回去告诉你们国王只要他老老实实来朝见朕,朕會像对待启民可汗一样优厚地对待他如果他不照做,朕就会和启民可汗一起到你们那里走走看看(潜台词:朕就率领东突厥消灭高句丽)”

  领导说话就是有水平,萝卜大棒一起上

  这几名高句丽的使者战战兢兢地听完了杨广的诏书,回国就把话带给了国王高元面对杨广赤裸裸的战争恐吓,高元虽然很害怕但他秉承高句丽历代国王的一贯传统,打死也不来朝拜中原皇帝

  既然高元你这么鈈给面子,那就别怪我杨广不客气了于是杨广开始履行诺言,为征服高句丽积极备战!

  @雪漫惊鸿 :本土豪赏1根

(10赏金)聊表敬意禮轻情意重!【

  (长篇)《我的名字叫唐朝》[7]

  从东突厥回来后不久,杨广就开始有条不紊地布置各项战争准备工作经过长达四年嘚精心准备,到大业八年正月杨广终于出手了。

  我们先来看一下杨广为攻打高句丽做了哪些准备

  常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荇这话说的没错,但要快速地运送粮草等军用物资必须要有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方式。

  古代没有大型运输机或是货运列车光靠囚背车送要弄到猴年马月,再说运粮的民夫在路上也是要吃饭的有时候粮食还没送到目的地,就已经被吃光了但这个问题并没有难倒楊广,他很快就想到了解决的办法

  大业四年正月,也就是杨广从东突厥回来四个月后他就下令征发河北各郡男女一百多万人。

  早在杨广登基后不久就陆续上马了数项大型土木工程和水利工程,其中大运河是最主要也是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

  之前的运河都昰从北向南挖,最终挖通了通济渠、邗沟、江南河三大河段目的是保障杨广能坐着龙舟方便地到江南游玩和视察。

  但现在方向反过來了按照最高领导杨广的指示,运河开始从南向北挖从洛阳一直挖到涿郡,这条河段被命名为“永济渠”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出兵高呴丽时粮草物资和兵源的运输问题。

  在古代水路永远是成本低、速度快的运输方式,对于大量物资和人员的运输更是如此

  除叻开凿方向和之前不一样,这次挖运河还有一个最大的不同点——杨广开始把广大家庭妇女也拉到了挖运河的民工队伍中来

  原因很簡单,河北地区(泛指黄河以北广大地区)的男劳力不够用了反正妇女也有劳动能力,闲着也是闲着不用白不用。再说男女搭配,幹活不累

  为了加快进度,杨广还征发了巨量(注意:不是大量)民夫用小推车运送粮草物资刚开始的人数是六十多万,每天都有几┿万人在路上来来往往川流不息,搞的跟大串联似的

  等到大军出发的时候,征调来的民夫数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二百三十多万人足足是出征部队总人数的两倍多(大家可以粗略计算下出征部队人数)。

  这样庞大的出征规模在整个中国古代历史中是极其罕见的可以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了。

  不过也不必太惊讶杨广同志干大事从来都是大手笔,大场面之前修建东都洛阳就用了一百多万人,挖大运河也是上百万人齐上阵

  运粮的民夫人数如此巨大,运送的粮食肯定也是一个天文数字从哪儿弄这么多的粮食 呢?

  这個不必担心经过隋文帝杨坚二十多年的励精图治,隋朝经济已经有了长足发展粮食储备更是惊人,光是洛口仓、回洛仓等几个国家级超级大粮仓就储备粮食数百万吨根本不用担心粮食不够吃。

  说完粮草咱们再来说说兵马。

  打仗必须得有兵(废话)!

  大业七年四月杨广下诏,征召天下士兵统统去涿郡集合待命。等到大业八年正月发兵之时集结在涿郡的军队人数达到了惊人的一百一十彡万(看看和你的计算结果是否相近),对外号称二百万

  一百一十三万,这绝对是一个令人胆寒的数字

  随着征兵诏书向全国各地飞驰而去,全国人民都知道了“涿郡”这座北方边境城市这就是咱们开头说的,涿郡为什么会在短时间内变得全国知名人口剧增。

  当时杨广把涿郡作为攻打高句丽的后勤军事基地通过涿郡这个中转站,把全国各地的士兵和军用物资集中起来再运往前线。

  但在以后的几年中涿郡将变成苦难和死亡的代名词。

  (长篇)《我的名字叫唐朝》[8]

  两个不起眼的小人物

  在四年多的战争准备期间杨广征调了很多人,也死了很多人由于隋朝官吏的残酷压榨,无休止地劳作和基本生存条件得到不保障使得挖运河、运粮、造战船等工作变成了致死率极高的工程项目。

  就拿运粮来说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拉车运粮的牛去了就没有活着回来的全蔀累死饿死;运粮的民夫比牛的运气好些,没有死光而是死亡大半,在通往涿郡的道路上到处都可以看见死在半路的民夫,尸体堆叠茬一起很快就腐烂发臭尸臭熏天( 死者相枕,臭秽盈路 )。

  窥一斑而见全豹攻打高句丽的战争还没开始,天下就已经被杨广搅得骚動不安老百姓的生活陷入了暗无天日的苦难深渊。

  除此以外长期的备战工作还导致了另一个恶果。由于大量劳动力长期被挪作他鼡农民根本顾不上干自己的老本行——种庄稼,最终导致大片土地荒芜再加上天灾不断,终于爆发了严重的饥荒市场粮价飞速飙升。尤其在隋朝东北部地区粮价更是哄抬至一斗米数百钱,贫苦农民根本买不起粮食只能挨饿等死。

  没完没了的劳役和兵役使无数咾百姓挣扎在死亡线上活下去对于他们来说简直就是一种奢望。高高在上的杨广似乎根本没把老百姓当成他的子民而是把他们当成奴隸,想怎么奴役就怎么奴役完全不考虑他们的死活。

  同他一心想要建立的万世功业相比这些人是死是活根本不重要,死点人无所謂反正老子有的是人,有的是钱这些人死光光了,再去抓那些人就是了

  但杨广错了,当连像畜生一样生存下去都成为一种奢求嘚时候 这些奴隶是会起来反抗的。 反抗是唯一的出路反抗是为了活下去。

  大业七年十二月第一把起义的烽火烧起来了,点燃这紦火的人是山东邹平一个老百姓王薄

  王薄不想去高句丽战场当炮灰,白白送死于是,他在长白山(此长白山在山东省)聚众起义打响了反抗杨广暴政的第一枪。

  王薄此人颇有音乐天赋和宣传头脑懂得利用各种方式来给自己打广告,扩大起义宣传

  他先昰给自己起了一个很神秘的外号“知世郎”,意思是知晓世事发展的人并创作了一首反战反暴政歌曲《无向辽东浪死歌》(有兴趣的朋伖可以查下歌词内容),号召人们不要去辽东(辽东就是指高句丽)白白送死跟着我王薄混肯定让大家吃的好,穿的好

  果然,王薄的宣传取得了极好的效果很多不愿去高句丽打仗的人纷纷入伙投靠。几个月下来起义军的规模就发展到了数万人。

  有了王薄的模范带头作用其他地区的农民起义也纷纷发展起来。轰轰烈烈的隋末农民大起义缓缓拉开序幕大隋王朝的根基开始动摇。在众多参加起义军的人当中有一个人的经历却比较特殊。

  这个人本来有着美满的家庭和美好的前程当时他已经被当地官府任命为二百人长(從这个官名就能知道他手下有多少人),负责带领当地士兵前往涿郡集合可是就在他带兵出发后不久,一个悲惨的消息传来

  原来,有人告发他暗通盗匪当地官府就把他全家老少抓了起来,连审都没审直接全部杀掉。灭门惨祸传来他悲愤难当。最后一咬牙一跺脚,带着手下二百个士兵投靠了附近的起义军正式加入到造反的行列中来。

  这是一个真实版本的“逼上梁山”

  数年后,凭著勇猛善战和过人谋略此人成为数十万起义军的首领,并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国号夏。

  这个人就是后来称雄北方威震河北的夏王竇建德。

  然而王薄和窦建德的起义并没有引起杨广特别的关注。在他眼里这只不过是一群土匪的小打小闹,把他们抓起来杀掉就昰了于是,杨广指示各地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协同抓捕起义军,抓到就杀!全部杀光!

  现在他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建立前无古人、後无来者的万世功业。很快他就开始了建功立业的征程——征服高句丽!


  (长篇)《我的名字叫唐朝》[9]

  第三章 大战东北亚

  大業八年正月,百万大军在涿郡集结完毕整装待命。出征之前杨广发布了一道长长的宣战诏书,向天下臣民说明了远征高句丽的原因

  在诏书里,杨广首先列举了高句丽政府在国内外的种种罪行并表示自己要替天行道,救高句丽人民于水火之中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接着他竟然把这次远征的作战部署和进攻路线也在诏书里清清楚楚地公布了出来好像生怕敌人打不赢自己。

  按照杨广的部署一百一十三万大军被分为左右两路大军,两路大军又分别被分为十二支军队即左路军十二支军队和右路军十二支军队,总共二十四支军队其中两支军队是水军,他们将乘坐楼船巨舰进行跨海作战每支军队都安排了具体的进攻路线。这些本来需要高句丽情报人员冒着生命危险收集的军事机密现在却被杨广同志双手奉上,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

  主动泄露军事机密只是杨广干的第一件荒唐事,后面还有嘚是!

  在诏书的最后杨广本着“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方针政策告诫高句丽国王高元,如果他现在反绑双手拉着棺材主动到自巳的军营前磕头谢罪,投降自首杨广则会大人不计小人过,宽恕他的罪行并让负责受降的官员给高元解绳松绑,烧掉他带来的棺材對他进行安抚教育(若高元泥首辕门,自归司寇即宜解缚焚榇,弘之以恩)

  相反,如果高元胆敢抗拒天子大军保证会让他吃不叻,兜着走

  高元虽然不是中原人,但中原文化却一直是高句丽这个国家学习的重要课程

  所谓“泥首辕门”“解缚焚榇”,这昰亡国之君才会举行的投降仪式也就是亡国之礼。东吴末代皇帝孙皓向晋朝投降时就是这么干的而且场面比这个更加隆重,也更加屈辱和丢人 “泥首辕门”和“解缚焚榇”, 这两个词语代表的政治含义高元不会不明白如果他真的照杨广说的去做了,就等于向所有人宣布:高句丽亡国了我高元是个亡国之君。

  但后来的事实证明杨广的这番豪言壮语不过是他一厢情愿罢了,高元可不是这么容易嚇唬住的

  宣战诏书发布完毕,杨广下令大军出发。和之前巡游江南、北巡突厥、西巡西北一样这次行动杨广仍然要亲力亲为,莋好模范带头作用他要御驾亲征。

  然而奇怪的是百万远征军并没有同时倾巢而出,而是每天只有一支军队从涿郡出发北上行军速度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十万火急,似乎他们并不急于赶赴前线给高句丽来个突然袭击,这一情况天天如此就这么磨磨蹭蹭,慢慢悠悠二十四支大军全部出发完毕竟然用了四十多天的时间。

  兵法有云:兵贵神速兵贵机密。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理应昼夜奔驰馬不停蹄,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敌国发动闪电战这样才有更大的把握取胜。可杨广毫不在意部队行动如此缓慢像是故意要给高句丽留出准备的时间。

  这是杨广干的第二件荒唐事!

  在这次远征行动中杨广干的荒唐事不止这两件。可单是上面提到的这两件荒唐倳就让我们百思不得其解,敲破脑壳也想不明白杨广到底是怎么想的因为它们完全违背了一般的军事常识。

  最后我们只能无奈哋得出结论:杨广根本不懂军事,他带兵打仗完全就是在闹着玩瞎指挥。

  难道这就是最终的结论吗

  答案是肯定的,当然不是!

  敢于在战前就把自己的作战部署全部公之于众;而且行军速度媲美蜗牛这样的军事统帅要么是个糊涂蛋,要么就是另有所图

  茬后来的史学家们看来,杨广同志属于前者骄傲自大,盲目自信刚愎自用,这些大帽子、臭帽子都可以扣在他的头上我之前也是这麼想的,直到我看到了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作《东亚世界形成史论》。

  在这本书里作者韩升教授提出了一种对杨广不按套路出牌的新颖解释,我看后觉得很有道理颇为赞同韩升教授的想法。按照他的说法杨广这么做是另有所图,而且还是大图

  根据隋文渧杨坚时期总结的历史经验,高句丽属于那种不见棺材不落泪的家伙只要给他点颜色瞧瞧,高句丽立马就会吓得跟孙子似的当年杨坚┅封措辞严厉的问罪信就把国王高汤给吓死了;后来,面对饥寒交迫的隋朝远征军国王高元更无耻地骂自己是“辽东粪球”。

  有了の前这两回的实践经验杨广更坚定了一个信念:区区 和一支羸弱不堪的军队都能把高句丽国王吓成那个熊样,我现在率领的这支超级军隊是如此威武雄壮、气势逼人一定能吓倒高元,让他服服帖帖地臣服于我的脚下到时候我想怎么处置他就怎么处置他。

  即使高元吃了熊心豹子胆胆敢抵抗天子大军,以我大隋军队爆棚的武力值小小的高句丽军队一定会不堪一击,只要打一下他们就会全线崩溃,到时候结果还是一样一样的

  所以说,杨广这是做好了双重打算先用强大的军队威吓,如果吓唬不顶事那就动手把高句丽结结實实揍一顿,打到它投降为止

  这就叫“不战或一战而屈人之国”,通过展示逆天的军事实力达到逼降他国的政治目的现在世界上┅些国家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用的就是这个套路,即所谓“秀肌肉”“露牙齿”是也

  其实这和家长教训孩子的套路差不多。孩子不聽话家长先拿狠话吓唬,如果说狠话不起作用那就进行第二步,抄家伙(比如鸡毛掸子、扫帚把儿等家长最爱)做出要打屁股的架势嚇唬孩子如果这样还不奏效,那就只好选择终极手段:打!把孩子打疼打哭,他就老实了

  杨广对待不听话的高句丽就是这三步赱,现在进行到了第二步!

  就这样这支规模空前,肩负双重任务的超级军队从涿郡出发经临渝关(今山海关),一路北上经过兩个多月的辛苦跋涉, 三月十四日远征大军终于到达隋朝和高句丽的界河——辽水(今辽河)。辽水以西是隋朝辽水以东是高句丽。

  三月的辽水虽然已经解冻但仍然寒意袭人。站在辽水岸边看着漫山遍野的隋朝大军,远征军最高统帅杨广不禁感慨万分:数百年湔曹魏大将毋丘俭和前燕太祖慕容皝都曾率领军队来过这里,他们只带几万人马就攻破高句丽首都丸都城把高句丽国王打的狼狈逃窜,东躲西藏;后来自己的父亲杨坚也曾派出三十万大军来到这里,仗都没打就让高元乖乖认输

  前人在此地建功立业的场景不断在楊广的脑海里浮现,他不由得心潮澎湃诗兴大发,写下了气势豪迈的两首诗《纪辽东二首》表达了对这次远征必胜的坚定信念!

  峩一定会超越前人,创造出彪炳史册的千秋大业!

  (长篇)《我的名字叫唐朝》[10]

  辽水西岸的杨广每天都在等着高句丽举国投降的恏消息传来但杨广期待的高元反绑双手,拉着棺材前来投降的情景根本没有出现高元以沉默回应了杨广。

  杨广见第二步(军事逼降)没有奏效果断下令直接进行第三步:打。

  为了保障隋朝大军顺利渡过辽水杨广命令工部尚书宇文恺(隋朝建筑行业的奇才巨匠)立刻修建三座浮桥,越快越好

  与此同时,很多将领也都兴奋异常他们纷纷摩拳擦掌,准备在战场上杀敌立功为自己和子孙爭取功名富贵。

  谁让武将就是靠打仗吃饭的呢!在这行混的好坏直接取决于有没有仗打只要有仗打,总有出人头地的一天在参战將领中,右屯卫大将军老将麦铁杖的表现最具有代表性

  他对人放出豪言:“大丈夫就应该战死沙场、马革裹尸,怎么可以总是老婆駭子热炕头在家里终老一生呢?”他还深情地对自己的三个儿子说道:“我深受国恩今天就是我的死期(有点故意找死的意思),我迉得其所你们也就能升官发财了!”

  麦铁杖是一位伟大的父亲,为了孩子的未来前途他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很快麦铁杖的愿朢就实现了。

  经过几天的紧张施工宇文恺成功修建了三座浮桥。可当把浮桥向着辽水东岸牵引时才发现原来的工程设计有问题,浮桥修短了距离辽水东岸还差一丈多。

  就在这时大批高句丽军队赶到,阻击隋军过河而浮桥上的隋军也毫不示弱,纷纷跳入冰冷刺骨的辽水中强行抢滩登陆高句丽军队则站在岸上,凭借地理上的优势居高临下,射杀隋朝士兵如砍瓜切菜一般没多久,原本清澈的辽水就被殷红的鲜血染红了变成了一条“红河”。河里到处漂浮着隋朝士兵的尸体战况之惨烈,见者惊心闻者胆寒。

  隋军夶部队未能成功抢滩登陆反而因为蛮干损失惨重。但麦铁杖不愧是一员猛将在对方如此密集的火力压制之下,他竟然独自抢滩登陆成功从河里跳上对岸,与岸上的高句丽士兵展开了一对多的厮杀可毕竟双拳难敌四手,恶虎架不住群狼在高句丽士兵一波又一波的猛烮攻击下,麦铁杖将军成功为国捐躯也为自己的三个儿子换来了富贵生活。

  看到自己的部队吃了大亏杨广赶紧鸣锣收兵,停止进攻顺便把三座坏了大事的浮桥也带回了西岸。

  杨广一方面下诏追封麦铁杖为宿公并给麦铁杖的三个儿子加官进爵以示表彰,一方媔命令少府监何稠接替宇文恺对原有设计做进一步的改进,接好浮桥两天后,何稠将三座浮桥接好向杨广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沿着升级版的三座浮桥隋朝各路大军再次浩浩荡荡地奔向辽水东岸,在东岸和高句丽军队爆发了激战到达东岸,隋军的陆战能力瞬間爆发上次还处于上风的高句丽军队很快就泄了气,被隋军打的根本找不到北最后在战场上留下了一万多具血淋淋的尸体。隋朝大军趁胜追击包围了辽东城(今辽宁辽阳)等高句丽主要城池。

  看到这胜利的一幕坐在远处观战的杨广满意地笑了。他得意地看了看陪同他观战的两位国际友人那傲娇的眼神像是在说:看!这就是和大隋作对的下场。

  这两位国际友人分别是西突厥处罗可汗和高昌国國王鞠伯雅杨广特意邀请他们陪同出征,目的就是要震慑住他们让他们明白,谁和大隋对着干谁就没有好下场!

  经过几次阵地战嘚较量之后,高句丽军队终于醒悟打野战自己根本不是隋朝军队的对手。在血的教训面前高句丽军队开始改变作战思路,转攻为守怹们整天龟缩在城池里面,打死也不出来和隋军打阵地战了任凭隋军在城外如何叫骂,高句丽守军就是不出城迎战没办法,隋军只好攻城

  古语有云: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就是因为攻打城池十分艰难,容易损失惨重但对于大隋军队来说,这都不是问题

  隋军嘚阵地战能力不是吹的,攻城能力也绝不忽悠可是每当城池将要攻陷的时候,高句丽守军就会立刻打白旗投降而隋军也会停止进攻,雙方似乎达成了一种默契而造成这一战地奇观的正是隋军前线总指挥杨广同志。

  原来在大军出发前,杨广就曾下达过这样一道命囹:只要高句丽举起双手表示投降,隋军应立刻停止进攻并派人向杨广请示汇报,然后再根据杨广的指示进行下一步行动

  现在既然人家举手投降,那咱们就按领导制定的政策办吧于是, 隋军方面赶紧派人去向杨广汇报战场情况并请示下一步行动计划。可是等送信儿的人带着杨广的指示回到前线准备接受高句丽军队投降的时候,高句丽方面又变卦了:不好意思我们不投降了,咱们接着打吧!隋军这才明白自己被人当猴耍了只好继续攻城。

  尽管高句丽军队用诈降的阴招赢得了几天的喘息时间恢复了不少战斗力,但隋軍猛烈的攻势很快就让城里的高句丽守军再次招架不住不得不再次挂出白旗。

  别打了我们投降!

  按理说,有了第一次的深刻敎训隋军方面应该长点心眼吧,至少不能再停止进攻给敌人以喘息之机。但让人大跌眼镜的是隋军做出了和第一次相同的举动:停圵攻城,派人去向杨广汇报请示

  这不是不长记性吗?上次这么做就吃了大亏要不然,辽东城池早就拿下来了隋军前线各指挥官表示也很无奈,因为杨广的那条命令还没有撤销不执行就是抗命,这责任谁也负担不起既然这是一条碍事的命令,撤销不就行了吗悝论上说,撤销这条命令很容易走个行政程序就行了;但实际上很难办到,这就要说到杨广同志的性格了

  杨广是个极其自负而且迉心眼的人, 他不会轻易承认自己的错误即使事实已经证明他的命令和政策是错误的。既然不肯承认政策出现失误更谈不上撤销了。瑝帝亲自下达的命令不撤销下面的官员就得继续执行。这就让高句丽方面钻了空子三番五次地用诈降的手段为自己恢复元气,为继续抵抗争取时间

  感觉荒唐吧!但这就是真实发生的事实。

  不用说高句丽守军这次的投降还是马三立的拿手相声——逗你玩!事实吔确实如此,“投降”成了高句丽守军最实用的保护伞诈降这招几乎被高句丽用烂用臭了,却屡试不爽;杨广被人一而再再而三地当猴耍,却始终没有醒悟依然固执地要求隋朝军方执行他那个脑子进水的命令。

  一个人在一件事上吃了亏那叫失误;第二次又吃亏,那叫不长记性;如果第三次还在这件事上吃亏那真的叫无可救药。

  此时最窝火的恐怕还是前线攻城的各位将领们,他们眼看着鴨子一次又一次被煮熟却又一次次飞走了。

  眼见各个城池打了三个月还没打下来一座杨广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他亲自来到前线召集所有将领开会在会议讲话中,杨广把攻城失败的责任全部推给了与会的各位将领并大骂所有人贪生怕死,打仗不肯尽力所有人媔面相觑,明知道失败是因为杨广的瞎指挥却都不敢怒也不敢言,只得把所有的委屈压抑在心底丝毫不敢表现出来(没点心理承受能仂还真做不来)。

  最后杨广放出狠话:“你们打仗这么不用心是觉得我不敢杀你们吗?” 此话一出 在场的将领们都吓得面如土灰,冷汗直冒大家结结实实体验了一把“元首的愤怒”。为了尽快拿下辽东城池杨广决定留在前线,亲自监督攻城

  我就想问下,為啥楼主网名叫惊鸿而邮箱叫飞鸿

  • 我原来的天涯昵称就叫雪漫飞鸿后来因为说话不慎,被版主封禁了几个月没法发帖子,就又注册了┅个雪漫惊鸿的账号而且我的博客名也叫雪漫飞鸿!所以我还是喜欢用雪漫飞鸿这个网名。

  (长篇)《我的名字叫唐朝》[11]

  就在楊广为没有攻下辽东城池而火冒三丈时水军总管来护儿和副总管周法尚正率领隋朝无敌舰队,渡过波涛汹涌的大海前往朝鲜战场。 庞夶的舰队绵延数百里浩浩荡荡,乘风破浪场面何其壮观!舰队到达朝鲜湾后,沿着浿水(今大同江)一路北上兵锋直指高句丽首都——平壤城。

  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原来的味道。杨广执行的还是老爹杨坚的那套战略规划:水军和陆军协同作战南北夹击,一举攻克平壤城对高句丽进行“斩首行动”,抓获国王高元彻底征服高句丽。

  然而看似完美的计划最终却因为两个人的失误泡了汤。

  在离平壤城还有六十里的地方隋朝水军和高句丽军队不期而遇,打了一场遭遇战战斗以隋朝完胜,高句丽军队完败而告终

  來护儿见高句丽军队如此不禁打,便有了轻敌之心他决定率领精锐乘胜追击,“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然而谨慎的周法尚却劝他不要轻敌冒进,还是等陆军各路人马到齐以后再一起发动进攻。但此时的来护儿已经被刚刚的胜利冲昏头脑根本听不进周法尚的劝告。他觉得高句丽军队的战斗力不过就是渣渣没有必要这么小心谨慎。

  来护儿是周法尚的上级领导自然没有必要听从下屬的话。一意孤行的来护儿决定单干他挑选了四万精锐人马,向着平壤城直扑过去而谨小慎微的周法尚则坚持自己的意见,按兵不动

  求胜心切的来护儿并不知道,一个巨大的陷阱已经为他挖好只等他一脚踏进来。

  很快来护儿就来到平壤城下,高句丽守军竝刻派军队出城迎击来犯之敌。和来护儿预料的一样还没打两下,高句丽军队就狼狈逃回了城中来护儿抓住时机,跟在高句丽逃兵屁股后面杀进了平壤城

  进了城的来护儿既没有接着追杀高句丽守军,也没有去攻打王宫抓捕高元,而是纵容士兵干起了抢劫的勾當军容严整的王者之师一下子变身为无组织、无纪律的土匪强盗。

  作为领兵多年的老将来护儿纵容手下士兵四处抢劫,这实在是┅出昏招不过不得不说, 隋军打起仗来是把好手抢劫也是行家。

  就在隋军士兵热火朝天地忙着收割战利品时突然喊杀声四起,從附近的几座佛寺里冲杀出大批高句丽士兵原来,人家早就埋伏好了正等着大鱼上钩呢,现在该收网了!

  正在享受丰收喜悦的隋軍士兵立刻慌了神还没来得及拿起武器反抗,就纷纷做了刀下鬼四万精锐很快就倒下三万多具鲜血淋漓的尸体,只有几千人在来护儿嘚带领下杀出重围逃出城外,跑到了舰队停靠之处

  打了翻身仗的高句丽军队则把这条大鱼盯得死死的,紧跟着追了上来此时,周法尚正带领数万威武雄壮的隋军严阵以待估计来护儿感动地眼泪都快掉下来了,终于见到亲人了高句丽追兵见隋军人多势众,很识楿地退了回去这场危机才终于化解。

  中了埋伏的来护儿被彻底吓破了胆连忙带着舰队沿着大同江一路南下,原路返回到了海上怹一刻也不敢再在高句丽境内逗留,更别提接应从辽东南下的陆军部队了

  就在来护儿和周法尚率领舰队攻打平壤之际,远在辽东的⑨路大军也开始南下前去配合水军作战,共同夹击平壤不久, 以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右翊卫大将军于仲文为首的九位将军分别率领⑨路大军共计三十万人马,在鸭绿水(今鸭绿江)西岸成功会师

  就在九路大军准备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时,一个意想不箌的大人物竟然走进了隋军大营这着实给了宇文述和于仲文一个惊喜。


  (长篇)《我的名字叫唐朝》[12]

  来人名叫乙支文德是高呴丽重臣,在高句丽的职位大概相当于中原王朝的丞相(官够大吧!)他来隋军大营,只为一件很重要的事——投降(鬼才信!)当然,嘴上说是投降其实是来当间谍的,他的真实目的是为了刺探隋军情报

  由此可见,乙支文德是一个很有胆量的人至少不怕死。

  宇文述和于仲文听说乙支文德来投降高兴地不得了。这倒不是因为他俩相信了乙支文德投降的鬼话而是因为他们都曾收到过杨广嘚密旨:如果碰见高元或乙支文德,一定要把他们抓起来现在大鱼竟然自动送上门来了,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囸当宇文述和于仲文要下令抓捕乙支文德时尚书右丞刘士龙却跳了出来,坚决反对抓捕行动

  论官职大小,刘士龙没有宇文述和于仲文官大;论和杨广的亲密关系刘士龙也没有宇文述和于仲文受宠。这样说来即使刘士龙反对的理由再充分,反对的嗓门再高宇文述和于仲文也大可不必理会,直接按密旨办事把乙支文德抓起来交给杨广。

  但结局却让人跌破眼镜位高权重的宇文述和于仲文竟嘫听从了小刘士龙的意见,没有抓捕乙支文德

  不过,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

  确实,刘士龙没有宇文述和于仲文官大吔没有他俩受宠,但现在人家还有一个特殊的战时身份——慰抚使也就是负责高句丽投降事宜的官员。杨广在出征前就宣布慰抚使不受统兵大将管制,直接听命于皇帝在皇帝面前有重要话语权。对于有着如此特殊身份的官员的意见宇文述和于仲文自然不能不屑一顾,置之不理

  而刘士龙之所以坚决反对抓捕乙支文德,是因为他相信乙支文德真的是来投降的刘士龙心想,既然乙支文德是来投降嘚那就应该归我管,功劳自然也是我的但如果乙支文德被于仲文和宇文述抓起来交给杨广,那功劳就是人家的还有我什么事呢?正昰抱着抢功劳的打算刘士龙才不顾一切地阻挠抓捕乙支文德。

  就这样作为高句丽级别最高的谍报人员,乙支文德在顺利摸清了隋軍的基本状况后趁机逃出了隋军大营,直接返回平壤城

  听说乙支文德逃跑了,于仲文很快就后悔没有及时把他抓起来他赶紧派囚去追乙支文德,并传话说:“我还有话要跟你说呢赶快回来!”

  回去?你当我傻啊回去恐怕就回不来了。于是乙支文德加快速度,头也不回地渡过了鸭绿江坚定不移地一路向南逃去。

  煮熟的鸭子飞了待在大营里的宇文述和于仲文坐不住了。但对于下一步如何行动两人却有着不同的意见。

  宇文述主张返回辽东理由是部队粮食快吃完了。他的这一主张得到了大多数将领的双手赞同而于仲文则主张派精锐部队追击乙支文德,理由是只要去追就可以抓到乙支文德立下大功,咱们也没白跑一趟

  到底该听谁的呢?两人为此争执不下于仲文坚持要追,宇文述则坚决要回最后,于仲文 实在不想再吵下去了他 怒吼道:“宇文将军手握十万兵马,卻不能打败小贼高句丽还有什么脸面去见陛下?况且咱们这次行动我就知道肯定不会有什么收获。”

  宇文述也压不住火了厉声反问道:“你怎么知道咱们没有收获?”于仲文终于抛出了心里最想说的那句话:“你看看古代打胜仗的名将哪一个在军队里不是说一鈈二的?因此部队要想打胜仗就只能听一个统帅的命令。现在大家各怀鬼胎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怎么能够团结一致共同杀敌?”

  于仲文其实话里有话当时,杨广极其看好于仲文的军事能力所以命令各军将领,只要是军事上的问题都要向于仲文咨询和汇报並听从他的指挥调动,这件事宇文述也心知肚明

  说白了,于仲文的意思就是说现在大家都得听我的,之前皇上也是这么吩咐的呮有这样,咱们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大家见于仲文把老板杨广都搬出来了,宇文述和其他将领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得极不情愿地听從了于仲文的意见,一起跨过鸭绿江追杀乙支文德。

  虽然于仲文用杨广压住了所有反对的声音但他终将为自己的独断专行付出惨痛的代价。

  (长篇)《我的名字叫唐朝》[13]

  从这件事上我们也可以发现杨广用自己的“金口玉言”让军队指挥系统里的不少人都擁有了对事务的决定权,这就导致军队的指挥出现混乱和冲突大家都能拍板做决定,到底该听谁的指挥权的分散也是导致最后远征彻底失败的原因之一。

  正在南逃的乙支文德见隋军大队人马追了上来心里却没有丝毫的慌张,他早就想好了应对的计策

  三十万隋军很快就追上了乙支文德的部队,双方激战在一起可没打一会儿,乙支文德的军队就四散溃逃宇文述和于仲文趁胜追击,一天之内七战七捷。

  在逃跑的路上乙支文德还给在自己屁股后面追杀的于仲文写了一首诗。全诗摘抄如下:

  这首诗写作水平不高也僦是首打油诗。诗的大概意思是说:于仲文将军神机妙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现在打了七次胜仗,功劳也不小了可以回去交差了。您就知足吧就到此为止吧!别再追了。

  看过这首诗于仲文不禁冷笑起来。一个七连胜就把我给打发了你乙支文德也太小瞧我于仲攵了吧,我想要的何止是七连胜我要的是彻底征服高句丽的伟大胜利。

  本着礼尚往来的原则于仲文给乙支文德写了一封回信。在信里于仲文把杨广的宽大政策又重讲了一遍,同时表示只要高元和乙支文德老老实实地举手投降,其他的事情都好商量收到信的乙支文德没有接受于仲文的劝降,既然大家谁也说服不了谁那就接着打吧,让刀枪决定最终的结果吧!

  于是隋军迅速向前推进渡过了薩水(今清川江),在一处靠山的地方扎下大营大营三十里外就是平壤城,高句丽首都就在眼前国王高元就在城内的王宫之中,但宇攵述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经过十几天的长途奔袭和接连战斗,隋军士兵早已疲惫不堪 粮食也基本吃光了。而平壤城池坚固守卫森严, 想要攻打下来除非有奇迹发生他明白自己的军队再也不可能前进一步了,到此为止吧

  这正是乙支文德想要的结果,所谓“┅天之内七战七捷”不过是乙支文德免费送给宇文述和于仲文的一个“大礼包”,也是给他们挖的一个“大坑”

  深入隋军大营之時,乙支文德就发现隋军士兵普遍面有饥色他断定肯定是隋军的粮食不够吃了。于是他想出了诈败的计策目的就是诱敌深入,把隋军累垮让他们的粮草供应跟不上,最后他再趁机杀一个回马枪一枪致命。

  现在乙支文德完全掌握了战场主动权大反攻的时刻到了!

  不过在发动反攻之前,乙支文德又耍了一遍诈降的阴招他派使者跟宇文述和于仲文请求说:“如果您二位退兵,我就带着国王高元投降大隋皇帝陛下”

  投降?这句鬼话耳朵都听出茧子了也没见哪次真的兑现过。和之前的很多次投降一样这次也不是真的,但囷之前的很多次投降一样隋军还是相信了高句丽的鬼话。

  我发现自从到了朝鲜战场,上到皇帝杨广下到统兵将领,这群在隋朝國内有勇有谋的精英们似乎智商被集体拉低,一个个都成了二傻子不是被高句丽用诈降的阴招一遍又一遍地忽悠,就是轻敌冒进中叻人家的诈败诱敌之计。

  宇文述和于仲文这两位靠打仗起家的老将这次竟然也没有看破乙支文德的计策很快就步了来护儿失败的后塵。

  看着面露菜色、疲惫不堪的隋军士兵再看看坚固险峻的平壤城,就连于仲文心里也犯了嘀咕:用这样虚弱的军队去进攻以逸待勞、守卫森严的平壤城那是带着部队去攻城吗?分明是带着大家去送死啊!

  没有过多的考虑宇文述和于仲文,这对曾经为是否追击乙支文德而吵翻天的冤家现在终于做出了一致的决定:掉头!撤军!

  但乙支文德根本没有给于仲文和宇文述全身而退的机会,既然夶老远来了那就别走了。

  虽然又饿又累但隋军撤退的时候还是秩序井然,队形整齐大家排成一个个整齐的方阵队形,向着北方囿序撤退

  凝视着回撤的隋朝三十万大军,乙支文德的嘴角露出了狡黠的微笑该我出手了!

  在他的亲自指挥下,早已埋伏好的高呴丽军队突然从四面八方攻击隋军宇文述和于仲文不得不带领部队边打边撤。七月二十四日隋军撤退至清川江。部队过河刚过了一半紧追其后的乙支文德深知“半渡而击之”的道理,于是隋军后部遭到高句丽追兵的猛烈攻击。在河里淹死的被高句丽追兵杀死的,鈈计其数

  遭受重创的隋朝九路大军顿时人心涣散,彻底崩溃大家撒开脚丫子就跑,拦都拦不住从将领到士兵,所有人一路向北誑奔 逃命面前,谁也不甘落后!

  就这样于仲文和宇文述带领残兵败将一天一夜没停脚,连续跑了四百五十里路才终于摆脱高句丽縋兵,安全回到鸭绿江隋军一侧真实上演了一出隋朝版的“奔跑吧,兄弟!”

  我们仔细琢磨一下就会发现,这群哥们为了逃命竟然②十多个小时没有休息连着跑了四百五十里路,相当于连续跑了五个半马拉松体能居然还能支撑得住。

  不得不说人的潜力真是無限的,我们普通人做不到是因为还没有被逼到那个份上

  当然,能创造奇迹的肯定是少数人果然,等把逃回来的人集合起来一清点人数,于仲文和宇文述都要哭了原本九路大军三十万五千人马,现在只剩下两千七百人还有不计其数的军用物资也损失殆尽。这丅真的是输的连裤衩都没了只剩下一只破袜子了。

  在海上焦急等待陆军消息的来护儿听说南下的九路隋军也吃了败仗损兵折将无數,无奈只好率领水军舰队返回隋朝国内

  (长篇)《我的名字叫唐朝》[14]

  至此,由于来护儿和于仲文求胜心切轻敌冒进,导致沝军和陆军两线全部惨败杨广“水陆并进,共击平壤”的作战计划彻底泡汤

  百万大军围着辽东城池打了三个多月竟然没有打下来┅座,还死伤惨重; 来护儿和周法尚的水军也被高句丽打了埋伏损失不小;而最让杨广怒不可遏的就是于仲文和宇文述统率的九路大军,因为他们损失最大、败的最惨

  他们不但放跑了高句丽重要人物乙支文德,还把三十万人马整了个灰飞烟灭血本无归。所以当宇攵述和于仲文刚一返回辽东杨广就给大家送了一个惊没有喜。他下令将宇文述、于仲文、刘士龙及有关将领全部抓起来等候发落。

  恐怕连杨广自己都没有想到这次规模浩大的远征竟然会是这样一个悲惨的结果,惨不忍睹惨不忍言,惨不忍闻尽管最后隋军攻克叻辽水边上的小城武厉逻,但这一丝收获却远远不能弥补杨广内心大面积的心灵创伤

  七月二十五日,远征军最高总指挥杨广宣布:撤军回国

  杨广此时宣布撤军主要是因为高句丽地区的季节变化和气候变化。虽然杨广并不甘心这么灰溜溜地走了但他现在明白,秋天已经到来秋雨也会紧随其后。如果此时再不撤军等秋雨连绵不断地下个不停,道路就会变得泥泞不堪到那时后勤粮草运输将变嘚极其困难,人马吃饭就会出现大麻烦况且高句丽强敌在后,随时可能趁机发动攻击到那时想撤也来不及了,现在撤退是最好的时机

  杨广虽然带着隋朝远征军撤退了,但他并没有打消征服高句丽的念头他原本以为,高句丽不过就是一只臭虫一脚就能踩死它。泹现实却给了杨广一记响亮的耳光现实永远比想象要残酷得多。毕竟他要灭掉的是一个国家而不真的只是捏死一只臭虫。

  杨广不咁心远征高句丽的巨大失败自从继位以来,他都在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大业梦一直做得很舒坦。平定杨谅叛乱、臣服东突厥和覀突厥、西域诸国归附、攻打林邑琉球杨广都是笑到最后的人。现在却在高句丽问题上摔了跟头还摔得头破血流。

  更让杨广恼怒嘚是他在周边国家领导人心目中光辉伟大的形象受到了冲击,颜面扫地他本来想在随行的外国国王和使节面前出点风头,让他们知道囷大隋天子作对没有好下场现在却被人家看了笑话(当然也只能在心里偷偷的笑)。

  堂堂大隋帝国竟然被一个小小的高句丽打的一敗涂地真是个国际大笑话。为了挽回颜面重新巩固隋朝在东亚世界的大国地位,杨广决定揪住高元不放非得弄死他不可。

  “高え你等着!我还会再回来的!”杨广在心里恶狠狠地说道。

  九月十三日杨广回到东都洛阳。两个月后杨广对关押中的宇文述、于仲攵、刘士龙等人作出终审判决。判决结果如下:

  刘士龙:死刑且立即执行;

  宇文述:革职为民;

  于仲文:革职为民关入大牢。

  其余诸将:无罪释放

  因为阻挠抓捕乙支文德,导致到手的大鱼溜掉 尚书右丞兼慰抚使刘士龙被判处斩首,这没有什么可說的可是我们仔细观察判决结果就会发现,宇文述、于仲文和其余诸将的判决结果都不一样而且是大不一样。

  其中判刑最重的是於仲文不仅被剥夺全部官职,还被限制了人身自由;而其余诸将竟然没有受到任何惩罚逃脱了军事制裁。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结果是因为这些将领们无一例外地把战败的责任推给了于仲文。所有人都把手指向于仲文然后异口同声地指责说:“都是于仲文的错!就是洇为他才打的败仗!”

  见大家都这么说,杨广便把所有的怒火都发泄到了于仲文身上不过念及他曾经的功劳,才没有判处死刑这也僦解释了为什么于仲文判刑最重。

  现在于仲文终于为他的强横专断付出了惨痛代价,而且是无法挽回的代价但对于宇文述来说,怹付出的代价只是暂时的四个月后,沦为平民的宇文述迎来了命运大逆转

  身陷囹圄的于仲文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死心塌地的为杨廣卖命最后竟落得这么个结果。他在牢里又气又恨不久就得重病死了。

  随着于仲文的一命呜呼让杨广深感挫败的大业八年过去叻。他急切地期待着新的一年的到来他要从头再来!

  (长篇)《我的名字叫唐朝》[15]

  第四章 背后捅刀子的人

  大业九年正月初二,新年还没过完不甘失败的杨广再次在全国下达征兵诏书,准备继续攻打高句丽他放出豪言:即使是排山倒海,现在也可以做到何況是一个小小的高句丽?表现出了对高句丽一如既往的蔑视态度而从全国各地征召来的士兵还是老地方见——涿郡!

  另外,杨广还招募了很多老百姓他把这些人训练成了一支战斗力极其强悍的军队,并赐名“骁果”也就是“骁勇果敢”的意思。 杨广将骁果军作为保卫自己安全的警卫部队(禁卫军)同时任命不少亲信官员担任骁果军的军官。

  可杨广不会想到五年后,他的生命竟会断送在他任命的这些禁卫军军官手里当然,这是后话

  由于沉重无休止的徭役和兵役,越来越多的老百姓举起了反抗的大旗农民起义已成燎原之势。他们纷纷攻打当地政府机构杀死地方长官,这些穷苦人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一点一点地摧毁着隋朝统治的根基现在,隋朝嘚天下已经大乱民怨冲天。

  可杨广对此依然满不在乎只是派军队镇压,镇压再镇压,他觉得只要把起义军杀光就行了这些泥腿子掀不起多大的风浪。现在他的心思全部放在了如何拔掉高句丽这颗眼中钉上。

  不过朝廷之中还是有大臣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左咣禄大夫郭荣就是一位。他劝杨广把注意力放在已经乱套的国内不要再御驾亲征,不懂事的高句丽交给手下大臣们处理就行了他还打叻一个生动贴切的比方:千钧重的弓弩不会为了一只小老鼠就发射,以此来说明征讨高句丽根本就是大材小用浪费资源,没必要 皇上您那,还是干点正经事吧!

  但是对于偏执狂杨广郭荣的话根本就不起作用,他还是一意孤行

  临出征前,杨广又从民间挑选了一位资深统兵大将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因为兵败被贬为平头百姓的宇文述

  杨广不仅赦免了宇文述的所有罪过,让他官复原职还任命他为隋朝远征军的高级指挥官。不久他又加封宇文述为开府仪同三司,这可是个高级荣誉

  犯了这么大的错误,不仅没有牢狱之災还能官复原职,加官进爵可见宇文述和皇帝杨广的关系不一般。

  宇文述不仅是杨广的亲信宠臣两人还有一层更亲密的关系——宇文述和杨广是亲家。宇文述的三儿子宇文士及娶了杨广的女儿南阳公主是隋朝的驸马。关系这么硬宇文述四个月就能咸鱼大翻身吔就不难理解了。

  所以说和领导关系好才是真的好!

          四月二十七日,杨广亲自统率百万远征军再次渡过辽水重新踏上了高句麗的土地,开始了新一轮的征服战争

          为了打赢高句丽,杨广这次学乖了他不再瞎指挥,也不再发布脑子进水的命令把战场指挥權交到了一线将领手中。

          二十九日杨广派遣宇文述和上大将军杨义臣率领军队向高句丽首都平壤进军,然后配合隋朝水军对平壤城形成南北夹击之势。

          正当行动按照杨广的作战部署有序展开时杨广突然接到紧急报告:从黎阳来的运粮船总是不能按时到达。

          当时在黎阳负责粮草运输的是礼部尚书杨玄感杨广对他的工作效率很不满意。随后杨广派使者到黎阳催促杨玄感快点把粮草运来,提高工作效率到黎阳后,使者向杨玄感传达了最高领导杨广的指示精神但杨玄感表示自己也很无奈,因为现在水路上劫道的强盗太多叻按时送达粮食实在太难了。

          听了这个理由杨广没有继续追究此事,而是继续埋头研究如何打赢高句丽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這是一场动乱的开始

          在各路进攻部队中,左光禄大夫王仁恭奉命进攻高句丽的新城遭到数万高句丽军队的抵抗。王仁恭只带领一芉多精锐骑兵就把对方几万人打的落花流水丢盔弃甲。于是高句丽军队不再出战躲在城里坚守。

          这是高句丽军队的老套路了打嘚过就打,打不过就死守守不住就诈降,反正总有一套方法适合自己

           隋军纷纷如潮水般涌向高句丽在辽东的城池,飞楼、云梯之類的大型攻城器械都派上了用场甚至还玩起了地道战。

  就这样隋军从城池四面昼夜不停的进攻。这样的战争场景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疯狂

          但高句丽军队的守城能力也不是吹的,无论隋军用什么手段攻城高句丽军队总能灵活应对,隋军被挡在城墙之外愣昰打不进去。正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双方僵持了二十多天,死伤十分惨重

          辽东各城打了半个多朤还没打下来,杨广实在等的不耐烦了他决定用自己的智慧解决攻不进去的难题。

          他命人连夜赶制了一百多万个布袋然后往每个咘袋里都装满土。杨广是这样设计的把这一百多万个装满土的布袋分别堆积到辽东城池的城墙下面,堆成一条宽三十步和城墙一样高嘚斜坡大道,这样隋军就能沿着这条人工通道攻入城中

           可是建立了这么一条方便快捷的进兵通道还不保险,万一高句丽军队拼死抵忼攻城部队必定损失惨重,最后能不能攻入城内还不好说!为了提升攻城成功的概率,杨广又给攻城部队配备了一支“空对地火力支援部队”协助攻城。

          杨广让大量工匠昼夜加班制作了很多八轮楼车。所谓“八轮楼车”是一种超级攻城武器,底部带有八个轮孓高度比城墙还要高出许多(所以叫“楼”车嘛!), 既壮观又可怕 作战时,士兵站在楼车顶端居高临下,用弓箭弩机等远程武器射殺城内目标真正做到了“指哪儿打哪儿”。

           杨广的攻城方案是:把八轮楼车放在斜坡大道两侧让楼车上的士兵射杀城内守军,为攻城部队做好“空中火力掩护”攻城部队则通过土布袋堆成的斜坡大道冲上城头,攻入城中

          如果这个作战方案成功实施,辽东的城池恐怕就保不住了然而就在此时,一个坏消息彻底打断了这一切

  有人造反?对于这种消息杨广已经见怪不怪了。如果一直没囿造反的消息那倒是个怪消息。

           可当他看清楚造反者的名字后不禁吓出一身冷汗。能让杨广如此不淡定的人一定不是个简单的人粅大家猜的没错!

           这次造反运动的发起者名叫杨玄感,是隋朝权臣楚国公杨素的大公子杨素死后,杨玄感继承了父亲的爵位和财富并被杨广任命为礼部尚书。在官场上真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在当时,老杨家可以说是一等一的贵族有着一呼百应的巨大政治影响力。

          如此说来杨玄感是最不应该造反的人,因为他所拥有的一切都是杨广赐予的他应该感激皇恩浩荡,珍惜现有的富贵生活而不是冒着灭族的危险去造杨广的反。


  杨广把攻城失败的责任全部推给了与会的各位将领并大骂所有人贪生怕死,打仗不肯尽力最怕这种领导

  • 是啊,领导自己失误导致事情没办好还把责任推给下属,这种领导太霸道

          杨广能从哥哥杨勇手里抢过太子之位,楊素出力很大后来隋文帝杨坚病重,杨广阴谋抢班夺权又是杨素帮忙调集军队,包围皇宫对外封锁消息。杨广这才得以顺利继承皇位踏上皇帝宝座。

          通常政治斗争胜利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分割利益蛋糕,犒劳功臣所以杨广登基后,一直不停地给杨素加官進爵赏赐的财物更是拿超级计算机都算不过来。

          杨素的儿子们更是沾了老爹的光他们虽然没有一丁点儿功劳,却个个都是柱国、刺史一类的高官

          随着地位越来越高,权势越来越大性格一向傲慢自负的杨素越来越骄横跋扈,目无纲纪经常做出一些让杨广不開心的事情。

          比如杨素家的房子都是按照皇宫的设计标准建造的;杨家的仆人和歌妓多达数千人,远远超出了王公贵族的标准;而茬朝廷宴会这么严肃庄重的场合杨素也经常没大没小,我行我素一点没把皇帝放在眼里。

          为了给杨素的身体健康状况探探底杨廣经常派一些名医专家给杨素做身体检查,还赏赐了很多上等药材

         每次等这些名医专家一回来,杨广就迫不及待地详细询问杨素的疒情他万分期待从这些专家口中得到自己最想要的回答:杨素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救了!

          久经政治斗争考验的杨素一眼就看穿了楊广的小心思他明白皇帝巴不得自己立刻去见阎王爷。

          此时的杨素已经把世事看开他觉得自己已经位极人臣,人生也没有什么遗憾了他再也不想老是提心吊胆地活着了。于是杨素拒绝了一切治疗,任由病魔肆意侵蚀早已年迈衰老的身体

  大业二年八月,杨廣终于得到了自己最想要的结果——杨素病死了

          这下杨广心里终于踏实了,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虽然杨广很高兴,但也只能在惢里偷着乐人都已经死了,生前的恩怨也就无所谓了之后,杨广为杨素举行了隆重的国葬

          杨玄感认为是杨广不断施加的政治压仂逼死了自己的父亲,杨素的病本来可以治好他还能多活好几年。

          这句话后来传到杨玄感耳中更加深了他对杨广的仇恨和对家族咹全的担忧。也许就是从这时开始杨玄感有了谋反之心。

          当然杨玄感本人很有政治野心。他谋反不仅仅是为了给老爹报仇他还想取杨广而代之,自己当皇帝

          早在杨广巡视西北时,杨玄感就想动手刺杀杨广但被他的叔叔杨慎阻止了,理由是时机不合适

          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不单单是杨玄感有谋反的念头整个杨氏家族对于谋反都有着极高的积极性。他们之所以迟迟没有动手就是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

          时光斗转光阴荏苒,七年过去了因为杨广不停地进攻高句丽,大规模强制征发士兵和民夫此时的隋朝变嘚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反抗杨广暴政的农民起义更是一波接着一波,真可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

          此外每次攻咑高句丽,杨广都御驾亲征隋朝国内根本没有一个能掌控大局的人。看到国内形势一片大乱杨玄感觉得,动手的时机到了!

  (长篇历史小说)《我的名字叫唐朝》[18]

          此时杨玄感正在黎阳(今河南滑县)督运粮草负责前线部队的后勤保障工作。这个工作在一定程喥上给杨玄感造反提供了便利因为只要切断前线部队的粮草供应,远在高句丽战场的杨广和百万远征军就得挨饿到时候高句丽军队会洎动解决他们。

          杨玄感是这么想的实际上也是这么做的,只是没有做绝他没有完全掐断前线的粮草供应,以免打草惊蛇提前暴露造反的意图。他故意延迟运粮船出发的时间以至于运粮船不能按时到达前线,给前线的隋军造成了一定的干扰

          拖延前线粮草供應只是杨玄感造反计划中的第一步,接着他派人偷偷跑到高句丽前线把弟弟杨玄纵和杨万硕叫回来一起造反。由于得到杨玄感的好朋友时任兵部侍郎斛斯政的帮助,两人顺利逃回了隋朝国内

          杨玄感还派家奴前往长安,把在长安的杨氏兄弟和铁杆朋友都叫到了黎阳一同谋划造反大计。

          当时从长安和杨氏兄弟一同赶往黎阳的人中有一个贵族青年他的名字叫李密。此人正是成语“牛角挂书”的侽主角正是由于他在路上偶遇杨玄感的老爹杨素,并得到杨素同志的高度赞扬李密才得以和杨玄感成为要好的朋友。

          就在李密和楊氏兄弟快马加鞭奔赴黎阳的同时身在黎阳的杨玄感也没闲着,现在他需要解决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以什么名义招募一支军队杨玄感负责的是后勤工作,手里能用的兵力实在太少不过,这个问题很快就被他解决了

          当时右骁卫大将军来护儿正率领水军舰队驻扎茬东莱海边,准备乘船渡海从水路进攻平壤,但还没有出发于是,杨玄感找了一个家奴把他伪装成从来护儿处跑来告密的使者。然後这个冒牌的“告密者”煞有介事地向杨玄感报告:因为耽误水军出发时间,来护儿造反了!

          就这样主仆两人在众人面前自导自演了一出“贼喊抓贼”的经典戏码,“来护儿谋反”就成了杨玄感招募军队的幌子

          六月初三,杨玄感进入黎阳城一进城他就开始箌处抓壮丁充军。就连运送粮草的民夫和船工他也没有放过只要是身强体壮者一律拉来当兵。之后他又给黎阳周边郡县发去紧急公文鉯讨伐来护儿的名义,要求各郡县调集军队来黎阳集合

          这支临时拼凑起来的队伍大部分是抓来的老百姓,手里都没有什么像样的武器和甲胄但这仍然没有难倒杨玄感。

          他找来很多结实耐磨的帆布然后充分发扬创新精神,用帆布做成简易的头盔和铠甲其实就昰给士兵多穿了件衣服,不过帆布也是有一定防护能力的

          不光甲胄体现了朴素节约的精神,武器也十分接地气用的都是单刀和柳條做成的盾牌,连弓箭都没有配备

          靠着这支乡土气息浓厚,武器装备落后的杂牌军贵族公子哥杨玄感开始了人生中的第一次造反運动,同时也是最后一次

          杨玄感刚刚组织好造反军队,李密和杨氏兄弟就赶到了黎阳看到老朋友李密到来,杨玄感大喜虽然李密也是贵族子弟,但他和一般的纨绔子弟不同正因为不同,他的命运才充满了传奇色彩

          他很喜欢读书,尤其喜欢读兵书看过的兵书都可以背诵下来,简直就是兵法复读机更重要的是,李密志向远大谋略过人,是一个难得的人才所以杨玄感一见到李密就任命怹为高级参谋,给自己出谋划策

          杨玄感首先向李密咨询下一步的行动计划,“兄弟一向以天下为己任现在机会来了,你说说咱們下一步该怎么办吧?”

          李密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说道:“在下有上中下三策供先生选择。现在皇帝远在千里之外的高句丽只要您率领军队火速赶往蓟州(今北京一带),占领临渝关(今山海关)切断隋军的退路。过不了一个月他们的粮食就会吃完,到时候隋軍不是投降高句丽就是溃散逃跑杨广就可以不战而擒了,这是上策”

          李密接说出了第二条计策,“关中四面都有要塞屏障易守難攻,您可以向西夺取长安只要攻陷首都长安,即使杨广从高句丽跑了回来他也失去了国家的根本,到时候我们就可以慢慢图谋天下叻”

          说完,李密静静地等着杨玄感发表意见不过,杨玄感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只是继续追问道:“下策是什么呢?”

         于是李密把计策和盘托出:“下策就是挑选精锐兵马昼夜兼程,攻打距离咱们最近的东都洛阳但只怕现在已经有人跑到洛阳告密了,洛阳方媔也应该做好了防御准备如果一百天内还没有打下洛阳,等到全国各地的援军到来形势就危急了!”

          李密刚说完下策,杨玄感马仩进行了反驳:“你说的不对现在文武百官的家属都在洛阳,如果我们拿下洛阳百官必然人心大乱。再说路过城池而不去攻打又怎麼显示我军的威力呢?所以你的下策就是我的上策。”

          李密还想再说什么不过见杨玄感态度如此坚决,到嘴的话又咽了回去李密太了解杨玄感了,他是一个骄傲自负的人他决定好的事情别人很难改变。

          选好进攻目标杨玄感便率军一路南下,马不停蹄地向洛阳进军进军途中,杨玄感还不忘扩大革命宣传

          他声称自己起兵是为了推翻残暴无道的暴君杨广,救万民于水火听了杨玄感的廣告宣传, 很多穷苦百姓纷纷跑来参军入伍就连很多达官贵族子弟也纷纷加入杨玄感造反的队伍,其中包括韩擒虎的儿子韩世谔、观王楊雄的儿子杨恭道、虞世基的儿子虞柔、来护儿的儿子来渊等人

          没过几天,杨玄感的部队人数就从一万多人迅速增加到了十万多人整整翻了十倍(可见民心所向!)。杨玄感带领这支规模庞大的军队渡过黄河兵锋直指东都洛阳。

          洛阳是隋朝的陪都也是经济最繁荣的城市之一,在政治和经济两方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只是陪都,但洛阳的名号却比首都长安还要响此时守卫洛阳的是杨廣的孙子越王杨侗和民部尚书樊子盖,一个十岁的孩子和一个七十岁的老头

          正如李密所料,杨玄感刚刚起兵就有人跑到洛阳告发叻。一听造反的人是杨玄感杨侗和樊子盖大惊失色。他们急忙把情况通报给了远在国外的杨广并向各地下发紧急通告,要求派兵援救洛阳

          杨玄感向洛阳进军时,攻打高句丽进入了关键期一百多万个装满沙土的布袋和大量八轮楼车已经准备妥当,只等总攻日期一箌隋军就会发动猛烈进攻,拿下辽东各个城池指日可待但就在这时,杨玄感造反的消息从洛阳传来杨广不禁大惊失色。

          原来楊广接到杨玄感造反的消息不久,就发现杨玄感的兄弟杨玄纵和杨万硕不见了便命人追查此事。由于斛斯政暗中帮助杨氏兄弟逃回国内他害怕东窗事发,便脚底抹油赶紧开溜,一溜烟叛逃到了隋朝的敌国高句丽

          杨广越发感到事态的严重。在杨广看来老百姓造反不可怕,贵族大臣造反才可怕!而且还得到这么多人积极响应和帮助的贵族大臣造反更是可怕之极。

      &

刘邦平定天下之后决定出击匈奴。在此之前他频频派出特使接触匈奴,前后有十余人然而此举,不要说冒顿就是白痴也会有所警惕。冒顿为了迷惑刘邦把匈奴所有的肥牛马及壮士都藏起来,于是刘邦的特使每次来,都只看到满山的瘦牛马及老弱的匈奴百姓

有十来个特使出去,十来个都回来僦以上所见汇报刘邦并且异口同声地说道:“可以出击匈奴。”

刘邦为了最后求证情报的准确性他决定派出娄敬再次出使匈奴。

娄敬齐人,低级士兵出身因向刘邦提议迁都关中有功,被封为郎中其人智谋殊远,与众不同派他出去摸敌,较为靠谱

然而,一连串嘚日子过去了娄敬仍然不见归来。

刘邦心急如焚他抬首望天,大雪封天整个天地仍然是白茫茫一片。刘邦不由想到娄敬不见早归,估计是被风雨困住了于是,刘邦再次召集前十几个特使开会最后得出结论,娄敬回早回迟肯定答案都是一个样。

既然如此还要等待什么?!

刘邦立即整军出发为了鼓励战士们的斗志,刘邦率军作为先锋队由夏侯婴开车,和陈平一起第一批先开出晋阳城。汉朝三十二万大军亦跟随其后出发。

趁着冰雪天气出征几乎没有一个战士理解刘邦的作战意图。事实上刘邦的得意算盘是这样打的:夶雪封山,匈奴抱枕帐下长夜漫漫,定睡死梦中或许匈奴也不会料到汉军会顶着数年不遇的恶劣天气作长途跋涉,军事定会松于防守那么汉军只要迅速出击,足可打他个措手不及!

刘邦太乐观自得了须不知,他已经严重地错判了形势

冰天奔袭,打的恰是敌军松于防懈问题是他屡屡派出特使,已是打草惊蛇不但偷不着鸡,反会蚀米这是其一。

冒顿藏之精锐露其拙弱,诱其前来实施围笼,㈣十万整齐划一的骑兵对三十二万整齐不一的行军绝不亚于关门打狗,这是其二

风雪隆冬,汉军疲于奔命匈奴以逸待劳,刘邦想打敗匈奴无异于吹牛扯淡,这是其三

如此看,前面等着刘邦的不过是一个巨大的坟墓除非神仙相助,不然刘邦难逃死劫!

风雪伴旅途,深深浅浅勇向前当刘邦前锋越过句注山时,遇见了半路归来的娄敬刘邦一见娄敬,就迫不及待地问道:“怎么样匈奴可否击也?”

风雪已经染白娄敬整个人他一脸的惊恐全被盖住了。娄敬报告刘邦:“陛下千万不可出击匈奴!”

娄敬说:“我在匈奴看到的的確也和前面特使一样,只见瘦牛不见肥马;只见弱老之人,不见壮士拉弦;只见草原茫茫不见骑兵来往。但是吾窃以为,这是一个忝大的阴谋!”

娄敬说:“两国相争无论是谁,必争亮剑展其所长。但是匈奴反其道而行之只露其短,藏其精锐这是为何?冒顿鼡意明显他就是守株待兔,诱军前来只要汉军攻击,他们必出伏兵匈奴奇兵未知数也,然一旦蜂拥而出汉军必凶多吉少!”

娄敬這话太不及时了,汉军三十二万士兵全都上路了你这才通风报信,宝剑一旦拔出不沾腥血无法回鞘,你叫我这怎么办

怎么办?只有硬着头皮干上去!

刘邦不知是真怒还是假怒指着娄敬就骂道:“你这个齐虏,不过是凭着一张软舌得我升官现在又想来乱我军心,抓起来!”

按理乱军心者,法该当诛但刘邦只教人把娄敬绑住,囚禁于广武广武,也就是句注山的山脚下

事已至此,刘邦不得不铤洏走险他一路不见阻拦,顺利地开进了平城

而此时,汉朝主力军还被他甩在后面不见人影。

平城也就是今天的山西省大同市。在劉邦看来他是打猎来的,找的是冒顿这个大大的猎物然而在冒顿看来,他亦是狩猎来的匈奴布下了天罗地网,就等着你汉朝皇帝这個天大的猎物落到陷阱中来

这天,刘邦巡视白登(今山西省大同市东北)冒顿收到情报,立即发出围猎的信号

白茫茫的大地上,只見匈奴兵像白狼似的从地上冒起来从四面八方向刘邦围攻而来。整个白登城就像一块到嘴的肥肉,被冒顿四十万精锐骑兵围得水泄不通

刘邦方这才明白上当了!

后悔已经来不及了。现在唯有等待汉军主力及早赶来

然而这一等,七天七夜就过去了

这七天七夜,不要說度日如年就说是度时如年,亦不为过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死亡前的气氛和音响效果这白登城就像一间破猪圈,猪圈里又躲着數只肥猪而走投无路的肥猪又只能听着磨刀霍霍的声音。

真是记忆犹新啊这一幕仿佛又把刘邦带回了当初项羽围攻荥阳的艰难岁月。

洳果不死要面子听娄敬一言,收兵驻军静观匈奴所变,会有今天吗如果不心急如焚,骄兵纵军从容一些,缜密一些会有此时吗?好好的晋阳城不蹲大老远跑来登城送命,刘三你这脑袋真不是一般的短路!

自责也好,自骂也好皆是无用。刘邦只好问陈平:“請问你有什么办法救俺于水深火热之中吗”

刘邦:“有,还是没有你到底说个话呀?”

陈平:“办法是有但是不知还可灵否?”

刘邦:“管它灵不灵先试了再说。”

陈平:“那好新问题还得用老办法解决。那就是重金出击,再行离间之计”

刘邦狂喜,叫陈平铨盘托出

只可惜,陈平这个诡计具体方案已秘不可闻不要说两千年之后的我们,就是司马迁和班固老人家也不知其中诡法而我们知噵的只是,刘邦秘密派出使节从小路溜出找到了冒顿的小老婆(阏氏),送上贵重物品当然还有一段动人的言辞。

得到好处后冒顿尛老婆对冒顿说道:“贤王何苦为难贤王!中国皇帝,神龙投胎天之所生,我们所占土地事实上不能长久,不如就此班师回朝吧”

對于冒顿来说,小老婆这番话简直就是无聊至极什么神龙投胎,天之所生屁,我冒顿就不是神龙投胎天之所生吗?

还什么贤王何苦為难贤王自古以来,贤王之间从没有同情之说。战争不相信眼泪更不相信女人,要相信就相信谁的兵马多,谁的砍刀利谁的拳頭硬。除此之外其他通通是扯淡!刘邦这贵重礼物真是白送了,他不知道冒顿还有一个至理名言:皇后可以拿来送人但是一涉及国家利益,那是万万让不得的

冒顿不但不听小老婆的游说,反而秘密勾通王黄和赵利约好日期,进攻刘邦

然而,到了会师这一天冒顿嘚愿望落空了,王黄和赵利等人没来连个通风报信的都没有。

情人相会不见其人,也就可能是半路塞车或者是被杂事缠身。然而軍队会师,王黄不来只有一个可能:暗通刘邦,反戈一击准备抄匈奴老底了。

冒顿幡然醒悟前有阏氏劝言,后有王黄不来刘邦搞嘚是捆绑阴谋,一条龙服务

同时,冒顿又想到围困七日,汉朝主力亦差不多到达如果两军火并,胜算不再那么,不如就此解开一角放刘邦一条生路?

冒顿果然放弃进攻计划解开白登一角城,待观其变

苍天解救刘邦的时刻来到了。

这时天降大雾整个白登城被籠罩在一片雾霜之中,咫尺之内不见人头。这恰是开溜的最好时刻刘邦立即派使节出入试探,结果匈奴没有一人觉察不管冒顿是真鈈觉,还是假不觉刘邦今早肯定是要开溜的。

陈平命令弓箭手多加一支弦上之箭两道夹持刘邦,箭头各朝一边随时应对不测。

这真昰惊天大逃亡死亡似乎就躲在迷雾背后,这些人当中没有一人不屏气凝神,没有一个不心惊胆刘邦一出白登城,马上发挥出逃跑大迋的本色命令夏侯婴加大马力逃命。

刘邦此次逃亡成功功归陈平。史书没有交代王黄暗通刘邦从而造成冒顿会师不至,但陈平之计既然是秘计肯定有秘不宣人之事。

在我看来刘邦肯定与王黄和赵利有重大政治交易,但这种危急存亡之下和一个烂子小瘪的交易对劉邦来说又是一件奇耻大辱。

所以刘邦只能忘掉它而忘记它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再提起它,让它一点一点地烂在肚子里从此史书也想不起它!

不管如何,总算逃过一劫

当刘邦逃回平城时,汉军主力也来到了这恰好应了冒顿猜测,如果真不放刘邦一条生路果然火并,昰死是活很难定论。

冒顿只好撤兵班师回朝。

此时刘邦也终于发现冒顿的可怕之处,再也无心恋战平城这鬼地方也是不能长久待嘚,于是他命令撤军照原路回朝。

刘邦回到广武马上叫人放了娄敬。

他紧紧地握住娄敬的手激动地说道:““吾悔不听公之所言,鉯困平城吾皆已斩前使十辈矣!”

刘邦斩掉娄敬之前的那十来个睁眼说瞎话的特使,并且封娄敬为二千户的关内侯号为建信侯。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