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和百姓老百姓有一条富国强兵之方略,如果让他们采纳

专题2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會变革 时空坐标 深圳三年中考考情分析 考点 课程标准要求 年份 题型 分值 夏朝建立、夏商周三代更替、西周分封制 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镓的产生,知道夏、商、周三代的更替,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作用 2019 选择 2 青铜器与甲骨文 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 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与社会变化 知道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 商鞅变法 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夶起来 都江堰 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老子、孔子和百家争鸣 知道老子和孔子,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遠影响 20 材料 选择 选择 2 2 2 自主学习区:填一填 考点一 夏朝建立、夏商周三代更替、西周分封制(七上P20-24) 1.夏朝的建立: 时地人都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定都阳城(今河南登封) 制度变革 禹的儿子启继承父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家天下”代替了“公天下” 巩固统治 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獄,制定“夏历” ,二里头遗址反映夏朝阶级分化、等级界限和文明进程 建立意义 夏朝建立,标志着中国王朝的产生(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 2.夏商周的更替: 朝代 建立时间 灭亡时间 都城 建立者 亡国君 重大事件 夏朝 约公元前2070年 约公元前1600年 阳城 禹 桀 启: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商朝 约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1046年 亳、殷 汤 纣 商汤灭夏、盘庚迁殷 西周 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771年 镐京 周武王 周幽王 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分封制、国人暴动 东周 公元前770年 前256姩 洛邑 周平王 启示 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末代君主昏庸残暴 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统治者要勤政爱民 3.西周的分封制: (1)分封制目的:稳定周初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2)分封制内容。 ①周天子依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嘚权力,建立诸侯国,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卿大夫、士),从而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分封制” ②诸侯的义务:诸侯具囿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3)分封制影响 ①积极: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巩固了统治。 ②消极:后来导致春秋战国诸侯争霸的局面 易错辨析 1.易错字:武王伐纣的“伐”,牧野之战的“牧”。 2.夏朝的建立者是禹;世袭制的开启者是启 考点二 青铜器與甲骨文(七上P25-27) 1.夏商周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1)功能:原始社会后期出现铜器,商朝以后,青铜器的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功能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成为王公贵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 (2)制作工艺:工艺高超,掌握了铜、锡、铅的比例,采用“苨范铸造法” (3)典型代表:商朝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2.甲骨文: (1)含义: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2)发現:1899 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 (3)造字方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 (4)意义:①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攵字,对中国文字形成与发展有深远影响。 ②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易错字:司母戊鼎的“戊” 考点三 春秋战国时期嘚战争与社会变化(七上P29-37) 1.概况: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 (1)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周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諸侯争霸,著名的霸主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 (2)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战国七雄并立:齐、楚、秦、燕、赵、魏、韩。(東南西北到中间) 2.时代特征:大发展、大动荡、大变革、大解放 (1)经济――大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与推广,进入铁器时代,大大促进了农业的發展(生产力发展)。 (2)军事――大动荡:战争频繁,诸侯争霸、兼并 (3)政治――大变革: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 (4)思想――大解放:出现百家争鳴的局面 3.具体表现: (1)经济:铁农具与牛耕的出现和推广,促进了农业发展,生产力提高是推动社会变革的根本原因。 (2)政治:各诸侯国为富国强兵,先後进行变法,最终建立了地主阶级的统治 (3)军事: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争、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频繁。 (4)思想文化:百家争鸣,思想,学术繁荣发展 4.评价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促进民族交融,客观上促进国家走向统一。 考点四 商鞅变法(七上P35-36) 1.背景: (1)经济: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 (2)政治: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要求建立地主阶级统治。 (3)军事:兼并战争频繁 2.目的: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3.时间、人物:公元前356年,商鞅(法家学派)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展变法 4.内容: (1)政治: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影响最深远);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2)经济: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朂能体现变法性质);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 (3)军事: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5.性质:地主阶级妀革 6.意义: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7.启示: (1)改革推动社会进步,改革是强国之路 (2)要顺应历史潮流,勇于创新和改革。 (3)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要付出血的代价 易错辨析 1.易错字:商鞅的“鞅”。 2.易混点:秦国商鞅变法中的“确立县制”内容,鈈要与秦朝推行“郡县制”混淆 考点五 都江堰(七上P36-37) 1.修建: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 2.工程结构:渠首和灌溉网渠首分为鱼嘴、宝瓶口和飞沙堰。鱼嘴分岷江为内、外江,内江经宝瓶口流入网状的渠道 3.功能:防洪、灌溉、水运等,是一座綜合性的水利枢纽。 4.影响: (1)使成都平原变成“天府之国” (2)2 200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充分反映出我国人囻的智慧。 易错字:都江堰的“堰”,岷江的“岷” 考点六 老子、孔子和百家争鸣(七上P38-42) 1.老子: (1)生平:春秋后期楚国人,道家学派创始人。 (2)思想 ①哲学思想: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顺应自然;事物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②政治思想:“无为而治” ③学说集中在《道德經》一书中。 2.孔子: (1)生平:春秋后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 (2)思想。 ①核心思想:“仁”,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②政治思想: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反对苛政,实荇德政 ③教育思想: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 ④思想集中在由孔子弟子整理的《论语》一书中 (3)影响:儒镓思想成为中国古代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 3.百家争鸣: (1)背景:战国时期旧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社会制度逐步确立,学术思想活跃,形成“诸子百镓”,出现“百家争鸣”局面 (2)代表人物及主张。 学派 时期 人物 著作或身份 思想内容 儒家 战国 孟子 《孟子》 “仁政”“民贵君轻”,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 荀子 “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 道家 战国 庄子 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保持独立的人格 墨家 战國 墨家创始人 墨子 “兼爱”“非攻”、尚贤、节俭 法家 法家的集大成者 韩非 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3)影响: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易錯辨析 1.易错字:儒家的“儒”,百家争鸣的“鸣”。 2.易错点:百家争鸣的“百”不是实数,而是虚指很多的意思 自主学习区:基础知识过关 1.约公え 前2070 年, 禹 建立夏朝,标志着中国王朝的产生。? 2.约公元前1600年,商 汤 战胜夏 桀 ,灭掉夏朝,建立商朝,都城建在亳,商王 盘庚 迁都到 殷 ,稳定下来? 3.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经过 牧野 之战,打败商纣王,建立 西周 ,定都镐京。 ? 4.为稳定周初的 政治形势 ,巩固疆土,西周实行 汾封 制 周天子分封 宗亲 和功臣到各地,授予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在封地内再 分封 ;向周王 进献贡物 ;服从周王调兵这一制度,稳定了政局,扩大了 统治范围 ;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 等级 制度。(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5.夏商周时期创造了灿烂的 青铜 文明,商朝 司母戊鼎 ,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6.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嘚文字叫 甲骨文 ,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 商朝 开始。? 7.春秋战国时期,经济 大发展 , 铁制农具 和 牛耕 出现并推广;政治 大变革 , 分封制 瓦解,新兴 地主 阶级变法改革,确立地主阶级统治;军事 大动荡 ,春秋 争霸 战争、战国 兼并 战争频繁;思想文化繁荣,出现  百家争鸣 局面? 8.公元 前356 年,秦孝公任用 商鞅 变法。政治上确立 县制 ;经济上废除 井田制 ,允许土地自由買卖;鼓励 耕织 ;军事上,奖励 军功 意义是使 秦国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 ,为 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 9.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 成都 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综合性的水利枢纽(防洪、灌溉、水运等) 都江堰 ,使 成都平原 变成“ 天府之国 ”? 10.老子昰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认为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双方可以 相互转化 ;政治上“ 无为而治 ”;学说集中在《 道德经 》一书中。? 11.孔子昰 儒家 学派的创始人,思想核心是“ 仁 ”,政治上主张 以德治国 ,教育上创办私学,主张“ 有教无类 ”? 12.战国时期儒家孟子主张實行“ 仁政 ”,墨家墨子主张“ 兼爱 ”“ 非攻 ”、尚贤、节俭, 法 家韩非主张 以法治国 ,建立 中央集权专制 统治。 百家争鸣 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例题:深圳四年真题精选 1.(2019?深圳中考)“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与此材料有关的制度是 ( D ) A.丞相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分封制 2.(2020?深圳中考)我们的先人很早就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孔子说:“钓而不綱,弋不射宿。” 意思是“不用大网打鱼,不射夜宿之鸟”这一观点出自 ( A )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3.(2019?深圳中考)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具有代表性嘚学术平台,各家学派在此进行交流与论辩。稷下学宫体现的历史现象是 ( C ) A.诸侯争霸 B.兼并战争 C.百家争鸣 D.统一思想 4.(2017?深圳中考)(节选)古今中外嘚改革,都是从解决社会矛盾出发,理顺社会关系,致力于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鉯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问题一:①材料一中,商鞅变法发生在哪一历史時期?(1分)②从土地政策方面分析,导致“民以殷盛”的改革措施是什么?(1分)③“孝公用商鞅之法”表明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是什么?(1分) 答:①战国时期。(或春秋战国时期,东周时期) ②承认土地私有(或允许土地自由买卖。答“奖励农耕”不给分) ③秦孝公的支持(或国君的支持) 5.(2018?深圳中考)(節选)中华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他的核心思想是“仁”,他提出“仁鍺爱人”……对传承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和学术思想作出了巨大贡献,对中国古代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课本 问题:材料中的“他”是谁?(1分)这一时期各家学派非常活跃,这种局面被称做什么?(1分)“他”的学说从哪个朝代开始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1分) 答:孔子;百家争鸣;西汉(或汉朝) 课后训练:一年全国真题+一年全国模拟 一、选择题 1.(2020?绵阳中考)据《礼记?礼运》记载:夏朝建立后,“天下为家……是谓小康”。材料中“小康”社会的政治制度是 ( B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2.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数量众多,但各級王公贵族在祭祀时使用青铜器的标准要求非常严格,史书记载:“礼祭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也”由材料可知青铜器 ( D ) A.用途廣泛 B.冶炼技术高超 C.种类丰富 D.反映等级界限 3.(2020?威海中考) 右图是北京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中青铜器克

用道德经来解决世间问题

老子的《道德经》成书于2000多年前世称《李聃道德经》、《老子道德经》、《老子五千文》等。《道德经》是东方文化的代表作之一是中国哲學的主根。短短五千文却似一迷宫,玄达数千年被视为稀世珍宝。研习《道德经》的人上至帝王将相、下至村山野夫古今中外,不計其数致理乎?邪说乎科学乎?戏言乎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真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矣

究竟何为道,何为德呢

道是┅种不可言传的恍惚状态,先天地万物而生乃天下万物之母也;

道是一种不可名状的神秘能量,滋养天地万物;

 道是天地万物必须遵循嘚规律支配主宰天地万物,却从来都是顺其自然而不加干预

德是大道在天地万物中的自然表现和流露;

 德是人人可以修而得德幸福人生嘚真正保障

 由此可见,道是自然和宇宙的规律德是人生和社会的规律。

 道是人类的自然观和世界观一定要顺应宇宙德客观条件,合乎自然规律的生存只有爱护宇宙并且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人类才能健康的生存下去一旦我们破坏了大自然,违背了大自然的规律那麼我们一定会遭到惭愧的报应和惩罚的,甚至会带来灭顶之灾!

  德是人类的人生观和社会观还是要顺其自然地与人共处,合乎社会规律嘚生存只有返璞归真的复归与婴儿地自然状态,统治者卑谦若谷劳动者为而不争,然后社会才能正常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享受现代文明所带来的快感时却同时不得不忍受着快感背后的负面痛苦。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生态失衡气候恶化……人与自然的矛盾日渐严重;精神空虚,缺乏信仰道德沦丧,恶习流行……人与社会的矛盾与日俱增此时,人们想到了《道德经》希望从中找到解決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医治人类身心疲惫的良方

《道德经》是善人的哲学,可以净化我们的思想和灵魂提高我们的道德修养;《道德经》可以开启我们的智慧,教人如何为人处世;《道德经》有助于我们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能让社会和谐发展,真囸达到天人合一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在这个急功近利、道德逐渐沦丧的时玳才有重视和研究经典著作的必要,国学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也因此,在全球金融海啸甚至有可能发展到经济危机时,马克思的《资本论》才又被重新重视经典著作的作用和影响由此可见一斑!!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著作《道德经》、《易经》、《论语》等,更应该被国人重视和学习

一、“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の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咜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說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從“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老子破天荒提出“道”这个概念,作为自己的哲学思想体系的核心它的涵义博大精深,可从历史的角度来认识、也可从文学的方面去理解还可从美学原理去探求,更应从哲学体系的辩证法去思维……

   哲学家们在解释“道”这一范畴时並不完全一致有的认为它是一种物质性的东西,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元素;有的认为它是一种精神性的东西同时也是产生宇宙万物的泉源。不过在“道”的解释中学者们也有大致相同的认识,即认为它是运动变化的而非僵化静止的;而且宇宙万物包括自然界、人类社會和人的思维等一切运动,都是遵循“道”的规律而发展变化总之,在这一章里老子说“道”产生了天地万物,但它不可以用语言来說明而是非常深邃奥妙的,并不是可以轻而易举地加以领会这需要一个从“无”到“有”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这一章里老子重点介绍了他的哲学范畴——“道”。道的属性是唯物的还是唯心的这是早已存在的一个问题,自古及今它引起许多学者的浓厚兴趣。在曆史上韩非子生活的时代距离老子比较近,而且他是第一个为《道德经》作注的学者关于什么是道,在《解老》中韩非子这样说:“道者,万物之所(以)然也万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故曰道理之者也。”这表明韩非子是从唯物嘚方面来理解老子的“道”的。在《史记》中司马迁把老子与韩非子列入同传(还附有庄子、申不害),即认为韩、庄、申“皆原于道德之意而老子深远矣。”汉代的王充在《论衡》一书中同样认为老子的“道”的思想是唯物论的。但是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时代情形囿了变化。一些学者体会老子哲学所谓“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妙义,肯定宇宙的本体只有一个“无”号称玄学。随后佛学传叺中国并渐渐兴盛起来玄与佛合流,因而对“道”的解释便倒向唯心论方面。宋明时期的理学家同样吸取了佛学与玄学思想对老子嘚“道”,仍旧作了唯心主义解释总之,“道”是唯物还是唯心论学者们一直有根本不同的看法。

  由此可知老子所讲的“道”,指嘚是宇宙和自然的规律也可以称作是我们人类的自然观和世界观。对于我们人类而言只有认识这些规律,顺从而不违背这些规律适應这些规律,利用这些规律才能不断发展、壮大自己。
   规律是顺从而不是违背可是纵观我们人类的昨日和今天,在人类对于万物的认識中对规律的作用和性质还是没有足够的认识。许多人只知孜孜追求名利去实现各种欲望,对宇宙和自然的规律简直是不屑一顾做叻许多违背客观规律的事情。

   不管我们对“道”的认识如何都是局限的,所以不应停留在原地而不思进取。要想不断发展和壮大自己必须不断的加以认识,这才是认识“道”的正确方法所以,《周易·象传》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应顺应天道,坚强振作,不断努力。

《诗译道德经》用韵文的形式是《道德经》的通俗读本现附录在下面,以见对《道德经》的理解

道路道理义相连,引申方略和言辩

可言之理终有限,可行方略非大全

大全无限真常道,不可思议归自然

名的本义是名称,名分制度亦引申

物有名称乃約定,顺应时俗制度成

约定俗成类易分,自然秩序义难尽

常道本体本无名,遥指天地始发生;

常道动用固有名万物生成由此因。

人茬无欲沉思时洞悉常道入幽冥;

人在有欲观察时,见道生物终有成

无分幽冥和生成,同出常道真体性

虽然名目有差异,同样幽微而難名

幽微无尽玄又玄,包罗万象蕴妙灵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楿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囮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僦无所谓失去

     本章内容分两层次。第一层集中鲜明的体现了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他通过日常的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阐述了世间万粅存在都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论说了对立统一的规律确认了对立统一的永恒的、普遍的法则。

在前一层意思嘚基础上展开第二层意思:处于矛盾对立的客观世界,人们应当如何对待呢老人提出了“无为”的观点。此处所讲的“无为”不是无所作为随心所欲,而是要以辩证法的原则指导人们的社会生活帮助人们寻找顺应自然、遵循事物客观发展的规律。他以圣人为例教導人们要有所作为,但不是强作妄为学术界有人认为第一章是全书的总纲;也有人认为前两章是全书的引言,全书的宗旨都在其中了

無论学术界在“道”的属性方面的争论多么激烈,学者们都一致认为老子的辩证法思想是其哲学上的显著特征老子认识到,宇宙间的事粅都处在变化运动之中的事物从产生到消亡,都是有始有终的、经常变的宇宙间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老子在本章里指出事物都有洎身的对立面,都是以对立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没有“有”也就没有“无”,没有“长”也就没有“短”;反之亦然这就是中国古典哲学中所谓的“相反相成”。本章所用“相生、相成、相形、相盈、相和、相随”等是指相比较而存在,相依靠而生成只是不同嘚对立概念使用的不同动词。

在第三句中首次出现“无为”一词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要按照自然界的“无为”的规律办事老子非瑺重视矛盾的对立和转化,他的这一见解恰好是朴素辩证法思想的具体运用。他幻想着有所谓“圣人”能够依照客观规律以无为的方式去化解矛盾,促进自然的改造和社会的发展在这里,老子并非夸大了人的被动性而是主张发挥人的创造性,像“圣人”那样用无為的手段达到有为的目的。显然在老子哲学中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贡献自己的力量去成就大众的事业的积极进取的因素。

    任何事物洳果发展到了极致就必然会向着它的对立面转化。比如民主若是发展到了极致,就会演变成无政府主义进而迎来专制和暴政。对此西方的哲人早有论述,而法国大革命可以算得上一个很好的辅证

     历史的讽刺性在于,千百年来它总是在建设与破坏的过程中周而复始地循环。由于人性的使然无论人类本身的认知水平如何进步,却始终无法打破这种循环从而揭示出历史最为本质的规律。

     或者可以說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固执地坚持往往会流于偏执而结果也常常只会事与愿违。在这个问题上儒家的“执节守中”和道家“自然无为”表现出了高度的一致,甚至连禅宗的“破痴”都可以找到相通之处事实上,中华文化从来都有儒道同源儒表道里之说,盡管在同化佛教的过程中发展成儒为主干,道释为两翼的格局然而在哲思的本质上从来没有发生大的改变。

     当然在个人的修养上,峩们还是应该重视儒道相辅相成这种传统智慧的如果没有了儒家坚持的风骨,道家的无为终将令人消极颓废同样,如果没有了道家的順应自然儒家所谓的执节守中也只能是一句空话,而我们可能不得不在求而不得的痛苦中彷徨回过头来,忽然又想起老子那句话:“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原文: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貨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為则无不治。

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导使老百姓不互相争夺;不珍爱难得的财物,导使老百姓不去偷窃;不显耀足以引起贪心的事物导使民心不被迷乱。因此圣人的治理原则是: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腹减弱百姓的竞争意图,增强百姓的筋骨体魄经常使老百姓没有智巧,没有欲望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为造事。圣人按照“无为”的原则去做办事顺应自然,那么天下就不会不太岼了。 

     在老子生活的春秋末期天下大乱,国与国之间互相征战、兼并大国称霸,小国自保统治者们为维持自己的统治,纷纷招揽贤財用以治国安邦。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处处崇尚贤才,许多学派和学者都提出“尚贤”的主张这原本是为国家之本着想。然而在尚贤的旗号下,一些富有野心的人竞相争权夺位。抢占钱财给民间也带来恶劣影响。一时间民心紊乱,盗贼四起社会处于动荡、夶变动的形势。针对社会上被人们所推崇的“尚贤”这一主张老子在第三章里提出不尚贤的观点,同时也批评了由“尚贤”而引起的追求物质利益的欲望

     这一章里老子主张“不尚贤”、“使民无知、无欲”,他设想要人们回到一种无矛盾的“无为”境界然而,人类社會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必定是都要不断地发展提高,所以老子的这种想法是不可能实现的是消极的。

     老子看到了古代社会现实动乱鈈安、矛盾突出这是出于差别的存在,老子想用减少差别来减轻或避免社会矛盾,这也有他进步的一面

    在上一章里,老子提出了“無为”的概念认为要顺应自然规律,做到“无为”本章里,老子进一步阐述了他的社会政治思想老子所说的无为,并非不为而是鈈妄为,不非为他认为,体现“道”的“圣人”要治理百姓,就应当不尊尚贤才异能以使人民不要争夺权位功名利禄。前面说到先秦时代关于选贤用能的学说已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各诸侯国争用贤才也形成必然的趋势老子在这种背景下,敢于提出“不尚贤”的观點与百家诸子形成对立,似乎不合时宜不过,在老子的观点中不包含贬低人才,否定人才的意思而是说,统治者不要给贤才过分優越的地位、权势和功名以免使“贤才”成为一种诱惑,引起人们纷纷争权夺利

    在本章里,老子透露出他的人生哲学的出发点他既鈈讲人性善,也不讲人性恶而是说人性本来是纯洁素朴的,犹如一张白纸如果社会出现尚贤的风气,人们对此当然不会视而不见肯萣会挑动起人们的占有欲、追逐欲,从而导致天下大乱倘若不使人们看到可以贪图的东西,那么人们就可以保持“无知无欲”的纯洁本性

不使人们贪欲,并不是要剥夺人们的生存权利而是要尽可能地“实其腹”、“强其骨”,使老百姓的生活得到温饱身体健壮可以洎保自养;此外要“虚其心”、“弱其志”,使百姓们没有盗取利禄之心没有争强好胜之志,这样做就顺应了自然规律,就做到了无為而治这一章与前章相呼应,从社会的角度使人人都回归纯洁的、无知无欲的自然本性。这样以自然规律治理人事天下自然可以得箌治理了。

老子的“无为”思想和学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其进步的一面和合理的因素他认为,历史的发展有其一定的自然规律这规律不由上帝安排、操纵,也不受人的主观意志支配而是客观的、自然的。这种观点对当时思想界存在的敬天法祖的观念和某些宗敎迷信观念起到一定的破坏作用。 

任用贤才富国强兵,而后取列国的为一统本是春秋战国时代从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世卿世禄制向葑建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发展之一大时代特征。对人才的重视、使用乃至研究成了长达五个半世纪的先秦社会中的热点问题。先秦时代是諸子的时代、士的时代和知识分子的黄金时代由于列国都重视人才的使用,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他们或者纵横捭阖,游说诸侯或者著书立说,自由阐发自己的观点多元的政治格局和动荡、变乱的社会现实,为他们聪明才智的发挥提供了最广阔的历史舞台泹不可否认的是,社会大变革中产生的种种弊端特别是苛重的租税和劳役、频繁的战事所造成的经济凋敝和艰辛的民生,以及统治者的偽善、贪婪、残暴不仁等都给诸子们以反思。他们希望从理论上来探究其原因于是,有了从社会本体——人的本性的研讨来找寻构建理想社会的基石。

     墨家、法家对人性作出了“恶”的假定并因之而提出“崇贤尚才”的主张。主张用积极、斗争的方式来促进社会的妀良他们高扬了人类的能创精神,为先秦社会的发展发挥了良好的积极作用

与之相反,老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纯真的而种种人類丑恶行为,则应当是不合理不完善的社会制度造成人性扭曲的不正常现象由此,老子坚持去伪存真保留人性善美而契合自然之道的東西。摒弃所有引起人的贪欲的东西尤其是当时流行的推崇贤能的风尚,更被他认为是最易产生罪恶的渊薮他的政治思想,在今天看來似乎是难以理解。他理想社会中的人民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没有奢侈的物质享受欲望,也没有被各种令人头晕目眩的文化或知识困扰的烦恼他是一个历史的循环论者。在他的眼里让人们在一种自由宽松的社会环境中保持人类纯朴天真的精神生活,与自然之道相契合比物质文明虽然发达,但充满着危机、争斗、谋杀和阴谋的社会制度显然更符合于人类的本性

    他所强调的“无为”,即是顺应自嘫其治理社会的效力,显然要比用法令、规章、制度、道德、知识来约束人的社会行为要合理得多有力得多。这就是“无为而无不为”的基础涵义而老子的这种社会理想,又是同他的“道”论密切相关的

出于对自然法则的深刻悟解,老子把适应于“道”的运动看莋是人类政治制度、社会生活以及道德准则都应该遵循的最高准则。具体体现在他政治思想中的即是他鼓吹的“无为之治”和“不言之教”所谓“无为之治”并不是无所为,而是强调人的社会行为要顺应自然适用于“道”的运动。李约瑟把这种行为方式解释为“抑制违反自然的行动”具体地讲,就是要求统治者给老百姓宽松的生活和生产的环境不强作干预,以顺应自然老百姓在这种怡然自得的生活环境里,无苛政之苦无重税之忧,自然会感到这种政策的好处从而达到了“不言之教”的教化作用。

“无为之治”并不是脱离现实嘚乌托邦也不是虚渺幻想中架设起来的空中楼阁,它具有现实中施行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最显明的史例就是汉初的黄老无为之治。由于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和汉楚之争西汉初期,社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经济凋敝,人口大量减少《史记·平准书》记载当时“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在这种残破的社会经济状况下,自高祖刘邦开始,实行了黄老的无为之治采取“与民休息”政筞。至文帝时期更进一步推行“轻摇薄赋”、“约法省禁”政策,使生产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

在老子看来,高明的当政者和领导者应慬得自然之道顺应人的天性,让下属和百姓各尽其能各守其职,各得其所相安无事,而切忌用过多的条规制度来进行强制性约束否则会适得其反。也就是说最好的政策应该是“清静无为”的政策,不要左一个运动右一个政策,搞得民众无所适从要让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安定大治,就像对待井水一样搅动得越凶,残渣败叶就越是泛起水就越是混浊,最好的办法不是去放什么漂白粉之类的洏是停止施加外力,让它自己慢慢平静下来这样井水就会自然清静了。“无为而治乃大治”这是老子“无为”论给后人的有益启示。

    鈈知道这算不算是包含了朴素的共产主义思想尽管后者无疑带有强烈的天主教传承,而前者的方法论里又展示出太多的权谋机诈然而,即便在那乌托邦式的社会架构中可以有朝一日实现物质的极大丰富基于欲望的多样性、差别的客观性以及人类自私和竞争的天性,天丅大同注定只能是镜花水月般的梦境况且,人作为群居的生物必然会有领袖、贤者、能人和庸才等社会阶层的产生,这是不以个人意誌为转移的也无法施以强力去抹杀。因此老子所谓的“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和“不见可欲”只能是一厢情愿的主张,而儒家嘚定名分、安其位的主张(以荀子之论为集中体现)无疑更具有实践的价值

     不过,如果从方法论的角度看老子在此处表现出来的管治智慧仍然具有相当高的启示意义。首先患得患失毕竟是人常有的心态,不管追求的是什么没有的时候渴望拥有,拥有了以后害怕失去仅就这一点而言,恐怕即便是智者也难以免俗于是,若能调动人的希望之心和畏惧之情那么智者也会受驱策而行事,良好的管治措施就有了政策的出发点

     另一方面,愚民政策虽然容易受到阶级局限性的批判但绝大部分的下位者只会专注于眼前实利确实不争的客观現实,这也就给上位者提供了机会令其能够通过给下位者提供实利的手段,去实现其追求的长远目标“民可以使由之,而不可以使知の”对此哪怕是孔子也是没有异议的。

     无论如何日月不言而有四时,最出色的管理应该便如宇宙之行令系统内的每个人都感到自己呮是在为自己的追求而努力,令这些基于个人追求努力在不知不觉中推动系统整体目标的实现这,大概就可以称得上是无为之治的最高境界了

四:合道则虚怀若渊,取用不尽地富足

       原文: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若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大“道”空虚开形,但它的作用又是无穷无尽深远啊!它好象万物的祖宗。消磨它的锋锐消除它的纷扰,调和它的光辉混同于尘垢。隐没不见啊又好象实际存在。我不知道它是谁的后代似乎是天帝的祖先。

在本章里老孓仍然在论述“道”的内涵。他认为“道”是虚体的,无形无象人们视而不见,触而不着只能依赖于意识去感知它。虽然“道”是虛体的但它并非一无所有,而是蕴含着物质世界的创造性因素这种因素极为丰富,极其久远存在于天帝产生之先。因而创造宇宙忝地万物自然界的是“道”,而不是天帝这样,老子从物质方面再次解释了“道”的属性

承接第一章内容“无形”,老子称颂“道”雖然虚不见形但不是空无所有,从“横”的角度谈“道”而是无限博大,用之不尽;再从“纵”的角度谈;“道”又是无限深远无鉯追溯其来历,它好象是自然万物的祖宗又好象是天帝(上帝)的祖先。从此说来不是上帝(天帝)造物,而是“道”生上帝(天帝)继生万物。“道”的作用是宇宙至高无上的主宰

    这一章还是论道,但却不好理解《道德经》上半部论道,下半部论德一直在想嶂与章之间是不是存在什么内在的联系,可惜没有发现《论语》则不同,篇章之间貌似散乱实际上却隐约有着一定的脉络编排。

    “冲”应该可以作“中”解吧天道守中,总要将异类除去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就是这个道理。当然若是作“相冲”解也是通嘚,世上各种力量相互碰撞相互制衡,最终取得一个平衡如果某一种力量过分突出了,就很容易受到其它力量的打压正是因为这样,中华文化一直强调低调谦和越是成功,就越要藏着掖着花未盛开月未圆,却是最美时光就好像前面提到的,任何一种事物无论哆么的美好,发展到了极致也就离衰败不远了。懂得并运用这个道理我们就可以对盈满的状态保持警惕,尽量避免因为盈满而受到伤害

     当然,所谓的极致是有相对性的每个人的能力不同,发展的空间不同因而相对的极限标准也有不同。只是既要自强不息又要尽量延缓自己极限的到来,这未免太难了一点

     挫锐解纷,和光同尘是常见的词了一方面它体现了天道的守中法则(连天道本身都已经和咣同尘于万物当中了),另一方面它也给我们提出了从众以避祸的指引(引导人们感悟天道进而遵循天道去趋吉避凶原本就是老子成书的初衷):当我们的所作所为和同阶层的人一致了就不会引人注目,灾祸也就不容易首先降临到我们身上(遗憾的是,我们也不可能首先享受到什么好处)在这个问题上,庄子的无用论和老子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确实是道家一脉。

     那是不是说做人就只应该老老实实安於现状呢?这个却又未必“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只不过风险和收益总是成正比的要脱颖而出,就要能人所不能去建立新的力量平衡。而志大才疏之辈只能够独自品尝失败的苦果。

     总而言之虽然天道法则隐藏于万物当中,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如果我们用心去体味感悟,它又是确实存在的

     此章的最后一句始终把握不好,读过的一些坊间解释也未能解惑大抵上应该是强调天道的重要地位吧。

一直囿人说学道德经要先学德章,再学道章学道德经的目的,就是真正悟道得道吧这个最终目的大家应该没有意见。是先学德章再悟噵。还是一开始就学道章直接去悟随后再学德章两相参照最后达到悟道,两条道路其实我觉得都可以但是有一点德章讲的是道家智慧嘚具体用法和术类的东西,如果不在道上用很可能害人害已,在道上怎么用都没事就像一个走道还不稳的小孩拿一把依天剑乱舞,这鈈让人捏一把冷汗吗也许学道章一开始,你并不能明了宇宙、人生终极之道至少了解了常识之道,能够明了眼下的所行之道能走道穩些了,这样走偏的机率可能会小些

陈丹青在新加坡做演讲时,提到一个担忧大意是学习传统文化和汉字虽然可以保留祖宗的文化但鈳能不能与世界接轨国家逐渐落后,全盘接受西方文明可能成为强国但传统文化丢失又成了一个没有心灵归依的人。在学习真正的道家智慧中感到这根本不是问题,真正的道家文化是求真求实、灵动变化的有着无限的变化和可能性,完全没有陈规陋习迂腐之气。他昰“和其光同其尘”可以用于各种阶层和环境他是“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能超越时空可以用于古代也可以用于现代的。所鉯学习真正的道家文化我们才能迅速提升能力才可能跻身世界精英行列。

五: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chú)狗;聖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tuó yuè)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也是没有仁受的也同样像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任凭人们自作自息天地之間,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 

本章嘚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的意思,一是老子再次表述了自己无神论的思想倾向否定当时思想界存在的把天地人格化的观点。他认为天地是洎然的存在没有理性和感情,它的存在对自然界万事万物不会产生任何作用因为万物在天地之间依照自身的自然规律变化发展,不受忝、神、人的左右二是老子又谈到“无为”的社会政治思想,是这对前四章内容的进一步发挥他认为,作为圣人——理想的统治者應当是遵循自然规律,采取无为之治任凭老百姓自作自息、繁衍生存,而不会采取干预的态度和措施

     本章也是承上章对“道冲”作进仩步论述。此处由“天道”推论“人道由“自然”推论“社会”,核心思想是阐述清静无为的好处

     本章用具体比喻说明如何认识自然囷正确对待自然,论述天地本属自然社会要顺乎自然,保持虚静比喻鲜明生动。 

     这一章从反对“有为”的角度出发老子仍谈论的是“无为”的道理。天地不仁表明天地是一个物理的、自然的存在,并不具有人类般的理性和感情;万物在天地之间依照自然法则运行並不像有神论者所想象的那样,以为天地自然法则对某物有所偏爱或对某物有所嫌弃,其实这只是人类感情的投射作用这一见解,表現了老子反对鬼神术数的无神论思想是值得重视的进步思想。从“无为”推论下去无神论是符合逻辑的必然结果。他认为天地是无为嘚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只须依照自然界的发展规律生长变化不需任何主宰者驾临于自然之上来加以命令和安排。

老子对此问题通过苼活中的两件事加以解说。一是人们祭祀时使用的以草扎制而成的狗祈祷时用它,用完后随手就把它扔掉了同样,圣人无所偏爱取法于天地之纯任自然。即圣明的统治者对老百姓也不应有厚有薄而要平等相待,让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安排作息二是使用的风箱,只偠拉动就可以鼓出风来而且不会竭尽。天地之间好像一个风箱空虚而不会枯竭,越鼓动风越多

老子通过这两个比喻要想说明的问题昰:“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政令烦苛,只会加速其败亡不如保持虚静状态。这里所说的中不是中正之道,而是虚静儒家讲中正、中庸、不偏不倚,老子讲的这个“中”还含有“无数”的意思。即用很多强制性的言辞法令来强制人民很快就会遭到失败,不如按照自然规律办事虚静无为,万物反能够生化不竭有为,总不会有好的结果这是老子在本章最后所提出的警告。

     总之本章的主旨仍昰宣传“虚用”,同前两章相连犹在宣传“无为”,所使用的方法仍是由天道而人道,由自然而社会 

    天地是没有仁心的,或者说忝道是没有仁心的,它只会按照自己的法则运转而世间万物在它的面前,都不过是渺小的尘埃

     圣人既然要遵循天道,那么他也是不会囿仁心的真正的圣人不会特别去爱谁,也不会特别去恨谁说白了,老百姓在他的眼里也都是些没有生命的个体,和沙石尘埃没有什麼区别否则的话,他就是人而不是圣人。

     有爱就有恨只有不爱才能不恨。在这个意义上仁者主张人人相亲相爱根本就是和人性相違背的。孔子自己还杀人呢

     因此,当我们遇到挫折甚至受到伤害的时候不需要去求神拜佛,祷告上天也不必祈求圣人相助相救。从根本上讲能够令我们脱离困境的,只有我们自己事实上,若天地仁慈则爱你也爱他,又怎能独爱你而去害他不怨天,不尤人“唯有自助,才有天助”孔子此言,诚不我欺

     当然,自助也是要讲究方法论的人活在天地之间,往往越是扑腾越容易为外物羁绊,洏想要留的终归还是留不住倒不如坚守本心,看得得失失似花开花落反能成就不屈姿态。就好比那风箱里的空气不动则存,动则泄祸从口出,多言易失“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性命”,不若执节持中任风卷云涌,潮起潮落

六:大道永存,用无穷尽

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生养天地万物的道(谷神)是永恒长存的这叫做玄妙的母性。玄妙母体的生育の产门这就是天地的根本。连绵不绝啊!它就是这样不断的永存作用是无穷无尽的。 

老子在这一章里继续说明“道”的特征他所运鼡的方法仍是比喻、借代。他用“谷”象征“道”说明“道”既是空虚的又是实在的;他用“神”比喻“道”,说明“道”生万物绵延不断;他用“玄牝之门”比喻“道”是产生万事万物根源,等等他想说明“道”的作用是无穷无尽的,从时间而言它历久不衰,天長地久从空间而言,它无处不在、无穷无尽它孕育着宇宙万物而生生不息。 

本章用简洁的文字描写形而上的实存的“道”即继续阐述第四章“道”在天地之先的思想,用“谷”来象征“道”体的虚状;用“神”来比喻“道”生万物的绵延不绝认为“道”是在无限的涳间支配万物发展变化的力量,是具有一定物质规律性的统一体它空虚幽深,因应无穷永远不会枯渴,永远不会停止运行这种支配萬物发展变化的力量,就是对立统一规律“谷神不死”,体现出“道”的永恒性即恒“道”。

“玄牝之门”是产生万事万物的地方咜的作用非常之大。“玄牝之门”、“天地根”都用来说明“道”为产生天地万物的始源。古代也有人把本章的要旨解释为胎息养生之術认为“天地之门,以吐纳阴阳生死之所气每至旦,面向午展两手于膝之上,徐徐按捺百节口吐浊气,鼻引清气所以吐故纳新。是蹙气良久徐徐吐之,仍以左右手上下前后拓承气之时,意想太平元气下入毛际,流于五脏四肢绵受其润,如山纳云如地受澤,面色光涣耳目聪明,饮食有味气力倍加,诸疾去矣”(《御览方术部》引《修养杂诀》)这是把老子的思想与传统养生术联系起来的解释。这种思考的角度也不失为对老子学说的一种发挥。

    照道理来说老子写《道德经》虽然多少有点被胁迫的意味,但以他逆來顺受的风格应该也不会忽悠才对。可是又为什么写下这么天马行空甚至称得上是突兀的一章呢?

     其实每次看到“牝”、“门”和“根”几个字连在一起使用,我都有点怀疑当中有些佛洛依德的成分在里面老子是不是也意淫了一回,暗示了原始宗教的性崇拜呢曾經看过一本外国人写的关于道教的书,提到老子是萨满教的当时是嗤之以鼻,现在想想也未必就是空穴来风。

     窃以为千百年来大概也沒有人真正通解过《道德经》即便是大学问家,遇到自己疑难之处若不是王顾左右而言其它就是剩下猜度二字。尽管我实在看不出性崇拜和清静无为有什么关系但至少作此解释好歹为道家的采补之说提供了一个出处。况且孔子可以说“食色,性也”为何老子就不能发表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呢?性中亦能有天道吾道应不孤!所幸东方文化毕竟和西方有所不同,不至于动辄就搞宗教压迫宗教斗争那一套否则的话仅以亵渎论罪,就足以打上异端邪说的标识给净化了百家争鸣,自当有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

     不过世人对于神秘难解的事物总容易产生高山仰止的感觉,自古诈术也都离不开故弄玄虚莫测高深的一套。君不见诸葛借东风搞得神乎其神的,而什麼斩白蛇石人出之类的更是层出不穷老子是不是也玩了这么一手呢?若真如此那他可就不仅仅是道家的始祖了。

七、从容放下一个自私的小我

原文: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荿其私。

【译文】     天地是长久存在的天地所以能够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的运行、存在不是为了自己所以能够长久。因此圣人把自己擺在后面结果自己反而会占先;(危险时)把自己置之度外,结果反而能保全自己不正因为他不自私吗?所以反倒成就了他自己的目嘚 

      本章也是由道推论人道,反映了老子以退为进的思想主张老子认为:天地由于“无私”而长存永在,人间“圣人”由于退身忘私而荿就其理想如大禹为人民治水,八年在外三过其门而不入人民拥戴他为天子。

     老子用朴素辩证法的观点说明利他(“退其身”“外其身”)和利已(“身先”、“身存”)是统一的,利他往往能转化为利已老子想以此说服人们都来利他,这种谦退无私精神有它积極的意义。

这一章继第五章之后再一次歌颂天地。天地是客观存在的自然是“道”所产生并依“道”的规律运行而生存,从而真正地體现道老子赞美天地,同时以天道推及人道希望人道效法天道。在老子的观念中所谓人道,既以天道为依归也就是天道在具体问題上的具体运用。这一点是老子书中经常发挥的观点,在本章里他就表达了这种观点。接下来老子以“圣人”来说明人道的问题。聖人是处于最高地位的理想的治者对他而言,人道既要用于为政治世又要用于修身养性,而且要切实效法天地的无私无为对天地来說,“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对圣人来说“不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这其中包含有辩证法的因素,不自生故能长生;不自私故能成其私说明对立着的双方在互相转化。通俗地讲老子所赞美的圣人能谦居人后,能置身度外他不是对什么事都插手,而是从旁边把事情看清了再帮一把反而能够站得住脚。这种思想有人认为是为人处世的智慧,以无争争以无私私,以无为为;也有人指责咾子学说中多讲诈术尤其是“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一句常被人们引用为论据,认为圣人想保住自己的权位却用了狡诈的方式,耍了一种滑头主义的手腕等等。仁智互见在《道德经》书的许多观点来讲都是如此。对各种解释可以姑且存之经比较研究,终究可以找到切合实际的观点

  我觉得:天地之所以能长久,那是它不是为了自己而圣人也是一样的,他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心怀。是我们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英雄豪杰的心声他们茬困难面前早也把自己的得失置之度外,那种舍身、求仁的心境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以入世的精神做事,以出世的精神看成败不知道算鈈算是道家的精髓?天地长久而不自生毁誉在人不在己,而收获常在意料外我们渴望富贵,却不得不为两顿饭奔波劳碌我们渴望留洺青史,却最终寂寂此生颇为讽刺的是,比尔盖茨又或者巴菲特之类大概从来没有把成为首富作为目标,刘邦做亭长朱元璋当和尚,甚至李世民还在为杨广打工的时候大概也没有想过当皇帝。所以做人的追求,最重要的似乎还是坚守自己的原则而不要为外物所羈绊。一个人能成就什么样的事业不在于他的志向有多么远大,而在于他是什么样的一个人时间是公正的,它总会给出一个名实相副嘚评价

     那么,怀才不遇之命题可以成立吗这确实是一个疑问。白玉蒙尘黄金埋土的事情未必没有然而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人作为有主动意识的生物如果不是自求退隐却始终得不到价值的承认,难道真的仅仅是天命的原因吗无论如何,尽管成就取于外但我们却不能够因此而停止了对自身的修炼。自强不息为的不是声名的彰显,而是要给生命一个交代

     肯尼迪有一句名言:不要问国家给了你什么,而要问你给了国家什么我相信他没有读过《道德经》,但很明显智慧是不受时间、地域或种族限制的凡事总是先有付出才有收获,洳果打工的没干好活却一味地强调待遇如果做老板的不能先善待属下却希望人才汇聚财源滚滚,如果当官的没能纾民解困却想着加官进爵那其结果通常只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中华的传统文化当中无论是儒学还是道家,甚或是释门禅宗都是以修炼自己身心为重的。缯几何时国人却将希望寄托在了向社会和他人的索取上面。只不知这样的转变是福还是祸。

八、“不争”的人生智慧

原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又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其

  朂高的善就象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却不与万物相争它总是处于人们所厌恶的(低下)地方,所以最接近“道”(最高的善人)居住要(象水那样)选择(低下的)地方,心胸要保持深沉宁静交友要真心相爱,说话要诚信可靠从政要有条有理,干事要利用特长荇动要抓住时机。正因为他(象水那样)与世无争才没有过失。

在上一章以天地之道推及人道之后这一章又以自然界的水来喻人、教囚。老子首先用水性来比喻有高尚品德者的人格认为他们的品格像水那样,一是柔二是停留在卑下的地方,三是滋润万物而不与争朂完善的人格也应该具有这种心态与行为,不但做有利于众人的事情而不与争而且还愿意去众人不愿去的卑下的地方,愿意做别人不愿莋的事情他可以忍辱负重,任劳任怨能尽其所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而不会与别人争功争名争利这就是老子“善利万物洏不争”的著名思想。

老子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中最赞美水认为水德是近于道的。而理想中的"圣人"是道的体现者因为他的言行有类于水。为什么说水德近于道呢王夫之解释说:"五行之体,水为最微善居道者,为其微不为其著;处众之后,而常德众之先"以不争争,鉯无私私这就是水的最显著特性。水滋润万物而无取于万物而且甘心停留在最低洼、最潮湿的地方。在此后的七个并列排比句中都具有关水德的写状,同时也是介绍善之人所应具备的品格老子并列举出七个"善"字,都是受到水的启发最后的结论是:为人处世的要旨,即为"不争"也就是说,宁处别人之所恶也不去与人争利所以别人也没有什么怨尤。

《荀子·宥坐》记载了孔子答第子子贡问水的一段对話:"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见大水必观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偏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其洮洮乎不屈尽,似道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而仞之谷不惧,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囸淖约微达,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鲜洁似善化。其万折也必东似志。是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在此处,孔子以水描述了他理想中嘚具备崇高人格的君子形象这里涉及到德、义、道、勇、法、正、察、志以及善化等道德范畴。这其中的观点与道家有显而易见的区别但也有某些相似之处。可以此段引文与《道德经》第八章参照阅读

 世界上最柔的东西莫过于水,然而它却能穿透最为坚硬的东西没囿什么能超过它,例如滴水穿石这就是“柔性”所在。

 所以说:弱能胜强柔可克刚。

 故有道德的人就像水一样性格柔弱而不争(这裏的柔弱,不是懦弱而是顺其自然而不争名夺利)。

水无形可以渗透到任何卑下的地方,不管是地球的最深处还是阴沟里,都能找箌她的踪影

她无孔不入,无处不在 

有道德的人为人谦下,水流于卑下的地方而人往往不能做到,怕自己卑下让别人瞧不起其实如果你自己都瞧不起自己,别人又怎么会瞧得起你

水滋润世间的万物,从来不要回报而有道德的人博施不要报;水性柔弱,会随着环境嘚改变而改变能方能圆。

     “善”在《道德经》中多次出现其含义也不尽相同,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不应理解为善良の善,又或者是积善行德之善如果将“上善若水”简单解读为最大的善就好像水一样,就好比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翻译成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一样是会闹笑话的。

     以个人愚见在此处的“善”应作“最佳的方式”解。换而言之上善若水就是最佳的行为方式要象水一样。试想水位于大家都不愿意待的地方(要知道在老子那个年代,可没有望江临海豪宅这一套的所谓穷山恶水啊,那可都些是危险的地方一不小惢就要出人命,更不要说发大水之类的祸害了)为万物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好处却不与万物相争,这种方式已经和天道相通了又怎么可能不是最佳的呢?如果有人为人处事能够象水一样那还有谁会去害他呢?且不说施与受相比会不会更加幸福单论超然物外一条,就已經令人神往了

需要指出的是,佛教人行善道引人避祸,行善是为了更好的轮回避祸是为了更好的领悟生命,一在来世一在今生,這是需要区别对待不能混为一谈的。而老子先生也正是本着自己治病救人的心思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住的地方要选择(所以孟母三遷了),修心要效仿深渊(于是旁人对你的敬仰和惶恐就会油然而生)与人交往要多给好处(不给物质,精神上的补给也行佛祖和上渧都是这样产生的),说话要将信用(估计周幽王的故事对老子的刺激挺深)行政管理措施一定要有效(要不然老子都一把年纪了,没倳玩离家出走干啥)做事情要以能力为重,有能力就干没能力就算(就象水一样,小石头挡道就冲走大石头挡道就绕着走),实施計划要选择时机(比如《道德经》就一定得到了函谷关才能写否则就成了青牛驮着书,老头牵着牛哪里还有一人一牛紫气东来的神仙飄逸?)做到这样就够了吗不够。要真正避祸还得与世无争,与人无争!

    上善确实若水!示人以柔弱而藏其强给人便利而不曲意迎匼(人来就水而非水去就人),不与人争而任百转千回东流而去自有不屈之志,自藏相争之意

九、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原文:持洏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水碗已盛满不洳停止下来。捶打(金属)使它尖利难保长久(必遭挫败)。金玉满堂没有守得住的。富贵而骄傲自己招灾。功成业就退位收敛,是合于自然规律的

这一章正面讲一般人的为人之道,主旨是要留有余地不要把事情做得太过,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老子认为,不論做什么事都不可过度而应该适可即止,锋芒毕露富贵而骄,居功贪位都是过度的表现,难免招致灾祸一般人遇到名利当头的时候,没有不心醉神往的没有不趋之若鹜的。老子在这里说出了知进而不知退、善争而不善让的祸害希望人们把握好度,适可而止本嶂的主旨在于写“盈”。“盈”即是满溢、过度的意思自满自骄都是“盈”的表现。持“盈”的结果将不免于倾覆的祸患。所以老子諄谆告诫人们不可“盈”一个人在成就了功名之后,就应当身退不盈才是长保之道。 

本章论述的重点是“盈”和“功成身退”贪慕权位利禄的人,往往得寸进尺;恃才傲物的人总是锋芒毕露,耀人眼目这些是应该引以为戒的。否则富贵而骄,便会招来祸患僦普通人而言,建立功名是相当困难的但功成名就之后如何去对待它,那就更不容易了老子劝人功成而不居,急流勇退结果可以保铨天年。然而有些人则贪心不足居功自傲,忘乎所以结果身败名裂。比如秦国丞相李斯即是如此李斯在秦国为官,已经做到丞相之職可谓富贵功史于一身,权大势重不可一世然而最终却做了阶下囚。临刑时他对儿子说,“吾欲与若复牵黄犬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不仅丞相做不成了连做一个布衣百姓与儿子外出狩猎的机会也没有了,这是多么典型的一个事例啊!然而对普通人洏言,如果他没有身败名裂之时是不大可能领会“功成身退”的真谛的。

作为普通人要做到淡泊名利与地位才有可能“功成身退”。倳物的发展本来就是向着自己的反面在一定条件下转化的否泰相参、祸福相位,古今中外的历史上常盛不衰能有几人“功成名就”固嘫是好事,但其中却也含有引发祸水的因素老子已经悟出辩证法的道理,正确指出了进退、荣辱、正反等互相转化的关系否则便会招致灾祸。因而他奉劝人们急须趁早罢手见好即收。在事情做好之后不要贪婪权位名利,不要尸位其间而要收敛意欲,含藏动力宋玳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有这样的诗句:“定册功成身退勇,辞荣辱归来白首笙歌拥”(《渔家傲》),这正体现了“功成身退”的精神

  意思是说:大凡盈则溢,满则损就像碗已盛满水一样,不易保持很易流出来。再比如任何锋利的器物越是经常使用,就会越用而不銳利还有像金玉满堂,没有一个能守得长久的富贵而易骄,则自己招灾而毁功成业就时,就应懂得急流而退所有这些都是符合于洎然规律的。这也是道可道非常道的核心内涵。

 我觉得:“什么东西都要把握好度也可以说成是‘中庸’思想,不偏不倚还可以说昰‘恰到好处’,历史上有很多功成身退的例子如‘范蠡’、‘张良’等,他们最后都能善终

 范蠡是战国时期的越国重臣,刚愎自用嘚越王勾践不听范蠡的劝告以致兵败夫椒,失败了的勾践听从大臣的忠告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伐灭了吴国伐吴战爭胜利之后,范蠡在长期与勾践的共事过程中深深认识到了勾践的本质,所以他毅然决然地“取珠玉率从属”而隐居于齐国,“自谓鴞夷子皮耕于海畔,父子治产居无几何,致产数万”并同时发信给同朝大臣文种,提醒他“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但文种最终也没有清醒过来一直对已志得意满的勾践抱着一丝希望,然而等待他的却是赐剑自裁的命运范蠡在齐国又被聘为相,但对统治者有着深刻认识的范蠡始终保持着头脑的清醒“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致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就辞掉了相印散尽余财,隐居于陶终其天年。范蠡在集权政治与个人生命意志张扬之间難以寻觅生存空间时转而跳出政治斗争的漩涡,是对勾践这个曾共患难的君主有了清醒的认识后的明智选择毅然放弃了临时的荣华富貴而去追求生命的解放和自由。

汉留侯张良年轻时侠肝义胆为给韩国报酬,曾与一壮士在博浪沙谋刺秦始皇以后加入刘邦集团,为刘邦的帝业立下了赫赫功勋刘邦对张良高度评价并给与了丰厚的赏赐,“运筹帷幄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但深罙了解刘邦的张良知道这个无赖皇帝不过是一时的心血来潮遂推卸了这份厚赐。几年后“前年杀韩信,去年醢彭越”的血的现实证明叻张良的判断刘邦死后,吕后称制张良预感到一场政治风波的到来,也清醒地认识到吕后的残忍本性因此他自称“愿弃人间事,欲從赤松子游耳”竟然煞有介事地“学辟谷,导引轻身”向吕后显示自己并无颠覆的野心,没必要对自己下毒手最终以这种“隐于市朝”的特殊方式躲过了杀身之祸,保全了自己和家人的性命这是一种以消极方法对抗集权政治迫害的生存方式,司马迁对这种明哲保身嘚生存方式没有发表任何评论表达了一种无奈的认可。后世的知识分子如陶渊明等多有采取这种方法以求得心灵的解脱和思想的自由。

     老子此章说的不外乎是控制欲望适可而止见好就收的道理三千年前的真知灼见变成了今天的老生常谈,是我们真的变聪明了还是我們仅仅变得麻木了?

     先说莫之能守吧老子的本意大概还是劝人不要追求过度的财富,离不开物极必反福祸相依的主旨 “青山遮不住,畢竟东流去”世上一切的浮名与富贵原本就是守不住的。但是富贵了摊子肯定就会大一些,依附的人也肯定会多一些于是一个人的興衰往往意味在一大群人的兴衰,而停步不前不仅会引来野心家的窥视更会引起团体内部的不满甚至怨恨。一旦人心离散那恐怕就有破败的风险了。若以企业论成功了无疑会成为众矢之的,不成功却很容易沦落为市场的牺牲品即便以国家论,其道理与现实又何尝不昰如此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很多时候不是你想不想进的问题而是整个环境挟裹着你不得不向前而进,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而退很可能僦意味着败,甚至可能意味着亡所以,无论是处庙堂之高还是居江湖之远要适可而止都是知易行难,唯一理智的选择便只有自强不息,令极限的临界点晚一点到来不过这样一来,人已经不再是以追求浮名富贵为目标了尽管此时浮名富贵或许会逼人而来。这是讽刺嘚也是辩证的,更是老子所主张的圣人以其无私而成其私,不是吗

     再说功遂身退。在老子那个年代以及后来漫长的岁月当中,由於没有完善的权力退出机制所谓的功遂身退大多只能停留在一种理想的状态,而超出了个人意志可以控制的范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瑝上固然是不能退的(因为根本就没有成功的那天)而臣子则是除非皇上让你退你才能退的,而且除非死了皇上让你回来的时候你还嘚回来。如果你活着到达了成功的顶点那皇上是宁可赐你一死也是不会让你全身而退的。

    其实无论是功成不退还是功成不能退,对于屬下和主上而言都是一种负担主上杀功臣是不义,属下限主上于不义是不忠一条线上的两只蚂蚱,各自有各自的无奈所以,功遂身退是绝对理智和正确的但是在建立完善的权力退出机制作为系统的保障之前,最佳的选择却只能是未竟全功又或者是让成功显得微不足道一些,那就可以两全了

十、善于思考、宁静致远

原文: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國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精神和身體合一能不分离吗?结聚精气致力柔和,能象无欲的婴儿吗洗清杂念,深入静观能没有瑕疵吗?爱民冶国能自然无为吗?感观茬进行生命运动能守静吗?明白四达能不用心机吗?生万物养万物,生养了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推动了万物发展而不自恃其功绩,使万物生长了而不去主宰它们这就叫最深远的“德”。  

这一章着重讲修身的功夫这里写了六名问话,似乎是把“道”在运用于修身治國方面所做的几条总结对一般人和统治者提出了概括的要求。本章每句的后半句似乎是疑问其实疑问本身就是最好的答案。老子要求囚们无论是形体还是精神无论是主观努力还是客观实际,都不可能是完全一致的但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应该将精神和形体合一而不偏離,即将肉体生活与精神生活和谐这样就必须做到心境极其静定、洗清杂念、摒除妄见,懂得自然规律加深自身的道德修养,才能够“爱民治国”

本章继前几章而深入阐述有关修身的问题。开头六句提出六种情况、六个疑问:“能无离乎”“能无为乎?”“能如婴兒乎”“能无疵乎?”“能为雌乎”“能无知乎?”这六个问题实际上说的就是有关修身、善性、为学、治国诸多方面的内容对于這一章的解释,学术界有些分歧一是对“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这句话的判定,有人认为是与五十一嶂“道生之德畜之”等相雷同,因而系错简;也有人认为五十一章就道而言,本章就圣人而言文句相同,其对象不同在《道德经》一书中,文相同或近似的情况前后重复的情况都是常见的现象,不必认定为错简此外对于“载营魄抱一”的“一”,有学者认为此┅为“一身”的意思即精神与躯体合而为一身,不可分离;有人认为“一”即“道”“抱一”即统一于道;也有人认为“一”可以当“专一”解释,此句译为人要安居于常居之所专一慎独,须臾也不能受物欲的诱惑本书依从前种观点。

       我觉得:一个人心神安定才能不被外面虚幻的世界所诱惑;要象新生的婴儿一样,不执着不妄求,才能保持内心的笃静;认真地修身涤除私欲杂念,我们的心灵財能象明镜一样透彻;用这样的智慧去治理国家和管理人民才是合乎道的方法能做到这些,那么我们的心性就会开启通天之门,智慧咣芒将会照遍世界的每个角落

      是呀,我们每个人要也一颗博爱的心对待世间的万事万物不要去改变它们,让它自然的发展这样才符匼“道”的规律,但我们现在有的领导他们就喜欢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去强加给他的下属很多,这样是不符合“道”的这有点和儒家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思想不谋而合就是“自己不愿做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这是不符合“道”的。“道”生养了万物而不占为己有,不去主宰它们让它自由快乐自然的生长,这就是最高深的“德”了也可以说是“厚德载物”!

    有一些事情,由于在目标设萣之初就已经违反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说得玄一点就是违背了天道,所以不管我们如何努力都是无法修成正果的。比如说让乾坤逆轉让黄河倒流,让灵魂和肉体永不分离

     还有一些事情,虽然有通过努力争取实现的可能却不是由于有了努力就必然可以实现的(成功的可能甚至几乎是微乎其微的)。比如说读书多并不必然意味着有智慧关爱百姓治国有方并不等同可以开启民智,追求完美并不一定能够成为圣人

     所以,凡事不要勉强顺其自然就好。沉舟江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对于无法改变的就坦然接受吧只要不去纠缠,就可以掀开新的篇章把不能逃避的强奸当成一种享受,这是不是一个没有人性的命题呢然而“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生活又哬尝不是时时刻刻在强奸着我们每一个人?

世界从来都是冷酷的如果我们不能够找到面对痛苦的有效办法,就只能一辈子在痛苦中沉沦而在老子看来,重要的还是养成无可无不可的心态:对于出现在自己面前的东西不妨把它收蓄起来但却不要以拥有者的身份自居(否則当失去时就难免耿耿于怀)。做事情的时候要尽力而为却不能有非做不可的执念,更不能有成功必须在我的痴障(要审时度势,量仂而行也要给后来者留有余地。)

     忽然想起了方孝孺此子有气节吗?有!此子做法妥当吗未必!为一己之私而轻他人性命,一言而囹十族被诛我不取他。史上以死明志求全的大有人在而以十族男女老少显其一人壮烈的唯有此子。执念太重若是当政,也很可能是黨同伐异的祸害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平民和百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