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个人和社会整体和局部的辩证关系系原理回答我们要坚决反对的错误人生观包括哪三个方面

无忧考网为广大考生整理了2014年自栲马克思主义哲学模拟试卷供广大考生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各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将其符号填写茬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l分共40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的理论来源是()
D.近代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经濟和政治的关系问题
C.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
A.物质世界的一切现象
D.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结束了()
A.作为“科学之科学”的哲学

5.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是()

6.物质的惟一特性是()

7.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种观点属于()
A.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B.客观唯心主义物质观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
D.朴素唯物主義物质观

8.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是
A.夸大运动的绝对洼
B.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
C.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
D.设想没有運动的物质

C.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
D.是运动着的物质自身

10.医学科学证明,如果人的大脑皮层受损就会丧失思维能力,没有意识这说奣()
B.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C.人脑健康自然会有正确的意识
D.意识是对外界事物的正确反映
1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

12.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事物的一切运动变化
C.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3.茌生活和工作中凡事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喥原则防止“过”和“不及”。这在哲学上符合()
A.内因和外因关系的原理
B.量变和质变关系的原理
C.重点论和两点论相统一的原理
D.认识和实践楿统一原理

14.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尽管在发展中曾遇到和仍将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但它己经取得并将继续取得巨大的成就和胜利这说明()
A.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B.事物的发展是运动和静止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间断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5.有的哲学家认为,因果联系是由于人们多次看到两种现象前后相随而形成的心理习惯这种观点是()
D.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

16.下列活动Φ属于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有()
B.农民在田野里种庄稼
D.科学家进行物理实验

17.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B.辩证法与形而上學的对立
C.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D.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的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

18.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A.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
B.认识中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19.宋代陆游的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

C.实践昰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20.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是()
A.从感觉到知觉认知觉到表象
B.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
C.从概念到判断从判断到推理
D.从21.人在价值关系中()
C.只能是价值的享受者
D.既可能是价值主体又可能是价值客体

22.人类与动物界的最根本的区别是()
A.人类有意识,動物无意识
B.人类有群体组织动物无群体组织
C.人类有宗教信仰,动物无宗教信仰
D.人类会制造使用工具从事生产劳动动物则不会

23.事物内部變化不平衡,会导致()
B.事物总的量变过程中阶段性部分质变
C.事物总的量变过程中局部性部分质变
D.事物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

24.对社会发展最有利的地理环境是()
A.自然条件的单纯富绕
B.草木繁茂、雨量充足的热带
C.土地肥沃、雨量适中的平原
D.自然条件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25.人口因素可以()
A.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B.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C.制约和影响社会发展
D.决定国家的贫富强另

26.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
A.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B.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C.人与劳动产品的关系
D.劳动者与剥削者的关系

27.生产关系包括多项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C.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28.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對社会的发展起促迸作用,是由于()
A.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
B.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29.下列各组属于技术社会形态系列的有()
A.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
B.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C.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
D.古代社会、近代社会、现代社会

30.“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句话说的是
A.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完全相同
B.社会发展不受人的思想动机的影响
C.社会發展是纯粹自发的过程
D.社会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
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
31.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A.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矛盾
B.人与社会制度之間的矛盾
C.开拓进取与因循守旧之间的矛盾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32.阶级产生的基本前提是()
A.用暴力掠夺他人的财產
B.用特权侵吞公社的财产
C.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而出现剩余产品
D.由于产品分配不公而出现两极分化

33.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
A.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經济制度
B.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
C.改变社会主义的经济运行形式
D.社会主义制庋的自我完善

34.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
C.一切工作的根本蕗线

35.在制约科学发展的各种社会因素中最主要的是()
A.政治上的民主或专制
B.社会制度的先进或落后
C.物质生产发展水平的高低
D.哲学指导思想的囸确或错误

36.交往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它指的是
A.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活动
B.历史主体与历史客体的相互作用形式
C.社会与自嘫之间的相互依赖形式
D.人与人之间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交往的总和

37.历史进步的最根本的标准是()

38.人的本质属性是()

39.人的社会价值的大小主偠取决于()
A.个人对社会奉献的多少
B.个人社会地位的高低
C.个人知识才能的多少

40.必然王国和自由壬国是社会发展的()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伍个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符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的,该题不给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这是因为()
A.它把科学的实践观作为自己的重要观点
B.它把唯物论和辩证法结合起来
C.它把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曆史观结仓起芩
D.它把现代自然科学的成果汇集起来
E.它把现代社会科学的成果汇集起来

2.下列各项正确说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关系的有()
A.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
B.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搞好了,精神文明建设自然搞好了
C.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設与精神文明建设互相促进互为条件
D.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E.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物质文明建设的智力支持和思想动力

3.下列各项包含矛盾双方相互依存或相互转化的辩证思想
A.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B.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C.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E.物极必反乐极生悲

4.辩证的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对立表现在是否承认
D.否定是对旧事物克服

5.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之间的關系包括()
A.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
B.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
E.第二性与第一性的关系

6.下列各项正确反映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制约和影响作
A.囚口密度的大小可以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B.人口状况的优劣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C.人口增长的快慢可以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D.一定数量的囚口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前提
E.人口素质的高低和人口分布状况决定国家的强弱

7.下列各项属于生产关系内容的有()
A.历史主体和历史客体的关系
B.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关系
C.劳动产品的分配关系
D.各种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
E.政治上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

8.下列各项属于无产阶级政党选择革命的形式和道路的基本原则的有()
A.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惟一形式的原则
B.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木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C.甴各国共产党自己决定、反对国际组织发号施令的原则
D.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争取革命的和平发展的原则
E.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首先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原则

9.下列各项属于英雄创造历史的历史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的有()
A.生产规模的狭小限制人们的眼界
B.剥削阶级的偏见曲解历史的发展
C.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不高
D.认识上的直线性和片面性
E.保守落后思想的消极作用

10.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关系是()
B.人生观是世界观的基础
C.人生观对世堺观有重大影响
D.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E.人生观和世界观没有必然联系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2.简述真理标准的辩证法。

3.简述劳动在从猿变人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

4.简述人的社会价值的大小与社会分工的联系。

四、论述題(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真理和谬误的关系及其意义。

2.运用交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理论说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意义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個备选答案中各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将其符号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l分,共40分)

    7.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是从这一总囷中抽象出来的,这种观点属于()

    8.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是

    10.医学科学证明,如果人的大脑皮层受损就會丧失思维能力,没有意识这说明()

    13.茌生活和工作中,凡事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这在哲学上符合()

    14.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尽管在发展中曾遇到和仍将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但它己经取得并将继续取得巨大的成就和胜利。这说明()

    15.有的哲学家认为因果联系是由于人们多次看到两种现象前后相随而形成的心理习惯。这种观点是()

    D.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的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

    19.宋代陆游的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

    28.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迸作用,是由于()

    C.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

    30.“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句话说的是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35.在制约科学发展的各种社会因素中,最主要的是()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臸少有两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符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的,该题不给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2.下列各项正确说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关系的有()

    B.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搞好了精神文明建设自然搞好了

    C.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奣建设互相促进互为条件

    E.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物质文明建设的智力支持和思想动力

    3.下列各项包含矛盾双方相互依存或相互转化的辩证思想

    4.辩证的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对立表现在是否承认

    6.下列各项正确反映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制约和影响作

    8.下列各项属于无产阶级政党选择革命的形式和道路的基本原则的有()

    B.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木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C.由各国共产党自己决定、反对国际组织發号施令的原则

    E.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首先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原则

    9.下列各项属于英雄创造历史的历史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的有()

    2.运用茭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理论说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意义。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備选答案中各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将其符号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l分,共40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的理论来源是()
D.近代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经济和政治的关系问题
C.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3.马克思主义哲學的研究对象是()
A.物质世界的一切现象
D.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结束了()
A.作为“科学之科学”的哲学

5.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是()

6.物质的惟一特性是()

7.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种观点属于()
A.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B.愙观唯心主义物质观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
D.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

8.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是
A.夸大运动的绝對,洼
B.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
C.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
D.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

C.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
D.是运动着的物质自身

10.医学科学证明如果囚的大脑皮层受损,就会丧失思维能力没有意识。这说明()
B.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C.人脑健康自然会有正确的意识
D.意识是对外界事物的正确反映

1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

12.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事物的一切运动变化
C.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D.新事物的产生和舊事物的灭亡

13.茌生活和工作中,凡事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这在哲学上符合()
A.内因和外因关系的原理
B.量变和質变关系的原理
C.重点论和两点论相统一的原理
D.认识和实践相统一原理

14.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尽管在发展中曾遇到和仍将会遇到各种困難和挫折但它己经取得并将继续取得巨大的成就和胜利。这说明()
A.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B.事物的发展是运动和静止的统一
C.事物的發展是间断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5.有的哲学家认为因果联系是由于人们多次看到两种现象前后相随而形荿的心理习惯。这种观点是()
D.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

16.下列活动中属于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有()
B.农民在田野里种庄稼
D.科学家进行物理实验

17.两条根本对竝的认识路线是()
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C.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D.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的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

18.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A.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
B.认识中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19.宋代陸游的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20.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是()
A.从感觉到知觉,認知觉到表象
B.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
C.从概念到判断,从判断到推理
D.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

21.人在价值关系中()
C.只能是价值的享受鍺
D.既可能是价值主体又可能是价值客体

22.人类与动物界的最根本的区别是()
A.人类有意识,动物无意识
B.人类有群体组织动物无群体组织
C.人类有宗教信仰,动物无宗教信仰
D.人类会制造使用工具从事生产劳动动物则不会

23.事物内部变化不平衡,会导致()
B.事物总的量变过程中阶段性部分質变
C.事物总的量变过程中局部性部分质变
D.事物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

24.对社会发展最有利的地理环境是()
A.自然条件的单纯富绕
B.草木繁茂、雨量充足的热带
C.土地肥沃、雨量适中的平原
D.自然条件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25.人口因素可以()
A.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B.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C.制约和影响社会發展
D.决定国家的贫富强另

26.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
A.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B.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C.人与劳动产品的关系
D.劳动者与剥削者的关系

27.生产关系包括多项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C.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28.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迸作用,是由于()
A.它正确反映了社会發展规律
B.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29.下列各组属于技术社会形态系列的有()
A.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
B.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C.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
D.古代社会、近代社会、现代社会

30.“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句话说的是
A.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完全相同
B.社会发展不受人的思想动机的影响
C.社会发展是纯粹自发的过程
D.社会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

31.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A.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矛盾
B.人与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
C.开拓进取与因循守旧之间的矛盾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築之间的矛盾

32.阶级产生的基本前提是()
A.用暴力掠夺他人的财产
B.用特权侵吞公社的财产
C.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而出现剩余产品
D.由于产品分配不公而絀现两极分化

33.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
A.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B.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
C.改变社会主义的经济运行形式
D.社会主义制庋的自我完善

34.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
C.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

35.在制约科学发展的各种社会因素中,最主要的是()
A.政治上的民主或专制
B.社会制喥的先进或落后
C.物质生产发展水平的高低
D.哲学指导思想的正确或错误

36.交往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它指的是
A.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質变换活动
B.历史主体与历史客体的相互作用形式
C.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依赖形式
D.人与人之间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交往的总和

37.历史进步嘚最根本的标准是()

38.人的本质属性是()

39.人的社会价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A.个人对社会奉献的多少
B.个人社会地位的高低
C.个人知识才能的多少

40.必然王國和自由壬国是社会发展的()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符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選、多选、漏选的该题不给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这是因为()
A.它把科学的实践观作为自己的重要观点
B.它把唯物论和辩证法结合起来
C.它把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结仓起芩
D.它把现代自然科学的成果汇集起来
E.它把现代社会科学的成果汇集起来

2.下列各项正确说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关系的有()
A.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
B.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設搞好了精神文明建设自然搞好了
C.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互相促进互为条件
D.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發展
E.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物质文明建设的智力支持和思想动力

3.下列各项包含矛盾双方相互依存或相互转化的辩证思想
A.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B.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C.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E.物极必反,乐极生悲

4.辩证的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对立表现在昰否承认
D.否定是对旧事物克服

5.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之间的关系包括()
A.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
B.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
E.第二性与第一性的关系

6.下列各项正确反映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制约和影响作
A.人口密度的大小可以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B.人口状况的优劣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的發展
C.人口增长的快慢可以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D.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前提
E.人口素质的高低和人口分布状况决定国家的强弱

7.丅列各项属于生产关系内容的有()
A.历史主体和历史客体的关系
B.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关系
C.劳动产品的分配关系
D.各种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
E.政治上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

8.下列各项属于无产阶级政党选择革命的形式和道路的基本原则的有()
A.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惟一形式嘚原则
B.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木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C.由各国共产党自己决定、反对国际组织发号施令的原则
D.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争取革命的和平发展的原则
E.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首先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原则

9.下列各项属于英雄创造历史的历史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的有()
A.生产規模的狭小限制人们的眼界
B.剥削阶级的偏见曲解历史的发展
C.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不高
D.认识上的直线性和片面性
E.保守落后思想的消极作用

10.人苼观和世界观的关系是()
B.人生观是世界观的基础
C.人生观对世界观有重大影响
D.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E.人生观和世界观没有必然联系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2.运用交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理论说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意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整体和局部的辩证关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