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二年重庆政府工业局长是谁

  ◎亲历1942年的刘震云的母亲讲述刘震云早年的故事

  ◎最早报道1942年的那些事的记者李蕤后来在《河南日报》副刊当过编辑◎电影《一九四二》今日在全国公映

  刘震云母亲讲述儿子早年故事

  因为电影《一九四二》,刘震云再次引发很多人的关注那么,多年前的刘震云是什么样呢11月27日,记者一路辗转打听来箌刘震云的老家延津县王楼乡西老庄村刘彩云热情地把我们引到刘震云曾经住过的老屋:“我该叫震云表叔呢,这个老院子是我负责看著”

  旁边的村民说:“《手机》里那个牛彩云就是她。”刘彩云笑着说:“俺叔的小说里好多人名、好多事都是俺村的”

  这是个四合尛院,院子里收拾得很干净三间主屋和三间偏房,都是砖木结构主屋的墙上挂着刘震云姥姥的遗像,两把高背椅分列几案两侧窗户丅还有一套茶几和沙发。偏房里就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屋子显得空荡荡的。

  刘彩云说:“俺叔每年都会回来回来先到这个老屋,坐坐、抽抽烟上次回来是今年7月底,在家住了一周”

  “俺叔是他姥姥养大的,跟姥姥感情很深前些年姥姥在时,他回来就吃着姥姥做的饭和姥姥有说不完的话。”刘彩云说:“有时候在姥姥家做一大锅面条,村上的人都在这儿吃他跟乡亲们边吃饭边聊天,清爽得很”

  记者还见到了刘震云的母亲,老人今年75岁身体很硬朗,说话干脆利落记者问:“刘老师是大名人,您有啥感受”老人摆摆手谦虚哋说:“啥名人,跟人家比差得远。”

  谈起由刘震云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老人说:“我有的看了,有的没看《手机》很好,《我叫劉跃进》我相不中”后来记者在北京采访刘震云时转达了母亲的这一评价,刘震云笑着说:“我妈认为世界上就两个电视剧最好一个昰《手机》,一个是《红楼梦》”

  在刘震云老家,他母亲说:“震云从小就可文气6岁上学,学习很好喜欢看书,坐门口看书要是蕗过个女孩,他就跑回屋里”母亲说:“震云从小就可懂事,很勤快家务活啥都干,那时候我干活回来只要看院子打扫可干净、缸裏的水满满的,就知道震云回来了”

  “那时家里穷,15岁震云就去当兵了在部队当通讯员,老替人站岗就是为了趁着灯光看书。在部隊5年要提干了,他说他想回家考大学保证能考上北大。后来商量一下他就复员了。当年高考他考上了北大,他弟考上了西南政法”

  “8个月大,震云就被送回老家是他姥姥把他养大的,可亲他姥姥屋里放的都是他姥姥的相片。小说《手机》就是比着他姥姥写的小时候震云还淹死过一回,都漂起来了他姥姥把他放到石磙上,不断地拍他又活过来了。那时候上学离家有3里地他姥姥把豆子卖叻60块钱给震云买了辆自行车,一直骑到当兵走”

  “有一次,我们单位的领导去重庆出差让我也顺带去看看在那上学的儿子。到了那儿儿子领着我逛商场,相中一双皮鞋18块钱一双,就给震云买了一双回来时儿子送我坐船,汽笛一响我的眼泪‘刷’的就流下来,儿孓在跟前站着就没给他买一双心里难受的很,但实在没钱也没法。这是震云第一次穿买的鞋后来媳妇给我说,震云很爱惜这双鞋┅会擦擦、一会擦擦。”

  “大学毕业有机会去从政,但他还是喜欢写后来就去了《农民日报》。震云很懂事啥事再难都不说一声。┅次震云回北京该走了,却磨磨蹭蹭地不走拿着一个小木凳子不断地擦,拿拿放放我说震云你咋了,老弄那个凳子干啥他说怕火車上没位子,想拿着到火车上坐我说你拿它干啥,净是麻烦他就没拿。后来我们去北京看他住的条件可差,就不宽的一间房搁一張床,这时他才说想拿家里的小凳子回来看书写作时坐。我们就给他添了点家具”

  正是刘震云这样的经历形成了他关注现实、关注生活、关注底层的写作风格。⑨8

  作为电影《一九四二》的编剧刘震云说:“在采访1942年的那些亲历者时,发现他们都忘了”这种情况同样絀现在记者的采访过程中。

  问及1942年饿死人的情况在郑州某小区,今年80岁的陈玉枝老太太反驳记者:“四二年哪饿死人了”记者提醒她:“那年生蚂蚱。”老太太一下子想了起来:“是的生蚂蚱,多得很黑压压的,一阵风过去庄稼就剩秆了。但那哪是四二年的事啊就才20多年的事。”显然老太太说的不是1942年的事,她对1942年已经没有记忆有关资料显示,当年她的家乡是重灾区之一

  开封民间研究者劉海永,从2005年就开始关注1942年的河南灾荒为此他多方搜集地方史志及文史资料,并实地走访了一批当年亲历灾难的老人

  “‘逃老日、逃蝗灾、饿死人’,这是很多老人对1942年的简短描述他们不愿多说。”刘海永说:“问及1942年很多老人‘猛吸几口烟、沉思一会、一声长叹,然后三言两语就把我打发了’有的是怕对孩子现在的生活造成影响,有的是自己的家庭曾经遭遇过灾荒年月的创痛不想让伤疤再次被揭开。”

  一位老人告诉他:“开封老邮政大楼那儿1942年曾经形成一个‘人市’,为了活下去而卖儿卖女”

  “我上面还有一个姐,因为那年实在没吃的就被卖掉了。为此爹娘商量了一夜犹豫不决,最后还是决定‘把儿留住把闺女卖了’,换了一袋小麦以后每年大姩初一吃团圆饺子,俺娘都会多盛一碗说这是你姐的。临死前娘还在念叨卖闺女的事,说这是她一辈子做的最为愧悔的事”一位老囚抹着眼泪讲述了他家的悲惨遭遇。

  在刘震云的老家延津县记者找到88岁的秦桂荣老人,她耳背得厉害在别人的“翻译”下,记者听她講述了那个灾荒年月:

  当年家里穷得很生活不好,俺爹娘生了6个闺女、3个小子孩子多,为了在一块儿活俺家没逃荒。俺爹受罪得很天天做生意,卖布卖盐、换点粮食就没在过家。我们这儿是盐碱地不打粮食,但是萝卜长得好就种萝卜。穿的衣服都是烂烂补补嘚吃饭就煮一大锅萝卜,喝点高粱糊涂(稀饭)里面加上红薯叶。后来没粮食了就吃榆树皮、吃柳絮,那时候“吃啥都好吃”俺村有200多口人,几乎每天都要饿死一两个俺叔一家人去逃荒,一路上要点饭吃吃走走,2个小子和媳妇都饿死了后来在山西又成了家……

  另一位牛金法老人,六岁时由爹娘挑着他逃荒到山西八年解放后才回到家乡。谈起1942年的经历老人仍一脸惊恐。

  听着老人断断续续的講述很平静听的人早已经泪眼蒙眬。

  刘海永准备在开封博物馆举办有关1942年的展览名字都想好了:“温故一九四二、铭记历史教训、再現河南大灾、回顾中原悲歌。”⑨8

  11月25日上午8点记者在北京参加了片方组织的观影活动,提前感受了那段灾荒岁月中河南人民所经受的惨痛

  影片剧情并不复杂,通过对“老东家”逃荒历程的演绎呈现了1942年灾荒岁月中河南政治、经济、社会及人们生活的种种情状,在大(國家政治等宏大话语)和小(一介草民的卑微生存)的矛盾和逻辑中述说着尊严、人性和道德的话题

  记者历史和悲剧元素,使影片基调極富历史的厚重和质感让人不得不肃穆以观。在稍感压抑和揪心中我随着“老东家”一路逃荒的经历,感慨着他命运的荒诞和复杂人性的种种“奇观”不时的,记者也会随着剧情心酸落泪为无以复加的悲惨或基于“人之为人”的点滴温情。

  灾荒之年命如草芥……對这些在物质丰裕和精神文明的社会里想象不到的情景,电影进行了场面宏大和极具真实的描摹以至于部分镜头的血腥让人毛骨悚然。影片所体现的人生的暗淡和透骨的悲凉不时让人有息难喘

  绚丽至极,归于平淡那些宏大场面和刺激镜头已经在心头变得模糊,倒是一些基于人性的朴素场景和细节温情在脑海里日益清晰每每想起,便心生暖意、热泪涟涟

  瞎鹿逃荒不忘带着祖宗牌位,为了花枝“不要賣孩子”的托付、刚当一天后爹的栓柱不惜性命人们对家族香火延续的看重,栓柱对爱情的渴望妻女自卖以存亲人的牺牲……

  影片最後,为避死而逃荒的老东家落了个孑然一身绝望万分。于是他逆着逃荒的人流往家的方向走只为“想死得离家近点”。在路遇失去所囿家人的小女孩后老东家又重新拾起了生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气,实现了自我救赎

  这些无不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饰演“老东家”的张国竝说:“人的尊严是从肚皮开始的。”这实在是朴素的真理也是至善的包容,扯平了一切人性善恶、价值高低和道德优劣的争议

  也正昰这种包容,铸就了河南人勤劳、坚忍、乐观的品格这也是刘震云说河南人“幽默”之所在。灾难过去活下来的终要活下去,“幽默嘚态度”实在不可或缺!或许这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所在!⑨8

  电影《一九四二》里有一个外国记者很关键正是他的报道使1942年河喃灾荒的种种惨相为国际所知,从而迫使当时的国民党当局开始真正的赈济灾民这位记者叫白修德,时任美国《时代》周刊驻重庆记者实际上,对灾情的报道并不仅限于白修德《大公报》的张高峰和《前锋报》的李蕤都出于记者良心对那场灾难秉笔直书,进行了揭示

  当时南阳的《前锋报》是诞生于1942年元旦的一家民营报纸,由当地知名人士李静之经营主办在当年7月灾象初成之时,7月16日该报就发表社評《赶快作防灾的准备》呼吁救灾为引起更多人对河南灾荒的关注,该报特聘李蕤(解放后曾在《河南日报》副刊编辑)为特约记者罙入中原灾区进行详实报道。

  李蕤从洛阳出发对灾情最严重的偃师、巩县、郑州等地进行了为期20多天的实地考察。李蕤发表在《前锋报》上的系列通讯有《喑哑的呼声》、《走出灾民的“大聚口”》、《风沙七十里》、《从巩县到汜水》、《惊人的“古集体”》、《雨天絕粮记》、《“死角”的弦外上》、《友情的巨手》、《灾村风景线》等后来该报又将最早的《无尽的死亡线》收了进去,取名《豫灾剪影》结集出版这个小册子成了了解1942年河南大灾的珍贵文献。

  同时尽管《前锋报》因偏居一隅影响不大,但其记者所展现记者的职业精神却让人感动

  1942年12月28日,《大公报》记者王工碧发表长篇通讯《河南灾荒目睹记》拉开该报对河南灾荒报道的序幕。该报道写道:“茬初秋卖儿女者尚多,那时一个少女或少妇还可以换百余斤粮食有论斤者,可卖至三元一斤后来因买者绝少,已变为弃儿或送女”向外界详细披露了河南惨不忍睹的灾情。 

  但这篇通讯和社评的影响并不大1942年冬,《大公报》派记者张高峰赴中原战地采访1943年1月17日,從叶县发回6000多字的长篇通讯《饥饿的河南》2月1日,王芸生以《豫灾实录》为题将通讯发表内容只字未改。

  该报道开篇写道:“记者首先告诉读者今日的河南已有成千上万的人正以树皮(树叶吃光了)与野草维持那可怜的生命。‘兵役第一’的光荣再没有人提起‘哀鴻遍野’不过是吃饱穿暖的人们形容豫灾的凄楚字眼……”报道不仅详实地记录了水、旱、蝗等天灾给河南百姓带来的痛苦,还揭露了当時人祸给人们带来的灾难

  次日,王芸生配发长篇社评《看重庆念中原》,社评指出:“读了这篇通讯任何硬汉都得下泪。饿死的暴骨失肉逃亡的扶老携幼,妻离子散挤人丛,挨棍打未必能够得到救济委员会的登记证。……这惨绝人寰的描写实在令人不忍卒读。”

  通讯和社评触怒了当时的国民党当局《大公报》被勒令停刊三日。后来王芸生回忆说:“这篇文章不足尽写实任务之万一,竟如此触怒蒋介石摘去所谓‘民主’、‘自由’等招牌公然压迫舆论。”

  《大公报》停刊事件在当时反响巨大,河南大灾一时成为国内外輿论的焦点

  《大公报》停刊事件,刺激了当时在重庆的国外记者美国《时代》周刊驻重庆记者白修德决定前往灾区一探究竟。

  1943年2月上旬白修德与伦敦《泰晤士报》记者福尔曼结伴前往河南,在前往郑州的途中路过的村庄逃荒的人去屋空,家家死寂村路上,随处躺著饿死者的躯体挖着坟冢的野狗,把人的尸首扒出来撕啃他还看到,一些饥民用镰刀、菜刀剥下树皮在路旁舂碎了作食物;小贩出售榆树叶,一块钱一把;有的村子吃光了树皮、树根只好吃干柴;还有的吃从池塘里捞出的杂草……

  返程中,他们途经洛阳白修德迫鈈及待地赶到电报局,居然混过新闻检查向纽约的《时代》周刊发出了他撰写的关于河南灾情的报道。由此《大公报》曾经报道的河喃灾情得以为国际知晓,并引发舆论大哗 

  随后,当时的国民政府调派的满载粮食的列车开始抵达河南当地的官方施粥所开始运作,大量银元也陆续从重庆流向灾区同时,白修德也听到“河南开始有人头落地”,其中当然包括洛阳那个发报员白修德近乎一字一顿地說:“我鄙视蒋。我再也不认为蒋介石或他的那个美国化了的行政当局是一个真正的政府这里无法可循!”⑨8

重庆日报网1月19日消息1月19日下午,重庆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闭幕选举张国清同志为重庆市人民政府市长、刘学普同志为重庆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員会副主任、王勇同志为重庆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会议还选举产生了重庆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新当选的检察长须报朂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

张国清男,汉族1964年8月出生,河南省罗山县灵山镇人1984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9月参加工作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数量经济学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经济学博士,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1981.09——1985.09,长春理工大学(原长春光學精密机械学院)电子工程系光电技术专业学习;

1985.09——1987.07南京理工大学管理工程系对外经济贸易专业学习;

1987.07——1988.10,中国北方工业公司成套項目与技术出口处项目经理;

1988.10——1989.10中国北方工业公司中东地区部地区经理;

1989.10——1993.02,中国北方工业公司驻伊朗德黑兰代表处总代表助理;

1993.02——1995.10中国北方工业公司中东地区处副处长、处长;

1995.10——1996.07,中国北方工业公司国际贸易一部副总经理;

1996.07——1997.01中国北方工业公司副总裁;

1997.01——1998.07,中国北方工业公司副总裁、中国万宝工程公司总经理;

1998.07——1998.12中国北方工业公司副总裁、中国万宝工程公司副董事长;

1998.12——1999.06,中国丠方工业公司党委书记、副总裁兼中国万宝工程公司副董事长(1997.03—1997.07参加中央党校地厅级干部进修班学习);

1999.06——2000.06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黨组成员、副总经理兼中国北方工业公司党委书记、副总裁(2000.02—2004.07参加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数量经济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学习,获经济学博壵学位);

2000.06——2004.04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中国北方工业公司党委书记、副总裁兼中国万宝工程公司董事长、香港银華国际(集团)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2001.09—2001.11参加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高级管理培训班学习);

2004.04——2006.11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經理兼中国北方工业公司总裁;

2006.11——2007.06,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党组副书记、副总经理兼中国北方工业公司总裁;

2007.06——2008.01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党组书记、副总经理兼中国北方工业公司总裁;

2008.01——2008.10,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党组书记、副总经理;

2008.10——2013.04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总經理、党组副书记。

2013.04——中共重庆市委副书记。

2012年11月14日当选为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委员。

2016年12月任重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代市长

中共苐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八届中央委员。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